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54.758 KB
  • 2024-10-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万州区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万州区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万州区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8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万州区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docx,共(11)页,54.75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92e789627ce03906cf93cc3eef56c8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万州二中教育集团高2022级高一(下)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150分钟150分)命题:高2022级语文备课组审题人:张燕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命题人杜艳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以媒介为载体的信息交互网络

正联结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阅读文本的生产、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平面纸质阅读到手机阅读、社交阅读等网络阅读,阅读媒介多样化趋势不可阻挡,这一发展趋势给传统的以纸质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更好地应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跨媒介阅读与交

流”加入学习任务群,使之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媒介”一般指传播介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既包括静态的纸质文本、图片,也包括动态的声音、动画、视频等电子文本。由于文本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性,“阅读”的内涵不再局限于对书面文字的识记、理解

、鉴赏、评价,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对图片、表格、声音、视频等多元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跨媒介阅读具有参与度高、自主性强、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事件的发现者、记录者、写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跨”既强调

“跨越”,更注重“整合”,不同的媒介形式特点各异,求同存异,将之有机整合并应用到语文课堂上来,可以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与生活的联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围绕言语活动开展。阅读以不同媒介为载体的信息,首先应基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

,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而非目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应整合丰富的语料,锻炼学生在多样的信息来源中去伪存真、辨识媒体立场的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从本质上看,“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时

代的“媒介素养”,但这里所说的“媒介素养”不是新闻传播学范畴的,而是语文学科范畴的“媒介素养”,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引导学生反思并适应媒介技术对母语习得的影响,在不断接触、分析、判断、评价的过程中实现媒介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

务群聚焦时代发展的前沿,彰显语文学科的自我成长,意义重大,但在当下的教育情境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的开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如何抵御多元媒体对教学的干扰问题。新媒介的引入可以增加信息容量,提高信息传播速度,拓宽学生的阅读与交流空间,但集文字、音

频、图片、动画、视频等于一体的超文本,也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游离于阅读内容之外。如果一味追求媒介的丰富,追求声、光、电的交响,而忽略了阅读的主体内容,则得不偿失。“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目前虽然还

面临很多挑战,但只要广大师生能积极面对时代发展给语文的“教”与“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努力拓宽跨媒介视野,创造性地开展“教”与“学”的实践,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摘编自任明满、郑国民、王彤彦《“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内涵、实施策略与挑战》材料二:2018年的世界

读书日,国家图书馆“VR诵经典”古诗词虛拟现实体验等数字阅读的多媒介互动展示,而引人入胜的沉浸式体验让读者了解了全新的阅读方式。像这样的“VR+书”的跨媒介阅读场景正逐渐泛在化,并改变了我们的阅读“姿势”。首先发生改

变的是阅读习惯。读者开始习惯于多种媒介同时呈现在一个页面上,与阅读传统文字印刷的文本相比,阅读时读者眼球的转动速度是不一样的。另外,阅读形式也越来越协同化。所谓协同化,实质上就是个体阅读逐步发展成为社交型阅读。过去我们说阅读是很个体化的,一

个人拿一本书,安安静静地在一个地方读。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在阅读之前,总会先上网翻看网友的评价。那么如果某一个平台不推送某本书的相关信息,你还会不会关注它?这是不是影响了你的阅读习惯?当阅读入口开

始发生改变,只要你愿意开放自己的“书架”,别人就可以看到你对这本书的批注,同理,你也可以看到很多不同人的批注、圈阅,这会不会影响你的阅读认知呢?跨媒介阅读背后实质是思维的表达,一个成功的、良性的跨媒介阅读活动,植根于一种思维模式的构建。跨媒介阅读不能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形态改变

。要想读懂思维之美,首先要读懂不同媒介语言之间是如何转化的。在跨媒介阅读中,比较容易形成的形态是文学阅读与影视阅读相结合,因为很多影视作品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这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使得影视阅读成为跨媒介阅读的首选。然而,“跨”之后如何成功地阅读才是关键

,要知道,语文课中基于影视作品的跨媒介阅读和一些地区开展的影视教育活动是截然不同的。思维之美的另一种体现是要注重阅读元素的分拆和关联,形成图谱化的个人阅读知识体系。跨媒介里面有很多元素,戏剧有戏剧表现语言,绘画有绘画表现元素,数字艺术更是元素众多,这恰恰是

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注意的。这种分拆和关联背后,实际上是分类思想,先分类再建立关联,然后重新将关联以后的知识结构化,形成一种思想,让阅读成为一个体系。跨媒介阅读不止于阅读浏览不同媒介信息,更要聚合思维和思想,

形成新的跨媒介阅读知识图谱。(摘编自吴钟铭《跨媒介阅读改变了什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跨媒介阅读通过跨越整合传播介质,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生活的联系。B.多元媒介对教学造成了许多干扰,可见开展跨媒介阅读实践活动面临严峻挑战。C.在跨媒介阅读中,读懂不同媒

介语言间的转化过程,就能读懂思维之美。D.跨媒介阅读不仅要阅读浏览不同媒介信息,更要聚合思维和思想。2.根据相关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跨媒介阅读中文学阅读与影视阅读结合是常态,影视作品对于理解文学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B.跨媒介阅读应培养学生辨别信息真伪及媒体立场的能

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C.跨媒介背景下的阅读会改变传统的阅读形式,使协同化程度加深,个体阅读逐渐发展成为社交型阅读。D.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能够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3.下列做法中,不属于跨媒介学习的一项是()

A.观看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全班同学分组讨论后给剧中人物写一段颁奖词。B.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后,学生将这首词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出来。C.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齐白石的名作《虾》,学生用诗歌的形式描绘自己看到的虾。D.看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

玉进贾府》片段,学生按事件发展顺序写剧本大纲。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在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时,应该规避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出你的建议。(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命题人骆靓)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麒麟踏雾来付淇琳麟儿有个奶奶,一个会对着36楼的天空悠悠地唱山歌的奶奶。“我还是个姑娘的时候,被寄在青莪书院念书。有一天,突然来了一帮花花绿绿的人,敲锣打鼓地搬进了隔壁的大祠堂。我觉得好奇怪,忍不住跑出院门,胡乱扯

住一个男生的袖子问。原来他们是耍麒麟舞的,下江逃难来的。刚问完就被先生拽回去了,叫我别乱跑。”“然后呢,然后呢?”然后,一座常年有云雾飘浮的岭南山城就顺着奶奶手指上缠绕的棉线被带出来了。区芸川小时候住在乡下。区芸川,就是麟儿的奶奶。抗日那会儿,麟儿的太

公,也就是区芸川的爹爹,卷了包袱别了妻女就上前线去了。奶奶的娘干脆卷了包袱,顺着进城的驴车回了娘家。所以奶奶芸川是在进城念书的第二年遇见爷爷的。小姑娘嘛,在这种年纪碰上这样的人,心里的蒲公英早已散得漫天漫地。小芸川费尽周章从看

门爷爷那儿打听到这男生叫陈轸,又费尽周章地爬上书院的白墙去看他,她早就看准了时机——书院先生中午是要休息的!刚开始她还不太能在中午看见陈轸,只能百无聊赖地坐在白墙上,看远处的山。城是陷在山里的,云雾也多,从远处看,林中的每一片叶都托着一滴雾,轻轻的,嗡嗡的,看得人心里痒痒的。在青莪书院,

芸川慢慢长成了高年级。白墙框住的天空时而云雾弥漫,时而甲光乍现,很多同学都休学回家了。人少了以后,先生就不大管这些高年级的女生了,所以出门上街成了她们的常态。芸川也常跟着她们去街上派发抗日传单,甚至还顺船而下到广州游行去了。能自由出门以后,芸川也不用再偷偷摸摸地爬上白墙,跟墙脚的少年谈天说地了

。光明正大地,两人坐在广场的榕树下。“你知么,麒麟这种灵兽能压邪避害,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舞麒麟,就是要呼王者。”“那你觉得谁是王者?”“谁能赶跑日本鬼子,振兴中华,谁就是王者!”少年还特地扬了扬拳头。“我跟你讲,我好叻的喔,我以后可是要接师父

的班的!”少年扬着脸说。“那你可要加油了,你的师兄师弟都不衰的嘞!”芸川故意酸他。“那我毕竟还是接了老祖宗的班呀!你呢,你就知念书!”“哪有!我念书也是接老祖宗的班呀!而且我还会唱古歌呢!这可是我们山城老祖宗的东西,你翻个岭,到北

边去,想听都听不着呢!”“那你唱一个!”“麟之趾,振振公子呀,仁爱讲义气;麟之定,振振公姓呀,宽厚守礼节;麟之角,振振公族呀,男子男子唔使怕,学个麒麟换太平呀啊呀哟……”“怪文绉绉的。”陈轸摸了摸脑袋。芸川

想到上次被娘塞满行嚢的爹,又想到了纷飞的战火,她看了看眼前少年,不知该笑还是该怎么样。快入冬了,前线胜了又败,败了又胜。虽说岭南常夏无冬,但冬天要真的来了,没件冬衣御寒还是受不住的。物资断了许久,眼看战火也要

烧到云背后的这座城来了。日军终究在灰障中委头委脑地摸了过来,借暗把小政府给端了。等天一放明,日本军旗就在市政门口飘着了。旗杆,直直地,像尖刀一样,插在了山城人的心上。元宵节在夜雾的拐角处候着。日本军官贴了告示,说要走“亲民”路线

。家家户户却被日本兵用刺刀逼着出门了。一个戴着瓜皮帽的汉奸站在丁字巷口的台子上,弓着腰说:“日本军官知今日是元宵节,特地请大家来看戏嘞。这不,费了老大劲把有名的麒麟班子都请来了,大家平时看不着的,听不上的,今天都尽情看

一看、听一听!”坐在太师椅上的军官点了点头,仰着脑袋睨着眼,把腿架了起来。咚咚锵/咚咚锵——焰火在旁助兴,麒麟踩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尸体,舞动着,双眼圆瞪,嘴大张着,露出里面的尖牙。舞麒麟的人迎火而上,腾跃、低伏、摇晃、前冲、后倾,所有动作在火光中都显得影影绰绰,火气冲天,看得人眼里也晃晃地燃起小火

苗来。火麒麟被爆竹烧得支离、烧得破碎,现在就等着“劏火麒麟”了。火麒麟一劏就表示又回到了太平盛世,人们可以安安稳稳地过节过年了,大家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火麒麟往前如游龙般行进,突然那头在最后一刻向前扑去,尾巴里藏的人往一旁冲,那看台上的日本军官就被压在了庞然大物下。火苗烧着两个人

,两具身体都笼罩在麒麟的阴影下,遮掩着,扭曲、歪斜、殴打、挥舞、挣扎。一阵枪响,那麒麟里的两具身体,腿一蹬,都不动了。揭开一看,那军官胸口插着小刀,K在他身上的背后有两个洞,深邃地暗红着,汩汩地涌着血。再一看,从尾巴里奔出的人和几个日本兵横在地上,背上映着梅花。“后来呢?后来呢?”麟儿摇着手中的笔

。“后来,陈轸没了师父师兄,自然成了接班人。带着他的那个麒麟团啊,去过香港、澳门,去过美国……”“那你们都跑那么远去了,怎么不干脆留在那儿呢?”“麟儿,文化没了根,就像鱼失了水,活不了的。人也一样,只有抓牢了‘根’才能活。你看看你爷爷,那些年那么苦的日子都能把老祖宗

的东西守住了。你看我,一把岁数不能跑不能跳的,要是不唱唱歌,在这36楼,一下就被风吹走咯!”祖孙俩都笑了。(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少女芸川的爱情

发展串起山城风物、麒麟舞艺、战争风云,内容丰富,精神厚重。B.芸川与陈轸在榕树下谈天说地的情节体现出两人有共同的追求,因而情感逐步加深。C.小说以少女口吻、有限视角展开叙述,从个人经历由点到面晕染开去,引向宏大社会背景。D.小说构思巧妙,情节转换自如,前后中间皆有照应,将一群普通人的

故事写得别开生面。7.关于文中与“雾”相关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城是陷在山里的,云雾也多……”中的“云雾”是少女芸川青春萌动时复杂情愫的具化。B.“白墙框住的天空时而云雾弥漫……”中的“云雾”暗示了时局变幻,推动了情节发展。C.“元宵节在夜雾的拐角处候着”中“夜雾”为实

力悬殊的生死较量渲染了热烈悲壮的氛围。D.小说标题“麒麟踏雾来”中“雾”既指岭南山城特有的气候环境,也是对战争的隐喻。8.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分析“麒麟”这一物象在小说中的内涵。9.这篇小说散文化特点明显,请结合文本

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的(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命题人王成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仆射周青臣等颂称始皇威德。齐人淳于越进谏曰:“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

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丞相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曰:“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始皇可其议,收去《诗》

《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明年,又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

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抵琅邪。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

玺令事,皆从。始皇有二十余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

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群臣皆莫知也。李斯以为上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秘之。置始皇居辒辌车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宦者辄从辒辌车中可诸奏事。(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划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

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B.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C.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

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D.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A.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宫殿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尊称。B.会稽:中国古代郡名,位于长江下游江南一带,因会稽山而得名,秦朝始置。C.崩:古代指帝王或王后去世。诸侯和大夫去世称“薨”。D.太子:我国封建时代,

帝王的儿子中已经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人的称谓,有时也用“东宫”来指称太子。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斯借秦始皇让他处理淳于越谏言的机会,促使秦始皇没收并焚烧《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言论文章。B.李斯为秦初统治秩序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修明法制、制定

律令、统一文字、平定四夷等,他都出了力。C.李斯的大儿子李由请假回咸阳,在家中摆酒宴,百官都前去向李由敬酒献物,祝他长寿,李斯慨然长叹,不知道归宿在何方。D.秦始皇死后,李斯认为皇帝在外面去世,又没有正式确立太

子,所以要保密,于是跟宦官赵高等人一起隐瞒秦始皇病逝的消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2)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14.始皇下令没收《诗》《书》及诸子百家之语的原因是什么?(二)古

诗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命题人杨李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苏武庙温庭筠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②,空向秋波哭逝川。注:①温庭筠,晚唐著名诗人、词人。②汉武帝逝世后葬于茂陵

。苏武归汉,昭帝“诏武奉一大牢谒武帝园庙”,汉宣帝赐苏武爵关内侯。15.下列对于这首诗的解说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第一句是想象苏武骤然见到汉朝的使者时,表现出极为强烈、激动、复杂的感情。B.“古祠”一句由人到庙,由古及今,写出了庙的苍古肃穆

,表达了诗人崇敬追思之情。C.颔联形象地写出了苏武牧羊绝塞时单调、孤寂生活,环境、心情相互交触,浑然一体。D.颈联先说“回日”,后述“去时”,虽有些板滞,但“去时”反衬“回日”,更增感慨。16.本诗歌颂了苏武什么样的精神品质?诗人这样写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

题,6分,命题人尹琪瑛)的17.名篇名句默写①《劝学》中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以水为例,从反面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而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河海设喻,说明君王应重视广纳人才。②《桂

枝香金陵怀古》中,王安石感叹六朝往事如流水,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教训和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这两句是写月华星辉,波光水色的景象,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一片琉璃世界。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命题人戈洪玉)(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当前,太多的人无暇翻开一本书仔细阅读,______的是终日沉迷于手机,热衷

于在网上刷微信朋友圈,习惯于在搞笑诱人的短视频里废寝忘食。大学校园里,地铁车厢里,家中卧室内,总见屏幕蓝光,总有低头一族。如今,这样的图景已是______。手机、网络,俨然成为了一堵墙,一堵横亘在文化阅读与为数众多的人群之间的高墙。墙的一边

,文化出版业日趋发达,各种出版物内容丰富,图书装帧越来越精美,而电子书、VR新技术的助推更是令出版业______。而在墙的另一边,越来越多的人慢慢沦为手机的奴隶。他们也知道打开一本书去阅读的意义,但真要见之于行动时,书本大抵又敌不过手机。有道是,“墙,推倒了便

是桥”。网络以其技术支撑与渠道优势,不该是阻碍阅读的墙,反而更有条件成为引渡读者的一座宽阔通达的桥。如果说,在一些人那里阅读趋于迷失,网络信息技术成了摆布人类的“暴君..”,那么,需要反省的只能是被摆布者自己。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炙手可热B.取

而代之司空见惯如虎添翼C.取而代之见怪不怪炙手可热D.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虎添翼19.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刻画出了沉迷手机者面对书本阅读的复杂心理,“也”“真”“又”等副词中蕴含着对“他们”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20.文中加点词“暴君”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作用。(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2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春季是传染病高发期,但服药需谨慎。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___①___。。的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进血液,随着

时间推移,___②___,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___③___,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认真观察下面的坐标曲线图,按要求答题。(1)请概括出人类能源消耗比例变化的趋势。(2)这一变化趋势说明了什么问题?四、写作(60分,命题人张燕)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马克思深刻洞察

历史发展规律,从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抽丝剥茧,发现了资本主义深刻矛盾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自觉承担起创建革命理论、领导革命实践的重任;林觉民矢志拯救国家民族,“为天下人谋永福”,不惜牺牲个人幸福,舍生忘死,视死如归。以上事例中所展现的精神品质和人生选择,对

你思考“抱负与使命”这一话题有何启发,联系当下社会生活,以“我们的使命”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国旗下的演讲稿。的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