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共(11)页,241.5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3deea0c46c2c4d78f59f8fe455cde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选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的花岗岩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含铀、钍等),会释放出α、β、γ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
癌变及呼吸道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α射线是发生α衰变时产生的,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个B.β射线是发生β衰变时产生的,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质量数减少了1个C.γ射线是发生γ衰变时产生的,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
数减少了1个D.在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2.已知太阳内部进行着激烈的热核反应,每秒钟辐射的能量为4×1026J,则可算出()A.太阳的质量约为4.4×106tB.太阳的质量约为8.8×106tC.太阳的质量每秒减少约为4.4×106t
D.太阳的质量每秒减少约为8.8×106t3.2017年11月17日,“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获评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习总书记为他“让座”的场景感人肺腑.下列有关核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目前核潜艇是利用重核裂变提供动力B.重核裂变反应中一定有质量亏损C.23592U+10n→1
3954Xe+9538Sr+d10n,式中d=2D.铀核裂变后生成的新核比铀核的比结合能小4.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3015P衰变为3014Si,另一个静止的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23490Th衰变为23491Pa,在同一磁场中,得到衰变后粒子的运动径迹1、2、3、4,如图所示,则这四
条径迹依次是()A.电子、23491Pa、3014Si、正电子B.23491Pa、电子、正电子、3014SiC.3014Si、正电子、电子、23491PaD.正电子、3014Si、23491Pa、电子5.关于线状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种原子处在不同温度下发光的线状谱
不同B.每种原子处在不同的物质中的线状谱不同C.每种原子在任何条件下发光的线状谱都相同D.两种不同的原子发光的线状谱可能相同6.为了减少光学元件的反射损失,可在光学元件表面镀上一层增透膜,利用薄膜干涉相消来减少反射光.如果照相机镜头所镀膜对绿光
的折射率为n,要使绿光在垂直入射时反射光完全抵消,最小厚度为d,那么绿光在真空中的波长λ0为()A.d/4B.nd/4C.4dD.4nd7.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一单摆的共振曲线,由共振曲线可知()A.则该单摆的摆长约为2mB.共振时单摆的振幅为12cmC.若增大摆球的质量,则单摆的固有频
率将增大D.若增大摆球的质量,则单摆的固有频率将减小8.摆球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单摆悬挂点高度相同,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选悬挂点所在水平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面,由图可知()A.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之比是4/9B.ta时
刻甲、乙两单摆的摆角相等C.tb时刻甲、乙两单摆的势能差最小D.tc时刻甲、乙两单摆的速率相等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9.核安全是核电站面临的严峻的问题.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一旦侵入人体,
就会潜伏在人体肺部、骨骼等组织细胞中,破坏细胞基因,提高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23994Pu→X+42He+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原子核中含有143个
中子B.100个23994Pu经过24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C.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中总质量增加D.衰变发出的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10.(多选)下列关于电磁场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空间某处有变化的电场或磁场,就会在其周围产
生电磁场,从而形成电磁波B.匀速运动的电子束周围一定存在电磁场,即能产生电磁场tatcC.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相互依存,形成不可分离的统一体,即电磁场D.历史上,电磁场的理论在先,实践证明在后11.(多选)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利用图5甲所示的电路研
究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描绘出图乙中的图象,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h,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用e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5A.入射光的频率增大,测遏止电压时,应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M端移动B.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C.由Uc-ν图象可知
,这种金属截止频率为νcD.由Uc-ν图象可得普朗克常量的表达式为h=U1eν1-νc12.(多选)如图所示,甲为一列简谐波在t=3.0s时刻波的图象,Q为x=4m的质点,乙为甲图中P质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波沿
x轴负方向传播B.t=8.0s时,P点位移为2cmC.若障碍物的尺寸大于12m,则该波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D.该波能与另一列频率为4Hz的简谐波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13.(1)如图甲所示为小金在进行“探究单摆摆长和周期关系”实验时,用秒表记
录下单摆50次全振动所用时间,由图可知该次实验中50次全振动所用时间为________s.(2)如图乙所示,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他这样
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A.便于测量单摆周期B.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C.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3)小金同学以摆线的长度(L)作为纵坐标,以单摆周期的平方(T2)作为横坐标,作出L-T2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其作出的图线是________(填“图线1”
“图线2”或“图线3”).若作出的图线的斜率为k,能否根据图象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可以,填“否”;若可以求出,则写出其表达式)14.在“用插针法测
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玻璃砖的ab边与a′b′边相互平行,aa′边与bb′边不平行,某同学在白纸上仔细画出了玻璃砖的两条边线aa′与bb′,如图所示.(1)实验时,先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1和P2以确定入射光线AO,接着,眼睛应在玻璃砖的______
__(填“同一侧”或“另一侧”)观察所插的两枚大头针P1和P2,同时通过插第三、第四枚大头针来确定从玻璃砖射出的光线.(2)实验中是否要求四枚大头针的针帽在同一视线上?________(填“是”或“否”).(3)
下列操作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A.适当增大大头针P1、P2的间距B.选择玻璃砖相互平行的ab、a′b′边来测量C.选用尽可能细的笔画线D.使AO的入射角接近于90°四、计算题(共4小题,10+10+10+8,
共38分)15.已知在t1时刻简谐横波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在t2时刻该波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t2-t1=0.02s.(1)求该波可能的传播速度.(2)若T<t2-t1<2T,且图中P质点在t1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向上,求可能的波速.(3)若0.
01s<T<0.02s,且从t1时刻起,图中Q质点比R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求可能的波速.16.如图所示,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ABC,腰长为a,∠A=90°.一束细光线沿此截面所在平面且平行于BC边的方向从真空射到AB边上的中点M,光在M点发生折射后射到AC边上,并刚好在AC边
上发生全反射.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试求:(1)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2)光从AB边到AC边的传播时间t.17.已知原子核21084Po的质量为209.98287u,原子核20682Pb的质量为205.97446u
,α粒子的质量为4.00260u,静止的核21084Po在衰变中放出α粒子后变成核20682Pb,求:(1)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2)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3)衰变后的瞬间,α粒子和20682Pb的动能.18.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频率ν,得到
Uc-ν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求:(1)该金属的截止频率νc;(2)普朗克常量h.(已知电子电荷量e=1.6×10-19C)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核内质量数减少4.故A错误;发生β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
,电荷数多1,质量数不变,故B错误;γ射线是伴随着α、β衰变产生的,是电磁波.故C错误;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故D正确.2.【答案】C【解析】由质能方程ΔE=Δmc2得:Δm==kg=4.4×109kg=4.4×106t,故只有
C选项正确.3.【答案】D【解析】目前世界上的核潜艇都是利用重核裂变提供动力,A正确.重核裂变释放能量,一定存在质量亏损,B正确.由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可知d=2,C正确.铀核裂变后生成的新核的比结合能
比铀核的比结合能大,D错误.4.【答案】B【解析】P→Si+e(正电子),产生的两个粒子,都带正电,其轨迹应是外切圆,由R=,电荷量大的半径小,故3是正电子,4是Si.Th→Pa+e(电子),产生的两个粒子,一个带正电,
一个带负电,其轨迹应是内切圆,由R=知,电荷量大的半径小,故1是Pa,2是电子,故B项正确.5.【答案】C【解析】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结构,只能发出由内部结构决定的自己的特征谱线,不会因温度、物质不同而改变,选项C正确.6.【答案】D【解析】设绿光在膜
中的波长为λ,则由d=λ,得λ=4d,由n==,得绿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0=nλ=4nd.7.【答案】B【解析】8.【答案】A【解析】由题图可知==,又因为T=2π,所以摆长之比为,A正确;由于两摆线长度不同,在ta时刻离开平衡位置位移相等,两个单摆的
摆角不相等,B错误;因为甲的摆线短、摆幅大,所以甲上升的最大高度大于乙的,在tb时刻,乙在平衡位置(最低处),而甲在最高处,因此两者的势能差是最大的,C错;由于甲偏离平衡位置高度差大于乙的,所以tc时刻甲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率大于乙的,所以D错.9.【答案】AD【解析】根据电荷数、质量数守恒知,X
的电荷数为92,质量数为235,则中子数为143,故A正确;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故B错误;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减小,故C错误;衰变发出的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故D正确.10.【答案】CD【解析】匀速运动的电
子束形成稳定的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磁场,不会再激发出电场,所以B错;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相互依存,形成不可分离的统一体,即电磁场.历史上,电磁场的理论在先,实践证明在后,所以选择C、D.11.【答案】CD【解析】入射光的频率增大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则遏止电压增大,测遏止电压时,应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N端移动,A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0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B错误;根据Ekm=hν-W0
=eUc,解得Uc=-,图线的斜率k==,则h=,当遏止电压为零时,ν=νc.C、D正确.12.【答案】AB【解析】t=3.0s时P质点向y轴正方向振动,由“上下坡法”知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A正确;由题图可知这列波的周期T=
4s,波长λ=12m,得波速v==3m/s,从t=3.0s到t=8.0s,Δt=5.0s=,P振动到正向最大位移处,B正确;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跟波长差不多,C错误;根据波产生干涉的条件:频率相等,该波频率为Hz,故不
能发生稳定干涉现象,D错误.13.【答案】(1)99.8(2)B(3)图线24π2k【解析】(1)秒表的读数为60s+39.8s=99.8s,即50次全振动所用时间;(2)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小球在摆
动过程中把摆线拉长,故B正确;(3)根据单摆周期T=2π可得,L=T2-,故应为图线2;根据图象斜率k=,所以g=4π2k.14.【答案】(1)另一侧(2)否(3)AC【解析】(1)实验时,先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1和P2以确定入射光线
AO;接着,眼睛在玻璃砖的另一侧观察所插的两枚大头针P1和P2,同时通过插第三、第四枚大头针来确定从玻璃砖射出的光线;(2)实验中要求四枚大头针的针尖在同一视线上,而不是针帽.(3)大头针P1和P2及P3和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时,
角度的测量误差会小些,故A正确;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时,玻璃砖上、下表面不一定要平行,故B错误;为了准确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选用尽可能细的笔画线,故C正确;为了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选择的入射角应适当,不宜过小也不宜过大,故D错误.15.【答案】见
解析【解析】(1)若向右传播时,波传播的距离为:x1=(nλ+2)m=(6n+2)m(n=0,1,2…)波速为:v1==m/s=(300n+100)m/s(n=0,1,2,3,…)①同理可知,若波向左传播时,波传播的距离为:x2=(nλ+4)m=(6n+4)m(n=0,1
,2,3,…)波速为:v2==(300n+200)m/s(n=0,1,2,3,…)②(2)P质点在t1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向上,波向左传播.若已知T<t2-t1<2T,则②式中n取1,波速为v2=(30
0×1+200)m/s=500m/s(3)从t1时刻起,图中Q质点比R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此刻Q质点向上运动、R质点向下运动,故波向右传播;根据题意,有:t2-t1=0.02s,0.01s<T<0.02s,故T<t2
-t1<2T,波平移距离大于λ而小于2λ,即x=(λ+2)m=8m;故波速为:v==m/s=400m/s.16.【答案】见解析【解析】(1)设光从AB边射入时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α,射到AC边上N点时入射角为β,作出光路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定律:n=光在AC边上恰好发生全反射:sinβ
=又由几何关系:α+β=90°i=45°联立解得:n=(2)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M、N间距x=光在棱镜内传播的速度v=t=联立解得:t=17.【答案】(1)5.81×10-3u(2)5.41MeV(3)5.31MeV0.1MeV【解析】(1)衰变过程核反应方程式为:Po→Pb+He衰变
过程中质量亏损为:Δm=(209.98287-205.97446-4.00260)u=0.00581u.(2)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ΔE=0.00581×931MeV≈5.41MeV.(3)衰变前后系统的动量守恒,衰变前的动量为0,则根据动
量守恒定律知,衰变后α粒子和铅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有pα=pPb,又Ek=,得:==,又因核反应释放的能量只转化为两者的动能,根据能量守恒得Ekα+EkPb=ΔE=5.41MeV,解得α粒子从钋核中射出时的动能为:Ekα=5.31MeV,E
kPb=0.1MeV.18.【答案】见解析【解析】(1)由图线的横截距可知νc=5.0×1014Hz(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hν-hνc根据动能定理得-eUc=0-EkUc-ν关系式为Uc=ν-νc图线的斜率k=由图线可知k=V/Hz解得h=6.4×10-34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