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51.151 KB
  • 2024-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含解析.docx,共(18)页,51.151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a2f9a8f1a4546d353418c02b4e4d5c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政治试题一.选择题1.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A.生产关系的性质B.是否存在剥削C.生产力的水平D.人的发展状

况【答案】A【解析】【详解】A: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人类历史上有五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依次占统治地位,因而人类历史就相应地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A符合题意。BCD: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生产关系的性质

,是否存在剥削、生产力的水平、人的发展状况等,均不是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BCD错误。故本题选A。2.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申遗成功,其中六处遗址见下表:制度保障运输网络生产基地官方制度海神信仰码头航标制瓷冶铁市舶司遗址天后宫江口码

头六圣塔德化窑址安溪冶铁遗址据此,对当时生产力状况推测正确的是()①百姓拥有信仰宗教的权利②手工业者拥有一定的人身自由③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④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从表格中制度保障、运输网络、

生产基地可以看出,当时泉州富有特色的海外贸易体系体现了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而冶铁生产基地等表明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③④符合题意。①:百姓拥有信仰宗教的权利不属于生产力发展状况,①与题意不符。②:当时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材料不能反映出手工业者拥有一定的人身自由,②与题意

不符。故本题选D。3.恩格斯指出,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

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由此可见()①空想社会主义者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先驱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③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是由空想到科学的过程④“二人”对未来社会的设计是人类最高奋斗目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

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上的,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者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先驱,①符合题意。②:“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说明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符合题意

。③:从十六世纪起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为止,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但“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是由空想到科学的过程”说法欠妥,因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还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③排除。④: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高奋斗目标,④错误。故本题选A。4.“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

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共产党宣言》中的这一论述()①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②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具有历史必然性③揭示了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④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A.①③B.①④C.②③D.

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材料体现的是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没有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故①不符合题意。②③:工业进步,使工人达到了革命联合;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

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揭示了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也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具有历史必然性,②③符合题意。④:材料没有涉及剩余价值的知识,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5.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100

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①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②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③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

国社会的发展方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成立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6.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继续奋斗,不断

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与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是根本不同的②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民族独立、人民

解放的历史任务③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证明实现民族复兴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就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与辛亥革命时期

的社会基本矛盾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①排除。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②排除。③④: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继续奋斗,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说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就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证明实现民族复兴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7.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华民族经历了以下阶段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①土地革命战争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⑥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A.①→②→③→④B.②→③→

④→⑤C.②→④→⑤→⑥D.③→④→⑤→⑥【答案】C【解析】【详解】C:我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

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正确的传导顺序是②→④→⑤→⑥。ABD:通过以上分析发现,ABD均是错误的。故本题选C。8.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短暂过渡,跨越了资本主义,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

义社会。在我国,这一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是()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决定性因素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③个体农业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的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

.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是个体农业经济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②④符合题意。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而不是决定性因素,①说法错误。③:应该是个体农业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9.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下列关于对内改革的历史事件,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②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⑤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A.①→②→⑤→④B.①→②→③→⑤C.②→①→④→⑥D.②→①→⑤→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向全国,①排第一位。②: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②排第二位。⑤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⑤排第三位。④: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④排第四位。③: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但不属于对内改革,而是

对外开放,③排除。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但不属于对内改革,而是对外开放,⑥排除。故本题选A。10.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演讲时郑重宣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中

国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中国都将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下列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改革开放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③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

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故①正确。②:根据教材可知,18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故②不选。③:根据教材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③正确。④: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

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还没有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错误。故本题选B。1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

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表明()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

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第三次飞跃④中国共产党能够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事业开拓前进的先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故①不选。②:根据教材可知,人民是决

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故②不选。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表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第三次飞跃,③正确。④:材料中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够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党的指导思想是

党的事业开拓前进的先导,故④正确。故本题选D。12.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共克时艰,取得了战“疫”的阶段性胜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战“疫”中坚定“四个自信”,对于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凝聚中国力量,夺取疫情防

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重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疫情中体现出来的“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①道路自信—夯实全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底气②制度自信—为战胜疫情提供科学的工作指南③文化自信—凝聚起战胜疫情的磅礴精神力量④理论自信—为战胜疫情提供根本制度保障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

案】A【解析】【详解】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夯实全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底气,①正确。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但不是“提供科学的工作指南”,②错误。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③正确。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战胜疫情提供根本制度保障,而不是理论自信,④排除。故本题选A。1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八大召开至今

已经十年了。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

理解正确的是()①这一论断是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正式提出的②这一论断是对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正确反映③这一论断改变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④这一论断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正确认识A.①②B.①③C.

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根据教材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的确立是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故①不选。②④: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是对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正确反映,

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正确认识,故②④正确。③:根据教材可知,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没有变,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③不选。故本题选C。14.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而成于实干。天上从来不会掉馅

饼,复兴之路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甚至是惊涛骇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尤其需要青年一代坚定信念,真诚奉献,埋头苦干。这一论述对青年一代的启示是()①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

争新胜利②要坚持奉献世界,造福世界人民,实现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③要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④要志存高远,有梦追梦,勤于圆梦,立足梦想成就不朽伟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复兴之路仍然存在可以预料

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甚至是惊涛骇浪”启示广大青年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①正确。②:材料反映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涉及世界梦问题,②排除。③:“坚定信念,真诚奉献,埋头苦干”启示广大青年

要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③正确。④:要立足实践,不能立足梦想,④排除。故本题选B。1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

键时期。“总的战略安排”是指()①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标准的小康社会②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③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④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①

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B【解析】【详解】①:2020年底,我国已经全面建成高标准的小康社会,①排除。②④:“总的战略安排”是指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④正确。③:实

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仅仅是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排除。故本题选B。16.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

经验的决议》在“八个明确”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个明确”。从“八个明确”到“十个明确”,既有表述上的重大创新,又有顺序上的重要调整,如新增了“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十个明确”()①反映了我们党对国情党情发展

变化作出的准确识变和科学应变②体现了党坚持推进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③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是其活的灵魂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A.①②B.

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十个明确”反映了我们党对国情党情发展变化作出的准确识变和科学应变,体现了党坚持推进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①②正确。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③排除。④:“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④排除。故本题选A。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

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在《在党史学

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重申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指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论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的合理性,并说明“但需

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的原因。【答案】合理性: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着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

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来越不可避免。因此,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原

因:①一种社会形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它的生产关系已经不可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调整,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不可调和时,资本主义才会灭亡,社会主义也必

须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才能最终取得彻底胜利,这显然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考点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众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

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答题时首先应当明确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其次具体论述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注意最后仍

需要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考生可以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来考虑。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

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有效信息②:资

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有效信息③:“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

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一种社会形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它的生产关系已经不可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需要一个过程。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得分点②:

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得分点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

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

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创造了一连串的经济发展奇迹:深圳地区生产

总值由1979年的1.9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692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491倍,年均增长21.6%;外贸进出口总值从1980年的2000多万元发到2019年的2.98万亿元,剔除汇率因素增长2.5万倍,从1993年起,出口规模连续27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税收规模从1

980年的0.27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8000亿元,每平方公里税收产出4.1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10月14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的成绩,同时向世界坚定宣示新时代高举改革

开放旗帜、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坚定意志。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新时代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原因。【答案】①改革开放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事关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前途命运。对外开

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②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③改革的目的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

社会进步。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

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解析】【分析】本题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背景材料,考查改革开放的作用和意义,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可依据教材知识简要分析原因。【详解】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新时代高举改革开放

旗帜、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原因。本题为简答题,可结合材料,从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必然选择、根本途径)、改革开放的意义(改变面貌、伟大飞跃)、改革开放的目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等角度简要回答即可。【点

睛】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意义)①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②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

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定,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

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奥运梦与中国梦在冰雪中同频共振。从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赢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举办的的权,到如今成功举办"真正无与伦比"的冰雪盛会,中国

追寻奥林匹克梦想的足迹,始终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相伴。随着冬奥音乐一起唱响的,有"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有效实现,有每一个人昂扬奋进、拼搏向上的圆梦之约,还有中国同世界人民一起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的愿望。运用《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对"奥运梦与中国梦在冰雪中同频共振"的理解。【答案】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冬奥会的举办让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造福于民。②中国梦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冬奥会的举办点燃了中国人民的激情与梦想,与每个人同频共振。③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冬奥会展现了中国同世界人民

共创美好未来的愿望。【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冬奥会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设问围绕冬奥会和

中国梦展开,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回答本题,可以从“中国梦的本质和特点”入手。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中国追寻奥林匹克梦想的足迹,始终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相伴→可联系中国梦

的本质。有效信息②: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可联系中国梦是人民梦,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有效信息③:冬奥会展示了中国同世界人民一起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的愿望→可联系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第三步:整合信息,组

织答案。得分点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得分点②: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得分点③: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冬奥会展现了中国同世界人民共创美好未来的愿望。【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

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

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的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自古以来,“物阜民丰”就是中国人最朴素的愿望,可无论是“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民生情怀,还是“无处不均匀,无

人不饱暖”的政治设想,都从未“梦想照进现实”。直到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传来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集中力量深入开展土地改革,生活才有了保障;改革开放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中力量解决了农村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力量与

市场力量结合,努力攻克消除深度贫困的“最后一公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为什么到了新时代“物阜民丰”才得以实现。【答案】①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物阜民丰”的梦想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一系列成就的取得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代表着人类历史前进的方向,走出了一

条中国近代历史上唯一能救国救民的道路。③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改革完善,使中国充满生机活力,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了强国富民的百年梦想。④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深得人民拥护,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势,持续推动了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新时代“物阜民丰”;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

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国”,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述内容。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力

量与市场力量结合,努力攻克消除深度贫困的“最后一公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可联系我们一系列成就的取得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效信息②:直到1

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传来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集中力量深入开展土地改革,生活才有了保障→联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有效信息③:改革开放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中力量解决了农村大多数

人的温饱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结合,努力攻克消除深度贫困的“最后一公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联系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同时也说明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深得人民拥

护,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势。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我们一系列成就的取得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得分点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得分点③: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得分点④: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

: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

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

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多次主持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要求: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

发展格局,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要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十四五”规划编制在网上意见征求活动中,各方集思广益,凝聚力量,全体社会成员积极参

与,在此基础上形成全社会共同规划目标、共同实施规划设定任务。请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十四五”规划编制要求是如何体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答案】①发挥党在十四五规划编制中的领导核心

作用,体现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②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体现了坚持新发展理念。③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体现了坚持全

面深化改革。④通过网上意见征求活动,鼓舞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十四五”规划编制,共同实现发展愿景,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析】【分析】本题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话题设置情境,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角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的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第一步:明确设问指向。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说明“十四五”规划编制要求是如何体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属于体现类主观题。第二步:提取关键信息,联系教材知识,逐层展开。信息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多次主持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要求可联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信息②: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可联系坚持新发展理念。信息③:要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可联系坚持全

面深化改革。信息④:“十四五”规划编制在网上意见征求活动中,各方集思广益,凝聚力量,全体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可联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点睛】体现类主观题答题技巧①归纳法:材料(可以直接引用原材料,或者将原材料做一下概括和总结)+体现了(或者运用“说明

了”“反映了”等词亦可)+原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理论)。②演绎法:原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理论)+材料(可以直接引用原材料,或者将原材料做一下概括和总结)+体现了这一点。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

w.xiang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28952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