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223.500 KB
  • 2024-09-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7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精准解析】.doc,共(20)页,223.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a442da60bc71d6f83f3211756bb8e2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线上摸底考试卷高二历史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前6单元第1卷(选择题)1.周代在王位和诸侯国国君继承对象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嫡出,若没有嫡出之子,再考虑庶出;在坚持“立嫡”原则的同时,

还要坚持以年龄排序的原则,由长及幼,不能错乱。这说明周代A.儒家“尊老敬长”的礼制成为政治准绳B.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前提与基础C.官僚政治的巩固须借助嫡长子继承制D.注重维系政权继承的稳定性【答案】D【解析】【详解】周代规定王位和诸侯国君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有利于维系政权继

承的稳定性,故选D项;材料体现了宗法制,没有涉及礼制,故排除A项;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故排除B项;周代实行贵族政治,不是官僚政治,故排除C项2.如图描述的是古代中国公元前769一公元前221年间

发生的战争,其中横轴数字以10年为间隔,如4代表第4个10年。与其它类型的战争相比,姬姓国家间A.战争次数在所有时间段均最少B.战争减少说明姬姓封国己消亡C.战争因礼乐制度得到有效遏制D.战争并未因宗法血缘得以避免【答案】D【解析】【详解】由图中时间可知,图中现象发

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此时诸侯争霸,即使是姬姓国家间,战争也较为频繁,这说明战争并未因宗法血缘关系得以避免,故选D。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期,期间社会动荡,战争频繁,A项说法显然不符合史实,排除;图中尽管

姬姓与非姬姓国家间的战争几乎持续到了最后,这说明姬姓封国并未消亡,排除B;C项如果成立,则不会有那么频繁的战争,故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作选择类型的图表分析题时,学生可结合选项内容进行解读,须格外注意选项的程度用词。3.费

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

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等。据此可知,“差序格局”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B.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C.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答

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结合所学可知该制度为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明确了尊卑等级,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秩序,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故B项符合题意。A项,宗法制度先于儒家思想产生,排除。C项,宗法制度后来遭到破坏,故排除。D项,宗法制度是社会等级形成的根源,而非表现,排除。4.秦初,丞相王绾献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秦王请群臣议。

李斯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则安宁之术也。”秦始皇纳其言。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A.秦统一之后始行郡县制B.秦统一后全境推行郡县制C.战国时各国采用分封制D.战国时已普遍推行郡县制【答案

】B【解析】【详解】材料文字“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则安宁之术也”表明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其主张被秦王采纳,在全国实行郡县制,B正确;郡县制在秦以前的战国时期已经存在,排除A;C与材料信息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战国是否实行

郡县制的信息,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则安宁之术也”,联系所学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的史实分析解答。5.如图为西安大雁塔唐代进士题名帖。大雁塔位于陕西西安的

慈恩寺中,为唐玄奘所建。唐朝新中进士,均在大雁塔内题名,故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雁塔下题名成为时人光宗耀祖的目标追求。对此解释合理的是,唐代A.科举取士的形式趋向于僵化B.书法艺术受到士人推崇C.科举考试的社会影

响力凸显D.文学素养影响科举功名【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雁塔题名”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雁塔下题名成为时人光宗耀祖所追求的目标,说明科举考试的社会影响力凸显,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取士的形式,故排除A项;材料主题与书法艺术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文学

素养与科举功名的关系,故排除D项。6.在宋朝的官方史书中,声称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之前,是没有预谋的。但是,近代许多史学家认为,从赵匡胤即位后竟无须再出征辽兵即“自行遁去”、《辽史》也没有“是年南寇”的记录以及京师汴梁在兵变前不久即谣传“点检作天子”、再加上现成黄袍之预备、禅位诏之事先草拟

等,说明陈桥兵变是有预谋的政变。这表明A.历史的真相无法搞清楚B.历史记述带有一定的主观意识C.历史的真相是无法掩盖的D.宋朝的官方史书没有真实内容【答案】B【解析】【详解】在宋朝的官方史书中,声称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之前,是没有预谋的,而近代许多史学家认为

陈桥兵变是有预谋的政变,说明历史记述由于受立场和时代的局限性,带有一定的主观意识,故B正确;A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排除;材料信息无法得出陈桥兵变的真相,不能说明历史的真相是无法掩盖的,排除C;D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错误。7.明大学士李东阳疏言“内阁与瑾(宦官刘瑾),

职掌相关,凡调旨撰敕,或被改再三,或径自窜改,或持归私室,假手他人。臣虽委曲匡持,而因循隐忍,所损已多。”李东阳所述主要是由于A.内阁只是内侍机构B.宦官职掌裁定权C.皇帝专制皇权至上D.丞相制度被废除【答案】C【解析】

材料反映了明朝宦官专权的现象,内阁的地位、性质与宦官专权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A错误;宦官没有裁定权,裁决权属于皇帝,故B错误;宦官专权是皇帝专制皇权至上的产物,故C正确;丞相制度被废除与宦官专权之间也没有因果关系,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

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宦官刘瑾……职掌相关,凡调旨撰敕,或被改再三,或径自窜改,或持归私室,假手他人”,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宦官专权的根源出发,即可得出“君主专制”的结论。8.据记载,康熙帝时期“御门听政”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也就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门

听取内阁等各部院部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据此可知,“御门听政”A.剥夺了内阁的决策权B.提高了皇权统治效能C.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D.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皇帝定期在乾

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部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可知,“御门听政”减少了处理政务的环节,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B正确;内阁没有决策权,A错误;“御门听政”和减轻君主政务负担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D表述太绝对,“御门听政”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

性,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部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9.下表为有关军机处成立时间的记载,据此可知A.上述史料均不是第一手史料,没有研究价

值B.军需房、军机房均为军机处的早期名称,职能相同C.军机处的保密性很强,无法通过文献史料梳理考证其成立时间D.理顺军需房、军机房与军机处的关系,利于考订军机处成立时间【答案】D【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军机处成立的时间和职能变化的

理解和认识。表格中列举了四个与军机处成立时间相关的记载,结合所学我们发现:军机处的名称前后有所变化,其职能范围也与所变化,这一点必须要清楚,故D项说法正确;虽然表中的记载来源不是一手史料,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军需房和军

机房的职能显然不同,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的说法太过绝对,排除。10.监察官员由开始泛泛地“察举非法,受公卿群吏奏事,有违失者举之”,逐步发展到“纠举百僚,推鞠狱讼”,甚至不但察举各级官吏法乱纪事件,还受诏

参与司法审判、监军、监财、监试等。这反映了监察制度A.功能增强和职责范围的扩大B.消除了威胁政权的潜在因素C.导致官僚阶层相互倾轧加剧D.在百官之中处于超然的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监察官员由开始的“察举非法”,逐步发展到“推鞠

狱讼”,甚至受诏参与司法审判、监军、监财、监试等。这反映出监察官员的职责范围扩大,故A项正确;B项错在“清除了”,说法绝对;材料体现不出官僚阶层相互倾轧,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监察官员的超然地位,故D项错误。11.公

元前462年,厄菲阿尔特当选将军之后进行改革,剥夺了贵族会议否定公民大会决议和控制公职人员行动的权力,贵族会议仅保留了对涉及宗教传统方面的案件的司法权。这次改革A.有利于扩大公职人员的权力B.剥夺了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C.使公民大会获得了合法地位D.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

“剥夺了贵族会议否定公民大会决议和控制公职人员行动的权力”是对于公民大会民主决策权力的维护,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D正确;材料中是维护公民大会的地位,并不是有利于扩大公职人员的权力,A错误;材料中只是“剥夺了贵族会议否定公民大会决议和控制公职人员行动的权力”,并不是剥夺了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B错误;公民大会本身就是合法机构,并不是材料中的措施导致,C错误。12.有学者认为:“雅典社会不允许独立性留出余地,也不允许个人得到保护,它完全吞没了个人。”这位学者意在强调雅典民主政治A.有利于西方人文主义的兴起B.追求公民集体利益至上C.是奴隶

制专政的工具D.完全忽略了公民个人利益【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社会不允许给独立性留出余地,也不允许个人得到保护,它完全吞没了个人”等信息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强调集体利益至上,故答案为B项;“它完全吞没了个人”不利于人文主义

的发展,排除A项;雅典民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不是奴隶制专政的工具,排除C项;“完全忽略了公民个人利益”说法绝对,排除D项。13.古代雅典的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主要职能是立法,但雅典有“违宪立法起诉”,任何公民可以对其认为提出违宪的法

律的人和制宪法律本身提出起诉,交给陪审法庭审判。若判定该项法律确实危害民主,则废除该法律,将提案人绳之于法。但法律一旦被核准,陪审法庭必须按照其执行。这说明,在古代雅典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B.国家机关分权制衡C.公民参政意识强烈D.内部斗争比较激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雅典公

民大会有最高立法权,陪审法庭必须执行其审核通过的法律;同时陪审法庭通过审理公民提出的“违宪立法起诉”,将为害民主的法律废除,并将提案人绳之以法,这说明古代雅典国家机关之间分权制衡,B选项符合题意;法律服从民众意愿只是其中一部分内容,A选项不符合题意;公

民参政意识强,在材料里没有体现,C选项错误;内部斗争激烈,与公民大会依法立法,陪审法庭依法审判不符,D选项错误。14.现代美国法学家麦基文在谈到罗马法时断言:无论如何我对下述罗马宪法理论是坚信不疑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所有法律的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罗马法是一切权威的来源B.平民与贵族在法律上平等C.罗马法具有广泛社会基础D.人民是罗马国家权力主体【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只有人民才是所有法律的泉”可知,人民是罗马法的源泉,说明罗马法具有广泛社会基础,故选C;A材料不能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平民与贵族

的信息,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人民与法律的关系,没有涉及国家权力问题,排除D。15.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

争的结果是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C.平民与贵族在法律上平等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并结合所学罗马法的发展史可知,平民经过长期的斗争,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最起码在法律层面上获得了与贵

族平等的地位,故选C;贵族的特权只是得到了抑制,但并未被完全取消,A项说法错误,排除;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是在罗马帝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罗马法在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时期,还未将所有自由人都纳入到罗马法体系当中去,排除D。16.从1802年到18

78年间.英国议会先后颁布了20多个工厂法,在这些法令中对童工的最低雇用年龄、每天的劳动时间、工作的环境以及接受一定的教育等都作了明文规定。1870年《教育法)的颁布,宣告了英国大规模雇佣童工劳动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英国童工问题的解决A.反

映了议会民主制度的完善B.依赖于工业革命的深人发展C.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D.反映了阶级矛盾的日趋缓和【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所述为英国雇佣童工的现象逐渐消失,依据题干时间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展开,对工人需求的变化,故B正

确;童工问题的解决与民主政治的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故A不正确;童工问题的解决,与工人阶级斗争无关,故C不正确;童工问题的解决不能导致阶级矛盾的缓和,故D不正确。17.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55人,来自12个州(除

罗得岛州),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4岁:其中有一半的人拥有大学学位:律师31人、种植园主12人、商人8人、实业家3人:55人中有33人曾经是邦联国会成员、6人曾在《独立宣言》上签字。由此可知,当时的美国A.确立了

典型的代议制民主B.社会上层对精英政治的普遍认同C.民主制度的普遍性广泛性D.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顶层设计【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拥有大学学位”“33人曾经是邦联国会成员”体现出的人士大多属于精英阶层,说明美国宪法制定中民众普遍认同精英阶层,B正确;材料

中论述的是制宪会议的组成人选问题,并不是确立了典型的代议制民主,A错误;材料中参加制宪会议的人员中普通民众较少,并不能说明民主制度的普遍性广泛性,C错误;材料不是说明美国宪法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顶层设计,D错误。【点睛

】邦联制和联邦制是复合制国家结构的两种形式。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联合体,区别在于邦联不形成新的国家,而联邦则形成新的国家。在邦联制下,组成邦联的各成员国仍然是具有完整独立主权的国家,而在联邦制下,联邦组成单位已经不完全具有独立主权国家的要素。18

.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答案】C【解析】“反对派议员……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说明在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讨论中,保守派最终做出了让步,故C项正确。此时的英国国王已经是“统而不治”,故A项错误

;英国上院是贵族院,没有实权,故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

改革点睛:不能认为《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就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权利法案》只是剥夺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及军权,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只是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后来,随着责任制内阁的确立,国王的行

政权才逐渐被剥夺,英王才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19.美国宪法规定国会两院通过的法案需要提交给总统予以批准,总统能够否决或者威胁否决他认为有问题的立法。除此之外,联邦宪法第二条第三条款还规定总统“负责法律得到忠诚的执行”。这些规

定A.体现了分权与相互制衡原则B.旨在保障美国的宪政民主C.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D.表明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解读材料信息可知,美国宪法规定国会通过的法案必须经过总统的批准、总统“负

责法律得到忠诚的执行”,这些规定是为了防止国会滥用立法权,从而维护美国的民主政治,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总统对国会立法权的制约,未体现国会对总统行政权的限制,故“相互制衡”不成立,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行政权力加强的信息,故排除C项

;单凭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美国“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的结论,故排除D项。20.恩格斯曾说:“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最终建立毕竟使法国工人有了一个基础,可以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并且在将来不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是

为它本身的利益进行战斗。”这表明A.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B.法国已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C.法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进行D.工人阶级推动共和政体的建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最终建立毕竟使法国工人有了一个基础,可以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

,并且在将来不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是为它本身的利益进行战斗。”可知材料中恩格斯强调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对法国工人运动的积极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描述法国工人可以组织一个政党,而非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B项错误;C项无法从材料中判断,排除;材料反映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对法国

工人运动的积极影响,并非工人阶级推动共和政体的建立,排除D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最终建立毕竟使法国工人有了一个基础,可以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并且在将来不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是为它本身的利益进行战斗。”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巴

黎公社革命的背景分析解答。21.俄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的主要原因是A.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B.继续

战争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C.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D.通过了《和平法令》【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材料“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表明:“失去了对民众的控

制”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故B项正确;推翻罗曼诺夫王朝与题干中“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不符,排除A;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属于“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排除C;《和平法令》属于十月革命的结果,排除D。22.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

、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均宜公议定则例”。这反映了A.鸦片战争的实质是商业战争B.晚清政府海关管理的松驰C.英

国商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D.近代中国关税主权的演变【答案】D【解析】【详解】从清初自主制定海关税则,统一征收外贸关税,到《南京条约》规定中英协定关税,反映了近代中国关税主权的演变,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对比的是清朝前期和晚清中国海关主权的变化,与鸦片战争的性

质无关,A选项错误;海关关税税则制定从清政府自主到中外协定,不能说明海关行政管理的松弛,B选项错误;清朝关税主权的改变,不能反映英国商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C选项错误。23.雷颐的《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说,太平天国的理想,

起码前期,不能说不真诚,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相对。……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确实罕见,或许,这便是太平天国更深远的意义所在。材料中的“乌托邦”是A.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B.资本主义的美妙设

想C.农民不切实际的空想D.公平公正的社会模式【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太平天国的理想……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相对”可以看出,论者是在农民不切实际的空想这一点上认为太平天国是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

,故C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思想不是空想社会主义,这种做法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排除A;太平天国的“乌托邦”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不是指关于资本主义的设想,排除B;“乌托邦”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并非公平公正的社会模

式,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太平天国的理想……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相对”,联系所学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评价分析解答。24.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

“……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由材料可知A.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B.清帝退位避免

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C.清帝退位宣告清王朝的结束D.清帝退位新的共和政体产生【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了《清帝逊位诏书》以和平方式实现了政权的转移,一定程度遏制了民族分离主义,维护国家统一

,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表明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清王朝结束的内容;D选项错误,清帝退位之前新的共和政体已经产生。故正确答案为B

选项。25.据统计,从1919年5月到1920年12月,前后有20批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总数达到1900人次左右。各省频频举办欢送会和“出国指导讲座”,大型报刊也纷纷报道,掀起了一股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这表明当时A.马克思主义得到

广泛的传播B.新文化运动促进全民族觉醒C.五四运动激发青年探求真理D.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的共识【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读材料信息可知,从1919年5月到1920年12月,中国有一大批学生赴

法国勤工俭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1919年五四运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年自由平等的思想和爱国思潮,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到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勤工俭学,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广大青年到法国勤工俭学,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故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广大青年到法国勤

工俭学,不能得出“新文化运动促进全民族觉醒”的结论,故排除B项;D项的“社会的共识”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26.1906年,孙中山等人在《军政府宣言》中提出“国民革命”,以区别于前人的“英雄革命”。1924年,国民党在其“一大”宣言中,强调国民革命运动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

得胜利。这表明A.工农群众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革命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C.民主革命的内涵进一步丰富D.广大民众的革命觉悟显著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国民革命的内涵由英雄革命转向革命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

得胜利,可见孙中山在五四运动之后逐渐意识到工农大众的力量,选项C正确;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材料中时间为1924年,选项A排除;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只是依靠的力量有所转变,选项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思想的转变,与广大民众无关,选项D排除。27.1928

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正廷提出了“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的条约、协定与惯例的前提下,运用大胆而强烈的手段,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的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的目的”的“革命外交”策略。这表明A.国民革命

推动了群众爱国运动蓬勃发展B.国民政府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有所增强C.西方列强对华的外交政策已经发生质变D.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一股民族自决的潮流【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1928年7月……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的条约、协定与惯例

的前提下,运用大胆而强烈的手段,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的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的目的”可知,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使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性的中央政权,地位提高。而且在对外上南京国民政府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

强大支持下也试图通过外交谈判达到废除旧的不平等的条约,签订平等互惠的“改订新约运动”,这些表明了“国民政府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有所增强”,B正确;据所学可知,材料主要是国民政府的外交行为,而不是“群众爱国运动蓬勃发展”,A说法错误;C与材料无关;材料只是强调的国民政府的外交行

为,未涉及其他国家,D以偏概全。28.1938年,国民政府军委会发言人曾说,“保卫武汉之最重要意义,不仅在保守武汉城市本身,而在掩护我东南及中部人力物力向西南西北转移,以建立长期抗战基础”,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

实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发西北西南地区B.联合中共实行持久抗战并且准备长沙会战C.实行以空间换时间战略建设后方支援前线D.坚守武汉毫不退让以争取美英等国的支持【答案】C【解析】【详解】“不仅在保守武汉城市本身,而在掩护我东南及中部人力物力向西南西北转移,以建立长期抗战基础”说明保卫武汉的目的是以空间

换取时间,为长期抗战奠定基础,故C正确;1935年实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联合中共实行持久抗战,排除B;材料信息不能体现“争取美英等国的支持”,排除D。29.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

以后,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必须强化。”据此可知,七届二中全会A.对新型政权性质作出重要论断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C.开创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得到各政党和团体的广泛拥护【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

,……而是必须强化”可知,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对即将建立的新政权的性质作出了重要的论断,即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故选A;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新中国还没有建立,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为执政党,排除B;1949年9月召开的新政协会议标志

着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建立,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七届二中全会得到中国各政党的广泛拥护,排除D。30.下表是一位中国法学专家的建言。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该专家主张1新时代社会矛盾发生变化,农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需求要求强化村庄内部管

理和监督2建设法治国家要求强化法律权威和推行依法行政,以制约行政对村民治理的不当影响A.深化基层民主B.制定村民自治法规C.提升官员素养D.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农民……强化村庄内部管理和监督”“行依法行政,以制约行

政对村民治理的不当影响”,这说明基层民主存在一些乱象,需要深化改革,故A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要探索村民自治的新思路而非制定村民自治法规,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深化基层民主改革而非官员素质,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

是深化基层民主改革而非依法治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1.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在其大门匾额上写有“中外提福”(中外安福、平安之意)四个大字。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朝后期A.汉族官僚势力上升B.天下大同观念

产生C.中外和好局面形成D.外交观念发生转变【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在其大门匾额上写有‘中外提福’(中外安福、平安之意)四个大字。”并结合所学可知,总理衙门是为适应列强需要而设,其作为晚晴重要权力机构之一,其匾额上不

宣示四海臣服,而是祈求中外平安无事,可以推知清朝后期外交观念发生转变,D正确;总理衙门的最高领导人是奕䜣,A说法错误;天下大同观念是中国传统观念,B说法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违背史实。第2卷(非选择题)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

秋决狱是西汉董仲舒首先提出来的一种判决模式,他认为在法律无明确规定时,可用《春秋》等六经中的思想作为判决案件的依据。此外,审判除了应根据案件的事实外,还应重视追究犯罪人的动机来断案,即所谓“原心定罪”。与此有

关的断狱案例被汇编成十卷的《春秋决事比》,该书中有案例如下:女子甲嫁渔民乙,乙出海遇风暴,船破身亡死不见尸。后,女子甲在其父母的建议下,改嫁他人。按秦朝以来的法律规定,夫死未葬不许改嫁。否则就是私嫁。律当弃市。董仲舒则根据《春秋》之义认为:夫死无男(无子女)有更嫁之道,且甲尊从母命所嫁,

并无淫行之心,故而“无罪名,不当坐”。——摘编自杨健康、黃震《春秋决狱及其现代价值》等材料二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恩主诈骗被保护人的(财物)应宣誓充作‘牺牲’,奉献于神”。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处死以祭谷神。只

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进入帝国时期,出现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内的新罪名,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不发达的状况深刻地影响了古罗马刑法中

公犯与私犯的规定,以至造成两者的失衡。——摘编自郭静《罗马刑法的发展进程及其评价与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判决女子甲无罪的依据,并分析其“春秋决狱”反映的汉代法律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罗马法蕴涵的法制理念。(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春秋决狱”与罗马法所形成的法治文化产生的历史影响。【答案】(1)依据:依据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无淫行之心的动机。趋势:法律儒

家化、伦理化;不断宽松简化,纠正秦朝以来严刑峻法的趋势。(2)罗马法法制理念:体现浓厚的宗教色彩;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重私法轻公法。(3)历史影响:汉代:春秋决狱方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弥补成文法的不足,解决立法漏洞、立

法滞后等问题;司法审判强调情感道德的作用,考虑人主观上的善、恶,推动了礼法并用、以礼为主的中国法律传统的形成,一方面有利于强化儒家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又难免造成“人治”局面;量刑趋向宽松。有利于缓和社会矛

盾,巩固统治。罗马法:较好地处理了各类矛盾,维系了国家统治与发展;立法与司法的有关精神影响深远,泽被后世;强化了宗教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解析】【详解】(1)依据:根据“用《春秋》等六经中的思想作为判决案件的依据”得出依据三纲五常的儒

家伦理;根据“重视追究犯罪人的动机来断案”得出无淫行之心的动机。趋势:根据“根据《春秋》之义”得出法律儒家化、伦理化;根据“夫死无男(无子女)有更嫁之道,且甲尊从母命所嫁,并无淫行之心”“无罪名,不当坐”得出不断宽

松简化,纠正秦朝以来严刑峻法的趋势。(2)罗马法法制理念:根据“恩主诈骗被保护人的(财物)应宣誓充作‘牺牲’,奉献于神”得出体现浓厚的宗教色彩;根据“故意杀害他人”“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得出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根据“罗马私法发

达、公法相对不发达”得出重私法轻公法。(3)历史影响:汉代:可从春秋决狱方式有利于强化儒家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量刑趋向宽松、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等角度分析总结。罗马法:可从维系了国家统治与发展、立法与司法的有关精神影响深远、强化了宗教对西方社会的影响等角度分析

总结。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阅读下列关于香港的材料年份主要事件1841年1月英国武装占领香港岛1841年5月英军攻打广州,逼迫皇侄奕山订立《广州和约》,提出协商割让香港岛,未果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清政府同意把香港岛永久割让给英国1860年3月英国强迫广东地方

政府签订租约,将“九龙司地方一区”“永租”英国1860年10月英国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了《北京条约》,割占九龙丰岛南端的九龙司1898年6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强租“新界”,租期99年1919年1月顾维钧等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

权”,指出英国在香港“无继续存在之充分理由”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上,中双方就新界问题进行了一次交锋,但英国则以“防御需要”为由,坚不退还1942年11月国民政府提出了一份《中英新约修订草案》,明确要求废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后国民政府政府保留日后重新提请讨论此问

题之权”1945年8月在美英的压力下,国民政府重申:“中国不会派军队去香港接受日本投降,以免引起盟军误解——摘编自人民网《香港问题的由来》根据材料,提出一个关于香港问题形成的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示例

1:香港问题的形成是列强侵略使然。评析:割占香港岛、九龙司及强租“新界”是以英国为首的列强不断加剧对中国侵略,瓜分的结果。在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上,英国坚持不退还香港主权,反映了列强的本质和当时中国政府的无能;二战期间,英国拒绝废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战后英国重占香港,再次反映了美英对中国主权的漠视,以及国民政府的软弱。总之,由于列强的侵略加剧,导致香港问题加剧且未能解决。示例2:香港问题的形成与当时的中国综合国力弱有关。评析:从割香港岛到割九龙司,再到强

租“新界”,与清朝政府软弱无能直接相关。作为一战战胜国,中国在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上维护香港主权的抗争,因北洋政府的软弱,而最终未能实现。二战期间,虽然国民政府提出了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的要求,但在英美等压力之下,国民政府最终放弃。总之,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的软弱无能,导致了香港

问题的形成与悬而未决【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可知,香港问题的形成是列强侵略使然。评析:根据材料“中英《南京条约》,清政府同意把香港岛永久割让给英国”“英国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了《北京条约》,割占九龙丰岛南端的九龙司”“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强租“新界”

,租期99年”可知,割占香港岛、九龙司及强租“新界”是以英国为首的列强不断加剧对中国侵略,瓜分的结果。在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上,英国坚持不退还香港主权,反映了列强的本质和当时中国政府的无能;根据材料“国民政府提出了一份《中英新约修订草案》,明确要求废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后国民政府作出了让步,‘

中国政府保留日后重新提请讨论此问题之权’”和“在美英的压力下,国民政府重申:‘中国不会派军队去香港接受日本投降,以免引起盟军误解’。英国重占香港”可知,二战期间,英国拒绝废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战后英国重占香港,再次反映了美英对中国主权的漠视,以及国民政府的软弱。总之,结论对

前述内容进行总结,得出由于列强的侵略加剧,导致香港问题加剧且未能解决。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71221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