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历史

PDF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32.276 MB
  • 2024-10-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9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历史.pdf,共(12)页,32.27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b9fd112c457c36d0f34dce4d38672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历史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BABBACCCABCACDDC1.选自卜宪群《中国通史》【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题干强调了周王赐予臣下的土地,由“完整”到“零碎”的变化,可以看出周王室的实力与地位的逐渐衰弱,正确答案选B。

题干明显看到分封制度还在延续,排除A;C选项中所有土地的说法太过绝对,排除C;分封制的基础为井田制,是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土地不可以自由交易,排除D。2.选自王子今著《秦汉交通考古》【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根据材料可知,

图1为汉代的“戈射收获”画像砖,画面内容是汉代的生产劳作场景,《史记》记载的是汉代人力长途运输的情形,这反映出当时劳作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此正确答案选择A;根据图片可知,当时的运输采用肩挑手提的方式,效率很低,排除B;题干内

容与娱乐休闲和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关系,因此可以排除C和D。3.摘自盛邦和《中国土地权演化及地主租佃、小农自耕模式的形成》【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均田制。题干强调国家所授桑田可以继承,也可以买卖,即承认了这部分土地的私有,因

此正确答案选择B。均田制确实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但与题干所述主旨不符,而且桑田可买可卖,实际上也为土地兼并客观上创造了条件,排除A;井田制是奴隶制时代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均田制是封建制下维护自耕农土地制的举措,因此C项错误;D项“绝对处置权”说法过于绝对且与题干中的法律规定不符,可排除。4

.摘自周侃《唐代写本书手及其书写价值——以敦煌唐代写本书迹为例》【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书吏与文化事业。通过表1的内容,可以看出唐代重要的职能部门都设有书吏,专门从事图书典籍文献的抄写,而且官方组织大规模抄书活动有四次,由此可见,唐代统治者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正确答案选择B;

通过材料中部分书吏的称谓可知楷体是主要书写体,这体现出规范性,但无法证明书法艺术大放异彩,排除A;表1所列书吏的职能,与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无关,排除C;表1体现不出思想的多元特征,排除D。5.摘编自《宋史》【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政策。题干所示宋太祖颁发的《商税则例》,在全国范围内设置税务部门

,统一商税比例,打破了遏止本地财赋外流而设下的重重障碍,促进了商品的跨地区流通以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正确答案选择A;B选项“杜绝了”的说法太过绝对,可排除;题干无法反映工商业者社会地位的提高,排除C;题干得不出士人和官僚卷入经济活动,排除D。6.摘自张献忠《明代科举非专以程朱理学为宗》、《文

社、书坊与话语权力——晚明商业出版与公共空间的兴起》【解析】本题考查明代的科举取仕。题干强调了明代中后期,书坊、市场、读书人都对举业用书十分重视,足见当时科举制度下考试成为选拔官吏最重要的途径,正确答案选择C;题干强调了举业用书受重视,并非强调印刷技术和商品经

济,更与思想观念的变化无关,排除AB和D。7.摘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上234-235页【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政权的外交。从题干中强调的外交文书当中“照会、贵国”等用词可以看出,太平天国政权已初步具备了国际意识,正确答案选择C;比较准确的

外交用语不等于缓和与列强的关系,排除A;B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可排除;题干与全面社会改革无关,排除D。8.摘自《盛京时报》【解析】本题考查晚清民国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根据材料中晚清民国时期妇女服饰的变化,如着“时装”、“西服”、“剪发”、“烙发”以及中西合璧等,结合所学可知原因是西方物质文明

冲击和民主平等思潮的冲击和影响,故选择C;人们追求服饰的新奇是沈阳妇女着衣的表现,非原因,①错误,城市能如此穿着的女性是富裕之家,穷苦家庭负担不起,说明城市里贫富分化严重,④错误,故排除ABD。9.【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抗战。图2显示,1937-1940年东北地区多支

抗日队伍编制为东北抗日联军三个路军,有组织地开展游击战争,结合所学可知,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下进行斗争的,因此正确答案选A;东北民众爱国热情高涨说明东北地区的抗战有群众基础,但图中的形势

是在中共领导和组织下呈现的,排除B;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共领导的抗日队伍,苏联的支持不是主要原因,而且苏联的支持主要是在1940年后,排除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在1937年11月以后,且地点主要在晋察冀等地,不在东北地区,排除D。10.摘自马良灿《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的四次转型》【解析】本题考查农村的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的开端,题干强调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改革,正是在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开展的,正确答案选择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21世纪初,可排除A;题干是经济改革的内容,不是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体现不出经济全球化,可

以排除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内容,而题干当中的农村基层民主改革属于政治改革层面,排除D。11.《古希腊文明的形成及其特征》光明日报作者:徐松岩【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制的确立。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六世纪初以后的雅典,先后经历过梭伦、克里斯

提尼、伯利克里等几位政治家的改革,他们的立法和改革旨在调和公民集体内部诸派之间的矛盾,强化其内在凝聚力,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因此正确答案选择C;ABD三个选项分别为三位政治家各自的改革内容而不是目的,可排除。12.摘自解光云《古典传承与文艺复兴》【解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罗马法的复兴。通过题干所给12世纪到15世纪的意大利,可知这一时期为文艺复兴时期,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勃兴,这一时期出现的城市法、商法和海商法恰恰是人们对自身利益和行为的保护与规范,因此正确答案选择A;题干没有提到国

家主权问题,自然界的探究以及天主教会的权威,因此可以排除BCD三个选项。13.——摘自《人类文明史图鉴17:新的革命》63页【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题干指出,19世纪的泰晤士河既是人们排放污水的渠

道,也是饮用水的来源,根据图3,1850年显微镜下伦敦的一滴水,可以看到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水中充斥着病毒,细菌等各种杂乱不堪的污染物质,说明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正确答案选择C;各个阶层都依靠泰晤士河生存,因此无法得出改变

英国社会阶级结构的结论,排除A;题干无法看出英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对比,因此排除B;也无法看出英国政府改造城市公共系统的行动,排除D。14.摘自徐蓝《从“橙色”计划到“彩虹”计划—太平洋战争前美国的战略演变》【解析】本题考查二

战爆发前后美国的战略演变。通过题干中的时空提示并结合表2,美国在二战爆发前制定了五个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作战计划,秉承传统的“中立政策”,前四个计划明显相对保守,重点战略地区放到了太平洋,主要是针对日本,对受到德意法西斯威胁的欧洲诸国并未给予重视,但随着二战在欧洲的爆发,美国逐渐调

整了战略,给予英国等欧洲国家以军事物资的援助,如颁布《租借法案》、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以物资禁运,这实际上是执行了计划五,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正式被卷入二战,此后计划五完全展开,先欧后亚战略形成。所以正确选项选择D,排除ABC。15.摘自约翰刘

易斯加迪斯《冷战》28页【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使两国在战后很难维持战时的合作关系,美苏凭借经济、军事实力在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双方都将彼此看成是自己最大的威胁,因此世界

陷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局面,这与题干当中提到的20世纪50年代的“安全困境”概念相符,因此,正确答案选择D;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权利让渡都主张国与国间求同存异、和平共

处及进行合作与共同发展,以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排除ABC。16.【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表3以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法国农业为例,强调了法国以立法的形式在生产、流通、信贷等领域通过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服务。可以看出,当时的法国结合国情运用国家适度干预的手段

,管理和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正确答案选择C;题干是国内的农业合作社管理,与欧共体共同的农业政策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集体农庄是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而法国农民加入农业合作社是自愿而非强制的,排除B;题干是政府对农业发展进行干预,而不是减少干预,排除D。

17.参考答案:(1)表现:政府屡发禁令,并未阻碍民间服饰用具的变化;服饰用具突破等级尊卑限制;政府对商人的服饰用具比较优厚;胡服与汉服的交融。(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5分)(2)原因: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拜金逐利的风气;抑商政策的弱化;民族文化交流的增

强。(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得7分)【解析】本题通过宋代服饰用具的变化考查宋代社会变化。第一问根据材料中政府对于服饰用具的逾制而屡发禁令,但民间服饰用具依然发生着变化;根据材料中“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

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古制”,可知表现为服饰用具突破等级尊卑限制;根据材料中对商人却比较优厚,如太宗准许“今后富商大贾乘马,漆素鞍者勿禁”,可知表现为政府对商人的服饰用具比较优厚;根据材料中“士庶和妇女仿效契丹人的衣

冠和装饰”,可知表现为胡服与汉服的交融。第二问根据第一问的诸多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宋代在政策、经济、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领域的诸多变化作答即可。18.参考答案:(1)经济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提出了以国营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依据农民小商品经济

的规律和特点用经济办法组织、领导农民及小生产者。(每点2分,共6分)(2)举措:1950年至1952年底,进行土地改革和打击投机、稳定物价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推行土地改革和打击投机、稳定物价等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1953年开展工业化建设的一

五计划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4分)原因:东北地区在解放战争时期关于经济建设的探索提供了经验;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到1952年底,解放战争前受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中苏结盟和抗美援朝的胜利为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5分)【

解析】本题以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的经济建设方针与建国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正式颁布为切入,考查新民主义社会下党和政府的经济发展策略和举措。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中“必须把经济建设的任务放在压倒一切的地位”可知方针为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任务;根据材料一中“以发展国营经济为主体,普遍地发展并紧紧地依靠群众的合作社经济,扶助与改造小商品经济,允许与鼓励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尤其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可知方针为提出了以国营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协调发展;根据材料一中“必须采用经济

上的办法组织与领导农民小生产者,而不能用行政手段”可知方针为依据农民小商品经济的规律和特点用经济办法组织、领导农民及小生产者。第二问中建国初期党和政府经济建设的举措,根据材料一中“禁止与打击一切有害于国计民生的投机操纵的经营”和“用经济上的

办法组织与领导农民小生产者”,可知建国初期国家沿袭了东北解放区的方针,进行土地改革和打击投机、稳定物价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根据材料二可知党和政府在1953年开展工业化建设的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第二问中1953年党正式颁发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原因,根据两

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国内外的相关背景作答即可。19.参考答案:(1)背景:一战中,中国派出大量华工支援协约国,做出巨大贡献;日本在一战期间攫取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袁世凯为了称帝同日本秘密签署《二十一条》,出卖山东权益;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希望和会主持正义,并寄望于

威尔逊提出的和平原则。(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6分)(2)特征:对于法德而言,具有浓重的复仇色彩;充斥着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特征。(4分)影响:建立了国际新秩序;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觉醒,如中国的五

四运动爆发;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得3分)【解析】本题考查一战后巴黎和会及其缔结的《凡尔赛合约》对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中顾维钧到巴黎参会及会前“他特地去了巴黎郊外的华

工墓地”可知中国参加一战并派出大量华工赴欧洲,作出重大贡献;根据材料一中“中国的确在1915年和1918年签订协议,许诺日本将得到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在一战期间攫取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与袁世凯为了称帝同日本秘密签

署《二十一条》,出卖山东权益;根据材料一中“按大会所接受的民族自决和领土主权完整等威尔逊的原则,中国有权要求收回山东权益”,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希望和会主持正义,并寄望于威尔逊提

出的和平原则。第二问中的巴黎和会的特征,根据材料二中“这样的时间、地点的选择,固然雪除了法国在历史上蒙受的耻辱,但是它又给德国打上了耻辱的烙印。”,可知特征是对于法德而言,具有浓重的复仇色彩;根据材料一、二中英、法、美、日对中国山东问题和对德国的处理方式及结果,可知巴黎和会充斥着帝国主义强权政治

的特征。第二问中的影响根据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国际秩序重建过程中殖民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化进行作答即可。20.参考答案:示例1:论题:20世纪80年代,国家把义务教育当做一项战略决策。(2

分)阐述:党和政府重视义务教育,将其定位为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和培养合格公民的一项战略决策。(5分)20世纪80年代,通过立法方式进行明确规定,如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义务教

育法》规定适龄儿童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如发起“希望工程”。2001年,中国政府宣布: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5分)示例2:论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

府进一步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2分)阐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发展科技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主要手段,而科技的发展要靠人才。为此,国家在1995年作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5分)党和政府通过“科

教兴国”战略对教育发展进行长远规划,加大投入和加强基础教育,不断提高国民素质。此战略的实施是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5分)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观点明确,选取事件精准,表述完整,逻辑清晰。二等:9-5分观点较明确,选取事件比较典型,表述较完整,逻辑较清晰。三等:4-0分

观点不够明确,选取事件有误,表述不够完整,逻辑不够清晰。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