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PDF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362.293 KB
  • 2024-10-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pdf,共(6)页,362.29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a503a0eda7660aaab080087d88ff2a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常德市第一中学2023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历史一、选择题1.某学者认为,“中国宰相制度,代不相同,然相因而变,有其趋势,亦有其法则。……法则维何?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秦朝设监御史纠察朝廷百官B.东汉初年三公权力日益强化C.汉武帝时尚书令

的作用开始提升D.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走向成熟2.《大宪章》规定:不经臣民同意,国王不得在规定的贡款之外征税;由25名贵族组成委员会,监督《大宪章》的执行;国王若违反《大宪章》的规定,臣民可对其进行制裁

。由此可知《大宪章》()A.是限制王权的法律手段B.逐步推动了等级君主制确立C.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D.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3.1944年版画《村选大会》(如图)描绘了当时的村选场景。此美术作品可以用来研究()A.中共人民民主政权的尝试B.中共抗日民主政权建设C.基层民主建

设的早期探索D.农业合作社成立的场景4.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②“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③“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

或重复,皆改之”④“今县官乃自出息钱,以春、秋贷民”A.①③④②B.①④②③C.③①④②D.③④②①5.柏拉图在《法律篇》中对雅典法律有如下记录:“如果一个人怕一个无罪的奴隶把他所做的非常坏且不光彩的行为传出去而把他杀了,那么此人必须受到

审讯,就像他杀了一个公民。”这一规定反映了雅典()A.国家治理的人道色彩B.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C.界限模糊的身份认同D.步入衰落的奴隶制度6.唐朝末年的韦昭渡,属京兆韦氏,咸通进士。却被宦官田令孜讥讽为“在中书则开铺卖官,居翰林则借人把笔”;至于裴枢,出自“代

袭冠冕”的河东著族闻喜裴氏,咸通进士。更只被军阀朱温及其心腹视为“衣冠宿望难制者。”材料表明士大夫群体()A.构成资质令人瞩目B.来源兼具科举和门户特点C.对品第的维护和自矜D.完全由新兴势力构成7.在英国,其内部

纪律禁止文官参加政治活动。如文官不得兼任议员,也不得作为议员候选人或为议员候选人从事竞选活动,除非先辞去文官职务;不得参加政党,担任政党政治机构官员,或为政党从事政治活动。这些规定()A.体现了文官的政治中立B.提高了官员的参政热

情C.避免了官员的推诿扯皮D.保证政党活动不受干扰8.1982年9月1日,中共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并且要求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自此以后,党的代

表大会通过的党章都规定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的内容。这种规定旨在()A.提升国家治理能力B.维护党管干部原则C.完善干部选拔机制D.整顿官僚主义作风9.如表反映出宋至清时期法律与教化关系的演化趋势是()项目宋明清法律

以唐律为蓝本,制定了《宋刑统》《天圣令》等法律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沿袭《大明律》,制定《大清律例》教化儒学向基层渗透,发展出理学,深入族规、家训之中。儒学人士撰写乡约,教化乡里,规范行为乡约宣讲朱元璋的“六谕”

,让百姓毋作非为。以《大明律》解释六谕,百姓若不遵守则要受到处罚乡约宣讲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常引《大清律例》A.引经注律B.儒学的世俗化趋势C.法律成为教化的素材D.教化与法律逐渐合流10.设立于公元前376年的裁判官是罗马的

司法长官,裁判官可在退职后进人元老院。裁判官在任职期间将自己的施政方针、办案准则或程式等通过告示来公之于众,从而创造、变通或解释法律规则,形成新的司法实践规范。据此可知,罗马裁判官()A.限制了贵族对司法权的垄断B.推动了古罗马成文法的诞生C.适应了罗马社会发展的需求D.体现了法律的形式主义特征

11.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会开办了一些学校,学校以其宗教信仰、道德为主要教育内容,宣扬以“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等为主要内容的“十诫”。这反映了中世纪基督教()A.把世俗文化排斥在教育之外B.宗教伦理具有一定的

社会教化功能C.教会的训诫凌驾于法律之上D.实现教会对人思想意识的绝对控制12.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

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D.坚持

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13.英国在宗教改革中改用英语为正式语言,代替教会历来使用的拉丁文,1611年出版了钦定版英语《圣经》,在教会内使用。荷兰于1637年规定用荷兰语的“国定版”《圣经》,在荷兰共和国内推进语言标准化以及荷兰语的普遍应用。英、荷两国的做法A.促进了新教观念的传播B.推动

了民族主义的发展C.增强了居民的宗教意识D.瓦解了天主教会的势力14.《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的权利”。这一规定实质上()①促

进了德意志的宗教改革②承认了德意志各邦国为主权国家③消除了德意志内部的纷争④在法律上确认德意志的政治分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1952年,中国民族自治区的类型有如下三种:由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区;由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并包括个别人口很少

的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所建立的自治区;由几个或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自治区。这表明,当时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已正式确立B.体现出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相结合C.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开创了中国人民

民主专政全新局面16.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年份苏联美国其他国家第一年302149第二年41.30.458.3第三年51.

7590.00348.238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二、非选择题17.法律与教化

是古今中外所有国家统治与社会治理相辅相成的手段,积累了许多有益的成果。材料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法结合、出礼入刑构成中华法系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法文化的最主要特征,其形成是以古代法律的儒家化运动为背景

,通过引礼入法的方式实现。引礼入法的历史过程对中华法系自身性格的塑造具有决定性影响,故不乏积极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值得强调的是,儒、法两家在追求和维系等级政治乃至纲常伦理秩序方面并无本质的差异。儒、法之争主要体现在手段和策略不同而已,及至“德主刑辅”、礼法并用思想被奉为一尊,两家即和衷

共济了。——选自《引礼入法奠定中华法系基石》材料二法律始终把它的作者的世界图景包含在抽象的形式中,而每一历史的世界图景都包含一种政治——经济的倾向,这种倾向依据的不是这个人或那个人所想的事物,却依据的是事实上掌握政权并因之掌握立法的阶级所实际打算造成的

事物。每一种法律都是由一个阶级以大多数的名义建立起来的。——【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齐世荣等译《西方的没落》材料三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

的讲话要点(1)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文,回答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的主要原因和措施?请写出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并指出其法律体系包含哪些部分?(2)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了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思想主张,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和

局限性。(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内容,谈一谈你对“法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系的理解。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对中国而言,20世纪60年代的这个重大变动,促使中国外交发生了深刻变化

。通过这个变动,中国从苏联控制的所谓社会主义阵营中摆脱出来,赢得了外交上真正独立自主的地位。对“中间地带”的重新认识,与某些发达国家的重要接触,以及最后对中美关系作出的新判断,都是中国外交战略中现实主义因素被肯定、被坚持的过程。这个变动后,在大约5年

时间里,中国同时与美苏两强的军事威胁相对抗。材料二长期以来,中国对外关系分为三个层次,即大国关系、周边关系和第三世界国家关系。在20世纪最后十年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新的趋势。在处理大国关系时,中国领导人强调,要积极致力于发展以不结盟、不对

抗、不针对第三方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稳定和发展周边关系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交的一个重点。新的、最重要的发展是建立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会晤机制,形成了“上海五国组织”。这一机制的建立有助于保持中国西北边陲的稳定和安宁。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里,中国同第三世界国

家的关系有所发展。除传统的双边机制外,中国越来越重视在多边机制中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磋商和配合,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中国正在着手解决一个新问题,即如何在国内已转向市场机制的情况下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互利的经贸关系,进行有效的对外援助。——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

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年代的“这个重大变动”,并分析其对中国外交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对外关系的新趋势。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比较宽松,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升沉演变,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正是同步的。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以及它所体现的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文化的崇尚、对贵族倾向的排斥,它所促成的

政治组织的完善等等,都相当接近于近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然而,这一切又与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经济基础完美地互相适应,从而保持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凝固式长期稳定。——摘编自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