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6)页,41.22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e32888021808a26baeffa0d38a769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南充高中高2024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命、审题:嘉陵校区高一语文备课组)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上》是作家徐则臣的长篇小说,2019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该书讲述了1901年意大利人小波罗由杭州出发,沿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的故事,也揭开了运河沿岸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材料一:袁毅:在你生活中,大运河处于什么位置?徐则臣:从小生
活在河边,初中时住校,到冬天,宿舍的自来水管冻住,我们就端着牙缸、脸盆往校门口跑。校门前是一条人工运河,一大早河面上水汽氤氲,河水暖人。后来在淮安生活过几年,每天在大运河两岸穿梭,对运河也知道了不少。二十年来,
绵延千里的大运河成了我小说写作不可或缺的背景。袁毅:为写作《北上》,你做了哪些案头工作和田野调查?徐则臣:二十年来,但凡涉及运河的影像、文字、研究乃至道听途说,我都要认真地收集和揣摩。但要把一条河作为自己的写
作对象,仅熟悉和了解是不够的,你得吃透它,像熟悉你的家人一样熟悉它。这次我看了60多本专业书籍,这些资料如果我不写这小说,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读。写作这小说的4年里,我又重新把运河从南到北走了一遍,个别河段走了不止一遍。袁毅:“到世界去”原来是你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而如今你创作
《北上》,这似乎是一场反思与寻根之旅,你寻找到什么呢?徐跟找到什么比,我更看重“北上”的过程,没有这个北上的过程,我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大运河对则臣:我们有多重要,说它改变了中国和中国人一点都不为过。过去我理解的到世界去就是一直往外走,
在《北上》中,意大利人到中国来何尝不是“到世界去”?所以,“世界”是辩证的。袁毅:“将两个意大利人放置到中国运河人文历史书写中,以一种比较的视角介入《北上》的写作”,你是有意为之?徐则臣:有意为之,也是题材使然。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到1900年,中国已经被迫“
全球化”了,中国的事已经不单是中国人的事,也是整个世界的事,所以我想引入他者的视角,看看在这种差异性的目光下,中国是一个什么样子。袁毅:为什么将运河故事开始和结尾的时间节点选在1901年和2014年?徐则臣:写运河,不仅要写它的历史,更要写它
的当下。小说起自清政府宣布废止漕运的1901年,结尾在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漕运废止,意味着运河作为国家层面上的运输功能到此结束,既然大运河最重要的现实功能就此逐渐丧失,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重新发掘运河承载的文化功能,思考、探索大运河在新时代下的意义?袁毅:当下,该如何用文化
这把钥匙,去打开并“唤醒”大运河?徐则臣:我们都找到了“文化”这把钥匙。只是我在一己天马行空地虚构,沿河的建设者们却要步步为营地落实。我认为,各地在打造运河文化带时,应将本地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史迹充分融入建设中,而非千人一面,只借着运河的资源
,把具有特殊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一段河道简单地做成旅游和商业的基地。(摘编自袁毅、徐则臣《访谈:用文化这把钥匙“唤醒”大运河》)材料二:虚构才是重回历史现场、审视运河古今的最佳途径。徐则臣在《北上》中通过设置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虚构了几个独立的的故事,对大运河实现了精细入微的审视,刻画了一个有血
有肉、立体丰富的大运河世界。小说在历史线索的叙事中,以保罗·迪马克、谢平遥等人乘船北上为主要视角,见证了运河沿岸的繁华与苦难。在当下线索中,小说主要以邵秉义、谢望和等人的故事为主,抒写大运河的衰败和人们对运河文化价值的执着。仅
仅回溯历史,展示当下是远远不够的,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它不仅属于中国,更是世界的。因此,徐则臣还通过域外人的视角,将大运河置于世界格局中进行审视。大运河在中国大地上已流淌千年,中国人可能早就习焉不察。但对于热爱运河的意大利人迪马克兄弟来说,中国的大运
河是一条“崭新”的河流,他们的看法可能更为客观真实。同时,域外视角也更能展现大运河文化及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小说写道:“他是融会贯通的天才,改变了我对中医的偏见。”借助莱恩医生之口,表达了对中医文化的赞誉。小说还以喜爱中国文化的两位意大利人的视角,写了深邃博大的茶文化、气派
有范儿的毛笔字、风姿神韵的杨柳青年画等,这有助于唤醒国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大运河是前现代中国的代表物,在讲求速度的现代社会,大运河与现代化的公路铁路运输相比,速度是相当慢的。而徐则臣在《北上》中试图更新人们的观念。“快怎么就能成为这个世界唯一的指标了呢?”“慢,也可能成为
快。”他认为“一个东西有局限性的同时也有它的优势,要在正视局限性的前提下,发扬和扩展它的优势。”其实,大运河在现代社会也可以发挥属于自己的价值。比如,书中的人物周海阔因为对大运河的喜爱,收集运河的历史遗迹,在运河边开了一家连锁民俗客栈,让人们能放慢生活节奏,从各种古老的物件中,窥见大运河的人
文之美,从而获得心灵的抚慰。《北上》唤醒了一种观念:不能以牺牲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为代价,来追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摘编自苗家乐、黄德志《审视、反思与唤醒——评徐则臣的小说<北上>》)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运河在徐则臣小说里,常是不可或缺的背景,而
在《北上》里成了主角,这说明徐则臣对运河的理解、思考在深化。B.《北上》从古今中西不同角度书写大运河,既叙写了跨越上百年的家族命运变迁,也对大运河进行了文化审视与反思。C.借助域外视角,作家对大运河的相关历史审视可能更为客观真实,同时也有助于表达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D.材料一是访谈,主要涉及《北上》写作缘起。材料二是书评,主要总结评价《北上》的创作实践特色和文本意图。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唤醒”既指发掘保护大运河资源,也指重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还
指更新对现代性的认知。B.案头查阅和田野调查可以搜集获取更多的相关资料,在小说创作中发挥独特作用,也是审视运河古今的最佳途径。C.当下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注重运河旅游和商业项目开发,并未融进当地历史和文化的特殊性,运河的文化属性彰显不足。D.在
创作过程中,徐则臣对自己坚持多年的“到世界去”的写作理念产生了怀疑,并在《北上》中作了修正。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A.毛泽东认为我们写文章时需要充分合理地运用民
间的、外国的语言中有用的东西。B.刘梦溪说,传统是从过去流淌到现今的精神河流,每个人都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C.莫言说,当你构思一个故事,最方便的写法是把故事发生的环境放在你的故乡。D.鲁迅认为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做法是要我们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4.做好采访工作,需要采访者具有较强的访
谈能力。袁毅在这次采访活动中有哪些访谈技巧可借鉴?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大运河是徐则臣创作灵感的源泉,家乡文化也是我们个体精神生活的重要依托。作为南充市的一员,你如何关注并参与家乡文化生活?请结合两则材料
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D2.A3.B4.①提问有针对性:袁毅围绕徐则臣的小说《北上》以及与大运河相关的内容展开提问。②问题层层深入(或者从简单的问题入手):从大运河在生活中的位置,到创作的准备工作,再到创作主题和视角
的选择,提问层层深入。③了解访谈对象:访谈之前深入了解《北上》这部作品以及被访谈者。5.①通过采访、考察和查阅文献等方式了解关注家乡文化生活。②通过记录、创作等方式宣传家乡文化,增进民众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③通过发展旅游、商业等方式投身家乡文化建设中。④反思现状,对丰富家乡
文化生活提出合理建议。【解析】【导语】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北上》进行了深入分析。材料一是访谈,揭示了徐则臣创作《北上》的背景、动机和过程,强调了大运河在作者生活和创作中的重要性。材料二从文学评论的角度,探讨了小说的叙事结构、主题和文化意义,特别是通过虚构和域外视角对大
运河的多维度审视。两文章共同展现了《北上》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思考。【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材料一是访谈,主要涉及《北上》的写作缘起”错误,以偏概全。材料一
除了《北上》的写作缘起还涉及创作过程、作家意图。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案头查阅和田野调查……也是审视运河古今的最佳途径”错误,偷换概念。材料二第一句是“虚构才是重回历史现场、审视运河古今的最佳途径。
”C.“并未融进当地历史和文化的特殊性”错误。根据材料一的最后一段,原文是徐则臣关于开发大运河的建议,认为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应该不止于满足商业开发,而应注重“将本地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史迹充分融入建设中”,但这不等于说当下未融进当地历史和文化的特殊性。D.“对自己坚
持多年的‘到世界去’的写作理念产生了怀疑”错误。根据材料一中关于“到世界去”的部分,徐则臣说“过去我理解的到世界去就是一直往外走”,意思是以前他认为“到世界去”是单向度的。到了创作《北上》时,他才有了更全面辩证的认识,中国要走向世界,
而世界也正走向中国。因此,徐则臣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而不是怀疑自己原先的理念。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第三段,其主要观点是传统在现代化的今天仍有其价值,可以为当下提供精神养料。A.是对民间和外国文化的运用
。B.形象地传达了传统可以为现今提供精神养料的意思,与材料观点吻合。C.强调作家创作的精神故乡。D.主要是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访谈技巧的能力。①提问有针对性:袁毅围绕徐则臣的小说《北上》以及与大运河相关的
内容展开提问,如询问大运河在徐则臣生活中的位置、为写作《北上》做的工作、创作主题的转变等,问题具体且紧扣主题。②问题层层深入(或者从简单的问题入手):从大运河在生活中的位置,到创作的准备工作,再到创作主题和视角的选择,以及时间节点的确定和对大运河文化功能的思考,问题逐步深入,
引导徐则臣全面地阐述《北上》的创作过程和意义。③了解访谈对象:访谈之前深入了解《北上》这部作品以及被访谈者。袁毅清楚徐则臣与大运河有着密切的关联,从其生活经历入手提问;还很熟悉徐则臣以往的创作主题,如“到世界去”这一设问。【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
生发掘文本反映的时代精神,探究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结合材料一“二十年来,但凡涉及运河的影像、文字、研究乃至道听途说,我都要认真地收集和揣摩”“这次我看了60多本专业书籍”“我又重新把运河从南到北走了一遍”可知,可以通过采访、考察和查阅文献等方式,深入了解南充市的历史文化,关注南
充的历史古迹、传统习俗、地方艺术等,深入了解家乡的人和物,认识家乡。②结合材料二“仅仅回溯历史,展示当下是远远不够的,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它不仅属于中国,更是世界的”“域外视角也更能展现大运河文化及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有助于唤醒国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
”可知,可以从家乡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中,寻找情感归宿,积极参与文化传承活动,通过记录、创作等方式宣传家乡文化,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③结合材料二“周海阔因为对大运河的喜爱,收集运河的历史遗迹,在运河边开了一家连锁民俗客栈,
让人们能放慢生活节奏,从各种古老的物件中,窥见大运河的人文之美”可知,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发展旅游、商业等方式投身家乡文化建设中,如将南充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文化产品创作中,为家乡文化赋予新的活力。④结合材料一“各地在打造运河文化带时,应将本地独特
的人文景观和史迹充分融入建设中,而非千人一面”可知,可以反思现状,如传统习俗、地方艺术等在现代快节奏生活和流行文化冲击下逐渐被边缘化;在旅游开发或城市建设中,文化内涵未能充分彰显等,继而对丰富家乡文化生活提出合
理建议。(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江南的冬天郁达夫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
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
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
也可爱得很么?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
,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
,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
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
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
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吧,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
的。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
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
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吧?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
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
,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的冬天是如此,今年
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大冷的日子,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
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
步吧!(有删减)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作者将江南冬景与北国的冬天进行对比,北国的冬天是“蛰居”的,而江南的冬天可以让人享受屋外的阳光,为下文描写江南冬景的晴暖温和做铺垫。B
.文中写江南冬至过后,树叶不至于脱尽,乌桕子、芦花等点缀着江南的冬景,体现了江南冬天的生机与色彩,也流露出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C.作者在描绘江南的雪景时,引用了许多诗句,这些诗句增添了文章的文化气息,但没有对江南雪景
起到实际的描绘作用。D.文章结尾,作者表示要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步,既与前文对江南冬景的描绘相呼应,又体现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沉醉,使文章的情感表达更加自然流畅。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
绘出江南冬夜富有诗意和情趣的画面。B.作者描写江南冬日农村景象时,“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描绘出江南农村的闲适画面。C.文章在描写江南冬景的过程中,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江南的城市、乡村、山川、河流等场景的冬景,使文
章条理清晰,全面地展现了江南冬天的整体风貌。D.语言富有生活气息,将江南冬景与生活中的悠闲感受相联系,使文章的语言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8.文章结尾处提到“我只记得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是与北国的冬景相较量时,也毫无愧色的”。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江南冬景有着
怎样的“明朗的情调”。9.南高文学社团要为郁达夫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提出一组关键词:生活化·眷念。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答案】6.C7.B8.江南冬景的“明朗的情调”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天气上,晴暖温和,阳光常照,不像北国那般严寒凛冽,给人以舒适之感;②景致上,有曝
背谈天的温馨画面,午后冬郊散步时所见的优美宁静景色,寒村微雨中如诗如画的乡村模样,还有淡雅轻柔的雪景等,都透着一种清新、悠然的韵味。9.①作者选取的是带有生活化特征的景物和场景。②结合文本对生活化的景物和场景进行分析。如江南冬天的典型景物和生活场景,如晨霜、鸟雀、曝背谈天、冬郊散
步、微雨寒村等,展现江南冬景的温和与生机。③这些生活化的场景融入了作者对江南冬天的眷念与喜爱之情,这不仅能让读者看到温馨的画面,感受到惬意,还极易被这种简单又美好的生活打动。【解析】【导语】郁达夫的《江南的冬天》充满对江南冬景的眷念与热爱,以细
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冬日的明朗与独特之美。文章通过与北国、闽粤冬景的对比,多角度刻画了江南温暖、湿润、生机盎然的冬日风貌,展现出作者深厚的地域情结。语言平实自然又富有诗意,通过散文与诗句结合,融情于景,使人感受到江南冬天的妙趣与闲适,蕴含浓厚生
活化气息。【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但没有对江南雪景起到实际的描绘作用”错,引用的诗句能够引发读者对江南雪景的联想,起到了丰富江南雪景文化内涵和描绘江南雪景氛围的作用。故选
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动静结合”错,“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没有动静结合,都是静态描写。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
分析能力。江南冬景的“明朗的情调”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天气上,作者说江南的冬天即使有寒风吹来也“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可见不像北国的冬天那般严寒凛冽;“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结尾处作者说“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可见江南的冬天晴暖温和,阳光常照,给人以舒适之感;②景致上,太阳出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有曝背谈天的温馨画面;江南的冬天,芦花可以冬至不败,红
叶可以保持三个月的生命,乌桕树的雪白桕子简直可以与梅花媲美,草的根边也总带点绿意,“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有午后冬郊散步时所见的优美宁静景
色;还有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再撒上一层白雨,加上淡淡得墨一般的背景,或者门前泊一只乌篷船,垂暮的红黄的灯光,这是寒村微雨中如诗如画的乡村模样;还有淡雅轻柔的雪景,用诗句描摹出它的美丽等,都透着一种清新、悠然的韵味。【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
鉴赏文章内容、情感,拟写文学短评的能力。题干给出两个关键词——生活化、眷念。一个是从内容角度鉴赏,一个是从情感角度分析。①“生活化”体现在选材上,作者选取的是带有生活化特征的景物和场景。②生活化的景物和场景,有江南冬天的典型景物和生活场景
,景物如“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的晨霜、太阳出来就在又开始吱叫的鸟雀;生活场景如太阳下老翁和小孩曝背谈天,在晴暖的午后冬郊散步,门对长桥、窗临远阜、三五家人家会聚的微雨寒村等,展现江南冬景的温和与生机。③“眷念”是作者对江南冬天的情感。
这些生活化的场景看似平常,实则包含着作者对江南深厚的感情,这从字里行间不时可以显露,如“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是直接抒情;如“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对江南冬天景物的描写含着赞美之意。总之,这些描写融入了作者对江南冬天的眷
念与喜爱之情;从读者效果来看,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冬景的美好,这不仅能让读者看到温馨的画面,感受到惬意,还极易被这种简单又美好的生活打动。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小题共5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材料一: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
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
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节选自韩愈《师说》)材料二:嗟乎!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本无可师,强聚道路交臂之
人,曰师、曰弟子云者,曾不如童子之师习其句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授以艺术者之有其实也。传道受业解惑,既无所籍于师则生不为之怜死不为之丧亦非过也。遂以为古之师弟子皆然,而使师之为道,出于童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下,则是为师者之罪也。今世以无忌惮相高,代笔门客,张口辄骂欧
曾①,兔园蒙师②,摇笔即毁朱陆③。古人姓氏,道听未审,议论其学术文章,已累幅见于坊书矣。乳儿粉子,轻浮浅躁,动欲越过前人,抗然自命,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盖不特耻为弟子,相率而耻不为师。吁!其可怪也。若是,则师之为道,人心之蟊贼也,吾惟恐其传也矣。昔者孙明复之为师也,以石守道为之弟子。执杖
屦,待左右。明复坐则立,升降拜则扶之,师弟子之礼,若是其重也。故何北山④之于来学,未尝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为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北山可以为师,避师名而不为,其慎重如此!羲老而失学,欲求为弟子者也。诸君子过情推奖,羲其敢冒今
世之无耻哉?反昌黎之意,作《续师说》以谢之。(节选自黄宗羲《续师说》)【注】①欧曾:文学家欧阳修和曾巩。②兔园蒙师:指知识浅陋的读书人。③朱陆:宋代理学家朱熹和陆九渊。④何北山:何基,以读书讲学为平生志向,教
授门生,不遗余力。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用铅笔将标号涂黑。既无所籍A于师B则生C不为之D怜E死不为之F丧G亦非过也。11.下列对材料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骐骥”为骏马,“驽马”指劣马;“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B.现代汉语中“学者”一般指学识渊博的人,但在古代有“求学的人”的意思,《师说》中“古之学者必有师”和《续师说》中“以待后之学者”两句的“学
者”意思相同。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中的“巫”在古代主要以祝祷、占卜为业,也为人治病,兼有“医”的功能。“巫医乐师百工”在当时都是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者。D.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拜见君王则是面向北方朝拜。文章中“受其北面”指老师接受学生的敬师之礼。12.下列对原
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一开篇即点明作者的中心观点,其结构布局和韩愈的《师说》一致,文章结尾,作者感谢“诸君子”的盛情推荐,以此表明《续师说》的写作意图。B.《师说》节选部分以几组对比
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耻学于师的风气,来强调所处时代士大夫“耻学于师”的危害,倡导师道回归。C.韩愈感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而黄宗羲却“惟恐其传”,主要是担心无才无德者为师之风蔓延,在社会上形成不良的风气。D.黄宗羲使用孙明复、何北山两人的事例,意在说明执师弟子之礼,乃庄重之事,
为人之师应慎重对待。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若是,则师之为道,人心之蟊贼也,吾惟恐其传也矣。【答案】10.BEG11.B12.A13.(1)(他和他)两个人年龄差不
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者为师,就感到十分耻辱,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觉得是近乎谄媚。(2)如果像这样,那么这种(没有真才实学的)老师传授知识道理,人心就会变得像蟊贼一样(浅薄无知),我担心这种风气流传下去。【解析】【导语】韩愈《师说》和黄宗羲《续师说》皆聚焦师道问题,强调师
道的重要性,并批判当时社会中耻学于师、师道不彰的风气。《师说》以古圣贤从师为明证,通过圣愚对比凸显学于师的必要性。《续师说》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揭示无德师者的危害,并以典例倡导尊师重道的礼仪与德行。两文力求唤回尊师重道的传统,反映了古代教育的伦理观与价值
追求。【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既然没有什么要依靠老师的,那么老师活着时不关心他,老师死了不为他办丧事,也就不是过错了。“既无所籍于师”,“于师”作“籍”的后置状语,其间不断,其后断,即B处。“生不为之怜”“死不为之丧”结构对称,其间断开
,即E处。“亦非过也”,判断句,前后断开,即G处。故选B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B.“意思相同”错误。“学者”,求学的人;/学识渊博的人。句意: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来等待后来的有学识之人。C.正确。D.正确。
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作者感谢‘诸君子’的盛情推荐”错误,本文批评好为人师的风气导致师道不能流传,作者自己也不愿为师,“以谢之”的“谢”在这里是“谢绝,推辞”的意思。故选A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卑”,地位低下;“羞”,意动,感到羞耻;“盛”,(官职)高;“谀”,阿谀奉承,谄媚。(2)“若是”,如果像这样;“蟊贼”,像蟊贼一样(浅薄无知);“恐”,担心、担忧。参考译文:唉!
尊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也很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并向他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比圣人差得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
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人们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的老师,是教孩子书本的文字,学习断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解答疑难问题。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
的(指“句读之不知”)向老师学习,有的(指“惑之不解”)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士大夫这类人,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
话,就成群地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觉得近乎谄媚。”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士大夫们瞧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
奇怪啊!(节选自韩愈《师说》)材料二:呜呼!师道没有流传下来,难道仅仅是学生的过错吗?同样也是老师造成的。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不懂得道理,不精通学业,有疑惑却不能解答,那么就没有资格称之为老师。本来没有什么可教授,强行聚集道路上擦肩之人,称“老师”称“弟子”等等,还不如童子之师,
教给他们句读,或是巫医乐师百工这类人,传授学生实际的技术、技能。传道授业解惑,既然没有什么要依靠老师的,那么老师活着时不关心他,老师死了不为他办丧事,也就不是过错了。我认为古代的老师学生都是这样,如果说老师对于道理的传
授,甚至比不上童子之师,巫医、乐师、百工,那么这就是当老师的过错了。现在世人都把无所忌惮视作高明,代笔门客,张口就骂欧阳修曾巩等人,浅陋之人,动笔就诋毁朱熹陆九渊等人。连古人的姓名身世都只是道听途说,没有弄清,就议论人家的学术、文章,(这样的文字)已连篇累牍地出现在坊间
书籍上了。年轻识浅的人,轻浮浅薄,动辄就想超过以前的人,自认为与前人相当,世上没有孔子,不应当在弟子之列。大概不只是以做学生为耻,甚至相互都认为做老师也是可耻的。哎!真是太奇怪了。如果像这样,那么这种(没有真才实学的)老师传授知识道理,人心就会变得像蟊贼一样(浅薄无
知),我担心这种风气流传下去。过去孙明复做老师,收石守道做弟子。石守道拿着手杖鞋子侍奉左右。明复坐着的时候,石守道一定站着,进出都扶着老师,老师和弟子之间的礼节,像这样一般看重。何北山对于来求学的人,不肯接受他们的拜师之礼。北山的意思,认为如果没有品德,宁肯空着(老
师)的位子,来等待后来的有学识之人,不能够让为师之道从自己这里开始败坏。北山可以做老师,避开师名而不去做,像这样一般慎重啊!我年纪大了,很少时间去学习,只想当一个弟子啊。你们盛情推选我作为老师,我哪里敢冒当世之不韪,做出这样的无耻之事呢?反推韩愈的意思,写下这篇《续师说》,作为推辞的理由吧。(
节选自黄宗羲《续师说》)(二)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答晁以道①陈师道转走东南复帝城,故人相见眼偏明。十年作吏仍糊口,两地为邻阙寄声②。冷眼尚堪看细字,白头宁复要时名。孰知范叔③寒
如此,未觉严公④有故情。[注]①作者被罢职回京后创作此诗。②寄声:托人传话。③范叔:范雎,曾相秦,家贫无以自资,后谢病归相印。④严公: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品性高洁。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转走”二字形象地描绘出诗
人仕途不顺、到处奔波的历程。B.第二句描绘了诗人重回帝都后与故人相见时苦不堪言的伤感场景。C.尾联用典,既慨叹自己不公的遭遇,又对友人关心自己感到欣慰。D.全诗以写“故人”相见入手,以述“故情”所感作结,构思谨严。15.本诗中间两联
体现出诗人哪些精神品格?请简要分析。【答案】14.B15.①为官清廉。诗人从政十年也仅仅能糊口度日。②刻苦求知。诗人虽然屡遭挫折,但仍安贫乐道,用心读书。③积极上进。诗人虽然仕途坎坷,身体衰颓,但仍追求名望,积极进取。【解析】1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苦不堪言的伤感场景”错。诗句意思是看到故人眼睛一亮,表达故人相见的惊喜之情境。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人形象的能力。“十年作吏仍糊口”,诗人从政十年,生活上也仅仅能糊口度日。可知诗人为官清
廉。“冷眼尚堪看细字”,诗人视力衰退、生活艰难,屡遭挫折,但仍安贫乐道,用心读书。可知诗人刻苦求知。“白头宁复要时名”,诗人已经年老体衰,还是像以前一样追求名望,积极进取。可知诗人积极上进。(三)名篇名句默写(共4小题,8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弟子不一
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强于弟子,韩愈在《师说》中掲示这一观点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荀子在《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又用“_________,________
_”说明了用心浮躁的结果。(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上承了对赤壁风光的描绘,又开启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将上下两阕联结为有机的整体。(4)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联,俯仰结合,动静相映,声色并茂,对仗工整,字字精当,堪为典例。【答案】①.闻道有先后②.术业有专攻③.蟹六跪而二螯④.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⑤.江山如画⑥.一时多少豪杰⑦.风急天高猿啸哀⑧.渚清沙白鸟飞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攻”“螯
”“鳝”“豪”“渚”等。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6小题,21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甲)。尤其是昆曲等戏
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乙),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
年前就①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②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博采众长,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
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③,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
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17.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7.甲:认为戏曲不必创新乙:创新精神的缺失18.①寿终正寝②名垂青史③照猫画虎19.修改为: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
接受的创新之路来。【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甲处:前文提到“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后文又说“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所以此处要补写的语句应是顺着“将创新和
继承对立”这一思路,具体说明这些人对立起来后所秉持的关于戏曲传承不需要创新的观念,可填:认为戏曲不必创新。乙处:前面阐述了“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即反对创新;而后面说结果“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那么此处应该是对前面错误观念的总结,可填:创新精神的缺失。【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
用成语的能力。①处,语境说的是如果一直不变,“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会怎么样;根据后文“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可知此处需要推测不创新,只“复制和模仿”会给戏曲带来的恶性结果,可填“寿终正寝”。寿终正寝:
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自然消失或灭亡。②处,此处要修饰“京剧名伶”,根据上下文,此处所说的京剧名伶是做出了突出贡献并载入史册的人,可填“名垂青史”。名垂青史:指的是好的名声和事迹载入史册永远流传。③处,前面说梅兰芳博采众长而创新,这一句说尚小云等人也不满足于停留在雷
池之内,去模仿前人或重复,可填“照猫画虎”。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搭配不当;“眼花缭乱”不能修饰“创新”,能够眼花缭乱的只能是人,因此在“眼花缭乱”前加“令人”。“才能
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成分残缺;如果主语是承前省略,省略的应该是前面的“戏曲的创新”,这显然搭配不当,因此主语残缺,需要在句首加“这样”。(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
题。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
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卫生员让人抬了
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我看见她眼里在月
光下晶莹发亮,我也看见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那条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20.下列选项中的省略号,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省略号用法相同的是()A.或是唱着:“月亮嬷嬷
,照你照我……”(《百合花》茹志鹃)B.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作了详尽记录。(《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沈英甲)C.“还想着开设更系统化的科学营……”他的学生说。(《“探界者”钟杨》叶雨婷)D.“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
”(《百合花》茹志鹃)2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瞟”无声胜有声,写出了新媳妇对“我”打扰她且不理解她的不快。B.“夺”写抢被子的动作异常迅速,使人来不及防备,可以看出新媳妇的蛮横。C.“
瞪”是对新媳妇眼神的刻画,写她对卫生员揭掉小战士身上被子的不满。D.“嚷”写出了新媳妇的伤心和愧疚,情绪难以控制,不是冲卫生员发火。22.文中第一段“细细地、密密地”能否换成“细密地”?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20.D21.
B22.不能。①“细细地、密密地”运用叠词,渲染了缝制的缓慢、细密过程,动作描写细致且有画面感,让人物心理跃然纸上。②“细密地”只是客观强调了动作的特点,缓慢感、过程感、画面感不强,对人物心理的表现也不够细腻。【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
符号的能力。文中划波浪线句子中的省略号表示语言断断续续。A.表引文省略。B.表列举省略。C.表话没说完D.表语言断断续续。故选D。【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B.“可以看出新媳妇的蛮横”错误。新媳妇不舍得小战士就这么被放进棺材,表现了她要把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的坚决,体
现了她对小战士的心疼和珍视。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文中第一段“细细地、密密地”不能换成“细密地”。①“细细地、密密地”使用叠词,运用了动作、细节描写,“细细地”强调她缝补时的专注和认真,每一针都倾注了她的情感;“密密地”则突出了缝补的紧密程度,
仿佛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自己的情感都缝进这个破洞里;渲染了缝制的缓慢、细密过程,富有画面感,体现了新媳妇不愿意看着牺牲的小通讯员穿着有破洞的衣服遗憾地离开的心理,表现了她的淳朴、善良,以及对通讯员的崇敬、痛惜等复杂情感。②“细密地”只是客观强调了动作的特点,单
纯地从密度这一个角度来描述,对人物的描写不够细腻,缓慢感、过程感、画面感不强,不能把新媳妇的心理充分表现出来。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班主任发现最近班上学生普遍心浮气躁,总不能静心学习,上课状态和作业情
况都不好,于是准备给学生开一个班会,对学生进行引导。假设你是班长,你要怎样劝导大家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呢?请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写一篇班会发言稿。要求:主题鲜明,逻辑清晰,论证方式恰当;语言得体,符合发言稿格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在当今时代,信息传播迅速且繁杂,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愈
发激烈。这些外部环境因素使得学生们身处一个充满诱惑和压力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影响而变得心浮气躁。从心理层面来看,学生们可能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到焦虑,急于求成却又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定力,从而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静下心来。这种心浮气躁的状态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效率低下,还反映在作业完成的质量不高、缺乏深入思考和钻研精神等方面。长此以往,学生们将无法扎实地掌握知识,难以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更可能错失自我提升和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现象警示着我们,在浮躁的时代浪潮中,学生们亟需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与专
注,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和进步。写作时,开篇可以用亲切的口吻点明班会主题,指出当前班级同学心浮气躁的问题,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共鸣。接着分析心浮气躁的危害,例如从学习效果不佳、知识掌握不扎实、错过自我提升黄金期等方面阐述,可结合一
些因浮躁而失败的案例。然后深入剖析导致浮躁的时代因素,如网络快餐文化、生活节奏加快、同龄人竞争压力等,体现对时代特征的把握和思考。之后重点阐述如何克服浮躁、进入良好学习状态,如树立明确目标、培养专注习惯、学
会自我调节情绪、营造安静学习氛围等,穿插一些成功克服浮躁专注学习的榜样事例,如科学家潜心研究多年取得突破、学者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术等,增强说服力。结尾进行总结,鼓励同学们从当下做起,摒弃浮躁,以沉稳专注之姿投入学习,共同营
造良好班级学习风气,实现个人成长与班级进步。立意:1.以静制动,化浮躁为专注。2.时代喧嚣中,守内心宁静,夯学习之基。3.戒躁入静,沉淀自我,开启深度学习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