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2.654 M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3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6)页,2.65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a8444516c1de145ed37acef0a3ade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大附中2025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练习地理命题人:高三地理;备课组审题人:闫桂红说明:本试卷20道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在答题卡上填写个人信息,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选

择题共45分)本卷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涂在答题纸上(每小题3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第25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6年2月6日至2月22日在意大利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举行。图为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部分举办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城市()A.冬季寒冷干燥,利于冰雪运动B.温哥华位于米兰的东北C.多分布于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D.均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2第25届冬季奥运会举办期间()A.正值立春节气,北京杨柳依依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盐湖城日出方位逐渐向北移动D.米兰的白昼在逐渐变短【答案】1.C2.C【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温哥华、盐湖城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米兰、索契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都不寒冷干燥,A错误;东西方向为劣弧的方向,温哥华位于米兰的西北方向,B错误;20°W往东到160°E为东半球

,30°—60°为中纬度,图中城市多分布于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C正确;挪威的利勒哈默尔、法国阿贝尔维尔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D错误。故选C。【2题详解】.第25届冬季奥运会举办期间为2026年2月6日至2月22日,北京气温较低,树

木没有发芽长叶,A错误;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此时间段,地球远离近日点,公转速度逐渐变慢,B错误;此时间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逐渐向北移动,盐湖城日出方位逐渐向北移动,米兰的白昼在逐渐

变短,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0°W和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3.下图示意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气候变化及动物发展阶段,

读图完成下题。古生代晚期两栖动物向爬行动物进化阶段的气候变化是()A.变冷干B.变暖干C.变冷湿D.变暖湿【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古生代晚期两栖动物向爬行动物进化的时期,全球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全球平均降水呈下降的趋势,因此全球气候变暖干,B正确;ACD错误。故

选B。2019年6月3日,“一带一路”环秦岭国际公路自行车挑战赛开赛。图左为该地自行车越野赛部分骑行路线,图右为6月3日北京时间12时抓拍的比赛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抓拍右图照片的地点可能是()A.a点B.b点C.d点D.ea段5.该比赛于上午9点

开始,比赛开始时,全球日期为6月3日的范围()A.约为二分之一B.不到二分之一C.超过三分之二D.约为三分之二【答案】4.B5.A【解析】【4题详解】从抓拍右图照片以及6月下旬北京12时,当地时间11时左右(和北京东八区相差大于1个时区)可以看出此时太阳方位在东南,影子指向西北,骑

手应是自北向南骑行,b点符合、acd点不符合,B正确、ACD错误。故选B。【5题详解】新一天的范围为从0点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由题比赛于上午9点开始时,即北京时间为6月3日9点,根据地方时计算规律,可算出0点经线为15°W,新一天范围是从15°W向东至180°,约为二分

之一(超过二分之一但不到三分之二,更接近二分之一)。故此题选A。【点睛】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正午太阳方位太阳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太阳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

在正北方;太阳直射地区,正午太阳在正上方。日影的朝向及影长,日影朝向与阳光来向相反;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直射点影长为零;正午日影最短,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日影朝正北;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日影朝正南。宋词人秦观在《踏莎行郴州旅合

》中写道:“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这句话描述春季的某个夜晚湖南郴州的景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月夜起雾主要是因为()A.大气逆辐射较强B.地面流失的长波辐射较多C.地表反射率较高D.大气吸收的长波辐射较多7.日出之后,这场雾基

本消散,主要是由于()①风速减小②降水增加③气温升高④对流加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6.B7.D【解析】【6题详解】月夜,说明当地白天是晴天,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夜晚随着地面持续释放长波辐射散热,近地面大气温度下

降,水汽易凝结成雾,B正确,A错误;地表反射率的高低与是否为月夜起雾关系不大,C错误;夜间地面温度较低,释放的长波辐射少,大气吸收的长波辐射较少,D错误。故选B。【7题详解】日出之后气温升高,部分雾滴蒸发为水蒸气,雾基本消散,③正确;气温升高,对流加强,对流扩散增强

,④正确;风速减小不利于雾消散,①错误;日出之后气温会升高,但降水不一定增加,②错误。③④正确,故选D。【点睛】雾的形成原因和类型:雾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生成在大气的近地面层中。形成雾主要两种方式:一是由于蒸发,增加了大气中的水汽;另一个是由于空气自身的冷却。雾的主要类型

有: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锋面雾、蒸发雾等等。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为三大外部圈层,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A.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

水圈使地球内部地核碳释放到大气圈D.生物圈是大气中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的9.图中地质作用()A.①-风化作用B.②-压实固结C.③-变质作用D.④-岩浆侵入【答案】8.D9.B【解析】【8题详解】大气圈吸收太

阳能,只会使地球表面升温,不会使地球内部增温,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是温室气体增多导致,而不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所导致,B错误;火山活动会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C错误;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再通过地壳物质循环进入内部

圈层,所以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D正确;故选D。【9题详解】①为水圈到沉积岩,为搬运作用,A错误;②是土壤或沉积物到沉积岩,为固结成岩作用,B正确;③是变质岩到土壤或沉积物,为风化作用,C错

误;④为岩浆到大气圈,为岩浆喷出,D错误。故选B。【点睛】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再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形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外力作用形式主要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下图是四个城市的纬度及气压年变化示意

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四城市A.①气温年较差较小B.②盛行东北信风C.③比②更接近内陆D.④可能位于海岛11.年均降水量少,但森林资源和淡水资源都丰富的城市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0.D11.A【解析】【10题详解】图中四城市①

的纬度高,气压年变化大,位于内陆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A错。②位于盛行西风带,B错。③夏季气压较低,冬季气压较高,年变化幅度比②小,更接近沿海地区,C错。④气压年变化幅度很小,可能位于海岛,D对。11题详解】结合纬度,年均降水量少,但森林资源和淡水资源都丰富的城市

可能是①,位于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区,A对。②地可能位于温带荒漠区,缺少植被,B错。③地可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多,C错。④地可能在热带的海岛上,年降水量多,D错。【点睛】根据纬度,四城市①的纬度高,气压年变化大,位

于内陆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②位于盛行西风带。年均降水量少,①可能位于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区,年降水量少,森林资源和淡水资源都丰富。图为徐霞客旅行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徐霞客旅行路线经过了()A.地势第

一、二级阶梯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C.亚热带和中温带地区D.鄂、赣、闽、皖等省13.徐霞客对石灰岩地貌做了详细描述:“四顾皆石峰,无一土山相杂,石峰林立”,此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形区是()A.内蒙古高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答案】12.B13.D【解析】【12题详解】徐霞客旅行路线并未经过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A错误;旅行路线多在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以东以南的地区,是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季风区,B正确;徐霞客旅行路线并未经过中温带地区,C

错误;徐霞客旅行路线并未经过湖北省(鄂),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四顾皆石峰,无一土山相杂,石峰林立”,此石灰岩地貌指的是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云贵高原地区,D正确,其它选项省份喀斯特地貌分布极少,并不典型,ABC错误,故选D。【点睛】喀斯特地貌是

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该地貌形成的条件是岩石(比如石灰岩)的透水性;流水的溶蚀作用和流水的流动作用强。中国某科考船赴西北太平洋进行深海科学与资源考察。已知两种海底矿产的分布,如下

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A.甲海区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B.乙海区位于大陆架分布地区C.丙海区的海底矿产资源单一D.丁海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15.考察过程中()A.S1航段途经我国著名的海洋渔场B.

S2航段沿线表层海水盐度越来越低C.科考船行驶至S3航段时顺风顺水D.S4航段一带洋壳厚度大于地壳均值【答案】14.A15.A【解析】【14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处于环太平洋第一岛链,为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为环太平

洋火山地震带,A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乙距离海岸线较远,不属于大陆架,B错误;根据图示信息丙海区既有矿产1又有矿产2,矿产资源丰富多样,C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丁海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不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错误

。故选A。【15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S1航段途经我国著名的海洋渔场舟山渔场,A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S2航段由近海海域逐步向大洋中航行,陆地径流的影响逐渐减小,并且纬度位置越来越低,海水的蒸发越来越多,海水表层盐度越来越高,B错误;S3航段主要受东北信风带控制,不顺风顺水,C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洋地壳厚度较薄,陆地地壳厚度较厚,D错误。故选A。【点睛】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一个围绕太平洋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地区,有一连串海沟、列岛和火山、板块移动剧烈。它像一个巨大的环,围绕

着太平洋分布,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本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斐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省、琉球群岛、

日本列岛、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阿留中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第Ⅱ卷(综合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挪威、瑞典和芬兰是北欧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北欧部分地区一月等温线

分布图。挪威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被誉为“冰雪运动圣地”。(1)描述图中1月气温分布特点。(2)分析挪威成为“冰雪运动圣地”的自然原因。挪威是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占比最高的国家,2022年该国电动车占新乘用车总销量的79.3%,政府规划提出2025年前停止销售所有内燃机汽车,

所有新售车型都必须是零排放汽车。(3)说明电动汽车代替传统燃油汽车,对挪威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答案】(1)1月整体沿海气温高,内陆气温低;西部地区由沿海向内陆气温降低;南部地区纬度越高,气温越低。(2)位于中高纬度地区,冬季时间长,降雪

积累时间长;西邻大西洋,受北大西洋暖流和盛行西风影响明显,降雪多且冬季气温不会很低,适合户外运动;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山地西侧,受地形抬升,冬季降雪量大。(3)减少石油使用,延缓非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枯竭,维护国家资源安全;降低碳排放,延缓全球变暖

速度,减轻大气污染,保障国家环境安全。【解析】【分析】本题以挪威为区域设置试题,涉及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国家安全、工业发展的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南

部:在60°N以南,等温线大致与纬线相平行,主要原因是该地纬度位置较高,1月份正午太阳高度较小,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南部地区地形、海陆差异的东西差异较小,导致气温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纬度越高,气温越低。西部:在图示西部地区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主要原因是该地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使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西风以及北大西洋暖流对内陆地区的影响较小,只能影响沿海地区,导致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降低。【小问2详解】此题可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角度分析。结合图

示可知,挪威位于60°N-65°N中高纬度地区,冬季时间长,降雪积累时间长;西邻大西洋,受北大西洋暖流和盛行西风影响明显,降雪多且冬季气温不会很低,适合户外运动;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山地西侧,受地形抬升,冬季降雪量大。【小问3详解】电动汽车相对于

传统燃油车而言,对化石能源消耗更少,且环境污染较轻,因此从能源消耗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利于保障国家安全。结合材料可知“政府规划提出2025年前停止销售所有内燃机汽车,所有新售车型都必须是零排放汽车”,电动汽

车的碳排放少,可以延缓全球变暖速度,减轻大气污染,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挪威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水能资源丰富,减少传统燃油车可以减少石油的使用,延缓非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枯竭,充分使用清洁能源,由此维护国家的资源、能源安全。17.阅读资料,回答下列

问题。台风“摩羯”于9月6日16时20分左右登陆我国海南省文昌市,菲律宾、中国、越南等地区受台风灾害影响严重。图为“2024年亚欧大陆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的(1)说出甲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特征,以及T1至T2时段甲天气系统的变化。(2)说出T1至T2期间文昌的天

气变化。(3)列举在台风高发区的市民应对台风的措施。【答案】(1)甲天气系统:气流运动特征:水平方向--逆时针、辐合运动(四周向中心);垂直方向--上升运动。T1至T2时段甲天气系统的变化:向西北移动,势力减弱。(2)T

1至T2期间文昌出现大风、降雨,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向由西北风变东南风。(3)及时收听收看台风预警信息;关好门窗;固定容易吹落的物体;储备食物和水;减少不必要的出行。【解析】【分析】本题以“台风“摩羯”于9月6日16时20分左右登陆我国海南省文昌市”为情境材料,涉及常见天气系统、台风等相

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获取与解决地理问题等地理综合思维。【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及等压线数值的分布可判断,甲为北半球低压中心(气旋),所以,TI时甲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特征为水平方向一-逆时针、辐合运动(四周向中心),垂

直方向一上升运动;读图可知,T2较T1时段,甲天气系统气压中心数值变小,势力范围变小,说明甲天气系统势力减弱;T1时段甲天气系统大约位于东经110°以东,纬度与文昌相当,T2时段甲天气系统位于东经110°以西,文昌的北侧,T2较T1时段,甲天气系统向西

北方向移动了。【小问2详解】T1至T2期间台风经过文昌,且从图中可以看出等压线密集,文昌会出现大风、降雨、气压降低;台风过后,低压中心由东侧移至文昌西北侧,文昌风向由西北风变为东南风。【小问3详解】台风来临会带来大风、强降水

等天气;及时收听、收看或上网查阅台风预警信息,了解政府的防台行动对策,合理安排行程,避免在台风期间外出;关紧门窗,关闭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防止雨水侵入室内;储备食物和水,备好移动电源、手电筒等应急物品,确保基本生活需

求;搬移易坠物品,如阳台、为窗台、屋顶等处的花盆、杂物等,防止被大风刮落造成伤害;居住在危险区域的市民应及早准备好必要的生活用品和食品,随时准备转移,减少不必要的外出。18.某校学生赴山西省大同市进行研学活动,图1为大同市位置示意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图中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位于山西大同市的云冈石窟坐落在十里河三级阶地的岩体上,是世界文化遗产,自北魏建造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同学们参观云冈石窟时,对石窟部分信息进行了记录(图2)。(2)推测云冈石窟所处的地质构造及该构造使两侧石窟受损严重的原因。(3)说明云冈石窟

建在三级阶地的自然原因。【答案】(1)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受其影响河流主体流向是由西南流向东北;河流主要流经山区,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流速快;山区平原面积少,河网密度较小,流域面积小。(2)该处为背斜构造,雨水下渗至岩石层理中向东西两侧流动,地下径流在石窟内部渗出侵蚀石窟内雕

塑。(3)有天然的陡崖断裂面;位于河流阶地,沉积岩层深厚;岩层大体呈水平延伸,弯曲变形幅度小,利于开凿。三级阶地地形相对平坦开阔,利于建造。【解析】【分析】本题以大同市位置示意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地质构造判断、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小问1详解】支流河流呈“锐角”方向汇入到干流,据此判断河流整体流向是由西南流向东北,且河北省地形以华北平原为主,地势较低,所以地势

西南高,东北低,受其影响河流主体流向是由西南流向东北;据图示信息可知河流主要流经山区,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流速快;山区平原面积少,且河流受两岸山脉影响被束缚,河网密度较小,流域面积小。【小问2详解】据图中信息可知由于云冈石窟岩层东西两侧向下方倾斜,中部岩层接近水平分布,可知当地的岩层

整体呈向上拱起的形态,判断为背斜构造,雨水下渗至岩石层理中之后向东西两侧流动,地下径流在石窟内部渗出到两侧侵蚀石窟内雕塑。【小问3详解】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云冈石窟建筑建在陡崖侧壁上,有天然的陡崖断裂面,建设时能节省成本;“坐落在十里河三级阶地的岩体上”可知,位于河流阶地,沉积

岩层深厚,便于石窟挖掘;“所在地区水平地层层级明显”可知,岩层大体呈水平延伸,弯曲变形幅度小,利于开凿。相比于一级和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地形相对平坦开阔,利于基础设施建造。1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乍得湖是非洲典型的内陆湖泊,

湖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早期曾与尼罗河相通,后随着地壳运动与尼罗河分离,成为内陆湖。从形成到如今,乍得湖湖水盐度始终较低。在乍得湖的东北方向存在地势更低的博得莱洼地,经监测该洼地的地下水矿物质与乍得湖湖水矿物质组

成基本相同,科学家推测其与乍得湖末盐度较低存在密切关系。图为乍得湖流域范围图。(1)说明乍得湖水盐度始终较低的原因。(2)结合水循环过程,补绘图中大气水及陆地各类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示意图。(3)结合图文资料,说出乍得湖水位变化特点并解释其原因。乍得湖上游的河流修建了

多座水坝,截留了80%的河水为其附近的城市供水。(4)说出乍得湖上游水坝截水对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答案】(1)早期乍得湖与尼罗河相连,盐分可由尼罗河排出;后期变为内陆湖后雨季仍有大量径流注入,稀释作用强(南部为热带草

原气候,雨季降水多,入湖径流量大);博德莱洼地地势低洼,湖水通过地下径流向洼地排泄盐。(2)(3)变化特点:夏秋季节水位高,冬春季节水位低,水位变化较大。原因:该地区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夏秋季为湿季降水多,对河流补给多,此时水位高;冬春季为干季降水少,

对河流补给少,此时水位低。故该湖的水位变化较大。(4)导致下游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萎缩;使生物栖息地面积缩小,影响水生和热带草原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使生物多样性和种群数量减少;造成下游周边区水资源短缺,影响下游地区工农业生产;下游水体自净能力

下降,加剧水污染;使湖水盐度增加,加剧湖区周边区土地盐碱化。【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乍得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文特征、水循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

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早期乍得湖与尼罗河相连,盐分可由尼罗河排出,盐度较低;后期变为内陆湖后,由于该湖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补给丰富,并且该湖有多条河

流汇入,地表径流补给较多,入湖径流较大,对盐分的稀释能力相对较强;由于临近的博德莱洼地地势低洼,湖水下渗之后通过地下径流流向该洼地,并且盐分随着地下径流向该洼地排泄,使湖水盐度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陆地上各类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和地

下水,根据图中已给出的大气水及河流可将地下水、湖泊水和冰川水绘制在合适的位置上,并写出循环和补给方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下水与河流水、湖泊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特点;大气通过降水、下渗补给地下水,通过降水补给湖泊水及河流水,通过降雪补给冰川水;冰川水融化后

可以补给湖泊水、河流水,融化后下渗补给地下水;湖泊水及河流水通过蒸发可以补给大气水;湖泊水和河流水可以相互补给,故绘图如下:【小问3详解】根据该地区纬度位置来看,该地区为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干湿季较为明显;结合当地降水量图来看,当地夏秋季为湿季,此时降水量大,

对河流的补给量大,河流的水位较高;而冬春季为干季,此时降水量少,对河流补给量少,河流的水位较低;由于该地区降水季节变化较大,故该河流的水位变化也相对较大。由此可知,该河流的水位变化特点是:夏秋季节水位高,冬春季节水位低,水位变化较大。【小问4详解】乍得湖上游

水坝截水,会导致下游的来水量减少,乍得湖获得的补给量减少,直接造成湖泊面积萎缩,水量减少;而湖泊面积减小又会导致湖区附近生物栖息地面积缩小,影响湖区水生动植物以及周边热带草原动植物的正常生长繁殖,使生物多样性和种群数量减少;湖泊水量减少,导致湖区周边水资源短缺,不仅影

响湖区周边地区工农业生产,也会造成周边地区饮水困难;由于湖泊的水量减少,使得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污染物难以稀释,加剧了湖区的水污染;该地区全年高温,蒸发量大,湖泊水量减少会使湖水盐度增加,加剧湖区周边区土地盐碱化。2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治沟造地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措施。治沟造地工程采

用坡面退耕还林、拓宽沟道淤地等措施。某科研团队为了进一步研究“治沟造地”对土壤保持的影响,对延河流域治沟造地前后土壤保持能力的变化进行了量化评估。图是延河流域示意图,表是延河流域治沟造地前后土壤保持量的分析结果。治理时期土壤保持

量(10°t)耕地土壤保持量(10°t)耕地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t/hm²)治沟造地前292.0052.71255.62治沟造地后300.0051.43262.63结合所给资料,论述治沟造地工程对该流域土壤保持能力的影响。(要求:论证充分、数据准确、表述清晰)【答案】影响:治沟造地工程使该

区域土壤保持能力提高。该区域坡耕地实行坡面退耕还林,转变为林草地,耕地面积有所减少,但植被覆盖度增加,水土流失减轻,耕地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增加;同时拓宽沟道,使地表径流流速降低,大量泥沙在沟道内沉积,土

壤保持能力提高。与治沟造地前相比,造地后总的土壤保持量增加了8.00(10°t),其中耕地土壤保持量减少1.28(10°t),而单位面积耕地土壤保持量增加7.01(t/hm²)。【解析】【分析】本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

水土流失的防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详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延河流域治沟造地前后土壤保持量的分析结果,可以反映治沟造地前和治沟造地后的土壤保持量、耕地土

壤保持量、耕地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的变化,通过数据对比可知:与治沟造地前相比,造地后总的土壤保持量增加了8.00(10°t),其中耕地土壤保持量减少1.28(10°t),而单位面积耕地土壤保持量增加7.01(t

/hm²)。说明该区域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转变为林草地,耕地面积有所减少,但植被覆盖度增加,水土流失减轻,耕地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增加;同时拓宽沟道,使地表径流流速降低,大量泥沙在沟道内沉积,土壤保持能力

提高。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治沟造地工程使该区域土壤保持能力提高。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