【文档说明】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8)页,1.638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0af995f2604fa17a78bfdb7f9ae0a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物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1.答题前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等信息。2.请按照要求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3.试卷整洁,字迹清晰。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2题,每
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物理学的基本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只能选择地面为参考系B.小明早上6点30分出门去上学,“6点30分”是时间间隔C.国际马拉松比赛的总长42.195公
里指的是位移D.某同学绕峨秀湖走一圈位移为02.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在奥运赛场上赛出风格、赛出水平。下列比赛可把运动员当作“质点”是()A.排球运动员B.跆拳道运动员C
.乒乓球运动员D.马拉松运动员3.下列各选项中,所有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A.速度、速率B.速度、位移C.速度变化量、时间D.温度、加速度4.关于质点的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的方向相同B.速度变化量越大
,加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反5.校运会400m比赛中,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关于这样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位移大小相同B.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
运动路程相同C.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所用时间相同D.这样做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6.一根轻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当它的伸长量为2.0cm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0N;当它的压缩量为3.0cm,该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A.1.0NB.2.0NC.3.0ND.5.0N7.关于弹力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的形变引起的B.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C.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摩擦力与正压
力成正比D.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8.大小分别为5N和9N的两个共点力,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A.0B.3NC.9ND.21N9.两个人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E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F点相遇,从出发到
相遇的过程中,描述两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相同的是()A.速度B.位移C.路程D.平均速率10.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象如图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根据图象做出
的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A和B的速度均不变且A的速度比B的小B.B在0~3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9mC.t=3s时,物体C和D相距25mD.t=3s时,物体C的加速度为103m/s211.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时,
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B.由公式v=v0+at知v的方向一定和v0方向一致C.公式v=v0+at只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D.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12.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平力F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
用力与反作用力B.物体的重力与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水平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共10空,
每空2分,共20分)13.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请你完成下列有关问题:如图A、B是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图片,其中A是______打点计时器,它的工作电压是220V,B是______打点计时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V。它们使用的是_____
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若在某次实验中所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从打下一个点到打下另一个点之间的时间为______s。14.(1)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时间、位移。下面是没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
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根据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按顺序写在空白处。A.把电火花计时器接在电压为220V,50Hz的交流电源上B.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C.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D.按下脉冲输出开
关,进行打点E.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并压在墨粉盘下面F.利用公式v=ΔΔx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2)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向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①根据纸带可判
断小车做______运动;(填“加速”“减速”或“匀速”)②计算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m/s;③B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BD间平均加速度为______m/s2。(②③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解答题(共3题,共32分)15.一物体从500米高
地方自由下落,210m/s=g求:(1)经过多长时间物体落到地面?(2)物体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多大?16.汽车以v0=1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过2s速度变为6m/s,若将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若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求:(1)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2)从开始刹车起,汽车
6s内发生的位移。17.质量为2kg的空木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当拉力F1=8N时,木箱静止;当拉力F2=10N时,木箱做匀速运动(g取10N/kg)。求:(1)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木
箱在拉力F1的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3)木箱在1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物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1.答题前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
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等信息。2.请按照要求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3.试卷整洁,字迹清晰。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物理学的基本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只能选择地面为参考系B.小明早上
6点30分出门去上学,“6点30分”是时间间隔C.国际马拉松比赛的总长42.195公里指的是位移D.某同学绕峨秀湖走一圈位移为0【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的选取不唯一,A错误;B.“6点30分”指的是时刻,B错误;C.国际马拉松比赛的总长42.195公里
指的是路程,C错误;D.某同学绕峨秀湖走一圈,路程不为0,位移为0,D正确。故选D。2.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在奥运赛场上赛出风格、赛出水平。下列比赛可把运动员当作“质点”是()A.排球运动员B.跆拳道运动员C.乒乓球运动员D.马拉松运动员【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排球运动员、跆拳道运动员、乒乓球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在比赛中不能忽略,不能看作是质点;马拉松运动员的的形状和大小在比赛中可以忽略,能看作是质点。故选D。3.下列各选项中,所有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A.速度、
速率B.速度、位移C.速度变化量、时间D.温度、加速度【答案】B【解析】【详解】速率、时间和温度是标量;速度、位移、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是矢量。故选B。4.关于质点的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反【答案】C【解析】【详解】A.加速度方向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必然联系,故A错误;B.加速度的大小由速度变化量和完成这一变化所经历的时间共同决定,所以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
度不一定越大,故B错误;C.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故C正确;D.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故D错误。故选C。5.校运会400m比赛中,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
直线上(如图所示)。关于这样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位移大小相同B.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运动路程相同C.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所用时间相同D.这样做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校运会400m比赛,其跑道是弯的,为了保证参赛同学的路程均为400m,终点在同一直线上,起点则不在同一直线上。故选B。6.一根轻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当它的伸长量为2.0c
m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0N;当它的压缩量为3.0cm,该弹簧的弹力大小为()A.1.0NB.2.0NC.3.0ND.5.0N【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胡克定律可知F1=kx1已知F1=2N,x1=2cm解得k=1N/cmF2=kx2已知x2=3cm所以F2=3
N所以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7.关于弹力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的形变引起的B.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C.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D.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
A.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书的形变引起的。故A错误;B.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B错误;C.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NfF=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但是对于静摩擦力来说,并不适用。故C错误;D.根据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比如用板擦擦黑板时,黑板没有动,但是黑板受到了板擦给的滑动摩擦力。故D正确。故选D。8.大小分别为5N和9N的两个共点力,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A.0B.3NC.9ND.21N【答案】C【解析】
【分析】【详解】两力合成时,合力范围为1212FFFFF−+故有4N14NFABD错误,C正确。故选C。9.两个人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E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F点相遇,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描述两人运动情况的物理
量相同的是()A.速度B.位移C.路程D.平均速率【答案】B【解析】【详解】两人初末位置相同,则位移相同,运动时间相同,则根据xvt=可知,平均速度也相同,ABC和ADE对应圆弧轨道路程不同,则平均速率不同,运动过程
中速度方向一直在发生改变,则速度不同,综合可得相同的物理量有位移。故选B。10.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象如图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根据图象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A和B的速度均不变且A的速度比B的小B.B在0~3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9mC.t=3s时,物体C和D相距25mD.t=3s时,物体C的加速度为103m/s2【答案】D【解析】【详解】A.在x-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由甲图看出,
物体A和B的位移-时间图象都是倾斜的直线,斜率都不变,速度都不变,说明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图象的斜率大于B图象的斜率,说明A的速度比B的大,故A错误;B.在0~3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ΔxB=x2-x1=10m-0=10m故B错误;C.根据v-t图象与时
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知0~3s内,C的位移为C103m=15m2x=D的位移为D10153m=37.5m2x+=因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故t=3s时,物体C和D相距s=xD-xC=37.5m-15m=22.
5m故C错误;D.t=3s时,物体C的加速度为210m/s3vat==故D正确。故选D。11.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时,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B.由公式v=v0+at知v的
方向一定和v0方向一致C.公式v=v0+at只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D.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答案】AD【解析】【分析】【详解】A.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时,若速度也为负,则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由公式v=v
0+at知v的方向可能和v0方向一致,也可能相反,故B错误;C.公式v=v0+at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即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AD。12.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
墙壁上,物体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平力F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物体的重力与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水平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
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解析】【详解】A.水平力F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以及墙
壁对物体的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因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上,而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作用在墙壁上,这两个力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B。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13.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请你完成下列有关问题:如图A、B是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图片,
其中A是______打点计时器,它的工作电压是220V,B是______打点计时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V。它们使用的是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若在某次实验中所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从打下一个点到打下另一个点之间的时间为
______s。【答案】①.电火花②.电磁③.4~6④.交流⑤.0.02【解析】【详解】[1][2][3]A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它的工作电压是220V,B是电磁打点计时器,它的工作电压是4~6V。[4]因为它们是靠周期性放电或打点计时的,所以它们使用的是交流电源。[5]从打下一个点到打
下另一个点之间的时间为11s0.02s50Tf===14.(1)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时间、位移。下面是没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根据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
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按顺序写在空白处。A.把电火花计时器接在电压为220V,50Hz的交流电源上B.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C.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D.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E.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并压在墨粉盘下面F.利用公式v=ΔΔxt计算
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2)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向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①根据纸带可判断小车做______运动;(
填“加速”“减速”或“匀速”)②计算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m/s;③B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BD间平均加速度为______m/s2。(②③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①
.EADCBF②.加速③.0.92④.1.8⑤.8.4【解析】【详解】(1)[1]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先固定装置(E),再接上电源(A),再打点稳定后(D)拉动纸带(C),得到纸带后,测出点迹间的距离(B),最后利用公式计算平均速度(F),故顺
序为:EADCBF。(2)[2]根据纸带可知,相邻计数点间距离越来越大,所以小车在做加速运动。[3]由题知,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故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50.02s0.1sT==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等于AC间的平均速度218.4010m/s=0.92m/s
20.1Bv−=[4]BD间的平均速度为1.8m/s2ADABvT−==[5]BD间平均加速度为228.4m/sCDBCaT−==三、解答题(共3题,共32分)15.一物体从500米高地方自由下落,210m/s=g求:(1)经过多长时间物体落到地面?(2)物体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多大?
【答案】(1)10s;(2)100m/s【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212hgt=可得落地时间22500s=10s10htg==(2)物体到达地面时的速度v=gt=100m/s16.汽车以v0=1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过2s速度变为6m
/s,若将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若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求:(1)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2)从开始刹车起,汽车6s内发生的位移。【答案】(1)22m/s−;(2)25m【解析】【分析】【详解】(1)设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220610m/s2m/
s2vvat−−===−(2)汽车速度减为零所需的时间00010s5s6s2vta−−===−则6s内的位移2000100m25m24vxa−−===−17.质量为2kg的空木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当拉力F1=8N时,木箱静止;当拉力F2=10N时,
木箱做匀速运动(g取10N/kg)。求:(1)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木箱在拉力F1的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3)木箱在1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答案】(1)0.5;
(2)8N;(3)10N【解析】【详解】(1)当拉力210NF=时,木箱匀速运动,木箱水平方向受到拉力2F和滑动摩擦力f1F,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有f1210NFF==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则有木箱对地面压力大小等于木
箱的重力,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NFF=可得f10.5Fmg==(2)当拉力18NF=时,木箱静止,木箱水平方向所受到的静摩擦力f2F与1F是一对平衡力,则有f218NFF==(3)当拉力312.0NF=时,木箱将在地
面上滑动,此时木箱所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则有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f3N10NFF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