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DOC
  • 阅读 1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1.547 MB
  • 2024-11-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物理 Word版含答案.docx,共(12)页,1.547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57385fb01bbb36afb9c2aa6ed1a09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合肥一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物理学科试卷时长:75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共32分。)1、领略建立物理规律的思想方法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加重要,是深入理解物理学本质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下面四幅

课本插图中包含的物理思想方法相同的是()A.甲和乙B.甲和丁C.乙和丙D.丙和丁2、2024年7月19日,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一号05卫星。如图,高分十一号05卫星和另一颗卫星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圆轨道半径为R,椭圆轨道的近地点和远地点间的距离为2R

,两轨道位于同一平面内且A点为两轨道的一个交点,某时刻两卫星和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线速度方向如图,只考虑地球对卫星的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图示位置,高分十一号05卫星和卫星a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1a、2a,则12aaB.在图示位置,两卫星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12vv

C.从图示位置开始,卫星a先运动到A点D.高分十一号05卫星和卫星a运动到A位置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1na、2na,则有12nnaa=3、如图所示,在0t=时质量0.5kgm=的小球自高31.25

hm=的平台上以05m/sv=的初速度水平抛出,运动0.5st=后,突然受到大小恒为5N的水平向右的风力F作用,最后落至水平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210m/s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从抛出至落地的时间大于2.

5sB.小球受到风力作用后,在落地前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从抛出至落地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增加400JD.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252m/s4、图甲为一列简谐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像。则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刻

Q点向下振动B.该简谐波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C.该简谐波的传播速度为20m/sD.从该时刻起,经过0.1s质点P沿x轴传播的路程为0.4m5、巢湖观湖风电场是合肥市首个建成的风电项目,不仅填补了合肥市风力发电的空白,还能结合大电网供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巢湖地区日益增

长的用电负荷压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和绿色清洁能源的发展。如图所示,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半径为R。某段时间内该区域的风速大小为v,风恰好与叶片转动的圆面垂直,已知空气的密度为,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效率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时间内通过叶片转动圆面的空气质量为2vRB.此风力发电机发电的功率为2212vRC.若仅风速减小为原来的12,发电的功率将减小为原来的12D.若仅风速增大为原来的2倍,发电的功率将增大为原来的4倍6、如图甲所示,质量为1.5kgM

=、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0.5kgm=的物块静止于木板左端,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1=。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动物块,拉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满足Fkt=(k为常量),物块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2

10m/sg=,则下列说法正确是()A.3N/sk=B.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C.02s时间内,水平拉力F做的功为49J144D.423ss时间内,木板与地面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4J97、如图所示,从圆上一点A引三条倾角不同的粗糙斜面轨道AB、

AC、AD到圆周上,已知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75=,其中AB是一条竖直面,AE是圆的直径,37BAE=。现将小球m从A点分别沿AB、AC、AD三个斜面静止释放,设小球到达圆周上的速率分别为1v、2v、3v,经历的时间分别为1t

、2t、3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3vvv=B.132vvvC.132tttD.123ttt==8、如图所示,小球A、B、C通过如图的装置静止悬挂着,其中定滑轮P与定点Q相距10L

,并处于同一高度,此时P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53,Q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37,小球B、C的质量分别为m、2m。现剪断BC间的悬绳,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一切阻力,取0sin370.6=,cos370.8=。)

A.小球A的质量是2.4mB.当小球A到达最低点时,B球的速度是4155gLC.在剪断BC间的悬绳瞬间,小球B的加速度大小是817gD.剪断BC间的悬绳后,若考虑到阻力的影响,系统会再次达到平衡,平衡后QB间悬线的张力将变小二、多项选择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9、如图甲所示,一个质量

1kgm=的物块静止放置在动摩擦因数0.5=的粗糙水平地面O处,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物块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物块回到出发点O处,取水平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物块运动过程中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210

m/sg=。则()A.物块经过4s回到出发点B.4.5s时水平力F的瞬时功率为12WC.05s内物块所受合力的平均功率为0.9WD.05s内摩擦力对物块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为零10.如图,轻质弹簧一端与垂直固定在斜面上的板C相连,另一端与物体A相

连。物体A置于光滑固定斜面上,斜面的倾角30=。A上端连接一轻质细线,细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B相连且始终与斜面平行。开始时托住B,A静止且细线恰好伸直,在0t=时刻由静止释放B。已知物体A、B的质量均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B始终未与地面接

触。设当0tt=时B第一次下落到最低点,则从释放B到B第一次下落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刚释放物体B时,物体A受到细线的拉力大小为mgB.物体A到最高点时,物体A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最大C.物体A到最高点时,物体A所受合力大小为2mgD.在

02tt=时刻,物体达到A最大速度,且最大速度为22mgk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11、(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实验。转动手柄可使塔轮、长槽和短槽

随之匀速转动。塔轮自上而下有三层,每层左、右半径比分别是1:1、2:1和3:1。左、右塔轮通过皮带连接,并可通过改变皮带所处层来改变左、右塔轮的角速度之比。实验时,将两个小球分别放在短槽C处和长槽的A(或B)处,A、C到左、右塔

轮中心的距离相等,两个小球随塔轮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大小关系可由标尺露出的等分格的格数判断。(1)探究向心力F与半径r的关系时,应将质量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挡板C和挡板________处(选填“A”或“B”),将传动皮带套在两塔轮半径相同的轮盘上。(2)如图所示

,两钢球质量和运动半径都相同。若将皮带连接在左、右塔轮半径之比为2:1的塔轮上,实验中匀速转动手柄时;得到左、右标尺露出的等分格数之比为1:4,若将皮带连接在左、右塔轮半径之比为3:1的塔轮上,左、右两边塔轮的角速度之比为________,当左

边标尺露出1个等分格时,右边标尺露出9个等分格,则实验说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质量和转动半径一定时,向心力与________。12、(10分)合肥一中某实验小组在学习完动量定理后,想利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验

证动量定理,于是他们来到科创中心三楼实验室。该小组先用天平测量重物的质量m,再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纸带下端连接重物,上端穿过限位孔后用固定在横杆上的夹子夹住。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1)小

组成员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释放重物,重复实验,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一条理想的纸带,0是释放点,如图乙所示,已知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在打计数点1和5的过程中重物重力的冲量的大小GI=________,重物动量改

变量的大小P=________。(结果用m、T、g、1h、2h、3h、4h、5h或6h表示)代入测量数据后,发现GI________P(填“>”、“<”或“=”),原因是:________。(2)

实验小组中的A同学用公式112vgh=和552vgh=分别计算计数点1和5的速度,A同学的这种做法是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四、计算题(共3题,共42分)13、(10分)又到了周末,合肥一中迎来大量的返校学

生。一名学生拉着行李箱在水平地面行走,行李箱的运动可看成在地面上滑行,已知行李箱的质量为22kgm=,取重力加速度210m/sg=,0cos370.8=,0sin370.6=。(1)若该学生用如图甲所示的力拉

行李箱匀速行走,已知拉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37,大小为100N,如果该同学想更省力,求最小拉力;(2)若行李箱拉杆器件损坏,该同学停下来,改用如图乙所示的力推行李箱匀加速追赶前方的同学,10s跑了25m才追上,已知推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仍为37,求该推

力的大小。14、(14分)如图所示,水平轨道BC与倾角为37=的斜面轨道AB、螺旋状圆轨道O紧密平滑连接,AB长度110mL=,BC长度24mL=,圆轨道半径0.72mR=。直角斜面体MNE的竖直边ME的长度33Lm=,水平

边NE的长度46Lm=,M点在C点的正下方,MC的长度51.2Lm=。小物块的质量为1kgm=,它与AB轨道和BC轨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记为,圆轨道光滑。小物块在最高点A由静止释放,沿轨道ABC运动,第一次到达C时恰好静止。

空气阻力不计,取重力加速度210m/sg=,0sin370.6=,0cos370.8=。(1)求动摩擦因数;(2)小物块在A点释放的同时,对其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当物块沿BC运动到C点时撤去F,再绕圆轨道运动一周后在与C同一高度的圆轨道末端以速

度v水平向右抛出。小物块在到达圆轨道末端前不脱离轨道,求v与F满足的关系式,并确定v的取值范围;(3)若物块自圆轨道末端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经一段时间后与过N点的竖直墙面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忽略不计,碰撞之后物块速度的竖直分量不变,水平分量反向且大小不变,之后落于斜面MN上的P点,已

知物块从圆轨道末端运动到P点的总时间为0.9st=,求小物块刚运动至P点时的动能。15、(18分)如图所示,物块A、B质量分别为2kgAm=,1kgBm=,用轻绳相连并用劲度系数100N/mk=的轻质弹簧系住挂在天花板上静止不动。B正下方有一个

半径为1mR=的四分之一光滑固定圆弧轨道,其顶点a距离物块B的高度差0.8mh=。某时刻A、B间的绳子被剪断,然后A做周期2.8sT=的简谐运动,B下落并从a点平滑的进入光滑固定圆弧轨道。当A第1次到达最高点时,

B恰好运动到圆弧末端,然后在圆弧末端与质量为0.5kgCm=的滑块C相碰,碰后B、C结合为滑块D。D平滑的滑上与圆弧末端等高的传送带,传送带的水平长度为1Lm=,以01m/sv=的速度顺时针转动,D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5=。传送带右端有一等高的固定水平平台,平台上表面光滑,平

台上静止着2024个相距较近的相同物块,每个物块的质量均为13kgm=,D能够平滑地滑上平台,且D与物块、相邻物块之间的碰撞均为弹性正碰(A、B、D物块均可以看作质点,取重力加速度210m/sg=,忽略空气阻力)

。(答案可以用根号表示)(1)求物块A做简谐运动的振幅A;(2)求光滑固定圆轨道对物块B的冲量大小I;(3)求整个运动过程中D与传送带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合肥一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教学

质量检测物理学科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42分)12345678910BCDCABDDBCBCD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11、(1)B(2)1:3;角速度的平方成正比12、(1)4mgT;()642

2mhhhT−−;>;有空气阻力和限位孔的摩擦力(填“阻力”就给分);(2)错误。13(10分)、(1)min445NF=(2)242NF=(1)如图所示,行李箱匀速,则有:0sin37NFFmg+=;0cos37fFF=;fNFF=解得0.5=(2分)设F与水平方向成时,拉力最小

,有:()cossinFmgF=−得出当tan0.5=时,min445FN=(5分)(2)如图所示:行李箱匀加速运动,212xat=得出:20.5m/sa=(7分)由牛顿第二定律:'0sin37NFFmg=+;0'co

s37NFFma−=;解得242FN=(10分)14、(14分)(1)0.5=(2)()2306m/s20m/svFv=(3)65JkE=(1)小物块从A到C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112sincos0mgLmgLmgL−−=代入数据得:0.5=(

3分)(2)施加恒力F后,从A到C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2121121cossincossin2FLLmgLmgFLmgLmv++−−−=代入数据得:230vF=(5分)小物块在圆轨道最高点D不脱离轨道,应满足:2DmvmgR从D到C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11222

DmvmgRmv+=,解得:6m/sv(7分)小物块不脱离斜面AB,应满足:sincosFmg,解得:20m/sv所以v的取值范围为:6m/s20m/sv(8分)综上:()2306/20m/svFmsv=(3)P点与C点

的高度差为:214.05m2hgt==,设物块在C点初速度为0v,P点与竖直墙的水平距离为04vtL−,如图,由几何关系得:3504tanLLhMNEvtL+−=−,已知341tan2LMNEL==,解得07m/sv=(12分)从C到P由动能定理得:2012kmghEmv=−代入数据,解得:

65JkE=(14分)即小物块刚运动至P点时的动能为65JkE=。15、(18分)(1)0.1mA=;(2)232NSI=;(3)()20243391J423Q=−(1)初始状态下,弹簧伸长量为:()10.3ABmmgxmk+

==(1分)细绳剪断后,A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伸长量为:20.2Amgxmk==(3分)振幅:120.1mAxx=−=(4分)(2)物块B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120.4shtg==,B落入a的速度14m/savgt==根据

动能定理:221122BBBamgRmvmv=−,得到B在圆弧末端的速度:6m/sv=B在圆弧上的运动时间:212Ttt=−取向下为正方向,竖直方向的冲量:2yBBaImgtmv+=−解出:14NsyI=−(7分)水平方向冲量:6NsxBImv==(9分)故冲量:232NsI=(10分)(3

)根据动量守恒:()BBCDmvmmv=+,分析D第一次滑过传送带有:212DLvtat=−得:27ts=,()115J4DDQmgLvt=−=(11分)物体D滑上平台后与第一个小物块发生弹性正碰,撞前速度03m/

sDv=,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有:0111DDDDmvmvmv=+;0122211111222DDDDmvmvmv=+解得:11m/sDv=−,12m/sv=(13分)之后小物块依次与下一个小物块发生弹性

正碰,由于质量相等,速度交换,而物体D返回进入传送带,假设匀减速到速度为0需要:2111127DvxmLma===,不会滑出传送带,因此D在传送带上反向加速,以111m/sDDvv=−=(14分)再次滑上平台,与第一个小物块发生弹性正碰,之后的运动

具有可类比性,物体D在与小物块第一次碰后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运动时间:13427Dvtsa==位移10347xvtm==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13JDQmgx==同理可知,当物体D与小物

块发生第k次碰撞,设碰前D的速度大小为1kv−,碰后D的速度大小为kv,则有:11DkDkkmvmvmu−=−+,22211111222DkDkkmvmvmu−=+,得:113kkvv−=(16分)在传送带上:2kkvtg=,002kkkvvxvtg==又:02291123nDkDkvQm

gxmgvg===−所以:2024123391423QQQ=+=−(18分)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