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答案.docx,共(2)页,34.87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eef0ad97be9aebecde2f723c1fd51d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常德市一中2024届高三第三次月水平检测语文答案1.CA.“阴阳五行学说是五色与五行相联系发展而成的”扩大范围,原文“五色就与五行相联系,成为阴阳五行学说的一部分”;B.“因象征火热的夏季,而被人们视为吉庆之色”强加因果,原文“红色在中国传统审美中一直被视作
吉庆之色,它象征着火热的夏季,代表着热情洋溢”,可见“象征着火热的夏季”与“被视作吉庆之色”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D.“能直接反映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曲解文意,原文“服饰行为可以从侧面反映人的情绪动向
和性格特征”。2.C“只有读懂传统色,才能增加我们对中国的了解和自信”错,原文“读懂传统色,也就多了一份对中国的了解与自信”,可见读懂传统色,不是增加我们对中国的了解和自信的必要条件。3.B意为“箱子和镜匣有许多只,都用碧绿的青丝绳捆着”,没有体现服
饰色彩。4.①元青花中的青色传达的独特审美感受,符合我国传统审美和当代审美需求,体现它是我们自己民族的审美特色。②元青花釉料配方中加入来自西域的“苏麻离青”以及历代釉料技术改良,体现它是与世界沟通交流、融合发展的产物。③元青花蜚声中外,色彩深沉浓郁,图案饱满丰富,历来备受收藏家推崇,
体现它是旷世杰作。5.①服饰以蜜合色、葱黄等暖色为主,令人感到温暖、亲切,反映薛宝钗的温柔、随和。②暖色中,又以冷色的玫瑰紫进行调和,使冷、暖色达到平衡状态,反映薛宝钗的沉稳内敛、中庸平和。③注重服饰搭配,巧妙利用“比肩褂”弥补身形之不足,反映薛宝钗的心思缜密、善于
观察。6.C“周秉义这样说的依据就是他在大看天亲眼着到的景况”错误,“他在大雪天亲眼看到的景况”只是“周秉义这样说”的依据之一。还包括“人掉进厕所的事发生几次了,还淹死过孩子。我知道,从大人到孩子,谁都不愿再生活在光字片了”等细节。7.D“光字片群众对于搬迁
新区感到愤懑”于文有据,作者并没有“对安土重迁传统观念的严肃批判”,疑虑与愤懑只是合乎常理的群众心态,作品在描摹旧房改造等时代背景时,并不是严肃批判,而是充满着理解与温情。8.①“演双簧”,本意是一种互相配合演出的曲艺形式,一人表演动作,一人藏在身
后说或唱(或答:此处比喻由一方出面,另一方在幕后操纵)。②文本语境中,秉义主持改造拆迁的工作,秉昆配合搬家迁户口。有人嘲讽秉义秉昆兄弟俩事先“串通合谋”,认为这是逢场作戏,演给群众看,希望群众可以纷纷效仿搬迁。③表
明部分群众对于搬迁希望新区一事并不信任,仍然心存疑虑,暗示了改造城市面貌与改善民生的工作所面临着层层阻力与重重困难。9.①家人之间的亲情。周秉义从北京调回来,冬梅忍不住打听他调任回来的原因,以及想干的实事,但能够充分理解和尊重丈夫的选择,秉昆一家人全力支持哥哥的工作,带头搬迁
到希望新区并把户口落在那儿。②朋友之间的友情。当上了副市长的周秉义回到军工厂家属区,看望并关怀曾经的同事常宇怀的遗孀,百感交集中,情不自禁地流泪。③周秉义对群众的乡情(温情)。他心系乡亲,勤政为民,深知老百姓的疾苦,下定决心大刀阔斧改造棚户区,动员光字片的住户陆续搬迁。10.B
DG11.CA.正确。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句意:于是用漆涂身生癞。/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B.正确。句意:他们把我当普通人对待。/如今的普通人,他们的才能远低于圣人。C.“词义不相同”错误。句意:忠臣不吝惜一死以成就名声。/齐国虽然土
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D.正确。句意:当智伯对土地贪得无厌之日。/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12.B“被杀”错误,依据文本一“遂伏剑而死”可知豫让是自杀而死,不是被杀。13.(1)士人为赏识自己的人而死,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我一定要报答知伯。【“悦”,
喜欢;“容”,打扮;“其”,一定。】(2)知伯虽然顽固愚昧,但被他的至诚感动,也许会再醒悟过来。【“顽冥”,顽固;“不灵”,愚昧;“庶几”,也许。】14.方孝孺认为“国士”是能够挽救国家危亡的人,应该在主人犯错之时及时劝谏。豫让在知伯贪婪暴虐之时并没有及时劝谏,导
致知氏灭亡;只是在知伯死后逞血气之勇。故认为豫让不配称“国士”。参考译文:材料一:豫让最初侍奉范氏、中行氏而不受喜欢,他就离开而投奔了知伯,知伯很赏识他。等到赵、魏、韩三家瓜分了知氏,赵襄子因最怨恨知伯,把知伯的头拿来当作盛酒器皿。豫让逃到山中,说:士人为赏识自己的人而死,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而
打扮。我一定要报答知伯。于是用漆涂身生癞,剃掉须眉,毁伤自己的面容,又吞炭使嗓子变哑,改变自己的声音。过了不久,赵襄子将出外巡视,豫让预先埋伏在他要经过的桥下。襄子到了桥上而马受惊。襄子说:这必定又是豫让。派人一
查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赵襄子当面责备豫让,说:您不也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知伯灭掉了范氏、中行氏,您不为他们报仇,反而投靠知伯。知伯已死,您为什么偏偏这样拼命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把我当普通人对待,所以我也像普通人那样去报答他;知伯把我当做国
士,所以我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赵襄子于是慨叹而又悲伤,派兵把豫让围起来。豫让说:我听说明君不埋没别人忠义,忠臣不吝惜一死以成就名声。今天的事,我本当伏法。但我仍希望拿您的衣服来让我刺它,那样的话我虽死无
憾。赵襄子认为他很有义气,就让人把自己的衣服交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三次跳起来,喊着天挥剑击刺襄子的衣服,说:“这样我就可以报答知伯了”。于是就就挥剑自杀而死。材料二:豫让既然自己认为智伯待他如同国士了,所谓国士,就是能挽
救国家危亡的人。当智伯对土地贪得无厌之日,放纵情欲,荒淫暴虐之时,作为豫让,正应竭力来尽自己的职责,耐心地劝谏自己的主人说:“诸侯大夫应各自安心守着自己分内的土地,不要互相侵夺,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如今,无缘无故地向人家索取土地,人家不给,就要产生忿恨之心;人家给了,就产生骄横之心。忿恨必然会
引起争斗,争斗必然会失败;骄横必然傲视一切,傲视一切必然导致灭亡。”非常耐心诚恳地劝谏,一次不听,再来第二次,第二次不听,再来第三次,第三次劝谏还不听从,再把那伏剑而死的行动安排在这个时候。这样一来,知伯虽然顽固愚昧,但被他的至诚感动,也许会再醒悟过来。从而与韩、魏讲和,解除赵国的围困。保全智氏
的宗族,使他们能香火不断,延续不绝。假如这祥,豫让即使死了也像活着一样,难道不胜过斩衣然后自杀吗?豫让在那时,竟然连一句开导主人,使他醒悟的话都没说。看着智伯的危亡,就像越人远远地看秦人的肥瘦一样。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的报答竟然能像这个徉子吗?直到智伯已死,豫让才压抑不住愤怒的血气
,甘心情愿地加入刺客的行列,这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呢?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呢?15.C“祝愿王侍郎借这次科考的助力在官场青云直上”错,应该是赞扬王侍郎愿意青睐晚辈,借自己的翅膀以帮助举子青云直上。16.【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意象。注意题干要求中的“手法”和“用意”,
刘诗中的“桃李”运用的是比喻,陶诗中则是实写,展现的是田园景象。两首诗的“桃李”意象都是为表达诗歌的主题准备的。据此概括答案即可。答案:①陶诗中的“桃李”是实写,指屋前种植的桃树和李树,意在表现归隐田园之乐;
②刘诗中的“桃李”运用虚写,比喻科举中第的举子,意在赞扬王侍郎善于选拔人才的功绩。(每点3分)17、(1)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2)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3)示例: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试问
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18.①琳琅满目②无可厚非③蜂拥而上19.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性,让“电子榨菜”从填满餐饮时光、通勤路途的“佐餐”逐渐成了掏空所有闲暇时间的“代餐”,剥夺了我们真正享受闲暇的能力。解析:原句有三处语病:一是成分缺失,应在“电子榨菜”前加上“让”。二是搭配不
当,不是“通勤路途”成为“代餐”,而是“电子榨菜”(佐餐)成为“代餐”,应改为“通勤路途的‘佐餐’”。三是语序不当,应将“真正”放在“我们”后。20.四个逗号将“出发”“沿”“至”“绕”“爬”五个动作分隔
开来,叙述完每个动作后进行停顿,写出汗水不停地流淌,突出了劳作的艰辛。21.①采用“像父亲一样”的相同句式,形成排比,句式整齐,增强了气势;②写出了我像父亲一样在土地上劳动,突出了父亲对我影响之大,强化了情感。22.①使语句整齐
匀称,给人以循环往复的美感,增强表现力;②“缩回,又伸展。伸展,再缩回”形象地展示了下地时的动作,真实再现了“我”在下地时试探、迟疑的心理。(或:“我把铁耙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表现了“我”不停劳作、又享受劳作的情形
。)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