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建昌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64.531 KB
  • 2024-10-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省建昌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建昌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建昌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省建昌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共(9)页,64.53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896e6e3095c876e43267f7e56b17e1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建昌高中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2019年,在河南淮阳发掘出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其中有各种形制

的圆形遗存分布于人工垫筑的台基之上,经考古专家初步判断,很可能是当时粮仓的遗迹。如判断无误,这一遗存可实证()A.原始农业的发展B.贫富分化的出现C.社会阶级的产生D.早期国家的形成2.以家族为本位的

传统文化习俗在中国源远流长,联宗、收族和撰写家谱、族谱之风盛行,并深入到一般平民家中。与这种习俗的产生有着决定性关系的是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3.《左传》记载桓公五年:“(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

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部将)射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了()A.武王克商B.平王东迁C.王室衰微D.诸侯争霸4.“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

全被遗弃了。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华夏文化的认同加强B.农耕文明的扩展C.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三公九卿制的施行5.商鞅变法中提到:“户有二丁以上不分者,倍其赋”,该措施的目的是()A.践行“小国寡民”思想B.

扶植新兴地主成长C.鼓励按军功授爵位D.鼓励发展小农经济6.战国时期,秦孝公去世,力主变法的商鞅被车裂而死,但新法并没有被废除。故史书上说:“商鞅虽死,秦法未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新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B.“商君之法”在当时已深入人心C.变法措施得当,未带来消极影

响D.秦孝公及其继任者坚决拥护和支持新法7.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由此可见孟子主张A.仁政B.兼爱C.性本善D.依法治国8.某学者评价“百家争鸣”时指出:“正是这一时期(战

国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由此可见A.战国时诸子百家开始出现B.争鸣核心是重建社会秩序C.文化的繁荣源于社会混乱D.“百家争鸣”只关注人际关系9.《中国通史》载:“秦朝的统一,决

不全是兵力的关系。……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上述材料A.认为嬴政在统一过程中发挥作用不大B.指出秦灭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强调秦朝统一与军事力量没有关系D.秦朝统一前,郡县官僚制已普遍建立10.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

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11.西汉时,主父

偃提出的“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办法非常高明,被武帝立即采用。这主要在于该办法A.缓解了皇族内部矛盾B.便于削弱宰相权力C.瓦解了地方势力勾结D.利于加强中央集权12.《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

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13.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

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表现在A.联络西域、夹击匈奴、通婚和亲B.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D.构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

丝路14.汉武帝“兴太学,修郊祀……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有三代之风。”上述材料评价汉武帝的侧重点是()A.独尊儒术B.抑制相权C.解除边患D.削弱封国15.以下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成果,出现于汉代的是①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重大革命②《齐民要术》记录黄河

中下游的生产经验③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④《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6.下面是高一文科某学生在一轮复习时归纳出的一张表格,在比较完各项后意图进一步归纳你认为最佳的“教训

”应当是()朝代西汉初期唐朝中叶唐朝末年表现七国之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原因分封诸侯节度使权力过重内轻外重影响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发展大一统局面后患无穷,由盛转衰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始教训A.国家是否统一往往决定于皇帝的素质B.必须削弱

地方政权的力量,强化中央集权C.地方割据不单单出现在王朝末年D.中央与地方是一种对立关系17.汉代文学、艺术等文化对中亚地区影响微弱,但到了唐代,不仅在生产技能与科学知识方面,而且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对中亚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此可知,唐代A.文学

和艺术成就明显高于周边地区B.政府更重视丝绸之路的畅通与维护C.生产技术和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D.与中亚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更为频繁18.从三国后期到西晋初期,位于北方地区的政权战胜其他割据政权,形成统一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出

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C.北方政权成功地削弱了导致分裂的豪强地主势力D.北方政权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19.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放弃鲜卑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推行均田制,采用汉族农耕经济。这说明孝文帝()A.数典忘祖B

.脱离实际刚愎自用C.学习先进文化D.实行“藩汉分治”20.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題应该是()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开放的社会D.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21.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潮流,该潮流的发展对

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C.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D.为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22.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都是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A.周边少数民族的入侵B.统治集团的内讧变乱C.宦

官擅权和外戚临朝D.横征暴敛及苛政黩武23.史载,唐太宗时期给一些资历较浅的官员加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也给一些资格较老的功臣加以“平章事”的名号,使其继续参与宰相事务。此举旨在A.弥补政务多、宰相才干差的

缺陷B.防范宰相擅权,加强君主集权C.配合科举制度选贤用人的需要D.建立较严密完整的官僚机构24.唐太宗曾说:“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以下唐太宗实践这一言论的措

施是A.轻徭薄赋B.虚怀纳谏C.劝课农桑D.戒奢从简25.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曲辕犁的出现A.得益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推动了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C.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D

.加速了唐朝均田制度的崩溃26.唐太宗对于降服或内附的少数民族,奉行“夷狄亦人,以德治之,可使如一家”的开明理念,推行以羁縻府州为主的和平民族政策,不轻易用兵,且以诚相待。据此分析,羁縻府州政策的推行A.使寒门子弟可以加入到统治阶级队伍中来B.为贞观之治赢得了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C.提

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D.扩大了唐王朝的国际影响力27.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水路运输成为

主要交通形式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28.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

施A.抑制了土地兼并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29.“及府兵法坏而方镇盛,武夫悍将虽无事时,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由此可知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专制腐朽B.藩镇权力过大C.府

兵制被破坏D.节度使的设置30.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31.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竭其心思而为之。”这说明()A.唐诗影响深

远B.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C.唐诗取材广泛D.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32.“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节选自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这段歌词描绘的传统艺术形式是()A.绘画艺术B.戏剧表演C.舞蹈艺术

D.书法艺术33.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

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34.表格所示史实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路线人物内容结果唐→天竺玄奘西行取经游历17年,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唐→日本鉴真鉴真6次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A.文化繁荣,世界领先B.交通发达,纵贯欧亚C.双向交流,兼容并蓄D.国

力强盛,威震四海35.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唐蕃会盟使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是指()A.唐朝实现了对吐蕃的有效管辖B.汉藏两族的融合进程大为加快C.唐蕃之间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军事同盟D.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得到了巩固二、非

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材

料二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

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汉书》(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结

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6分)(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6分)(3)西汉初年,统治者“惩戒亡秦孤立之败”而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2分)37.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二是官僚的选拔问题。材料二(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

…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

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汉、唐三个历史时期的中枢权力机构,并概括中枢

权力机构演变趋势(7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为解决“官僚的选拔问题”,隋朝统治者有何创新?并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相比有何不同。(4分)(3)据材料三,指出科举制的“客观的历史合理性”的体现。(5分)高一历史10月月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35小题共70分)12345678910ACCADACBBD11121314151617181920DCDABBDACB21222324252627282930DDBBCBDCBC3132333435BDDCD二、非选择题(共两大题,共30分)36.(1)

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贵族等级序列。(6分)(2)郡县制。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统一。(6分)(3)郡国并行制度(2分)37.1)中枢权力机构: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3分)趋势:明确

行政分工,提高行政效率。通过分权制衡来保障皇权至上(4分)2)创新:由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创立科举制)。(1分)不同:官员选拔权集中到中央;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按才学标准选拔官员。(3(3)人才持续流动,且制度化;公正公平,机会均等原则;激励个人奋斗精

神。(5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225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