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创新联盟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物理 含解析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3 页
  • 大小 2.476 MB
  • 2025-01-1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南省创新联盟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物理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创新联盟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物理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创新联盟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物理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南省创新联盟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物理 含解析.docx,共(23)页,2.476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9a2ecb738e56608bf168f3ac14ccf4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物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均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用到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C.平均速度即为一段时间内初、末速度的平均值D.物体所受合力保持不变时可能做曲线运动2.沙漏是一种可以用来粗略计时的工具,人们可以从沙子的流动中感

受时间。如图所示,沙漏中的沙子从沙漏口落下,沙漏口到瓶底的距离为20cm,重力加速度g取210ms/,则沙子落到瓶底的速度大小约为()A.1m/sB.2m/sC.3m/sD.4m/s3.角鹰是鹰类中体型最大的,成年角鹰有的重达9千克,翼展可达1.8~1.9米。如图所示为

一只正在捕猎的角鹰,它以某一加速度斜向下朝地面上的猎物直线俯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米”是导出单位.B.“千克”是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C.角鹰俯冲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D.角鹰俯冲过程中,空气对角鹰的作用力与角鹰对

空气的作用力的合力为零4.如图所示,两款儿童玩具车A、B,在平直赛道上同向竞速,每个车上安装有速度记录仪,测出两车速度v随时间t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0t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加速度相同B.初始时刻两车间距离为()21012vvt−C.0t时刻之前,B车

在A车的前面D.0t时刻之后,某时刻两车会再次并排行驶5.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0v沿斜面上滑,经过4s运动到最高点,则物块上滑的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与第3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

为()A.7∶3B.5∶3C.3∶1D.5∶16.一弹珠发射机以相同的速度大小将两弹珠A、B从水平地面斜向上射出,A、B弹珠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A.弹珠A在空中运动的时间长B.弹珠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长C.弹珠A落地的速度大D.弹珠B落地的速度大7.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圆柱形木

杆AB和CD相互平行,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将一摞瓦片放置在两木杆之间,瓦片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瓦片受到AB杆的摩擦力、支持力大小分别为11fN、。若略微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瓦片仍然静止,则()A.1f变大B.1f变小C.1N变大D.1N

减小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如图所示,一条河流宽度为d,水流速度vkx=(x为河中某位置到河岸最近距离)。一人划船到对岸,船头方向始终指向

对岸,划船速度大小为0v,将船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船在水中的运动轨迹是直线B.船在水中的运动轨迹是曲线C.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为0dvD.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为0d2v9.如图甲所示,在一块足够长的长木板上,放置一个质量1.0kgm=的小物块。现以木板的下端为轴,缓慢抬起另一端,

直至竖直位置,小物块所受摩擦力f随木板倾角θ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210m/s,sin370.6=,sin53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此过程中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摩擦力为6NB.在此过程中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摩擦力为4

NC.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的D.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10.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木板C,一支架B放置在木板C上,一段细线上端固定在支架上,下端连接小球A。已知小球A、支架B、木板C质量分别为1kg、2kg、3kg,支架B底座与木板C之间的动摩擦因

数0.75=,现对木板施加向右水平的拉力F,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53cos370.8==,cos53sin370.6==,重力加速度g取21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线与竖直方向最大偏角为53B.

细线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偏角为37C.当拉力30NF=时,细线对A的拉力大小为55ND.当支架B与木板C间发生滑动时,拉力F最小值为22.5N三、实验题:本题两小题。共14分。11.兴趣小组在做平抛实验时,感觉小球运动位置描点存在着误差,于是

对实验进行了改进,选取干净的黑板,在黑板正前方适当位置固定好照相机,紧贴着黑板安装好平抛实验仪,调整好照相机,并能在一张照片上顿闪多次,然后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1)本实验中下列器材必需的是______________。(填

正确选项标号)A.秒表B.弹簧测力计C.刻度尺D.天平(2)下列实验要求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标号)A.小球应选重而小的球B.固定斜槽时要确保斜槽末端切线水平C.小球每次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D.尽量减少小球与斜槽间的摩擦(3)某次实验得到小球运动过程频闪底

片,在底片清洗时设计了沿平行重垂线方向的坐标纸,得到一张清晰照片,照片上几个像点恰好在坐标格上,如图乙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比例为1:10,照片上坐标格长度1cmL=,重力加速度g取210m/s,则小球做平抛运动初速度大小0v=____________m/

s。12.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一定质量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安装仪器完成后,将打点计的时器接入频率50Hzf=交流电源,小车和前端固定光滑滑轮的总质量为M,砂及砂桶质量为m,跨过滑轮的细线一端挂着砂桶,另一端与拉力传感器相连。(1)本实验过程中操作正确的是()(填

正确选项标号)A.实验需要用天平测出砂及砂桶的质量mB.实验前应将长木板的右端垫高,以达到补偿阻力效果C.为了减小系统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持砂及砂桶质量m远小于小车质量MD.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0.08s(2)测出在不同砂

及砂桶重力作用下,得到纸带加速度a与拉力传感器读数F,以F为横坐标,以a为纵坐标,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图线斜率为k,实验得到aF−图像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填“A”或“B”);小车及滑轮总质量。.M=__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

表示)。(3)某次实验中,拉力传感器读数为2.7NF=,打下纸带上部分计数点如图丙所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小车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__2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作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

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和光滑墙壁的墙角处叠放着两个物块,质量4kgM=的物块A为立方体,质量2kgm=的物块B为三角形斜面体,斜面体顶角为30=,

两物块处于静止状态,物块A与物块B之间无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210ms/。求:(1)物块A对B的支持力大小;(2)物块A对地面的摩擦力。14.某冰雪场地的跳台是由弧形助滑道AB、倾角为37的着陆坡道BC和缓冲区CD组成。跳台滑雪爱好者某次从助滑道上下滑,以020m/sv=的水平速度从B点跳

出,安全落在着陆坡上,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210m/s,人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求:(1)人落在着陆坡上的点到B点的距离;(2)人落在着陆坡上时速度大小;(3)人在空中距着陆坡BC

的最远距离。15.货场里常利用传送带运送货物以提高搬运效率,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AB与倾斜传送带CD平滑衔接,传送带与水平面成37=角,传送带以速度02m/sv=顺时针传动,一货物从A点以速度15m/sv=向右滑动,

到达B点冲上传送带,货物与水平面、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0.2=、20.5=,A、B两点间距离2.25ms=,货物恰好能到达传送带最高点D,不计货物在B、C两点速度大小的变化,重力加速度g取210ms/,sin370.6=,cos370.8=,求:(1)货物

运动到B点时速度大小;(2)货物从C点到D点运动时间及传送带长度;(3)货物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的的物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均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用到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C.平均速度即为一段时间内初、末速度的平均值D物体所受合力保持不变时可能做曲线运动【答案】D【解析】【

详解】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的,牛顿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故A错误;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假设小球下落的速度跟时间成正比,由于当时时间测量有难度,于是伽利

略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从而验证了他的假设,这里用到的科学方法是假设法,故B错误;C.平均速度即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若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为该段时间内初、末速度的平均值

,故C错误;D.物体受的合力不变,若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共线做直线运动,若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共线做曲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D。2.沙漏是一种可以用来粗略计时的工具,人们可以从沙子的流动中感受时间。如图所示,沙漏中的沙子从沙漏口落下,沙漏

口到瓶底的距离为20cm,重力加速度g取210ms/,则沙子落到瓶底的速度大小约为().A.1m/sB.2m/sC.3m/sD.4m/s【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沙子近似做自由落体运动,由公式22vgh=可得,沙子落到瓶底的速度大小为22m

/svgh==故选B。3.角鹰是鹰类中体型最大的,成年角鹰有的重达9千克,翼展可达1.8~1.9米。如图所示为一只正在捕猎的角鹰,它以某一加速度斜向下朝地面上的猎物直线俯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米”是导出

单位B.“千克”是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C.角鹰俯冲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D.角鹰俯冲过程中,空气对角鹰的作用力与角鹰对空气的作用力的合力为零【答案】C【解析】【详解】A.米是基本单位,故A错误;B.千克是质量的单

位,不是力学的基本物理量,故B错误;C.角鹰俯冲过程中,具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故C正确;D.空气对角鹰的作用力与角鹰对空气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能求合力,故D错误。故选C。

4.如图所示,两款儿童玩具车A、B,在平直赛道上同向竞速,每个车上安装有速度记录仪,测出两车速度v随时间t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0t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加速度相同B.初始时刻两车间距离为()21012vvt−C.0t时刻之

前,B车在A车的前面D.0t时刻之后,某时刻两车会再次并排行驶【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vt−图像中斜率代表加速度,由图可知,A车的加速度大于B车的加速度,故A错误;B.由于两车在0t时刻并排行驶,则两车在0t时间内

的位移差即初始时刻两车间距离,根据vt−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为位移,有图可知,初始时刻两车间距离为()21012xvvt=−故B正确;C.由于两车在0t时刻并排行驶,0t时刻之前,B车速度大于A车速度,说明B车在追A车,则A车在B车前面,故C错误;D.

由于两车在0t时刻并排行驶,0t时刻之后,A车速度一直大于B车速度,则两车不会再次并排行驶,故D错误。故选B。5.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0v沿斜面上滑,经过4s运动到最高点,则物块上滑的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与第3s内的位移大

小之比为()A.7∶3B.5∶3C.3∶1D.5∶1【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把小物块在斜面运动到最高点的运动,由逆向思维可视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推论可得,相同相邻时间间隔内位移之比为()1:3:5

:7::21n−,则第1s内的位移与第3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7:3。故选A。6.一弹珠发射机以相同的速度大小将两弹珠A、B从水平地面斜向上射出,A、B弹珠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A.弹珠A在空中运动的时间长

B.弹珠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长C.弹珠A落地的速度大D.弹珠B落地的速度大【答案】A【解析】【详解】AB.根据题意,由212hgt=可得2htg=由图可知,弹珠A上升的高度大,则A在空中运动的时间长,故A正确,B错误;C

D.由对称性可知,两弹珠射出的速度大小相同,则它们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也相同,故CD错误。故选A。7.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圆柱形木杆AB和CD相互平行,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将一摞瓦片放置在两木杆之间,瓦片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瓦片受到AB杆

的摩擦力、支持力大小分别为11fN、。若略微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瓦片仍然静止,则()A.1f变大B.1f变小C.1N变大D.1N减小【答案】C【解析】【详解】AB.根据题意,对瓦片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12sinffmg==,cosN

mg=增大两杆的距离,杆与水平面倾角不变,则静摩擦力也不变,故AB错误;CD.瓦片垂直杆方向,受力分如图所示设两杆对瓦片弹力夹角为,由平衡条件可得12coscos2NNmg==当增大杆之间的距离,两杆对瓦片

弹力夹角增大,则1N变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如图所示,一条河流宽度为d,水流速度vkx=(x为河中某位置到河岸的最近距离)。一人划船

到对岸,船头方向始终指向对岸,划船速度大小为0v,将船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船在水中的运动轨迹是直线B.船在水中的运动轨迹是曲线C.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为0dvD.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为0d2v【答案】BC【

解析】【详解】AB.设船在某时刻t距最近河岸距离0xvt=对应位置水流速度0vkxkvt==即船沿河岸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合运动为:船到达河流中心前为类平抛运动,从河流中心到对岸为类斜上抛运动,故A错误,B正确;CD.船沿垂直河岸

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船到达对岸时间为0dtv=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9.如图甲所示,在一块足够长的长木板上,放置一个质量1.0kgm=的小物块。现以木板的下端为轴,缓慢抬起另一端,直至竖直位置,小物块所受摩擦力f随木板倾角θ变化的

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210m/s,sin370.6=,sin53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此过程中物块与木板间最大摩擦力为6NB.在此过程中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摩擦力为4N的C.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D.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0.3【答案】AC【解析】【详解】AB.根据题意,由图乙可知,当木板与水平面夹角为0时,摩擦力变小,可知,物块开始滑动,则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摩擦力为6N,故A正确,B错误;CD.由平衡条件有m0sin6Nfmg==解得0sin0

.6=则有037=由图乙可知,当037=时,滑动摩擦力为4N,由0cosfmg=解得00.5cosfmg==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10.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木板C,一支架B放置在木板C上,一段细线上端固定在支架上,下端连接小球A。已知小球A、

支架B、木板C质量分别为1kg、2kg、3kg,支架B底座与木板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75=,现对木板施加向右水平的拉力F,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53cos370.8==,cos53sin370.6==,重力

加速度g取21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线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偏角为53B.细线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偏角为37C.当拉力30NF=时,细线对A的拉力大小为55ND.当支架B与木板C间发生滑动时,拉力F最小值为22.5N【答案】BC【解析】【详解】ABD.根据题

意可知,支架B与木板C间发生滑动时,支架B与小球A的加速度最大,有()()ABA0Bfmmgmma=+=+即207.5m/sag==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最大为,选小球A为研究对象,则有AcosTmg=,A0sinTma=解得37=选木板C为研究对象,则有CCFfma−=且

C0aa解得45NF即当支架B与木板C间发生滑动时,拉力F最小值为45N,故AD错误,B正确;C.当拉力30NF=时,支架B与木板C相对静止,即A、B、C三者相对静止,其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BCFmmma=++解得25m/sa=此时细线拉力为T,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偏角

为,选小球A为研究对象,有AcosTmg=,AsinTma=解得22A55NTmag=+=故C正确。故选BC。三、实验题:本题两小题。共14分。11.兴趣小组在做平抛实验时,感觉小球运动位置描点存在着误差,于是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选取干净的黑板,在黑板正前方适当位置固定好照相机,紧贴着黑板安装好平抛实验仪,调整好照相机,并能在一张照片上顿闪多次,然后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1)本实验中下列器材必需的是____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标号)A.秒表B.弹簧测力计C.刻度尺D.天平(2

)下列实验要求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标号)A.小球应选重而小球B.固定斜槽时要确保斜槽末端切线水平C.小球每次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D.尽量减少小球与斜槽间的摩擦(3)某次实验得到小球运动过程频闪

底片,在底片清洗时设计了沿平行重垂线方向的坐标纸,得到一张清晰照片,照片上几个像点恰好在坐标格上,如图乙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比例为1:10,照片上坐标格长度1cmL=,重力加速度g取210m/s,则小球做平抛运动初速度大小0v=_________

___m/s。【答案】(1)C(2)AB(3)2【解析】【小问1详解】A.做平抛实验时,由于照相机闪光频率一定,即可求出闪光时间间隔,不需要计时仪器,故A错误;C.用刻度尺测出坐标格的长度,即可求速度,故C正确;BD.本实验不需要天平和弹簧测力计,故BD错误。故选C。

【小问2详解】A.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对小球运动影响,应选择重而小的球,故A正确;B.固定斜槽时要确保斜槽末端切线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小球离开斜槽时做平抛运动,故B正确;的的C.由于照相机的频闪功能,在同一底片上取得多个位置的像点,小球不需要每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故C

错误;D.小球与斜槽间的摩擦对平抛速度测量没有影响,故D错误。故选AB。【小问3详解】设相邻像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照片坐标格长度1cmL=,则210LgT=解得0.1sT=实际间隔100.1mdL==小球做平抛运动初速度022.0m/sdvT==12.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

示实验装置,探究一定质量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安装仪器完成后,将打点计时器接入频率50Hzf=交流电源,小车和前端固定光滑滑轮的总质量为M,砂及砂桶质量为m,跨过滑轮的细线一端挂着砂桶,另一端与拉力传感器相连。(1)本实验过程中操作正确的是()(填正确选项标号)A.实验需要用天平测出砂及砂桶

的质量mB.实验前应将长木板的右端垫高,以达到补偿阻力效果C.为了减小系统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持砂及砂桶质量m远小于小车质量MD.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0.08s(2)测出在不同砂及砂桶重力作用下,得到纸带加速度a与拉力传感器读数F,以F为横坐标,以a为

纵坐标,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图线斜率为k,实验得到aF−图像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填“A”或“B”);小车及滑轮总质量。.M=__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3)某次实验中,拉力传感

器读数为2.7NF=,打下纸带上部分计数点如图丙所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小车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__2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B(2)①.A②.2k(3)0.80【解析】【小问1详解】B.探究“加速度与

力的关系”实验,保持小车质量不变,首先要补偿阻力,应将长木板的右端垫高,使小车做匀速运动,以达到补偿阻力效果,故B正确;AC.由于细线与拉力传感器相连,则小车受的合力为拉力传感器读数F的两倍,不需要测砂桶质量,也不

需要满足Mm,故AC错误;D.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0.02s5s0.1sT==故D错误。故选B。【小问2详解】[1]拉力传感器读数为F,小车受的合力为2F,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FMa=解得2aFM=在aF−图像中是过原点的直线,且图线不会出现弯曲,实验

得到aF−图像合理的是A。[2]在图像A中斜率为2kM=得2Mk=【小问3详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逐差法2ΔxaT=,小车加速度()()222227.177.988.844.795.616.3910m/s0.80m/s990.1dgadxxaT−−++−++===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

0分。作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和光滑墙壁的墙角处叠放着两个物块,质量4kgM=的

物块A为立方体,质量2kgm=的物块B为三角形斜面体,斜面体顶角为30=,两物块处于静止状态,物块A与物块B之间无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210ms/。求:(1)物块A对B的支持力大小;(2)物块A对地面的摩擦力。【答案】(1)40N;(2)203N,方向水平向左【解析】【详解】(1)根

据题意,对B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有ABsin30Fmg=NABcos30FF=解得AB40Nsin30mgF==N203NF=(2)对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地面对A的摩擦力N203NfF==由

牛顿第三定律有,物块A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203Nff==方向水平向左。14.某冰雪场地的跳台是由弧形助滑道AB、倾角为37的着陆坡道BC和缓冲区CD组成。跳台滑雪爱好者某次从助滑道上下滑,以020m/sv=的水平速度从B点跳出,安全落在着陆

坡上,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210m/s,人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求:(1)人落在着陆坡上的点到B点的距离;(2)人落在着陆坡上时的速度大小;(3)人在空中距着陆坡BC的最远距离。【答案】(1)75m;(2)1013m

/s;(3)9m【解析】【详解】(1)人做平抛运动,人在空中时间为t,起跳点到着陆点间距离为L,则有0cos37Lvt=且21sin372Lgt=解得3st=75mL=(2)人落在着陆坡上时竖直向

下速度ygt=v着陆时速度大小为220yvvv=+解得1013m/sv=(3)人在空中距着陆坡BC最远距离为H,人相对着陆做类斜上抛运动,垂直斜面方向初速度为00sin37vv⊥=垂直斜面方向cos37ag⊥=则202vHa⊥=解得9mH

=15.货场里常利用传送带运送货物以提高搬运效率,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AB与倾斜传送带CD平滑衔接,传送带与水平面成37=角,传送带以速度02m/sv=顺时针传动,一货物从A点以速度15m/sv=向右滑动,到达B点冲上传送带,货物与水平面、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0.2=、20.5

=,A、B两点间距离2.25ms=,货物恰好能到达传送带最高点D,不计货物在B、C两点速度大小的变化,重力加速度g取210ms/,sin370.6=,cos370.8=,求:(1)货物运动到B点

时速度大小;(2)货物从C点到D点的运动时间及传送带长度;(3)货物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答案】(1)4m/s;(2)1.2s,1.6m;(3)1m【解析】【详解】(1)根据题意,设货物在水平面上加速度大小为1

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1112m/smgagm===由运动学公式有22112Bvvas−=−解得4m/sBv=(2)货物在传送带上滑时,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前的加速度为2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22sin

37cos3710msmgmgam+==所用时间为1t,则0120.2sBvvta−==货物达到共速后的加速度大小为3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23sin37cos372msmgmgam−==减速到零所用时间为0231svat==货物从C点到D点的运动时间12

1.2sttt=+=传送带长度001222BvvvLtt+=+解得1.6mL=(3)货物滑上传送带到达到共速前向上划痕长度011010.2m2Bvvdtvt+=−=货物从达到共速到最高点向下划痕长度020221m2vdvtt=−=则货物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21mdd==的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