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尖子生培优》八下尖子生培优 4.3 植物的根与物质运输(答案).docx,共(16)页,302.278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deff1678c892380f3e2740d98d194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4.3植物的根与物质运输考点目录:考点一、植物的根系,根的结构考点二、植物根毛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考点三、无机盐对植物的影响习题训练:考点一、植物的根系,根的结构1.(2020·衢州)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纵切片,视野如图所示。视野中的区域位于根尖结
构的()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根毛区【答案】B【解析】1、细胞分裂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细胞核中出现了染色体。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它的本质是DNA和蛋白质,细胞不分裂时,遗传物质以丝状存在于细胞核内。当细胞进入分裂状态时,遗传物质高度螺旋化,形成诸如"X
"的形状,这时的遗传物质叫做"染色体"。可根据图中出现了染色体判断此处细胞在进行分裂,再确定此处的结构是什么;2、根尖结构分为根冠区、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分生区细胞能不断进行分裂。【解答】由图示中细胞核内出现了染色体可知,此处细胞在进行分裂,据此可
知此处是根尖的分生区,B选项正确。2.下列有关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最合理的是()A.根尖伸长区内的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B.根尖根毛区的根毛对根吸水的表面积没有影响C.根尖根毛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外突形成根毛,用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D.根尖分生
区的细胞分裂增多是根不断伸长的唯一原因【答案】C【解析】根尖是植物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分之一。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组成。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根毛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根毛可吸
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根毛区及其上部中间部位的细胞上下连接处的横壁消失,形成长而中空的管子——导管。A、根尖根毛区及其上部中间部位的细胞上下连接处的横壁消失,形成导管,A叙述不合理,不符合题意。B、根和根毛的总表面积约为枝、叶总表面积的130倍,有利
于根吸收水分,B叙述不合理,不符合题意。C、根尖根毛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用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叙述合理,符合题意。D、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时根不断生长的原因,D叙述不合理,不符
合题意。3.如图为根尖结构示意图,其结构与功能对应正确的是()选项结构功能A①具有保护作用B②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C③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D④能迅速伸长,使根尖长度不断增加A.AB.BC.CD.D【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比较简单,
熟记即可,明确:根尖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原因,成熟区细胞分化,分化出导管和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区域。A、①是成熟区,也称根毛区,细胞停止生长,分化出
导管和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说法错误。B、②是伸长区,是根伸长最快的部分,B说法错误。C、③分生区,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C说法正确。D、④是根冠,是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具有保护作用
,D说法错误。4.观察植物的根的生长情况图片,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在图甲中的根系是由________根、________根组成,请列举有这种根系的一种植物的名称:________。(2)在图乙中的根系主要由________根组成,请列举有这种根系
的一种植物的名称:________。【答案】(1)主;侧;蚕豆(2)不定;小麦【解析】有些植物的根具有粗壮的主根。在主根上可以长出很多分枝,这是侧根。侧根长到一定长度,,还可以长出第二级侧根,如蚕豆、棉花等植物的根。有些植物的主根不发达,由茎基部生出许多细丝状的根,称为不定根,如小麦、水
稻等植物的根。(1)在图甲中的根系是由主根和侧根组成,有这种根系的植物有蚕豆、棉花等。(2)在图乙中的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有这种根系的植物有小麦、水稻等。5.如图表示的是根尖的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D
位于根的最尖端,具有________作用,在根向土壤深处延伸时,不断地和土壤颗粒摩擦,有一部分细胞会死亡、脱落,但是这部分结构始终是存在的,并没有因为摩擦而减少或消失,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2)
根的生长是连续的。图A表示的是当前根的某一部位形态,过一段时间,它的形态将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3)图B表示的是________细胞,该部分在功能上最大特点是具有________功能,移栽植物时
,如果被破坏较多,植物将会出现________现象。随着根的生长,此部分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答案】(1)保护;分生区在不断地分裂产生新细胞来补充(2)B(3)根毛区;吸收;萎
蔫;根毛脱落内部分化出现导管【解析】此题考查根的结构和功能,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熟记: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其中,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
分生组织;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区域。(1)根据题干分析,图D位于根的最尖端,是根冠,根冠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作用,在根冠的上方是分生组织,分生组织分裂速度快,可以不断地补充根冠出损伤的细胞。(
2)成熟区也称根毛区,此处细胞停止生长,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毛的存在增加了吸收水分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图A表示的是当前
根的某一部位形态,过一段时间,它的形态将是B根毛区。(3)图B表示的是根毛区细胞,根毛为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根毛的存在增加了吸收水分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时,如果被破坏较多,会影响水分
的吸收,植物将会出现萎蔫现象,此部分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将发生的变化是根毛脱落内部分化出导管。6.(2020八下·秀洲月考)如图,兴趣小组在“观察小麦根尖的实验”中进行如下操作:(1)取小麦的幼根用放大镜观察它的外形,发现其属于________(选填“直根系
”或“须根系”)(2)用显微镜在低倍镜下,________(选填“加”或“不加”)盖玻片,观察根毛细胞的结构特点。并查阅资料后,兴趣小组了解,根毛区中的细胞是由伸长区细胞进一步________而来的。【答案】(1)须根系(2)不加;分化【解析】(1)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根系。
像大豆、白菜那样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直根系。像小麦、葱那样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由许多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叫做须根系。(2)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母细胞的一半。它们能吸收营养
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地长大。这个过程就是细胞生长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有的子细胞则会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解答】(1)由图可以看出小麦幼根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由许多不定根组成的根系,所以是须根系。(2因为须根系细胞排列较拢,观察根
毛细胞时,如果装片上面又盖玻片,会产生根毛之间存在气泡的情况,影响观察效果,所以不加盖玻片。根毛区的细胞停止分裂,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不同长度的根毛;伸长区的细胞细胞壁薄,细胞核小,细胞逐渐停止分裂,能较快生长,所以根毛细胞的形态与功
能与伸长区的不同,是由伸长区的细胞分化而来的。考点二、植物根毛细胞的吸水与失水1.无土栽培是栽培植物的新技术,青菜在无土栽培的培养液中也能茁壮成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是()A.培养液的浓度大小不会影响青菜对水的吸收B.配制的培养液的主要成分与土壤溶液的主要成分
相似C.青菜在培养液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D.培养液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铁、锰、硼的无机盐【答案】B【解析】无土栽培是不用土壤,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A、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培养液的浓度必须与土壤浸出液的浓
度一致,培养液的浓度大小,都会影响青菜对水的吸收,A不符合题意;B、无土栽培中配制的营养液的浓度必须与土壤浸出液的浓度一致,B符合题意;C、根尖的结构有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其中成熟区中有导管,可以吸收并运输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到植物体
的茎、叶等器官。所以青菜在培养液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C不符合题意;D、培养液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D不符合题意。2.(2020八下·温州期末)将甲、乙两株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按照如图方式处理后,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土壤浸出液中进行
实验。该实验是为了研究()A.根吸水的部位B.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C.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D.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答案】A【解析】该题主要采取对照实验的方式对实验进行研究,对照实验:除了一个因素以外
,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中甲剪去根尖,乙不作处理,将甲、乙两株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土壤浸出液中进行实验,所以其他条件都相同,根的情况不同,即根的吸收部位的对照,因此该实验是为了探究根吸水的部
位,A符合题意。3.(2020八下·长兴期中)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海边滩涂是海水经过之地而非海水里)。大多数植物都不能在高盐碱的海边滩涂生长的主要原因是()A.海边滩涂水量过高B.海边沙土中溶液浓度过高C.植物获得光照强度不足
D.海边滩涂无机盐含量较低【答案】B【解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吸水。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与周围环境溶液的浓度大小。高盐碱的海边滩涂环境中土壤溶液的浓度要大于大多数植物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浓
度,从而会失水,无法正常的生长,B符合题意。4.(2020九上·长兴开学考)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的对与错,对的打“√”,错的打“×”。(1)造成植物“烧苗”的原因是一一次施肥过多使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________。(2)须根系的特点是主根和侧根有明显区别________。【答案】
(1)√(2)×【解析】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1)若一次性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
液的浓度,植物细胞不能吸水,反而会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造成“烧苗”现象。(2)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叫须根系,须根系主根不明显,不定根发达如玉米、小麦的根系。5.(2020八下·江干期末)小明同学通过学习了解到根是植物吸水的主要
部分,他首先选择下图四组中的________组;实验进行验证。然后研究:植物根的各个部分是否都吸水?设置了下图B组实验;选取若干株生长旺盛、带有绿叶和根系的幼苗,随机分为2组。将其中一组的小麦植株所有根的前端剪去3~5毫米(即
根尖),另外一组不做处理。他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本实验中对于实验组的根尖还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如果实验中出现________现象则可验证实验目的。【答案】C;探究根尖是否吸水;在根尖涂上石蜡;实验组出现根尖萎蔫【解析】(1)当设计多个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
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2)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
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解答】首先要探究“根是植物吸水的主要部分”,首先要设计有根和无根的对照实验,故选择C组。根据“将其中一组的小麦植株所有根的前端剪去3~5毫米(即根尖),另外一组不做处理”可知,此时的实验变量是根尖的有无,又结合“植物根的各个部分是否都吸水?”可知探究的
目的是:根尖是否吸水。为了防止被剪去的根尖的切面部位也会吸收,所以需要在根尖的切面上涂上石蜡,如果实验组出现植株萎蔫现象则可验证实验目的。6.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做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分别取20mL的清水和20mL不同浓度(5%、
10%)的食盐水依次置于A、B、C三个烧杯中。步骤二:取三块新鲜小萝卜块,分别置于A、B、C三个烧杯中(萝卜块全部被淹没),都静置浸泡5分钟。步骤三:取出萝卜块,分别量出三个烧杯中溶液的体积。记录数据于下列表中。据实验回答问题:周围溶液浓度(%)清水5%的食盐水10%的食盐水
溶液体积(mL)19.522.624.4(1)步骤二中存在明显不足,请你指出来:。(2)在A中,清水体积略略有减小,若不考虑蒸发和读数误差,其原因是。(3)该实验的实验组是。(4)通过A组与B组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5)本
实验除了通过溶液体积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之外,还可以通过测量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吸水。【答案】(1)萝卜块大小应该一样(2)萝卜块细胞吸水(3)B和C(4)当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5
)萝卜块重量7.某同学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取两块等大的萝卜条,各放入等体积的透明液体中,20min后,该同学取出萝卜条发现:A烧杯中的萝卜条变硬了,B烧杯中的萝卜条软了。请你帮他分析其中的原因:(1)“魔术”的奥秘在于A,B烧杯中的液体,它们分别可能是。A.
清水、清水B.清水、10%盐水C.10%盐水、10%盐水D.10%盐水、清水(2)萝卜条软硬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细胞失水和吸水。C,D两幅图哪一幅能说明B烧杯中的现象?________。(3)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在根尖结构(E图)中,________(填
序号)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4)根细胞吸水的根本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答案】(1)B(2)C(3)①(4)小于【解析】此题考查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根尖的结构
和功能,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熟知: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其
中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内部出现导管;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1)根据题干所述,A烧杯中的萝卜条变硬挺了,B烧杯中的萝卜条变软了,A萝卜条吸水变硬了,说明A烧杯中放的是清水,因为清水的浓度小于萝卜细胞
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会吸水;B烧杯中放的是盐水,盐水的浓度大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萝卜体内的水流到盐水里,因此萝卜细胞失水,可见B符合题意。(2)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
吸水,图D水流向细胞内,表明植物细胞吸水;图C水流向细胞外,表明细胞外的浓度大,植物细胞失水,萝卜条变软,说明细胞失水,水从细胞内流向外,故C符合题意。(3)在根尖的结构中,①为成熟区,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
起形成根毛,根毛的存在,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4)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
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所以,根细胞吸水的根本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浓度。8.(2020八下·长兴月考)图A为水分从土壤中进入到根内部的示意图,图B为根细胞处于某种
状态。据图回答:(1)④所示部分为根尖的________区。(2)当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水分依次通过的结构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②→①(3)某同学给一株植物施肥
后,该植物生长不正常。若他在显微镜下观察该植物根细胞的状态如图B所示,则根细胞液浓度________土壤溶液浓度。(填“大于”或“小于”)【答案】(1)根毛(2)A(3)小于【解析】1、根尖可分为四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根毛是表皮的
一些突起,增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水分的吸收;2、当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吸水,反之细胞失水;【解答】(1)由分析可知④有许多的突起,此结构应该是根尖的根毛区;(2)当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吸水,依次通过的结构
应该由外到内,为①→②→③,A选项正确,B、C、D错误;(3)某同学给一株植物施肥后,该植物生长不正常。若他在显微镜下观察该植物根细胞的状态如图B所示,图B中的细胞牌失水的状态,所以根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9.(2020八下·仙居期末)水稻是否因为喜欢水才叫“水稻”?(1)
小妍开展了以下探究:“浸水是否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在同一块农田里取了足够的土壤,平均分成两份(如图),选取了品种、生长时期、高度等条件都相同的健康水稻2株,其中一株的土壤保持正常的湿度,另一株加水使水稻浸水20厘米。每天观察记录现象于下表中
。水稻组别0天5天10天15天20天25天株高/cm健康状况株高/cm健康状况株高/cm健康状况株高/cm健康状况株高/cm健康状况株高/cm健康状况A(未浸水)25健康28健康34.8健康40健康45.9健康51.2健康B(浸水25
健康35健康40.5健康43健康46出现叶47.5叶片变20cm)斑黄小妍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改进后重做实验,获取两组水稻的健康状况和平均株高数据,与上表数据接近,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2)小妍发现爸爸却经常要向水稻田中
灌水。这是为什么呢?小妍上网查找到以下资料。资料一:稗草等杂草都是喜欢与水稻扎堆的杂草,每平方米只要有10株杂草,水稻的产量就会下降25%。资料二:泡水后,水稻会自发让根部的一些细胞死亡,形成通气组织。根部的通气组织与叶片联通,相当于吸管,让根部可以在水下自由呼吸。资料三
:将稗草淹水10天,稗草死亡率达到42.5%。请利用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农民向水稻田中灌水的原因做出解释。________。【答案】(1)水稻植株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浸水不能促进水稻的生长(2)一定时间内,浸水后水稻的生长不受影响,但可以导致杂草大量死亡,这样才能保证水稻的产量【
解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解答】(1)由实验过程可知,实验材料只有2株水稻,实验对象太少,存在实验现象
偶然性;对比表格的数据可知,浸水的水稻植株高度在后期较低,说明浸水不会促进水稻的生长;(2)由实验一可知,浸水并不能促进水稻的生长,由资料可知,水稻田中会有杂草生长,而杂草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而一定时间内水稻浸水后不会影响水稻的生长,但是会导致杂草大量死亡,从而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
;考点三、无机盐对植物的影响1.关于植物对无机盐的需要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植物生长只需要一种无机盐B.植物生长只需含氮、磷、钾三种元素的无机盐C.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D.植物需要的无机盐越多越好【答案】C【解析】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不同植物需要的无机盐种类不同,同一种植物的不同的生长时期,需要的无机盐也不同。每种植物的生长都需要多种无机盐,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等,其中植物生长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不
同种类的植物所需要的无机盐不同,但并不是说需要的无机盐越多越好。2.有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中蕴含了科学道理:落在地上的“红”(花瓣)通过微生物分解,产生的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物质重新被植物吸收。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落“红”的植物属于被子植
物B.花瓣中的有机物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来的C.植物如果缺乏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就会出现病症D.无机盐能被根毛区细胞吸收并通过导管运输【答案】B【解析】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
器官构成。A、只有被子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落“红”指花瓣,所以落“红”的植物属于被子植物,A正确,不符合题意;B、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花瓣中的有机物不是从土壤中吸收来的,B错误,符合题意;C、植物需要最多的
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如果缺乏会出现病症,C正确,不符合题意;D、植物的根部成熟区(根毛区)有大量的根毛,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D正确,不符合题意。3.(2020·平阳模拟)民以食为天,当前人们对
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绿色有机蔬菜就是大家喜爱的食品之一。为了提高产量的同时又能种出让消费者满意的蔬菜,菜农们有以下的经验分享。经验一:往菜地的土壤中掺入一定比例沙子,增加土壤的透气性。经验二:选“发酵”好的农家肥(家禽家畜的粪便及杂草等)作为肥料,
“发酵”能杀死其中的一些寄生虫与有害小动物且滋养了大量的微生物。经验三:搭配种植高矮不同的多品种蔬菜。结合上述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该菜农能种出高产量与高品质的绿色有机蔬菜作出解释。【答案】答:沙子能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增强植物
根的呼吸作用,提高根的吸收能力;微生物分解农家肥和害虫的尸体,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盐,增强土壤肥力;大量微生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增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强光合作用;高矮不同的蔬菜间种,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提高产量;能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提升了蔬菜的品质。【解
析】1、植物的根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2、沙子可增加土壤的透气性;3、农家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后转化为无机盐,增强土壤肥力;4、大量微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4、高矮间种可以提高光能的利用率,提高产量;5、大量使用农家肥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
的使用,提升蔬菜的品质。4.刘芳同学探究某种植物生长是否需要含氮的无机盐,设计方案如下,请你帮她将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1)提出问题:________?(2)作出假设:________。(3)实验步骤:①配制种类齐全的无机盐培养液
放在甲中。②配制与甲相比缺少________的无机盐培养液放在乙中。③将两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同时分别培养在甲和乙中,过一段时间后生长状况如图所示。(4)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5)得出结论:________。【答案】(1)缺乏含氮的无机
盐影响植物的生长吗(2)缺乏含氮的无机盐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或缺乏含氮的无机盐不会影响植物的生长)(3)含氮(4)甲(5)缺乏含氮的无机盐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解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
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答】(1)该实验探究某种植物生长是否需要含氮的无机盐,所以提出的问题就是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的无机盐吗?或缺乏含氮的无机盐影响植物的生长吗?(2)作出假设:缺乏含氮的无机盐会影响植
物的生长(或缺乏含氮的无机盐不会影响植物的生长)。(3)实验步骤:①配制种类齐全的无机盐培养液放在甲中。②配制与甲相比缺少氮的无机盐培养液放在乙中作为对照组。③将两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同时分别培养在甲和乙中,过一段时间后生长状况如图所示。(4
)起对照作用的是甲,观察看到乙中的幼苗不能正常生长,说明含氮的无机盐影响植物的生长。(5)得出结论:缺乏含氮的无机盐会影响植物的生长。5.(2020八下·吴兴期中)小明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菜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植物生长吗
?小明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Ⅰ.首先选取发育情况相同的3株健壮吊兰幼苗,分别栽入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花盆中(甲和乙中装洗净的细沙,丙中装普通的土壤)。Ⅱ.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Ⅲ.一段时
间后,吊兰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明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植株实验前质量/g实验后质量/g生长情况甲4148植株弱小、叶色变黄乙4171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丙4199植株健壮、叶色浓绿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比较甲乙两盆植株的
生长情况,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2)请仿照如图甲,将表格中的其他数据以直方图的形式表示出来。(3)实验后,小明对丙盆吊兰呵护有加。由于浇水过勤,吊兰烂根死亡。这主要是因为土壤中水分太多,导致(填字母选项)。A.土壤中营养成分过少,造成根细胞死亡B.土壤中氧气过少,根无法进行正常呼吸C
.根吸收了过多水分,造成细胞破裂D.根部细菌大量繁殖,损伤了植物的根【答案】(1)蛋壳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2)(3)B【解析】1、对照组实验中控制的不同因素是引起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据此可得出结论;2、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画出直方图
;3、土壤中含有空气,这些空气是土壤生物、植物根呼吸作用氧气的来源。当水过多时,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赶出,而使根不能正常呼吸而死亡。【解答】(1)甲、乙两盆植物的不同因素是甲盆不放收壳,乙盆放蛋壳,其他因
素相同,现象是甲中植株弱小、叶色变黄,乙中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由此可知蛋壳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2)访照图甲,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画出直方图如图所示:(3)浇水过勤时,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赶出,根无法进行正常呼吸而死亡,B选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6.(2020
八下·长兴月考)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
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等应为________。【数据处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
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________方式处理。A.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B.比较m1+n1和m2+n2的大小C.比较m1-m2和n1-n2的大小【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实验反思】①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但在实验
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________来进行实验;②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对于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你认为是否有价值?________。【答案】不同矿质元素(P、K、Ca、Mg、S、Fe
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A;叶片数目(叶面积);有【解析】1、在探究实验中,问题、假设、实验设计、结论之间是有联系的。题中1是根据假设进行实验设计。题中2是为验证假设进行的数据处理;2、蒸腾作用的强弱与气温、光照强度和
叶片的数量有关;3、假设不是结论,假设有可能成立,也有可能是不成立的。【解答】实验的假设是“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假设中矿质元素不单指某一种而应该是多种。所以表中的X、Y应该为:不同的矿质元素(P、K、Ca、Mg、S、Fe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由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要比较吸收水分的变化值与吸收矿质元素的变化值,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A正确,B、C错误;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根据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
水稻植株上的叶片数目(叶面积)来进行实验;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否定了假设也是一种收获,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是有价值的。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