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292.779 KB
  • 2024-10-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共(7)页,292.77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6e9af04f128aa5fcbf00a03a8d0ec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六安一中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題2分,共48分,在给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发现,中国一些古人类遗址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无

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陪葬品都是农具;而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这种变化说明()A.生产发展影响劳动分工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C.文明之初性别分工形成D.集体劳作正在瓦解2.下表是关于启继位的相关记载,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当时一部落的首领),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战国策·燕策一》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晋书·柬暂传》益干启位,启杀之A.启因继承王位攻击益B.禹反对王位世袭C.益反对将王位传给启D.支党支持启

继位3.商代甲骨文中有“大雨”“小雨”“雨小”“雨少”“少雨”“多雨”“疾雨”“雨疾”“雨不疾”等相关词语,还有如“其自东来雨,其自南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北来雨”等短句。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灾害频繁发生B.农业

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C.注重科技的实用性D.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4.孟子对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表示强烈反对,说他们是“暴君污吏”,高唱“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认为攻人之国最为不义。由此可知,他们都()

A.以仁爱之心看待社会B.希望重建社会秩序C.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D.希望建立法治社会5.战国时期,朝觐作为邦交手段主要有诸侯朝天子、诸侯相朝、天子朝诸侯三种。据统计,秦国受朝觐16次,魏6次,周、赵、齐各3次,韩1次,这反映出当时()A.诸侯争霸斗争激烈B.统一趋势

十分明显C.周王统治名存实亡D.诸侯外交非常频繁6.某先贤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为此,他主张()A.统治者要“为政

以德”B.以无为达到无不为C.“非攻”可以民富国安D.君主要以法来治国7.有学者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其中“由

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完成于()A.秦朝B.两汉C.魏晋D.隋唐8.“五德终始说”是人类社会组织和朝代变迁的一种政治学说。秦始皇采纳该学说,将秦朝作为“水德”以取代周朝的“火德”,

并按照“水德”的有关细节设计王朝制度。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加快国家统一步伐B.强化思想道德控制C.宣扬政权合法神圣D.缓和民族阶级矛盾9.东汉桓帝时,出身望族的李膺因敢于打击当权的宦官,被太学生敬为“天下楷模”。灵帝时,面对宦官搜捕的

“党人”,好多百姓“破家相容”。据此可知,当时的反宦官专权斗争()A.推动了“清议”之风的兴起B.具有一定社会基础C.遏制了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D.反映了皇权的衰落10.先秦古姓即为同祖,但到秦汉时,同姓并不一定同祖,同祖更不一定同姓,甚至普遍存在“武帝子据,立为太

子,以母卫氏,遂称卫太子”之类的现象。这一变化反映了秦汉时期()A.同源共祖观念的形成B.宗法血缘关系的弱化C.外戚政治势力的膨胀D.尊卑等级制度的消亡11.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推行休养生息。武帝即位后,对匈奴用兵,采取盐铁官营、告缗等一系列政策汲取大量社会财富

解决财政危机,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变化说明()A.和亲政策符合发展趋势B.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C.对外用兵加重人民负担D.国力变化影响内外政策12.九品中正运行之初,品评人物必须提供三个项目:一曰世,二曰状,三

曰品。“世”指家世,“状”指政绩才能,“品”指言行品德。据此可知,当时的九品中正制的选官依据()A.以重家世为最要B.重在维护士族的特权C.加强了中央集权D.适应了政治军事需要13.汉朝以来,中国的佛教寺院多为中轴对称的合院式布局,其中佛殿的结构、屋顶等皆仿宫殿的建造形式而建,与孔庙的建筑布局

结构趋同。这反映出传入中国后的佛教()A.冲击了儒学和道教B.具有本土化色彩C.被普通民众所接纳D.耗费了大量钱财14.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处处有路透长安”的谚语。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

布局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15.南朝时,扬州地区人口较东汉中期增长4倍以上,而赣江、湘江流域人地关系与东汉中期差别不大;成群的野生动物更主要出现在湘赣

流域,而扬州区域相对较少。这反映出当时()A.江南地区得到普遍开发B.经济重心实现南移C.南方各地区发展不平衡D.北方经济超越南方16.魏晋南北朝时期,民众心理状态呈现出生存的困窘与无奈、死亡恐惧下的心灵皈依、文化碰撞的冲突动荡以及传统颠覆后的信仰多元化等特点。他们的宗教

活动主要有四个方面:造像、写经、祭祀以及慈善活动。这说明当时()A.思想文化相对自由开放B.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C.佛教与儒家伦理相抵触D.佛教约束人们行为规范17.王安石变法有如下措施:青黄不接时,政府借钱或粮食给农民;农户可纳钱代役;鼓励兴修水利;清丈土

地,分九等田地收取赋税;等等。这些措施()A.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B.属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旨在扭转农业衰败趋向D.必然遭到地主富商反对18.宋立国以来,一到灾年就大量到地方上招收灾民进入军队,致军中老弱病多。有时也抓一些罪犯、地痞流氓来补充兵源。这说明当时()A.编练禁军减弱地方军力B

.军队规模小制约战斗力C.通过募兵维护社会稳定D.官府主导社会保障事业19.宋初,在与蕃部进行马匹交易时,“官取良而弃弩(劣),禁其私市”。之后调整为委派专门的官员“谨视马之良驽,驽即印识之,许民私市焉”。上述政策的调整说明()A.政府对民间交易放宽了限制B.官府扶植商品经济发展C.地方经济

发展受到政府保护D.边境贸易关乎国家利益20.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

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A.疆域拓展B.民户管理C.文化认同D.政权认同21.神册六年(921年),耶律阿保机对大臣道;”凡国家庶务,钜细各殊,若宪度不明,则何以为治?群下亦何由知禁”,于是命大臣”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

这一举措()A.打破了农耕和游牧文明的隔阂B.基于辽境内政治经济不平衡C.反映了儒家成为治国指导思想D.旨在完善辽朝法律制度建设22.宋代,一些大城市出现了坊、巷互称及以巷代坊的新面貌,如《梦粱录》中记载南宋临安:“吴山坊,即吴山井巷。……市南坊,即巾子

巷”,“富乐坊,俗呼卖马巷”。这说明,宋代()A.城乡经济互补性得到加强B.城市管理缺乏统一标准C.人口增长促进了城市发展D.城市社会生活空间开放23.如图为北宋主要的词人籍贯分布图,其分布特点反映了当时()

A.内地与边疆社会的同步发展B.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态势C.南方与北方文化类型的差异D.交通对文化的决定性作用24.宋代,两浙西路的秀州农村,小农家庭“布缕菽粟,鸡豚狗彘百物皆售”。每逢春冬农闲季节,他们则“为工、为匠、为刀镊、为负贩”;福建路山多田少,农民“多费良田,以种瓜植蔗”“虽上熟之

年,犹仰客舟兴贩二广及浙西米前来出粜”。上述现象共同说明,当时()A.商品经济向农村渗透B.农民破产现象严重C.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D.土地种植结构失衡25.元朝统治者在路、府、州、县除了按常规设总管、知府、知州、知县等官职,还在各级政府外另设一官职一达鲁花赤,代表中央督

察地方行政,并规定达鲁花赤只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这一官职的设置()A.表现了对汉族官僚的防备心态B.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C.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D.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16分)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李

斯上奏)“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

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1)

根据上述三段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思想界发展的趋势及原因(6分)(2)根据材料概述自战国到西汉主要学派和政权,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分别作出了哪些努力?(6分)并评价秦汉时期推行的思想文化政策。(4分)27.为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材料,完成下

列要求。(22分)材料一:汉王朝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成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边疆政策,促进了疆域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汉王朝对匈奴采取了优待和赏赐匈奴降众的政策,尊重他们的政治地位,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

,使匈奴纷至沓来。尊重西域各国制度习俗,得到诸国拥护。扶植和发展边疆的农业,缩小了经济差距。推进文化交流,汉王朝在边疆地区实行的鼓励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政策,丰富了中国文化内容,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提高。——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林羯族粟末部

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三:中国封建王朝的边疆政策,自秦汉时期初具规模后,经隋、唐、元、清诸多大的统一王朝边疆经略实践的充实、完善,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在世界各国历史上是颇具特色的。中国古代边疆政策包含十分丰富的内涵,其要者

有从中央到边疆地区的管理体制、边疆的行政建置、边防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经济开发政策以及近代以来与边界交涉相关的外交政策等,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古代边疆政策的完整体系。中国古代边疆政策外延应该包括与治边思想有关的世界观、国家观、民族

观、传统治边思想以及与边疆政策有关的人、事、地、物研究和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国别的边疆开发比较研究等方面。——摘自马大正《论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汉、唐两朝处理民族政策的措施并指出其相同点。(10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边疆治理政策

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12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下表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不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李白《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国》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勤归

旧国,佳句在中华。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综合以上信息,对材料所涉及的唐朝历史进行探究。(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

逻辑清晰。)六安一中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内容中“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可知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男性的陪葬品大多与农业生产有关,而女性则与手工业有关,据此可知,题干所述变化反映出生产发展影

响到了劳动的具体分工,故选A项;在题干内容中述及的是“男性与女性”,这属于性别的不同,与“阶级”无关,排除B项;在题干并不能据此扩大为性别分工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形成”,排除C项;集体劳作指的是由于农具的原始,即“千耦其

耘”、“十千维耦”,而在题干内容中并没有述及该现象,排除D项。2.A【详解】材料“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益干启位,启杀之”体现的是共同点是启因继承王位攻击益,A项正确;材

料未涉及禹支持王位世袭,排除B项;益反对将王位传给启仅是材料的一方面,不属于共同点,排除C项;支党支持启继位仅是材料的一方面,不属于共同点,排除D项。故选A项。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商代甲骨文,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

象的能力。商代甲骨文中有关于雨量大小、多少、来向等众多词语,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气象进行仔细观测和记载,说明当时人们非常关注气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故选D项;材料中的信息无法得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一结论,故排除A项;农业改革收成的多少在于生产劳动等,与祭祀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科

学的特点,故排除C项。4.B【详解】据材料“孟子对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表示强烈反对”“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认为攻人之国最为不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

利益,他们针对社会现实,都力图重建社会秩序,B项正确;以仁爱之心看待社会的是儒家,排除A项;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排除C项;希望建立法治社会是法家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5.C【详解】根据材料“秦国受朝觐16次,魏6次,周、赵、齐各3次,韩1次”,可知战国时期朝觐诸侯比较频繁,说明周天子名存实

亡,C项正确;春秋主要是争霸斗争,战国则是兼并战争不断,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朝觐,无法说明统一趋势,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朝觐诸侯,并未提到是谁朝觐,诸侯外交非常频繁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D项。故选C项。6.【答案】B【解析】材料中是说以无为、清静之道去治理国家,以奇巧

、诡秘的办法去用兵,以下扰害人民而治理天下。我怎么知道是这种情形呢?根据就在于此:天下的禁忌越多,而老百姓就越陷于贫穷;人民的锐利武器越多,国家就越陷于混乱。人们的技巧越多,邪风怪事就越闹得厉害;法令越是森严,盗贼就越是

不断地增加。反映了无为而治,故选B项;儒家主张“为政以德”,与材料中道家观点不符,排除A项;C项是墨家观点,排除C项;D项是法家观点,与材料中“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不符,排除D项。7.B【详解】材料中提到的“由宗室、外

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指的是西汉汉武帝及以后实行的察举制,取代了以前重用外戚、宗室和军功授爵的选官制度。8.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通过“五德终始说”,为秦朝取代周朝提供了理论依据,宣扬秦朝的合法神

圣,C项正确;秦始皇已经实现了统一,排除A项;秦始皇通过焚书坑儒强化思想控制,排除B项;缓和民族阶级矛盾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9.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后期,广大太学生推崇打击当权宦官的言行,好多百姓不顾身家安危保护遭

到宦官搜捕的“党人”等,反映出当时的反宦官专权斗争具有一定社会基础,B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反宦官专权斗争与士大夫“清议”的关系,排除A项;反宦官专权斗争未能遏制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皇权衰落,排除D项。故选B项。10.B【详解】依据材料“同姓并不一定

同祖,同祖更不一定同姓”可以看出秦汉时期宗法血缘关系逐渐弱化,B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宗法血缘关系的弱化,不是强调同源共祖观念的形成,而且同源共祖观念的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外戚政治势力的膨胀,排除C项;“消亡”的说法绝对化

,排除D项。故选B项。11.D【详解】汉初受经济残破影响,和亲匈奴、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对匈奴用兵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说明国力变化影响内外政策,D项正确;和亲政策符合发展趋势与“(汉武帝)采取盐铁官营、告

缗等一系列政策”等无关,排除A项;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对外用兵加重人民负担,排除C项。故选D项。12.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结合所学,东汉末年到曹魏建立时,汉代州郡察举制度

已经腐败不堪,再则汉末户口流离,察举制已不适用,九品中正制顾及乡闾评定的旧传统,又适应了人士流移的新环境,使得当时的官吏选拔有了一客观标准,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为魏晋实现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适应了政治军事需要,D

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并非以重家世为最要,也并非重在维护士族的特权,排除A项、B项;题干信息主要涉及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标准,看不出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C项。故选D项。13.B

【详解】佛教是外来宗教,但是佛教寺院采用中式建筑风格,与孔庙建筑布局结构趋同,这体现了佛教逐渐本土化的色彩,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佛教对道教和儒学的冲击,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民众对于佛教的接纳程度,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故选B项。14.D【详解】“条条大路通罗马”处处有路透长安”都体现了罗马和长安的重要性,换而言之,罗马和长安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的中心,D项正确;长安城的设计和罗马城市的布局不存在借鉴关系,排除A项;两句谚语无法看出当时两城之间的联系,排

除B项;条条大路不等于是商路,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5.C【详解】南朝时期,长江下游扬州地区人口增加明显,但是中游地区人口增加数量并不多,这说明这一时期南方各地区发展并不平衡,C项正确;A项错在“普遍

”,排除A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B项;材料没有将北方和南方经济进行对比,排除D项。故选C项。16.A【详解】从传统的颠覆、信仰多元化可以看出当时思想文化相对自由开放,A项正确;仅凭材料中民众的宗教信仰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佛教与儒家伦理的冲突

,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佛教对人们行为规范的约束,排除D项。故选A项。17.B【详解】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政府发放农业贷款、以募集工匠代替强制劳役、

兴修水利和划分田地等级,都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项正确;材料不包括“强兵”的措施,排除A项;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这些措施未触及富商的利益,不一定遭到反对,排除D项。故选B项。18.C【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一到灾年就大量到地

方上招收灾民进入军队”、“有时也抓一些罪犯、地痞流氓来补充兵源”可知,当时通过把难民和可能危害社会的地痞流氓编入军队,加强控制,维护社会稳定,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指明这些被招募的军队是是编入中央禁军还是地方厢军,所以也就得不出“编练禁军减弱地方军力”的结果,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

涉及“军队规模”、“战斗力”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补充兵源,不属于“社会保障事业”,排除D项。故选C项。19.D【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宋代从官方进行马匹交易,禁止私人进行马匹交易调整为允许私人进行马匹交易。结合所学可知,宋代民族矛盾尖锐,民族战争时

有发生,对战马需求量极大,为了维护统治,因此宋朝对马匹交易进行调整。由此可知,边境贸易关乎国家利益,D项正确;A项过于表面,排除;宋代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材料中的调整并是“地方经济发展受到政府保护”,排除C项。故选D项。20.C【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

知,宋、西夏和金都下令种植桑树和枣树以表现仁政,由此可知他们在政治层面都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这是文化认同的表现,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化认同,不是疆域拓展、民户管理和政权认同,排除ABD项。故选C项。21.【答案】B【解析】据材料“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可

知,契丹建国后,既有从事畜牧业的游牧民族,也有从事农耕业的汉人和渤海人,辽朝统治者在考虑自身情况和借鉴中原汉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地缘关系的因俗而治的双轨制,用不同的法律去治理,故选B项;蕃汉分治说明农耕和游牧文明的隔阂仍然存

在,排除A项;儒家成为治国指导思想与“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不符,排除C项;这一举措根本目的是巩固辽朝统治,而不是完善辽朝法律制度建设,排除D项。22.D【详解】宋代城市中出现了坊、巷互称及以巷代坊的新面貌,说明宋代城市打破了坊市限制

,使得城市社会生活的空间进一步开放,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城乡经济的互补性,排除A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当时城市管理的标准是否统一,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而且城市的发展更多的是因为商业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23.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南方的词人籍分布多于北

方,这主要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态势有关,南方经济发展逐渐优于北方,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内地与边疆社会同步发展,排除A项;C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24.【答案】A【解析】

据材料“两浙西路的秀州农村,小农家庭‘布缕菽粟,鸡豚狗彘百物皆售’,福建路山多田少,‘虽上熟之年,犹仰客舟兴贩二广及浙西米前来出粜’”可知,秀州农村的小农家庭出售布匹、粮食、鸡、狗、猪等,福建路山多田少,经济作

物广泛种植,依赖广东粮食供给,说明农村地区商品经济发展,故选A项;宋朝时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破产沦为佃户,材料中未体现农民破产,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两浙西路和福建路两地农村地区商品经济的

发展,而经济重心南移是指南方的户口、粮食生产、商业发展水平超过北方,排除C项;材料中只说明了福建路广泛种植瓜果、甘蔗等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依赖供给,无法体现全国种植结构是否失衡,排除D项。25.C【详解】据题意可知,元朝政府在正常的官员设置之外还设置了只有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的代表中央督查地

方行政的官职,这是加强了对地方行政的管理和控制,C项正确;这一设置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非是对汉族官僚的防备,排除A项;这一设置是加强了对地方的督查,并没有扩大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同时也不利于民族间的交流融合,排除BD项。故选C项。26.(1)发展趋势:从百家争鸣到思想

统一。原因:从国家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6分)(2)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6分)评价:秦朝的“焚书坑儒”措施

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的“独尊儒术”虽也有钳制思想的不良作用,但提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且推动了教育与儒学的发展。(4分)【详解】(1)关于发展趋势:依据材料“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下焚书之

命,行偶语之刑”“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关于原因:依据秦汉历史发展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从国家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

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2)同样,依据材料“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等信息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结合所学知识可秦朝的“焚书坑儒”过于过激措施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的“独尊儒术”主要是对儒学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具体

分析儒学:西汉的相关措施虽也有钳制思想的不良作用,但提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且推动了教育与儒学的发展。27.(1)措施:①汉对匈奴采取了优待和赏赐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制度习俗;③扶植农业经济发展;④鼓励

文化发展和交流;⑤唐对少数民族采取和亲、会盟及册封等和平友好政策(答3点,每个2分,共6分)。(2)相同点:①手法多样,两个王朝都采取了战争、和亲、册封等多种手段处理民族关系;(2分)②效果相同:在尊重少数民族的制度习俗的前提下,扶植农业经济发展;鼓励文化发展交流,推动了边疆地

区的开发。(2分)(2)特点: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的长期的过程;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国家大一统为主要目的;受儒家和文化影响,整体上具有开明性的特点。(一点2分,共6分)意义:一是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统

一;二是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三是协调了民族关系,推动了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演进历程;四是有序展开了边疆地区的社会进步,推动了边疆内地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任答一点得2分,三点得6分)28.材料反映了盛唐时期全面繁荣的社会状况。唐代科举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有利于社会阶

层流动,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开明灵活的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关系深度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体的格局达到新高度。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交往,推动中华文化广泛传播,中华文化圈不断扩大。统治者调整

政策,轻徭薄赋,推动小农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至开元年间出现全盛局面。唐诗是唐代文化繁荣的表现,其丰富的内容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研究唐诗能够史诗互证,有利于探究唐代历史的真相

。(12分)【详解】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可得出论题:材料反映了盛唐时期全面繁荣的社会状况。论述:根据“《登科后》”,结合所学科举制的影响,说明唐代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说明开明灵活的民族政策,推动民

族关系深度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根据“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说明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交往,推动中华文化广泛传播,中华文化圈不断扩大。根据“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结合所学唐朝的制度调整,说明唐朝实行轻徭薄赋

,推动小农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至开元年间出现全盛局面。左后总结说明:唐诗是唐代文化繁荣的表现,其丰富的内容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研究唐诗能够史诗互证。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347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