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上石桥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283.000 KB
  • 2024-09-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上石桥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上石桥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上石桥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2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上石桥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5)页,283.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b177eb8840474ed7ec3b667859242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C-12O-16Cu-64Ag-108第Ⅰ卷(客观题共48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的是()。A.H2、D2、T2B.

金刚石和足球烯C60C.H2O和D2OD.16O和18O【答案】D【解析】【分析】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的互称,研究的对象为原子。【详解】A.H2、D2、T2都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结构相同的单质,因此属于同种物质,A错误;B.金刚石和足球烯C60是由

C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因此属于同素异形体,B错误;C.H2O和D2O属于同种物质,均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同位素,C错误;D.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不同核素,因此属于同位素,D正确;故答案D。2.如果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6的元素,下列对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位于第7周期②非金属元素③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④没有放射性⑤属于氧族元素⑥属于锕系元素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③④⑤【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16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

7周期、第ⅥA族,根据元素递变规律,①位于第7周期、②金属元素、③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④有放射性、⑤属于氧族元素、⑥不属于锕系元素,故A正确。3.某一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原子

序数不可能是()A.x+1B.x+8C.x+11D.x+25【答案】B【解析】【详解】若两种元素在第二、三周期,则原子序数增加1,即为x+1;若在第四、五周期,由于中间有过渡元素,所以为x+11;若在第六、七周期,过渡元素中又出现镧系和锕系

,为x+25,故不可能是x+8。答案为B。4.下列各组中每种物质都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A.NaOHH2SO4(NH4)2SO4B.MgONa2SO4HNO3C.Na2O2KOHNa3PO4D.HClAl2O3MgCl2

【答案】C【解析】A、H2SO4中只含共价键,A错误;B、MgO中只含离子键,HNO3中只含共价键,B错误;C、三种物质都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C正确;D、各物质均只含一种化学键,分别是共价键、离子键和离子

键,D错误,答案选C。5.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BF3B.H2OC.SiCl4D.PCl5【答案】C【解析】【详解】A、BF3中B与F共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所以B原子的最外层不满足8电子结构,错误;B、水分子中的H原子不满足

8电子结构,错误;C、四氯化硅分子中,Si与4个Cl原子形成4个共用电子对,所以Si原子达到8电子结构,每个Cl原子与Si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达到8电子结构,正确;D、五氯化磷分子中,每个Cl原子与P原子形成一

对共用电子对,Cl原子达到8电子结构,而P原子形成5对共用电子对,大于8电子,错误;答案选C。6.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Ba(OH)2.8H2O与NH4Cl反应B.灼热的炭与C

O2反应C.铝与稀盐酸D.H2与O2的燃烧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Ba(OH)2·8H2O与NH4Cl反应,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灼热的炭与CO2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C.铝与稀盐酸是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

放热反应;D.H2与O2的燃烧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放热反应;本题选B。7.某元素原子R的质量数为A,Rm-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WgRm-离子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约为()A.(A-x+m)molB.(A-x-m)molC.WA(A-x+m)molD.WA(A-x-

m)mol【答案】C【解析】【详解】Rm-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R原子核外电子数为x-m,则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A-(x-m)=A-x+m;WgRm-离子的物质的量为WAmol,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WA(A-x+m)mol,故答案为C。8.已知下列元素的半径为:原子NSOS

i半径r/10-10m0.751.020.741.17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A.1.10×10-10mB.0.80×10-10mC.1.20×10-10mD.0.70×10-10m【答案】A【解析】【详解】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

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P在第三周期,位于Si、S元素中间,原子半径应该介于二者之间;观察表中提供的数据可知的原子半径应该是1.10×10-10m,故答案为A。9.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K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

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B.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C.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D.L层电子数为偶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K层电子数为奇数的只有氢原子,氢原子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故A正确;B.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为锂、硼、氮、氟,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故B正确;C.M层电

子数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有钠、铝、磷、氯,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故C正确;D.L层电子数为偶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不一定相等,如钠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为第ⅠA族,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

数为8,不相等,故D错误;故答案为D。10.某元素X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则该元素()A.在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ⅦA族B.在周期表中处于第2周期ⅥA族C.氢化物比PH3稳定D.常见化合价只有-3、+2、+3、+5价【答案】C【解析】【详解

】某元素X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则该元素为N元素,其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生成硝酸铵为盐;A.N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ⅤA族,故A错误;B.N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ⅤA族,故B错误;C.N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P,所以NH3比PH3稳定,故C正确;D.N元素常见

化合价还有NO2中的+4价等,故D错误;故答案为C。11.已知X、Y、Z三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子组成和酸性相对强弱为:H3XO4<H2YO4<HZO4;X、Y、Z所形成氢化物还原性相对

强弱正确的是()A.H2Z>H2Y>H2XB.XH3>H2Y>HZC.H2Z>YH3>XH4D.HZ>H2Y>XH3【答案】B【解析】【详解】X、Y、Z三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说明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非金属

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H3XO4<H2YO4<HZO4,说明非金属性X<Y<Z,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则相应的氢化物的还原性就越弱,所以氢化物还原性相对强弱顺序为:XH3>H2Y>HZ,

故答案为B。12.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2-、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C>D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D>B>AD.单质的还原性A>B>D>C【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短

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2-、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2=b-1=c+2=d+1,所以原子序数:a>b>d>c,且A、B在周期表中C、D的下一周期,A、B为金属,C、D为非金属;A.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

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B>A>C>D,故A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原子序数:a>b>d>c,故B错误;C.aA2+、bB+、cC2-、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核电荷数a>b>d>c,则离子半径C>D>B>A,故C

正确;D.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同周期元素自左至右金属性减弱,金属的金属性强于非金属,金属性B>A>C>D,所以还原性B>A>C>D,故D错误;故答案为C。13.反应A(g)+B(g)=C(g)△H,分两步进行:①A(g)+B(g)=X(g)△H1②X(g)=C(

g)△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表示A+B=X的活化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E1-E2B.X是反应A(g)+B(g)=C(g)的催化剂C.E2是反应②的活化能D.△Hl=△H-△H2>0【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H=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

总能量,据图可知E1-E2并不等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之差,所以二者不相等,故A错误;B.X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不是催化剂,故B错误;C.E2是反应②的逆反应的活化能,故C错误;D.总反应-反应②可得反应①,根据盖斯定律可知△Hl=△H-△H2,据图可知A(g)+B(g

)的能量低于X(g),所以为吸热反应,焓变大于0,故D正确;故答案为D。14.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HNO3溶液中,一组插入稀NaOH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则在这两个原电池中,正极分别为()A.铜片、铝片B.铝片、铜

片C.铝片、铝片D.铜片、铜片【答案】B【解析】【详解】插入浓HNO3溶液中:常温下,浓HNO3将Al钝化,Cu和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和H2O和NO,Cu失电子,作负极,Al作正极;插入稀NaOH溶液中:Cu和NaOH溶液不反应

,A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Al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答案选B。15.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D上产生大

量气泡;A、C相连时,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A;B、D相连时,电子由D经导线流向B,则此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A>B>C>DB.A>C>D>BC.C>A>B>DD.B>A>C>D【答案】B【解析】【详解】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

。若A、B相连时,A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A>B;C、D相连时,D上产生大量气泡;则金属活动性:C>D;A、C相连时,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A;则金属活动性:A>C;B、D相连时,H+在溶液中流向B,即B是正极,则金属活动性:D

>B,所以此4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C>D>B,答案是B。16.在100g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CO2占2/3,且C(s)+1/2O2(g)=CO(g);△H=-110.35kJ/molCO(g)+1/2O2(g)=CO2(g);△H=-282.57kJ

/mol,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A.392.92kJB.2489.44kJC.784.92kJD.3274.3kJ【答案】C【解析】【详解】n(C)=10012/ggmol=253mol,CO和CO2的体积比为1:2,物质的量之比是1

:2,根据碳原子守恒,n(CO)=253×13mol,生成的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是:282.57kJ/mol×253×13≈784.92kJ,即损失的热量为784.92kJ,故选C。第Ⅱ卷(主观题共52

分)17.(1)请写出以下物质的电子式:Na2O2:___;H2S:___;NaHS:___。(2)用“>”或“<”回答下列问题:酸性:H2SiO3___H3PO4;稳定性:HCl___CH4;氧化性:Cu2+___Fe3+。【答案】(1).(2).(3).(4).<(5)

.>(6).<【解析】【详解】(1)Na2O2是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H2S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NaHS是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2)Si的非金属性比P的非金属性弱,故酸性:H2SiO3<H3PO4,Cl的非金

属性比C的非金属性强,故稳定性:HCl>CH4,Cu能被Fe3+氧化成Cu2+,故氧化性:Cu2+<Fe3+,故答案为:<;>;<。18.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1)W和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生盐和水,该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___。(2)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3)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用化学式表示)___。(4)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5)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

的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___。【答案】(1).Al(OH)3+OH-=AlO2-+2H2O(2).(3).HCl>H2S(4).SO2+Cl2+2H2O=H2SO4+2HCl(5).S2->Cl->Na+>Al3+【解析】【分析】(1)W、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由于W、X是金属元素,说明他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反应是氢氧化物之间的反应,所以W是Na,X是Al;(2)Na与Y可形成化合物Na2Y,说明Y是S元素;(3)Z是Cl元素,非金属性Cl>S;(4)将二氧化硫通入氯水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氯化氢

,据此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层数相同时,核电荷越多半径越小。【详解】(1)W、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由于W、X是金属元素,说明他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反应是氢氧化物之间的反应,所以W是Na,X是Al,氢氧化钠

和氢氧化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故答案为:Al(OH)3+OH-=AlO2-+2H2O;(2)Na与Y可形成化合物Na2Y,说明Y是S元素,硫化钠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3)Z是Cl

元素,非金属性Cl>S,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2S,故答案为:HCl>H2S;(4)将二氧化硫通入氯水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SO2+2H2O=H2SO4

+2HCl,故答案为:Cl2+SO2+2H2O=H2SO4+2HCl;(5)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层数相同时,核电荷越多半径越小,Na、Al、S、Cl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Cl->Na

+>Al3+,故答案为:S2->Cl->Na+>Al3+。19.(1)常温下常压下,1g固态碳与水蒸气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生成气体CO和H2,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2)已知:①CH4(g)+2O2(g)=CO2(g)+

2H2O(l)ΔH1=-Q1kJ·mol-1,②2H2(g)+O2(g)=2H2O(g)ΔH2=-Q2kJ·mol-1,③2H2(g)+O2(g)=2H2O(l)ΔH3=-Q3kJ·mol-1。常温下,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

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___kJ。(3)以H2为燃料可制成氢氧燃料电池。已知:2H2(g)+O2(g)=2H2O(l)ΔH=-572kJ·mol-1,某氢氧燃料电池释放228.8kJ电能时,生成1mol液态水,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___。【答案】(1)

.C(s)+H2O(g)═CO(g)+H2(g)△H=+131.28kJ•mol-1;(2).0.4Q1+0.05Q3(3).80%【解析】【分析】(1)由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则1mol碳与水蒸气

反应,吸收10.94KJ×12=131.28kJ,并注意物质的状态来解答;(2)根据混合气体的体积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结合气体体积比计算甲烷、氢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放出的热量,注意燃烧后恢复至常温,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应选择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

(3)先根据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生成1mol液态水,理论上放出的能量,然后根据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实际产生能量理论产生能量×100%。【详解】(1)由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则1mol碳与水蒸气反应,吸收10.94KJ×1

2=131.28kJ,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H=+131.28kJ•mol-1,故答案为:C(s)+H2O(g)═CO(g)+H2(g)△H=+131.28kJ•mol-1;(2)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所以甲

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0.5mol,甲烷和氢气的体积比为4:1,所以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45=0.4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mol=0.1mol,由CH4(g)+2O2(g)═CO2(g)+2H2O(l)△

H=-Q1kJ/mol可知,0.4mol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4mol×Q1kJ/mol=0.4Q1kJ;由2H2(g)+O2(g)═2H2O(l)△H=-Q3kJ/mol可知,0.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0.1mol×12×Q3kJ/mol=0.05Q3kJ,所以放出的热量为

(0.4Q1+0.05Q3)kJ,故答案为:0.4Q1+0.05Q3;(3)生成1mol液态水,理论上放出的能量为KJ5722=286kJ,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实际产生能量理论产生能量×100%=KJKJ228.8286×100%=80%,故答案为:80%。20.中和热的测定是

高中重要的定量实验。取0.55mol/L的NaOH溶液50mL与0.25mol/L的硫酸50mL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实验装置看,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2)为保证该实验成功该同学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图的碎纸条的作用在于___。(3

)若改用60mL0.25mol·L-1H2SO4和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填“相等”、“不相等”),若实验操作均正确,则所求中和热___(填“相等”、“不相等”)(4)50mL0.55mo

l/LNaOH溶液和50mL0.25mol/L硫酸溶液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29.5①__

_227.027.427.232.3325.925.925.929.2426.426.226.329.8②近似认为50mL0.55mol/LNaOH溶液和50mL0.25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

g·℃)。则中和热ΔH=___kJ/mol(取小数点后一位)。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

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2).隔热,减少热量的损失(3).不相等(4).相等(5).3.4(6).-56.8(7).acd【解析】【分析】(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

键是减少热量散失;(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4)①先计算出每次实验操作测定的温度差,然后舍弃误差较大的数据,最后计算出温度差平均值;②先根据Q=m•c•△t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然后根据△H=-QnkJ/m

ol计算出中和热;③根据实验操作分析作答。【详解】(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答

案为:隔热,减少热量的损失;(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改用60mL0.25mol/LH2SO4和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增多;但是中和热均是

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中和热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4)①四次测定温度差分别为3.4℃,5.1℃,3.3℃,3.5℃,其中第2次的温度差误差较大,应该舍弃,其它三次温度差的平均值为t=3.43.3533.++℃=3.4℃,故答案为:3.4;②50mL0.55mol/

L氢氧化钠与50mL0.25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50mol/L=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cm3=100g,温度变化的值为△t=3.4℃,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100g×4.1

8J/(g•℃)×3.4℃=1421.2J=1.4212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1.4212kJ0.025molQn==-56.8kJ/mol,故答案为:-56.8;③计算的数据为-56.8kJ/mol与-57.3kJ/mol有偏差,应为在做实验中有热量损失,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

果差,有热量损失,a项符合题意;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NaOH溶液体积偏大,放出热量偏大,b项不符合题意;c.尽量一次快速将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不允许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否则会导致较多热量散失,

c项符合题意;d.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插入稀H2SO4测温度,由于温度计上会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放热,导致硫酸的起始温度偏高,温度差偏小,测定结果偏小,d项符合题意;综上符合题意选项是acd,故答案为:acd。【点睛】本题考查反应热

的测定原理与计算的知识,注意理解中和热的概念以及测定反应热的误差等问题,在实验数据处理时,要将一些离群数据舍去,将多次实验数据平均,就得到平均反应温度,再根据Q=m•c•△t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根据中和热的含义进行计算。21.依据

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极X的材料名称是___;电解质溶液Y溶质的化学式是___;(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电极流向___电极。(填电极材料名

称)。(4)当有1.6g铜溶解时,银棒增重___g。【答案】(1).铜(2).AgNO3(3).正极(4).Ag++e-=Ag(5).铜(6).银(7).5.4【解析】【分析】(1)根据电池反应式知,Cu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Ag作正极,电解质溶液

为含有银离子的可溶性银盐溶液;(2)银电极上是溶液中的Ag+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4)先计算Cu的物质的量,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出正极产生Ag的质量,即正极增加的质量。【详解】(1)根据电池反应式知,Cu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u作负极,则Ag作正极,所以

X为Cu,电解质溶液为AgNO3溶液,故答案为:铜;AgNO3;(2)银电极为正极,正极上Ag+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故答案为:正;Ag++e-=Ag;(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负极

Cu经导线流向正极Ag,故答案为:铜;银;(4)反应消耗1.6g铜的物质的量为n(Cu)=m1.6g=M64g/mol=0.025mol,根据反应方程式2Ag+(aq)+Cu(s)=Cu2+(aq)+2Ag(s)可知:每反应消耗1molCu,正极上产生

2molAg,则0.025molCu反应,在正极上产生0.05molAg,该Ag的质量为m(Ag)=0.05mol×108g/mol=5.4g,即正极银棒增重5.4g,故答案为:5.4。【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

,明确元素化合价变化与正负极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计算正极增加的质量时,既可以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也可以根据同一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计算。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