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DOC
  • 阅读 1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26.799 K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 已有1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共(9)页,26.79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aadd3f08768d883467868ae69e644b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沙市明德中学2024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阶段检测政治试卷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1.下列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关系认识正确的是()“两个必然”:1848年,马克思、恩

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①两者都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②两者都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但过程是漫长的③前者揭示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后者揭示其实现的条件性④前者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

运行方式,后者反映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方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说明了什么道理()A.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改变→劳动工

具更新→社会形态更替B.劳动工具更新→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改变→社会形态更替C.劳动工具更新→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改变→社会形态更替D.劳动工具更新→经济基础改变→生产关系改变→社会形态更替3.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中指出,“人猿相揖别。只几个

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他俯察审视,勾画出人类社会从蛮荒的原始社会到青铜文明,再到封建时代、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有()①与猿“相揖别”后,人类

进化到了奴隶社会②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的“小儿时节”,喻指原始社会发展阶段⑧“铜铁炉中翻火焰”体现了生产关系的调整④“不过几千寒热”说明人类的进化越来越快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

出:“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对此解读有误的是()①“文明一开始的时候”指的是原始社会氏族制度形成时期②“生产建立在阶级的对抗上”表明生产关系状况制约生

产的发展③“积累的劳动”与“直接的劳动”的对抗意味着阶级的对立④“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揭示了只有阶级斗争才能推动社会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恩格斯说:“马克思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即剩余价

值学说。”这一发现()①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②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③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④为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提供了科学的依据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1824年,欧文出资在美国买下一块移民区,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

义新村试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实验无法持续下去,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孤岛很快湮没在了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欧文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进行设计②欧文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③欧文对资本主义制度弊端进行了批判

④欧文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濠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这说明(

)②封建制度的建立是奴隶社会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②奴隶社会的国家机器,是维护奴隶主统治的重要工具③在原始社会后期,发达生产力助力人类文明的进步④人类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具有不可调和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

.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同样,在英国、法国、丹麦、荷兰,整箱的橘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上述现象()①意味着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的痼疾②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④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无意中

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①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②工业革命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历史前提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资本主义本身孕育着一种埋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阶级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10.《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今更名天下田曰‘王(即国有)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九百亩)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以前)无田,今当受田者,如(按)制度。”这一改革最终彻底失败,其原因可能有()①把土地改革设想得过于简单,违

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损害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激化了千疮百孔的阶级矛盾③部分生产关系设计过于落后,不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④未给予农民充分的人身自由,未彻底打碎封建制度的枷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地洞见人类

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今天再读《共产党宣言》,我们才有资格才有底气说,这是一部能够启示未来、永放光芒的理论经典,它值得我们“多看几遍”,常看常新。这是因为《共产党宣言》()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基

础②第一次创立了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明了社会发展的道路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④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中国革命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A.①②B.①④C

.②③D.③④12.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一定程度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据此,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科技创新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观点()A.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B.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

克服C.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D.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5.尽管空想社会主义者尤其是晚期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在资本主义还不发达的时代,“不得不从头脑中构想出新社会的要素”,但是他们“处处突破幻想

的外壳而显露出来的天才思想萌芽和天才的思想”,体现了不“共产主义思想微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和启示。这说明()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②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③空想社会主义者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④

科学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土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包括走资本主义道路等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

民的悲惨命运。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阻挠B.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D.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15.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由29岁的陈望

道首次完成。多年以后,毛泽东在延安回忆:“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中就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反映了当时()①《共产党宣言》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②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共产党宣言》为

解决中国问题提供具体方案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华大地焕发出强大生命力④中国青年迫切希望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16.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

,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据此判断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部分,创立了唯物史观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

成了实践③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④吸收和改造了人类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毛泽东同志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①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使人民有了主心骨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④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8.10月1日,中学生小王在父母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复兴之路”展厅里他看到了中国近代的2300多件实物

、文献、图片、图表、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展品,了解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根据他参观的内容,他可能会产生的感受有()①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②封建专制制

度的腐朽落后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③中国资产阶级未对国家进步作出实质性贡献④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与希望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19.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历史必然性。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有()①国家资本主义

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鼓励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20.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基本

完成,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是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这一伟大变革的完成()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表明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③表明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

度的基础④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1.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我国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在于()①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②彻底结束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④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A.①②B.①④C.②

③D.③④22.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次会议()①坚持以

阶级斗争为纲,坚持抓革命促生产②坚持在中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即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④坚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3

.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赴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某中学组织了“追随总书记脚步,感受精神力量”的实践活动,走进陕西延安革命旧址,聆听革命前辈的红色故事;步入河

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追忆上世纪60年代当地人民在党和政府支持下,在太行山腰修建“人工天河”红旗渠。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最有可能了解到()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首创精神②中国实现从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的战斗过程③社会主义制

度确立后党和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历程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奋进之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4.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6年间,尽管经历了曲折甚至遭受过严重挫折,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关于我国社

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的严重曲折是开创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必经阶段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要敢于尝试各种错误,积极探索前进的道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道大题分3个小题,共28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

社会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且占有奴隶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工人是自由劳动者奴隶主占有全部劳动成果,奴隶只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少部分劳动成果归农民自己支配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

阶级的工具封建国家是地主阶级统治农民阶级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的工具(1)依据图表思路,在空格处应填入的内容。(3分)材料二进入2024年,距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16年,这次危机是资本主义进入本世纪以来的

一次空前经济危机。虽然过去16年,但其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之中,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仍然比较突出。(2)结合材料二,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基本特征。(8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4年是《共产党宣言》发

表176周年。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引下,社会主义运动从欧洲扩展到全世界,尤其是二战以后,出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之势。20世纪60年代,一位西方大国总统曾惊呼:“时间不是我们的朋友。”然而,自冷战结束特别是东欧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前所未

有的低潮。有人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意味着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对此观点加以批驳。(9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断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但都以失败告终

。自从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马克思主义,中国无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

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中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

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摘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只有社会主义才能

救中国,是中国近代史上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的真理性。(8分)政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DBABDBBA分值3333333333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BDBBDBDC分值3333

333333题号21222324答案BDCA分值333325.(1)A:奴隶毫无人身自由。B: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C: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3分)(2)①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

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3分)②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3分)③基本特征: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这种过剩是一种相对的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

(2分)26.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对此观点加以批驳。(9分,每点3分)①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这并非意味着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

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命运。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的强大的生命力。27.(8分)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②中国人

民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③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