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验收考试+历史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424.859 KB
  • 2024-09-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验收考试+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验收考试+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验收考试+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验收考试+历史.docx,共(9)页,424.85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84d9d2810376d446c27cf27fdb419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哈三中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第三次验收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初期,周公旦提出的天命观认为,统治者承受天命,必须负起天命赋予的道德

责任,而上天只以道德的标准裁决统治者是否称职。这一观念旨在A.指出商朝因暴政而亡B.否定天命的客观实在性C.为仁政学说奠定基础D.论证周朝统治的合法性2.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出:“然则商人六世以后,或可通婚,而同姓不婚,自周而始。”周人确立“同姓不婚”原则的

目的在于A.保证各级贵族特权地位B.满足政治需要巩固统治C.促进交流维护统一局面D.控制诸侯扩大统治疆域3.先秦时期,有思想家提出:“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

有所休。”这些主张A.强调了君主集权的重要意义B.代表了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C.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D.蕴含了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4.右图这一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讲是A.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B.巩固国家统一的体现C.天圆地方观念的表达D.货币形制发展的结果5.秦始皇

在统一中国后多次东巡,其中关东是巡游的重点地域,每次都抵达东海之滨。他首次东巡最为隆重,登临泰山等文化名山、举行封禅大典、立碑刻石以颂秦德。秦始皇第四次东巡时,曾举行祭祀舜帝和大禹的典礼,祭拜华夏先王。由此可知,秦始皇东巡

A.旨在学习齐鲁先进文化B.消弭了关东士民的敌对情绪C.扩大了秦朝的统治疆域D.利于建构秦王朝的国家认同6.陵县是指统治者为修建、保护帝陵和祭祀而设的特殊的县。西汉在长安周边设置陵县,并大量移民徙居。徙入陵县者,高祖时为齐、楚大姓,燕、

赵、韩、魏之后及豪杰兼并之家;武帝时是郡国豪杰及赀三百万以上的;宣帝时是郡国吏、民赀百万以上和丞相、将军、吏二千石。这一举措旨在A.维护皇室独尊地位B.促进都城周边发展C.防范地方势力壮大D.强化社会等级观念7.东汉成书的《九章算术》中有关于测定“圭田”“邪田

”“环田”等不规则农田面积的算题,所举应用算题中田亩面积最小的实例只有0.0014285亩。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A.古代中国数学理论的完善B.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C.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普及D.民本思想的不断发展8.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

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写出评语,吏部据此考核授官。据此可知,中正设置意在A.确定人才标准B.选拔有用之才C.加强中央集权D.稳定社会秩序9.唐宋以来,宰相出任

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上表可知唐中后期使相的变化A.表明藩镇割据愈演愈烈B.说明藩镇制度名存实亡C.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D.推动中枢权力体系完善10.南宋人王栐说:“唐末进士不第,如王仙芝辈倡乱,而敬翔、李振之徒,皆进士之不得志者也。……故圣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

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材料表明宋朝科举制A.禁锢了人们的思想B.促进社会阶层流动C.提高官僚队伍素质D.利于统治秩序稳定11.崇尚耕读的明初学者吴与弼教导弟子:“秀才,若为慵懒,他日何从到伊川(程颐)门下,何从到孟子门下?”;清代思想家颜元也认为:“吾用力农事

,不逞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由此可知A.生产劳动蕴含的道德教化价值得到重视B.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C.重农抑商思想是儒家学者的基本认知D.耕读结合的价值取向初步形成12.据记载,康熙年间江南大旱,米价由每升七文涨至二十四文。雍正、乾隆时期连岁丰稔,每升十四五文为常价。北方的麦价

同样呈现成倍上涨之势。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作物的推广B.赋役制度的改革C.白银的大量流入D.人口的迅速膨胀13.19世纪80年代,中国一批开明人士强调“泰西富强之道,在有议院以通上下之情,而他皆所末”,同时又认为“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

君民共主者,权时间阶段数量出身所在结果玄宗(44年间)8人多科举制出身;安史之乱后奖赏军功大部分都为宰相,一直在中央代天子巡边肃宗—懿宗(100年间)36人几乎都是藩镇节度使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形成大量强藩僖宗—哀帝(34年间)67人强藩霸臣推荐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

央藩镇之间频繁征战得其平。凡事虽有上下议院议定,仍奏其君裁夺”。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A.维新变法运动兴起B.洋务运动弊端丛生C.中体西用实践破产D.民主革命浪潮高涨14.1901年6月5号,清廷谕整顿翰林院,斥责该院“专以诗赋小楷为功,弊精神为无

用,而经世之务,或转不暇考求,殊非造就大才之意”。清廷谕整顿翰林院反映了清政府A.认同维新思想开始改革政治制度B.抵制西学维护传统意识形态C.急切培养新式人才挽救统治危机D.反对宋明理学主张经世致用15.1897年,严复发表《拟上皇帝书》,他建议皇帝“

联各国之欢”,即利用列强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相机与之联络,以使之能相互牵制,以弭外祸。这与康有为等人提出的联英、日拒俄的“以夷制夷”之策有相似之处。他们的这一主张A.建立在对列强理性认识之上B.改变了国人保守落后的观念C.存在着淡化外患的认识弊端D.直接推动了维新高潮的兴

起16.1902年,梁启超在其《新中国未来记》中站在数十年后的盛世向回看,反思中国走过的道路;1904年,蔡元培在其《新年梦》中畅想主人公在新年穿越到数十年后的未来,见识了国力强盛、社会繁荣的新中国。此类作品在20世纪初蔚然成风。这些作品A.表明了走向共和的决心B.表

达了改造社会的愿望C.批判清政府的腐败无能D.指明了中国的发展方向17.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通过一个行动来实现的。中共党史从何处讲起,这是一直为学界讨论的问题。毛泽东认为,“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共产

党的诞生A.是中国革命阶段发展的产物B.早于中国资产阶级政党诞生C.极大推动五四运动的爆发D.历史久远已经无从考证18.1941年,延安创办了一所日本农工学校。这里的学员经过学习懂得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许多人“在思想上、政治上有了进步”,“参加了反战组织”。该

学校的创办A.丰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涵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对日外交政策C.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力量D.适应了抗日根据地经济发展的需要19.对“”1900-1936年中国棉纺织业中纱锭的所有权统计表”中所描述的历史现象,解释正确的是①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促进棉纺织业发展②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③西方列强逐步放弃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④官僚资本导致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萎缩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20.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暂停民法典的起草,转向先分别制定单行法,1998年八届全国人大决

定恢复民法典的起草工作,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决定加快民法典的起草工作,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A.国家治理体系趋于完备B.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完善C.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

D.法制建设适应经济发展21.下边是我国1949—1977年粮食产量增长率示意图,第二波增长高峰(1954—1955年)的出现是由于A.农民自愿组成合作社符合农村实际B.国民经济恢复影响农村粮食产量C

.土地改革的开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公有化程度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22.1949—1957年,随着战后经济恢复以及“一五计划”顺利推进,我国城市化率由10.6%升至15.4%;1961—1965年,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出现了“中国式“的逆城市化现象;1978年至今,随

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这一切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A.深受国家政策和制度的影响B.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C.逐步形成了合理的城市体系D.走协调发展的多样化道路23.1988年,由广州市体改委、市政府办公厅调研室

、《现代人报》等十个单位发起的评选广州市改革开放十大成就活动,于十二月二十二日揭晓。按得选票的数量排列,位列前三的顺序是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加快路桥和电信建设98372票率先开放肉菜市场,主要副食品坚持放开供应97513

票17万“个体大军”活跃在城乡,集市贸易繁荣兴旺92691票由此可见,此时的广州A.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B.率先实行改革开放C.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D.经济发展全国领先24.1973—1978年,在我国对外引进的成交金额中,用于成套设备的占80%以上。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

作会议提出了“多引进制造技术和专利”的方针。这一转变旨在A.调整进口商品结构B.拓展对外开放的合作领域C.扩大企业生产规模D.提升国有企业的制造能力25.雅典公民与外邦人、外邦居民之间的婚姻曾经不受法律约束。公元前4世纪,该类婚姻则被看作“公共诉讼案件”,任何人都可以对之进行起诉。法

律规定,同雅典女子结婚的外邦男子将被卖为奴隶,娶外邦女子的公民也将被处以罚款。这一婚姻立法A.反映了贵族政治特点B.意在维护城邦整体利益C.维持了城邦封闭状态D.体现了直接民主的弊端26.19世纪中后期,为遏制天花蔓延,英国政府强制国民接种天花疫

苗,有效降低了天花的危害,但不少议员与民众强烈反对“以健康福利为由干涉自由”。20世纪初,在天花威胁逐渐减小的背景下,英国政府实施“真诚反对”者免除接种义务的政策,取消了强制接种制度。这一过程反映出英国A.疫病防治成效有限B.自由主义影响具

有复杂性C.政府权力极度膨胀D.福利政策遭到大规模抵制27.1800年以前,(到美洲的)白人移民中只有不到1/3是自己筹措路费的,那些实际为移民付款的人感兴趣的是利用移民的劳动创造输出。而美洲商品输出的增多,在无形中又降低了其他地区的人迁往美洲的移民费用。据此可

知,当时A.殖民地的开发具有深刻的经济动因B.商贸活动是殖民美洲最主要的方式C.劳动力紧缺制约了美洲的经济发展D.移民费用是殖民扩张的一大障碍28.有学者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为“掌握数学的艺术家”,并认为这些艺术家为更准确地描摹自然场

景,对人类的视觉及光影变幻特征呈现的模式进行了大量“实验”。该学者意在说明文艺复兴A.导致欧洲艺术世俗化和现实化B.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的内在一致性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D.激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29.在狄

更斯18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穷人的专利权》中,主人公总结道:他为了给自己花20年时间做出来的一个发明申请专利,从跟维多利亚女王打交道开始,到跟封烫火火漆助理打交道结束,居然花费了大致相当于当时一个收入

较高的技术工人在三年之内的所有收入。该作品A.表明英国科技观念已经滞后B.揭露了工业文明的弊端C.反映了英国代议制的不完整D.同情受压迫的劳动人民30.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订

货;1931年苏联购买的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一半;1928—1929年,苏联与美国共签署了132个技术援助合同;1932年大约有2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据此可知A.经济合作推动美国走出了经济困境B.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得益于美国支持C.苏美之间的经济往来符合两国利益D.经济危机使

美苏放弃意识形态对立31.苏联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美苏冷战中处于攻势地位,苏联2/3的外汇收入来自向西方出口石油及油气产品,同时又大量进口西方的机械设备、粮食和食品,投入到高精尖武器的研发中。这一状况A.促进了

苏联经济的转型升级B.有力推动社会主义阵营壮大C.强化了固有体制存在的弊端D.体现出苏联改革的辉煌成果32.《世界经济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和一列表格:“另外,假定两国政府对其实施的特定贸易政策的结果可用一定的数值来反映其满足程度,此表格中的内容可用来说明A.自由贸易政策顺

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B.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得人心C.美日两国贸易政策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D.国际贸易政策协调的重要性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33、34题为必答题。第35、36题为选考题,任选一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涂黑。如果多做,则按

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

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史记》体例篇目举例本纪(帝王活动及重大事件)高祖(刘邦)本纪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建元以来王子侯者(汉武帝时封侯的诸侯王子弟)年表书(重要制度变迁)平准(工商业)书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楚元

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周边政权的历史)儒林(重要儒家学者)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在今中亚地区)列传材料二岳麓书院藏秦简“秦始皇禁湘山诏”(注:虽出土信息不详,但经鉴定为秦朝竹简),记载秦始皇巡游湘

山(即洞庭湖君山)时,“登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树木口(缺字)见亦美,其皆禁勿伐”,并将湘山列入禁苑,归属苍梧郡管辖。《史记》则记载秦始皇在湘山遭遇大风,几乎不能渡过湘江,以为当地神灵作怪,“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使其裸露)其山”。——摘编自晏昌贵《禁山与赭

山:秦始皇的多重面相》(1)根据材料一,比较《史记》与《春秋》的不同之处。(12分)(2)根据材料一“篇目举例”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汉当时社会状况。(5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对秦始皇出现不同

叙述的原因。(8分)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战国时期列国长城分布图图2秦长城示意图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战国秦朝之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予以说明。3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一1970年代,伴随中国联

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国政府开始考虑是否恢复GATT(关贸总协定)合法席位问题,但结论是GATT作为“富国俱乐部”,主要成员是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不宜加入,这一考虑便搁置下来。到了1980年代,GATT再次引起了中国的注意。1983年1月,国务院做出决定,准备申请“复关

”并于1986年7月10日正式提出申请。“复关”被看作是“实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后一项重大的外交行动”。到了1996年,中国已经意识到,GATT与WTO有很大不同,“复关”谈判与“入世”谈判的差异也开始暴露出来。材料

二中国“入世”,兼具开放与改革的双重意义。一方面,它是“开放”,是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体系的关键一步;另一方面,它也是“改革”,是中国调整体制,谋求更具竞争力的一项举措。——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鲁楠《作为世

界经济宪法的WTO一—中国入世之路的回顾与展望》(1)根据材料一,比较1970年代与1980年代中国在“复关”问题上的不同。(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进行“入世”谈判的原因。(7分)36.【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申纪兰(1929—2020),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人,1946年参加工作,1953年入党,全国劳动模范、共和国勋章”获得者。1951年积极组织参与农业改造,西沟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后,申纪兰当选为副社长。按照合作社的规定

,男人下田一天记10分工,妇女下田一天记5分工,“老五分”严重挫伤了妇女们的积极性。太行山区还有“好男走到县,好女不出院”的封建传统习惯。申纪兰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动员社里的妇女,走出院门和男人一样下田劳动,和男人们展开了一场富有历史意义的“劳动竞赛”活动,并争

取到了“男女干一样的活,应记一样的工分”的要求。当时,申纪兰并没有意识到,她带领西沟妇女所取得的这场胜利,在新中国农村发展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1954年9月,申纪兰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倡议,被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申纪兰在50年代的主要贡献。(7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申纪兰提出“男女同工同酬”倡议的时代背景。(8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