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老高考旧教材) 训练3 社会情境类 Word版含答案.docx,共(4)页,53.98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85930fff757b110136fc9b686700a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训练3社会情境类1.(2023四川雅安一模)甲骨文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甲骨文可以说明当时()甲骨文对应汉字王臣礼义孝仁A.私有观念开始产生B.君主集权逐步形成C.分封制度渐趋成熟D.礼制观念得到发展2.赵过在国家控制的公田上进行生产
试验确定了代田法。这种耕作方法使每亩增产一斛,因而代田法得到推广。汉武帝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他亲自带领农夫下田推广牛耕,取得显著效果。这反映了()A.国家组织力量强大利于技术推广B.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C.技术发明
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D.大一统格局下的生产工具革新3.中国古代从域外引入非常多的作物,比如魏晋时期从海路传入的海棠,宋明从番邦传入的番茄、番石榴等,明清时期传入的洋葱、洋芋等。这些作物的传入()A.推动中西文化深入交流B.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C.得益于开明的对外政策D.丰富了民众日常生活4.
(2023四川泸州二模)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南汇(上海)市场对洋纱的态度,经历了“不喜用”“掺和洋纱”“一概收买”三个阶段,当地土布业也经历了“土经土纬”“洋经土纬”“洋经洋纬”三个阶段。19世纪90年代
,当地的土纱已逐渐退出市场。这说明()A.上海对外贸易中心地位确立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顽强抵制洋货的输入C.沿海地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D.上海与世界市场的联动和资源整合加强5.1919年7月25日,《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宣布取消沙俄时代与中国订立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宣言最后指出
,如中国人民,因吾等之提议,愿意为一种自由之民,而逃免于巴黎和约所陷中国之厄运,深望与俄国农民工人及赤军相提携,为自由而力战!中国各界联合会等社会团体纷纷复函苏俄,表示欢迎。该宣言()A.利于公理彻底战胜强权B.推动北洋政府承认
苏维埃政权C.使协约国开始敌视苏俄D.使苏俄式共产主义形象正面化6.“价格双轨制”是将价格分为“计划内”与“计划外”两种,“计划内”由政府定价,“计划外”由企业自销、买卖双方协定。从1985年开始,“价格双轨制”在我国逐步
实行,其范围也从工业品生产资料扩大到其他商品。这一制度()A.割断了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B.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资源配置C.确定了国企改革的正确目标D.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7.(2023四川资阳一模)195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了中国哲学史座谈会。在学术讨论时,发言者不论资历、学识、年龄和辈
分,一律平等,始终注重心态平静、以理服人。这次会议()A.促成了“双百”方针的提出B.有利于中国哲学持续发展C.彰显了理性研究学术的精神D.引发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8.罗马法规定,一旦在盗窃、抢劫、侵辱等诉讼中被判罚,该被判罚人便是不名誉的,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其诉讼资格的减等,他
既不能在今后的诉讼中为自己指定代理人或代表人,也不能替别人充当代理人或代表人。这项规定()A.维系了社会秩序的稳定B.确保了社会诚信和公平C.证明了罗马法系统完备D.强化了人们的守法意识9.19世纪八九十年代,法国激进派领袖克里孟梭提出,“让我们选个最拙笨的
人出来!”得到议会两院多数议员的同意,选择平庸的、能力低的人来担任总统成为法国政治生活的惯例。这说明,当时的法国()A.行政权力向内阁转移B.党派政治斗争激烈C.内阁总理控制立法权D.总统权力彻底被架空10.1975年,来自苏联、波兰、英国等33
个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的代表齐聚赫尔辛基,参加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并签署了《赫尔辛基最后文件》,内容涉及欧洲安全经济合作、技术交流等多方面。由此可知()A.美苏两国放弃了冷战思维B.谈判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主流C.欧洲一体化格局已经形成D.两大阵营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训练3社会情境类1.D据材
料中的“王”“臣”可知当时已经存在阶级分化,从“礼”“义”“孝”“仁”可以看出在当时礼制思想得到发展,故选D项;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开始出现,排除A项;虽然材料中的“王”足以说明当时出现了君主,但其他文字体现不了集权,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分封制,排除C项。2.A根据材料,可知国家控制的公田为试验代
田法提供了条件,赵过的代田法因为每亩可增产一斛而得到国家的推广,赵过作为搜粟都尉“亲自带领农夫下田推广牛耕,取得显著效果”,这些都离不开国家的组织作用,故选A项;“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是在春秋战
国时期,排除B项;代田法是官员赵过发明的,并非“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排除C项;“生产工具革新”不符合题意,代田法是耕作技术,排除D项。3.D根据材料“中国古代从域外引入非常多的作物”,可知中国古代传入很多作物,包括水果、蔬菜等种类,丰富了民众的日常生活,故选D项;材料
只体现了域外作物传入中国,并没有反映中国经济文化外传,无法说明中西文化深入交流,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经济全球化才开始,排除B项;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清朝闭关锁国,对外政策不开明,排除C项。4.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们对洋纱的态度经历了排斥到主动购买
的转变,对土纱的态度经历了固守到放弃的转变,反映了当时上海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程度逐渐加深,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故选D项;《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的规定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政策,逐渐确立起上海的贸易中心地位,排除A项;人们对洋纱的普遍认可和对土纱的放弃,
进一步便利了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排除B项;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表现是“耕织分离”和农产品的商品化,材料并未体现相关信息,排除C项。5.D根据材料,可知苏俄宣布“取消沙俄时代与中国订立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深望与俄国农民工人及赤军相提携,为自由而力
战”等,得到中国各界的欢迎,在李大钊等马克思主义者的号召下,中国部分知识分子积极向苏俄学习,苏俄式共产主义形象正面化,故选D项。6.B材料中的“价格双轨制”,计划内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计划外为市场的调控,价格双轨制实质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控相结合的经济政策,这种结合能够改善资源的配置,故选B
项;“割断了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的说法错误,不管是国家调控还是市场调控都不能切断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排除A项;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与材料内容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后逐步确立的,材料中的时间是1985
年,还未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7.C由材料“在学术讨论时,发言者不论资历、学识、年龄和辈分,一律平等,始终注重心态平静、以理服人”可知,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学术思想自由交流,百家争鸣,体现出理性研究的科学精神,故选C项;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
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项;“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哲学发展研究受挫,并未持续发展,排除B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发生在1978年,排除D项。8.D根据材料,可知罗马法规定,“一旦在盗窃、抢劫、侵辱等诉讼中被判罚”,这些人就失去了
自己法定的一些权利,导致名誉受损,这一规定有利于强化人们的守法意识,故选D项;单凭一项法律规定的内容,无法得出“维系了社会秩序的稳定”的结论,排除A项;一项法律条文的规定,不能体现实施的结果,所以不能得出“确保了社会诚
信和公平”的结论,排除B项;单凭一项具体法律条文的规定,无法反映罗马法系统完备,排除C项。9.A总统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是一个国家的代言人,材料“‘让我们选个最拙笨的人出来!’得到议会两院多数议员的同意”表明当时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且总统没有很大的行政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法国实际上是议会制共和国,总统的行政权力向内阁转移,因此总统能力低不会对法国政权产生较大影响,故选A项;材料中只能反映激进派领袖的主张得到了其他人的同意,没有反映党派政治斗争,排除B项;内阁掌握部分行政
权,立法权不属于内阁,排除C项;“总统权力彻底被架空”不符合法国的实际情况,总统仍有一定的权力,排除D项。10.D根据材料“参加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并签署了《赫尔辛基最后文件》,内容涉及欧洲安全经济合作、技术交流等多方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
等国家签署了《赫尔辛基最后文件》,为维护欧洲安全、经济合作、技术交流等方面作出重大努力,反映了两大阵营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美苏两国不可能放弃冷战思维,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仅仅
通过一次会议并不能说明谈判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主流,排除B项;欧洲一体化格局与欧洲内部的发展有关,而材料不仅仅涉及欧洲国家,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