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暑假新八年级物理精讲精练(人教版)》练习24 升华和凝华(考点精练)(原卷版).docx,共(4)页,191.72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89d21ba59cd226bb87056fb4e9ddfe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四节升华和凝华练习题一、选择题1.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凝华C.凝固和液化D.汽化和升华2.为了证明碘升华,两位同学的方法如图甲、乙所示,两试管中
都出现了紫色烟雾.已知:碘的熔点是114C、沸点是184.35C;水的沸点是100C;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C.由上述信息判断A.乙装置中,水沸腾后,试管内才会出现紫色的烟雾B.实验过程中碘要放热C.乙的方法更能说明
碘直接发生升华D.碘升华是由液态变为气态3.下列各组物态变化现象中,都放热的是A.春天冰封的湖面逐渐解冻;家里冰箱中形成冰霜B.工人用铁水浇铸成工件;秋天早晨草丛中出现露水C.夏天剥开包装的冰棍周围冒“白气”;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2D.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家中衣箱内的樟脑球逐渐变小4.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树叶上霜的形成B.草叶上露珠形成C.雾的形成D.冰冻衣服变干5.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过程是()A.露水的形成B.雾的形成C.水结成冰D.雪的
形成6.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冰花
”结在玻璃窗外表面7.如图所示,将干冰放入装有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的的3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
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8.关于下列生活中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水烧开后,被水蒸气烫伤比被沸水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温度比沸水高B.电冰箱内冷冻室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粉末状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固形成的C.加油站都设置有“请熄火加油
”的提示,因为汽油在常温下容易蒸发,汽油蒸气遇明火容易爆燃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这是汽化现象二、填空题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诗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现象和____现象.10.
下列几种现象:①霜的形成;②樟脑丸变小;③湖水结冰;④雾的形成;⑤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⑥冰封的河面消融。其中属于吸热的有_____;属于升华的有_____;属于汽化的有_____。(均填序号)11.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
察到瓶子表面有许多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在这个过程中,冰需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1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
水一方.”这句诗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物理学角度4分析,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现象和____现象.13.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霜是由于气温较______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
化时需要______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14.寒冷的冬夜,窗户上结了一层漂亮的冰花,这属于________现象,此时小芳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玻璃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