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广西北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doc,共(16)页,987.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a0b3601e0a3dbe55b34bc5255e9c65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海市2020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B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距今约8200~7800年)发现了包在陶片和红烧土中的碳化稻谷,这是在制陶和砌墙时掺入的,因而保存了下来。这一发现表明我国A.最早种植水稻B.稻作农业起源早
C.农业技术发达D.水稻种植水平高【答案】B【解析】【详解】在距今约七八千年的湖南彭头山遗址发现碳化稻谷遗存,表明我国稻作农业起源早,B项正确;只有一处碳化稻谷遗存,不能说明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A项错误;原始人的碳化稻谷遗存不能说明
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发达”,C项错误;稻谷遗存的发现,不能说明我国古代水稻“种植水平高”,D项错误。2.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原始社会,发展于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中。其中突出
体现封建自然经济形态特征的手工业是A家庭手工业B.工场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封建经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而封建经济下的手工业生产主要以农民家庭副
业形式进行,故A项正确。B项,工场手工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排除。C项,民营手工业不具备自给自足特征,排除。D项,官营手工业并非封建手工业普遍存在的模式,并未突出体现封建自然经济形态特征,排除。3.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牛
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这反映出北宋时期A.农村集市贸易繁荣B.城市商业监管弱化C.经济规模远超前代D.坊市界限已被打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街东牛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
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可知北宋时期城市中的店铺已经可以临街开设,没有固定的区域,说明坊市界限已被打破,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北宋时期城市中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不是农村集市,排除A;题
意没有涉及商业监管的内容,排除B;题意中没有比较的内容,无法得出宋代经济规模远超前代,排除C。故选D。4.15世纪以后,欧洲商人的贸易从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多,商业经营方
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商业地位日益重要。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东西方传统商路的开辟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C.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D.西欧封建制度进一步解体【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15
世纪以后,欧洲商人的贸易从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使得欧洲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故C选项正确;新航路开辟之
前,东西方传统商路受阻,15世纪以后,传统商路被新的海上通道所取代,故A选项错误;通过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建立,故B选项错误;材料未提及新航路开辟对西欧封建制度的影响,故D选项错误。5.在16世纪开始,欧洲
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返航。这A.成为欧洲国家资本原始积累来源之一B.体现欧洲国家积极发展商业贸易C.在一定程度上阻得了美洲经济的发展D.导致
美洲大量的印第安人被屠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开始,欧洲奴隶贩子用盐、布匹等换取非洲奴隶经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等的三角贸易,为欧洲国家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A项正确;贩卖奴隶是血腥的殖民掠夺,
不是积极的商业活动和公平贸易,B项错误;三角贸易满足了美洲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C项错误;从事奴隶贸易并未导致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D项错误。6.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
坊。这表明A.科学在工业领域作用进一步提升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全脱离生活实践C.科学实验成为工业化的唯一途径D.科学家的发明决定工业革命的进程【答案】A【解析】【详解】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从工匠在简陋的条件下进行,发展为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在装备先进的实验室中进行,表明科学在工业领
域作用进一步提升,A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完全脱离生活实践”说法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科学实验不是工业化的“唯一途径”,C项错误;科学家的发明可以影响但不能决定工业革命的进程,D项错误。7.在外国廉价机器制品的攻击下,中国农民被迫放弃了某些家庭手工业,随着地租和赋税不
断货币化,农民不得不通过经济作物的种植来获取货币,于是,经济作物的种植地域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意味着A.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B.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不断提高C.列强经济侵略破坏传统经济结构D.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率得到提高【答案】C【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由于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农民被迫种植更多的经济作物以获取货币,从而被卷入市场,说明列强经济侵略破坏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故选C;“完全解体”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B项没有能够体现出列强侵略的影响,以偏概全,
排除;题意反映的是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没有体现生产率的提高,排除D。故选C。8.宋则久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出任天津敦庆隆绸缎庄经理),在售卖绸缎中,其广告语是:“救中国,用国货,国货畅销民安乐;虽然自己是富人须想中国穷人多
:将奈何,安插救济人有责;国货畅销工厂众,穷人工作得吃喝”。这说明他A.不懂现代商业营销之道B.呼吁富人直接救济穷人C.有实业救国的理想信念D.民族主义情绪过于激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救中国,用国货,国货畅销民安乐”可知,说明宋则久主张发展实业来救中国
,体现了其实业救国的理想信念,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宋则久主张发展实业来救中国的实业救国思想,不能说明他不懂现代商业营销之道,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他并不是呼吁富人直接救济穷人,而是为穷人提供
工作机会,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宋则久实业救国的思想主张,不代表民族主义情绪过于激烈,D项错误。9.如图体现了新中国A.鼓励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B.“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C.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取得成功D.已经成功实现了社会转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中“庆祝公私合
营”、“报喜”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体现了新中国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取得成功,C项正确;鼓励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庆祝“公私合营”成功不符,A项错误;庆祝公私合营不能说明“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B项错误;对私人资本主义的改造成功,不能说明我国已经成功实现了社会转型,
D项错误。10.在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是不允许以私人名义开办的,一定要挂靠在某个集体企业的名义上才能生产经营,也就是说只能戴着集体企业的“红帽子”去经营私人的资产。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大部分私营企业纷纷摘掉“红帽子”。这种“摘帽”现象A.纠正了企业“左”倾错误B.推动了
国家对私营经济的监督C.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体制D.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变化要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四大即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私营企业纷纷放弃改革开放初期挂靠集体企业的做法,经营私人资产,适应了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D项正确;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挂靠集
体企业的做法,不是“左”倾错误的表现,A项错误;1992年后私营企业不再使用集体企业的名义,不是国家监督私营经济的动力,B项错误;我国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C项错误。11.《中国近世谣谚》写道:“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大足板
子毕业生。”材料最能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显著特点是A.去繁就简B.新旧并存C.被动接受D.西力冲击【答案】B【解析】【详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体现的是中国社会的传统事物,“火车站,德律风,大足板子毕业生”体现的是近代社会的新生事物,由此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的显著特点是新
旧并存,故选B;题意反映的是新旧并存,ACD项并不能体现,排除。故选B。12.如图所示是中国邮政为纪念近代中国某一著名人物而设计的邮票。该人物的功绩是A.打破了列强对水上交通业的垄断B.推动了中国航空事业的起步C.促进了中国生活方式向近代转型D.奠定了中国铁路运输基本格局【答案】B【解
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邮票中的人物是冯如,他设计飞机推动了中国航空事业的起步,B项正确;冯如的设计与打破列强对水上交通业的垄断无关,A项错误;冯如设计飞机与中国生活方式向近代转型不符,C项错误;冯如
设计飞机与中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无关,D项错误。13.观察如图,美国GDP增速最低谷与失业率最高峰出现的共同原因是美国如图美国GDP增速如图美国失业率A.罗斯福新政的干预B.爆发严重经济危机C.实行了贸易保护主义D.出现严重的滞胀问题【答案】B【解析】【详解】据图示内容可知,美国GDP增速的最
低谷和失业率的最高峰都是1933年,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和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有关,故选B;罗斯福新政的干预是在1933年以后,排除A;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是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采取的措施,但该措施加剧了世界经济秩序的动荡,没有缓
解危机带来的影响,排除C;“滞胀问题”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D。故选B。14.人们不厌其烦地谈到,在无休止的大萧条中,罗斯福给予美国人民以希望,他的政策通过缓解固有的残忍和不平等而“拯救了资本主义”。这表明罗斯福新政A.提
高了人们的就业热情B.消除了工人与资本家间的矛盾C.得到美国社会一致认可D.一定程度缓和了美国社会矛盾【答案】D【解析】【详解】据“他的政策通过缓解固有的残忍和不平等而拯救了资本主义’”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通过采取国家
干预资本主义的做法缓解了经济危机带来的破坏,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故D选项正确;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大规模缓解失业的计划,以提供就业岗位,而非提高人们的就业热情,故A选项错误;“消除了”的表述绝对化,故B选项错误;“一致认可”的表述绝对化,罗斯福新政遭到保守派的抨击,故C选项错误。15
.有学者说,它是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阶级矛盾趋于激化、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产物。这一产物是指A.第三产业的发展B.“福利国家”的建立C.凯恩斯主义理论D.“新经济”发展潮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阶级矛盾趋于
激化、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可知这一产物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下为缓和社会矛盾而出现的,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指的应该是“福利国家”的建立,“福利国家”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弱势群体起到了保障作用
,缓和了社会矛盾,故选B;ACD的措施都与缓和社会矛盾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6.有学者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迫于战争和经济严重困难而实行的,它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经阶段。这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A.特殊性B.
必然性C.阶段性D.曲折性【答案】A【解析】【详解】据“是苏维埃政权迫于战争和经济严重困难而实行的”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情况下实行的特殊政策,主要是为了应对当时的国内外危机,所以该政策的实行具有特殊性,故选A;根据“它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经阶段”可知其不具有必然性和
阶段性,排除BC;该政策的实施并没有经历很多的艰难曲折,无法体现曲折性,排除D。故选A。17.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的报告,标志着苏维埃俄国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同时也表明,苏维埃俄国实现农业社会化将采取另外一种方式。这一方式是A.改变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
B.废除实物分配制C.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D.实行企业国有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21年3月……标志着苏维埃俄国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苏维埃俄国实现农业社会化将采取另外一种方式”等信息可知,随着发生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苏维埃政府于1921年实行新经
济政策,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的余粮收集制,C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所述的“另一种方式”是实行新经济政策,即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而不是改变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A项错误;实物分配制是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时期分配方面的制度,而材料提问的是苏俄实现农业社会化方面的措施,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时期,国家掌握经济命脉,但允许中小企业以租赁的方式转让给本国或外国资本家,因此这时期没有实行企业国有化的政策,D项错误。18.通
过市场机制,经济社会解决了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基本问题。在市场机制出现错误时,政府进行干预以促进资源使用的效率,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这种经济模式指的是A.人民资本主义B.混合经济体
制C.垄断资本主义D.自由放任经济【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反映了既运用市场机制对经济进行调节,当这种手段“出现错误时”,加强“政府干预”,这种市场、政府共同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属于混合经济体制,故B选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资本主义是指通过大量发行
小面额股票,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题干信息与此无关,故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垄断资本主义包括私人垄断或国家垄断,与题干“
市场机制”不符,故C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由放任经济政策认为政府应尽可能少地干预经济活动,而让市场去做决策,与题干中“市场机制出现错误时,政府进行干预”不符,故D选项错误。19.阿尔巴托夫在评价某一时期的改革时说:“19
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很快被我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替代。”该学者评价的是A.斯大林模式B.赫鲁晓夫改革C.勃列日涅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上台的苏联领导人是勃列日
涅夫,他的改革使俄国盛行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C项正确;形成于1936年的斯大林模式与材料中提到的1964年后的改革不符,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在1964年已经失败,B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于1985年,D项错误。20.1985年,戈尔巴乔夫刚上任,就果敢地撤
换众多加盟共和国领导干部,其意图是为了把那些“阻挠执行新任务的人调开”,以推动改革,但他这一做法是对民族因素考虑不周的体现。他的这一做法A.为苏联解体埋下隐患B.片面发展军事工业C.未敢突破斯大林模式D.偏离社会主义道路【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可知,戈尔
巴乔夫撤换了众多加盟共和国领导干部,这一做法是对民族因素考虑不周的体现,导致众多加盟共和国的不满,从而为苏联解体埋下隐患,故A选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片面发展军事工业,故B选项错误;依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戈尔巴乔夫的做法意在推动改革,从而突破斯大林模式,故C选项
错误;题于只是说明苏联的人事调整政策,没有说明偏离社会主义道路,故D选项错误。21.1944年7月,美、苏、中、法等44国的730名代表在美国的新军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议》,随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对该体系表述正确的是A.该体系确定了美元和英
镑同等的地位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其组织之一C.该体系不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体现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金融体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4年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金融体系,D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美元和黄金同等,并
非和英镑地位同等,A项错误;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组织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包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B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C项错误。22.该组织就维系布雷顿森林体
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它有监督国际汇率、提供国际信贷、协调国际货币关系三大职能。这一组织是A.世界贸易组织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该组织就维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它有监督国际
汇率....织能”,可知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根据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成立的,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
常,故B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其职能是调解纷争,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其宗旨是向成员国政府或由政府担保的私营企业提供用于生产性投资的长期贷款和广泛的技术援助与合作,以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与收支
的平衡增长,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前身,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23.欧洲国家在实
行一体化的进程中,允许成员国在重大问题上有条件地“例外”,就避免了强制性划一的一体化。这类“例外”主要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的特点是A.政策的原则性B.理念的灵活性C.利益的均衡性D.民族的自决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允许成
员国在重大问题上有条件地“例外’,就避免了强制性划一的一体化”可知,这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理念的灵活性,故B正确;题干信息无法体现政策的原则性,故A错误;题干没有涉及欧洲一体化中的利益是否均衡,故C错误;题干主旨是
强调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灵活性,此项与主旨无关,故D错误。24.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愿望清单中,他的首要目标是要重新谈判或“终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他称NAFA是“史上最糟様的贸易协议”,当初美国签订这一协议,主要是基于A.反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
的趋势B.建立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新体系C.应对来自欧洲和日本的经济挑战D.与苏联争夺全球经济霸权的现实需要【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共体经济实力日益壮大,日本经济急剧膨胀,美国为巩固其世界经济地位,在1992年8月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以应对欧洲和日本的经济挑战,故A项正确;建立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指的是成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这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当初美国签署这一协议,主要是顺应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应
对欧盟与日本的经济挑战,因此,C项所述错误;依据所学知识,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时,苏联已经解体,故D项错误。25.有学者研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自从信息经济盛行以来,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还远远不能享受到信息经济带来的好处,如南美国家的阿根廷和智利等国的经济发展甚至出现倒退
。这说明经济全球化A.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B.便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C.加速了经济要素在世界的流转D.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压力【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出现了经济衰退,说明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压力,D正确;现
在不是强调繁荣,而是强调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利的表现,排除A;材料也没有体现出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排除B项;材料是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利益受到损害,而不是强调经济要素的发展,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杭州
是钱塘江畔一座古城。1129年,南宋赵构皇帝因金兵进攻逃到杭州,选杭州为都城。政治中心的南移,使北方人ロ大量南迁,“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于常”。人ロ的增加,一方面使各种消费品的需求量急剧扩大,每日所需万余石的食米等由运河、长江或海
路输入;另一方面劳动人民的迁入又带来了具有各种技艺的工匠与专门人才,南宋的杭州城内店铺林立。由于皇室的南迁,直接为宫廷服务的中央直属官府手エ业也随之迁到杭州,这对杭州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摘编自林正秋《南宋时期杭州的经济和文化》材料二下面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20
年代杭州进出ロ贸易值的变化图(单位:海关万两)。——摘编自饶晓晓《近代杭州、宁波城市建设的现代化进程及其比较研究《1840~1937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时期杭州经济繁荣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杭州对外贸易发展的概况。(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南宋相比,近代杭州发展所呈现的时代特征。【答案】(1)原因:水路交通枢纽,交通便利;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发达;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成为首都和南方商业的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对外贸易兴盛等。(2)对外贸易不断
增长,与民族工业发展的趋势基本相同。(3)近代杭州的发展与西方列强的入侵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自然经济的不断解体,民族工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同时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如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贸易额下降。中国近代的城市发展带有半殖民色彩,因此要实现真
正发展,前提是要实现民族独立。【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杭州是钱塘江畔一座古城”得出水路交通枢纽,交通便利;根据“‘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于常’。人ロ的增加,一方面使各种消费品的需求量急剧扩大”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发达;根据“政治中心的南
移,使北方人ロ大量南迁”得出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根据“由于皇室的南迁,直接为宫廷服务的中央直属官府手エ业也随之迁到杭州”得出成为首都和南方商业的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对外贸易兴盛等。(2)从图片的数据可以看出
,杭州的对外贸易不断增长,与民族工业发展的趋势基本相同。(3)根据所学可从近代杭州的发展与西方列强的入侵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自然经济的不断解体,民族工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同时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如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贸易额下降。中国近代的城市发展带有半殖民色彩,因此要实现真正发展,前提是要实现民族独立等方面概括。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和销
售市场,欧洲列强加紧殖民扩张,许多国家沦为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从而把全世界落后的自然经济地区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国家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摘编自雨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材料二
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严重失衡。1924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短暂的经济繁荣。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
成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市场,奉行经济民族主义,高筑关税堡垒,保护本国市场。——摘编自谭学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形成原因和途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对世界市场的影响。【答案】(1)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放性与扩张性;工业革命的推动;抢占原料产地和市场的需要;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列强进行殖民扩张和瓜分世界。途径: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2)特点:
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破坏性特别大。影响:破坏了原有的世界经济秩序;造成了世界市场的混乱;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战、货币战和关税战。【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工业革命推动下,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
场,欧洲列强加紧殖民扩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放性与扩张性影响,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列强为了抢占原料产地和市场,纷纷进行殖民扩张,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根据材料一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
义国家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原因还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和便利的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等。途径:根据材料一中“欧洲列强加紧殖民扩张”,“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
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特点主要有,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破坏性特别大。影响:根据材料二中“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破坏了原有
的世界经济秩序;根据“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市场”可知,大危机造成了世界市场的混乱;根据“(各国)奉行经济民族主义,高筑关税堡垒,保护本国市场”可知,大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战、货币战和关税战。28.阅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中国当时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从理论上讲,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联系在一起。主要矛盾决定主要任务。毛泽东在改变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提法以后,却坚持把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作为主要任务。从1957年冬到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正是为了
替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加强物质基础。这样,在1957~1958年,在毛泽东的理论中,发生了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不一致的情况。——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材料二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大力倡导种植,在国家不再为粮食的严重不足所困扰时,赫鲁
晓夫日益把发展农业的措施变为自己的主观想象,提出通过和平经济竞赛,在肉类生产和牛奶产量等方面赶超美国的任务。且在其执政时期,国家在农业机器设备等方面进行了扶持,如在1955~1956年间调往东部地区的拖拉机就多达20多万台,约为全国提供给农业机器总数的1/3
。在政策的鼓励下,仅1954年上半年就有4万人去西伯利亚垦荒区。这种做法到了许多从事农业具体工作的人以及科学家的怀疑和反对。——摘编自李明海、吴玉霞《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农业改革及评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中共八大确立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苏两国经济发展的共性,并谈谈从中得出的启示。【答案】(1)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中国尽快地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共性: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过指导思想脱离现实、主观随意;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高指标。启示: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不断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解析】【详解】(1)主要矛盾:根据材料一中“195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确立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
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根据材料一中“坚持把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作为主要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制定的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
量发展生产力,把中国尽快地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共性:根据材料一中“1957年冬到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在1957~1958年,在毛泽东的理论中,发生了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不一致的情况”、材料二中“赫鲁晓夫
日益把发展农业的措施变为自己的主观想象,提出通过和平经济竞赛,在肉类生产和牛奶产量等方面赶超美国的任务”,“许多从事农业具体工作的人以及科学家的怀疑和反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苏两国在经济发展中,都出现过经济建设的
指导思想脱离现实,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高指标。启示:根据材料一、二及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苏两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不断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9.阅读材料,完成系列要求。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各地区
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联系、交往和融合。以电子技术为主导、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空前地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被普遍地接受,促进了世界统一的市场经济的最后形成,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
体制基础。跨国公司与其海外子公司之间通过所有权、经营管理、技术转移以及利润分配等方式建立起各种联系,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一体化程度。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快速增长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相继开放,国界正在逐步地消失,金融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这些都对经济全球
化起到了加速的作用。——摘编自孔淑红、郑芬《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材料二区域经济发展进入21世纪,延续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迅猛发展态势并有所加强。各种不同层次的区城经济集团数量大量增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效果明显,许多国家为了谋求自身利益发展,积极参与了许多不同领域的区城经济集团。区城经济集团的成员机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超大区城集团为中心的格局。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南进”、欧盟“东扩”以及亚太经合组织制度化,世界经济的“三足鼎立”局面
将会更加明显。各区域经济集团采取了开放政策,扩大自身的势力范国,加强与非成员国的合作。目前区城集团的各种形式中,自由贺易区的发展形势十分突出。——摘编自豆丁网《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和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2)根
据材料二,概括21世纪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表现。(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答案】(1)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革命的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世界市场的统一化;跨国公司全球化统一经营的推动;世界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影响;世界金融全球化的促
进;(2)区域经济集团的层次和数量增多;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跨区域经济合作深化;(3)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区域集团化具有排他性,这使得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相抵触与冲突;另一方面区域集团化也具有开放性,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必经之路,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最终结果。【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以电子技术为主导、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可得出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革命的推动;根据“市场经济体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被普遍地接受,促进了世界统一的市场经济的最后形成”可得出世界范围内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世界市场的统一化;根据“跨国公司与其海
外子公司之间通过所有权、经营管理、技术转移以及利润分配等方式建立起各种联系,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一体化程度”可得出跨国公司全球化统一经营的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快速增长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可得出世界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影响;世界金融全球化的促进。(2)根据
材料二“各种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集团数量大量增加”可得出区域经济集团的层次和数量增多;根据“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南进’、欧盟‘东扩’以及亚太经合组织制度化”“可得出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各区域经济集团采取了开放政策,扩大自身的设立范围
,加强与非成员国的合作”可得出跨区域经济合作深化。(3)关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可从对立与统一两方面作答: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区域集团化具有排他性,这使得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相抵触与冲突;另一方面区域集团化也具有开放性,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必经之路,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最终结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