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检测历史试卷(二) 含答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443.455 KB
  • 2024-10-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检测历史试卷(二)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检测历史试卷(二)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检测历史试卷(二)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检测历史试卷(二) 含答案.docx,共(8)页,443.45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6779f167f9c5344c016ca64020aaf9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检测·历史试卷(二)(本卷共2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

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位置粘贴好条形码。2.答题要求: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使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

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

,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2.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后期出现了“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商

贩,周于四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的现象。该现象所反映的农业经营方式A.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破坏了小农经济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税D.缓和了阶级矛盾3.下表是关于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变

化反映出A.国家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B.儒学衰败刺激科举变革C.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通道D.唐朝的社会流动性加强4.(宋)诸府置知府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通判职掌两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

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这表明宋代A.通判监督知府以加强专制B.扩大通判权力以制约知府C.分化事权以加强中央集权D.知府与通判都无独立权力5.书法家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认为要写好某种字体,必须“令字内间架明称,得其

字形,再会以法,自然合度……使笔笔著力,字字异形,行行殊致,极其自然,乃为有法。”下列字体最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B.C.D.6.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命法司论囚,拟律奏闻”前,要“从翰林院、给事中及春坊正字司直郎会议平允,然后覆奏论决”。这一做

法A.实现了权力的相互制衡B.分化削弱了丞相权力C.解决了大臣专权问题D.有助于提高理政效率7.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议修《明史》,时人推荐黄宗羲,他斥道“侍诏金马,无异于断送老头皮也”。两年后

,黄宗羲遣其子代为修史。1687年,黄宗羲写到:今圣主持召,入参密务,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黄宗羲对清廷态度的变化A.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B.消除了满汉之间的矛盾C.巩固了儒学的统治地位D.体现文化专制取得成效8.从1840年到18

61年,中国至少出现了22种有关世界史地方面的著作。如《康輶纪行》反映了当时中国的边疆和世界形势,《中西纪事》提出中国已被纳入世界局势变化的轨道中。这A.直接引发了中国近代化运动B.揭露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C.反映国人对西学的迫切要求D.推动国人重新审视世界局势9.轮

船招商局筹设之初,清廷给予20万两借款作为设局商本,年息8%左右,后因经营困难,获准缓交官款利息。该局还获得清廷部分漕粮承运权,且有运费优待。据此可知A.近代企业缺乏资金的来源B.自然经济阻碍近代化进程C.

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D.近代民族企业的部分特征10.据统计,1927年11月后,中共中央各类文献中频繁出现“割据”一词,如:“暴动割据”“农民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带”“割据区域”等。这说明当时中共

中央A.重新考虑革命道路B.放弃了城市革命中心论C.支持工农武装道路D.开始注重农民阶级力量11.1944年,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工厂(社会生产,公营的与私营的)与合作社,不是分散的个体经济”;“现在的农村是暂时的根据地,不是也不能是整

个中国民主社会的主要基础。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革命的任务、这一论断A.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B.丰富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C.有利于国家工业化迅速开展D.体现建设规划抗日根据地的方针政策12.“一五”时

期,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工业产值,占中国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0%;用农业原料和农副产品制成的工业品,占国内市场商品供应量的80%,占出口总额的75%。由此可知,当时中国A.农业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贡献B.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激发C.经济的快速发展依赖于农业原料D.社会主义工业化

已基本实现13.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刊出副刊文章《大豆与中美科学交流》,介绍说大豆的故乡在中国,在美国获得巨大的发展。文章配发装饰画《中美两国人民永远友好下去》(如图)这表明A.中国外交的

政策有所调整B.中美两国在农业领域开展合作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中国摆脱了长期以来外交困局14.中国社会科学院从1980年夏季到1981年夏季的一年中,连续举办了三个大型讲习班,分别是:“数量经济

学讲习班”、“国外经济学讲”和“发展经济学讲习班”同时期,大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由政府派遣,赴欧美和日本的高等院校留学,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A.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B.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C.社会发展水平极大提高D.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果15.罗马法规定:婚姻有效缔

结后,嫁资(女子出嫁时携往男方家的财物)的所有权应转移给丈夫;当婚姻关系解除时,丈夫有义务返还嫁资,妻子可通过口约之诉主张权利,以保障离婚后的生活来源。由此可知A.罗马法仍掺杂着原始落后的习俗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

可侵犯C.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一定重视D.女性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16.文艺复兴开始以后,意大利建筑的主题由寺院转变为宫室,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逐渐取代了在欧洲盛行多时的使人产生肃穆感和敬畏感的哥特式风格。这样的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突破了常规创造出一种新颖而生动的活力。这说明意大利文艺复兴

A.实质是古典文化的重现B.主要目标是反宗教压迫C.推动了世俗王权的强化D.意在恢复被泯灭的人性17.19世纪50年代,尽管美国西北部的农民住所离机械商店很远,但他们能够放心地使用复杂的机械。因为农民只需用电报告知被损坏的机械上任何部件的

号码,下一班火车就可能带来一件新的机械部件,他们自己就能够将它安装上。这说明当时的美国A.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B.通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C.农业生产领域逐步实现机械化生产D.标准化生产方式满足民众生产

需求18.1882年,俾斯麦提出烟草专利法,遣帝国议会否决;1887年,伸斯麦要求帝国议会批准今后七年的军事预算草案.再次遭到议会拒绝,直到皇帝下令解散这屆议会,重新选举组成新议会,七年军事预算提案才得以通过。这说明当时的德国A.君主立宪制

遭到破坏B.帝国议会掌握国家立法大权C.首相由议会选举产生D.代议制民主得到进一步发展19.1844年,正义者同盟吸收了“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观点,宣称人类的爱是消灭贫富之间矛盾的手段,要通过号召相互谅解,用和平方法建立同志式

的劳动组织。由此可知,这A.标志着共产主义同盟形成B.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增强C.属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范畴D.表明社会主义得到初步实践20.罗斯福总统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宣示:“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

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罗斯福就任总统后采取的落实这一设想的措施是()A.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B.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C.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D.保障工人的政治权益21.围绕一战责任问题,德国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20世纪20年代,德国史学家普遍认

为战争的责任并不全在德国,协约国也应负其责。到60年代,德国史学家费舍尔等则认为德国的战争计划早就做出,一战就是一场阴谋,德意志帝国要承担完全的历史责任。上述争议A.均未准确揭示一战的根源B.使德国战争责任愈加明确C.说明史学研究结论取

决于时代需求D.说明综合多种观点可还原历史事实22.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苏德战场局势发生根本转折,而且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具有深远影响的战役发生于如图中的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23.下图为某一时期苏联政府统一

收购农产品价格指数变化图,由此可知这段时期苏联A.集体农庄的弊端得到了纠正B.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C.将农业领域作为改革的重点D.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改善24.1946年9月,苏联驻美国大使诺维科夫给苏联领导人撰写了《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长篇报告,指出“战后欧洲经济支离破碎,为美国垄断资本

主义提供了巨额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广阔前景,如此一来,美国就可以加强其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奠定其引领世界的基础”。诺维科夫的报告A.揭露了马歇尔计划的本质企图B.无限夸大美国的霸权主义野心C.主张对抗美国遏制苏联的战略D.一定程度

上推动了冷战的爆发25.传统观点认为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后来有学者通过对双方阵营社会成分的分析,提出英国革命不是一次阶级革命;还有学者认为英国革命具有清教和宪政的双重属性。据此可知,关于英国革命

的认识A.随时代发展历史解释日益多元B.说明研究者的立场影响历史事实C.因研究视角的拓展而渐趋真实D.后期史学家的研究更加科学合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

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

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材料二: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

泽被寰区。——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材料三:就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而言,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这导致他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无情的批判……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医治中国的弊病只能利用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

清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4分)(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对严复的评价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3分)(3)综上,结合当今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3分)27.(10分)阅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1689年之后约150年的时间内,除安妮女王统治的12年外,英国国王一直由一位同时担任他国国王的欧洲人担任。为了保护国王在欧洲的属地,与欧洲国虽然结盟外交受到国王的影响,然而介入欧洲事务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因素使然。在重商主义指导下,在海外殖民

掠夺并获取商业特权成为18世纪特别重要的内容,在这种竞争中,强大的法国越来越成为英国最主要的对手。英法七年战争中,英国于1756年通过《威斯敏斯特协定》与普鲁士建立盟约关系,由普鲁士牵制法国,使英国取得最终胜利。英国一方面重新确立了

欧洲大陆的均势格局,另一方面在与法国争夺殖民与商业利益方面获得完全的胜利。这使得英国从早先孤立于欧洲的一个边缘国家变为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摘编自刘明周《18世纪英国的结盟外交》材料二清代外交公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王朝的外交理念。清朝对待亚洲各国的公

文,一般使用“谕”与“敕谕”,充分表现出宗主国与藩属国的上对下的等级关系。康熙年间中俄双方定例,“中国行俄罗斯之公文,用理藩院的印信,咨(地位相当的高级官署间相互行文时使用的平行公文文种)行俄罗斯萨那特(“萨那特”意思为理事)街门;俄罗斯行中国之公文,用萨那特衙门及托博勒城守尉印信

,咨行中国理藩院衙门。”理藩院与萨那特衙门两个机构在职位、品级上都是对等的。1689年,清政府与俄国公使费要多罗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清朝在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大获全胜后与俄国人签订的平等条约。1793年,英国政府正式派出以乔治.马戛尔尼为正使的使团访华进贡,乾隆皇帝在遣回来使时.写给英

王乔治三世的一封敕谕,以“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知悉”开头。——摘编自陈静《论清代外交关系变化在对外文书文种.上的体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实行结盟外交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

与俄英两国不同的外交关系并分析其原因。(5分)28.(15分)儒学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儒学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主干,还在于原始儒学本身的多因素多层次结构所具有的包容性质,这使它能不断地吸取融化各家,在现实秩序和心灵生活中构成稳定系统。由于有这种稳定

的反馈系统适应环境,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表现为重“求同”。它通过“求同”来保持和壮大自己,具体方式则经常是以自己原有的一套来解释、贯通、会合外来的异己的东西,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糊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

思想史论》材料二中国科举大事记朝代概况隋朝606年,科举制产生。整个隋朝,举行了五次考试,中举者总共十余人。唐朝唐高宗时期颁《五经正义》于天下,令每年明经依此考试;武则天时设武举,由兵部主持。宋朝992年,糊名考校(盖

住考生姓名来改卷)成为定制;1015年,始置誊录院,令封印官封试卷后,由书吏誊抄为录本。1124年,礼部试进士一万五千人,徽宗特令增百人额。明朝明太祖令“专取四子书命题试士”;明宣宗时始分南北中卷取士;明成化年间,八股文定型。

清朝光绪年间七月,废科举,广设新式学堂。——据翟国璋主编《中国科举辞典》整理材料三平遥文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平遥文庙的历代修建扩建,都力求最大限度地达到左右对称。平遥文庙的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掩映相称,内部陈列有大量

礼器和祭器,历代对从祀者都有严格的等次排位。其中的“明伦堂”是文庙学宫的主要教学之处,也是施行儒学教育的重要场所,“明伦”取“存天时,明人伦”之意。——据柳雯《中国文庙文化遗产价值及利用研究》等整理(1)材料一认为儒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请以荀子思想、宋明理学为例加以说明。(5分)(2)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科举制演变的趋势。(3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作答:①科举制度和儒家思想密切关联。请你简述科举制对儒学和儒生的影响。②请你以平遥古城和平遥文庙为例,简述这些建筑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

文化内涵及观念。(7分)29.(15分)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具有许多革新开创之功,大大促进了美国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萨拉托加战败之后,英王乔治三世决定与美国和谈,只要美国继续承认英国对

他们的主权,其他一切条件都可应允。英国人将掌握军权的华盛顿列为重点争取对象。华盛顿写信建议大陆会议拒绝英国的和平条件,他说:“没有独立,就没有和平”。如果说《独立宣言》是美国人民争取独立的一面鲜艳旗帜和一个完备的纲领,那么华盛顿就是举着这面旗帜为实现这个纲领而奋战的卓越的军事统帅。在战

争中,形成了华盛顿的军事思想;战争初期采取防御战略,在退却中寻找战机突袭敌人,正确把握总反攻的时机,果断地发动对英军的总决战。----摘编自王玮黄尊严《世界通史教程教学参考:近代卷》材料二华盛顿对宪法的制定孜孜以求。当时邦联派到英国、西班牙的谈判代表竟然被不

理不睬长达二、三年之久。华盛顿说:“我们置身于世界列国之中,要树立一种民族性格”,“必须从大陆的角度来衡量国家的光荣、力量和真正的利益”。他隐退后,详细提出了开展内河航运,把东西部的土地沟通起来的计划。但因各州各自为政,推进艰难。1

786年,谢司起义爆发,提出了平均财产的口号。华盛顿惊呼:“从未有哪一天比我们现在更阴霾满天。”他说,“一部自由的,有力的宪法将能很好地保护和严密地守卫我们免遭侵害”----余志森《华盛顿与美国宪法》材料三美国的孤立主义是以“中立主义”的形式诞生的。1796年,华盛顿发表了著

名的《告别演说》,这篇演说辞,后来被视为美国孤立主义的先导。罗斯福与孤立主义的斗争,几乎贯穿12年总统任内的头9年,并且异常曲折,直到珍珠港事件发生后,他才吁了一口长气,感到如释重负。----据《从和平走向战争》等整理(1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与“突袭敌人”、“总决战”相关的美国独立战争战役,简述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为实现“这个纲领”所作出的贡献。(5分)(2)仔细阅读材料二,概括华盛顿希望宪法给美国带来的改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在制

宪会议期间所担任的职位。(5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相关史实说明美国的孤立主义是以“中立主义”的形式诞生的。简述“任内的头9年”,美国国会制定的与孤立主义的演化相关的法案。(5分)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确立,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D符合题意;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并没有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主流,民本思想也不可能上升到社会主流思想这

个高度,A错误;据材料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属于各学派的主张,不代表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B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尖锐而不是缓和,C错误。2.【答案】B

【解析】东汉后期豪强地主控制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经营田庄,破坏了小农经济,B项正确;豪强地主控制下奴婢和徒附没有人身自由,不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A项错误;田庄控制大量的人口,减少了中央政府的财税收,C项错误;农民成为奴婢和徒附,受

到的剥削压迫很重,不能缓和阶级矛盾,D项错误。3.【答案】A【解析】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从唐初“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可向所在州县报考”,到唐中期需经过户部等“诸多审查环节和流程,部分科目报考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再到唐朝后期有过犯罪经历的

举人,不得参与科举考试,否则严惩举送官和考试官,这些变化反映出国家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A项正确;唐代科举考试的审查、举送环节不断规范,不能说明“儒学衰败”刺激了科举变革,B项错误;科举并非唐代入仕的唯一通道,C项错误;科举报考资格的规范化,不能说明当时的社会流动性

加强,D项错误。4.【答案】C【解析】由材料“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知,宋代在地方既设置了知府,又设置了通判,通过分化地方的事权,以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从而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故选C;通判不仅行使监察权,同时还掌握一定的司法和财政权,A项解读不全面,不是最佳答案,排除;材

料强调知府与通判之间的相互牵制,而非仅仅强调通判对知府的制约,排除B;知府和通判行使权力是独立的,只是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排除D。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使笔笔著力,字字异形,行行殊致,极其自然,乃为有法”可知宋曹所述字体为笔画详备、结构严整的楷书,结合所学选择B选项;

选项A的字体为小篆,小篆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与材料所述不符,故排除A选项;选项C的字体具有行云流水、飘逸易识的特点,是行书的代表,故排除C选项;选项D的特点是笔画省略,结构简便,属于草书,故排除D选项。6.【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洪武十四年

,太祖令刑部听取诉讼双方的证词,议定处理办法,然后上奏,呈奏之后,抄录圣旨数份,分送四辅官、谏院官和给事中,复核无异之后,再上奏施行,此举有利于加快处理诉讼进程,故D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权力的制衡,排除;B项,1380年丞相已废除,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处理政务的方式而非解决大臣专

权,排除。7.【答案】A【解析】由材料“今圣主持召,入参密务,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可知,黄宗羲对待清政府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移,这说明清政府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的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民族矛盾有所缓和,故选A;清政府的笼络策略只能一定程度上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但无法完全

消除,排除B;材料只是说明了清政府对待人才的态度,却没有说明它对待儒学的态度,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材料只能反映清政府对待人才的重视,这与文化专制的加强没有关联,排除D。8.【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主旨可知,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

人开始了解西方,通过著书立说介绍西方,故D正确;A项直接表述有误,扼;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迫切要求表述有误,排除D。9.【答案】D【解析】清廷给予轮船招商局“20万两借款”、部分漕粮承运权和运费优待等支持,反映出近代民族企业对封建政权的依赖等特征,D项正确;“近代企业缺乏资金的

来源”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轮船招商局筹款问题不能说明“自然经济阻碍近代化进程”,B项错误;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与1872年筹建轮船招商局事务无关,C项错误。10.【答案】A【解析】“割据”一词不断出现,说明中共中央对于革命道路的认识发

生了改变,重新考虑革命道路,故选A;B中放弃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央支持工农武装道路,排除C;D中“农民阶级”材料没有体现,排除。11.【答案】B【解析】1944年,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建立社会生产的工厂和合作社,推动农业基础向工业基础发展

,这一论断丰富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B项正确;1944年中国革命的重心在农村,还不具备转移党的工作重心的条件,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工业化的努力始于1953年,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不是建设规划抗日根据地的方针政策,而是革命的前途和目标,D项错误。1

2.【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建国初期走的工业化道路是苏联式道路,农业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工业化所需资金主要由农业积累产生,故选A;在一五计划时期,农业实行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一定挫伤,排除B;C项“依赖”的表述不正确,经济

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农业的促进只是其中一方面,故排除;材料没有说明一五计划是否完成,故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13.【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刊载《大豆与中美科学交流》和《中美两

国人民永远友好下去》等,体现了中国对美国的友好态度,由此反映中国外交的政策有所调整,A项正确;人民日报的文章和图片,不能表明中美两国在“农业领域”开展着合作,B项错误;1978年底,中美关系基本上实现了正常化,C项错误;材料不能

说明中国摆脱了长期以来“外交困局”,D项错误。14.【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对人才的需求受到经济发展的驱动,故选A。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但还未达到与世界经济接轨的程度,排除B;越

是社会发展水平低的国家越需要人才的支撑,从对人才的渴望无法得出社会发展水平是否极大提高的结论,排除C;与C项同理,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改革开放是否取得重大成果的结论,排除D。1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罗马法关于嫁资返还制度的规定,是对女性在

离婚后或丈夫死亡生活来源的保障,说明罗马法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妇女的合法权益,C正确;《十二铜表法》掺杂着原始落后的习俗,该材料无从体现,排除A;从材料“婚姻有效缔结后,嫁资(女子出嫁时携往男方家的财物)的所有权

应转移给丈夫”可以看出,妇女的私有财产并没有得到充分地保护,排除B;材料中看不出女性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排除D。1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语句“由寺院转变为宫室"“肃穆感和敬畏感”“

新颖而生动的活力”等可知,材料强调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大旗,致力于恢复被基督教禁欲主义泯灭的人性,D正确;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并不是单纯地重现古典文化,排除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主要目标并不是反对宗教压迫,也没有

推动世俗王权的强化,排除B、C。17.【答案】D【解析】“用电报告知机械的号码和所损害的机械上的部件号码”“自己就能够将它安装上”说明机械零部件都是按照标准化生产进行的,即便是普通民众也可以做到,体现出标准

化生产方式能够满足民众需求,故D项正确;材料说明标准化生产的优越性,而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性,A项错误;电报只是在材料体现出通讯的快捷性,不是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18.【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俾斯麦提出烟草专利法、七年军事预算提

案均因受到帝国议会的反对而进展困难,反映了帝国议会具有一定的权力制约作用,是德国代议制民主取得进步的体现,故D项正确;德国君主立宪体制并未因此受到影响,排除A项;德国皇帝拥有最终立法权,排除B项;德国君主立宪体制下首相由皇帝任命,排除C项。故选D。19.【答案】C【解析】根据“人类的爱是消

灭贫富之间矛盾的手段,要通过号召相互谅解,用和平方法建立同志式的劳动组织”可知,正义者同盟存在消灭贫富之间矛盾的幻想,属于无法实现的空想社会主义,故选C;材料无法体现共产主义同盟形成的标志,排除A;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871年巴

黎公社革命,社会主义得到初步实践,D时间不符合史实,排除。20.【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时期,大力推行“以工代赈”。由政府出资兴建公共工程,直接为失业工人提供劳动机会,因此C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都不是政府直接募工解决失业问题

的措施,排除ABD。故选C。21.【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叙述中的内容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德国史学家对一战责任划分有着不同的结论,但是并没有分析出一战爆发的根源,A正确;B夸大了德国的战争责任,排除;时代的发展影响了史学研究的结论,但取决于的说法过于绝对,排

除C;材料信息并没有还原一战爆发的真相,排除D。22.【答案】C【解析】斯大林格勒战役使苏德战场局势发生根本转折,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具有深远影响,③是斯大林格勒,故选C;①是列宁格勒,②是莫斯科,④是托尔莫辛,AB

D不符合题意,排除。23.【答案】D【解析】根据1953—1964年间(即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政府统一收购的谷物等农产品价格均有所增长可知,这段时期苏联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改善,D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未使集体农庄的弊端得到纠正,A项错误;农产品价格提升不能说明苏联改变了优

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B项错误;只有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增长,不能得出当时苏联“将农业领域作为改革重点”的结论,C项错误。24.【答案】D【解析】材料“1946年9月”“苏联驻美国大使”“战后欧洲经济支离破碎”“加强其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引领世界的基础”等强调美

国在战后欲通过经济扩张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这一论断对苏联领导人决心同美国对抗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冷战的爆发,D正确;马歇尔计划正式提出是在1947年,A项错误;“无限夸大”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错误;C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25.【答案】A【解析】关于英国革命的

认识,史学界逐渐形成了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不是一次阶级革命、具有清教和宪政的双重属性等观点。据此可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英国革命的解释日益多元,故A正确;材料信息不能确定研究者的立场,故B错误;后面的认识未必就是真实科学的,故CD错误。26.【答案】(1)材料一批判中国传统

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学习价值: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维新变法时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足以救亡,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变法: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社会现状不满,一战又使其对西方文明失望。(2)不准确。维新变法时期,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全面

否定;一战后,严复反思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肯定。(3)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要继承,也要反思;要增强文化自信;对于传统文化如何扬弃,既要放到具体时空予以具体分析,也要在一个长时段内加以总体评判。【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痛除八

股而大讲西学”“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可得出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对西方文化的肯定,由“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等信息可得出严复回归传统文化,否定西方文化。第二小问,可以结合材料中的时间“1895

年”“1918年”,联系维新变法与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去分析归纳即可。(2)需要联系材料一、二的内容,然后对材料三进行分析判断,材料一没有全部否定传统文化,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时期严复主张回归传统文化,据此判断出“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的评价不符合实际。(3)属于开放

性设问,言之成理即可。可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看待传统文化,需要批判的继承。27.【答案】(1)原因:维护英国及英王本人的利益;应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法国;维持欧洲大陆势力均衡。影响:使英国及英王在欧洲大陆的利益得到维护;确立

了英国的欧洲及殖民霸主地位;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2)关系:清政府与俄罗斯是平等的外交关系;对英国则是宗主国与藩属国的等级关系。原因:俄罗斯与中国接壤,且实力强大;与俄国确立平等外交关系有利于北方边境的安定等。英国离中国较远,清政府对英国不甚了解;清政府

闭关锁国,固守天朝上国心态;早期殖民扩张阶段,清政府对西方国家持防范态度等。【解析】(1)原因:据“为了保护国王在欧洲的属地,与欧洲国虽然结盟外交受到国王的影响,然而介入欧洲事务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因素使然”得出维护英国及英王本人的利益;据“强大的法国越来越成为英国最主要的对手”得出应对强

大的竞争对手法国;据“英国一方面重新确立了欧洲大陆的均势格局”得出维持欧洲大陆势力均衡。影响: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从维护英国及英王利益、确立英国的欧洲及殖民霸主地位和推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2)关系:据“理藩院与萨那特衙

门两个机构在职位、品级上都是对等的”可知清政府与俄罗斯是平等的外交关系;据“写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一封敕谕,以‘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知悉’开头”可知对英国则是宗主国与藩属国的等级关系。原因:导致清政府对待俄国

与英国外交关系不同的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俄罗斯与中国接壤,且实力强大;与俄国确立平等外交关系有利于北方边境的安定等。而英国离中国较远,清政府对英国不甚了解;清政府闭关锁国,固守天朝上国心态;早期殖民扩张阶段,清政府对西

方国家持防范态度等因素都导致清政府对待英国是宗主国对待藩属国的态度。28.【答案】(1)特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重“求同”)。说明: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之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儒学对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有所

吸收,形成宋明理学。(2)趋势:考试的组织越来越规范;选拔方式越来越公平;录取人数越来越多;考试形式和内容逐步僵化。(写到3点即可)(3)选择讨论①:科举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提升了儒学的地位,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

生活;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儒生既是文化舞台上的主角,也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儒生在地位得以提升的同时,也成了专制政治的仆从。选择讨论②: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按照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安排的,反映

了当时“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平遥文庙建筑布局强调中轴对称,体现儒家等级秩序;明伦堂等建筑蕴含以儒家伦理道德进行教化的观念【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一中“……还在于原始儒学本身的多因素多层次结构所具有的包容性质……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表现为重‘求同’”信息可概

括得出儒学的突出特点。说明:结合荀子思想和宋明理学相关所学从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之精华丰富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儒家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理学等方面进行说明。(2)趋势:依据材料二中“整个隋朝,举行了五次考试,中举者总共十余人”、“1124年,礼部试进士一万五

千人,徽宗特令增百人额”等信息可知,科举考试录取人数越来越多。依据材料二中“唐高宗时期颁《五经正义》于天下,令每年明经依此考试”、“明太祖令‘专取四子书命题试士’……明成化年间,八股文定型”等信息可知,科举考试形式和内容逐步僵化。依据材料二中“

武则天时设武举,由兵部主持”、“992年,糊名考校(盖住考生姓名来改卷)成为定制……令封印官封试卷后,由书吏誊抄为录本”、“明宣宗时始分南北中卷取士”等信息可知,科举考试组织越来越规范,选拔方式越来越公平。(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如选择问题①,可结合所学从提

升了儒学的地位,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儒生成为文化和政治舞台上的主角、成了专制政治的仆从等方面说明。如选择问题②,可依据材料三中“……都力求最大限度地达到左右对称……内部陈列有大量礼器和祭器,历代对

从祀者都有严格的等次排位……‘明伦’取‘存天时,明人伦’之意”信息结合所学从建筑布局按照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安排、反映“神人共治”和“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强调中轴对称,体现儒家等级秩序、蕴含以儒家伦理道德进行教

化的观念等方面说明。29.【答案】(1)战役:袭击特伦顿和普林斯顿;围攻约克镇。贡献:担任大陆军总司令,整编大陆军;指挥和领导了一系列战役;拒绝英国的收买,坚持谋求美国独立。(2)愿望:希望独立后的美国被世界尊重(使美国置身世界列国之林);希望美国的国家利益能够得到维护;希望发展航运业和开发西部(

或答“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希望镇压人民起义,维护资产阶级统治。职位:制宪会议主席。(3)说明:华盛顿在英法开战的情况下,宣布“严守中立”政策。法案:1934—1937年连续出台三个中立法案;1939年通过新的《中立法》;1941年通过《租借法》。【解析】(1)联系所学可知,材料一中与“

突袭敌人”“总决战”相关的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战役是指袭击特伦顿和普林斯顿、围攻约克镇。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所作出的贡献,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华盛顿写信建议大陆会议拒绝英国的和平条件”“在战争中,形成了华盛顿的军事思想;战争初期采取防御战略,在退却中

寻找战机突袭敌人,正确把握总反攻的时机,果断地发动对英军的总决战”并结合所学,从担任大陆军总司令整编大陆军、指挥和领导了一系列战役、拒绝英国的收买坚持谋求美国独立等方面来回答。(2)华盛顿希望宪法给美国带来的改变,根据

“我们置身于世界列国之中,要树立一种民族性格”可以看出希望独立后的美国被世界尊重;根据“必须从大陆的角度来衡量国家的光荣、力量和真正的利益”可以看出希望美国的国家利益能够得到维护;根据“他隐退后,详细提出了开展内河航运,把东西部的土地沟通起来的计划”可以看出希望发展航运业和开发西部;根

据“从未有哪一天比我们现在更阴霾满天”可以看出希望镇压人民起义,维护资产阶级统治。联系所学可知,华盛顿在制宪会议期间所担任的职位是制宪会议主席。(3)联系所学可知,华盛顿在英法开战的情况下,宣布“严守中立”政策。联系所学可知,罗斯福“任内的头9年”,美国国会制定的与孤立主义的演化相

关的法案,包括1934—1937年连续出台三个中立法案;1939年通过新的《中立法》;1941年通过《租借法》。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63136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