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卷02 决胜2021年高考化学最后一卷(辽宁专用)(解析版)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651.284 KB
  • 2025-02-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最后一卷02 决胜2021年高考化学最后一卷(辽宁专用)(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最后一卷02 决胜2021年高考化学最后一卷(辽宁专用)(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最后一卷02 决胜2021年高考化学最后一卷(辽宁专用)(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最后一卷02 决胜2021年高考化学最后一卷(辽宁专用)(解析版).doc,共(18)页,651.28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3708ed1df1eeef7059750bbf69bcf7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最后一卷(辽宁专用)化学最后一卷(二)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化学消毒剂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混合

使用B.无机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较好,在空气中均比较稳定C.稀碘伏溶液可用于皮肤消毒D.来苏水为医院常用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酚类【答案】B【解析】A.根据反应NaClO+2HCl═NaCl+Cl2↑+H2O可知,“洁厕灵”(主要成分

为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混合使用不但不能增强去污和消毒的效果,而且还能够产生有毒气体氯气,污染环境,因此两者不能混合使用,A选项正确;B.无机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较好,但部分含氯消毒剂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如亚氯酸钠酸性水溶液受光影

响则产生爆炸性分解,B选项错误;C.碘伏是单质碘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不定型结合物,可用于皮肤外消毒,C选项正确;D.来苏水的有效成分为酚类,常用于医用消毒,D选项正确;答案选B。2.设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mol环戊二烯()最多共平面的原子数为A9N

B.1300mL2molL−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A0.6NC.1molOD−和17g-OH所含的质子与中子均为A9ND.向()1321L1molLCHCOOBa−溶液中加入醋酸至中性,混合液中3CHCOO−数目为

AN【答案】A【解析】A.环戊二烯()除了亚甲基上的两个H不共平面之外,其余9个原子均共平面,故1mol环戊二烯()最多共平面的原子数为A9N,A正确;B.1300mL2molL−蔗糖溶液中除了蔗糖分子外还有水分子,故所含

分子数大于A0.6N,B错误;C.1molOD−含有的质子与中子均为A9N,而17g-OH即1mol所含的质子为A9N,而中子只有A8N,C错误;D.根据混合后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2++--32Ba(H)(OH)+(CHCOO)cc

cc+=(),中性溶液则+-(H)(OH)cc=,则-2+3(CHCOO)2Bacc=(),进一步推出粒子数目-2+3(CHCOO)2(BaNN=)故混合液中3CHCOO−数目为A2N,D错误;故答案为:A。3.黄铁矿(FeS2)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2+7O2+2H2O催化剂Δ2F

eSO4+2H2SO4。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eSO4和H2SO4都是离子化合物,均属于强电解质B.0.1mol·L-1FeSO4溶液中Fe2+离子的浓度为0.1mol·L-1C.FeS

O4既是被氧化得到的产物,又是被还原得到的产物D.当转移2mol电子时,消耗氧气的体积(标准状况)约为22.4L【答案】C【解析】A.FeSO4属于盐,是离子化合物,H2SO4属于酸,是共价化合物,它们均属于强电解质,故A错误;B.FeSO4溶液中Fe2+离子容易水解,故0

.1mol·L-1FeSO4溶液中Fe2+离子的浓度小于0.1mol·L-1,故B错误;C.根据反应2FeS2+7O2+2H2O催化剂Δ2FeSO4+2H2SO4,FeS2中亚铁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硫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单质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硫酸亚铁中,铁元素

的化合价为+2价,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到+6价,氧气单质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到-2价,FeSO4既是被氧化得到的产物,又是被还原得到的产物,故C正确;D.根据反应2FeS2+7O2+2H2O催化剂Δ2FeSO

4+2H2SO4可知,7mol氧气参加反应,氧元素化合价从0降低到-2价,共转移28mol电子,当转移2mol电子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0.5mol×22.4L/mol=11.2L,故D错误;答案选C。4.某种化合物(如图)由W、X、Y、Z四种

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W、Y、Z分别位于三个不同周期,Y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W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二倍;W、X、Y三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X<Y<ZB.X与Y、Y与Z均可形成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C.简单离子的氧化性:WXD.W与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相互反应【答案】A【解析】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大小为:Z<Y<W<X,故A错误;B.Na与O形成的过氧化钠、O与H形成的双氧水都是强氧化剂,具有漂白性,故B正确;C

.金属性越强,对应简单离子的氧化性越弱,金属性Al<Na,则简单离子的氧化性:W>X,故C正确;D.Al与N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铝、NaOH,二者可相互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D正确;故选:A。5.在相同容积的4个密闭器中进行同一种可逆

反应,2A(g)+B(g)3C(g)+2D(g),起始时4个容器所盛A、B的量如表所示各容器所盛物质的量:容器甲乙丙丁A2mol1mol2mol1molB1mol1mol2mol2mol在相同温度下,建立平衡时,4个容器中A或B的转化率的大小关系是()A.A的转化率为:甲<丙<

乙<丁B.A的转化率为:甲<乙<丙<丁C.B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D.B的转化率为:丁>乙>丙>甲【答案】A【解析】将起始时情况作如下排列:2A(g)+B(g)3C(g)+2D(g)甲2mol1mol乙1mol1mol丙2mol2mol丁1mol2molA越

少B越多,A的转化率越高,则A转化率最高的为丁,最低的为甲;乙与丙相比较,丙相当于在乙的基础上再分别增加1molA和1molB,应是恒温并加压,平衡逆向移动使A的转化率减小,故A的转化率丁>乙>丙>甲,同

理得B的转化率:甲>乙>丙>丁,故答案为A。6.乙炔在Pd表面选择加氢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Pd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乙炔催化加氢反应为吸热反应B.该正反应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为85kJ/molC.Pd为固体催化剂,其表面积大小对催化

效果无影响D.C2H2*+H*→C2H3*只有化学键的形成过程【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乙炔的总能量比乙烯高,则乙炔催化加氢时,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由图可知,该正反应历程中

最大能垒(活化能)为85kJ·mol-1,故B正确;C.固体表面积越大,吸附能力越强,固体催化剂Pd的催化效果越好,故C错误;D.C2H2*+H*→C2H3*即有化学键的断裂过程,也有形成过程,故D错误;答案选B。7.

某温度下,测得蒸馏水pH=6,以下过程均在该温度下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其pH一定是12B.向氨水中通入CO2,随着CO2的通入,-32c(OH)cNH.HO()不断增大C.取pH

=5.5的盐酸100mL,加水稀释到1L,则溶液pH变为6.5D.pH为2的NaHSO4与等体积pH=10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恰好呈中性【答案】D【解析】A.该温度下,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

<1.0×10-6,说明水的电离被抑制,可能是酸溶液或碱溶液,pH可能是12或0,故A错误;B.该温度下,NH3∙H2O⇋NH4++OH-,通入CO2平衡向正向移动,c(NH4+)不断增大,而平衡常数K不变,则-324c(OH)K=c(NH.HO)()cNH+不断减小,故B错误;C.该温度

下,pH=6,则溶液为中性,而pH=5.5的盐酸不管怎么稀释,溶液最终还是酸性,pH不会超过6,故C错误;D.该温度下,pH为2的NaHSO4中所含c(H+)=1.0×10−2mol/L,pH=10的NaOH溶液中所含c(OH

-)=1.0×10-2mol/L,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2SO4,溶液呈中性,故D正确;本题答案为: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5Cl2与37Cl2互为同位素B.分子式为C4H10的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C.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和成键方

式不同,造成了两者性质差异D.CH≡CH和CH2=CH-CH=CH2互为同系物【答案】C【解析】A.35Cl与37Cl互为同位素,A错误;B.分子式为C4H10的物质可能为正丁烷,也可能为异丁烷,或两物质的混合物,B错误;C.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氧原子的个数和成

键方式不同,造成了O2和O3两者性质差异,C正确;D.同系物为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结构,CH≡CH和CH2=CH-CH=CH2中含有的官能团不相同,D错误;答案为C9.氧氟沙星是常用抗菌药,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对氧氟沙星叙述错误的是()A.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B.能发生

还原、酯化反应C.分子内共有19个氢原子D.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多于6个【答案】C【解析】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故A正确;B.根据结构简式可知,能与氢气反应的有苯环、碳碳双键、羰基,其中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属

于还原反应,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故B正确;C.由结构可知,1个分子中含有20个H原子,故C错误;D.苯环、C=O均为平面结构,且二者直接相连,与它们直接相连的C原子在同一平面内,则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多于6个,故D正确;故选:C。10.以H2、O

2、熔融盐Na2CO3组成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Fe(OH)2,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电解池两极材料分别为铁和石墨,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电极Ⅱ处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B.X是铁电极C.电解池中有

1molFe溶解,石墨Ⅰ耗H222.4LD.若将电池两极所通气体互换,X、Y两极材料也互换,实验方案更合理。【答案】D【解析】左边装置是原电池,通入氢气的电极I是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II是正极,负极反应式为H2-2e-+CO32-=CO2+H2O

,正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右边装置是电解池,X是阴极、Y是阳极,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阳极反应式为Fe-2e-+2OH-=Fe(OH)2↓。A.通入氧气的电极II是正极,正极上氧气获得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A错误;B.X与负极连接,作阴极,Y与电源正极连接,作阳极,要制取Fe(OH)2,阳极Y必须是铁电极,X电极为石墨电极,B错误;C.电解池中有

1molFe溶解,失去2mol电子,根据整个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在石墨Ⅰ耗H21mol,但未指明气体所处的条件,因此不能确定氢气的体积就是22.4L,C错误;D.若将电池两极所通气体互换,则I是正极,X是阳极,X电极材料是Fe,该电

极产生的Fe2+和碱反应得到Fe(OH)2白色沉淀,可以将沉淀和氧气隔绝,实验方案更合理,D正确;故答案选D。11.下列有关物质的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描述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用铂丝蘸取某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待测试液中一定含有钾元素,

可能含钠元素B向某无色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iO32–C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某气体后,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D向NaOH溶液中滴加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Fe(OH)3的溶解度小

于Mg(OH)2的溶解度A.AB.BC.CD.D【答案】A【解析】A.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说明待测试液中一定含有钾元素,由于蓝色钴玻璃滤去黄色光,所以可能含钠元素,故A正确;B.白色沉淀可能是硅酸、氢氧化铝等,该溶液中可

能含有SiO32–、2AlO−,故B错误;C.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以是臭氧、氯气、二氧化硫等,故C错误;D.NaOH溶液过量,可与氯化镁、氯化铁均反应,均有沉淀生成,而不是沉淀的转化,则不能说明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的溶解度,故D错误;故选A。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3HCO+Ca2++OH-=CaCO3↓+H2OB.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NaHSO3溶液,溶液紫色褪去:2-4MnO+52-3SO+6H+=2Mn2++52-4SO+3H2O

C.[Ag(NH3)2]OH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AgCl:[Ag(NH3)2]++OH-+3H++C1-=AgCl↓+2+4NH+H2OD.用KSCN溶液检验某溶液中含有Fe3+:Fe3++3SCN-=Fe(SCN)3↓【答案】C【解析】A

.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不仅生成CaCO3沉淀,也会生成Mg(OH)2沉淀,A不正确;B.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NaHSO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紫色褪去,由于H2SO3是弱酸,所以3HSO−不能改写成2-3SO的形式,B不正确;C.[Ag(

NH3)2]OH与足量盐酸反应,不仅发生OH-与H+的反应,也会发生[Ag(NH3)2]+与H+的反应,所以离子方程式为:[Ag(NH3)2]++OH-+3H++C1-=AgCl↓+2+4NH+H2O,C正确;D.用KSCN溶液检验某溶液中含有Fe3+时,生成的Fe

(SCN)3是易溶难电离的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D不正确;故选C。13.铁有δ、γ、α三种晶体结构,以下依次是δ、γ、α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转化的图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

是()δ-Feγ-Feα-FeA.δ、γ、α三种晶体互为同分异构体B.γ-Fe晶体为面心立方体紧密堆积C.α-Fe晶体与每个Fe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Fe原子有8个D.将Fe加热到1500℃分别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得到的晶体类

型相同【答案】B【解析】A.Fe是单质,δ、γ、α三种晶体结构不同,属于同素异形体,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γ-Fe晶体中Fe原子处于顶点与面心,属于面心立方密堆积,故B正确;C.α-Fe晶体中Fe原子处于顶点,属于简单立方堆积,晶

体中与每个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是相邻顶点上铁原子,与每个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有6个,故C错误;D.由题给信息可知,将铁加热到1500℃分别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温度不同,得到的晶体类型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B。14.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层数

多的原子的半径一定大于电子层数少的原子的半径B.P4S3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已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则分子中共价键数目为9条C.H2SO3酸性强于H2CO3,所以非金属性S大于CD.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答案】B【解析】A.Cl原

子比Li原子多一个电子层,但原子半径r(Li)>r(Cl),错误;B.P4S3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已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磷原子应形成3个共用电子对,即每个磷原子平均形成1.5个共价键,硫原子形成2个共用电子时,即每个硫原子平均形成1个共价键,所以一个P4S3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个数为9,正

确;C.应该用最高价含氧酸H2SO4酸性强于H2CO3来证明非金属性S大于C,错误;D.不同原子形成的分子,如H2O2其共价键可能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错误。15.将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入200mL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5mol/L的

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gB.最初20mL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硫酸C.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mol/LD.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

1.2L【答案】D【解析】A.当V(NaOH溶液)=240mL时,沉淀不再减少,此时全部为Mg(OH)2,n(Mg)=n[Mg(OH)2]=0.15mol,m(Mg)=0.15mol×24g•mol-1=

3.6g,n(Al)=n[Al(OH)3]=0.35mol-0.15mol=0.2mol,m(Al)=0.2mol×27g•mol-1=5.4g,所以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g,A项正确;B.由图象可知,从开始至加入NaOH溶液20mL,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硫酸溶解Mg、A

l后硫酸有剩余,此时发生的反应为H2SO4+2NaOH=Na2SO4+2H2O,故B正确;C.图像中沉淀量最大,此时为Mg(OH)2和Al(OH)3,溶液中溶质为Na2SO4,所以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是硫酸根的2倍,钠离子的物质的

量为1mol,硫酸根的物质的量为0.5mol,所以硫酸的浓度为2.5mol/L,故C正确;D.由A中可知n(Al)=0.2mol,n(Mg)=0.15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2n(H2)=3n(Al)+2n(Mg)=3×0.2mol+2×0.

15mol=0.9mol,所以n(H2)=0.45mol,故氢气体积为0.45mol×22.4mol/L=10.08L,故D错误;故答案为D。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55分)16.一水硫酸锰(MnSO4•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工业上可由高铁菱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含有F

eCO3、Al2O3、MgO、CaO、SiO2等杂质)制备,部分工艺流程如下:相关金属离子[c(Mn+)=0.1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金属离子Mn2+Fe2+Fe3+Al3+Mg2+开始沉淀的pH8.16

.31.53.48.9沉淀完全的pH10.18.32.84.710.9(1)“酸浸”时高铁菱锰矿需要粉碎,并进行充分搅拌,为提高锰的浸出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_。(3)“调pH”范围至5~6,得到滤渣2的主要成分除MnO2外还有_________。(4)“除杂”过程中加入MnF2的目的是_________。已知:Ksp(MgF2)=5.16×10-11,Ksp(CaF2)=5.3×10-9。(5)“沉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_________。(6)MnSO4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如图。由MnCO3获得较纯净的MnSO4•H2O晶体的方法是:将MnCO3溶于_________,控制温度为_________以上结晶,得到MnSO4•H2O晶体,洗涤、烘干。晶体烘干时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

是_________。【答案】升高温度或适当增大硫酸浓度2FeSO4+MnO2+2H2SO4=Fe2(SO4)3+MnSO4+2H2OAl(OH)3、Fe(OH)3除去Ca2+和Mg2+Mn2++HCO+NH3•H2O=MnCO3↓+N

H4++H2O适量的稀硫酸90℃防止MnSO4•H2O失去结晶水【解析】(1)“酸浸”时高铁菱锰矿需要粉碎,并进行充分搅拌,为提高锰的浸出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升高温度或适当增大硫酸浓度。答案为:升高温度或适当增大硫酸浓度(2)“

氧化”时,主要是利用MnO2将Fe2+氧化为Fe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MnO2+2H2SO4=Fe2(SO4)3+MnSO4+2H2O。答案为:2FeSO4+MnO2+2H2SO4=Fe2(SO4)3+MnSO4+2H2O(3)查表中数据知,“调pH”范围

至5~6,可将Fe3+、Al3+转化为沉淀。得到滤渣2的主要成分除MnO2外还有Al(OH)3、Fe(OH)3。答案为:Al(OH)3、Fe(OH)3(4)此时溶液中还存在Mg2+、Ca2+两种杂质离子,后续操作中没有除杂质的操作,所以“除杂”过程中加入MnF2的目的是除去Ca2+和Mg2+。

答案为:除去Ca2+和Mg2+(5)“沉锰”过程中,加入NH4HCO3和氨水,目的是将Mn2+转化为MnCO3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2++HCO+NH3•H2O=MnCO3↓+NH4++H2O。答案为:Mn2++HCO+NH3•H

2O=MnCO3↓+NH4++H2O(6)MnSO4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如图。由MnCO3获得较纯净的MnSO4•H2O晶体的方法是:因为要将MnCO3转化为MnSO4,所以应溶于适量的稀硫酸。答案为:适量的稀硫酸为降低MnSO4的溶解

度,参照表中数据,需控制温度为90℃以上结晶。答案为:90℃得到MnSO4•H2O晶体,洗涤、烘干。因为晶体受热易失去结晶水,所以晶体烘干时温度不能过高,其原因是防止MnSO4•H2O失去结晶水。答案为:防止MnSO4•H2O失去结晶水17.滴定法是化学上常用的定

量实验的方法。滴定的方法有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等。I.甲化学兴趣小组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溶液作指示剂,用0.2000mol/L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3次,并记录数据。(1)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

__________。(填序号)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2)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mol/L。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NaOH溶液读数记

录(mL)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第一次20.000.4020.40第二次20.004.0024.00第三次20.002.0024.10II.乙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测定了某工厂废水中游离态氯的含量。实验如下:

①取水样1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0ml的KI溶液(足量),滴入指示剂2~3滴。②将自己配制的0.01mol·L-1标准Na2S2O3溶液装入滴定管中,调整液面,记下读数。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2

Na2S2O3=2NaI+2Na2S4O6。试回答下列问答:(1)步骤①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加入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2)步骤②应使用_________式滴定管。(3)氯的所测浓度比实际浓度会偏大,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

____(填序号)A配制标准Na2S2O3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B锥形瓶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水样C装标准Na2S2O3溶液的滴定管水洗后没有润洗D滴定到达终点时,俯视读出滴定管读数;E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III.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剂本身就

是一种沉淀剂。已知一些银盐的颜色和Ksp(20℃)如下,测定水体中氯化物的含量,常用标准硝酸银溶液进行滴定。化学式①AgCl②AgBr③AgI④Ag2S⑤Ag2CrO4颜色白色浅黄色黄色黑色红色Ksp2.0×10-105.4×10-138.3×10-172.0×10-482.0×10-12

(1)滴定时,你认为该滴定适宜选用的指示剂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A.KBrB.KIC.K2SD.K2CrO4(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cBrcCl−−

=_______________。【答案】I.(1)B(2)锥形瓶中溶液从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3)0.2000II.(1)Cl2+2I-=I2+2Cl-淀粉(2)碱(3)ACEIII.(1)D(2)2.7×10-3【解析】试题

分析:I.(1)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故B选项符合题意;(2)当溶液从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可判断为滴定终点;(3)因第三次滴定数据明显偏大应舍去,则滴定过程中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mL。盐酸的浓度为×0.02L÷0.02L=0

.2000mol·L-1;II.(1)步骤①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l2+KI=I2+2KCl;根据碘单质遇淀粉溶液显蓝色,可加入的指示剂是淀粉溶液;(2)步骤②中标准Na2S2O3溶液显碱性,应使用碱式滴定管

;(3)A.配制标准Na2S2O3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标准液的浓度偏小,消耗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A正确;B.锥形瓶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水样,对实验结果无影响,B错误;C.装标准Na2S2O3溶液的

滴定管水洗后没有润洗,标准液浓度偏低,消耗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C正确;D.滴定到达终点时,俯视读出滴定管读数,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小,D错误;E.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导致标准液的体

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E正确,答案为ACE;III.(1)A.根据B可知,先析出溴化银沉淀,所以不符合滴定实验的目的和作用,不能测定氯化物的含量,A错误;B.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的组成都是1:1,依据Ksp可以直接比较溶解性大小为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随Ksp的减小,应先出现碘化银沉淀、再出现

溴化银,最后才沉淀氯化银,碘化银优先于氯化银析出,不能测定氯化物的含量,B错误;C.滴定氯离子,氯化钾中含有氯离子,影响了测定,不能使用氯化钾,C错误;D.铬酸银的阳、阴离子个数比为2:1,可以计算相同浓度的银离子沉淀氯离子、铬酸根离子需要的浓度,依据Ksp计算得到,Ksp(AgCl)=c(A

g+)c(Cl-)=1.5×10-4,Ksp(Ag2CrO4)=c(Ag+)2c(CrO42-)=4.3×10-2,c(Cl-)=41.510−,c(CrO42-)=24.3102−;所以同浓度的银离子需要的氯离子浓度小于铬酸根离子浓度,说明铬酸银溶解度大于氯化银;加入K2CrO4,做

指示剂可以正确的测定氯化物的含量,故D正确;答案D。(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依据溶度积常数判断AgBr的溶解度小于AgCl溶解度,AgCl+Br-=AgBr+Cl-;Ksp=c(Ag+)×

c(Cl-),Ksp=c(Ag+)×c(Br-),所以()()()()SPSPKAgBrcBrcClKAgCl−−==13105.4102.010−−=2.7×10-3。18.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可作燃料。工业上可用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回答

下列问题。(1)已知:CO和H2的燃烧热分别为283.0kJ·mol-1、285.8kJ·mol-1,水的汽化热为44.0kJ·mol-1,反应①CO+H2O=CO2+H2是生成合成甲醇的原料气(CO2、H2)的重要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O(g)

+H2O(g)=CO2(g)+H2(g)ΔH=_____kJ·mol-1。(2)某同学设计实验对反应①进行研究。将1molH2O(g)和1molCO充入一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如图是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260℃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____

___。(3)CO2和H2在催化剂、一定温度下合成甲醇。图为在容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H2和1molCO2时经过相同时间甲醇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曲线上A点_____(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理由是_____,C点甲醇的产率低于B点

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标号)。A.反应活化能增大B.催化剂活性低C.副反应多D.平衡常数变大E.平衡逆向移动(4)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合成甲醇。在容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amolH2和2.0molCO,在催化剂和260℃温度条件下发生反

应:CO+2H2=CH3OH。图为甲醇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tP时的v逆_____tQ时的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判断的依据是_____,达平衡时氢气的浓度为1.0mol/L,则起始时加入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答案】-41.29不是该反应为放

热反应,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CE小于tP时的甲醇浓度小于tQ时浓度,反应速率更慢3.3【解析】(1)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故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l)△H=-285.8KJ·

mol-1;CO的燃烧热为-283.0kJ·mol-1,故热化学方程式为①CO(g)+12O2(g)=CO2(g)△H=-283.0KJ·mol-1,②H2(g)+O2(g)=H2O(l)△H=-285.8KJ·mol-1,③H2O(l)=H

2O(g)△H=+44.0KJ·mol-1,1×①-②-③得,CO(g)+H2O(g)=CO2(g)+H2(g)ΔH=-41.2kJ·mol-1。故答案为:-41.2;(2)对反应①CO(g)+H2O(g)=CO2(g)+H2(g)进行研究。()()()()22

211c0.750.750.750.75c0.250.250.750700.5COgHOgCOgHgc+=+开始变化平衡260℃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0.750.750.250.25=9。故答案为:9;(3)曲线上A点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理由是该反应为放热

反应,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点甲醇的产率低于B点的原因可能是:A.反应活化能增大,不影响产率,故错误;B.催化剂活性低,产率降低,故正确;C.副反应多,消耗大量原料,故正确;D.平衡常数变大,平衡正向移动,产率升高,故错误;E.平衡逆向移动,产率降低,

故正确;故选BCE;故答案为:不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CE;(4)甲醇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可知,tP时的v逆小于tQ时的v逆,tP时的甲醇浓度小于tQ时浓度,反应速率更慢;由图平衡时c(CH3OH)

=1.15mol·L-1,由方程式CO+2H2=CH3OH得氢气的浓度变化量为2.3mol·L-1,起始时加入的氢气的浓度为(2.3+1)mol·L-1=3.3mol·L-1,则起始时加入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3m

ol;故答案为:小于:tP时的甲醇浓度小于tQ时浓度,反应速率更慢;3.3。19.阿比朵尔是一种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流行性感冒的治疗。F是合成阿比朵尔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已知:RCHO+CH3CHO

10%NaOH5⎯⎯⎯⎯⎯→溶液℃RCH(OH)CH2CHO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为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2)E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F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

________。(3)由乙醛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4)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5)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既能与NaHCO3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有_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

氢谱有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1∶1∶2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6)写出用苯甲醇和乙醛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__________。【答案】乙醇C7H13O2N羟基、酯基加成反应+CH3CH2OH浓硫酸+

H2O122O/Cu→310%NaOH5CHCHO→溶液,℃2O/→催化剂【解析】(1)A与氧气在铜、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故A为乙醇,乙醛发生信息中加成反应生成B,B为,故答案为:乙醇;;(2)由E的结构简

式可知,E的分子式是C7H13O2N,F()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酯基,故答案为:C7H13O2N;羟基、酯基;(3)根据信息知,由乙醛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4)C→D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浓硫酸+H2O,故答案为:+CH3CH2OH浓硫酸+H2

O;(5)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既能与NaHCO3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羧基、醛基,可以看作丁烷被-COOH、-CHO取代的产物,若是正丁烷被取代,羧基取代甲基、亚甲基上H原子,对应的-CHO分别都有4种位置,若是异丁烷被取代,羧基取代甲基中的H原子,醛基有3种位置,羧基取代CH

中的氢原子,醛基只有1种位置,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2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1∶1∶2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12;;(6)苯甲醇氧化生成苯甲醛,苯甲醛与乙醛在10%NaOH溶液、5℃条件下反应生成,最后发生催化氧化生成,合成路线流程图为

2O/Cu→310%NaOH5CHCHO→溶液,℃2O/→催化剂,故答案为:2O/Cu→310%NaOH5CHCHO→溶液,℃2O/→催化剂。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90171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