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考评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答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414.817 KB
  • 2024-09-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考评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考评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考评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考评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共(7)页,414.81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06e7f28861c6c52e8b339d73a5a95b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原名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下期质量考评文综历史24.学者陈剩勇在《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崛起》一书中提出,夏朝、夏文化和夏代的起源史,至今还是一个让历史学家们困惑的斯芬克斯之谜。“困惑”的主要原因是()A.历史传说虚无缥缈不足为据B.没有同时期的出土文物证实C.文献记载都属于第二手史料

D.没有类似甲骨文的信史确认25.先秦时期儒道两家都提出了“致太平”的理想,但此时“太平”社会理想还处于萌芽时期。汉代,“太平”社会理想上升为官方的政治思想;汉武帝以后,“太平”“致太平”和“兴太平”等概念开始频繁出现。这一变

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先秦太平思想已占主流B.汉武帝抬升了儒学地位C.董仲舒改造了传统儒学D.西汉大一统政治的需要26.下图为宋代雕版书籍价格变化曲线图。据图可知,宋代()A.雕版印刷术助推文化发展B.书籍的排

版技术大为提高C.市民阶层对文艺追求强烈D.印刷术得到民众普遍关注27.明代的土地卖产契文中,大体包括卖产人姓名、田土来源和性质、田土丘数、座落、田土宗号、亩积和租额、卖产原因、买主姓名、价格、中介人、收

价银方式等21项内容。这表明当时契文()A.体现农业资源市场化B.具有资本主义的色彩C.得到封建法律的保护D.体现土地买卖制度化28.美国学者杜威在1919年底谈到辛亥革命的“相对失败”时断言,这个失败是“由于政治改革大大领先了思想和精神上的准备;政治革命是形式的和外在的;

在名义上的政体革命兑现以前,需要有一场思想革命”。这一观点()A.没有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B.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C.肯定辛亥革命在政体革命上的贡献D.意在突出思想革命的重要意义29.据史料记载,从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以国民党中央农民工作部的名义,由中国共产党人主持,共举办了六期,历时两年多,毕业人数达797人。由此可知()A.广州是大革命农民运动中心B.国共合作助推农民运动发展C.国民党主导农民运动的发展D.北伐战争急需农民运动支持30.抗战期间,中国在自

身经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不计代价地支持朝鲜、越南、细甸、印度等周边国家的反日独立战争。此举反映了A.中国周边邻国缺乏抗日力量B.践行三民主义纲领的重要性C.援助弱小国家是中国外交的奋斗目标D.中国安宁与亚洲地缘政治有密切联系31.1

950年初,党中央发出全国支援鞍钢的号召。近两万名干部、技术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技工,从祖国各地奔赴而来。1955年,武钢开工,粟裕总参谋长派13架军用飞机为武钢运输物资,铁道部为运输直径4.8米的高炉炉顶大钟,专门改造了火车车皮。这些做法()A.标志着计划

经济体制形成B.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恢复C.适应了当时国家战略需要D.体现大炼钢铁运动的开展32.《十二铜表法》中关于“私犯”的规定和“伤害法”的第八表,相较于其他表,其在《十二铜表法》中所占的分量大、内容多。这

表明《十二铜表法》()A.确立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B.重视协调罗马公民间的关系C.一定程度上捍卫了平民利益D.将私法置于罗马法核心地位33.16世纪之前,宗教音乐主要用拉丁语吟唱;罗马天主教会的赞美诗、复杂的复调曲调更多是为专业的唱诗班所设。马丁•路德在进行宗教音乐改革时,用德语

代替拉丁语进行演唱,演唱形式为大众齐唱,使音乐形式更接近大众。马丁•路德的举措旨在()A.彰显“因信称义”的思想B.得到德国贵族的支持C.改革宗教音乐中的不足D.使新教教义深入人心34.有学者指出,美国的建国之父们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包括三个层次:一

是国家与国民的关系,其实质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来源问题;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实质是如何处理“州权”问题;三是中央政府内部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的关系。下列,解决层次一的措施是()A.确立民主共和政体B.

采取联邦制的形式C.实行三权分立原则D.维护国家主权独立35.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报告指出,跨国公司全球50强的跨国化程度从1998年的37%增加到1999年的39%,跨国公司全球25强的跨国化程度从26%增加到32%。有些公司,如瑞士ABB电气公司的跨国化程度为89.1%,雀巢为94.2%。这

说明跨国公司的发展()A.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拉大了国家间的贫富差距C.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D.加快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城镇化、郊区化步入快速发

展时期。当时在二战的背景下,为了疏散大城市的人口,有效保护生产战争所需物资的重工业,首批小城镇在中心城市周边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起来。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的小城镇建设进入新阶段。随着英国海外殖民地的独立,外来人口大量涌进英国中心城市,给城市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同时,由于本土科技的发展和

外来投资的增加,新兴工业部门不断出现。为寻求发展空间,以开发区为主要形式的一批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心城市附近发展起来。相比之下,这一时期大城市的人口增长缓慢,甚至一度停滞,出现了“逆城市化”倾向。——摘自2010年3月

20日经济日报《英国富有特色的小镇建设》材料二随着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全国建制镇高速增长,1983—1986年全国设镇7750个,平均每年增长1680个。1987—1991年,全国设镇1737个,平均每年增长347个。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视察,全国再度掀起经济发展高潮,

小城镇建设再次出现高速增长的势头,1992年这一年设镇2084个,比前5年的设置总和还要多347个,1993—1994年设镇1671个。到1994年底,全国建制镇16702个,其中东部经济地带7298个,

中部经济地带7017个,西部经济地带1895个。由于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镇与镇之间的规模差异也比较大:一是人口,全国最大的镇,有近10万人,最小的甚至不足千人,人口相差几十倍;二是面积,有的镇过大,已发展到相

当于中、小县的规模,有的镇过小,仅几平方公里。——摘编自叶冰《论中国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小城镇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特点及其

原因。(10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小城镇建设的认识。(5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古代中国思想文化讲义目录(部分)第三回家国秩序一一国家、社会与儒家引子:从“家”到

“国”,从“礼”到“法”一、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从家庭、宗族到国家二、国家国家:国在家之上三、国家与秩序的需要四、儒家的礼:礼貌、礼节与礼制五、仪式:靠象征建立秩序、合法性六、什么是“儒”?“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也”七、穿衣戴帽,不仅仅是穿衣戴帽入

、从礼到法的提升:家庭秩序到国家秩序九、名分:“必也正名”十、“敬”与“仁”:和睦、等级与尊卑十ー、儒家的确立与瓦解-------摘编自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明代服饰制度从变革“胡风”“胡俗”、恢复汉唐宋制度开始,强调贵贱有序和良贱有别的观念。同时,又不断颁布禁令,

对“蔑敦朴之风,乱贵贱之等”者予以惩治,申明定章,崇尚敦朴的风尚,禁奢侈和违礼逾制,并明确官民界限,给予读书人以优惠和重视。但对商人,采取严厉的歧视政策,将服饰穿着与乐工、优伶等并列,处处给予限制。从明中期

开始,宋元以来程朱理学逐渐受到怀疑与批判。明朝的等级服饰制度随之受到冲击和破坏,伴随着政府干预、制约、规范和导向力的逐渐弱化,贵戚和官员的服饰僭越行为对社会其他阶层的服饰风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激发了他们

违禁享用服饰的欲望,也使他们在“上行”之风的浸染下,敢于明目张胆地“仿效”而有恃无恐,各地服饰穿着和风尚呈现出多样发展的势头,不但服饰的僭越违禁和奢靡之风盛行,而且社会各阶层求新求奇讲究审美旨趣的趋势,成为主导服饰发

展的潮流。——摘编自王熹《明代服饰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初期服饰变革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朝中期以后服饰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9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分)材料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欧洲和世界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7月3日,斯大林在他那著名的演说中,发出了要与欧美各国人民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庄严声明。丘吉尔和罗斯福从各自国家利益出发,对同苏联合作采取了积极态度。但英美军事当局对苏德战场普遍作出悲观估计,认为苏联的抵抗难以持久。当

时,罗斯福和丘吉尔都急于摸清苏联的真实情况,以协调对苏政策并考虑与苏结盟,否则美英正在筹划的会晤也将受影响。在这种急迫形势下,正在伦敦安排会晤事宜的美国总统顾问霍普金斯主动提出赴苏访问。他在征得罗斯福同意后,于7月底飞往莫斯科拜会斯大林,了解苏联的实

际情况,准备为罗斯福和丘吉尔的会晤提供第一手材料。8月9日至13日,罗斯福和丘吉尔举行了二战爆发后的第一次会晤,史称大西洋会议,双方签署了大西洋宪章。——摘编自李铁城《大西洋会议和大西洋宪章的历史地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西洋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6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西洋会议召开的主要影响。(9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梁漱溟(1893—1988),原籍广西桂林。1917年,受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主讲印度佛学。1924年,到山东自办教育

,从事所谓“乡村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他是著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代表论著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等。他自称“中国儒家、西洋生命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我思想所从来之根柢”,认为“以意欲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的“西洋文化”,“以意欲反身

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和“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这三个“路向”的次第重现就构成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模式。他又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人类文化理想的归宿,要比西洋文化的

物质文明高妙,故提出要“打破他往西走的迷梦”,“导他们于至好至美的孔子路上来”。他强调中国社会历史不同于西方中古及近代以个人为本位、阶级对立的社会,只是“伦理本位,职业分立”八个字,便“说尽了中国旧时的社会结构”。他断言:现代中国既不能走“欧洲近代民主政治的路

”,也不能走“俄国共产党发明的路”,只能走“村治”的路。——据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等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梁漱溟的思想主张和政治主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梁漱溟“文化三路向”思想进行评价。(7分)24.D【解析】根

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已被识读的文字,从众多的甲骨文记载中我们可以窥见商朝的历史,而夏朝之所以未被完全确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类似的信史来证明,故选D项。中国古代的传说与历史有一定的关系,可以作为参考依据,但不能用传说来衡量一个朝代的历史,排除A项;有一些与夏朝同时期的出土文物,如三星堆遗

址、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排除B项;文献记载都属于第二手史料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25.C【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儒学的发展。由材料可知,先秦时期,儒道两家都提出“致太平”理想,汉代,“太平”社会理想成为官方政治思想,汉武帝以后,“太平”概念频繁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董仲舒改造传统儒学,促使

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先秦时期,“太平”思想还处于萌芽时期,并非占主流,A项错误;汉武帝抬升儒学地位与“太平”概念频繁出现无直接因果关系,B项错误;D项不是直接原因,排除。26.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印刷术和文化。据图可知,绍兴十七年到

淳熙十年雕版书籍价格迅速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期,雕版书籍成本下降,进而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因此雕版印刷术有助于推动文化发展,故A项正确。宋代书籍的排版技术是否得到提高无法由材料得知,排除B项;由材料无法得知雕版印刷书籍的价格日渐低廉与市民阶层对文

艺的需求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排除C项;宋代是雕版印刷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并不能说明民众普遍关注印刷术,D项错误。27.D【解析】本题考查明代的土地制度和经济政策。材料反映出明代土地买卖契约内容详实,对买卖双方各方面的情况都有详细的

展现,表明此时土地买卖制度化,故D项正确。土地是最主要的农业资源,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资源,材料无法体现出农业资源市场化,A项错误;土地买卖契约化与资本主义没有必然关系,B项曲解材料内容,排除;材料并未涉及明代法律与

契文之间的关系,C项错误。28.B【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可知,杜威所指的辛亥革命的“相对失败”是指辛亥革命没有建立起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相对失败”的原因是欠缺一场思想革命,这与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状况是基本吻

合的,而当时国内也在1915年开始了一场思想启蒙与革命一一新文化运动;据此可知,材料中杜威的观点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故选B项。材料主要探讨的是辛亥革命的“相对失败”,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认为辛亥革命在政体革命上是失败的,排除C项;在杜威看来,

政治革命和思想革命是相辅相成的,排除D项。29.B【解析】本题考查国民革命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时间和“以国民党中央农民工作部的名义,由中国共产党人主持”可知,国民革命期间,国共合作之下中国共产党为农民运动培养骨干人才,这体现了国共合作对农民运动的推动作用,故B项正确。

材料仅反映了国共合作在广州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无法据此得出广州是大革命农民运动的中心,排除A项;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是由中国共产党组织和主导的,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北伐战争“急需”农民运动支持,D项错误。30.D材料体现出抗战期间,中国大力支授周边各国抗击日

本侵略者争取独立的行动,A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三民主义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B项。抗战期间,中国主要是寻求并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争取国家民族的独立,故排除C项。从材料内容中可看出中国积极援助周边各国反法西斯力量共

同抗击日军侵略,维护各国民族的独立与安全,说明中国与亚洲地缘政治有密切联系,故选D项。31.C【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建设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中“1950年”“支援鞍钢”“1955年,武钢开工”等,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国家重点发展工业,全国积极支援鞍钢和武钢的建设,适应了当时国家积极发展工业的战略需要,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国民经济完成恢复是在1952年底,B项是对材料的片面反映,排除;大炼钢铁

运动的开展是在1958年,排除D项。32.B【解析】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八表涉及的是公民的人身安全,体现了《十二铜表法》捍卫公民基本权利,协调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保护私有财产的信息,A项错误;材料中《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是针对所有罗马公民

,包括平民和贵族,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侧重于公法而非私法,D项错误。33.D【解析】本题考查马丁•路德的宗教音乐改革。根据材料中“在进行宗教音乐改革时,用德语代替拉丁语进行演唱,演

唱形式为大众齐唱,使音乐形式更接近大众”可知,马丁•路德对宗教音乐的改革促使新教音乐更接近大众,具有平民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希望通过改革宗教音乐,使其平民化的这一方式,来传播和宣扬新教,从而让新教教义深入人心,故D项

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马丁•路德是借助宗教音乐改革宣传“因信称义”的思想,使该思想深入人心,而不是彰显该思想,排除A项;改革宗教音乐的吟唱语言和形式与得到德国贵族的支持没有必然联系,且材料体现不出德国贵族支持与否,排除B项;改革宗教音乐的不足并不是马丁•路德的目的,排除C

项。34.A【解析】本题考查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主共和政体的主要特征是国家最高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即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因此,确立民主共和政体可以解决关于国家权力来源的问题,故选A项。联邦制解决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三权分立解决的是中央政府内

部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的关系,排除C项;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是解决材料中“中心问题”的前提,排除D项。35.A【解析】本题考查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跨国公司的跨国化程度提高,甚至有些公司的跨国化程度高达90%以上,这体现了全

球经济联系的加强,说明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体现不出国家间贫富差距拉大,排除B项;跨国公司的跨国化程度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关系不大,排除C项;跨国公司与区域经济集团之间并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41.【参考答案】(1)特点:离中心城市近;以开发区的形

式发展起来。(4分)原因:战争的需要;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新兴工业发展的需要。(6分)(2)特点:小城镇数量增长快;小城镇布局不平衡;不同城镇间的发展规模差异大。(6分)原因: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改革的深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发展。(4分)(3)城镇化进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既不能超前,又不能滞后,要按经济发展规律办事;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应该合理把握发展速度,防止一哄而起,盲目攀比。(5分)42.【参考答案】论题:儒学的演变迎合了封建专制统治加强的需求。(2分)

阐述: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追求家国同构、思想统一,儒学的改造与演变迎合了这一发展需求。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吸收法、道阴阳五行家的观点对传统儒学进行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迎合了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需要,此后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兴盛,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巩固其正统地位,儒学吸收佛、道思想,有了新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封建伦理遭到破坏,为了稳定统治秩序,重塑伦理纲常,儒学发展至以“天理”为

核心的理学阶段。由此可知,儒学的演变迎合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反之,封建专制统治也推动了儒学体系不断完善。(10分)45.【参考答案】(1)以恢复汉唐宋服饰制度为主;贵贱等级色彩鲜明;政府强制推行;崇尚朴实风尚。(6分,任答三点即可)(2)变化:等级色彩弱化;

僭越违禁和奢靡之风盛行;求新求奇讲究审美。(4分,任答两点即可)成因:程朱理学遭到质疑;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社会环境相对宽松。(5分,任答三点即可)46.【参考答案】(1)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扩大;斯大林呼吁欧美国家结盟;霍普金斯

访苏,了解苏德战场实情。(6分)(2)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鼓舞了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的信心;为联合国的建立创造了条件。(9分)47.参考答案(1)思想主张:人类文化分为“西洋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三个路向;儒家学说是人类文化理想的归宿

。(4分)政治主张:走“中间道路”和社会改良道路。(4分)(2)“文化三路向”思想,将中国文化纳入世界文化中,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中西文化的关系,不是一味摒弃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是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呈现在人们面前,强

调了传统文化存在的重要性,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7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66579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