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试题 .docx,共(10)页,381.40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7f0c641314f51a257c16414884da16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化学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Ag-108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不属于可
再生的新能源的是()A.可燃冰B.氢气C.生物质能D.风能2.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热测定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B.C.D.3.水溶液呈碱性的盐是A.KNO3B.NaHCO3C.NH4ClD.N
aHSO44.下列物质对应的组成不正确...的是()A.醋酸:CH3COOHB.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C.重铬酸钾:K2CrO4D.铁锈:Fe2O3·nH2O5.下列化工生产中,能产生H2的是A.硫酸工业B.合成氨工业C.煤的气化D.石油分馏6.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释放或吸收热量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B.人体所需能量主要依靠糖类、脂肪、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来提供C.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反应过程中有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D.甲烷的标准燃烧热ΔH=-890.3kJ·mol-1,
氢气的标准燃烧热ΔH=-285.8kJ·mol-1,可知甲烷的热值大于氢气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原电池原理可以使许多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顺利进行B.原电池中,电子不能在电解质溶液中流动,但可以在盐桥中流动C.钢铁的吸氧腐蚀、印刷电路的制作均属于电化学腐蚀D.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可防止土壤
、海水中的金属设备发生腐蚀8.已知NH4NO3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则该过程中()A.ΔH>0,ΔS>0B.ΔH>0,ΔS<0C.ΔH<0,ΔS>0D.ΔH<0,ΔS<09.下列事实中,能说明CH3COOH是弱
电解质的是()A.CH3COOH是共价化合物B.用CH3COOH溶液做导电实验,灯光较暗C.向CH3COOH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D.向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溶液pH增大10.要增大锌与
盐酸反应的速率,所采取的措施无效的是()A.适当升高反应温度B.增大压强C.用粗锌代替纯锌D.增大盐酸浓度11.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精密pH试纸可较准确地测量饱和氯水的pHB.氧化还原滴定中用到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应盛装于酸式滴
定管中C.润洗滴定管的方法是加入3~5mL溶液,倾斜转动润湿内壁后,从滴定管上口倒出溶液D.配制Fe(NO3)2溶液时,为抑制Fe2+的水解,应将Fe(NO3)2固体溶于浓HNO3,再稀释至所需浓度12.某一化学反应,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化学平衡正移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B.升高反应温度C.增大生成物浓度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13.已知Ka1(H2C2O4)>Ka2(H2C2O4)>Ka1(H
2CO3)>Ka2(H2CO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CO2+H2O+224CO−=23CO−+H2C2O4B.CO2+H2O+224CO−=3HCO−+24HCO−C.H2C2O4+23CO−=24HCO−+3HCO−D.
24HCO−+23CO−=224CO−+3HCO−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属于非电解质,84消毒液(含NaClO)属于电解质B.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Kw变大,pH变小,仍呈中性C.合成氨生产中将N
H3液化分离,既能加快正反应速率,又能提高H2的转化率D.MgCl2·6H2O加热制备MgCl2时,需以N2作为保持气,以免得到Mg(OH)2等杂质15.下列事实或操作与勒夏特列原理无关的是()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B.二氧化碳难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D.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不断将乙酸乙酯蒸出16.在一定温度下,向甲、乙、丙三个体积均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O和足量的焦炭,发生反应:2NO(
g)+C(s)垐?噲?CO2(g)+N2(g),ΔH。反应过程中测得各容器中c(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容器温度c(NO)/mol·L-10s10s20s30s40s甲500℃3.002.502.101.801.80乙500℃1.000
.800.650.530.45丙a℃3.002.452.002.002.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500,ΔH<0B.若甲容器在20s时将体积缩小至1L,则30s时测得c(CO2)=1.2
mol·L-1C.容器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D.0~10s内,乙容器中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v(N2)=0.005mol·L-1·s-117.以下溶液均为室温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电离的c(OH-)=1×10-13m
ol·L-1的溶液(不含强氧化性物质)中滴加甲基橙一定显红色B.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消耗醋酸的体积更大C.0.3mol·L-1HCl溶液与等体积0.05mol·L-1Ba(OH)2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1D.等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c(Na+)=c(NH4+)18.某监测SO2含量的传感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固体电解质允许O2-发生迁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传感器的内外电路中,
电流均是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B.传感器工作时,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C.传感器工作时,O2-向负极移动D.固体电解质可以用稀硫酸代替19.设[aX+bY]为a个X微粒和b个Y微粒组成的一个微粒集合体,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A.2Fe3++2I-垐?噲?2Fe2++I2,1mol[2Fe3++2I-]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B.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NA时,阳极产生11.2L气体C.1L水吸收标准状况下2.24LCl2,所得溶液中,N(C
l-)+N(ClO-)+N(HClO)=0.2NAD.1L0.5mol·L-1的醋酸钠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目等于NA20.HCHO(g)与O2在羟基磷灰石(HAP)表面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O2、H2O(g)的历程可能如图所示(E1、E2和E3分别表示各阶段物质的能量):已知:H
CHO(g)+O2(g)=CO2(g)+H2O(g)ΔH=-526.7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1>E2>E3B.HAP能减小上述反应的焓变C.HAP可使上述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进行D.若改通18O2,则反应可表示为HCHO+18O2=C18O2
+H2O21.以H3PO4-K3PO4缓冲溶液(pH=8.5~9.0)为电解质溶液,电解高浓度丙烯腈(CH2=CHCN)可加氢二聚为己二腈[NC(CH2)4C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总反应方程式:4CH2=CHCN+2H2O通电2NC(CH2)4CN+O2↑B.CH2=CHCN在
阴极放电,发生氧化反应C.阳极的电极反应:2H2O-4e-=4H++O2↑D.电解除得到NC(CH2)4CN外,还可能得到副产物CH3CH2CN22.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2S(g)+12O2(g)=S(g)+H2O(l)ΔH>-265.8k
J·mol-1B.1molH2S(g)和1molS(s)分别在足量O2中燃烧,全部转化为SO2(g)和H2O(l),前者放热多C.2H2S(g)+SO2(g)=3S(s)+H2O(l)ΔH=ΔH1-ΔH2D.化学反应的Δ
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23.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0.1mol·L-1(NH4)2SO4溶液中:c(NH4+)+c(NH3·H2O)+2c(SO24−)=
0.3mol·L-1B.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和NaHCO3溶液混合:323c(HCO)c(HCO)−>233c(CO)c(HCO)−−C.0.1mol·L-1Na2S溶液与0.1mol·L-1NaHS溶液等体积
混合:3c(Na+)-2c(HS-)=2c(S2-)+2c(H2S)D.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至溶液恰好呈中性:c(Na+)=c(SO24−)=c(NH4+)>c(OH-)=c(H+)24.已知[Co(H2O)6]2+呈粉红色,[CoCl4]2-呈蓝色,[ZnCl4]2-为无色。现将C
oCl2溶于水,加入浓盐酸后,溶液由粉红色变为蓝色,存在以下平衡:[Co(H2O)6]2++4Cl-[CoCl4]2-+6H2OΔH用该溶液做实验,溶液的颜色变化如下:以下结论和解释正确的是()A.CoCl2可用于制作变色硅胶干燥剂,当硅胶由粉红色变为蓝色时,说明干燥剂已失效B.由实验①可推
知ΔH<0C.实验②是由于c(H2O)增大,导致平衡逆向移动D.实验③发生的离子反应是[CoCl4]2-+6H2O+Zn2+垐?噲?[ZnCl4]2-+[Co(H2O)6]2+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25.羟氨(NH2OH)可看作氨分子内一个氢原子被羟基(-OH)取
代的产物。(1)写出羟氨的电子式___。羟氨易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___。(2)羟氨的水溶液受热可以产生两种气体,其体积之比为1∶1,其中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写出羟氨分解可能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3)已知25℃时,NH2OH+H2ONH3OH+
+OH-K=6.6×10-9;Kb(NH3·H2O)=1.7×10-5。则0.1mol·L-1(NH3OH)Cl溶液的pH___(填写“>”、“=”或“<”)0.1mol·L-1NH4Cl溶液。(4)以硝酸、硫酸混合溶液为电解质进行电解,在汞电极上-3NO可转化为NH2OH,
以铂为另一极,则该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26.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甲、乙两池中均为1mol·L-1的AgNO3溶液,A、B为质量相同的Ag电极。已知Ag+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1)实验开始时先闭合K1,断开K2。此时该装置为___(填写“原电池”或“电解池”)。A电极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2)一段时间后,断开K1,测得A、B两个电极质量相差21.6g。闭合K2,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请指出电流的方向为___(填写“A→B”或“B→A”)并说明理由___。到电流计指
针重新归零时,理论上离子交换膜通过的NO3−的物质的量为___mol。27.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回答下列问题:(1)石油工业中利用正丁烷催化裂化生产烯烃:反应ⅠC4H10(g)垐?噲?C
2H6(g)+C2H4(g);反应ⅡC4H10(g)垐?噲?CH4(g)+C3H6(g)。①反应Ⅰ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A.高温B.低温C.任何温度②一定温度下,向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正丁烷,发生催化裂化反应,达平衡时测得气体压强是原来的1.
75倍,且两种烯烃产物的质量相等。则正丁烷的平衡转化率为___,此温度下该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为___。(2)石油工业中还常用乙烷生产乙烯,原理如下:反应Ⅲ乙烷热裂解:C2H6(g)垐?噲?C2H4(g)+H2(g)ΔH3;反应Ⅳ乙烷氧化热裂解:C
2H6(g)+12O2(g)垐?噲?C2H4(g)+H2O(g)ΔH4=-110kJ·mol-1。已知:化学键C-HC-CC=CH-H键能/kJ•mol-1412348613436①根据键能估算乙烷热裂解的ΔH3=___kJ·mo
l-1。②从能量角度分析乙烷氧化热裂解制乙烯较乙烷热裂解制乙烯的优点___。(3)以CO2为原料也可以催化加氢合成乙烯,其原理为:反应Ⅴ主反应2CO2(g)+6H2(g)垐?噲?C2H4(g)+4H2O(g)ΔH5<0;反应Ⅵ副反应C
O2(g)+3H2(g)垐?噲?CH3OH(g)+H2O(g)ΔH6<0。①某催化剂作用下,在相同反应时间内,测得不同温度下CO2转化率与C2H4产率的变化曲线如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A.CO2转化率越大,越有利于C2H4的生成B.a点是主反应的平衡转化率,b点是副反应
的平衡转化率C.T1℃时催化剂的选择性最好,有利于提高生成C2H4的平衡转化率D.T1~T2之间C2H4产率变化趋势和CO2转化率不一致,原因可能是主反应被抑制,使C2H4产率降低②向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模拟合
成乙烯,CO2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在图中作出改为恒容容器中,其他条件不变时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___。28.分析化学中的滴定法除了酸碱中和滴定,还有沉淀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沉淀滴定法可用于NaCl溶液
中c(Cl-)的测定。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已知:①Ag2Cr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砖红色沉淀;②溶液中同时存在Cl-和CrO24−时,滴入AgNO3溶液,先生成AgCl沉淀;③AgCl+2NH3=[Ag(NH3)2]++Cl-Ⅰ.准备标准溶液准确称取AgNO
3基准物4.2468g(0.0250mol)后,配制成250mL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Ⅱ.滴定的主要步骤a.取待测NaCl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b.加入1mL5%K2CrO4溶液。c.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3标
准溶液滴定,当接近终点时,需逐滴加入AgNO3溶液,并用力振荡。记下终点时消耗AgNO3标准溶液的体积。d.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123消耗AgNO3标准溶液体积/mL20.4520.0219.98e
.数据处理。回答下列问题:(1)将称得的AgNO3配制成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___。(2)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3)计算所消耗的AgNO3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___mL,测得c(Cl-)=___mol·L-1。(4)若用该方
法测定NH4Cl溶液中的c(Cl-),待测液的pH不宜超过7.2,理由是___。(5)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___。A.为使终点现象更加明显,可改加1mL10%K2CrO4溶液B.滴定过程中可用蒸馏水将锥形瓶壁上粘附的溶液
冲下C.若在配制AgNO3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测定结果偏高D.若未等滴定管液面稳定就读数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6)如图是0.1mol·L-1AgNO3分别滴定0.1mol·L-1NaCl、NaBr、NaI时的滴定突跃曲线,其中pc(X-)
=-lgc(X-)。由此可知,NaCl溶液中混有I-,会使测定结果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