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8)页,1.427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9fa86163ce0f560716f21edfb25352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雅礼中学2024年5月月考试试卷高二地理时量:75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A
.煤炭、天然气、水电B.石油、天然气、煤炭C.天然气、石油、水电D.煤炭、石油、天然气2.“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地形类型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D.气候类型3.“西气东输”
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⑤“西气东输"主
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⑥【答案】1.A2.C3.D【解析】【1题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输送的是山西等地的煤炭资源,②输送的是新疆等地天然气资源,③输送的云贵高原一带的水电资
源,可知BCD错误,A正确。故选A项。【2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经过沿途各主要城市,可知其铺设管道时考虑的主要是沿途的城市分布,ABD错误,C正确。故选C项。【3题详解】结合课本所学
基础知识可知“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以及“拉动“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等这些都属于“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意义,①②④⑥正确,可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项。【点睛】第3题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并不会使得主干线沿线地区的酸雨增多,主干线沿线由于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其空气质量会得到一定的改善。能源强度是指一个地区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量,能源强度越大的地区,经济发展对能源
的依赖性越强。下图是长江经济带部分省(区、市)2005—2013年能源强度及下降幅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关于图示省(区、市)能源强度状况及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湖北下降幅度最小,第三产业发达B.上海下降幅度大,产业结构优化C.重庆能源
强度高于浙江,重庆经济总量更大D.江苏能源强度低于贵州,江苏能源消耗更少5.结合区域发展特征,下列措施符合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原则的是()①江苏优先开发水能,优化能源结构②四川发挥能源优势,适当发展资源密集型产
业③湖北发展低耗能产业,降低能源强度④贵州转入重工业,充分发挥能源优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4.B5.C【解析】【4题详解】读长江经济带部分省(市)2005~2013年能源强度及下降幅度示意图可知,湖北
能源强度下降幅度较小,而第三产业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少,因此第三产业发达不是湖北能源强度下降幅度较小的原因,A错误。读图可知,上海下降幅度大,这是因为上海通过产业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使得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量下降幅度大,B正确。读图可知,重庆能源强度高于浙江,这主要是因为产业结构
不同,能源利用率不同导致,而经济总量浙江远大于重庆,C错误。材料信息表明,能源强度是指一个地区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量,与总量没有直接关系,江苏经济规模远大于贵州,江苏能源消耗量比贵州大,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江苏以平原为主,水能资源不是优势能源,江苏优先开发水能,不符合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原则,①不符合题意。四川省水能资源、天然气资源丰富,因此四川适宜发挥能源优势,承接资源密集型工业,②符合题意。图中显示,能源强度较大,能源强度下降幅度较小,因此湖北发展低耗能产业,降低能源
强度,符合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原则,③符合题意。重工业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贵州能源资源丰富,应该适当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点睛】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方向:东北
地区: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绿色、高产、优质农业基地。东部地区:发挥沿海的区位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中部地区:发挥能源优势,建设全国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建设
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加工基地,加强东西交通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西部地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开发能源、矿产,建设中国动力基地。断裂点理论可用于研究城市空间影响力。断裂点位于两个城市的吸引力平衡处
,到断裂点的距离占两地距离的比例能够较好地反映城市综合实力。根据断裂点位置,可以勾勒出中心城市的主要经济腹地范围。下图示意南京与周边城市的断裂点位置和经济腹地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城市受南京市经济辐射影响最小的是()A滁州、宣城B.巢湖、马鞍山C.合肥、常州D.合肥、滁州7.为增强
南京市对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影响,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提升区域信息化水平B.发展同质化产业链条C.疏解南京的城市功能D.完善市区内交通线路【答案】6.C7.A【解析】【6题详解】据图可知,滁州、巢湖、马鞍山、宣城四个城市中,南京到其断裂点的距离占比较大,说明南京
对其经济辐射影响较大。扬州、镇江、常州、合肥四个城市中,南京到其断裂点的距离占比较小,说明南京对其经济辐射影响较小。综上可知,C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7题详解】据材料知,提升区域信息化水平,有助于促进
南京与周边城市的信息聚集、交流,从而增强南京对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A正确;发展同质化产业链条,加剧城市间竞争,不利于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B错误;疏解南京的城市功能,会削弱南京综合实力,C错误;完善市内交通线路,有利于南京经济发展,但辐射带
动周边城市发展程度有限,D错误。故选A项。【点睛】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
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山西省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集中的省份,为改变现状,山西省积极采取措施。下图为2010~2022.年山西省三大产业构成占比图。完成下面小题。8.依据图中信息可知,2010~20
22年山西省()A.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B.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三产业C.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D.2016年第二产业产值最低9.推测山西省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A.产业结构单一B.科技水平低C.基础设施落后D.劳动力短缺10.山西省推动产业转型,应重点()①培育新兴产业,实
现产业结构多样化②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创新水平③提高煤炭利用率,加大资源开发力度④依托生态修复,发展特色农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8.B9.A10.D【解析】【8题详解】图中的数据是三大产业占比图,占
比不能代替产值,占比图无法说明产值变化,还需要结合总产值才能判断,A、D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2022年第二产业比重先下降后又上升,在2021、2022年比重超过第三产业,B正确;2010年-
2022年,山西省第二产业比重虽然下降,但后又上升,比重超过第三产业,所以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C错误。故选B。【9题详解】山西省作为我国的煤炭资源大省,在产业转型过程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业占据主导地位,A正确;尽管山西科技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
经济转型的因素,但并非是主要矛盾和山西的核心问题,山西长期依赖煤炭等能源产业,形成了比较单一的产业结构,这不是单纯靠科技水平或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就能解决的,B、C错误;劳动力短缺不是转型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山西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培育新兴产
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可以改变产业结构单一问题,①正确;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可以提高转型的质量,②正确;加大资源的开发会加速区域资源的枯竭,不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③错误;依托生态修复,发展特色农业可以促进矿区的修复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单一问题,④正确。①②④正确,A、
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山西省在产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包括:能源结构单一与环境污染、煤炭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落后、人口流失与区域发展不平衡、能源结构调整政策支持不足等。肥岛效应是指干旱、半
干旱地区的灌丛下方土壤养分富集。从水源补给角度分析,土地荒漠化是地下水位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减少的过程。塔里木盆地北部的荒漠化表现为草甸退化为灌丛再退化为沙漠的过程。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过程与肥岛效应强度变化关联模式示
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据材料,在土地荒漠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水源B.土壤C.植被D.地形12.在塔里木盆地北部的荒漠化过程中,肥岛效应的强度变化是()A.持续变强B.持续变弱C.先变强后变弱D.先变弱后变强【答案】11.A12.C【解析】【11题详解】土地荒漠化过程中
,土壤水分减少,表层土壤逐渐变得疏松,因水分减少,植被减少,固沙固土作用减弱,导致土地荒漠化,故在土地荒漠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水源,水源除降水外还包括冰雪融水等地表水、地下水,A正确;土地荒漠化过程中,土壤肥力降低,即土壤是土地荒漠化的表现,而不是原因,B错误;
水源可以影响植被,进而影响土地荒漠化的进程,植被不是主要因素,C错误;地形不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读图可知,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过程中,随着根系浅的草甸退化,灌丛入侵,根系逐渐变深,后逐渐退化,肥岛效应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下方土壤养分富集,
所以在该过程中肥岛效应先变强后变弱,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灌丛周围的土壤养分向灌丛中心聚集,导致灌丛中心的土壤电导率、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有效钾等养分含量较灌丛周围高。肥岛效应对干旱灌木和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有重要影响,但其物种效
应往往被忽视。肥岛效应的发育受到物种特性的影响,例如柽柳和梭梭这两种灌木。柽柳的半球型树冠有助于保护和捕获凋落物,这与其养分聚集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广度和深度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
入驻;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A.共用基础设施B.加强相互竞争C.靠近原料产地D.获取邻厂信息14.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本地区逐渐失去的优势是()A.管理经验B.科技C.
原料D.廉价劳动力15.在促使产业转移的因素中,以下因素分别对应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的是()①优惠的税收政策②劳动力成本上升③市场广阔④环境污染严重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答案】13.A14.D15.C【解析】【13题详解】筑巢引凤阶段各企业可以共同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公
共设施,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提高利润,A正确;据图可知,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各企业不是同类企业,它们具有空间利用上的联系,不会加强相互竞争,B错误;据图可知,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各企业不属于资源密集型企业,不需靠近原料产
地,C错误;单纯为了获取邻厂信息而入驻产业园区成本较高,必要性不强,故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A。【14题详解】据图可知,第二代产业园区主要发展IT产业基地,属于技术导向型,不再需要廉价劳动力,从第一
代产业园区到第二代产业园区,由于吸引了大量企业集聚,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也逐渐提高,因此失去了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因此D符合题意;随着珠三角产业园区的不断发展,产业逐渐升级换代,积累了丰富的管理
经验、科技,故AB与题意不符;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企业都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原料要求不高,原料优势不明显,C不符合题意。故选D。【15题详解】促使产业转移的推力是当地的条件变化使该产业变得不适合在此继续发展,而拉力则是吸引该产业离开目前的所在地。
由此分析可知,优惠的税收政策能够降低企业成本,使企业前往该地,对应的是拉力;劳动力成本上升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成本,对应的是推力;市场广阔能够使企业转移至该地进行生产,对应的是拉力;某地环境污染使生产环境恶化,促使企业迁出,对应的是推力。结合各个选项分析可知,②③能够对应推力和拉力,
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工业集聚的好处:可以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了生产建设的投资;有利于生产效益与利润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环南海区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
路”倡议的重要合作区域。如图为1990~2018年环南海16个城市空间扩张主要模式与扩张速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6.环南海城市空间扩张速率变化特征表明该区域()A.城市污染日益严重B.产业结构不断优化C.资源禀赋逐渐丧失D.人口流动持续加快1
7.研究该区域城市用地扩张的时空规律与城市化进程,有利于()A.我国因地制宜对外投资建设,降低风险B.缓解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C.促进该区域对外开放,提升其国际地位D.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答案】16.B17.A的【解析】【16题详解】读图可知,环南海城市空间扩张速率
整体有下降趋势,主要因素是该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吸纳劳动力速度下降有关,B正确;城市污染严重,会导致城市中心人口外流,中心发展缓慢,不一定扩张变慢,A错误;资源禀赋逐渐丧失太绝对,C错误;城市空间扩张速率下降说明人口流动速度减慢,
D错误。故选B。【17题详解】环南海区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区域,研究该区域城市用地扩张的时空规律与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我国与之合作时因地制宜对外投资,降低风险,A正确;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对外开放无
太大影响,排除B、C;我国城市化和该区域不同,不能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排除D。故选A。【点睛】环南海区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区域,中国作为投资方,应密切关注这些区域城市扩张特征,以降低风险。引江济淮工程划分为引江济巢、江淮运河、江水北送三段。江淮运
河段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该段与河总干渠交会时,没有通过地下隧道“下穿”输水,而是修建了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通水通航渡槽,形成“河上有河船上有船”的水上立交奇观。下左图示意引江济淮工程,下右图示意通水通航渡
槽景观,据此回答下面问题。18.引江济淮工程对长江的影响有()A.丰富物种基因多样性B.水体自净能力下降C.补充水源与改善水质D.提升河流通航能力19.与“下穿”输水相比,淠河渡槽的突出优点是()A.提高淠河航运价值B.修建成本较低C.保障江淮运河航运D.技术难度更高【答案】18.B19.C【解析
】【18题详解】引江济淮工程会造成长江水资源减少,水位下降,影响长江航运,导致海水倒灌,水质变差,生物多样性减少,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19题详解】与修建下穿式隧道相比,淠河渡槽水面宽广,大型船舶可通过,能够保障江淮运河的航运,C正确;渡槽在淠河河面以上,会干扰淠河的航运,A错
误;“下穿”建设隧道输水是传统技术,技术难度不大,与“下穿”输水相比,渡槽的技术难度更高成本更大,但非其优点,BD错误。故选C。【点睛】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春季时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华北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需水量大;且雨季尚未到来,降水少。“东数西算”工程作为我国继“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之后又一项重要战略工程,已正式全面启动。所谓“东数西算”,就是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西部地区承
接数据中心建设的原因,不包括()A.土地资源丰富B.能源资源丰富C.劳动力价格低D.输电技术水平高21.“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A.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布局的合理性B.扩大我国西部新能源的开发C.有利于消除我国东、西部差距
D.有利于东部地区算力水平的提高【答案】20.D21.A【解析】【20题详解】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广人稀,劳动力价格低,土地资源丰富且价格低,能源资源丰富,有利于承接数据中心建设,ABC不符合题意;东部地区输电技术水平高,
输电技术水平高不是西部地区承接数据中心建设的原因,D符合题意。故选D。【21题详解】有利于减小我国东、西部差距,但不可能消除,C错误;有利于西部地区算力水平的提高,D错误。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有
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布局的合理性,促进东、西部共同发展,A正确;属于技术指向型,与新能源的开发无关,B错误。故选A。【点睛】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根底
、技术。(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信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平安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20世纪70年代末,义乌在全国率先建立小商品市场,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制造中心、集散中心,周边地区有四万多家小商品制造企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义新欧”
国际班列、“义甬舟”出海通道建设为义乌发展再添新动力。图示意“义新欧”班列线路。完成下面小题。22.促使义乌成为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的主要有利条件是()①小商品来源广②经商历史悠久③海陆交通便利④基础设施完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3.与“义甬
舟”出海通道相比,“义新欧”货运班列开通对义乌小商品出口的有利影响是()A.降低运输费用B.提高运输效率C.减少运输中转D.增加运量【答案】22.C23.B【解析】【22题详解】由于义乌周边地区有四万多家小商品制造企业并且有“义新欧”班列,所以义乌小商品来源广,海陆
交通便利,①、③正确。20世纪70年代末,义乌在全国率先建立小商品市场,经商历史并不悠久,②错误。基础设施完善与成为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关系较小,④错误,C对,ABD错。故选C。【23题详解】铁路运输的成本高于海运,并不能降低运费,故A错误。铁路的运输速度快
于海运,能提高运输效率,故B正确。铁路运输与海洋运输都需要公路运输中转,铁路还需要多次换轨,铁路运输与海运相比在中转次数上没有优势,故C错误。铁路运输的运量小于海运,不会增加运量,故D错误。故选B。【点睛】交通运输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沿江、沿海港口和铁路、公路沿线、枢
纽地区对工业布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例如,美国芝加哥、底特律的冶金工业,就是利用五大湖廉价的水运,将附近的煤、铁矿石运来进行生产的。交通运输在不同社会阶段对工业的影响有明显差异。交通运输的发展,为工业走向分散提供了条件。
一方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工厂对原料、燃料地的依赖性减弱,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可以布局加工业。另一方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扩大了工业生产原料、燃料的来源范围和产品销售市场,使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工业生产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区位。下图中甲图为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乙图为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方式示意图。读
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田纳西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大气污染B.矿山开采、扩大耕地面积——全球变暖C.氯氟烃化合物的大量使用——植被破坏D.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污染25.下列工业中,
目前田纳西河流域应优先发展的是()A棉纺织工业B.服装加工业C.化学工业D.火力发电【答案】24.D25.C【解析】【24题详解】田纳西河流域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A错误;矿山开采、扩大耕地面积导
致水土流失,土地贫瘠生态环境恶化,B错误;氯氟烃化台物大量使用导致臭氧层空洞,该生态环境问题属于全球性生态问题,不是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C错误;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导致酸雨污染,D正确。所以选D。【25题详解】田纳西河流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煤炭资源等能源资源丰富,因此应该
优先发展高耗能工业如炼铝工业、化学工业,C正确;火力发电是水电调节的措施,不是应优先发展的工业,D错误;服装加工业、棉纺织工业需要大量劳动力,不是田纳西河流域应优先发展的,AB错误。所以选C。的.【点睛】田纳西河流域规划和治理在综合利用河流水资源的基础上,
结合本地区的优势和特点,强调以国土治理和以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为目标。规划的内容和重点也不断调整和充实,初期以解决航运和防洪为主,结合发展水电,以后,又进一步发展火电、核电,并开办了化肥厂、炼铝厂、示范农场、良种场和渔场等,为流域农工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第Ⅱ卷(综合题)二、综合题(3大题
,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纲要提出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打造“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格局。“一轴”是指以长江黄金水
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两翼”是指发挥长江主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向南北两侧腹地延伸拓展,提升南北两翼支撑力;“三极”是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
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发展优势产业,建设特色城市,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地区经济
发展。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材料二下图为近十年间江西省耕地减少比例统计图。(1)已经有了长江这条航运价值很高的“黄金水道”,分析还要修建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原因。(2)分析江西省生态退耕比例大的原因
。(3)为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建设沿江绿色发展轴,简述应采取的措施。【答案】(1)三大游城市群经济快速发展,对交通的需求日益增大,需要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水运速度较慢,受河道及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大,不能满足运输需求;相对河运,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运速快的特点;而高速公路具有速度更快、灵活性强的
优势。(2)江西省地处长江中游地区,多山地(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和围湖造田造成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严重(生态问题和灾害);生态退耕有利于生态改善和减轻灾害的威胁;有利于构建长江绿色生态廊道。(3)上游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促进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减少对流域环境的破坏和污
染;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居民环保意识。【解析】【分析】本题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为情景,设置3道小题,涉及交通运输方式的评价、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考查学生阅读图表、调取所学知识、解释地理现
象、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沿江三大城市群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带领和辐射作用下,产业分工与协作得到加强,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快速发展,对交通的需求日益增大,需要
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黄金水道”水运速度较慢,受河道状况及天气变化等自然条件影响大,不能完全满足运输需求。与河运相比较而言,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运速快的特点,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而高速公路具有速度更快、灵活型强的优势,运输更方便。所以还要修建沿江铁路、高速公路。【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江西
省生态退耕比例大。主要原因有江西地处河流中上游,多山地,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较严重;植被破坏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多,围湖造田导致湖泊容量减少,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危害增多。生态退耕还林和退耕还湖,利于生态改善和减轻灾害的威胁,生态环境好转有利于构建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小问
3详解】措施可从生态、产业、国家三方面考虑。生态方面可以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以达到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环境的目的;产业方面可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减少对流域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国家方面可以加强对流域内环境的整治,同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以提高生产者和居民的环保意识。27.阅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克拉玛依市位于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西部,是新中国成立后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所在地,生态环境脆弱。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克拉玛依市就开始了谋求城市转型之路的探索。1997年5月,额
尔齐斯河至克拉玛依引水工程在克拉玛依市开工,至今已基本形成一条河、一片湿地、四片森林、六个湖泊的生态环境体系。在交通上,全市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公路、铁路、航空网。克拉玛依市加快构建上中下游产业有效衔接,加快数字
经济、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等产业发展。下图为克拉玛依市部分区域图。(1)简述克拉玛依市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2)根据克拉玛依市发展历程,分析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3)说明克拉玛依市实施转型的优势条件。【答案】(1)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属共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
少雨;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半年多风沙天气;大部分为戈壁滩,地表植被覆盖度低;大风、寒潮、冰雹等火害天气频发。(2)①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开发,产业结构单一;②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枯竭,引起经济衰退;③以重工业为主,易导
致环境污染;④矿产资源的开发,导致土地资源破环严重。(3)工业基础雄厚;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靠近中亚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生态修复建设成果显著;公路、铁路等交通设距完善,交通便利;政府支持力度大。【解析】【
分析】本题以克拉玛依为材料,涉及资源型城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克拉玛依市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
气候,干燥少雨;准噶尔盆地西部有缺口,受山地狭管效应的影响,加上大陆性气候,春秋季多大风天气,冬夏温差大,年降水较少;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半年多风沙天气;由于大陆性气候,降水少,风力强劲,外力作用以风力侵蚀为主,地貌类型大部分为戈壁滩。降
水少,植被稀疏,以草原荒漠为主,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大风、寒潮、冰雹等灾害天气频发等。【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克拉玛依油田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该地经济发展是以石油资源开发为主,形成了以石油开采和加工为中心的单一化、重型化的产业结构,产业结
构单一;石化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污染严重;矿产资源的开发,会破坏地表,导致土地资源破环严重;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枯竭,引起经济衰退。【小问3详解】由材料“是新
中国成立后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可知,工业发展较早,工业基础雄厚;克拉玛依位于西北内陆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靠近中亚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国际贸易活跃;由材料“1997年5月,额尔齐斯河至
克拉马依引水工程在克拉玛依市开工,至今已基本形成一条河、一片湿地、四片森林、六个湖泊的生态环境体系”可知,生态修复建设成果显著;由材料“在交通上,全市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公路、铁路、航空网。”可知,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由材料“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克拉玛依市就开始了谋
求城市转型之路的探索”可知,政府支持力度大等。【点睛】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主的部分跨国企业逐步将产能从中国转移至东南亚地区,转移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下图为中国与东南亚五国人口结构对比图。材料二:2020年,越南
以近3%的GDP增速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1997年以来,越南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保证工业区的集聚发展,并提出了“2050愿景”,明确打造胡志明市、河内市以及岘港市等重点经济区,在经济上发挥主导性增长极作用。作为东盟重要成员国,越南享受欧美等发达国家特殊的贸易优惠政策和额外
关税减免优惠。下图为越南工业区分布示意图。(1)说明与中国相比,东南亚五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2)分析越南工业区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原因。(3)有人认为未来越南将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你是否赞同,并简述理由。【答案】(1)东南亚五国劳动力工资成本低;东南亚五国的人口结构更为年
轻化,未来劳动力人口增速快于中国.(2)分布格局:南北多,中间少;多沿铁路线(或港口)分布。原因:政府政策引导;南、北部产业基础好;南、北部地形平坦,腹地较广(或中部狭窄,地域间交通联系不便);南、北部水、陆交通便利。(3)赞同:越南在国际贸易上处于有利的地位;越南的劳动力、
土地成本较中国低;伴随着产业转移,越南的就业机会增多;越南的政策扶持。不赞同:越南承接的多为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差;产业体系不完善;越南科技水平较低。【解析】【分析】该大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及其影响因素、工业集聚等相关
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解】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比中国,东南亚五国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价格较为低廉,因此工资成本较低;材料一图中显示东南亚五国人口结构更显年轻化,中国的老龄化将逐渐严重,因此东南亚五国未
来的劳动力人口增速比中国要快。【小问2详解】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越南南部和北部区域地形平坦开阔,土地面积较为宽广,因此腹地较广,且南北部区域的产业基础较好,南北区域靠海,因此水运交通便利
,且图中显示有铁路接连南北,因此路上交通也便利,因此南北部区域的工业集中且多,而中部区域多山地且狭窄,分布较少;由于铁路和海上海运的便利,工业基本都分布在铁路沿线和港口区域内。除外还受到越南政府政策的导向影响。【小问3详解
】根据题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越南在国际贸易的地位逐渐地升高,处于有利的地位,且越南未来年轻劳动力将增多,由于目前经济相对较低,劳动力价格廉价,较中国低,且随着各行业产业的转移,越南的就业机会迅速增加,导致越南的经济不断的上
升,材料显示越南的优惠政策较大,因此赞同也是可以的。但是由于越南的国土面积狭小,资源有限,因此承接能力较低;且大多承接的是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利润较低;基础设施设备较差,技术较为落后;产业的体系不够完善,不能形成产业链,产业集聚效应难以体现,且由于经济发展水
平较低,科技水平也比较低,因此可能成为不了下一个“世界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