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3.2 气温和降水(早读背诵清单).docx,共(6)页,2.827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d67521934400c9fb83bc923cb564a0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3.2气温和降水一、气温的变化1、气温:(1)定义:气温指大气的冷暖程度,气温的单位为摄氏度(0°C)。(2)气温的观测: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处的百叶箱来测定气温。2、平均气温
的计算:一个地区的气温常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来表示。(1)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值。(2)月平均气温:一个月内各日平均气温值相加再除以该月的天数,就是该月的平均气温值。(3)年平均气温:一年当中各个月平均气温值相加再除以12,就是当地的年平均气温值。3、气温在时间
上的变化:(1)表示方法:气温的变化通常用气温变化曲线图气温变化曲线图来表示。(2)气温日变化: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一般来说,在一天当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3)气温年变化:气温在一年当中的
变化。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4)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一年内的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4、气温在空间上的变化:(1
)冬季气温分布:①分布特点: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1月0°C等温线大致沿秦岭-准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分布。②成因:a.纬度位置的影响:冬季,由于太阳光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而且越向北越
少,大部分地区气温普遍较低。b.冬季风的影响:冬季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冷空气对我国北方影响较大,冷空气在南下途中受山岭阻隔,对南方的影响较小,进一步加大了南北方的温差。(2)夏季气温分布①分布特点:在夏季,除青藏高原及个别地区以
外,全国普遍高温。7月平温在200C以上,南北温差不大。②成因:夏季,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我国各地获得的热量多。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但北方白昼时间比南方长,所以南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差别不大。二、温度带
:1、划分依据:人们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将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此处还有青藏高原高寒区。2、我国的温度带:温度带范围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热带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一年三熟水稻、热带经济作物亚热带秦岭淮河以
南,青藏高原以东一年两至三熟水稻、冬小麦、亚热带经济作物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和新疆南部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温带水果中温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甜菜寒温带黑龙江
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一年一熟春小麦、马铃薯青藏高原高寒区青藏高原部分地区一年一熟青稞三、降水的变化:1、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降水除了降雨外,还包括降雪、降冰雹。日常表达中,许多同学容易把降水说成是降雨,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混淆了降雨和
降水两个概念。2、降水量的测量(1)测量仪器:雨量杯和量杯(2)单位:毫米。(3)计算:将一日中各次降水量相加,即得出该日降水量;将一个月内各日降水量相加,即得出该月降水量。测量降水量时,如果是降雪或者冰雹,则需将它们
融化成水之后再测量。3、降水的时间分布:(1)表示方法: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2)分布特点: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且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这对农作
物的生长十分有利,但易发生春旱、夏涝等灾害。4、降水的空间分布:我国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差异很大,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是:东部多西部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四、干湿区1、划分依据:根据各地降水和蒸发之间的对
比关系,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主要根据该地区降水和蒸发之间的对比关系来确定。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时,该地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时,该地气候干旱。2
、我国干湿区的划分干湿地区干湿状况分布地区天然植被农业类型湿润地区年降水量>800mm降水量>蒸发量东北山地、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等森林种植业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分布。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400mm降水量>蒸发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
土高原大部分等森林草原种植业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一线分布。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0mm降水量<蒸发量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分、天山山地等草原畜牧业分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阴山
-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线分布。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mm降水量<蒸发量内蒙古高原西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西北部等荒漠草原、荒漠畜牧业3、分界线:(1)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分布。(2)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一线分布。(3)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