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docx,共(5)页,59.718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b642126ae9a8a05dce59ca6d3c290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广安二中2024年秋季高2023级第一次月考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答题卡填写姓名的一面朝上。一、单选题(共16小题,48分)1.商朝“内服”官是行使“殷邦”国家权力的“百僚庶尹”,“殷邦”之外的“四方”则由“外服诸侯”统治,商朝后期,商王已在“殷邦”之外“设官分职”,此
时的“外服”官有“族长兼领”与“国家直辖,,两种形式。这一变化反映了()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B.商朝国家机构发展完善C.商王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加强D.商王朝的疆域面积扩大2.商鞅把历史分为上世、中世和下世。上世是“天地设而民生”的时代,“民知其母而不知其
父”;中世是“上贤而悦仁”的时代,这是说推选贤者来主事;下世是“贵贵而尊官”的时代,国家建立,君主、职官和禁令也都有了。据此可知,商鞅认为()A.生产力发展推动了文明产生B.君主专制制度是历史的必然C.应当尽快建立血缘等级制度D.改革是历史进步的核心动
力3.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4.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
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皇权受到了制约B.有利于合理决策C.缓解了皇权相权矛盾D.降低了行政效率5.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③最
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6.宋代路、州、县三个层级具有上下领属关系,但路一级诸监司(帅、漕、宪、仓)互相牵制,事权分化,区划交叉,中心分离,没有单一的权力机构。可见,宋代地方制度()A.基于藩镇体制框架适度优化B.制约了地
方行政效率的提高C.形成更有效地方治理模式D.消除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7.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历经几度变迁。秦汉主要有郡、县两级,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设置为路、州、县三级。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以上
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长B.县是最稳定的行政机构C.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D.地方管理制度趋向成熟8.明代白银货币化来自市场的萌发,但张居正改革却推动了白银由民间自下而上发展到国家事实认可,并自上而下推行全国,这种趋势与全球同步,促进了中国与
世界互动。此观点意在强调,明朝()A.有意识融入世界市场B.具有向近代转型趋势C.实行单一的货币体制D.成为世界贸易的核心9.民国初期,宋教仁称,中国已经由革命时期转入建设时期,同盟会应当实现由革命党到政党的转型,“世界上的民
主国家,政治权威是集中于国会的。在国会里头,占得多数议席的党,才是有政治权威的党,所以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由此可知,宋教仁主张()A.完善民主程序,建立共和政体B.树立领袖权威,强化中央集权C.组建政党内阁
,维护民主政治D.提升议会地位,落实主权在民10.有学者指出:“作为中国苏维埃革命在南方地区的中心区,由赣南、闽西组成的中央苏区具有特殊的考察意义。中央苏区是中共建立的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所在地,无论是面积、人口,
还是武警力量、政权的建设,这里都在各个苏区中居领先地位”。此学者评述的“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①规定政权应属于工人、农民等劳苦民众②贯彻实施了土地法、劳动法等重要法令③以南京国民政府地方政府的形式而存在
④是中共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探索与尝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1.1940年11月,山东抗日根据地公布施行的《山东省人权保障条例》称,“为发扬民主,动员全民参战,贯彻法令保障人权之真精神”制定本条例
。之后,陕甘宁边区等地也制定了类似的条例。这表明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A坚持抗战和民主政治建设相促进B.坚持反帝和反封建革命紧密结合C.注意协调地主和农民的利益D.兼顾了统一战线和独立自主12.1951年3月18日,毛泽东致函邓小平等领导同志:“民主人士及大学教
授愿意去看土改,应放手让他们去看……吴景超、朱光潜等去西安附近看土改,影响很好,要将这样的事例教育我们的干部。”在这里,毛泽东指示()A.应赋予人大代表以充分的权力B.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C.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进行调研D.为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树立典型13.亚里士多德在论及雅典
公民大会时说:“当演说者的话令人信服的时候,他是凭他的性格来说服人,因为我们在任何事情上一般都更相信好人,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对于那些不精确的演说,也完全相信。”亚里士多德旨在强调()A.雅典公民崇尚道德品质B.雅典民主政
治具有局限性C.雅典民主开始注重理性D.演说是公民大会决策依据14.九世纪时,英法等国国王为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自治特许证书,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因此选择支持国王;12世纪末,城市培养的法学家逐渐成为国王统治机构的重要成员,教
士已不再国家文官的唯一来源了。西欧城市的这一变化()A.导致了封建国家的分裂B.得益于宗教改革的兴起C.有利于封建王权的加强D.制约了代议制民主发展15.169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几个财政法案,限制国王的收入。威廉国王得到的终生享用的收入只及詹姆士二世的一半,完全不敷支出,用当时议会成员埃特里克
的话说,新国王被置于了“仅够伙食钱”的困地。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国王权力被完全剥夺B.议会权力高于王权C.责任内阁制已经确立D.财务状况逐渐恶化16.1819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麦卡洛克诉马里兰州”案判词中指出,联邦政府是根据宪法成立的,.的的其权力来自于人民,而
非各州的授予。同时期,美国联邦法院通过判决确认了宪法和联邦法律作为全国最高法律的地位。据此可知,这有利于()A.美国联邦制的发展B.推广自由主义思想C.落实三权分立原则D.消除南北经济差异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
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永乐时期,内阁不过是一个侍左右、备顾问的秘书性机构而已,自仁宣之后,由于得到皇帝的信任与青睐,内阁权力日益增长,逐渐有了票拟权和参与评议朝政的
权力。嘉隆万历时期,内阁的发展达到顶峰,内阁得以以部院之职兼任大学士,品秩日渐加尊,班列也位于六部尚书之上。明初宰相制度废除后,分相权于六部,六部实际上成了最高一级行政机关,而嘉靖之后,内阁渐夺六部之权,至万历时,内阁首辅已俨然历代之“宰相”。——摘编自武萍《
明代的内阁制度》材料二从1688年“光荣革命”一直到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英国国王依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内阁的去留,内阁时而听命于议会,时而听命于国王,因此,在18世纪前期,英国虽然形成了内阁,却没
有确立内阁制。直到1832年以后,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成长为统治阶级中最强大最富有的阶级,相反,土地贵族的力量迅速衰落。统治阶级各部分经济实力的演变终究要体现于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上。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表在政府
和议会中一步一步扩充势力,王权迅速没落,议会主权迅速确立。因此……在十九世纪中期,英国内阁制的各项原则逐渐确立,并最终形成了责任内阁制。——摘编自韦荣建《论英国内阁制度形成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内阁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
二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的背景,并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主要不同点。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
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
主制度。——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材料二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宣告成立,《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除汉奸、经法庭判决被剥夺公民权的人和精神病患者以外,“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
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了民主集中制下的参议会制度,行使各项监督选举权利。1940年3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抗日根据地政权问题》的党内指示,对抗日战
争时期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作了重申,并提出了建设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在中共中央提出“三三制”政权以后,边区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是历史期。边区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法制建设。据统计,中共中央、边区参议会和边区政府曾先后制定、
颁布了五六十种、1000多件法律法规。——摘编自刘路平《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建设探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建立民主制度艰难曲折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陕甘宁边区政府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19.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各国已有的现代化经验看,政治民主化并没有一个通用的模式。它不仅依据各国的具体情况诸如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社会现实等确立不同的政治民主化的模型,而且各国的政治民主化实际上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可能一步到位,建立一个尽善尽美、万世不
易的模型。如果人们无视政治民主化在各国的特殊性和阶段性,人为地追求某一既成的模式和超前发展,那么必定不能成功,甚者适得其反。——整理自马勇《重寻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题目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
结合,论述全面,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