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999.500 KB
  • 2024-09-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6 已有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精准解析】.doc,共(19)页,999.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09d7eacdae47c42f8a5cf3c01dce47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高三(下)5月模拟理科综合物理试题1.重元素的放射性衰变共有四个系列,分别是U238系列(从23892U开始到稳定的20882Pa为止)、Th232系列、U235系列及Np23

7系列(从23793Np开始到稳定的20983Bi为止),其中,前三个系列都已在自然界找到,而第四个系列在自然界一直没有被发现,只是在人工制造出Np237后才发现的,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23892U的中子数比20983Bi中子数少20个B.从23793Np到20983Bi,

共发生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C.Np237系列中所有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23892U与23592U是不同的元素【答案】B【解析】【详解】23892U的中子数为238-92=146个,20983Bi的中子数为209-83=126个,则23892U的子数比20983Bi的中

子数多20个,A错误;根据质量数守恒有:237-209=4×7,知发生了7次衰变,根据电荷数守恒有:93-83=2×7-4,知发生了4次衰变,B正确;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C错误;23892U与23592U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它们是相同的元素,D错误.2.2018

年II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包括国际标准质量单位“千克”在内的4项基本单位定义.新国际单位体系将于2019年5月20日世界计量日起正式生效.其中,千克将用普朗克常量(h)定义;安培将用电子电荷量(e)定义.以基本物理

常数定义计量单位,可大大提高稳定性和精确度.关于普朗克常量和电子电荷量的单位,下列正确的是A.普朗克常量的单位为kg.m3.s-2B.普朗克常量的单位为kg-1.m2.s-1C.电子电荷量的单位为A.sD.

电子电荷量的单位为A.s-1【答案】C【解析】【详解】由公式E=hv,可得h=E/v=Fs/v=mas/v,故普朗克常量h的单位为J/Hz,1J/Hz=1J·S=1Kg·m2·s-1;由公式q=It,可得电荷量e的单位为C,1C=1A·s.

故答案选C.3.2019年春节档,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红遍大江南北.电影讲述的是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21球上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使地球经历停止自转、加速逃逸、匀速滑行、减速人轨等阶段,最后成为新恒星(比邻星)的一颗行星的故事.假设儿千年后地球流浪成功,成为比邻星的一颗行

星,设比邻星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8,地球质量在流浪过程中损失了1/5,地球绕比邻星运行的轨道半径为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半径的1/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绕比邻星运行的公转周期和绕太阳的公转周期相同B.地球绕比邻星运行的向心加

速度是绕太阳运行时向心加速度的2/5C.地球与比邻星间的万有引力为地球与太阳间万有引力的1/10D.地球绕比邻星运行的动能是绕太阳运行时动能的1/10【答案】A【解析】【详解】A、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22MmGmrrT

,解得:32rTGM,则:3=()1MTrTrM太比比比太太,即:T比=T太,故A正确;B、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mGmar,解得:2GMar,21=()2raMaMr太比比比太太,故B错误;C、万有引力

:2MmFGr,代入数据计算解得2=5FF比太,故C错误;D、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2MmvGmrr,动能:2122KGMmErmv,代入数据计算解得动能之比为15故D错误;4.如图所示,地面上固定有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凹槽

,O为圆心、AB为水平直径、现将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处以初速度v1水平抛出后恰好落到D点:若将该小球从A处以初速度v2水平抛出后恰好落到C点,C、D两点等高,O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60°,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1:v2=l:

4B.小球从开始运动到落到凹槽上的过程中,其两次的动量变化量相同C.小球落在凹槽上时,其两次的重力的瞬时功率不同D.小球落到C点时,速度方向可能与该处凹槽切面垂直【答案】B【解析】【详解】过C与D分别做AB的垂线,交AB分别与M点与N点,如图:则:OM=O

N=R•cos60°=0.5R;所以:AM=0.5R,AN=1.5R;由于C与D点的高度是相等的,由:h=12gt2可知二者运动的时间是相等的.由水平方向的位移为:x=v0t,可得1213vv.故A错误;它们速度的变化量

:△v=gt,二者运动的时间是相等的,则它们速度的变化量也相等,根据P=mv可知动量变化量相等.故B正确;两次的位移分别为:AD和AC,显然AC≠2AD,所以前后两次的平均速度之比不等于1:2.故C错

误;球落到C点时,若速度方向与该处凹槽切面垂直则速度方向为OC,O点应为AM的中点,显然不是,故D错误.5.“嫦娥四号”上搭载的中性原子探测仪,主要任务是测量太阳风与月表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中性原子.探测仪在入口处安装了高压偏转系统,

形成强电场区域,对太阳风和月表作用后辐射的带电粒子进行偏转,以免其射到探测器上产生干扰信号.已知高压偏转系统由长度大于lm、间距仅10mm的两平行金属板组成,当两板加一定的电压时,可将平行极板进入、动能不大于320ke

V的氦核均偏转到极板而被极板吸收.只考虑该电场的作用,则A.对于平行极板进入偏转系统的质子,只有动能不大于160keV才能完全被极板吸收B.对于平行极板进入偏转系统的质子,只要动能不大于320keV就可完全被极板吸收C.对于平行极板进入偏转系统的电子,

只有动能不大于320keV才能完全被极板吸收D.对于平行极板进入偏转系统的电子,只要动能不大于640keV就可完全被极板吸收【答案】A【解析】【详解】设平行板间电势差为U,当两板加一定的电压时,可将平行极板进入、动能不大于320keV的氦核均

偏转到极板而被极板吸收,对氦核根据动能定理得:2eU=320000eV,解得:U=160000V.A、B、对质子根据动能定理得:EKH=eU=160000eV,即对于平行极板进入偏转系统的质子,只有动能不大

于160keV才能完全被极板吸收,故A正确,B错误;C、D、对于平行极板进入的电子,EKH=eU=160000eV,即对于平行极板进入偏转系统的质子,只有动能不大于160keV才能完全被极板吸收故C,D错误;

故选A.6.如图所示,半径为R=2cm的圆形区域中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磁感应强度B=2T,一个比荷为2×106C/kg的带正电的粒子从圆形磁场边界上的A点以v0=8×104m/s的速度垂直直径MN射入磁场,恰好从N点射出,且∠AON=12

0°.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为1cmB.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圆心一定在圆形磁场的边界上C.若带电粒子改为从圆形磁场边界上的C点以相同的速度入射,一定从N点射出D.若要实现带电粒子从A点入射,从N点出射,则该圆形磁场的最小面积为3π

×10﹣4m2【答案】BCD【解析】【详解】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2vqvBmr,可得:mvrqB,代入数据解得:r=2cm,故A错误;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上可知四边形AONP为菱形,又因为∠AON=120º,根据几何知识可得圆心P一定在

圆周上,故B正确;从圆形磁场边界上的C点以相同的速度入射,轨迹如图所示,易知四边形SCON为菱形,根据几何知识可知粒子一定N点射出,故C正确;当带电粒子从A点入射,从N点出射,以AN为直径的圆的磁场,此时有最小面积即2242cos303

102ANSRm,故D正确.7.如图所示,边长为l1、l2的单匝矩形线框abcd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线框可绕轴OO′转动,轴OO′与磁场垂直,线框通过连接装置与理想变压器、小灯泡连接为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小灯泡L1、L2额定功

率均为P,正常发光时电阻均为R.当开关闭合,线框以一定的角速度匀速转动时,灯泡L1正常发光,电流表A示数为I;当开关断开时,线框以另一恒定的角速度匀速转动,灯泡L1仍正常发光,线框电阻、电流表A内阻不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断开开关S时,电流

表示数为2IB.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PRIRC.当开关闭合时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12PBIllD.当开关断开时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1222PBIll【答案】BD【解析】【详解】由于小灯泡功率为22PIR,可得2PIR=由于122nIPRnII

R断开开关S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2I不变,故变压器原线圈电流仍为I;由于1212BllU1UIP可得当开关闭合时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122PBIll当开关断开时两个小灯泡总功率为2P,原线圈电流I不变,则原线圈输入功率为2PUI

122BllU可得当开关断开时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1222PBIll综上分析可知,AC错误,BD正确.故选BD.8.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固定斜面体的底端附近固定一挡板,一质量不计的弹簧

下端固定在挡板上,弹簧自然伸长时其上端位于斜面体上的O点处质量分别为mA=4.0kg、mB=1.0kg的物块A和B用一质量不计的细绳连接,跨过固定在斜面体顶端的光滑定滑轮,开始物块A位于斜面体上的M处,物块B悬空,现将物块A和B由静止释放

,物块A沿斜面下清,当物块A将弹簧压缩到N点时,物块A、B的速度减为零.已知MO=1.0m,ON=0.5m,物块A与斜面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重力加速度取g=10m/s2,sin37°=0.6,整个过程细绳始终没有松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A在与弹簧接触

前的加速度大小为1.2m/s2B.物块A在与弹簧接触前的加速度大小为1.5m/s2C.物块A位于N点时,弹簧所储存的弹性势能为9JD.物块A位于N点时,弹簧所储存的弹性势能为21J【答案】AC【解析】

【详解】对A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sincos()ABAABmgmgmgmma,解得a=1.2m/s2,选项A正确,B错误;由能量关系可知,物块A位于N点时,弹簧所储存的弹性势能为si

ncosPABAEmgMNmgMNmgMN,解得EP=9J,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AC.三、非选择题:共174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一)必考题:共129分。9.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设计出如下的实验方案,其实验装置如图所

示.已知小车质量M=214.6g,砝码盘质量m0=7.8g,所使用的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频率f=50Hz.其实验步骤是:A.按图中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C.取下细绳和砝码盘,记下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

mD.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E.重新挂上细绳和砝码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B-D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1)按上述方案做实验,是否

要求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_____(填“是”或“否”).(2)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m/s2.(3)某同学将有关测量数据填入他所设计的表格中,如下表,次数12345砝码盘中砝码的重力F/N0.100.200.29

0.390.49小车的加速度2/(?)ams0.881.441.842.382.89他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a-F图象.造成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一条最主要原因______,从该图线延长线与横轴的交点可求出的物理量是_____,其大小为_____.【答案】(1).不需要(2).0.88(3)

.在计算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时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砝码盘的重力(4).砝码盘的重力大小(5).0.084【解析】【详解】(1)[1]本实验是通过让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砝码盘的拉力,再撤去砝码盘后由小车的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提供加速度,所以不需要保证m远远小于M的关系;(2)[2]由图可知,T=0.1;加速度的大小可由逐差法求得324122()()0.88m/s(20.1)xxxxa(3)[3][

4][5]图线不过原点,说明当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不为零,由此可知原因在于在计算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时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由砝码的重力提供加速度大小ma=0.4×0.2146=0.084N10.某课外小组在参观工厂时,看到一丢弃不用的电池,同学们想用物理上学到的知识来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

内阻,已知这个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1~13V,内阻小于3Ω,由于直流电压表量程只有3V,需要将这只电压表通过连接一固定电阻(用电阻箱代替),改装为量程为15V的电压表,然后再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以下是他们的实验操作过程:(1)把电压表量程扩大,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完成填

空:第一步: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第二步: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右端,把电阻箱阻值调到零第三步:闭合开关,把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电压表读数为3V第四步:把电阻箱阻值调到适当值,使电压表读数为________V第五步:不再改变电阻箱阻值,保持电压表和电阻箱串联,撤

去其他线路,即得量程为15V的电压表。(2)实验可供选择的器材有:A.电压表(量程为3V,内阻约2kΩ)B.电流表(量程为3A,内阻约0.1Ω)C.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D.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Ω)E.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20Ω,额定电流2A)F.

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20kΩ)回答:电阻箱应选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3)用该扩大了量程的电压表(电压表的表盘没变),测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实验电路如图乙所示,得到多组电压U和电流I的值,并作出U-I图线如图丙所示,

可知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V,内阻为_____Ω。【答案】(1).0.6(2).C(3).E(4).11.5(5).2.5【解析】【详解】(1)[1]把3V的直流电压表接一电阻箱,改装为量程为15V的电压表时,将直流电压表与电阻箱串联,整个作为一只电压表,据题分析,电阻箱阻

值调到零,电压表读数为3V,则知把电阻箱阻值调到适当值,使电压表读数为0.6V。(2)[2]由题,电压表的量程为3V,内阻约为2kΩ,要改装成15V的电压表,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所串联的电阻箱电阻应为42k8k故电阻箱应选C。(2)[3]在分压电路中,为方便调节,滑动变阻器选用

阻值较小的,即选E。(3)[4]由丙读出,外电路断路时,电压表的电压为U=2.3V,则电源的电动势为2.3511.5VE。(3)[5]内阻为2.31.552.51.6UrI

。11.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有一个光滑弧形轨道,其末端水平,且与处于同一竖直面内光滑圆形轨道的最低端相切,并平滑连接.A,B两滑块(可视为质点)用轻细绳拴接在一起,在它们中间夹住一个被压缩的微小轻质弹簧.两滑块从弧形轨道上的某一高度P点处由静止滑下,当两滑块刚滑入圆形轨道最低点时拴接两滑

块的绳突然断开,弹簧迅速将两滑块弹开,其中前面的滑块A沿圆形轨道运动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后面的滑块B恰能返回P点.己知圆形轨道的半径0.72mR,滑块A的质量0.4kgAm,滑块B的质量0.1kgBm,重力加速度g取210m/s,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求:(1)滑块

A运动到圆形轨道最高点时速度的大小;(2)两滑块开始下滑时距圆形轨道底端的高度h;(3)弹簧在将两滑块弹开的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答案】(1)655m/s;(2)0.8m;(3)4J【解析】【详解】(1)设滑块A恰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2,根据

牛顿第二定律有mAg=mA22vR解得:v2=655m/s(2)设滑块A在圆形轨道最低点被弹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1,对于滑块A从圆形轨道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Av12=mAg•2R+12mAv22可得:v1=6m/s设滑块

A和B运动到圆形轨道最低点速度大小为v0,对滑块A和B下滑到圆形轨道最低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mA+mB)gh=12(mA+mB)v02同理滑块B在圆形轨道最低点被弹出时的速度大小也为v0,弹簧将两滑块弹开的过程,对于A

、B两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mA+mB)v0=mAv1-mBv0解得:h=0.8m(3)设弹簧将两滑块弹开的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为Ep,对于弹开两滑块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A+mB)v02+Ep=12mAv12+12mBv02解得:Ep=

4J12.如图甲所示,正方形导线框abcd用导线与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相连,线框边长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均为L.O点为电容器间靠近上极板的一点,与电容器右端的距离为72L,与水平线MN的距离为等1(1)4L).线框abcd内和电

容器两极板间都存在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导线框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电容器间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选垂直纸面向里为正方向.现有一带正电微粒在0时刻自O点由静

止释放,在时间去12LLgg内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1)此带电微粒的比荷qm;(2)自0时刻起经时间32Lg时微粒距O点的距离;(3)自0时刻起经多长时间微粒经过水平线MN.【答案】(1)014gBL(2)L(3)

71120,1,2,320,1,21212LLnnnngg和【解析】【详解】解:(1)电容器两极电势差大小等于线框产生的电动势:204LBUBLgLt电容器两极间电场强度:04UEBgL

L时间12LLgg内:mgqE解得比荷:014qgmBL(2)微粒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时间102Lg内:mgqEma1vat,112Ltg解得:vgL时间12LLgg内:208mvqvBr可得:2Lr又2rTv解得:LT

g32Lg时微粒距O点的距离:2Lxr(3)时间102Lg内,微粒竖直向下的位移:124vLht设粒子转过角度时与O点间的竖直距离为:1(1)4L1(1)4sinLhr解得:6和56每次微粒进入磁场后运动至水

平线MN所需时间:22tT解得:2112Ltg和2512Ltg自开始至水平线MN的时间:122ttnTt,0,1,2,3(,)n即:7(2)12Ltng和11(2)12Ltn

g,0,1,2,3(,)n又722Lrn解得:3.5n微粒离开电容器后不再经过水平线MN,分析得自开始至水平线MN的时间:7(2)12Ltng,(0,1,2,3)n和11(2)12Ltng,0,1,2,3(,)n[物理—选修3-3]13.简易温度

计构造如图所示.两内径均匀的竖直玻璃管下端与软管连接,在管中灌入水银后,将左管的上端通过橡皮塞插入玻璃泡.在标准大气压下,调节右管的高度,使左右两管的液面相平,在左管液面位置标上相应的温度刻度.多次改变温度,重复上述操作.(1)玻璃泡内封闭气体发生的状态变化可近似的认为

是_______变化.初始温度为t1=0oC,当温度为t2=25oC,则封闭气体的压强为_______cmHg.(2)(单选题)此温度计的特点是()A.刻度均匀,刻度值上小下大B.刻度均匀,刻度值上大下小C.刻度不均匀,刻度值上小下大D.刻度不

均匀,刻度值上大下小(3)当大气压减小时,左右两管的液面相比________(选填“左管高”“一样高”或“右管高”),用该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值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1).等容(等体积)(2).82.96(3).A(4).右管大(5).偏大【解析】【详解】(

1)[1][2].由于竖直玻璃管较细,所以玻璃泡内封闭气体发生的状态变化可近似的认为是等容变化,初始温度为t1=0oC,当温度为t2=25oC,由公式0212PPTT可解的封闭气体的压强为282.96cmHgP(2)[2].改变温度后,左右两管的液面始终相平,

可知玻璃泡中的气体做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1212VVTT设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温度变化过程中,左管液面下降h高度,则有2111211111()VTTTTVhSThSVVV温度变化与液面高度变化呈线性函数,故此温度计刻度

均匀,温度升高,液面下降,故刻度值上小下大,故A项正确.(3)[4][5].当大气压减小时,左边的压强高于左边的压强所以液柱右移,左右两管的液面相比右管高,在用公式2111211111()VTTTTVhST

hSVVVV1测量偏小,导致温度测量偏高.14.底面积为4S的圆柱形烧杯装有深度为H的某种液体,液体密度为ρ,将一横截面积为S、长度为2H的玻璃管竖直向下插入液体中直到玻璃管底部与烧杯底部接触,如图1所示.现用厚度不计气密性良

好的塞子堵住玻璃管上端如图2所示.再将玻璃管缓慢竖直上移,直至玻璃管下端即将离开液面如图3所示.已知大气压强p0=kρgH,k为常数,g为重力加速度,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图3中液面下降的高度Δh及玻璃管内液柱的高度h′.【答案】2(24)48hHh

kk,2(24)2Hhkk【解析】【详解】(1)由液体在整个过程中体积不变,设图3烧杯中液体的高度下降为h,则由几何关系有:44HSHhSSh解得4hh对管内封闭气体

发生等温变化,设图3红粉笔气体的压强为p,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02pHSpHhS对管内液体有平衡条件有:0pghp联立解得:2242Hhkk考虑到无论k取何值22422Hh

kkH即242kk恒成立,所以式中只能取-号,所以2242Hhkk故2242Hhkk,22448hHhkk[物理—选修3-4]15.一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0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已知这列波在P出现两次波峰的最短时间是0.4s,根据以上可知:(1)这列波的波速是____m/s;(2)再经过___s质点R才能第一次到达波峰;(3)这段时间里R通过的路程为___cm。【答案】

(1).10(2).0.7(3).6【解析】【详解】(1)依题,P点两次出现波峰的最短时间是0.4s,所以这列波的周期T=0.4s。由波速公式得410/0.4vmsT(2)由t=0时刻到R第一次出现波峰,波移动的距离s=7m则70.710

stsv(3)在上述时间内,R实际振动时间10.3ts因此R通过的路程为36SAcm故本题答案是:(1)10;(2)0.7;(3)616.如图所示,横截面(纸面)为△ABC的三棱镜置于空气中,顶角∠A=60°。纸面内

一细光束以入射角i射入AB面,直接到达AC面并射出,光束在通过三棱镜时出射光与入射光的夹角为(偏向角)。改变入射角i,当0ii时,从AC面射出的光束的折射角也为0i,理论计算表明在此条件下偏向角有最小值φ0=30°。求三棱镜的折射率n。【答案】2【解析】【详解】光路如图设光

束在AB面的折射角为,由折射定0sinsinin设光束在AC面的入射角为,由折射定0sinsinin由几何关系60000ii()()联立以上四个表达式,解得2n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