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自主检测语文试卷 含答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95.717 KB
  • 2024-10-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自主检测语文试卷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自主检测语文试卷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自主检测语文试卷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1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自主检测语文试卷 含答案.docx,共(14)页,95.71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89e8151b5c220af61d83d9b680240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1学期自主检测试题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春节”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扬

雄撰、晋代范望注的《太玄经》卷一之《差》的注文中。当然,《太玄经》注文中所谓“春节”还不是我们今天作为一年开始的正月初一,而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个节气。由于这个节气标志着阳气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转折,古人对其特别重视,而后逐渐延展开来,形成了系统的历法礼仪。关于春节的礼俗

,无论是经典文献,还是地方志书,都有大量记载。如《吕氏春秋》卷一《孟春纪》称:“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忒,无失经纪,以初为常。是月也,

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亲载耒耜措之,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吕氏春秋》上述记载的是先秦以前的情况,反映了上古社会对农耕的高度重视。秦汉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古老的“籍田”仪式逐渐淡化,而“岁旦”

之日的礼仪则不断增加新内容。尤其是从汉代开始,岁旦节庆逐渐体现出道教的文化色彩。南北朝时宗懔撰《荆楚岁时记》提到了正月一日,要有“爆竹”“桃符”“门神”等。其中所谓“爆竹”,首见于《神异经》,该书旧题

东方朔撰,此人被道教列入仙谱,故其书所言“爆竹”当出自道教。道教的桃符也逐渐演变为书写祝语的楹联,成为先民们过年时避凶迎祥的象征。在桃符、爆竹流行的过程中,承袭于远古的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以及体现“天地水”崇拜的“三官信仰”也在民间社会扎根。如何看待春节礼俗?站在不同角度、不同

立场,会有不同的认知。但我们回溯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古老的春节礼俗不仅经过了漫长历程,而且蕴含着深邃的文化精神,这些文化精神对于当代社会的人格完善、国家治理等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感恩。上古时代,天子为什么要率

领百官到郊外去祭拜天地?因为天地生养万物,万物就是衣食父母,人通过汲取万物滋养而生存,这是根本所在。《吕氏春秋•本生》说:“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意思是讲,天子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保全天生的各种存在物。从这个角度看,上古时期的岁旦郊祭,即是天子为天下作出表率,像

儿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那样报答天地的恩情,实际上也是保护生态的一种宣示,更是一种符号象征。祈福。从生存角度讲,平安健康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我们的先民对此不仅有足够的认识,而且付诸行动。《吕氏春秋》所讲的“无失经纪,以初为常”,就是要通过观察,了解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四季变化的节奏,以便有所遵

循,从而平安而健康地生活。燃爆竹、置桃符、画门神、贴春联等习俗,也是人们对平安健康、幸福生活渴望的继续。反省。古人在祭祀的时候,要检讨以往的行为,若有过失,就得纠正,上自天子,下至百姓,都是如此。例如《太上灵

宝补谢灶王经》说,司命灶君“普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日,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意思是说:灶王时刻监察一家命口的善恶举动,故而祭灶就是要懂得忏悔,明白是非功过,多做好事,不做坏事。这

在当代仍然具有借鉴和教育意义。(摘编自詹石窗《春节礼俗及其文化精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晋代范望所注《太玄经•差》中提到的“春节”一词,不是我们今天农历一年开始的正月初一,而是节气“立春”。B.天子率领百官到郊外去祭拜天

地,其根本原因在于祈福需要。祈祷五谷丰登,因为天地生养万物而万物则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以此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C.从《吕氏春秋•孟春纪》记载的春节礼俗内容来看,上古时代高度重视农耕活动。这与当时的

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D.承袭于远古的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以及体现“天地水”崇拜的“三官信仰”,随着桃符、爆竹的流行,在民间扎下了根。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重点从“春节礼俗的变迁以及这一礼俗所蕴含的

深邃的文化精神”两个方面对“春节”这一节日进行了阐释,论据充分,脉络分明。B.文章大量引用史料进行分析论证,如通过对天子“郊祭”这一现象的分析,指出春节礼俗蕴含着“感恩”的文化精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C.列举《孟春纪》中天子举行“迎春”祭典,诏

命史官保管文献经籍、制定历法,举行“籍田”典礼等活动,论证了先秦以前对农耕的重视。D.第三段指出“爆竹”一词最初见于《神异经》,而该书旧题为被道教列入仙谱的东方朔撰,意在证明从汉代始,岁旦节庆逐渐具有道教色彩。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

人之所以重视“立春”这个节气,是因为他们认为它是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转折,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B.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自秦汉以来,“岁旦”之日的礼仪内容不断丰富,而古老的“籍田”仪式则逐渐消亡。C.在如何看待春节礼俗这一

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一礼俗所蕴含的深邃的文化精神却是客观存在的。D.春节礼俗所蕴含的“感恩、反省”等文化精神不仅在上古时代具有重要作用,在今天依然发挥着相同的作用。(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共12分)材料一:近日,在不少地方的倡议下,制止浪费成为

商家和顾客的共识;宣扬大吃大喝、暴饮暴食的直播不见了,推广绿色健康饮食理念的直播受到追捧;节约粮食和资源,杜绝任何形式的浪费,成为许多家庭、家风、家教的重要内容……连日来,中央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得到全社会热烈响应,凝聚起崇俭抑奢、反对浪费的强大正能量。风俗者

,天下之大事也。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严厉要求,到“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的令行禁止,再到“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的热情动员,国家高度重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饮食风尚不是小事,通过这个小切口,可以推动价值理念的大革

新、经济活动的大升级,可以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健康生活为目标,来一场饮食文化“绿色革命”,可谓正当其时。让饮食文化简朴、俭约起来。《资治通鉴》里讲:“俭约,所以彰其美也。”苏轼感慨:“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

廷寿之道。”穷奢极欲、暴殄天物素为中国人所反对,物尽其用、利用厚生素为中国文化所提倡。勤俭节约这个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传家宝”,无论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都不能丢。当下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只有驰而不息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不断扭转讲排场、比阔气的错误观念,清除未富先套、炫富竞奢的土壤,才能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让饮食文化绿色低碳起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深刻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

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也应成为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的重要指导原则。我们必须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融入日常生活,提倡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戒除滥食野生动物

等破坏生态平衡的饮食陋习。让饮食文化文明健康起来。“纵口欲而百病生”,饮食与健康关系密切。暴饮暴食、油大味重、荤素失衡,诸如此类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各类病症的发生。不科学不健康饮食习惯还可能加剧医疗负担、引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影响不可小觑。健康中国,离不开

健康饮食。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一去不复返了,“吃得对、吃得好、吃得健康”理应是高品质生活关注的重点。生熟食分开存放和加工,添加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合理膳食、荤素搭配、营养平衡,这些健康科学的生

活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全面小康既是物质丰盛的小康,更是饮食健康、饮食环保的小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涵养简约文明的饮食文化。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08月18日04版材料二:今年突发的疫情对原本正常运转的国际经贸产生不小冲击,可以说是让粮食安全危机意识

重回大众最直接的原因。3月下旬,越南率先宣布禁止该国大米出口,到4月中旬则有俄罗斯、埃及、印度、哈萨克斯坦、泰国、乌克兰等14个国家出台限制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政策。中国因为人均耕地资源不足等问题,一直是粮食净进口国,虽然口粮方面进口占比较低,但如果

国际贸易再受到不可预测事件的冲击,难保不影响国内粮食的供应。此外,诸如特大气象灾害等因素,也会影响粮食的供给。就今年来说,国外出现了“螳灾”,数千亿只煌虫自非洲飞越红海进入西亚和南亚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过境处粮食大幅度减产,一度引

发全球粮食安全担忧;国内则出现了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透露,今年洪灾使6000公顷的农田遭到破坏,其中11400公顷的土地没有收成,好在还不至于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疫情发生之前的2019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中

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中国“谷物供应基本上自给自足,口粮绝对安全”。疫情并没有影响国内粮食生产丰收,目前过度担忧粮食短缺大可不必。不过,接连出现的突发情况也提醒我们,近忧虽无,远虑不可不防,而制止餐饮浪费行

为,正是目前国人应对可能出现的粮食安全问题谋远虑的有效应对措施。摘编自“第一财经网”社论《粮食安全无近忧但需谋远虑》材料三:以服务宏观调控、调节稳定市场、应对突发事件和提升国家安全能力为目标,科学确定粮食储备功能和规模,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健全粮食储备运行机制,强化内控管理和外部监

督,加决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爱粮节粮意识,抑制不合理消费需求,减少“餐桌上的浪费”,形成科学消费、健康消费、文明消费的良好风尚。普及推广经

济、适用、防虫、防霉储粮新装具、新技术,帮助农民减少产后损失。示范推广绿色、环保、智能粮食储藏设施设备,鼓励适度加工,提高物流效率,减少粮食流通环节的损失损耗。优化粮食应急供应、配送、加工同点的布局,建成一批规范化粮油配送中心、粮油应急加工企业和应急供应网点,形

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强化应急处置功能,捉升应急供应保障水平。摘编白《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今年国内

、国际突发疫情和自然灾害的背景下,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增强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危机意识,有深远的现实意义。B.推广绿色健康饮食理念的直播受到追捧,使价值理念产生大新,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大升级,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C.《资治通鉴》和《自然辩证法》都有对餐饮文化的论述,倡导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戒除滥食野生动物等破坏生态平衡的饮食陋习。D.《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认为,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以提升应急供应保障水平。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A.在很多地方的倡议下,制止浪费成为商家和顾客的共识;而节约粮食和资源,杜绝浪费,也成为许多家庭、家风、家教的重要内容。B.一些国家出台限制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政策,国际粮食贸易面临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干扰,说明当今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C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的重要指导原则,这与中国文化物尽其用的理念一致。D.健康中国,离不开健康饮食,不科学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能够导致各类病症的发生、加剧医疗负担、

引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6.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我国为确保粮食安全而采取的措施。(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共15分)泥墙何锐①昨晚梦见地震了,我站在大街上,感觉大地摇晃,对面人家的泥墙裂开大大

的缝子,醒来忍不住想起我家老屋的墙。上次回去还是一年以前,与老屋一样,泥墙已经半颓,全然失去了它昔日的伟岸,如风烛之年的老人,兀自守候着孤单的故园。②人能站多久?无论多强壮,大概只要几个小时,最多半天,就会觉得很累。何况这样一堵墙,它们站在那动辄就是几十

上百年。砖墙尚可,泥墙的寿命更要短很多。一般的泥墙都是用稻草麦秸沫混了泥土托坯,用泥坯砌墙,外面再抹上厚厚的一层黄泥。因为泥土不需要很高的成本,所以一般人家都可以把泥墙砌得又高又厚。但无论多高多厚,它的本性毕

竟是泥土,经过几十年的岁月侵蚀,再好的泥墙也会成为一个弯腰驼背的老人。加上风吹雨打,墙上的泥土纷纷脱落,裸露出为巩固韧性的经年累月的麦秸稻草,犹如枯瘦的筋骨血管,更显沧桑。墙的外表也不再光滑,从上到下布满雨水频繁冲刷流过的蜿蜒流痕。不知道是当初就混在其中的草籽们的后代,还是鸟雀衔来

的野草小花,在墙上肆意生长,随风摇曳。淡绿的苔藓从墙角一直往上爬。蚂蚁忙忙碌碌地在这“崇山峻岭”间翻过,寻找“世外桃源”。当一堵墙站立太久时,恰好一阵大风吹来,就会有一块轰然倒塌,成了残墙。③在我小时

候,很少有人家的墙是完整的,就连附近菜队围好的泥墙都是带着豁牙的样子。比起方方整整的砖墙,我觉得带着豁牙的墙更让人喜欢。高大整齐的砖墙像严肃的贵族,一丝不苟,让人敬而远之。而沧桑的泥墙却似平易近人的邻家老翁,虽然衣衫有些褴褛,却慈祥可亲。半颓的泥墙似乎丧失了看家护院的效果,可在那个民风淳朴的时

候,没几个人会为此担多少心。没有了泥墙的阻隔,院子里的屋子、园子、家什更一目了然。这家有几棵果树,种着什么园子,开着几样花,院子是不是规整,甚至衣架上都挂着什么衣服,比原本一面单调的泥墙更让人赏心悦目。经常见某家的主人站在园子里,

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与墙外的邻居大声聊天。墙豁这时候倒像是一扇窗子,让人们之间更近了一步。④残墙的低矮处成了半大孩子最喜欢呆的地方。我经常放学后,手拿一块饽饽,骑在墙豁子上,边往嘴里塞,边看路过的行人,远远看见有小伙伴就大声地招呼,一起坐在墙上摇着腿说

话,或者看袅袅的炊烟、晚归的蜻蜓和小鸟,或者闻邻居大锅里传来烀玉米的香味。泥墙更是个好玩具,淘气的孩子们把跳墙当做一种挑战游戏。谁跳得更高、更快、更利索,就成了孩子王,没有人不服气。后来看了《西游记》,我觉得这跟花果山的猴子把能跳进水帘洞

的孙悟空拥立为王,倒有几分相似。⑤稍微长大一点,我更喜欢靠在墙豁上看书,借着黄昏柔和的光,让书页上的字一个个跳进眼里。直到瑰丽的晚霞把白纸染成绯色,才惬意地将头靠在墙上满意地眯上眼睛。有次我在《聊斋志异》

里看到一个故事,讲一个书生夜读,在院子的残墙处有个美女露出半个身子,一笑就不见了……当时不但没觉得可怕,倒觉得有几分浪漫,让人想到苏轼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

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⑥春天里看书的时候,还有满树的花陪在身边,花枝触手可及。秋天更不用说了,随手摘个果子塞进嘴里,是常有的事。⑦我太奶奶与邻居的老人们也喜欢在太阳好的日子搬只小马扎,聚在泥墙底下,一边晒太阳一边做着小活

,或者依偎着被晒得温热的泥墙唠叨些过日子的琐事和积年的老话。整日的劳碌,这似乎是他们最幸福惬意的时光。当初他们曾彼此帮衬着筑起生活的小窝,也筑这泥墙,并在它的庇护下度过了一生并不富裕却安宁幸福的日子。泥墙从出生就默默站着,陪伴见证了她们走过的青春、中年直到暮年的岁月。

⑧老人们终究会故去,泥墙终有一日会倒塌,回归自然,回归泥土。其中的沙粒如孤儿一般流浪,经过菜地、田野、河畔,到新的地方落脚。或者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回到当初的地方,但泥墙却会永远站在它的心里。而它曾经是一堵高大的墙的组成部分,这将是永恒的记忆。就如我们一样,无论走出多久多远,都走不出故园泥墙的

影子。(选自《散文百家》2016年第05期)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是()(3分)A.第三段的划线语句综合运用对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突显泥墙虽衰败却温暖的特点。B.第七段主要叙述了老人在泥墙边

的生活,为后文写泥墙的坍塌和以此而引发出对生命的思考做铺垫。C.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突出使用了记叙、说明、描写和抒情等,对文章的表情达意助益不少。D.全文情感表达并不局限于一词一句一段,而是潜移默化地融入在追忆的细微笔墨

之中。如此创作,会让读者易于接受并引发情感共鸣。8.文章第②段写岁月侵蚀的泥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9.文章中的“泥墙”蕴含丰富,根据文章内容,请分析“泥墙”的含意。(6分)二.古诗文阅读(3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3小题。

(19分)萧秀,字彦达。秀既长,美风仪,性方静。虽左右近侍,非正衣冠不见也,由是亲友及家人咸敬焉。永元中,高祖..以秀为南东海太守,镇京口。京口自崔慧景作乱,累被兵革,民户流散,秀招怀抚纳,惠爱大行。仍值年饥,以私财赡百姓,所济活甚多。六年,出.为使持节。将

发,主者求坚船以为斋舫。秀曰:“吾岂爱财而不爱士。”乃教所由,以牢者给参佐,下者载斋物。既而遭风,斋舫遂破。及至州,闻前刺史取征士陶潜..曾孙为里司。秀叹曰:“陶潜之德,岂可不及后世!”即日辟为西曹。时盛夏水泛长,津梁断绝,外司请依旧人僦度,收其价直。秀教曰:“刺史不德,水潦为患,可

利之乎!给船而已。”七年,遭慈母陈太妃忧,诏起视事。寻迁都督九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是岁,魏悬瓠城民反,杀豫州刺史司马悦,引司州刺史马仙琕,仙琕签荆州求应赴。众威谓宜待台报,秀即遣兵赴之。遣防阁文炽率众讨之燔其林木绝

其蹊迳蛮失其崄期岁而江路清于是州境盗贼遂绝及沮水暴长,颇败民田,秀以谷二万斛赡之。使长史萧琛简府州贫老单丁吏,一日散遣五百余人,百姓甚悦。十三年,复出为郢州刺史。郢州当涂为剧地,百姓贫,至以妇人供役,其弊如此。秀至镇,务安之。主者或求召吏。秀曰:“不识救弊之

术;此州凋残,不可扰也。”于是务存约己,省去游费,百姓安堵,境内晏然。每冬月,常作襦裤以赐冻者。秀有容观,每朝,百僚属目。性仁恕,喜慍不形于色。左右尝以石掷杀所养鹄,斋帅请治其罪。秀曰:“吾岂以鸟伤人。”在京师,旦临公事,厨人进食,误而覆之,去而登车,竟朝不饭,亦不之诮也。精意术学,搜集经

记..,招学士平原刘孝标,使撰《类苑》,书未及毕,而已行于世。(节选自《梁书·萧秀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遣防阁文炽率众讨之燔/其林木绝/其蹊迳蛮/失其崄期/岁而江路清/于是州境盗贼遂绝B.遣防阁文炽率众讨之/燔其林木/绝其蹊迳/

蛮失其崄期/岁而江路清/于是州境盗贼遂绝C.遣防阁文炽率众讨之燔/其林木绝/其蹊迳蛮/失其崄/期岁而江路清/于是州境盗贼遂绝D.遣防阁文炽率众讨之/燔其林木/绝其蹊迳蛮/失其崄期/岁而江路清/于是州境盗贼遂绝11.下列对文中加点

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祖,古代帝王的庙号。庙号指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的封号。高祖、太祖均可指称开国皇帝。B.出,文中即“出官”,古代指从京城为官调到地方为官,一般是指被贬谪,其官职

级别往往比原先的级别要低。C.陶潜,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彭泽县令等职。我国田园诗的开创者。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致仕指到了一定年龄退休回家,即退官之意。12.下列财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萧秀关心百姓。他镇守京口时,

面对民众因战事流徙的局面,招集安抚,大行恩惠,还用自己的钱财救活了很多百姓。B.萧秀做事果断。魏国悬瓠城民众反叛,萧秀在接到马仙琕请求接应的文书后,不顾大家的意见,立即派部队前往。C.萧秀施行仁政。他担任郢州刺史

时,面对严重的治政弊端,他安定百姓,坚决拒绝骚扰民众的做法,使得境内安宁。D.萧秀为人宽容。萧秀养的天鹅因为伤害了人而被人用石头砸死,斋帅请求治这个人的罪,萧秀却反对这种做法。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左右近侍,非正衣冠不见也,由是亲友及家人咸敬焉。(5分)(2)厨人进

食,误而覆之,去而登车,竟朝不饭,亦不之诮也。(5分)(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14—15小题。(9分)野望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释:①三城戍:

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多有战争发生故派兵戍守。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由写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由远及近

,开阔辽远。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C.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叙事和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D.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

,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15.诗人“野望”而“涕泪”,实际上是因所望之景而伤感,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伤感的原因。(6分)(六)16.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1)在《诗经.氓》中,运用比兴的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

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箫声能使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3)在《离骚》中用

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小题(9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通过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追剧的现象,在年轻观众中越

来越普遍。只要在相关平台搜索剧集话题关键词,观众们就可以把新播剧集的“名场面”______。更有甚者,会选择观看“一分钟看全集”的视频剪辑,把整集情节_______。虽然从传播过程来看,“碎片化”追剧是在接收环节出现了问题,但其根本原因并不都在观众这一端。大部分观众当初选择“

碎片化”追剧,并非因为艺术鉴赏力,而是因为在“注水剧”泛滥的蚀害下,形成了一种审美上的自我保护机制所致。因为害怕在一部“注水剧”上浪费太多时间,所以选择通过图文信息和短视频_____“精华”,久而久之便养成了“速食”习惯。在观众这种“速食”习惯的______过程中,短视频平

台的“流量经济”和剧集宣传方的营销手法也起到了助推的作用。“注水剧”中的精彩桥段、金句台词是吸引用户的天然磁石,截取、上传再加上一些噱头式的标签,便可轻松收获大量关注。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览无余打包带走汲取养成B.一网打尽打包带走汲取培养C.一网打尽囫囵吞下撷取养成D.一览无余囫囵吞下撷取培养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大部分观众当初选择“碎片化”追剧,并非因为没有艺术鉴赏力,而是因为在“注水剧”泛滥的蚀害下

,形成了一种审美上的自我保护机制所致。B.大部分观众当初选择“碎片化”追剧,并非因为艺术鉴赏力,而是因为在“注水剧”泛滥的蚀害下,形成了一种审美上的自我保护机制。C.大部分观众当初选择“碎片化”追剧,并非因为艺术鉴赏力,而是在“注水剧”泛滥的蚀害下,形成了一种审美上的自我

保护机制所致。D.大部分观众当初选择“碎片化”追剧,并非因为没有艺术鉴赏力,而是因为在“注水剧”泛滥的蚀害下,形成了一种审美上的自我保护机制。19.与例句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注水剧”中的精彩桥段、金句台词是吸引用户的天然磁石,截取、上传再加上一些噱头式的标签,便

可轻松收获大量关注。A.“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B.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C.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D.粥菜?是不可能有的。有几个“慈祥”

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捡一些烂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20.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5分)①《沁园春·长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着强烈动感、浓烈色彩的立体秋景。

②其意象亮丽,意境壮阔。③从作者笔下,自古寂寥的秋富有动感,昂扬着顽强的生命力。④视野开阔,所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雄峻。⑤从以上阕“看”字总领的几句词为例。⑥入词的意象有山上的“层林”,有江中的“百舸”,有空中的雄鹰,有水底的游鱼;⑦从景物的状态看,有静态的火红的树林,有动态的“百

舸”的“争流”。⑧作者从远望到近观,从仰视到俯瞰,真正做到了“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北国没有雨季,我看不到小孩子们折纸船的情景。北京是要到七月或者八月才会有雨,那是槐花开放的时节了。北京的雨会与槐花下了

一街,一街的槐花雨把整个日子都流淌得芬芬芳芳,但即是这样的雨,仍不会积上一洼水,引来天使一般的小蛙,所以即使雨后有月,它们也在这芬芳里找不到栖落和梳洗的地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此时北京下的雨会把槐花打落,满街雨

水流淌,槐花芬芳”,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振华高中坚持“阳光体育”,强化落实早操跑操制度,但就课间操开展的问题,大家有着不同的看

法:有人认为,高中生的体育锻炼贵在锤炼意志,所以课间操应继续以跑操为主,跑步保持队列能增强集体意识、提升专注力,喊口号可以宣泄负面情绪,缓解学习压力;也有人认为,体育锻炼更应该享受乐趣,课间操可以做健身操、跳广场舞、跳绳等,增加趣味性,做到劳逸结合,才有

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还有人认为,像甘肃酒泉的学生跳敦煌舞一样,开发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校本资源,做到体育与美育、传统文化的融合……假如你是该校学生申强,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就课间操的开展给学校写一篇建议书,体现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

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0-2021-1学期自主检测试题答案1、B【解析】B项,“其根本原因在于祈福需要”错误。“天子为什么要率领百官到郊外去祭拜天地?因为天地生养万物,万物就是衣食父母,人通过汲

取万物滋养而生存,这是根本所在”,故天子要率领百官到郊外去祭拜天地是因为对于天地的感恩。故选B。2、C【解析】C项“论证了先秦以前对农耕的重视”错误。文中“列举《孟春纪》中天子举行‘迎春’祭典,诏命史官保管文献经籍、制定历法,举行‘籍田’典

礼等活动”,其实列举是为了说明春节礼俗有大量文献记载这一现象。故选C。3、C【解析】A项偷换概念,由原文第一段“由于这个节气标志着阳气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转折”可见“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是“阳气”,不是“这个节气”;

B项“仪式则逐渐消亡”错误。由原文第三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古老的‘籍田’仪式逐渐淡化”可见不是“逐渐消亡”,应为“逐渐淡化”;D项春节礼俗所蕴含的“感恩、反省”等依然“发挥着相同的作用”的表述错误。原文最后一段为“这在当代仍然具有借鉴和教育意义”。故选C。3.A【解析】

B项中,“推广绿色健康饮食理念的直播,使价值理念产生大革新”错误,“推广绿色健康饮食理念的直播”与“价值理念产生大革新”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C项“都有对餐饮文化的论述”错误,《资治通鉴》有关论述体现了饮食文化的俭约;《自然辩证法》有关论

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D项“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与“提升应急供应保障水平”是并列关系,用“以”连接则成了目的关系4.D【解析】由材料一第五段可知,“加剧医疗负担、引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只是一种可能.6①制止餐饮浪费行为;②加强粮食储备

管理,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③加大宣传,增强忧患意识,倡导节粮减损;④健全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共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7.C(文中没有突出使用说明的表达方式)8.①承接第一段,具体描写岁

月侵蚀的泥墙的“风烛”,表现出泥墙沧桑破败。②以岁月侵蚀的破败的泥墙来反衬下文泥墙给我和村民带来的乐趣。③引出下文对村中“人事”的叙写。(每点2分,共6分。)9.①泥墙指用稻草麦秸沫混了泥土的泥坯砌成,外面再抹上厚厚

的一层黄泥的院墙。②泥墙蕴含着村民平易近人、慈祥可亲、淳朴可爱的性格品质。③泥墙见证了我及伙伴富有乐趣、充满遐想的童年生活。④泥墙反映了村民幸福惬意、和睦安宁的乡村生活。⑤泥墙象征了村中风烛残年的老人们。⑥泥墙象征了让人眷念不舍的故园。(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答出三点即

可得6分。)10.B【解析】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派遣防阁文炽率领军队讨伐他们,焚烧树林,绝断小路,蛮人失去险阻,一年后长江道路平静,于是州境内盗贼断绝。”“防阁文炽率众讨之”是“遣”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排除AC;“迳”与“蛮

”都是名词,前者作前句的宾语,后者作后句的主语,要在中间断开,排除D。11、D【解析】下车:官吏到任。E.D【解析】“萧秀养的天鹅因为伤害了人而被人用石头砸死”错误,文中“吾岂以鸟伤人”是说“我哪能因为

鸟而伤害人”。13.(1)即使是左右的侍从,衣帽不端正就不相见,因此亲友和家中的人都尊敬他。(“虽”,即使;“由是”,因此;咸,都;“焉”,他,指萧秀。大意1分。)(2)厨师送来食物,失误而打翻了,(萧秀)离开后登车

去朝堂,整个上午没吃饭,也不责备厨师。(“进食”,送来食物;“覆”,打翻;“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不之诮”,宾语前置,应为“不诮之”。大意1分。)参考译文:萧秀,字彦达。萧秀长大后,风度优美,性情正直

恬静。即使是左右的侍从,衣帽不端正就不相见,因此亲友和家中的人都尊敬他。永元年间,高祖任命萧秀为南东海太守,镇守京口。京口自从崔慧景作乱。接连遭遇战事,民户流徙四散,萧秀招集安抚,大行恩惠。又遇上年成饥荒,用私人财产救助百姓,救济活命的人很多。六年,萧秀外出担任使持节。将要出发,主管者请求用坚固

的船来运载斋库财物。萧秀说:“我哪里爱惜财物而不爱惜士兵。”于是下令安排,把坚固的船配备给参谋僚属,下等的船运载斋库财物。不久遇到大风,装运财物的船就破了。等到了达州。听说先前的刺史聘用征士陶潜的曾孙为里司

。萧秀叹息说:“陶潜的德行,哪可不延及后代!”当日任用他为西曹。当时盛夏江水暴涨,渡口桥梁断绝,主管部门请求依旧交税渡过,收取钱币。萧秀下令说:“刺史没有德行,水积为患,能以这谋利益吗!给予船只而已。”七年,遇养母陈太妃逝世,诏令萧秀复出任职。不久调任都督九州诸军事、

荆州刺史。这年,魏国悬瓠城的民众反叛,杀死豫州刺史司马悦。招引司州刺史马仙琕,马仙琕送文书给荆州请求接应奔赴。众人都以为应等待朝廷答复,萧秀却当即派兵士奔赴。派遣防阁文炽率领军队讨伐他们,焚烧树林,绝断小路,蛮人失去险阻,一年后长江道路平静,于是州境内盗贼断绝。等到沮水暴

涨,损坏了不少民众田地,萧秀用二万斛谷物救济他们。派长史萧琛挑选出州府中贫困年老和独子做小官服差役的,一日中放回五百多人,百姓十分喜悦。十三年,萧秀又外出任郢州刺史。郢州靠路边的地方是难治理之处,百姓贫苦,以致用妇人服役,弊端竟然如此严重。萧秀到达镇所,专意安定他们。主管的人有的请求召集吏员。

萧秀说:“不懂得拯救弊端的法术;这个州凋敝残破,不可骚扰。”于是致力节省,约束自己,省除游玩费用,百姓平安,境内宁静。每年冬天,还常缝制短袄、套裤来赐给挨冻的人。萧秀有风度,每次朝见,百官注目。性格仁慈宽怒,喜怒不显现在脸

色上。左右的人曾用石头投掷砸死了他所豢养的天鹅,斋帅请求治砸死者的罪。萧秀说:“我哪能因为鸟而伤害人。”在京城,早晨要去办公。厨师送来食物,失误而打翻了,(萧秀)离开后登车去朝堂,整个上午没吃饭,也不责备厨师。他精心留意学术,搜集经书杂记,招引学者平原人刘孝标,让他撰写《类苑》。书

尚未完成,就已经在世间流传。14、B项,无批判和报国无门之意,应该是“功业未就”15.①思念之苦:战乱频仍让诗人与诸弟分离,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②漂泊之悲: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不仅孤身漂泊“一身遥”,更想到世人颠沛流离,蕴含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③

报国之愧:年老力衰的诗人自觉空有报国之心,却无力回天,愧对圣朝。④忧国之痛:诗人在三城之地看戍边守卫,由蜀地风景想到如今的“海内风尘”,写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由此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对战火下百姓流离失所的心痛。(答出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6分)11.(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2)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諑谓余以善淫。17、C【解析】“一览无余”: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一网打尽”:比喻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一个也不漏。第一处语境强调只要在相关平台搜索剧集话题关键词,观众们就可以把新播剧集

的“名场面”全部抓住。故用“一网打尽”更合适。“囫囵吞下”: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打包带走”:一种调侃语。第二处语境强调观众对电视剧的笼统接受,不求甚解。故用“囫囵吞枣”更合适。“撷取”:采取;选取。“汲取”:

吸收;摄取,强调内在。第三处语境“撷取”与“汲取”相比,更能体现观众走马观花的态度。故选“撷取”更合适。“养成”: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培养”:按照一定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成长。第四处语境强调观众习惯的自我形成。故用“养成”更合适。故选C。18、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

修改病句的能力。划线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语病是句式杂糅造成了结构混乱,“因为……所致”,去掉“因为”或者“所致”,排除A;第二处语病,成分残缺,根据句意,缺少动词“没有”,排除BC;故选D。19、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引号的能力。例句的

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项,表示引用;B项,表示特殊含义;C项,表示引用;D项,反语,表示讽刺;故选B。20、参考答案:语句①“秋景”后加“图”;语句③“从”改为“在”;语句④在“视野”前加“作者”;语句⑤“从”删掉语句⑦“百

舸”与“争流”位置互换。(每点1分,共5分)21.答案:①原文运用了比喻修辞,把槐花比作雨,“下槐花雨”更有形象的美感。②原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流淌得芬芬芳芳”兼有视觉的美感和气味的愉悦感。③原文运用了叠音词“芬芬芳芳”,更

有音韵美,更能突出到处都是芬芳的气味,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④原文用拟物手法,“日子都流淌得芬芬芳芳”,使日子有了水的动作行为状态“流淌”,把抽象写为具体,表述更为生动形象。⑤原文用了顶真手法,“下了一街,一街的槐花雨”,环环相扣,突出槐花雨之多,格调清新。(

答对一点得两分,答对三点即可得6分。)22.审题立意本题材料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考生紧扣写作任务与写作指令,对课间操开展方式方法及其作用(或功能)这一问题进行辩证分析即可。试题的写作任务是写一篇建议书,必须明确以下写作指令:身份指令——学生(申强);内容指令——结合材料内容(课间

操开展的不同形式及其作用);主题指令——就课间操的开展给学校(振华高中)写一篇建议书,体现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合理建议。写作时必须时刻注意写作者(学生申强)和文章阅读者(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把握好各方的身份特点。材料提供了几种课间操的开展方式:一个是赞成以跑操为主,锤炼意志;

一个是建议做健身操、跳广场舞、跳绳等,享受乐趣;一个是倡导如跳敦煌舞等各具地方特色的课间操,与美育、传统文化融合。学生可以从这几种开展课间操的方式中任选一种或多种,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观点,给出具体的建议,要

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让人信服,起到建议的作用。可以选择材料没提及的的其他你认为的更好的开展课间操的方式,但是一定要“结合材料内容”。考生如果能够抓住几个关键词句,例如“振华”“申强”“阳光体育”“锤炼意志”“享受乐趣”“体育与美育”“传统文化的融合”等,合理深挖其内

涵,结合学生的体质现状,联想到习近平同志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等号召,与实现中国梦对接,就很可能写出上乘佳作。范文展示以特色体育点燃亮丽青春敬爱的领导们:你们好!就学校课间操的开展问题,我的建议是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校本资源,做到体育与美育、传统文化相结合。

“以地城特色,助长远发展。”作为当今时代的青年,我们不应只拘泥于老旧的跑操和松散的自由活动,我想,我们应该在借鉴的基础上有自己特色的发展,既能磨炼意志、劳逸结合,更能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何乐而不为呢?首先,我认为要开发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校本资源

。我们学校是一座拥有丰富文化底蕴与特色的学校,但同学们对此知之甚少,故此,我们为何不把自身资源与体育锻炼结合起来呢?这样,不仅会提升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好,更能让他们对学校有更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

其次,美育教育也可与体育有机结合。蔡元培先生说过:“美育是人一生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教育。”通过一些趣味活动与比赛,可以让同学们对“美”有更深刻的理解,学会欣赏他人是一种美,懂得团结合作是一种美,珍惜赛时友谊亦是一种美,此外,同学们也可以

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享受到竭尽全力后的满足,体验到硕果累累的收获。再者,体育也能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甘肃酒泉的学生跳敦煌舞,不正是发扬了传统,传承了文化吗?他们结合了自身的区位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改进,让一帧帧舞动飞扬不仅存在于壁画当中,而且飞入寻常百姓家,飞入学生的日

常生活里,传统文化不仅只行走在仁义礼智信的规范中,不是只浸润在唐诗宋词的余韵里,也不仅只委身于汉服唐装的儒雅里,它也需要“动”起来,被更多人了解和熟知,需要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才能被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辈少年郎,晔晔如扶柔。”

少年时代,我们不仅要奋正其时,也要全面发展,综合提升自己。课间操的多样化、创新化,结合化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我希望我们能拥有自己的特色体育,从而为青春这面鲜红的旗帜,抹上一笔更亮丽的颜色。最后,诚挚地希望领导们可以考虑一下我的意见。此致敬礼学生:申强

2020年11月16日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