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共(8)页,598.34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a2d11d19b737858b28b33191ffa2e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有考古学家认为,不同文化“撞击”是文明起源的形式之一。下面示意图中的“Y”形北方一中原文化连接带,“在中国
文化史上曾是一个最活跃的民族大熔炉,距今六千年到四五千年间中华大地如满天星斗的诸文明火花,这里是升起最早也是最光亮的地带”。根据该理论,这一时期最有可能在这条文化带发生“撞击”的是()A.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B.仰韶文化、红山文化C.二里头文化、龙山
文化D.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2.公元前702年,“北戎病齐,诸侯救之,郑公子忽有功焉。”为表谢意,齐国为防守边境的各国军队馈送食物,并让鲁国来帮忙确定馈送的先后次序。鲁国按周王封爵的次序把郑国排在后面,“郑人怒,请师于齐”。这说明了,春秋时期()A.贵族政治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B
.郑国力图巩固西周的分封制度C.传统的政治秩序已被破坏殆尽D.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日益剧烈3.西周前期,青铜器高古凝重,无取巧用意,纹饰原始,颇有图腾意味;春秋中叶至战国末年,器制多轻便适用,每每以现实性的动物为附饰物,追求精巧玲珑,标新立异。这一变化说明()A
.宗法观念已经名存实亡B.青铜铸造进入鼎盛时期C.青铜器的礼乐功能弱化D.农耕工具发生显著变化4.下表为汉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的部分情况。表中信息反映的是,东汉()的马援为陇西太守时“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渔阳太守张堪在狐双(今北京)“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杜诗任南阳太守时
,大力修治境内陂池,开垦荒地任延为武威太守时“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A.冶铁技术进步助力农业丰收B.官府推动农田水利事业发展C.稻作技术在北方农业区普及D.河西四郡大力发展水利灌溉5.魏晋时期的“竹林
七贤”,嵇康、阮籍、刘伶、阮咸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常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动荡刺激了自我意识
的觉醒B.战乱割据阻碍了传统文化的交流C.三教合一加速了学术思想的融合D.政权更迭削弱了门阀士族的势力6.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训文化盛行,许多名士、文人都有自己的家训(如下表)。与这一时期家训文化盛行密切相关的是()名士文人家训内容(节选)王羲之事君廉,交友真,与士同心
,与儒共德,宥寝视决,文物传世。王导忠谨事主,崇尚正直,慎戒好胜,淡泊名利。陶渊明言必信,行必果,事不两立,道不两存。A.佛道两教的盛行B.宗法制度的加强C.门阀制度的兴盛D.传统儒学的复兴7.《资治通鉴》记载:“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予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
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役悉省。”这反映该时期()A.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门第观念逐渐淡化C.实行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8.前赵刘曜称帝后,沿用九品官人法,设立学校,肯定士族特权。前秦君主苻坚也曾“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问难五经,博士多不能对”。这些现象例证了()A.十六国统治者认同华夏文化B.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C.魏晋时期地方官学开始设立D.北朝政权采用汉族典章制度9.贞观年间,东突厥被唐所灭。随后,唐
太宗在东突厥故地设置定襄、云中两都督府,下设六州,任用突厥贵族为都督;唐太宗还将大量突厥降户迁入长安,对部分突厥酋帅首领授予将军、中郎将等官职。这反映出唐初()A.民族政策较为开明与灵活B.内地与边疆治理一体化发展C.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D.和平交往是各族人民的意愿10.唐朝科举考生在“省试及第
”后,须参加吏部的考核,合格后才能授官。考核的项目是“身(体貌丰伟)、言(言词辩证)、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这一举措()A.实现了公正选拔人才B.有利于提升员官素质C.扩大了人才选拔范围D.
掀起了民众健身热潮11.唐朝推行两税法后,南方广泛进行茶叶生产。九陇人张守硅的茶园里,专为采茶就雇佣了百余人,顾渚的制茶业中雇工更多,时间更长,“贞元以后,每岁以进奉顾山紫笋茶,役工三万人,累月方毕”。据此可知当时(
)A.两税法促进了唐代家庭结构变化B.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利于经济发展C.制茶业已经成为南方地区的主业D.南方显著开发推动手工业布局变化12.唐代大和四年(830年)以后,朝廷实行户帖制度。户帖由县一级政府下发给具体的税收征管人员作为征收赋税的依
据。户帖以登记的形式把每户的资产固定下来,使百姓能够以客观的载体寻找资产归属和所有者。据此判断,唐代实行户帖制度的背景是()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在加深B.租庸调制度的弊端已显现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不断提高D.朝廷已经推广
实施两税法13.大约公元前1300年前后,有人根据用苏美尔语书写独立故事改编创作了一部长篇叙事诗,2021年,这部史诗首次从楔形文字译为汉语。这部史诗是()A.《摩诃婆罗多》B.《吉尔伽美什》C.《伊戈尔远征记》D.《荷马史诗》14.
查士丁尼时期受战争的影响,帝国政府提高了波斯原丝售价,君士坦丁堡等地的丝绸贸易商也只能提高丝绸售价。为此,查士丁尼颁布立法,宣布丝绸服装的售价不得超过每磅8个金币,违法者将被罚没财产。这说明()A.帝国战争激化了国际贸易冲突B.罗马法侧重保护私有财产C.东罗马帝国
对丝绸贸易的控制D.拜占庭阻断了东西方商路15.“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发现的大批铸于7世纪至11世纪的穆斯林硬币,证实了穆斯林商人同北方国家的的贸易。如此广阔的贸易交流,促进了银行业的高速发展,结果各主要城市都设有分行,在巴格达开的支票,可以在摩洛哥兑现。”材料反映了()A.法兰克王国金融发
达B.拜占庭帝国贸易范围已达北欧C.阿拉伯帝国商业繁荣D.奥斯曼帝国扩张促进经济发展16.下图为该帝国鼎盛时期疆域示意图(阴影部分)据记载:“(帝国)从印度河到多瑙河,从喜马拉雅山脉的西面到撒哈拉沙漠。无论从规模和持久性上来说,还是从展现和维持权力的能力上来说…
…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该帝国()A.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官僚、税收体系B.将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C.任用马其顿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D.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17.地中海南北两面曾属于同一个文明圈,是罗马人创造的罗马世界。直到7世纪以后才开始分离,地
中海已经不再是罗马人曾经称呼的“内海”。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亚历山大的远征B.日耳曼人的南迁C.罗马帝国的分裂D.阿拉伯人的扩张18.自11世纪以来,英国王室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自己的直接领地,即所谓“国王靠自己过活”,但到14世纪,税收已成为其主要来源。1374~1375年,英王财政总
收入为11.2万英镑,其中领地收入2.2万,而税收有8.2万。这一现象说明当时英国()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B.对外扩张获得巨大收益C.封建王权呈现强化趋势D.脱离教会控制成效显著19.中世纪早期政教冲突时,世俗王权拒绝承认其权力来
自教会,而是直接来自上帝。然而,中世纪后期的神学家越来越强调王权源自社会共同体。这一演进()A.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B.促使政教分离原则的确立C.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D.助力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20.日本大化改新期间,贵族奴隶主的
屯仓、田庄一律被收归国家所有,变成公地。同时,国家对大夫以上官僚贵族赐给一定数量的土地和人口,称为“食封”(俸禄),对凡六岁以上公民授予一定的土地,称“口分田”。这些举措()A.导致日本土地兼并加剧B.为
日本的社会转型奠定基础C.削弱了德川幕府的统治D.瓦解了日本庄园制度的根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其中21题14分,22题14分,23题12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南诏古道是唐代云南地区的地方交通网。唐朝时西南各少数民族联合建立的南诏政权兴起,逐步统一了云南地
区。开元二十六年(738),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作为中央治下的地方政权,南诏推崇儒家文化,学习和接受中原的生产技术,派遣大臣子弟入唐学习,参照唐朝的制度文化推行改革。南诏仿效唐制,大力发展交通,建成了通达四方的道路网,既通往中原
,也连接了通往缅甸、印度的“西南丝绸之路”。通过南诏古道,中原的丝绸、布匹、铁器等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南,海外的琉璃、宝石、翡翠等异域方物也输入国内,促进了我国西南地区与中原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摘编自潘岳等《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诏古道修建历史背景。(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诏古道修建的影响。22.[农耕文明与疆域变迁]材料一西汉形势图张骞“凿空”后
,西汉开始控制西域,第一次形成由河西走廊连接中原和西域的版图,形状如图。西汉末年,西域为匈奴所控制。东汉前期,朝廷恢复对西域的管控。东汉末年,中原政权再次失去西域。曹魏西晋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再一次形成。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西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盛唐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又一次形成。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等材料二中原王朝一般属于农耕政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经营的区域往往是农耕区。其疆域也的往往以该区域的边缘为界:北阻大漠、草原,沿年均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修筑长城,区隔游牧;东南阻于浩瀚无垠的太平洋;西南阻于山高流急的横断
山脉和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只有西北沿河西走廊的狭长农耕带通向新疆。新疆以天山为界,北有准噶尔盆地,南有塔里木盆地,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雪山融化,形成了绿洲农业,也便于中原王朝驻屯军队。——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等(1)根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版图相较秦朝时变化,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设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形状版图反复出现的原因。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2世纪欧洲最有名的集市是香槟集市,它们是位于巴黎东面香槟地区的四个城市。商人用马车或驮畜运来货物,在预定时间、
地点相互交易。香槟伯爵在骚乱年代维持了秩序,给商人和旅行者提供居所和保护。到12世纪中叶,香槟集市因其贸易量而蜚声于整个大陆。14世纪初,香槟地区成为法兰西国王属地,国王收取比交易费用更高的费用,如棚舍出租费和销售税等。随着欧洲贸易量的增长,集市城市里的运输和交易已不能满足
需求,其重要性开始下降。——摘编自[英]诺尔曼·庞兹《中世纪城市》等材料二12世纪中期形成的汉萨同盟是一个松散的商业联盟,它由波罗的海、北海沿岸等地的独立城市国家和城镇组成。1370年,同盟获得了对丹麦和波罗的海诸国的贸易垄断权,在北方所有的商业中心拥有贸易站。15世纪,同盟势
力和重要性开始下降,诺夫哥罗德、伦敦、布鲁日等贸易站特权被所在国收回。17世纪,中欧和北欧的战争成了对汉萨同盟的最后一击,同盟城市数量逐渐减少。——摘编自[美]布莱恩·蒂尔尼等《西欧中世纪史》等(1)根据材料一,简析香槟集市
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分析汉萨同盟衰落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总结12—17世纪欧洲贸易发展的趋势。的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
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A【
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C【16题答案】【答案】A【17题答案】【答案】D【18题答案】【答案】C【19题答案】【答案】C【20题答案
】【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其中21题14分,22题14分,23题12分。【21题答案】【答案】(1)历史背景:唐朝实行开明、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南诏仿效唐朝制度、或学习唐朝(中原)制度;南诏重视发展交通;南诏经济文化发展。(2)影响:
推动西南边疆(西南地区、云南地区)开发(经济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南诏接受(学习)中原文化(唐文化、汉文化、认同中原文化;促进民族交融/交流/交往;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或中外交流)(或促进西南丝绸之路繁荣
,或促进对外贸易、对外经济文化交流)。【22题答案】【答案】(1)变化:西汉控制了河西走廊,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并逐渐控制了西域地区。机构: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进行军政管理。(2)原因:中原政权
的政局动荡、更迭与强大,影响对西域的控制程度;不同的少数民族势力的兴衰;中原王朝一般的地理环境,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新疆的农业优势。【23题答案】【答案】(1)促进了商品贸易发展,推动了城市的繁荣,加强了不同地区文化交流,巩固了封建王权。(2)内部松散、缺乏统一领导,贸易中心转移削弱其影响力,西欧
王权加强使其失去地区贸易垄断权,欧洲战争频发导致的冲击。(3)国际贸易活动扩大,商业中心增多;国家权力和地区政治关系对商业活动影响增强;商业组织形成与发展;贸易中心转移,原有商业组织重要性减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