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1.053 MB
  • 2024-10-2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7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共(20)页,1.05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8231929e8d90e9ebb951343f4556fb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30各1分,31-40各2分,共计50分)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A.血缘B.财产C.宗教D.地

域【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宗法制是通过血缘纽带凝聚宗族的一种国家制度,A项正确;“宗,尊祖庙也”说明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家族血缘关系,排除B项;佛教和道教都是汉魏时期在中国广泛传播传播的,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出不同地域的差异,排除D项

。故选A项。2.“经过十年征战……秦从一个落后的诸侯国,变为主宰中国的统治者。”秦主宰中国后,在地方推行的政治制度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加强了中央集权C.形成分裂割据局面D.导致了秦朝灭亡【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格局

,B项正确;秦朝的地方政治制度纽带是地缘关系,排除A项;秦朝通过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C项;秦朝的暴政导致了秦朝的灭亡,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3.下图所示国家治理体系确立于2A.秦朝B.西汉C

.东汉D.唐朝【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是对西汉时期设置中外朝制度的描述,使宰相的决策权转移到以皇帝为首的内廷手中,加强了皇权,B项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项。【点睛】4.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

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A.“文景之治”B.“开元盛世”C.“贞观之治”D.“康乾盛世”【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故选C;西汉出现“文景之治”,唐玄宗时

期出现“开元盛世”,清朝出现“康乾盛世”,排除ABD。【点睛】5.三省六部制经过长期发展,到隋唐时期才得以确立和完善。下图中,门下省负责A.决策B.执行C.审议D.咨询【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三省六部制下,尚书省负责执

行诏令,中书省负责拟诏,门下省负责审议,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点睛】36.《天工开物》中记载“(成分)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承受)之,

魂散惊而魄童粉(粉身碎骨)”。文中提到的是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印刷术【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成分)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其出也,人物膺(承受)之,魂散惊而魄童粉(粉身碎骨)”可知,文中反映的是火药,故选B;造纸术、指南针、印

刷术与“(成分)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无关,排除A、C、D。【点睛】7.下图反映了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北宋带来的影响是A.拓展了对外贸易的范围B.加速了各阶层人才流动C.

改变了崇文抑武的观念D.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禁军人数和军队总人数都在上升,这必然会导致国家军费开支增加,增加国家财政负担,D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对外贸易无关,排除A项;材料仅仅列举了军队

人数,不能打得出各阶层人才流动,排除B项;材料能反映军队人数的变化,不能看出崇文抑武,排除C项。故选D项。8.目前,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云闪付等电子支付方式盛行,有人甚至预计纸币将退出历史舞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A.商朝B.隋唐C.北宋D.南宋【答案】C【解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因此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49.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理学中的“天理”本质是指

封建的纲常伦理,即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C项正确;ABD项都错误。故选C项。【点睛】10.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是由于清政府对外推行A.重农抑商政策B.专卖政策C.文化专制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在外交上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潮流,故D正确;ABC与对外交往无关,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11.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下列属于其思想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B.“工商皆本”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主张,D项正确;A项是朱熹的主张,排除;B项是黄宗羲的主张,排除;C项是李贽的主张,排除。故选D项。12.“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貴的财富……想象不到

这座宫股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对英法联军暴行的谴责和对宫殿的描述可知,这描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

联军火烧圆明园,B项正确;鸦片战争只有英国,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中,侵略者是日本,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中不仅仅有英法,排除D项。故选B项。513.某同学在一节历史课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江南制江总局、轮船招商局、北洋海军”。由此推知,这一节历史课

的主题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江南制江总局、轮船招商局、北洋海军”与洋务运动有关,B正确;鸦片战争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总理衙门设置在1861年,排除A;戊戌变法之前洋务运动已经兴起,

排除C;义和团运动发生在洋务运动后,排除D。14.有人指出,这个条约是清统治者给自己立下的“空前的卖身契”,标志着清统治者彻底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该人评价的是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

】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正确,ABC排除。故选D。15.抓住时代重大主题,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是学好历史的重要方法。如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的主题词,其中1894—1912年处应该填写1894—1912:1921—1935

:开天辟地,不断成熟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1978—现在:改革开放,坚定不移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推翻帝制,走向共和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答案】B【解析】【分析】【详

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系列的革命起义,其中1911开始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因此B项正确;五四运动开始于1919.6年,排除A项;国共对峙时间是1927年至1

937年,排除C项;D项和1928年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有关,排除。故选B项。【点睛】16.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掀起了反对愚昧与专制的新文化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A求同与存异B.人文与博爱C.浪漫与现实D.科学与民主【答

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民主与科学,故D项正确。ABC与新文化运动无关,排除。【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7.“红船精神”是指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

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孕育的地点A.南京B.江西瑞金C.上海D.浙江嘉兴【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遂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这艘红船见证了中

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所以“红船精神”孕育的地点是浙江嘉兴,故选D,排除ABC。18.习近平曾用“五个创造性”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中国革命道路”是指.7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C.农村包围城市D.国共两党合作【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毛泽东提出的中国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选项C正确;采取暴力革命、领导工人运动都不是中国革命所独有的,国共两党合作不是中国共产党单方面实行的,所以A、B、D三项错误。【点睛】基础题,准确记

忆毛泽东创建的中国革命道路名称即可。19.2015年9月2日,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仪式上说:“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谱写了感天动地

,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其中14年抗战开始于下列哪一事件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人的局部抗战开始,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人坚

持抗战14年,故选A;1935年华北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1936年西安事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BCD时间都不符合“14年抗战”,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4年抗战”分析解答。20.下图为“二战主要反法西斯国家参战数据示意图”

。它反映了A.抗战胜利标志着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B.国际力量支持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C.抗日战争结束了列强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D.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8【答案】D【解析】【详解】图片显示中国不仅是战争持续时间最长、伤亡的人数最多而且参战人

口也最多,说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故D项正确;抗战胜利标志着近代中国一百多年反帝斗争第一次胜利,故A项错误;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故B项错误;列强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结束是澳门的

回归,故C项错误。21.人民解放军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发动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三大战役”是指①辽沈战役②淮海战役③平津战役④渡江战役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

知,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是1949年4月发动的,不属于“三大战役”。故选A;排除BCD。22.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

行。周恩来在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次会议上中国提出并坚持的方针是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求同存异【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选D;新中国成立已经确立“一边倒”、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大外交政策,排除A、B、C。【点睛】23.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八字方针,其中“调整”的主要含义是A.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B.调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C.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的比例关系D.调整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答案】C【解析】9【详解】根据所学

知识,八字方针“调整”的主要含义是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的比例关系。故答案为C项;ABD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24.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的会晤开启了两岸关系的新篇章(如图所示)。在会谈中,两人重申要坚持“九二共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这里的

“九二共识”指的是A.一个中国原则B.“一国两制”构想C.和平统一策略D.共同发展目标【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的重要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因此A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都不符合“九二共识”的内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5.第一次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答案】D【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第一次把邓小平理论写入我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上。故选D。其它各次会议的主要成就见本题点评。考点:中共的几次重要的代表会议点评: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后几次重要的会议要把握:二大确立了民主革命纲领;三大通过了与国民党合

作的方针;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八大做出了我国主要矛盾的论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方针;十二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一个中

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十五大依法治国思想;十六大三个代表作为我党指导思想;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指导思想。26.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

的10决定性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演进的根本因素是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D项正确;建筑技术的进步与种植、饲养家畜形成无关,排除A项;山顶洞人发明人工取火

时,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还没有出现,排除B项;饲养水平的提高与种植业形成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7.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

墓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主要反映了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B.私有制的产生C.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D.国家开始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原始社会后期,富人、穷人居住的房屋和墓葬中随葬品出现了明显区别,说明已经出现私有产品,出现贫富差别,私有制已经产生,故选B;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材

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军队、法庭、监狱、政府等的出现标志着国家的诞生,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28.《大国崛起》中呈现了一张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运货单上显示船上装载了热那亚的平绒、佛罗伦萨的绯布、伦敦的棉布和荷兰的亚麻布。材料反映了当

时A.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B.“商业革命”促进贸易扩展C.工业革命的迅速推进D.“价格革命”加速社会分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运货单上显示船上装载了热那亚的平绒、佛罗伦萨的绯布、伦敦

的棉布和荷兰的亚麻布”及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推动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东西方联系日益密切,商品种类日益增多,B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A项;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间不符合,排

除C项;材料未涉及价格革命及社会分化,排除D项。故选B项。29.1521—1522年,马丁.路德以伊拉斯漠整理的希腊语《新约》为底,将之翻译成德语。直到1534年,翻译出版了整本《圣经》,这使得德国普通民众都得以阅读《圣经》,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交流。据此可知,马丁·路德的做法意在

()11A.使民众摆脱宗教束缚B.发动反封建政治斗争C.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D.方便民众阅读《圣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直到1534年,翻译出版了整本《圣经》,这使得德国普通民众都得以阅读《圣经》,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交流。”可得出马丁·路

德的做法强调《圣经》的权威,而否定教皇的权威,C项正确;民众没有摆脱宗教,排除A项;B项是启蒙运动,排除B项;D项不是其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30.陈衡哲在《西洋史》中说:“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都是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来看,文

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其它方面来看,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材料中“文艺复兴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是指A.对近古文化的继承和发展B.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C.古希腊罗马人文主义的复活D.描绘了未来社会制度的蓝图【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可分析得知,新诞生主要强调的是文艺复兴宣传了资产阶级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诉求,B项正确;对今古文化的继承体现的是复生运动,排除A项;古希腊罗马人文主义的复活

说法有误,排除C项;文艺复兴运动没有描绘未来社会制度的蓝图,排除D项。故选B项。31.下面是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示意图,这一变动反映出法国A.共和之路艰难曲折B.思想解放日益深入C.政治体制不断完善D.工业革命不断扩展【答案】A【解析】12【详解】根据材料“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示意图”,可以看出法国在

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历程中,政权更替频繁,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艰难曲折之后,在1875年确立了共和制,A项正确;材料示意图无法体现思想解放的情况,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工业革命的信息,排除D项。故

选A项。32.“佃农从土地上被逐出,他们的财产被用诡计或压制的方式剥夺掉。又使他们受尽折磨,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家业。那些不幸的人们想尽办法,只有背井离乡了……”据此可知,“羊吃人”的现象客观上A.改变了土地的所有制结构B.产生了大量自由劳

动力C.促进了英国纺织业的发展D.破坏了欧洲的农业生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那些不幸的人们想尽办法,只有背井离乡了……”可分析出“羊吃人”的现象使得这些人成为了自有劳动力,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排除A项;促进了英国纺织业的

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破坏了欧洲的农业生产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33.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世界联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整体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达成了瓜分世界的协议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C.帝国主义国家

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D.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答案】B【解析】【详解】注意限定信息“根本原因”,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世界联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是根本原因,

排除。故选B项。34.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有同学制作了如下表格,若要将其补充完整,正确的是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孔子①道家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墨家墨子③法家韩非子④13A.①“仁政”;②庄子;③“相生相胜”;④“礼法并用”B.①“仁政”;②老子

;③“相生相胜”;④“依法治国”C.①“仁”;②老子;③“兼爱”“非攻”;④“以法治国”D.①“仁”;②庄子;③“兼爱”“非攻”;④“礼法并用”【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孔子主张“仁”;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墨子主张“

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C项正确;“仁政”是孟子的主张;庄子主张齐物论,追求逍遥的人生态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的主张;“相生相胜”是阴阳家的思想;“礼法并用”是荀

子的主张,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35.在改革过程中,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交融。他迁都洛阳、改汉服、说汉话、改汉姓等措施大大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材料评价的是A.司马炎B.孝文帝C.汉景帝D.曹丕【答

案】B【解析】【详解】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迁都洛阳,学习汉族文化,仿照汉人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说汉话,改鲜卑复姓为汉字单姓,禁穿胡服,提倡与汉族通婚,故材料涉及的是北魏孝文帝,故B符合题意;ACD均非鲜卑族的皇帝,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6.梁

启超曾感叹,“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量之哥伦布……。而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造成梁启超如此感叹的根源是A.两位航海家不同

的牺牲精神B.政府对远洋航行的支持力度C.双方对当时科学了解的程度D.中西方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梁启超对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评价,结合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悄然结束

,而新航路开辟却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根源是中西方的经济模式的不同,中国是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项正确;ABC三项是主观因素,均不是根源,排除。故选D项。1437.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在英国

兴起,到19世纪中期,已扩褒到欧洲大陆和北美,改变了人类命运。在这场变革中A.自然条件限制生产动力问题解决B.化学工业兴起令人瞩目C.科学技术与生产实现了紧密结合D.内燃机得以创制和应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8世纪

下半叶,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到19世纪中期,已扩褒到欧洲大陆和北美”可知表述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自然条件对生产动力的限制问题,A项正确;化学工业兴起但是成就有限,排除B项;科学技术与生产实现了紧密结合、内燃

机得以创制和应用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特点,排除C、D两项。故选A项。3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

,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B.私有制产生促使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崇拜D.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人类迈向

文明的前提【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表明,随着农耕发展,剩余产品出现,进而出现阶级、文字、这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D项正确;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排除A项;

私有制产生促使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崇拜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39.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周。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的权力来自于法律B.罗马法倧护皇帝的权威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D.罗马法治意识比较浓厚【答案】D【解析】的的15【详解】材料中“皇帝的威严、光荣须用法律来巩固”、“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体现出罗马法注重法治而不是人治

,可见D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错误,皇帝是法律的制定者之一;B选项错误,材料中罗马法体现出的是对皇帝权力的一种制约;C选项错在“消除”二字。40.埃及、印度、中国、巴比伦、希腊、玛雅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A.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B.地理和历史条件

的不同C.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D.各大文明小国寡民状态【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文明呈现多元发展格局,一方面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形态;另一方面,各地区的历史发展状况存在不同,从而出现

文明发展的差异,所以B正确;ACD三项均不是主要原因,所以ACD错误。二、材料分析题(41题10分,42题26分,43题14分,共计50分)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瓦窑堡会议决议之所以能够提出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的基

本思想,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不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抗日,而且乡村中一部分富农和小地主、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将领也要求抗日。1932年9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会就指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帝国主义各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更加激烈,随后又注意到法西斯势力在某些国家兴起,并逐步提出了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任务。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于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摘编自张

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的形成》材料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广大民众抗日呼声的推动下,由中国共产党所倡导,国民党最终顺应,从而形成的全民族的统一战线;相对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范围更加广泛,主要表

现在两点:一、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旗帜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统战范围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范围超越中国一国,具有更大的广泛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包含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以中国青年党为代表的其他中间派别。由于历史原因

,各党派各阶级政治力量不平衡,同时在地域分布上也表现出这种不平衡;由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共两党之间的性质是根本相悖的,这使得统一战线内部的分散性在国共两党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即使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民党内部的部分反动分

子还是一味地否认统一战线,特别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了对国民党的策略后,国民党的政策明显发生改变。国民党的方针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摇了国共合作。16——摘编自谷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征探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形成的

条件。(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答案】(1)条件: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的统治(或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2)特点:成员具有广泛性;

成员之间力量具有不平衡性;由中共倡导,以国共合作为基础而建立;具有分散性;发展过程比较艰难。【解析】【详解】(1)条件:根据“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得出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根据当前的形势可得出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会就指

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帝国主义各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更加激烈”得出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根据“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于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

中央的正确领导。”得出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的统治(或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2)特点:根据“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旗帜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统战范围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得出成员具有广泛性;根据“由于历史

原因,各党派各阶级政治力量不平衡”可得出成员之间力量具有不平衡性;根据“由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共两党之间的性质是根本相”得出由中共倡导,以国共合作为基础而建立;根据“这使得统一战线内部的分散性在国共两党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得出具有

分散性;根据“国民党的方针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摇了国共合作。”可得出发展过程比较艰难。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492年11月1日,哥伦布船队在古巴海岸登陆时曾向土著居民明确表示:“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他还对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说,“臣向二位陛下保证,普天之下,无任何地

方比这里景色更美丽……臣以为此地除天主教徒外,陛下不应准许任何异国人染指其间,因为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摘編自孙家堃译《哥伦布航海日记》材料二17(1)根据材料一,指出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这次工业革命影响有哪些?【答案】(1)目的:寻找黄金;传播基督教原因:①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②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占据传统商路③社会根源:对黄金的狂热追求④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⑤精神动力:人文主义、冒险精神⑥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⑦客观条件:

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和地理知识的进步(任意写6点)(2)影响:积极:①生产力: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②生产组织与管理:建立了工厂制度③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两大阶级④社会生活:巨

大变化⑤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任意写3点)消极:①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疾病与犯罪严重②殖民扩张【解析】【小问1详解】目的:根据材料“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得出寻找黄金;根据材料“臣以为此地除天主教徒外,陛下不应准许任何异国人染指其间”

得出传播基督教;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条件得出原因:①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②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占据传统商路③社会根源:对黄金的狂热追求④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⑤精神动力:人文主义、冒险精神⑥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⑦客观条件: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和地理知

识的进步。【小问2详解】影响:积极:根据材料“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并结合所学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得出①生产力:生产的18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根据材料“英国纺织工厂”得出②生产组织与管理:建立了工厂制度;结合所学工业革命对阶级结构的影响得出③阶

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两大阶级;结合所学工业革命对社会社会的影响得出④社会生活:巨大变化;结合所学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得出⑤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消极:根据材料“鸦片战争中的海战图”

并结合所学得出①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疾病与犯罪严重②殖民扩张。43.由专制到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追求民主的历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28年的旧的《权利请愿书》又被从档案室被遗忘的角落里找了出来。第二次更名为《权利法案》

,要求英国国王必须为英国国教徒。此外,还规定国王无权中止法律实施或允许来些具有特权的公民违背法律。该法案确定:“不经议会批准,不能任意征税,不准私自组建军队。”于是,英国于1689年获得了欧洲其他国家闻所未闻的相当程度的自由。——房龙《人类的故事》材料二英国的君

主,他是国家的元首,是玫府的首脑,是教会的背领,又是全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但是呢,他实际上并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他必须任命一个首相,由这个首相来直接管理国家。那么,这个首相呢,必须从议会中多数党的首领中产生。——南京大学世界历史系教授陈晓律材料三美国政治体制运行示意图19(1)依据材料

一回答,英国获得了“相当程度的自由”是通过建立怎样的政体实现的?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哪一机构的限制?(2)请依据材料二回答,英国的国家元首是谁?日常国家事务的管理又是由谁负责的?(3)阅读材料三中的美国政治

体制运行示意图,其中立法、行政、司法分别属于不同部门,且相互制衡。这一体制体现了法国启蒙运动中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示意图中总统和国会议员产生方式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什么精神?【答案】(1)政体:君主立宪。限制:议

会。(国会等也可得分)(2)元首:英国的君主(英国女王,英王、伊丽莎白二世等均可得分)。负责:首相。(3)思想家:孟德斯鸠。精神:民主(人民主权等意思相近也可得分)。【解析】【详解】(1)政体:根据材料“《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无权中止法律实施或允许来些

具有特权的公民违背法律,不经议会批准,不能任意征税,不准私自组建军队”,再结合所学可知英国获得了“相当程度的自由”是通过建立君主立宪制实现的。限制:根据材料“不经议会批准,不能任意征税,不准私自组建军队”可知国王的权力受到了议会的限制。(2)元首:根据材料“英国的君主,他是国

家的元首”可知元首是英国的君主。负责:根据材料“由这个首相来直接管理国家”可知负责是首相。(3)思想家:根据材料可知是三权分立,根据所学可知是孟德斯鸠。精神:示意图中总统和国会议员是由选民选举产生,体现了民主精神。20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

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66579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