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2 页
- 大小: 838.183 KB
- 时间: 2024-10-18
-
贵阳市2022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题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报名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以具有年代感的逼真生活场景、视角开阔的多维全景式刻画以及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出百年前中国历史新纪元开创时刻的生动画卷。这些艺术形象此前已经在不同电视剧中,程度不同地得到过一些刻画,但像在《觉醒年代》中这样,紧密依托《新青年》杂志的传播轨迹,将多种多样的人物和事件共同组合成一幅完整而又多元、多元而又归一的群像作品还是第一次见到。这部电视剧在叙事结构上体现出一个鲜明特点:将百年前相继发生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建立中国共产党三大历史性事件相互贯通,对建党进行多维度全景式描绘,由此而产生一种美学效果——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先后成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两大必然而又重要的历史性步骤。如果说,从李大钊和陈独秀在日本早稻田大学首次会面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消息传来,叙述的中心事件是新文化运动,那么,从青岛问题凸显至陈独秀被营救出狱,主要叙述重点在“五四”运动;而从李大钊和陈独秀在长城谈话中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及道路选择到剧终,则主要叙述建党前夕的诸多人和事,风起云涌而又纷纭繁复的线索九九归一地共同指向一个中心——建党伟业的成就。从这个结构设置可知,全剧叙事的重心看起来在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进程,而对建党过程主要采取侧写、渗透或贯穿于前两场运动的方式,但其实后者才真正是前者的叙事主旨。这种结构设计可以起到两方面作用:一方面突出建党这一开天辟地事件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展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作为先导性事件而成为建党运动的铺路石同样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电视剧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作为建党大业的先导性事件加以叙述,因而两大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就必然被赋予中国历史新纪元开创者的正面历史地位及其意义。陈独秀被视为与李大钊一样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而又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8 页
- 大小: 43.556 KB
- 时间: 2024-09-25
-
南京市金陵中学、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2019年10月18日9:00(北京时间)拍摄的我国某校运动会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材料,可以推断()A.当地的经纬度B.运动员奔跑方向C.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D.该地的昼长2.此后的一周()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B.南京昼夜长短的差值变小C.伦敦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D.悉尼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答案】1.B2.D【解析】【1题详解】根据此时刻(上午9点),我国某校,可以判断此时太阳所在位置(东南),进而确定基本方位,判断运动员奔跑方向,B对。由于没有时差,不能判断当地的经度,A错。由于不知道正午影长于身长关系,无法判断该地正午太阳高度,C错。没有该地日出日落时间,不能判断该地昼长,D错。故选B。【2题详解】10月8日一周后,地球靠向近日点,公转速度增快,A错。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南移,南京昼夜长短的变化增大,B错。伦敦正午太阳高度变小,C错。南半球悉尼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D对。【点睛】根据影子方向,判断太阳方向,可以判断基本方向;太阳直射点向那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夜渐短。断层分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大类。图甲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乙为美国西海岸被湖泊所占据的圣安地列斯断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甲中A.岩层的形成顺序是③②①④B.⑤可能是玄武岩C.河流出现在①形成之前D.T1、T2的形成是由于地壳抬升4.圣安地列斯断层A.类似于图甲中C断层B.其西侧为断块山C.湖泊可能有泉水出露补给D.标志着美洲板块相对于太平洋板块向北运动【答案】3.D4.C【解析】本题组以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和美国西海岸被湖泊所占据的圣安地列斯断层景观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图的判读、地形形态的形成过程、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3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岩层的形成顺序是③②④①,A错误;⑤位于岩浆岩和沉积岩的接触部位,可能是变质岩,B错误;河流出现在①形成之后,C错误;T1、T2位于断层的上升岩块,它们的形成是由于地壳抬升,D正确。故选D。【4题详解】由材料知,圣安地列斯断层位于美国西海岸,被湖泊所占据,读图可知,类似于图甲中b断层,A错误;由材料知,圣安地列斯断层位于美国西海岸,被湖泊所占据,故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25 页
- 大小: 14.238 MB
- 时间: 2024-09-10
-
1专题二论述性文本阅读一、(2019贵阳)现代文阅读。(13分)如何欣赏音乐?艾伦·科普兰每个人都会根据各自的能力来听音乐,在某种意义上说,人们是在三种不同的层次上来听音乐的:感官层次,表达层次,纯音乐层次。我把这个过程机械地拆分开来,这唯一的好处是便于分析。听音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觉得好听,这是感官层次。音乐有一种强大而原始的感染力,对每个正常人来说,这是不言而喻的。比如,此刻你正读着这篇文章,如果有人在钢琴上轻轻弹奏一曲,房间里的氛围会顿时不一样。在这个层次听音乐,就只是听而已,不用任何思考,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做着其他事情,对于音乐完全可以心不在焉,不少自认为合格的音乐爱好者沉溺于这个层次。然而,音乐的价值并不等同于它诉诸感官的愉悦程度。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意义,这就是听音乐的第二个层次,也就是表达层次。不过,这可是个难题:要用语言来解释某一音乐作品表达的含义,准确无误,还要让每个人都满意,只有老天爷才知道这有多困难。但是,我们谁都不能否认音乐具有“表达”的力量,每个音符背后都有某种意义,作品总有想要言说的内容。这就是下面简单的问答:“音乐有意义吗?”“当然有。”“你能用语言把这个意义说清楚吗?”“不能。”人们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不会满意,他们总希望音乐有一个具体的意义:如果音乐能让听者的联想越熟悉、越明确,比如,一列火车、一场暴风雨、一个曼妙的舞姿……对他们来说,这样的音乐就越富有表现力。一位胆怯的女士曾向我坦陈,她担心自己的音乐欣赏力有严重缺陷,原因在于她听音乐的时候没法联想起某种明确的事物。这当然是把重点搞错了。要我说,一首乐曲无法变成简单而明确的解释或联想,它在不同时刻、不同情境会引发不同的感受:或安详宁静或朝气蓬勃;或懊悔不迭或心满意足;或暴怒或喜悦……它可以用无数细微的差别和变化来表达人类最微妙的情绪和感受,甚至传递任何语言都无法言说的意义。假定你很幸运,能用很多词汇来确切地描述你“听懂”的某一音乐,而且你很得意于自己的描述。但这并不能保证别人会满意,别人也不需要满意。重要的是,每个人对同一首乐曲的理解会不同。就连经典作品,每次重新听的时候,你的感受很可能也会不同。我的意思是说,音乐的确可以表达某种意义,但欣赏音乐不是喋喋不休的解释。听者内心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触动,能体验音乐本身的魅力,这是最重要的。听音乐,能够________,这就到了第三个层次,纯音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116.084 KB
- 时间: 2025-02-07
-
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检测卷(基础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满分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5分,选错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零向量没有方向B.空间向量不可以平行移动C.如果两个向量不相同,那么它们的长度不相等D.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2.若,,abc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则下列向量也可以构成空间中的一个基底的是()A.,,abbcca+++B.,,abbcca−−−C.,,abcabc+++D.,,3abcabcabc−++−−+3.已知向量()1,0,am=r,()2,0,23b=−,若ab∥,则a=()A.1B.2C.3D.24.已知空间中三点()0,1,0A,()2,2,0B,()1,3,1C−,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A.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是()1,2,5−B.AB的一个单位向量的坐标是()1,1,0C.2AB=D.AB与AC是共线向量5.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PAAB=,ABC是正三角形,M,N分别是AB,PC的中点,则直线MN,P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33B.74C.22D.346.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棱PA的长为2,且PA与AB,AD的夹角都等于60.若M是PC的中点,则||BM→=()A.62B.63C.64D.657.已知长方体1111ABCDABCD−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8的正方形,长方体的高为16AA=,则1BC与对角面11BBDD夹角的正弦值等于()A.225B.35C.45D.3258.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ABCD−中,E为棱BC上的动点,F为棱1BB的中点,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直线11AD与直线EF相交B.当E为棱BC上的中点时,则点E在平面1ADF的射影是点FC.存在点E,使得直线1AD与直线EF所成角为30D.三棱锥EADF−的体积为定值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满分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在长方体1111ABCDABCD−中,则1BD=()A.111ADAAAB−−B.111BCBBDC+−C.1ADABDD−−D.1111BDAADD−+10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8 页
- 大小: 644.309 KB
- 时间: 2025-03-31
-
专训4.3公式法因式分解+因式分解应用一、单选题1.下列多项式不能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是()A.216a−−B.214aa++C.21025aa−+D.264a−【答案】A【解析】【分析】B、C选项考虑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A、D选项两项式考虑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详解】解:A.()221616aa−−=−+选项A不能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故选项A符合题意;B.2211=()42aaa+++,选项B能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2210255aaa−+=−,选项C能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22248886aaaa=−=+−−,选项D能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因式分解,掌握因式分解的公式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下面的多项式中,能因式分解的是()A.m2+1B.m2﹣m+1C.mx+nD.m2﹣2m+1【答案】D【分析】直接利用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公式法分解因式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A.m2+1,不能因式分解,故不合题意;B.m2-m+1,不能因式分解,故不合题意;C.mx+n,不能因式分解,故不合题意;D.m2-2m+1=(m-1)2,能因式分解,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公式是解题关键.3.下列四个多项式中,能因式分解的是()A.2ab+B.21aa−+C.2ab−D.221aa−+【答案】D【分析】尝试用提公因式或者公式法因式分解的方法分解各选项,即可【详解】A.B.C选项都不能通过提公因式或者公式法直接因式分解,221aa−+=2(1)a−,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熟悉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多项式中,能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A.22ab+B.22ab−C.22ab−+D.22ab−−【答案】C【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A、原式不能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不符合题意;B、原式不能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不符合题意;C、原式()()baba=−+,能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符合题意;D、原式不能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应用,准确判断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A.﹣a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33 页
- 大小: 715.693 KB
- 时间: 2025-04-02
-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5.293 MB
- 时间: 2024-09-22
-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 页
- 大小: 3.920 KB
- 时间: 2024-09-11
-
1衔接点05化学反应再认识一、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初中化学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四类,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化合反应,即“由多变一”的反应;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称为分解反应,即“由一变多”的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称为置换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二、重要反应再认识:1.置换反应:根据置换反应中单质的不同类型又可分为②较活泼的金属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如Zn+CuSO4===ZnSO4+Cu;②较活泼的非金属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如C+H2O=====高温CO+H2;③非金属置换出金属,如H2+CuO=====高温H2O+Cu;③金属置换出非金属(常见为氢气)Zn+2HCl===ZnCl2+H2↑。溶液中金属所发生的置换反应,可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进行推理。A.排在H前面的金属可与盐酸、稀硫酸等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硝酸除外);B.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三种金属例外),排在Fe前面的金属只能与其亚铁盐发生置换反应(铁盐一般不发生),而铁与其后的金属盐溶液反应只生成对应的亚铁盐。2.复分解反应:根据复分解反应中化合物不同的组成类型又可分为:②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2②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③盐和酸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④盐和碱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⑤盐和盐反应生成另两种新盐。⑥【你能列举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吗?】。从生成物角度看,只有生成物中出现不溶性气体、不溶性沉淀或者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完全进行。四类反应很重要,但并不能包含所有的化学反应,如Fe2O3+3CO=====高温2Fe+3CO2、CH4+2O2=====点燃CO2+2H2O,既不是置换反应,也不是复分解反应,碳、铁、氢气等可燃物与氧(气)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或者可燃物的氧化【你能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吗?】。当这种反应现象不易被察觉时,又称为缓慢氧化反应;而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就称为燃烧;二者的本质区别就是反应快慢不同。而Fe2O3+3CO=====高温2Fe+3CO2、CuO+H2=====高温Cu+H2O等反应中,金属氧化物失去氧转化为金属单质的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3 页
- 大小: 159.644 KB
- 时间: 2025-02-25
-
海口市2024届高三年级调研考试物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铀是核工业中的最重要元素之一.铀23892U发生衰变产生钍23490Th和另一粒子X,X是()A.42HeB.11HC.10nD.01e−2.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光的波动现象,用红光照射挡板上的双缝,光屏上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样,为使中央亮条纹变宽,下列办法中可行的是()A.增大双缝间的距离B.增大挡板和光屏间的距离C.移动激光器远离光屏D.将红色激光换成绿色激光3.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10t=和20.45t=时刻的波形图,0时刻2mx=处的质点沿y−方向运动.该波()A.沿x−方向传播B.波长为2mC.周期可能为0.4sD.传播的速度大小可能为2.5m/s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两物块,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沿光滑的水平面一起向右运动.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AF,B对A的作用力大小为BF.则(A.2ABFF=B.2ABFF=C.32AFF=D.3BFF=5.如图所示,电阻为R的金属直角线框abcd放置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a、d两点连线与磁场垂直,ab、cd长均为l,bc长为2l,定值电阻阻值也为R,线框绕ad连线以角速度匀速转动.0t=时刻线框所在平面与磁场垂直,则()A.0t=时刻穿过线框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B.0t=时刻bc边所受安培力大小为232BlRC.a、d两点间电压变化规律为22sinuBlt=D.线框转一圈过程中外力对线框做功为242RBl6.雨打芭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抒情意象,为估算雨滴撞击芭蕉叶产生的平均压强p,小明将一圆柱形量筒置于雨中,测得时间t内筒中水面上升的高度为h,设雨滴下落的速度为0v,雨滴竖直下落到水平芭蕉叶上后以速率v竖直反弹,雨水的密度为,不计雨滴重力.压强p为()A.0()vthv−B.0()vthv+C.220()vv−D.220()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1 页
- 大小: 411.736 KB
- 时间: 2025-01-19
-
2022-2023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图甲为某款“自发电”无线门铃按钮,其“发电”原理如图乙所示,按下门铃按钮过程磁铁靠近螺线管,松开门铃按钮磁铁远离螺线管回归原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下按钮过程,螺线管Q端电势较高B.松开按钮过程,螺线管P端电势较低C.按住按钮不动,螺线管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D.按下和松开按钮过程,螺线管产生大小相同的感应电动势【答案】A【解析】【详解】A.按下按钮过程,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向左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可知螺线管中感应电流为从P端流入从Q端流出,螺线管充当电源,则Q端电势较高,故A正确;B.松开按钮过程,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向左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知螺线管中感应电流为从Q端流入,从P端流出,螺线管充当电源,则P端电势较高,故B错误;C.住按钮不动,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不变,螺线管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故C错误;D.按下和松开按钮过程,螺线管中磁通量的变化率不一定相同,故螺线管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故选A。2.如图所示,用细弹簧把一根硬直导线ab挂在形磁铁磁极的正上方,磁铁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开始时导线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当导线中通以由a向b的电流时,导线ab的运动情况是(从上往下看)()A.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上升B.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下降C.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上升D.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下降【答案】D【解析】【详解】在导线两侧取两小段,左边一小段所受的安培力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右侧一小段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从上往下看,知导线逆时针转动,当转动90时,导线所受的安培力方向向下,所以导线的运动情况为逆时针转动,同时下降,ABC错误,D正确。故选D。3.华为笔记本电脑机身和显示屏对应部位分别有磁体和霍尔元件,如图所示。霍尔元件为一块宽为a、长为c的矩形半导体,元件内的导电粒子为自由电子,通入方向向右的电流时,电子的定向移动速度为v。当显示屏闭合时元件处于垂直于上表面、方向向下的匀强磁场中,于是元件的前、后表面间出现电压U,以此控制屏幕的熄灭。则元件的()A.前表面的电势比后表面的低B.自由电子受到洛伦兹力大小为aUeC.其他条件不变时,前、后表面间的电压U与c成正比D.其他条件不变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20 页
- 大小: 1.352 MB
- 时间: 2024-10-09
-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数量:2 份
- 大小: 2.083 MB
- 时间: 2024-10-16
-
����������������������������������������������������������������������������������������������������������������������������������������������������������������������������������������������������������������������������������������������������������������������������������������������������������������������������������������������������������������������������������������������������������������������������������������������������������������������������������������������������������������������������������������������������������������������������������������������������������������������������������������������������������������������������������������������������������������������������������������������������������������������������������������������������������������������������������������������������������������������������������������������������������������������������������������������������������������������������������������������������������������������������������������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7 页
- 大小: 678.315 KB
- 时间: 2024-09-08
-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合肥市六校联考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文科)试卷(必修三)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O2③葡萄糖④Ca2+⑤血浆蛋白⑥胃蛋白酶A.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过程需要的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详解】①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①错误;②氧气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是内环境的成分,②正确;③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是内环境的成分,③正确;④Ca2+等无机盐离子可以存在于内环境,这对于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④正确;⑤血浆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是内环境的成分,⑤正确;⑥胃蛋白酶存在于人体的消化道,不存在于内环境,⑥错误;故选A。【点睛】易错点: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血浆蛋白位于血浆中,属于细胞外液。2.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A、B分别为体液调节、免疫调节,C、D分别为体温、血糖、渗透压调节,各种调节都需组织器官参与协调调节,所以B选项错误。故选B。3.如果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受损,用针刺指尖,正确的判断是A.能缩手,感觉疼痛B.不能缩手,感觉疼痛C.能缩手,无感觉D.不能缩手,无感觉【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详解】试题分
- 浏览量:0
- 下载量:1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8 页
- 大小: 317.500 KB
- 时间: 2024-09-04
-
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1.鸦片战争后,“像允许建立租界、让外国人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组织中外联防局等极为重要的决定,最初都是由地方(大员)做出的”,只是在成为既定事实后,才呈递给省和中央政府最终核准。由此可知.当时清廷()A.积极推动地方政治革新B.从人治走向法治C.近代主权外交意识缺乏D.对地方管理失控2.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中,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补偿了鸦片被销毁的英国商人,并开放五个中国港口以进行国际贸易。另外作为此协议的一部分,这些港口中的每一个,均由不从属于中国法律的英国顾问管理。这些规定,致使中国客观上()A.沦落为英国的殖民地B.司法主权已完全丧失C.逐渐解决了中外纠纷D.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化3.教科研协作体高三3月联考·6)图3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地方外交权的演化过程,这()图3A.说明地方外交权一直在扩大B.反映了中央集权削弱的趋势C.推动了朝贡外交体系的瓦解D.避免了外交体制的混乱无序4.近代西方的战争条约,其固定格式是将战胜者置于战败者之前。而《南京条约》中文原件序言第一句是“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该条约所有涉及中英双方的地方,清政府均把中国排在第一位。这表明清政府()A.坚持闭关自守政策B.固守天朝上国理念C.融入国际条约体系D.维护民族国家利益5.据统计,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移居海外的中国人约有1000万人,主体是劳工,商业、政治性移民次之,文化、亲属团聚等又次之。他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也有大批前往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等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A.中国自然经济走向解体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C.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D.工业革命后世界联系加强6.太平天国的悲剧常常能够引起后人的思考,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下列最能够体现其阶级局限性的说法是()A.没有集中力量北伐体现保守自满B.没有明确革命纲领缺乏政治远见C.流动作战缺稳定根据地教训深刻D.领导集团内讧凸显派系问题严重7.某学者曾评论:“在革命战争中,太平天国扫荡了清朝的八旗和绿营,清朝依靠汉族地主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的支持,维持住它的濒临绝境的统治。到太平天国失败后,全国兵权、财权都分握于曾国藩一系的湘军和李鸿章一系的淮军人物的手里。”该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A.彻底清除了清朝的八旗和绿营B.造成了中央政府权力下移局面C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22 页
- 大小: 755.000 KB
- 时间: 2024-10-09
-
1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卷物理(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10题为单选题,11~12为双选题,双选题选对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1.以下物体被“吸”起来的现象中,主要由于大气压强作用而引起的是()A.图甲中摩擦过的橡胶棒“吸”起纸屑B.图乙中削平的铅柱“吸”在一起C.图丙中塑料吸盘被“吸”在墙上D.图丁中磁铁“吸”起铁钉2.爱劳动的小明春节去给外婆家拜年时,想和爸爸一起去果园修理果枝,他在家里的工具箱里翻出了下面几种剪刀(如图所示),应当选择哪一种最为合适()A.B.C.D.3.小玲同学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觉得电与磁之间有许多相似的规律,她总结了以下几条,你认为合理2的是()A.磁极同名相斥,异名相吸;电荷也同种相斥,异种相吸B.磁体都是导体;导体也都是磁体C.磁体总是存在南北两极;带电体也一定同时带有正负两种电荷D.磁体只能吸引磁性材料;带电体也只能吸引导体4.小明家的智能锁需通过“密码+指纹”两次识别成功才能开锁。第一次识别成功时S1闭合,发声器S发出声音,但不开锁;第二次识别成功时S2闭合,有电流通过电动机M,开锁成功。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A.B.C.D.5.小丁同学想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进行下面几个实验探究,其中难以完成的是()A.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B.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C.探究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长短的关系D.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6.某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A.甲、乙、丙分别为固态、液态和气态B.乙物态的密度一定比甲物态的大C.丙物态的内能一定比乙物态的小D.变化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变化7.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球,这对中国和全球航天界,这都是一项巨大的科学成就。小娟同学设想要控制嫦娥五号沿着月球表面,水平向前匀速直线飞行,在这飞行过程中她需要控制发动机如何喷射燃气()A.竖直向下喷射燃气B.水平向后喷射燃气C.同时向下、向后喷射燃气D.关闭所有发动机8.华为智能手机所搭载的7纳米制造工艺麒麟980芯片,“在指甲盖大小的尺寸上塞进69亿个晶体管”,实现了性能与能效提升的新突破,这都得益于一种新型材料的研发。这种新型材料是()A.超导材料B.磁性材料C.纳米材料D.绝缘材料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1 页
- 大小: 2.896 MB
- 时间: 2025-03-04
-
高一生物试题第1页共7页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开学考前练习高一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共40道题,其中1~10题每题0.5分;11~45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叙述能够体现生物统一性的是()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所含多糖的种类不同C.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含有的细胞器种类不同D.构成不同组织的细胞所含蛋白质的种类不同2.大肠杆菌和HIV共有的结构或物质是()A.拟核B.核糖体C.染色体D.核酸3.月季花从土壤中吸收N元素,主要是用于合成下列哪组化合物()A.葡萄糖和纤维素B.纤维素和磷脂C.核糖核酸和氨基酸D.脱氧核糖核酸和葡萄糖4.某氨基酸的R基为-C3H5O2,在一个该氨基酸分子中含有的碳和氢原子数分别是()A.5、4B.4、4C.4、9D.5、95.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分子都含有碳、氢、氧、氮B.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21种C.每种蛋白质分子都由多条肽链组成D.蛋白质发生热变性后不影响其功能6.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呈现砖红色沉淀B.用离心机处理吸水涨破的人成熟红细胞以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C.鸡蛋煮熟后蛋清蛋白是否变性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制成装片时要用50%酒精洗去浮色7.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道蛋白在跨膜运输物质时都消耗ATPB.DNA和RNA都是高等生物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C.人体内缺Na+会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8.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温度会影响磷脂和膜蛋白分子运动B.膜蛋白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C.有载体蛋白参与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D.线粒体、叶绿体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细胞膜是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9.如图中用不同形式表示了浆细胞(能分泌抗体的淋巴细胞)合成、分泌抗体过程中有关生物膜面积的变化,下列对数字和字母所示结构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b-内质网,②-c-细胞膜,③-a-高尔基体B.①-a-核膜,②-b-高尔基体,③-c-内质网C.①-c-高尔基体,②-b-内质网,③-a-细胞膜D.①-a-内质网,②-c-细胞膜,③-b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7 页
- 大小: 1.339 MB
- 时间: 2024-09-28
-
1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Ca-40Ti-48Co-59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案栏内)1.蛋白质和核酸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其中都含有氮元素。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氮分子的结构式:N≡NB.基态氮原子最外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C.NH3的球棍模型:D.基态氮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2.下列关于原子光谱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光谱告诉我们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B.通过原子光谱可以发现新的元素,也可以鉴定某些元素C.焰色试验是电子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才有的现象D.原子光谱包括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3.“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数的二倍”,支撑这一结论的理论是A.构造原理B.泡利原理C.洪特规则D.能量最低原理4.两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分别是:①1s22s22p63s2②1s22s22p63s23p1,下列有关比较正确的是A.金属性:②>①B.原子半径:②>①C.第一电离能:①>②D.最高正化合价:①>②5.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判断不正确的是A.NH4+为正四面体形B.BeCl2为直线形C.NF3为V形D.CO23−为平面三角形6.下列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的是①SO3②乙烯③乙炔④甲醛⑤NCl3⑥过氧化氢2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7.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下列示意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或离子)可以表示化学式为AB2型化合物晶胞的是A.B.C.D.8.下列关于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只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B.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其空间结构是对称的C.异核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极性分子中一定只含有极性键9.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元素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对角线规则”,如Li和Mg、Be和Al、B和Si的一些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铍是两性氢氧化物B.B和Si的电负性数值相近C.Li在N2中燃烧生成Li3ND.Li和Mg的原子半径相近,且核外电子排布相同10.科学技术在物质结构的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质谱仪可以测定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B.可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测得共价键的键长和键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0 页
- 大小: 544.055 KB
- 时间: 2025-01-02
-
1电阻与变阻器1.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指降温后的溶液)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C.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含结晶水D.从饱和的硫酸铜溶液里结晶析出的胆矾是混合物2.把带正电荷的玻璃棒与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发现两片金属箔张开,这是因为()A.有一部分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箔上B.有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箔转移到玻璃棒上C.有一部分质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箔上D.有一部分质子从金属箔转移到玻璃棒上3.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时,会发生的现象是()A.两灯都发光B.灯L2亮,灯L1不亮C.灯L1、L2的灯丝都会烧坏D.两灯都不亮,电源会烧坏4.在下图中属于并联电路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A.B.C.D.【新课引入】我们为什么用金属铜做导线,而用塑料或者橡胶做金属导线的外套呢?为什么不能用湿手去操作开关呢?L1L22【预习指导1】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导电能力,哪些物质容易导电呢?哪些物质又不容易导电?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辨别呢?我们应该怎样去描述物体的导电能力呢?阅读书本P134到P138,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举例说出三种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2、在家庭电路中,为什么所有导线都要用塑料或者橡胶材料包裹着?3、导体和绝缘体是绝对的吗?为什么?4、我们应该用什么来描述导电能力呢?它又受哪些因素影响呢?【预习指导2】生产、生活和实验研究中,经常用到具有一定阻值的元件—电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但由于实际需要,我们常常要改变电阻大小,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一种可以改变电阻大小的电阻器,即为变阻器。它的应用有许多,比如调音台、调光器、等等,下面请阅读书本P138到P141,并带着下列问题进行思考。1、根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分析,滑动变阻器是通过什么样的原理制成的?32、说一说滑动变阻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一、物质导电性1、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和食盐水。不容易导电的物质绝缘体。橡胶、玻璃、瓷、塑料、干木头、油和干燥的空气是绝缘体。(纯净的水、蒸馏水是不导电的,但普通水中往往溶有大量杂质,能够导电。)2、物质的导电能力不是绝对的。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会变成导体(如金属被腐蚀,烧红的玻璃能够导电)3、金属导电的微观解释:导体内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子,一般非金属中几乎没有自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4 页
- 大小: 858.676 KB
- 时间: 2025-03-16
-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8 页
- 大小: 5.658 MB
- 时间: 202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