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3.2 气温和降水(提高训练)(解析版).docx,共(9)页,1.400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d204c791a2cddd7a42652b5a42954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3.2气温和降水(提高训练)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危害。读我国水旱灾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我国水、旱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旱灾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B.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
地区C.南方地区多发水灾无旱灾D.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人口稀疏地区2.与水灾区和旱灾区的分界线基本一致的是()①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②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③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④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③【答案】1
.B2.D【解析】1.据图可知,旱灾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A叙述错误;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其中北方多旱灾,南方多水灾,B叙述正确;南方地区多发水灾,也有旱灾,C叙述错误;水旱灾害集中分布
在人口稠密区,D叙述错误。故选B。2.据图可知,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其中北方多旱灾区,南方多水灾区,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1月0℃等温线大体一致,此外,秦
岭——淮河还是我国水田与旱地、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②③所对应的D正确;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大体一致,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属于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小,水旱灾害不频繁,
没有形成大面积的旱灾区和水灾区,①和④所在的ABC错误。故选D。【点睛】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部离印度洋也较近,是世界上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的国家。由于夏季风很不稳定,有的年份来得早、退的晚;有的年份来得晚、退的早;有的年份风力强盛;有的年份势力不足,造成旱涝灾害频繁。吃在中
国:中国素有“烹饪王国”之称,读图完成下列题。3.下列菜系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序号搭配正确的是()A.川菜——①B.粤菜——②C.皖菜——③D.闽菜——④4.八大菜系都分布在()A.半湿润地区B.亚热带地区C.第三级阶梯D.外流区【答案】3.C4.D【解析】3.读图可知,图中①是湖南省
,简称湘,故A不正确;图中②是福建省,简称闽,故B不正确;图中③是安徽省,简称皖,故C正确;图中④是四川省,简称川或蜀。故D不正确。故根据题意选C。4.读图可知,八大菜系大部分分布在湿润地区,亚热带地区,都在外流区。山东省在半湿润地区,暖温带,四川省位于第二级阶梯。所以
D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根据题意选D。【点睛】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读图分析解答即可。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5.读图判断,秦岭—淮河线大致是哪两大地区的分界线()A.西北地区和
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D.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6.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A.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B.一年平均气温的0℃等温线C.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界线7.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大致是()A.东西B.南北C.东北—西南D.西北—东南【答案】5.B6.C7.A【解析】5.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秦淮线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B正确;西北
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南部,A错;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青藏地区东缘,C错;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D错。故选B。6.秦淮线大致与
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C正确;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A错;我国1月0℃等温线从秦淮线穿过,B错;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错。故选C。7.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秦岭山脉的走向为东西走向,淮河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流,均为东
西向,故选A。【点睛】秦淮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大致与以下地理分界线重合:①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②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冬季1月0℃等温线;④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⑤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等。图是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据图完成问题。8.图中表示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A.①B.②C.③D.④9.与东南部相比,①线的西北部()A.人口分布更密集B.人口数量更多C.自治区数量更多D.城市数量更多10.下列不属于②线的地理意义的是()A.800mm降水量线B
.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C.0℃等温线D.水田旱地的分界线11.图中箭头所指方向表示的地理变化规律是()A.海拔越来越高B.降水量逐渐增多C.气温逐渐降低D.河流水量越来越大【答案】8.D9.C10.C11.C【解析】8.根据所学知识得知,我国一二阶梯以昆仑山、祁
连山、横断山为分界线,图示④山脉位置表示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9.根据图示及所学知识得知,①线为我国的人口分界线,该界线西北部地区自治区数量更多,人口数量少,人口的密度较小,城市数量也较少,C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选C。10.根据所学知识及图示得知,②线为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份0℃等温线分界线,800毫米降水量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水田与旱田分界线,ABD说法正确,排除ABD;C选项中0℃等温线没有说明具体时间,不属于②线的地理意义,C符合题意。故选C。11.据图所知,图中箭头变化方
向自南向北纬度增加,结合所学知识,气温随纬度的增加逐渐降低,C符合题意;海拔、降水量、河流与纬度无直接关系,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我国地势的特征: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我国西部海拔高,
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海拔低,以平原、丘陵为主。我国四城市1月、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面12-13小题。12.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A.哈尔滨B.北京C.武汉D.广州13.四城市中气温年较差
最大的是()A.哈尔滨B.北京C.武汉D.广州【答案】12.D13.A【解析】12.我国降水量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由图中四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四城市中,降水量最大的是广州,故选D。13.一个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是由该地最热月气温减去最冷月气温,可以看出,以上四城市
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哈尔滨,这是由于哈尔滨纬度最高导致的,故选A。读“我国四个城市降水柱状图”,回答下面14-15小题。14.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城市中,降水量最多的是()A.哈尔滨B.北京C.武汉D.广州15.图中显示,我国的降水多集中在()A.冬春季节B.春夏季节C.夏秋季节
D.秋冬季节【答案】14.D15.C【解析】根据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进行分析解答。14.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
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如图,广州位于东南沿海,降水最丰富。故选D。15.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的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故选C。二、解答题16.读中国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山脉①
、②、③都是____走向,对我国冬季风的寒潮有很大阻挡作用,成为我国冬季北方气温比南方气温____(填“高”或“低”)的其中一个原因。山脉②名称是____,它经过我国1月份的____°C等温线和我国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地理的南北方分界线。②山脉以南是
中国的南方以____气候为主,降水丰富且集中在___(填:冬春或夏秋)季节(2)山脉④名称是____,它是A、B两大地形区的分界线,A是___高原,B是___平原。(3)C是____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____,气温低。(4)D是_____盆地
,是我国最大的盆地,这里地处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___,属于____地区(填干湿地区名称)。【答案】16.(1)东西低秦岭0800亚热带季风夏秋(2)太行山黄土华北(3)青藏高(4)塔里木少干旱【解析】16.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山脉众多,构成地形的骨
架,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降水自东南想西北递减,【详解】(1)读图可知,山脉的延伸方向是山脉的走向,山脉①、②、③都是东西走向,对我国冬季风的寒潮有很大阻挡作用,成为我国冬季北方气温比南方气温低的其中一个原因。
山脉②名称是秦岭,它经过我国1月份的0°C等温线和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地理的南北方分界线。②山脉以南是中国的南方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丰富且集中在夏秋季节。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在0℃以
下。(2)读图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可知,山脉④名称是太行山,它是A、B两大地形区的分界线,A是黄土高原,B是华北平原。(3)读图可知,C是青藏高原,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4)读图可知,
D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它是这里地处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干旱地区。17.甲图为“中国干湿地区图”,乙图为中国部分城市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甲图中字母代表的干湿地区名称: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由图可知,我国降水的
空间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干湿地区AB之间分界线大致是______mm等降水量线,干湿地区BC之间分界线大致是_____mm等降水量线。(3)中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_______(夏季风或冬季风)影响。(4)东北山地属于干湿地区的_______区,而东北平原却属于_______区。原因:______。【答案】17.(1)湿润区半干旱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80
0400(3)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夏季风(4)湿润半湿润东北山地蒸发量小【解析】17.本题以“中国干湿地区图”和“中国部分城市的气候资料图”为材料,涉及干湿地球的划分、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我国降水
的时间分布特点、造成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将我国划
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图中A地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我国的湿润区;C地年降水量在200毫米——400毫米之间,属于我国的半干旱区。从图中可以看出,受海陆位置影响,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A属于湿润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
上;B属于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800毫米之间,C属于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400毫米之间,所以干湿地区AB之间分界线大致是800mm年等降水量线,BC之间分界线大致是400mm年
等降水量线。(3)我的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温暖湿润,为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受夏季风影响,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很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且年际变化大。(4)湿润区年降水量一般在
800毫米以上,植被以森林为主;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800毫米之间,属森林和草地的过渡地带。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800毫米之间,东北平原属于半湿润区,而东北山地却属于湿润区,主要是由于东北山地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所以气候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