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一) 地理答案.docx,共(14)页,1.40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bcce0075ac047ffcc4515fcbe2ac70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I考试地理试卷命题人、校对人: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一、单项选择题(共16道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天气形势是指天气系统在天气图上的分布特征及其所表示的大气运动状
态,又称环流形势或气压形势。下图为“2022年3月12日6时我国海平面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向与其他三地有明显差异的是()A.甲B.乙C.丙D.丁2.该时刻()A.甲地微风多雾B.乙地阴雨大风C
.丙地狂风暴雨D.丁地寒冷多霜【答案】1.B2.A【解析】【1题详解】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结合图中等压线可判断出,甲为东南风,乙为西北风,丙为东南风,丁为东南风,故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向与其他三地有明显差异的是乙,B正确,ACD错误,故选
B。【2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地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弱,且甲地水汽饱和温度与气温差异不大,故甲地微风多雾,A正确;第2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读图可知乙地水汽饱和温度低于气温,不会出现阴雨天气,B错误;读图可知丙地等压线稀疏,风力小,C错误;读图可知丁地
气温10℃,水汽饱和温度低于气温,不会出现寒冷多霜,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风的力:①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风向和风速,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②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③摩擦力,影响风速和风向。下垫面越粗糙,摩擦力
越大,风力越小,海平面的摩擦力小。高空中的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和等压线平行;近地面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风向和等压线斜交。读下图,回答下列各小题。3.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乙地降水季节变化幅
度比甲地大B.甲地冬季降水大于乙地夏季降水C.气温年较差甲地大于乙地D.年平均气温甲地大于乙地4.关于甲、乙两地降水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降水多时,与西南季风有关B.乙地降水多时,与东南信风有关C.两地降水少时,与副热带高压有关D.两地降水多时,与风带移动有关【答案】3.D
4.D【解析】【3题详解】乙地降水最多月份是200mm,季节变化幅度比甲地(450mm)小,A错误。气温最高时是夏季,最低时是冬季,甲地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B错误。气温年较差甲(约6℃)地小于乙(约16℃)地,C错误。年平均气温乙地
小于甲地,D正确。故选D。【4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甲地降水多时,与来自海洋西北风有关,西北风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乙地为地中海气候,乙地降水多时,与西风带北移控制乙地有关,故两地降水多时,与风带移动有关,D正确,AB错误。乙地降水少
时,受副高控制,甲地降水少时,是受的第3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东南风控制,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位置、下垫面、人类活动等。鳀鱼是一种生活在温带海洋中
上层的小型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鳀鱼也是南美洲秘鲁渔场的常见鱼类之一,鳀鱼产卵盛期水温12~19℃,趋光性较强。下图为秘鲁附近海域某时段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和我国海域相比,鳀鱼在图示区域活动的纬度范围明显偏低,其原因是()A有大量
淡水注入,带来丰富饵料B.大陆架范围宽广,提供生存场所C.晴天多,光照强,鳀鱼趋光性强D.海域洋流的影响,水温适宜生存6.当地的低纬信风比往年减弱时,下列地区可能出现()A.当地渔民应该向低纬捕鱼B.甲地沿岸上升流增强
C.东澳大利亚森林火灾频发D.甲地降水比往年偏少【答案】5.D6.C【解析】【5题详解】鳀鱼是生活在温带海洋中上层的鱼类,分布于我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读图可知该海域位于南半球热带,能够生存此鱼类,可能是水温条件满足,根据所学该海域受秘鲁寒流影响,冷水上泛区域,水温较低,适合鱼类
生存,D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区域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区,淡水注入少,A错误;无法判断该区域的大陆架状况,且鳀鱼在图示区域活动的纬度范围明显偏低与大陆架关系不大,B错误;图示海域受寒流影响,沿岸热带沙漠气候广布,即使是纬度较高区域晴天也较多,C错误。故选D。【6题详解】影响当地的低
纬信风是离岸的东南信风,当信风减弱会抑制上升流,寒流较弱,水温升高,当地渔民应向.第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高纬(水温较低)地区捕鱼,AB错误;信风减弱,南北赤道暖流减弱,东澳大利亚暖流也会相应减弱,暖流对东
澳大利亚增湿作用减弱,导致降水减少,森林火灾发生频率增加,C正确;信风减弱,寒流势力减弱,甲地温度升高,气流上升,降水增多,D错误。故选C。【点睛】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导致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
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的一种气候现象。分层稳定指数用于衡量湖泊水体上下交换的强度。我国天雹水库位于广西南宁,其在夏季出现显著的稳定分层,秋末冬初分层稳定指数下降,水体上下交换加剧,形成“
翻库”现象。下图示意天雹水库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的湖水稳定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天雹水库夏季的直接补给水源中,水量最大的是()A.大气降水B.积雪融水C.地表径流D.地下径流8.天雹水库分层稳定指数最高时间段表
层水()A.盐度较高B.水温较高C.溶解氧含量高D.营养物质铰少9.“翻库”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风浪加大②水温下降③水位上升④落差加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7.C8.B9.A【解析】【7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天雹水
库位于广西南宁,根据所学可知南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地区的河流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补给,而不是积雪融水,B错误;根据题设和所学可知南宁夏季为汛期,流域内的降水通过地表径流直接汇入水库,直接降落到水库的雨水和形成地下径流注入占比较小,C
正确,AD错误。故选C。【8题详解】的.第5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读图可知天雹水库分层稳定指数最高的时间段为2018年6-8月,即夏季。夏季为河流汛期,径流输送到水库的营养物质较多,径流汇入导
致库区盐度较低,AD错误。夏季,太阳辐射强,表层水温高,密度低,上下交换不畅,水体稳定,溶解氧含量低,B正确,C错误。故选B。【9题详解】读图可知“翻库”现象出现的时间为初冬,这个时间段,随着冬季风增强,风浪带来的动力扰动加剧,①正确;随着表层水温下降,密度增大,表层水下沉
,带动底层水上升,②正确;冬季降水较少,水库的补给来源减少,水位会下降,③错误;进入冬季以后,水库水位会有所变化,但是上下层水体中间的落差变化不明显,④错误。①②组合正确,故选A。【点睛】夏季时,太阳辐射强,湖水表层水温升温快,底层升温慢,形成明显的温跃层,水体交换弱,进
而导致溶解氧交换弱。兴凯湖属中俄界湖(图左),湖面平均海拔约70米,由大、小兴凯湖组成,两湖之间有沙岗隔开,松阿察河为其唯一的泄流通道。1942年,当地政府在小兴凯湖北侧的穆棱河上修建分洪水闸,穆棱河洪水期部分河水注入小兴凯
湖。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兴凯湖水位相对稳定,但近年来水位明显上升,大兴凯湖尤为显著。图右为2020年在图左所示松阿察河a河段,沿湖水流出方向所作的河床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10.大、小兴凯湖的湖水多淹没沙岗,连通于每年()A.2-3月B.5-6月C.8-9月D.1
1-12月11.穆棱河部分河水注入后,兴凯湖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内()A.湖水含沙量增大B.湖泊容积增加C.年蒸发总量增大D.渔业资源减产12.推测近年来兴凯湖水位明显上升的原因主要是()A.穆棱河入湖水量增加B.松阿察河泄流能力减弱C.区域降水量
有所增加D.兴凯湖湖床淤积较严重第6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答案】10.C11.A12.B【解析】【10题详解】大、小兴凯湖之间有沙岗,只有在小兴凯湖的湖水较多时才会漫过沙岗。由图示经纬度位置可知
,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湖泊在夏季受降水补给影响,水位较高,该地在每年的7月进入雨季,到9月雨带南撤,沙岗才慢慢露出水面,因此联通时间应为8-9月,C对,ABD错。故选C。【11题详解】河流的
注入可能带来一部分泥沙,使湖水含沙量增大,A正确;从图2可见,河床中段较高,当湖水位高出河床最高处,湖水会通过松阿察河流出,因此即使北部有河水注入也不会导致湖泊容量明显变大,B错误;气候稳定时,湖泊面积变化不大,则年蒸发量变化不大,C错误;河
水注入带来营养盐类,渔业资源可能增产,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兴凯湖水位明显上升说明湖水流出量变小,湖泊容量变大。由右图可见,松阿察河a河段中部河床较高,当兴凯湖湖水从松阿察河流出时,泥沙在河床中堆积,河床进一步抬高,导致松阿察河泄洪能力减
弱,湖泊水位相应升高,B正确。该区域气候相对稳定,降水量没有明显增加,C错;穆棱河洪水期部分河水通过分洪水闸注入小兴凯湖,降水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分洪量也相对稳定,不会导致湖泊水位明显上升,A错;湖床淤积导致水位上升,当湖水位高出河床最高处,可通过松阿察河流出,若松阿察河泄流能力不变,湖泊水位不
会明显上升,D错。故选B。【点睛】湖泊的补给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大气降水。这是湖泊补给的主要来源之一。2、河流水。在丰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在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水。沼泽水。3、沼泽水通过渗流运动补给湖泊,这个过程比较缓慢,有助于调节湖泊水位。4、地下水。地下水是湖泊补给的另一
种形式。当湖水水位高于地下水的潜水面时,湖泊水补给地下水;反之,地下水也补给湖泊水。太湖石是我国观赏名石之一,形状各异,多有孔洞,其孔洞形成机制与喀斯特溶洞相似。部分太湖石经历波浪长期侵蚀而形成品质更优的“
水石”。太湖中心的西山岛自唐代以来就是太湖石的主产地。下图为西山岛地质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第7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3.图中具备“水石”形成条件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14.下列属于西山岛盛产太湖石的自然条件的是()A.人为干扰较小B.地形起伏较大C.夏
季高温多雨D.植被生长茂盛【答案】13.B14.C【解析】【13题详解】由材料“其孔洞形成机制与喀斯特溶洞相似。”可以推测水石属于可溶性岩石,受到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孔洞,所以水石不可能是砂岩,①④错误;②③处属于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材料“部分太
湖石经历波浪长期侵蚀而形成品质更优的“水石”。”可知“水石”形成在湖边,③处地处内陆,②处在湖边,②处具备“水石”形成条件。ACD错误,B正确,故选B。【14题详解】题目要求的是自然条件,A错误;西山岛整体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较
为平缓,B错误;夏季高温多雨,水热丰富,水的溶蚀作用较强,C正确。植被对太湖石的形成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点睛】太湖石本质上属于石灰岩,这种岩石本身含有一些质地较为松软的部分。上面的孔洞形成主要源于自
然侵蚀过程,包括:①长期受到湖水的冲刷和波浪的击打,使得石灰岩表面及内部逐渐受到侵蚀。②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石灰岩具有溶蚀作用,特别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沿着石灰岩的节理裂隙渗透,加速了溶蚀过程。③在山坡或山顶上的石灰岩还
受到日晒、雨淋等自然风化的影响,进一步产生裂隙和孔洞。上述侵蚀作用在漫长的时间里持续进行,逐渐扩大石灰岩中的孔洞和裂隙,形成了太湖石独特的“瘦、皱、漏、透”之美。某区域曾发生过多次地质事件,底层轻微褶皱,断层东北侧地
块有明显的抬升。下图为该区域地质第8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图。完成下面小题。15.该区域的地质构造有()A.向斜B.背斜C.地垒D.地堑16.该区域经历的地质过程有()A.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B.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C.固结成岩
-断层错位-褶皱挤压D.固结成岩-褶皱挤压-断层错位【答案】15.A16.D【解析】【15题详解】读图可知,图示只有一条断层线,故不可能是地垒、地堑,C、D错误;再依据“地层轻微褶皱”这一信息,可判断图中岩层形成的主要地质构造是背斜或向斜;据材料断层北侧地块有明显的抬升,图中褶
皱中心砂页岩分布断层北侧明显窄于断层南侧,故为向斜,A正确,B错误。故选A。【16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地有大量沉积岩层,先经历固结成岩过程;底层轻微褶皱,发生水平挤压产生褶皱;断层东北侧地块抬升,有断层错位,故该区域经历的地质过程有固结成岩—褶皱挤压—断层错位,D正确,
ABC错误。故选D。【点睛】向斜背斜的判断方法:①根据岩层的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向下弯曲为向斜;②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中间老、两侧新的为背斜,中间新、两侧老的为向斜。二、简答题(3道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
自治州境内,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主要保护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动物。若尔盖湿地平均海拔3400m,其四周被高耸的群山包围,形成典型的断陷盆地。区域内河流主要是黄河水系,包括其支流黑河、白河等大小河流约430条,河网密第9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集,湖泊众多。若尔盖湿地河流蜿蜒曲折,河曲发育,牛轭湖星罗棋布。材料二:图为若尔盖地区河流分布图。材料三:泥炭是沼泽发育过程中的产物,是生物残体在多水的嫌气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堆积而成的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层。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98年,是中国第一大高原
沼泽湿地,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泽。这片高寒湿地固定了大量二氧化碳,被认为是重要的天然“储碳库”。(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若尔盖湿地形成的原因。(2)分析若尔盖湿地对其下游段黄河水文特征的影响。(3)分析若尔盖湿地固碳能力强的自然原因。【答案】(1)高山冰川广布,多冰雪
融水补给(或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降水较多);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地势较为平坦,径流流速慢排水不畅(或河道曲折,水流不畅);四周高山,径流不易外泄或断陷盆地,径流不易外泄。(2)若尔盖湿地泥沙淤积,下游含沙量减少;湿地调蓄功能,下游径流量季节变
化减小。(3)若尔盖湿地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碳储存于植物体内;植物的残体沉积于过湿的低温土壤中,限制了微生物的分解,经过长期的腐殖化积累形成泥炭;泥炭土壤长期积水,形成的厌氧环境,利
于泥炭长期保存。【解析】【分析】本大题以若尔盖湿地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湿地的成因、地理环境整体性、湿地的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
养。【小问1详解】从水循环原理的角度分析该湿地的形成,一般主要从水循环各环节的角度说明该湿地水量的收入与支出状况。由于该区域海拔高,多高山冰川,夏季冰雪融水多,补给河流多;同时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第10页/共14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降水较多,水量收入多;区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蒸发支出少;高原地形,海拔高,多冻土发育,冻土不利于地表水的下渗,下渗支出少;由材料可知“其四周被高耸的群山包围,形成典型的断
陷盆地”,该地为典型的断陷盆地,盆地内部地势相对平坦,水流速度缓慢,河流不易外泄,地表径流支出少等。【小问2详解】湿地内植被较多,河流流速减慢,促进泥沙在湿地地区淤积,使其下游段黄河含沙量减小;湿地对下游河段河流径
流量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使得其下游段黄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水位的季节变化减小。【小问3详解】若尔盖湿地泥炭的固碳能力强,能把气态的碳变成固态的碳,并长期保存。若尔盖湿地是中国第一大高原沼泽湿地,面积大,湿地内植物众多,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
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有机碳储存于植物体内;而植物死亡后,植物残体生物残体在多水的嫌气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经过长期的腐殖化积累,逐渐堆积而成的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层,即形成泥炭;由于泥炭位于沼泽中,土壤长期积水,不能分解,泥炭能够长期保存,顺利将碳固定并积累下来,因此若尔盖湿地固碳能力强。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西江是珠江的最大支流,自古以来就是岭南地区的水运交通要道,其中羚羊峡河段水流湍急,且流经松软的砂岩分布区。羚羊峡段下游的西江中心有广东省最大的江心岛一砚洲岛(如下图所示),该岛形成以来,一直向北移动,岛上作物种植季节性强,且缺水严重
。(1)简述砚洲岛形成的地质过程。.(2)结合砚洲岛岸线形状,分析该岛向北移动的原因。(3)指出砚洲岛适合作物种植的季节(冬季或夏季)并说明其原因,以及作物种植缺水严重的原因。【答案】(1)河流侵蚀羚羊峡河段(松软砂岩),含沙量增大,出羚羊峡后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
。(2)岛屿北侧为河流凸岸,泥沙沉积,使岛屿北侧向北扩展;岛屿南侧为河流凹岸,流水侵蚀,使岛屿南侧向北退缩。的第11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夏季)丰水期岛屿易被洪水淹没,枯水季节(冬季)适合作物种植。作物生长季处于旱季,
降水不足;岛屿高出河面,灌溉困难;岛上土壤质地疏松,保水功能差。【解析】【分析】本题以砚洲岛为材料设置3小问,涉及江心洲的形成过程及演变和人类活动对河道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材料分析和信息获取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砚
洲岛属于江心洲。上游的羚羊峡地势起伏大、且河道较窄,河流的侵蚀搬运能力较强,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出了羚羊峡之后,河道变宽,起伏变缓,河流的堆积作用变强,大量的泥沙在砚洲岛处堆积,形成江心洲。【小问2详解】由图片可知,砚洲岛北岸属于北支河流的凸岸,属于堆积岸,
泥沙大量堆积,导致岛屿向北侧扩展。而砚洲岛的南岸属于南支河流的凹岸,属于侵蚀岸,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影响,砚洲岛南岸向北退缩。【小问3详解】砚洲岛作为江心洲,在丰水期容易被洪水淹没,而枯水期又大面积的裸露出来,所以枯水期适合种植作物。该地处于岭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说要枯水期
是冬季。此季节降水较少,河流处于枯水期,水位较低,灌溉不便,导致水分缺失,同时沙洲的砂质土壤透水性较强,加剧的植物的缺水状况,所以作物缺失水分严重。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位于青海省瓦里关山山顶,其大气指标能够准确反映亚欧大陆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及
其变化状况,我国相关科研人员在此长期驻扎。瓦里关山山体呈纺锤状,相对高差约600m。瓦里关山及周围广大地区多高原草甸和沙洲,全区以牧业为主。当地受到高原季风(由于高原冬,夏季节热力作用相反而形成的季节性环流)等
多种因素影响,风向多变,降水集中于夏季。黑碳气溶胶主要是由富含碳的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如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燃烧等,对空气质量、气候变化以及人体健康有明显的影响。图1示意瓦里关站位置,图2为瓦里关站景观图,图3示意1994—2017年瓦里关站测得的黑碳气溶胶浓度数值范围的年际变化
(矩形中部黑线示意当年黑碳气溶胶浓度的中位数值)。第12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说出2001—2017年瓦里关站测得的黑碳气溶胶浓度的年际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2)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瓦里关站测得的黑碳气溶胶浓度年内波动较大的原因。(3)分析瓦里
关站测得的黑碳气溶胶浓度数据能够反映亚欧大陆黑碳气溶胶变化状况的原因。(4)为保障黑碳气溶胶浓度测量精确,请列举瓦里关站驻扎的科研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采取的措施。【答案】(1)特点:2001—2012年
波动上升,2013—2017年波动下降。原因:2001—2012年周边(东亚和南亚)地区工业发展速度较快,燃烧了大量的化石燃料;2013—2017年周边(东亚和南亚)地区开始减排,能源消费结构发生改变,化石燃料使用减少,排放的黑碳气溶胶浓度下降。(2)不同季节污染物来源不同,气象条
件也不相同,导致黑碳气溶胶浓度年内波动较大;夏季青藏高原升温较快,形成低压,黑碳气溶胶随周边空气流向青藏高原;夏季,青藏高原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大气中部分黑碳气溶胶被雨水淋洗流失;冬季青藏高原降温较快,形成高压,黑碳气溶胶随空气从青藏高原流向四周。(3)瓦里关站位于亚洲中
部,处于亚欧大陆高寒气流与东部季风的交汇地带;风向多变,污染物来源多样;周边人类活动较少,所测数据较为准确;海拔较高,所测数据可反映黑碳气溶胶在大气中的变化状况。第13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瓦里关站昼夜温差较大,设备易出现故障,科研人员需要定期检修;当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需要做好设备保暖工作;科研人员在生活中要减少明火使用,避免污染物影响观测数据精确度;科研人员要减少车辆使用,减轻汽车尾气排放的影响。【解析】【分析】本题以瓦里关站为材料,涉及黑碳气溶胶浓度的年际变化特点
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大气环流对黑碳气溶胶浓度季节变化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小问1详解】据图3可知,2001—2017年瓦里关站测得的黑碳气溶胶浓度的年际变化特点:2001—
2012年波动上升,2013—2017年波动下降。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黑碳气溶胶主要是由富含碳的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如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燃烧等;2001—2012年波动上升,主要原因是周边(东亚和南亚)地区工业发展速度较快,燃烧了大量的化石燃料;2013—2017年波动下降,
主要原因是周边(东亚和南亚)地区开始减排,能源消费结构发生改变,化石燃料使用减少,排放的黑碳气溶胶浓度下降。【小问2详解】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等。瓦里关站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其测得的黑碳气溶胶浓度年内波动较大,主要是因为该地受到高原热力作用的影响,形成了冬、夏季
节方向相反的局部环流。夏季青藏高原升温较快,近地面大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黑碳气溶胶随周边空气流向青藏高原;夏季青藏高原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大气中部分黑碳气溶胶被雨水淋洗流失;冬季青藏高原降温较快,近地面大气受冷下沉,形成高压,黑碳气溶胶随
空气从青藏高原流向四周,因此黑碳气溶胶浓度年内波动较大。【小问3详解】地理位置方面,瓦里关站位于亚洲中部,处于亚欧大陆高寒气流与东部季风的交汇地带,故能较好反映亚欧大陆黑碳气溶胶变化状况。地形方面,该地海拔较高,所测数据可反映黑碳气溶胶在大气中的变化状况。气候
方面,受高原热力作用影响风向多变,导致污染物来源多样,能较好反映附近亚欧大陆黑碳气溶胶变化状况。人类活动方面,青藏高原人口密度小,瓦里关站周边人类活动少,不易干扰大气环流影响下的气溶胶状况,数据较为准确。【小问4详解】第一步,明确设问指向,要求回答黑碳气溶
胶浓度精确测量应注意的事项,即回答可能影响观测数据精确度的因素。第二步,结合实际,主要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观测数据精确度的影响角度分析。从自然环境角度看,瓦里关站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需要做好设备保暖工作;当地昼夜温差较大,设备易出现故
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障,科研人员需要定期检修。从人类活动角度看,科研人员在生活中要减少明火使用,避免污染物影响观测数据精确度;当地科研人员在生活中需要减少车辆的使用,避免污染物影响观测数据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