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51.949 KB
  • 2024-10-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9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共(12)页,51.94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c8777b819ff50fd66de4edf25b44dc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阎良区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卷不回收。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民族的礼文化、乐文化效法自然而来,相辅相成。先秦礼乐

文化的历史演进,沿着伦理道德一脉,其核心价值从“事神致福”渐变为“仁者爱人”,生发出与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宗法社会的社会结构相适应的独特文化形式,日益成为深入人心的世道常理,沉淀为中华民族独树一帜的文化传统。礼,源于天地之道,礼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体现在对天地之序的

遵循上。人是由天道化生的,顺承天道来治理人情,这是礼文化基本的发生逻辑。礼把因血缘宗亲关系形成的长幼、远近、尊卑等级与社会关系比对、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社会差序格局的文化符号系统。礼既是社会治理体系,更是行为规范体系,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祭祀天地、军旅

征战、婚丧礼仪,到衣食住行和待人接物,全部都深深地烙上了礼的烙印,成为人们不可须臾而离之的东西。“乐”的发生逻辑源于效法天地自然的和谐之道。因为“仁近于乐”,乐就不单纯是艺术的形式,而具有了德育功能。“乐,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礼记·乐记

》)。在儒家看来,真正可以称得上“乐”的,必须是风雅中正的德音。乐文化,通过与礼文化形成功能相异却取向相合的张力结构,而通达礼文化之精神内核,并与其相得益彰。礼乐文化这套文化符号系统,是早慧的中华民族以特有的道德理性和人文主义为人类文明

开发出的一条通向理想世界的文化之路。春秋时期,孔子“释仁入礼”,使得礼乐文化从文化符号系统转型为以文化符号为载体的儒家价值系统,完成了中华文化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身与心的关系维度上事实与价值的双重范导,标举着以伦理道德为底色和价值支撑的“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乎”的人文主义之光。礼乐文化

不是宗教文化而是世俗文化、生活文化,其重点始终不离人们现实的、感性的生活图景,朝聘、乡射、冠、笄、婚、丧乃至揖让进退、洒扫庭院都有礼可循,正如朱熹所言“耳闻目见,无非是礼”。正是这种把文化活动融于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形态,成就了礼乐文化规整有序的生活画卷,并且从日用不觉的生活实践的

空间维度的延展到赓续不辍的时间维度,成就了独属于中国人的礼乐风景。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标识性的文化形态。对先秦礼乐的现代性反思,不仅是为了凝注礼乐文化的古典余韵,守住一份文化乡愁,更应寄希望于礼乐文化能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文化使命中开出新篇。(《融入世俗生

活的先秦礼乐文化》《光明日报》2020年12月12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秦礼乐文化适应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宗法社会的社会结构,已逐渐成为深入人心的世道常理。B.礼源于天地之道,遵循天地之序,在生

活各个方面都有渗透,是人们一刻也离不开的东西。C.日常生活中融入文化活动成就了礼乐文化的规整有序,使其从空间维度延展到时间维度。D.只有近仁且风雅中正的德音才具有德育功能,而其它的乐作为艺术形式则不具备德育功能。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采用了引用论证法,引用《礼记·乐记》论证了乐的发生源于效法天地自然的和谐之道。B.文章先总提礼乐文化,然后分别分析“礼”“乐”文化根源,接下来分析礼乐文化同世俗生活的关系。C.文章论证兼顾对立与统一,既兼顾礼、乐文化各自的特征,又论证了二者在整体上统一的价值特点。D.文章末段既肯定了礼乐文

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地位,又提出了进行现代性反思的目的和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文化和乐文化功能不同,注定二者存在差异,而取向相同又使它们精神内核相通。B.礼是行为规范

体系,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行为会或多或少受到礼的影响。C.孔子“释仁人礼”赋予礼乐文化儒家价值内涵,使之成为通向理想世界的文化之路。D.礼乐文化不离现实感性生活图景,这是因其不是宗教文化而是世俗文化、生活文化。(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从命题阶段开始,就以诗词运用为重心,激活古老“赋诗言志”传统,以诗词为武器,打通时间、空间、雅俗壁垒,为生活赋能。第一期中的“身临其境题”正是这样的尝试,题目要求引用古代诗词形容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的歌词“敢问路在

何方,路在脚下”,答案则是楚辞《离骚》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典范,《西游记》电视剧主题曲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楚辞》则是中国诗歌的源头之一。在这道题目中,不同时代的经典文本完成了一次隔空对话,从

诗歌到小说再到歌词,跨越了三个体裁,让古诗之情融入当下之情,以古人之志表达今人之志。中国人有一座巨大、开放的语言宝库,供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共享。《中国诗词大会》便将这一共享过程集中呈现,辅之以声光视效等媒体手段,使之成为

一场真正的文化盛宴。来自少年团、青年团、百行团、家庭团的诗词爱好者登上舞台,一较高下。让人禁不住感叹,经典诗词绝非高高在上的“王谢堂前燕”,而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诗词之美也不应被定格于书本,而是需要随着不同职业的人走入生活,融入新时代。只有这样,诗词才能用起来、活起来,最大限度

地激起大众共情。第二期中的题目“选一句诗词送给海拔最高边境派出所民警”,答案并不唯一,其中一位选手选择了毛泽东《卜算子》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得到了万人团中大部分人的认同,因而胜出。这是对前五季标准答题模式的重大突破,评判的标准不归于专家学

者,而是归于万人团,实现了由个体表达到群体表达的完美融合。(摘编自《<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诗词为生活赋能》)材料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大型音乐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就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气象万千的文学经典之门,通过现代

化手段,在思想立意、文化内涵、节目形态等维度上既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也让古老文化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人们在经典诗词的引领下,一边重温古代文化的创新魅力,一边潜移默化地开阔思想,重塑道德理念,为社会和谐

、文化繁荣添油助力。应当说,经典文本的意义不仅在于其优美的词语,更在于其内涵深厚、立意深远。《长歌行》里的惜时之意、《山高路远》中的乐观进取……优秀作品无一不是直抵人心,为现代人的生活、工作注入更加充沛充实的

文化元气。中华民族是长于抒情、长于吟咏诗歌的民族,诗词是我们这个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精神财富,它不应也不会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更应当时时刻刻活跃在亿万人民群众的生活里。借由歌声合成、语音识别等新技术的新玩法,“读诗成曲,传唱经典”这一全新概念也促使更多人加入到“经典传唱人”的行列。我们用经典诗

词、传统文化培根铸魂,我们希望这些底蕴深厚、魅力无限的艺术经典能够持续引领当代文化风尚。(摘编自《用经典诗词培根铸魂引领风尚》)材料三:古诗词文化的普及,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所谓“普及”究竟指向何处?目前来看,社会上对古诗词的弘扬,着力点主要在于记诵。古

诗词文化的普及固然应包括记诵乃至创作,但仅停留在这些“技”的层面实则并非真正的普及。古诗词及其传承有其自身的特性。作为“有意味的形式”,诗词所承载的是人的情感。而一首诗词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流传至今并成为经典,这是我

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选择的结果,这些诗词中的“意味”也因此而包含了历史合理性。记诵是我们体认古诗词的途径,以记诵为评判标准的文娱节目对于古诗词文化传播也确有其借鉴意义,但仅从记诵层面“普及”古诗词文化,其局限性是不言自明的。这就需要我们有更多的学者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来体认、解读古诗词的文

化意蕴,为读者与古诗词之间架起有效的桥梁。(摘编自《诗词文化普及不能止于记诵》)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的创新尝试,强调“诗词运用”,将不同时代的经典文本完成隔空对话,让古典诗词在当今呈现出更鲜活的生命。

B.诗词之美不仅仅美在词语,更美在其内涵深厚、立意深远,不应被限定在书本上,更应该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新时代。C.传承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可以开阔我们的思想,重塑我们的道德理念,可让我们的人生境界得到提升,社会更加和谐。D.诗词的“意味”可以体现人的情感,故其本身就具有历史合理性,而能否

引发不同时代人们的共鸣,是诗词能否成为经典的重要因素。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对前五季的最大突破是由个体表达走向群体表达的完美融合,答案评判的标准不再归于专家学者

,而是归于万人团。B.《中国诗词大会》经过六季的迭代传播,打通了时间、空间雅俗壁垒,跨越了年龄、职业、学历背景等,是一场真正的文化盛宴。C.目前,社会上大多数人认为普及诗词重在记诵,实际上,这种做法只停留在了“技”的层面,具有局限性,并不是对古诗词真正的普及。D.要让底蕴

深厚、魅力无限的艺术经典能够融入当代生活,持续引领当代文化风尚,需要学者们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来体认、解读古诗词的文化意蕴。6.《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和《经典咏流传》在传播中国诗词文化上有何共同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非攻(节选)鲁迅他穿过厨下,到得后门外的井边,绞着辘轳,汲起半瓶井水来,捧着吸了十多口,于是放下瓦瓶,抹一抹嘴,跑进厨房里,道:“耕柱子!给我和

起玉米粉来!”耕柱子恰恰从堂屋里走到,是一个很精神的青年。“先生,是做十多天的干粮罢?”他问。“对咧。”墨子说,“公孙高走了罢?”“走了。”耕柱子笑道,“他很生气,说我们兼爱无父,像禽兽一样。”墨子也笑了一笑。“先生到楚国去?”“是的。你也知道了?”墨子让耕柱子用水和着玉米粉,自己去取

火石和艾绒打了火,点起枯枝来沸水,眼睛看着火焰,慢慢的说道:“我们的老乡公输般,他总是倚恃着自己的一点小聪明,兴风作浪的。造了钩拒,教楚王和越人打仗还不够,这回是又想出了什么云梯,要怂恿楚王攻宋去了。宋是小国,怎禁得这么一攻。我去按他一下罢。”他看得耕柱子已

经把窝窝头上了蒸笼,便回到自己的房里,在壁厨里摸出一把盐渍藜菜干,一柄破铜刀,另外找了一张破包袱,等耕柱子端进蒸熟的窝窝头来,就一起打成一个包裹。衣服却不打点,也不带洗脸的手巾,只把皮带紧了一紧,走到堂下,穿好草鞋,背上包裹,头也不回的走了。从包裹里,还一阵一阵的冒着热蒸汽。“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呢?

”耕柱子在后面叫喊道。“总得二十来天罢。”墨子答着,只是走。墨子走进宋国的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下来一看,鞋底也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他毫不在意,仍然走:沿

路看看情形,人口倒很不少,然而历来的水灾和兵灾的痕迹,却到处存留,没有人民的变换得飞快。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棵大树,看不见一个活泼的人,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就这样的到了都城。城墙也很破旧,但有几处添了

新石头:护城沟边看见烂泥堆,像是有人淘掘过,但只见有几个闲人坐在沟沿上似乎钓着鱼。“他们大约也听到消息了。”墨子想。细看那些钓鱼人,却没有自己的学生在里面。他决计穿城而过,于是走近北关,顺着中央的一条街,一径向南走

。城里面也很萧条,但也很平静;店铺都贴着减价的条子,然而并不见买主,可是店里也并无怎样的货色,街道上满积着又细又粘的黄尘。“这模样了,还要来攻它!”墨子想。他在大街上前行,除看见了贫弱而外,也没有什么异样。楚国要来进攻的消息,是也许已经听到了的,然而大家被攻得习惯了,自

认是活该受攻的了,竟并不觉得特别,况且谁都只剩了一条性命,无衣无食,所以也没有什么人想搬家。待到望见南关的城楼了,这才看见街角上聚着十多个人,好像在听一个人讲故事。当墨子走得临近时,只见那人的手在空中一挥,大叫道:“我们给他

们看看宋国的民气!我们都去死!”墨子知道,这是自己的学生曹公子的声音。然而他并不挤进去招呼他,匆匆的出了南关,只赶自己的路。又走了一天和大半夜,歇下来,在一个农家的檐下睡到黎明,起来仍复走。草鞋已经碎成一片一片,穿不住了,包袱里还有窝窝头,不能用,便只好撕下一块布裳来,包了脚。不过布片

薄,不平的村路梗着他的脚底,走起来就更艰难。到得下午,他坐在一株小小的槐树下,打开包裹来吃午餐,也算是歇歇脚。远远的望见一个大汉,推着很重的小车,向这边走过来了,到得临近,那人就歇下车子,走到墨子面前,叫了一声“先生”,一面撩起衣角来揩脸上的汗

,喘着气。“这是沙么?”墨子认识他是自己的学生管黔敖,便问。“是的,防云梯的。”“别的准备怎么样?”“也已经募集了一些麻、灰、铁。不过难得很:有的不肯,肯的没有。还是讲空话的多……”“昨天在城里听见曹公子在讲演,又在玩一股什么‘气’,嚷什么‘死’了。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死并不坏,也很难,但

要死得于民有利!”“和他很难说,”管黔敖怅怅的答道,“他在这里做了两年官,不大愿意和我们说话了……”“禽滑厘呢?”“他可是很忙。刚刚试验过连弩,现在恐怕在西关外看地势,所以遇不着先生。先生是到楚国去找公输般的罢?”“不错,”墨子说,“不过他听

不听我,还是料不定的。你们仍然准备着,不要只望着口舌的成功。”管黔敖点点头,看墨子上了路,目送了一会,便推着小车,吱吱嘎嘎的进城去了。(有删改)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详细地描绘了墨子脚上草鞋的变化,由鞋带断三四次,鞋底

磨出大窟窿,到最后变成碎片,这反映了他摩顶放踵的精神。B.小说开篇对“他”进行动作描写,然后接之以语言描写,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这既设置了悬念,又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C.文中有意描写了曹公子的街头演讲,并写聚集的人

好像在听故事,这与鲁迅在其他作品中的“看客”一样,都是批判的对象。D.小说写墨子推测宋国人“大约”“也许”知道了楚国将要来攻的消息,但并没有求证,是因为他在处事上不擅交际,处事不周。8.哲学家冯友兰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

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与众生和世界联系起来,对社会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墨子的天地境界的。(6分)9.请从叙述人称的角度谈谈本文的叙事特色。(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祖楷,魏殷州刺史。父谦,周荆州总管。彭少孤,事母以孝闻。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宇文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彭未至齐州三十

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骑士因执而锁之。彭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

左右不得辄动。”其从者愕然而去。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数岁,转车骑将军,俄转骠骑,恒典宿卫。性谨密,在省闼二十余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上尝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彭

曰:“臣少爱《周礼》《尚书》,每于休沐..之暇,不敢废也。”上曰:“试为我言之。”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观者以为知言。后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上大悦,赐钱一万。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

”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以来请耳。”遂遣之。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可汗留彭不遣百余日,上赂以缯彩,然后得归。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邑二千

户。炀帝..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从幸洛阳,彭督后军。时汉王谅初平,余党往往屯聚,令彭率众数万镇遏山东,复领慈州事。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帝遣使吊祭,赠大将军,谥曰肃。子宝德嗣。

(节选自《隋书·崔彭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B.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

/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C.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D.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

/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B.践阼,亦作“践祚”,意思是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

阼阶上为主位。在这里指皇帝登基。C.休沐,休息洗浴,犹休假。从汉代起,政府机关规定每五日休息一天,称作“五日休”。唐代改为“旬休”,即每十日休息一天。D.炀帝,隋朝皇帝杨广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

正确的一项是(3分)A.崔彭胸有胆略,才智非凡。崔彭奉命带两人去召回镇守齐州的宇文纯的过程,充分展现了他的才智,最终捉住宇文纯,成功完成任务。B.崔彭有军事才能,多受倚重。周武帝时,官至门正上士。高祖即位,被任命为监门郎将。去世后,高祖派使者吊唁祭奠,赠封为大将军。C.崔彭喜爱读书,能学

以致用。年少时喜欢读《周官》《尚书》,能够在守卫皇宫时给皇上讲君臣警惕谨慎的道理,并得到观者的肯定。D.崔彭射术高明,闻名于突厥。曾在武德殿一箭射中殿梁上的鸽子,因此被可汗请去。到达突厥国中后,再展射箭绝技,突厥人无不叹服。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彭未至齐州三

十里,因诈病,止传舍。(5分)(2)上尝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二)苏轼南来三见岁云徂①,直恐终身走道途。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

旧桃符。烟花已作青春②意,霜雪偏寻病客须。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③。[注]①苏轼于熙宁四年(1071)冬到杭州任通判,至作此诗,已度过三个除夕。岁云徂,谓年岁辞去。徂,往。②青春:春季。③古俗,正月初一家人先幼后长依次饮屠苏酒。《时镜新

书》晋董勋云:“正旦饮酒先从小者,何也?勋曰:‘俗以小者得岁,故先酒贺之,老者失时,故后饮酒。”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离开朝廷南来已三年,恐怕自己终身奔走于宦途而不能践偿其政治抱负。B.因桃符一年一换,诗人自比“桃符”,寄托了自己在新的一年仕途晋

升的愿望。C.颈联对仗工整,诗人以自然界万物复苏的繁丽景象来反衬出自己的衰病老迈。D.本诗抒发了除夜感慨,“桃符”“烟花”“屠苏”等意象照应节令,节日氛围浓厚。15.末句“不辞最后饮屠苏”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阿房宫赋》中“,”两句用夸张、衬托的手法,从渭河水面上漂浮物的角度,极言宫女之多。(2)孔子警醒我们在跟人相处时“,”,我们没有必要一味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严己宽

人。(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条件的句子是:。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陶渊明有一张无弦琴,他并不会弹琴,但是他每每________的

时候就会去弹弹琴。没有琴弦,有什么可弹的,可是他却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很多东西不需要太过于追究,不会弹奏又何妨,只要那个特定的时刻心中有那样一份情怀就好了,所以陶渊明不________于现实的田园,通过“得意忘言”的途径

,________一种精神上的超越和心灵的丰盈。在陶渊明那里,因为有了一双慧眼,一双意趣盎然的眼睛,所以他能够获得审美的至高境界()生活中的平凡之物()平凡之事皆是风景。陶渊明给我们的启示在于,一处风景能否驻进你的心灵,关键看你心

中有意趣,有情怀,有诗意和它是不是高山大河。生活的忙乱需要躲避,心灵的拥挤滞塞也需要疏通,心眼足够大,智慧才会更多吧。当一个人心里诗意盎然,志趣高妙的时候,他的风景就会________。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意兴盎然沉迷获得不胜枚举B.意兴阑珊沉迷达到比比皆是C.意兴阑珊拘泥达到不胜枚举D.意兴盎然拘泥获得比比皆是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仅要看它是不是高山大河,更要看你心中是否有意趣,有情怀,有诗意。B.不仅要看你心

中是否有意趣,有情怀,有诗意,更要看它是不是高山大河。C.关键看你心中是否有意趣,有情怀,有诗意和它是不是高山大河。D.关键看它是不是高山大河和你是否心中有意趣,有情怀,有诗意。19.在原文括号处,依次填入的标点,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A.”!——,B.!”:、C.”!:、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孔子特别强调①。学习是迅速扩大知识的捷径,不注重学习的人不可能很好地发展自己。“思而不学”就不能保证思考的科学性。通过学习,人们可以获得思考的坚实基础和正确方向。由此看来

,学固然重要,然而②,它意味着对所学的知识加以认真审视、整理甚至提升,意味着创造。“学而不思”往往容易上当受骗,越热情越勤奋结果就越可怕。会学习再加.上能思考,则是如虎添翼。所以,孔子③,又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

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任务并开展巡视探测

。天问一号任务突破了第二宇宙速度发射、行星际飞行及测控通信、地外行星软着陆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60分)孔子曾自述心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又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与颜回乐在何处,所乐何事,周敦颐也曾要求程颐、程颢好好参悟。作为儒家思想

重要内容的“圣贤的智慧”,千百年来,一直启迪与引导着无数人积极探索人生真谛,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它对生活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着重要意义。语文老师计划在课堂上举行“悟圣贤智慧,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

你的感受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阎良区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3分)D(根据原文“因为‘仁近于乐’,乐就不单纯是艺术的形式,而具有了德育功能”可知,乐具有德育功能,不分种类。)2.(3分)A(“引用《礼记·乐记》论证了乐的发生源于效法天地自然的和谐之道”错误,引文是为了论证乐和德的关系。)3.(3分)B(A项,

“而取向相同又使它们精神内核相通”错误,由原文“乐文化,通过与礼文化形成功能相异却取向相合的张力结构,而通达礼文化之精神内核,并与其相得益彰”可知,原文是张力结构使得二者精神内核相通;C项,“孔子‘释仁人礼’赋予礼乐文

化儒家价值内涵”错误,由原文“礼乐文化这套文化符号系统,是早慧的中华民族以特有的道德理性和人文主义为人类文明开发出的一条通向理想世界的文化之路”可知,不是孔子的“释仁人礼”使之成为通向理想世界的文化之

路,而是早慧的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开发出的一条通向理想世界的文化之路;D项,“这是因其不是宗教文化而是世俗文化生活文化”错误,原文是“礼乐文化不是宗教文化而是世俗文化、生活文化,其重点始终不离人们现实的、感性的生活图景”,可见,前后两句并不是因果关系。)(二)实用

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4.(3分)D(“诗词的‘意味’可以体现人的情感,故其本身就具有历史合理性”错误,原文是说“一首诗词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流传至今并成为经典,这是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选择的结果,这些诗词中的意味’也因此而包含了历史合理性”。)5.

(3分)A(原文是说这是对前五季标准答题模式的“重大突破”,而不是“最大突破”。)6.(6分)①在技术上都运用现代化媒体手段传播诗词文化,让诗词文化焕发现代魅力。②都注重挖掘诗词的情感内涵,发掘诗词的现代意义,将古典诗词和现实生活相融合。③让诗词走人普通大众,为生活赋能,用传统文

化培根铸魂。(每点2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7.(3分)D(“是因为他在处事上不擅交际,处事不周”错,强加因果。墨子只是推测而不去求证,是因为他需要尽快赶到楚国阻止战争。)8.(6分)①肖像描写,写他佩戴破旧的铜刀,背着破旧的包袱,穿草鞋,描绘出一个实干家

形象。②语言描写,墨子语言简单朴实,态度鲜明,又刚直有力。③行动描写,文中反复描写墨子“走”“前行”,他行色匆匆只是为了阻止一场别国的战争。(每点2分)9.(6分)①本文采用第三人称来叙事,使得小说在具有客观性的同时也不乏现场感,

让读者身临其境,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②作品通过描写墨子在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再现了墨子急于阻止公输般帮助楚国攻打贫弱的宋国的非正义行动的紧迫感,形象地体现了墨子“非攻”的思想主张。(每点3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3分)C(“彭出传舍迎之”句意完整,“之”作“迎”的宾语,代指宇文纯,故在“之”后应断开;“纯有疑色”应是崔彭观察到的内容,作“察”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据此可排除BD两项。“将宣诏”意为将要宣

读诏令,句意完整;而“可下马”的主语应是“王”,故应在“王”前断开。据此可排除A项。)11.(3分)A(“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尚书》是五经之一。)12.(3分)B(“高祖派使者吊唁祭奠,赠封为大将军”错。根据文中最后--段“炀帝即位”,应是炀帝派使者吊唁祭奠

,赠封崔彭为大将军,而非高祖。)13.(10分)(1)(5分)崔彭来到距离齐州三十里远的地方,于是假装生病,在驿站停留下来。(“诈”,假装。“止”,停止,停留。“传舍”,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关键词每处1分,句意2分)(2)(5分)皇上曾经对崔彭说:“你

值班的时候,我休息睡觉很安稳。你射箭骑马的本领确已超人,还稍懂学问吗?”(“当上”,值班,即当值的时候。“绝人”,犹过人,超过一般人。“颇”,略微,稍微。关键词每处1分,句意2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3分

)B(“寄托了自己在新的一年仕途晋升的愿望”曲解文意。由“退归”可知,本句暗指诗人要抛却不如意的仕途,含有退隐之意。)15.(6分)①饮屠苏酒的顺序是自少至老,诗人说“最后饮”,表明了他年事已高。②诗人“辞”掉的是富贵荣

华,表明他不再以仕途不畅为意。③“不辞最后饮”又表明他不以岁月流逝为意,以豁达乐观待之,表现了诗人豪放旷达的情怀。(每点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6分)(1)渭流涨腻弃脂水也(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3)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文

字运用(20分)17.(3分)D(意兴阑珊:兴致将近。意兴盎然:形容兴致很浓的样子。此处指有兴致,应选“意兴盎然”。沉迷:深深地沉溺某事物。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此处指固执,应选“拘泥”。达到:到(多用于抽象事物或程度)。获得:取

得,得到(多用于抽象事物)。此处指得到,应选“获得”。不胜枚举: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比比皆是:到处都是。此处指到处都有,应选“比比皆是”。)18.(3分)A(B项,语序不当,“你心中是否有意趣,有情怀,有诗意”与“它是不是高山大河”顺序错误。C项,“和”并列关系错误,应为递进关系;

语序也有错误。D项,“和”并列关系错误,应为递进关系。)19.(3分)B(第一处,叹号必须放人引号之内,表示这是陶渊明诗中的感叹,而非本文作者的感叹;第二处,对“审美的至高境界”的解释是一个较长的判断式表述,使用冒号更好;第三处,较短的名词性短语之间,应该用顿号。)2

0.(6分)①学习和思考的结合②思考同样不可忽视③既注重培养弟子的学习能力。(每空2分,意对即可)21.(5分)①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圆满成功;②“祝融号”火星车将开展着陆探测;③其任务突破关键技术;④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又一里程碑。四、写作(60分)22

.(60分)略。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崔彭,字子彭,是博陵安平人。祖父崔楷,魏时任殷州刺史。父亲崔谦,是北周荆州总管。崔彭少年失父,事奉母亲以孝闻名。性格刚直勇敢,有军事才略,精于骑马射箭。爱读《周官》《尚书》,粗略知晓其大概意旨。周

武帝时,任侍伯上士,几经改任后任门正上士。等到隋高祖杨坚担任北周丞相时,北周陈王宇文纯镇守齐州,高祖怕他会反叛,于是派崔彭带领两个随从骑兵去召宇文纯回朝廷。崔彭来到距离齐州三十里远的地方,于是假装生病,在驿站停留下来,派人对宇文纯说:“天子有诏书交到陈王住所,崔彭苦于疾病,不能勉强步行,希望陈王屈

尊到这里来。”宇文纯怀疑事情有变故,多带随从的骑兵来到崔彭的住处。崔彭走出驿站迎接,观察到宇文纯心中有疑虑,担心他不听从征召,于是骗宇文纯说:“陈王可以令众人回避,我将秘密告诉你事情。”宇文纯挥手叫从骑走开,崔彭又说:“将要宣读诏令了,陈王该下马聆听。”宇文纯急忙下马,崔彭回头对自己的两

位从骑说:“陈王不听从皇上征召,可以把他抓起来。”两骑士于是抓着宇文纯,并把他锁起来。崔彭于是大声说:“陈王有罪,皇上征召入朝,旁人不准乱动。”陈王的随从惊愕地离去。高祖见后大为高兴,拜任他为上仪同。等到隋高祖登基后,升任崔彭为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之职,

被赐封安阳县男的爵位。几年后,改任车骑将军,随后又改任骠骑将军,一直主持宫中的值班警卫。他生性谨慎缜密,在禁宫二十多年,只要值班在仪仗之中,他就整日端坐着,从未有懈怠懒惰的样子,皇上很喜欢他。皇上曾经对崔彭说:“你给我值班的时候,我休息睡觉很安稳。你射箭骑马的本领确已超人,还稍

懂学问吗?”崔彭说:“臣小时喜欢《周礼》《尚书》,每遇休闲假日,也不敢废弛。”皇上说:“试着给我说说。”崔彭于是就谈了君臣警惕谨慎的义理,皇上称好。旁边的人(看到这一幕的人)认为他懂得先哲教言。后来加任.上开府,升任备身将军。皇上曾在武德殿宴请达头可汗的使者,有鸽子在殿梁.上鸣叫。皇上叫

崔彭射它,一发即中。皇上大为高兴,赐给一万钱币。到使者回去后,可汗又派使者对皇.上说:“请求与崔将军见一面。”皇上说:“这一定是因为擅长射术而闻名于胡人王庭,所以来请求相见。”于是派他前往。到达那以后,可汗召来数十个擅长射箭的人,把肉拋投在郊野,用来聚集飞鸢,派那些善射的人去射,大多射不中。又请崔

彭去射,他连射数箭,飞鸢都应弦坠落,突厥人互相对视,无不赞叹敬服。可汗留住崔彭不放达一百多天,皇上赠以丝缯彩帛,崔彭才得以回朝。仁寿末年,升爵位为安阳县公,食邑二千户。炀帝即位后,升任左领军大将军。随驾前往洛阳,崔彭总督后军。当时汉王杨谅叛乱

刚刚平定,余党到处聚集,朝廷派崔彭率数万士兵平定山东制止叛乱,又兼领慈州职事。炀帝因他清廉,赐予绢帛五百匹。不久去世,终年六十三岁。皇帝派使者吊唁祭奠,赠封为大将军,赠谥号为肃。儿子崔宝德继承他的爵位和职位。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

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