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城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docx,共(7)页,1.51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dbf0f041cc745c83d34026058a7498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富顺县城关中学2021—2022(下)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卷一、选择题1.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世界原生文明诞生地的形成空间均不过数十万平方公里,唯有中华文明的形成覆盖了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的面积近300
万平方公里的范围。这凸显出中华文明形成之时便具有A.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B.以德治民的民本思想C.厉行专制的集权意识D.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2.西周时期实行国野分治,国人是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成员,野人
是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春秋战国时期,国野制出现破坏迹象,国人、野人合二为一,逐渐成为专制政权下的编户齐民。这一变化A.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源于分封宗法制度的瓦解C.促进国家形态转变D.奠定专制集权的阶级基础3.下图是战国时期四大货币体系分布示意
图。另据考古资料发现,当时多地存在大量仿铸异地货币的现象。这反映出A.铸币技艺得到发展B.商品流通相互隔绝C.国家统一动力增强D.经济水平区域有别4.孔子曾经倡言:“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孔门弟子子夏进而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命题;孟子也指出,东夷之
人的舜和西夷之人的周文王,均以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事功“得志行乎中国”。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A.以德治国思想的新发展B.“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C.文化认同已进至新境界D.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5.西周中期的史墙盘铭文突出历代周王的成绩,其后才讲到史墙自己的家族。西周晚期的述盘铭文与史墙盘的内
容、主题相似,但家族的传承成了后者表述的中心,周王朝的世代发展则降到了次要的位置。这一变化反映了A.青铜冶炼技术进步B.历史记载注重传承C.宗法体制走向崩溃D.社会秩序受到冲击6.孔子虽谓“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
侯出”,却对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颇加称许;孟子则尊王黜霸,对诸侯以王政相勉,希望新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让天下“定于一"。这一变化反映了A.周王室权威得以恢复B.君主专制的时代诉求C.儒法思想的相互融合D.社会变革的进程加速7.夏商西周时期,礼与刑一起有效维护宗法等级秩序;春秋战国时期
,由刑到法,由法到律,适应了统一的需要;到唐朝时期,出现律、令、格、式的严格区分,构成此后中国封建社会完整的法典体系。这—反映A.礼主刑辅是古代法律存在的形式B.法律是强化社会治理的工具C.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法律发展历程D.法律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8.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由贵族参加,战车兵器
都由贵族自己装备;战国时期故争持续时间更长,战争规模更大,参战人数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大部分都是庶民,且武器装备都由国家提供。这种变化A.源于礼乐制的破坏B.助推中央集权体制建立C.体现了统一的趋势D.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产生9.意大利政治
哲学家马基雅维利(1469年-1527年)认为,人性是贪婪和奸诈的,他们服从君主的统治,也是出于不得已的无奈。一旦出现机会,都会伺机作乱反叛,暴露出本性恶的特点。他的主张A.体现了订立社会契约的必要性B.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
论武器C.适应建立民族国家的时代需求D.旨在维护罗马教皇的统治权威10.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但看法不一。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一派热情赞颂中国的法律、政治、道德等,将其视为欧洲社会的榜样,而以孟德
斯鸠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中国是落后封闭专制暴政国家,习俗、风尚、法律和宗教混为一体。这种不同A.是研究资料获得渠道的差异所致B.导致法国共和与帝制反复斗争C.源于政治观念与学术立场的不同D.反映了法国国内社会矛盾尖锐11.希腊神
话中,英雄阿喀琉斯说,他宁可做一个世间穷困主人的奴隶,也不做一个阴间之王,因为人死后到阴间只是个阴影而已。这印证了古希腊A.奴隶制的繁荣B.文化彰显人文色彩C.宗教意识淡薄D.唯物主义思想兴起12.马丁·路德在《论基督徒的自由》中指出:“上帝的道不
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任何行为”。该观点A.表达了所有教徒渴望虔诚信仰的心声B.抨击了教会的权威,反对基督教信仰C.阐述了
宗教改革因信称义的核心思想D.彻底否定宗教信仰的一切形式和礼仪13.英国政治理论家洛克1690年发表的《政府论》一书中将统治看作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一种政治契约。但是,法国哲学家卢梭把它改变成一种社会契约而非政治契约。在他看来,契约就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议。由此可知A.
卢梭完全否定了洛克的观点B.启蒙运动影响着政治家、哲学家的思想C.卢梭较之洛克更注重人民主权D.英法两国在当时是欧洲的思想中心14.1726年,西班牙思想家费伊豪在《捍卫女性》一文中指出:“对女性的判断,必须要从事情出发,不能因为亚里士多德这么认为,我们也这么认为。”“女性的弱点不在于天赋,而是
因为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和教育的缺乏。在科学上女性和男性的能力是一致的。”这反映出A.工业革命兴起提高了女性的地位B.批判古典文化成为时代潮流C.理性主义消除了人们的性别偏见D.启蒙运动冲击传统价值观念15.1485--153
6年,英国获得自治权的城市仅13个。随着大小修道院的解散,大量教会财产投入市场,此后自治城市迅速增长,百年间达150个之多。这反映了当时A.圈地运动助推城市化进程B.启蒙思潮引发了革命风暴C.宗教改革影响到国家治理D.工业革命改善了城市风貌16.卢梭认为“道德是灵魂的力量与生气”,外
在的优雅得体虽使人们不再有不体面的罪恶,但“另外的罪恶却以德行的名义被装饰起来”。科学进步可能加剧不平等,“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科学理性和艺术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他的这一观点A.符合当时学术界普遍认知B.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C.
背叛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D.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补充17.1919年9月,有人评论一场英国皇家协会的成果验证发布会说:“传统的仪式,以及背景上悬挂的牛顿画像,无不提醒我们;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归纳将接受它的第一次修正。”这项被验证的成果应是A.经
典力学B.量子力学C.进化论D.相对论18.达尔文主义影响深远。各国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它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上、中层阶级激烈反的的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做出的任何干预;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软弱、低劣的
诸土著民族则需要优越、强大的欧洲人进行保护和指导。这表明A.生物进化理论因需要而变化B.自然科学是社会科学的基础C.科学理论也可能被多元解读D.社会达尔文主义具有合理性19.19世纪初,科学仍处于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边缘。但到了19世纪末,它不仅创造了全新
的工业,还深深地影响着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并为19世纪西方在智力方面的优势提供了基础,最终确立起西方对世界的统治。材料表明A.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形成B.科学发展改变了世界C.科学革命决定世界格局D.工业革命得益于科技20.1912年,德国斯图加特市的一家玩具商店经营的主要商
品,有玩具火车、微型蒸汽机、光学玩具以及其它新工业时代的非军事主题的玩具等。这类玩具的发售A.实现了社会需求与商业利益的紧密联系B.玩具行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C.体现了德国政府对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视D.有助于儿童融入工业化和技术化的世界21
.有学者提到,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持续到1800年前后,……世界从大变成中等。“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世界从
中等变小。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了主角,……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全球化1.0”时代,国家间的分歧在逐渐减少B.技术的革新是“全球化2.0”时代的主要推动力C.“全球化3.0”时代,个人成为全球化唯一主体D.世界联系的不断加强推动了
各文明逐渐走向趋同22.18世纪60年代后,一批德国青年作家发起了“狂飙突进”运动,他们往往取材于本民族历史,在作品中提倡自然、重视感情和个人主义,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据此可知,这场运动A.深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B.对理性主义有所反思C.旨在批
判浪漫主义文学D.体现了现代主义风格23.下图是创作于1821年的作品《赛马》,在这幅画中,画家没有去仔细刻画人物具体个性特征,而是着力描绘人驾驭烈马的气势,竭力夸张人与马的动势,借以传达画家自身不可按捺的狂暴的情感。该作品为A.注
重表现画面真实感B.体现了对理性主义的质疑C.表达了对工业革命批判D.反映了对天人关系的反思24.1982年,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浸淫着的孤独感,其主要内涵是对百年来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
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进程之外的愤懑抗议;作者用精神状态的孤独,批判外来者对拉美大陆精神层面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对拉美的歧视排斥,希望拉美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这反映了A.作品追求理想的浪漫世界B.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
法C.东西方文化激烈冲突碰撞D.作者反思多元文明的生存二、非选择题25.“政德”一词首见《国语》,主要用以论说君主的德性德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对为政者的德性有着深入的思考。孔子认为“仁”是为政的根本和出发点,他强调为政者要
具有仁民、爱民的大德。围绕着如何仁民,他提出“政有使民富且寿”“养民也惠,使民也义”“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等主张。他主张为政的首要条件是本身具有高尚的道德和人格,能将内在的圣德推而广之,以教化民众,对外则担当社会重任,治国安民。同时,他认为为政者要先从修身齐家、努力追求理想
的人格和境界做起,然后从个人到他人、从家庭到社会和国家,从而达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他还认为为政者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才能更好地实施政令,只有为政者以德修身,勤勉尽责,才能治理好国家。而
对于如何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孔子认为,要通过外察和自省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材料二柏拉图在《理想国》等著作中阐述了许多关于统治者政德的内容。他对治国者的政治信念、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认为,统治者的统治就是在理智和
统治技艺的指引下,始终大公无私地、公正地对待他们的臣民,并“运用他们的技艺作为一种比成文法更加强大的力量去谋取幸福”。他以具有智慧和知识作为君主的首要条件,独创性地提出了由“哲学王”担任统治者的观点,其“
理想国”中的完美君主——“哲学王”能将智慧与权力统一起来、知识与理性有机结合起来。柏拉图提出真正的哲学家要有“正义”“节制”等品质。他认为正义是一个人的理想所在,是人们的一个目标,是的人性中理性指导意志、情感、节制欲望的一种理想状态,统治者如果能按照最高理性管理好国家,便是
推行社会的“正义”;他也认为节制像勇敢一样是一种具体的善,是一种美德,“节制型的执政官是极为谨慎、公正、循规蹈矩的,能在私人事务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邢同卫、朱艳红《孔子与柏拉图的政德思想探析》(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和柏拉图政德思想
的异同。(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孔子和柏拉图政德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子与柏拉图政德思想的现实启示。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材料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是人们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新实践史。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
的先导,历史上每一场重大社会变革,每一次文明的进步,包括科技领域的每一个发明创造,无一不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从14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到后来的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再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极大地推动和加速了社会发展
的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历来与时代的要求、历史的使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先进的思想文化,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摘编自潘庆华«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
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西汉武帝时,政法苛严,酷吏辈出,连朝廷大臣也“安危不可知”;其统治后期,更是贿赂公行,冤欲遍地。汉昭帝(前87年-前74年在位)曾颂布特教
令,把汉武帝时遣留的积案一次清理,全部免予究治。汉宣帝(前74年一前48年在位)继位后,亲自审理案件,宣布“子首匿(隐藏罪行)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祖)父母”都不再连坐,下令凡触犯他名讳的人免于利事追究,并恢复文景时期平(公平)获缓(和缓)删的传统政策。汉宣帝设置“廷尉
平”宫职四人,专助廷尉决疑案,平冤狱,把治欲的好坏作为考核官变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政策调整,使宣帝时“政教明,法令行”,西汉王朝得以继续维持兴盛。——据顾奎相、陈流《中国古代改革史论》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宣帝刑狱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宣帝刑狱改革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