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练习卷(三)含答案.docx,共(6)页,434.255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4a253ff108d7b9d2d4cb48caa4b69a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莆田二中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物理期末练习卷3一、单选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1.三种气体在相同温度下的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图中()fv表示v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百分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气体的分子
平均动能最小B.Ⅱ气体的分子平均速率最大C.Ⅲ气体分子的质量最小D.Ⅰ气体的曲线与v轴围成的面积最大2.如图是两列周期为0.2s,振幅为5cm的同种横波相遇时某一时刻的情况,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弧AB与CD的间距为1m,E为AC、BD连线的交
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列波遇到宽为3m的障碍物,不会发生衍射现象B.两列波的波速大小均为5m/sC.E点为振动减弱点D.E点在1s内运动的路程为2m3.2021年3月1日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规定,高空抛物罪为: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50g的鸡蛋从高空下落撞在地面上,与地面碰撞时间为2ms,同时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为103N,鸡蛋落地时的速度约为()A.0.4
m/sB.4m/sC.40m/sD.400m/s4.用图甲同一实验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分别用A、B、C三束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得到光电管两端电压与相应的光电流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A、C两束光照射时对应的遏止电压相同,根据你所学的
相关理论判断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B光束光子的能量最大B.A、C两束光的波长相同,要比B的波长短C.三个光束中B光束照射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量最多D.三个光束中A光束照射时光电管发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最大二、多选题(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5.如图甲所示,弹簧振
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0.8s时,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左B.t=0.2s时,振子在O点右侧6c
m处C.t=0.4s和t=1.2s时,振子的加速度相同D.t=0.4s到t=0.8s的时间内,振子的速度逐渐增大6.如图所示,图甲是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2s时的波动图像,图乙是该波传播方向上介质中x1
=6m的质点从t=0时刻起的振动图像,a、b是介质中平衡位置为x2=3m和x3=5m的两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波是沿x轴负方向传播B.该波的波速是2m/sC.在t=2s时刻,a、b两质点的速度相同D.若该
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尺寸为7m的障碍物,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7.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kE与入射光频率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b、cv均为已知量,由图线信息可知()A.普朗克常量、该金属的逸出功和极限频率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跟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C.当入射光的
频率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为原来的2倍D.图中b与cv的值与入射光的强度、频率均无关8.质量为m的物块甲以3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有一轻弹簧固定其上,另一质量也为m的物块乙以4m/s的速度与甲相向运动,如图所示。则()A
.甲、乙两物块在弹簧压缩过程中,两物块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当两物块相距最近时,甲物块的速率为零C.当甲物块的速率为1m/s时,乙物块的速率可能为2m/s,也可能为0D.甲物块的速率可能达到5m/s三、填空题(共2题,每空2
分,共8分)9.在热力学中有一种循环过程叫焦耳循环,它由两个等压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图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焦耳循环过程(A→B→C→D→A)。已知某些状态的部分参数如图所示(见图中所标数据),试解决
下列问题:(1)状态C→D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会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2)已知状态A的温度TA=580K,则状态C的温度TC=___________K(3)若已知A→B过程放热Q=95J,则A→B过程中内能的变化△UAB=_______
____J,B→C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WBC=___________J10.如图所示是一门旧式大炮,炮车和炮弹的质量分别是M和m,炮筒与地面的夹角为α,炮弹射出出口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v0.不计炮车与地面的摩擦,则炮身向后反冲的速度大小为______
_____。四、实验题(共2题,每题6分,共12分)11.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摆线要选择适当细些、长些,弹性小些的细
线B.质量大、体积小的摆球可以减小空气阻力带来的影响C.单摆的摆长等于摆线上端的悬点到摆球最低点的距离D.为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全振动的次数越多越好(2)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如图乙所示,则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
____cm。(3)通过改变摆长,测出多组摆长l和周期T的数据,作出2Tl−图线如图丙所示,则由图中数据计算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用1l、2l、1T、2T表示);用此方法计算重力加速度时,图线不过坐标原点
对结果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12.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通过碰撞后做平拋运动测量速度的方法来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实验原理如图(b)所示。(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1m,半径为1r
;被碰小球质量为2m,半径为2r,则要求______;(填字母代号)A.12mm,12rrB.12mm,12rrC.12mm,12rr=D.12mm,12rr=(2)在本实验中,下列关于小球落点P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如果小球每次都从同一点无初速
度释放,重复几次的落点P一定是重合的B.由于偶然因素存在,重复操作时小球落点不重合是正常的,落点应当比较分散C.测定P点位置时,如果重复10次的落点分别为1P、2P、…、10P,则OP应取1OP、2OP、…、10OP的平均值
,即121010OPOPOPOP+++=LD.用尽量小的圆把1P、2P、…、10P圈住,这个圆的圆心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P(3)用刻度尺测量M、P、N距O点的距离1x、2x、3x,通过验证等式______是否成立,从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五、解答题(共3
题,共40分)13.(10分)如图所示,圆柱形汽缸的上部有小挡板,可以阻止活塞滑离汽缸,汽缸内部的高度为d,质量不计的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汽缸内,开始时活塞离底部高度为23d,温度为t1=27℃,外界大气压强为p0=1.0×105Pa,现对气体缓慢加热。求:气
体温度升高到t2=127℃时,活塞离底部的高度。14.(12分)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甲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求:①该波的波速;②甲图中x=1.25m的质点从图示位置到波峰的时间;
③写出t=0开始计时x=2m处的振动方程。15.(18分)如图所示,带有14光滑圆弧的小车A的半径为R,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滑块C置于木板B的右端,A、B、C的质量均为m,A、B底面厚度相同。现B、C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B与A碰后即粘连在一
起,C恰好能沿A的圆弧轨道滑到与圆心等高处。则:(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B、C一起匀速运动的速度为多少?(2)滑块C返回到A的底端时AB整体和C的速度为多少?(3)滑块C返回到A的底端时C对A的压力为多少?莆田二中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物理期末练习卷3参考答案1
.C2.D3.B4.A5.AD6.BD7.AD8.AC9.变大580-353510.0cosmvM11.AB1.030()22122214llgTT−=−没有12.CD121123mxmxmx=+13.设气体温度达到t时活塞恰好移动到挡板处,气体发生等压变化,
设气缸横截面积为S,由盖吕萨克定律可得11VVTT=,即2327327273dSdSt=++,解得177Ct=由于2127Ctt=故当温度升高到127℃时活塞还没到达气缸顶部,设活塞离底部距离为h,可得2327327273127dShS=++,解得89hd=14.①由甲图读出波
长λ=2m,由乙图读出周期T=4s,则该波的波速0.5m/svT==②此时波峰处于x1=0.5m处,甲图中x=1.25m的质点从图示位置第一次到波峰的时间11(1.250.5)s1.5s0.5xxtv−−===所以x=1.25m的质点从图示位置到波峰的时间1(41.5)s(0、
1、2、3)tnTtnn=+=+=③该波的振幅A=0.8m,周期T=4s,t=0开始计时,x=2m处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下,故振动方程为2sin0.8sin0.8sin0.5(m)yAtttT=−=−
=−15.(1)设B、C的初速度为0v,AB、相碰过程中动量守恒,设碰后AB总体速度u,由02mvmu=,解得02vu=C滑到最高点的过程023mvmumu+=,222011123222mvmumum
gR+=+解得023vgR=(2)C从底端滑到顶端再从顶端滑到底部的过程中,满足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01222mvmumvmv+=+,22220121111222222mvmumvmv+=+解得1233gRv=,2533gRv=(3)滑块C在A的底端时相对A向左运动(对地速度
向右),其相对A滑动的速度为x12vvv=−由圆周运动规律2xFmgRv−=,解得4F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C对A的压力大小为4mg,方向竖直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