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共(19)页,432.31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a7cebbb574a96da6951c39543c28a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科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
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本试卷自
行保管好,试卷讲评时使用。)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2018年,全国一多半的省份将从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和高
考制度。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均突破文理界限,学生跨文理选科,均设置“3+3”的考试科目。前一个“3”为必考科目,为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除个别省级行政区域仍执行教育部委托的分省命题任务外,绝大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后一个“3”为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学考”)选考科目,由各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命题。浙江省外语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均一年两考,每个学生最多有两次机会;其他省目2前对外语科目提供两次机会,很多省份均表示要创造条件增加提供两次机会的科
目。学考的具体安排和作用方面,浙江省实行高中学考与高考科目在同一次考试中相结合的办法。同一科目命制两种试卷,一种为“必考题”(满分70分),作为单纯的“高中学考”;一种为“必考题+加试题”(满分100分),“一考两用”。其
中“必考题”的成绩作为“高中学考”成绩使用;“必考题+加试题”作为“高考选考”成绩使用。两种试卷同时在不同试场开考,后一种试卷多半小时的考试时间,其中必考题试题相同。两种试卷的考试均允许学生跨年级参加,每位考生最多有两次考试机会。其他地区把高中学考区分为合格
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分开组织考试。合格性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安排,等级性考试一般安排在高三年级,仅限当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参加,其中上海市对地理和生物两科分别在高二(下)和高三(下)提供两次机会,每位考生只能参加一次考试。合格性考试是高中学生毕业和
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等级性考试用于统一高考招生。(《全国30个省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比较》,有删改)材料二:2017年高考中,计划在浙江招生的近1400所高校里,有500多所高校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各高校所有专业(类)中,54%不
限选考科目,46%设限选考科目,其中设限范围为3门的占33%,2门的占8%,1门的占5%。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组合的考生,可选考95%的专业;选择政治、历史、地理组合的考生,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科生,可选考66%的专业,比现行高考34%的选择面,高出近一倍。(《2017年浙江省高考选科组合
报考统计》有删改)材料三:3国务院发布的《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改革后,学生在校成绩以及综合素质将成为重要的录取依据和参考。根据河南省高考方
案,高考招生录取基于“两依据、一参考”。“两依据”是指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就是指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以河南为例,河南版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在评价内容上,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大方面与教育部保持高度一致
。但也有其特色,例如在思想品德方面,增加了违规违纪和有无违法情况的评价内容,便于学校管理与记录。不只河南,全国多省份都明确将综合素质纳入到学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因素。专家认为,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的重
要举措。(《27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出炉综合素质成录取重要参考》,有删改)材料四: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域均明确要逐步减少、合并乃至取消录取批次。浙江从新高考首届学生毕业的2017年起,除特殊类型提前录取外,统一高考招生取消所有录取学校批次,纳入统一高考招生的本科院校和专科(高职)院
校同时填报志愿、投档录取。各省级行政区域,基本上都明确高校按专业(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基本上确定了“1门对应即可”的机制。但具体是按院校还是按专业投档,只有少数省份已经在改革方案中提及。浙江在2014年即明确“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实行基于专业的志愿运行模式,录取时
直接投档到专业录取,充分尊重学生既要选学校又要选专业的选择权。(《解读全国各省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有删改)4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B.BC.CD.D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已出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上看,各省在突破文理界限、设置“3+3”的考试科目、外语科目一年两考上取得了共识。B.改革后,除个别省级行政区域仍执行教育部委托的分省命题任务外,绝大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均由教
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C.从2017届浙江考生选考数据看,考生选考受高校各专业指定的选考科目、科目组合可选考专业比例的影响较大。D.改革后,考试成绩不再是高考录取的唯一依据,考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弥补考试分数的不足,从
而打破“一考定终身”。3.针对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刚步入高一的同学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5乡音万芊那年,银泾村的阿秀,在陈墩镇上读完初中后,靠在城里做科长的姨夫的帮助
,进了国营棉纺一厂做了农民长期临时工。阿秀,名为秀,人也长得秀,瓜子脸蛋,眼大大的,嘴小小的,稍一打扮,比那明星还明星,可一开口就露了馅:她把“这里”说成了“该爿(pán)”,把“那里”说成了“给爿”,把“糖”说成了“同”。跟她一起上
班的女工,都是爱笑的,一听她说“该爿”就止不住笑,后来不知是谁,干脆不叫她阿秀叫“该爿”。有一次,厂长听人唤她“该爿”她应着,很奇怪,问身边的人:“好像厂里的工人名册上,没这人么。”众人听了都大笑起来,有的女工止不住
笑,还直唤妈。因此,在厂里阿秀是从不轻易开口的,一门心思学技术干活。阿秀手脚挺麻利,又吃得起苦,干起活来,常常一个顶两个,进厂没两年,车间主任就让她当了能管十来个人的工班长。手下的人常常不服气,跟她较劲,可技术上
谁也较不过她,只能取笑她的乡音,一时间,车间里到处是“该爿”、“给爿”的声音。可阿秀一点也不往心里去,该做的照做,该管的照管,只是仍然从不轻易开口。不料,阿秀的好景不长,厂里因销售不善,入不敷出,工资常一拖再拖,实在是难以维持,厂工会一班人,开始按厂长办公会的意见,做
那些农民长期临时工离岗的思想工作,阿秀也在其中。可阿秀死也不答应,哭着跟工会主席扳理:“厂里好的时候,还不是靠伲‘该’些农民工撑着,干的活最多,拿的钱最少,可伲哪一天说过一句怨言?为啥?还不是因为伲把厂当成了自己的家。”正在这时,厂长派人来找阿秀,说是有
一桩极其重要的外商接待任务让她去作陪,并派专人来指导阿秀化妆打扮。可阿秀说啥也不肯打扮,说是随她意她就去,不随她意,她就不去。厂长没法,只得随她的意,她去了,厂长的小轿车接去的。厂里人见了,就开始说风凉话:“‘该爿’长着这么漂亮的脸蛋,干啥都赚钱,干么非要赖在厂里呢,真
是死脑筋。”三天以后,厂里开全厂大会,大家都没搞懂,阿秀竟陪着个老华侨坐在了主席台上。会上,厂长让大家用最最热烈的掌声欢迎老华侨童先生讲话。白发苍苍的童先生站起来,对着麦克风一开口,全场都笑了:老华侨竟是一口拗舌的乡音,把“我”说成“伲”,6把“这里”说成“该爿”,把“吃糖
一样甜”说成“吃同一样甜”。坐在前边的人这才发现老华侨说着说着已是热泪盈眶。后来,厂里人才知道,老华侨童先生跟阿秀是同乡,也是银泾村人,五十年前在海外白手起家,成就了一番事业。这次来,他确实非常有诚意地想与国棉一厂合作。半个月的实地考察、谈判,基
本上都谈妥了一应事宜,只待签字前的最后一轮谈判,只是半途中回了一次牵缠了他半个世纪的家乡时,他却伤心了:故居依稀还在,可家里什么人也没有找到,原来跟厂里谈妥的投资事宜再也没心思谈了。厂方没法,只得礼节性地设宴送别,可就在那晚宴上,老华侨竟与身边的小同乡
阿秀“该爿”、“给爿”谈得少有的投机,阿秀那说话的神态,他越看越像记忆里的小阿姐,而阿秀的敬业精神,使童老隐约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再加上阿秀说起生产技术上的事竟一套一套的,满心欢喜,当场拍板,由他提供一应的资金、设
备、技术、高级管理人员及百分之七十的外销业务,并让阿秀当他的全权代理。谁也没有想到阿秀一顿晚饭救活了一个大厂,众人都挺感激她的,再也没有人称她“该爿”了。只是有人问起阿秀跟童老先生是不是亲眷时,阿秀说:“只是老乡。他家以前住村里的‘该爿爿’,伲家住村里的‘给爿爿’。”众人都会意地笑了,自然
都是善意的笑。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写阿秀开口说话呈现的浓重乡音而招来工友的取笑,营造了严肃而紧张的工作氛围,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B.小说善于在描写人物关系之中刻画阿秀的形象,如
众人对她的取笑与感激、老华侨对她的赏识等,具体地表现她的个性。C.小说运用补叙笔法交代了老华侨最终决定投资国棉一厂的原委,这部分内容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去掉它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D.小说叙事善于蓄势,情节有波澜,阿秀一顿饭救活了一个大厂,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
之中,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空间。5.小说在刻画阿秀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76.这篇小说以“乡音”为题,有多方面的考虑,请从情节线索、主题两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6分)二、古诗文阅读(4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2分)阅读《出师表》选
段,完成7~10题。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
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
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B.此悉贞
良死节之臣悉以咨之C.先帝不以臣卑鄙咨臣以当世之事D.恐托付不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8.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陆游对本文的评价,也是诗人对诸葛亮忠诚人格的肯定。B.“此臣所以报
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此”指“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8C.选文第一段将先汉、后汉对比,借古鉴今,对后主提出了“亲贤臣,远小人”的谏言。D.选文第二、三段,诸葛亮追忆往事、剖明心迹,根据刘备遗诏“汝与丞相从事
,事之如父”,以长辈的身份用苛刻的语气要求后主励精图治、自重自强。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0.在出师表中,你是怎评价诸葛亮的,结合具体内容
进行分析。(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
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1.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句中的“俗”指社会风尚,就读书人来说,也就是读书做官的那一套。“丘山”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B.
本诗描绘了诗人由官场回归农村之后的田园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置身于大自然怀抱之中的欢快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C.诗人在诗中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对尘世的生活有清醒的认识,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D.“久在樊笼里”一句中的“樊笼”就是“误落尘网中”一句中所说的“尘网”,既指当时复杂的社
会关系,也指当时复杂的人际关系。912.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比喻什么?诗人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6小题,12分)13.(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的诗句是:,,。(3分)(2)曹操在《短歌行》中
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杨万里的《插秧歌》中,用了四个动词表现他们在进行农事劳动时,分工明确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芣苢》中表现妇女们提起衣襟兜起车前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沁园春长沙》中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1分)(6)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______________,《短歌行》(曹操)(2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18题。在经历过许多变迁、磨难和不幸之后,格调对国人
来说还是个问题吗?这个问题曾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甚至学术界也卷入其中,焦点在于:这是国人的真问题,还是伪问题?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没有获得确切答案。一方面,粗俗仍然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蔓延,所有八十年代的社会等级符号在今天依然泛滥,爬到财富顶端的人
正花样百出地炫富,而且形式更为。另一方面,由于财富分配不公,社会生活的重心正在向追求转化。中国的改变太快,()。然而,不管生活正在变得多么艰难,只要有机会改善,人们还是希望自己的言行更得体,生活更有趣,精神更高贵。根深蒂固的这种倾向,哪管生活压力
多么强大也无法销毁。所以道理并没有改变:一个注重生活品质和自身形象的人,不管钱多钱少,还是渴望自己。10格调影响了社会,影响了人们的思考,正好对应中国社会隐秘多变的价值取向。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争论极致公平正直与众不同B.辩论极致公平
正直和而不同C.争论极端公平正义与众不同D.辩论极端公平正义和而不同1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以致于少有东西能长时间存留,包括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B.以至于少有东西能长时间存留,包括社会习俗和生活格调C.以至于
少有东西能长时间存留,包括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D.以致于少有东西能长时间存留,包括社会习俗和生活格调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倾向这般根深蒂固,任由多么强大的生活压力也是无法摧毁。B.这种根深蒂
固的倾向,任由多么强大的生活压力也无法摧毁。C.倾向这般根深蒂固,无论多么强大的生活压力也都无法拔除。D.这种根深蒂固的倾向,无论多么强大的生活压力都无法拔除。17.下面是某小区物业服务中心一则通知的主要内容,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四处问题,请找出并作修改。(5
分)为维护小区公共环境卫生,贵中心将于本月26日14:00〜17:00对小区进行全面消杀。为确保安全,请大伙儿在消杀前关好门窗,消杀时段或消杀后48小时内不要在消杀区域逗留,切忌不要发生安全事故。如发现死鼠,请及时
告知。不便之处,尽请谅解。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研究发现,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力。任何时候开始锻炼都
不会太晚,即使进入老年阶段,①_________,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来加以改善。有30名被试人员(平均年龄66岁)参与了研究,②_________,这两组人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也没有记忆障碍的迹象。其中一组每11周完成数次有氧运动的任务,而另一组只进行拉伸和
平衡训练,同时保持较低的心率。12个月后,与拉伸平衡组相比,有氧运动组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增加了。研究开始和结束时进行的记记力测试显示,③________,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四、写作(60分)19.阅读下
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扛着瓦船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叭”的一声,摔成碎片。卖缸人头也不回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些什么联想和感受?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的作文。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自拟题目;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答案】1.C2.D3.①了解本省高考和学业
水平考试改革方案;②规划个人人生及专业发展方向;③关注高校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合理选择科目组合;④立足个人全面发展,培养兴趣与特长,全面提升综合素质。【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
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选“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12C项,理解有误。根据原文语句“上海市对地理和生物两科分
别在高二(下)和高三(下)提供两次机会”可知,有可能出现不同年级学生参加同一次考试的现象。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回归原文找到选项对应的内容,一一进行比对。本题选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
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考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弥补考试分数的不足”说法有误。材料三中只是说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选项是主观臆断,无中生有。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认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
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回归原文勾画出每则材料中涉及题干问题的关键信息;最后结合文本内容及个人理解谈个人认识。阅读原文,根据材料一可知,2018年全国各省的高考改革方案还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同学们要了解本省的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方案;根据
材料二和材料四可知,各高校专业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比例是有所限制的,各科目考生比例也受高校的要求影响,高校志愿设置成为关注焦点,同学们要及早规划个人人生及专业发展方向,关注高校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合理选择科目组合;根据材料三可知,全国多省份高考改革开始注重参考学生的综合素
质,同学们应该立足个人全面发展,培养兴趣与特长,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据此分点概括即可得出答案。【答案】4.A5.(1)自知自重。(2)认真刻苦、吃苦耐劳。(3)爱岗敬业。(4)豁达善良。6.(1)从情节线索方面看,小
说中阿秀的乡音贯穿整个文本,“乡音”是全文的脉络,贯穿全文始终。(2)从小说主题方面看,阿秀以浓浓乡音以及她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赢得老华侨赏识和器重,并因此挽救了一个大厂,从而告诉人们做人要以“本色
”示人。【4题详解】【。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对于这类题目要先熟读文本,然后根据文本内容分析选项进行判定即可,A项,“营造了严肃而紧张的工作氛围”错,小说开头所写的工作氛围整体上是轻松愉快的。故选A。【5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
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她因乡音浓重,在厂里从不轻易开口”等情节中概括出其“自知自重”的性格特征。“一门心思学技术干活”。“手脚挺麻利,又吃得起苦,干起活来,常
常一个顶两个”,这可以看出她认真刻苦、吃苦耐劳。“把厂当成了自己的家”,说明她爱岗敬业。厂里的工人“取笑她的乡音”“可阿秀一点也不往心里去,该做的照做,该管的照管”,表现了阿秀豁达善良的品行。作答时先从文本中筛选出
相关信息,然后分点概括即可。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
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自知自重”“吃苦耐劳”“豁达善良”“爱岗敬业”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本标题的作用。这个题目可以换成:
小说以“乡音”为题有什么作用,请从情节线索、主题两个方面分析。作答时注意按照题干的提示从“情节线索、主题两个方面”的角度进行考虑。如从情节线索方面看,小说中阿秀的乡音贯穿整个文本,小说从一开始就交代阿秀的乡音非常重,引起
大家的笑,因此“阿秀是从不轻易开口的”,同时交代阿秀一门心思学技术干活。后来小说运用补叙笔法交代了老华侨最终决定投资国棉一厂的原委,即除了阿秀的敬业精神外,与有着浓浓乡音的小同乡阿秀“该爿”、“给爿”谈得少有的投机,阿秀的乡音引起老华侨对过去人事的美好回忆,阿秀的和
浓浓的乡音救活了一个大厂。可以说阿秀的“乡音”是全文的脉络,贯穿全文始终。如从小说主题方面看,阿秀以浓浓乡音以及她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赢得老华侨赏识和器重,并因此挽救了一个大厂,从而告诉人们做人要以“本色”示人。答
题要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叙说。7.【答案】B14【解析】B两个“悉”都是全、都的意思;A表原因/用来---的事;C因为/把;D取得成效/职责。【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8.【答案】D【解析】D项“以长辈的身份用苛刻的语气”错误,应为“
以大臣的身份用恳切的言辞”。【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9.(1)亲近贤能之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隆的原因(2)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
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句中重点词语——亲:亲近。;远:疏远。;兴隆:兴旺。苟全:苟且;求闻达:闻名显达10.①《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
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②尽瘁国事,忠心辅政.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刘备很
信任他,临死托孤于他,并大义地提出让出家天下,但他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殚思竭虑,“亲理细事,汗流终日“,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辅佑后主,实际上是执一国之政,出帅入相,但
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胁,群臣并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心底无私,国而忘家,焉能如此,言之有理即可。11.【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
,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对本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
答案。此题考查对《归园田居(其一)》一诗内容,语言等的把握。C项,“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错误。这首诗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诗人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归园田”
“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故选C。1512、(1)“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表明诗人已看透官场的污秽黑暗,对官场极度厌恶。“羁鸟”“池鱼”是诗人自比,意在说
明诗人误入官场,深受束缚,因此迫切希望摆脱束缚、回归自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比喻什么?诗人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感情”,这是针对修辞中的比喻设题,然后要结合诗句分析这些喻体比喻的对象是什么,再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考生要注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还有从中所体现的效果。“尘网”“樊笼”在作者看来是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
聊的世俗之网,流露出对官场的厌恶;“羁鸟”“池鱼”是诗人自比,体现出诗人在官场中深受束缚的情形,流露出摆脱官场束缚,回归自然的心情。13.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4.采采芣苢,薄言袺
之。5.粪土当年万户侯。【答案】14.C15.D16.B【14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
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本题中,第(1)空,争论:指两个或者多
个人由于目的或者价值观的差异,无法和别人达成一个共同的结论,而互相表达自己观点的一个过程。辩论: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语境是学术界激烈
的讨论,与“焦点”搭配,应选用“争论”。第(2)空,极致:最高境界;最大程度;极限。极端:事物顺着某个发展方向达到的顶点;表示程度极深;绝对;偏激。这里与主语“形式”搭配,“极致”一般在动词之后。应选用“极端”。第(3)空:公平正义: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公平正直:
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正直”多用来描述人,“正义”有“利民”之意,前句“分配不公”,有“公平”之意;16应选用“公平正义”。第(4)空,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和而不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这里的语境含“因格调而非财富,与人不同”,应选用“与众不同”。故选
C。【15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理解词语时,要结合语境,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时
,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选择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
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本题中,“以至于”和“以致于”均用于陈述引发的结果,但“以致于”多引导出不良结果。这里的“少有东西能长时间留存”
就属于消极后果,所以应该用“以致于”,由此排除B、C项;“和”连接并列的概念,“习俗”意为“习惯和风俗”,不能与“习惯”并列,由此排除A项。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
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本题中,人们在“生活、言行和精神”方面,都形成了较稳定的观念,用“这种”指
代并衔接,语意更顺当。由此排除A、C项。“摧毁”指“用强大力量破坏”,与“倾向”搭配更妥;而“拔出”指“拔掉、除去”,和“倾向”搭配不当。由此排除D项。故选B。17.①“贵中心”改为“本中心”或“我中心”;②“大伙儿”改为“住户”;③“消杀时段或消杀后”改为“消杀时
段和消杀后”;④“切忌不要发生安全事故”删去“切忌”或“不要”。5.尽情改为敬请【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
,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本题中,“贵中心”为敬辞,不能用于自己,故应改为“本中心”或“我中心”;“大伙儿”是口语,用在正是通知中不合适,应改成书面语“住户”;“消杀时段或消杀后”表述不准确,根据通知的内容可知,17应是在“消杀时段和消杀后”这两个时段都不能
要在消杀区域逗留,故“消杀时段或消杀后”应改为“消杀时段和消杀后”;“切忌”和“不要”重复,应该只保留一个。18.【答案】(1).记忆力已经开始消退;(2).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3).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提高。【解
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要准确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文段的主旨,因为文段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围绕主旨表达展开的。重点则是瞻前顾后,前勾后连,灵活推断。如文段中的第①处空缺,上文有“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力,任何时候开始锻炼都不会太晚
”的引领,下文有“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来加以改善”,改善的对象应为“记忆力”;前文又有“即使进入老年阶段”的表述,所以填入此处的句子应与老年人的记忆力情况有关,故此处可填写“记忆力已经开始消
退”;第②处,结合上文“有30名被试人员(平均年龄66岁)参与了研究”、下文“这两组人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分析可知,“这两组人”应指上文所说的“30名被试人员”,故此处可填写“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第③处,结合下文“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分析,“而”表转折,可推断内容
上应和上文是相对的,也就是“有氧运动组的成绩”相对较好,故此处可填写“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提高”。19.作文【答案】病树前头,万木争荣“别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这是一句简短但蕴含哲理的英语俚语,它告诉我们:当生活中遭遇了缺憾与苦难时,我们要用乐欢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不要长时
间的纠缠在里面,要跳出来,要努力向前看.正如刘禹锡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看.”破落的事物就让他破落吧,新生的事物总会展起来,向前走,向前看.于丹教授曾在《百家讲坛》中给我们讲述了英国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被困扰自己多年
的遗憾所杀死的故事.吉姆之所以在牙医整理手术器械时就忽然死去,是因为吉姆过份沉溺于她母亲死于牙医手术台上这一悲痛中.多年来她一直生活在这阴影之中,她从没想过用乐欢豁达的心态去根治这个伤痛.她所能做的就是回避,回避,永远回避,在牙痛的时候从来不敢看医生.“吉姆
??吉尔伯特是被四十年来的一个念头杀死的.”英国报纸作出了矮小精悍的评论.的确,现实生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与缺失,有了遗憾与缺失,我们就要用乐欢,积极的心灵去化解,不要一味地去放大这种遗憾缺失.放大遗憾,它就可以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阴影,影响到你的生命质量.那也正如泰戈尔所
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对待生命中的种种遗憾、缺失,我们需要心灵的乐观与勇敢.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培养出这种内心的乐观勇敢呢?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告诉我们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失,涵养内心的勇敢与淡定.《论语》中提18到过这么一个小故事.孔子的一个学生司
马牛整天为没有兄弟而忧伤.他的同学子夏就劝他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向患乎无兄弟也?”子夏就能正确面对人生遗憾.孔夫子也常教导学生不为外界世俗扰乱平静内心
,吸取天地浩然之气于内心,辩证看待事情,在内心筑成一段乐观、勇敢的长城.培养内心的乐欢与勇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颗淡定,坚韧的心,有了这颗心你也就能用那乐观勇敢的心去抵挡人生的遗憾缺失了.如果我们筑建内心乐观勇敢的长
城,我们就能如庄子般神游天地间,就能如高僧般“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上云卷云舒”,就能如陶潜般“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就能如刘禹锡那样吟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痛树前头万木春”.用内心的乐观与勇敢去化解生命中的遗憾,我们方能轻装前行
,快乐向前.【解析】立意角度如下:1、从肯定“卖缸人”的角度立意:对于已经破裂的无法还原的事物、生活中的失误缺憾,一味留恋,止步不前,是不明智的.大胆往前走,才是聪明之举.2、从否定“卖缸人”的角度:一旦出现了失误损失,首先必须毫不犹豫地停下来看一看,以避免犯更多的错或者付出更多无谓的
浪费.“停下来看”有时需要比“不回头地走”更大的勇气与承受力,有时甚至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3、从自身经历的角度谈自己因对“过去的事物恋恋不忘,以致无心前程,无法发现前面路上的美好”,从而得出要敢于放下过去的那
些“摔破了的缸”;也可写自己不敢面对生活中的失误,总如卖缸人一样逃避,结果是摔得更惨,得出要直面失误,勇于反思的哲理.作者对材料进行了深入思考、以理性目光的对卖缸人的行为进行了审视和反思,以辨证的观点谈到了对待失误的方法和态度,立意深远,视野开阔.对卖缸人的行为表示了赞
同,表达了要对不能挽回的事物要敢于放弃,向前看的观点.这个立意尽管没啥新意,但却十分稳妥.本文材料鲜活,一扫高中生“复古”、“拟古”之风,密切关注生活,关注时事,因而视野开阔,思维敏捷,使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让人体味到了道理的客观性、真实性、从而给人以启迪.19获得
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