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课件(宁陕蒙青川)必修3(一) 单篇梳理 基础积累 课文1 寡人之于国也

PPT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5 页
  • 大小 4.431 M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课件(宁陕蒙青川)必修3(一) 单篇梳理 基础积累 课文1 寡人之于国也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课件(宁陕蒙青川)必修3(一) 单篇梳理 基础积累 课文1 寡人之于国也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课件(宁陕蒙青川)必修3(一) 单篇梳理 基础积累 课文1 寡人之于国也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2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4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课件(宁陕蒙青川)必修3(一) 单篇梳理 基础积累 课文1 寡人之于国也.pptx,共(45)页,4.43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6e885368e04491dad88ed850cfbe6f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必修3(一)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王”“国”“请”“数”“就”“假”“兴”“知”“绝”“胜”“劝”及次常用字“发”“夺”“强”以及重点虚词“焉”。2.背诵《劝学》,翻译重点句子。3.掌握通假字、定

语后置句的特点及规律。课文概览课题文体作者核心内容艺术特色寡人之于国也对话体散文孟子记载孟子与梁惠王围绕“民不加多”进行的一次对话,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1.结构严谨2.善用比喻3.气势充沛劝学议论文荀子围绕“学不可以已”观点,论

述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态度,勉励人们坚持学习,积累知识,培养高尚品德。1.善用比喻、对比说理2.句式整散结合,读来朗朗上口单篇梳理基础积累课文1寡人之于国也一、基础夯实(第1段)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凶()②于()③然()④察()⑤无如()⑥加()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到这样观察没有像……更(第2段)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第3段)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第4段)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有些士兵就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来。拿逃跑了五十步的行为取笑逃跑了一百步的行为,那么怎样呢?(得分点:鼓、接、曳、走、或、止)(第5段)“不违农时,谷不

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3.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时()②胜()③罟()④以()季节尽网按照4.翻译画

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得分点:胜、是、养生、丧死)(第6段)“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

以无饥矣;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树()②衣()③豚()④彘()⑤畜()⑥时()种植穿小猪猪畜养时节6.翻译画线的句子①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得分点:谨、庠序、申、颁白者,状语后置句)这样却不能称王,从未有过这种情况。(得分点:然而、王,宾

语前置句)(第7段)“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7.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检()②涂()③饿莩()

④岁()⑤罪()⑥斯()制止,约束通“途”,道路饿死的人年成归咎,归罪则,那么二、重点梳理1.120个实词积累、识记(1)王王王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王”是会意字,甲骨文上边是“上”字,下边是“火”字,合起来指火苗上蹿。“旺”的本字,表示火势很大,后引申为帝王之意

。义项例句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王好战,请以战喻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帝王封建时代的最高爵位“王”的本义是“帝王”“天子”。作动词则有“为王,统治天下”之义,后又作为“臣子的最高封爵”。【识记方法】[解释加颜色字]大臣进谏曰:“大王()欲王()天下,需

以仁治天下,使王()侯将相各司其职,百姓乐业。”【迁移小练】帝王称王爵位(2)国國國国小篆隶书繁体楷书简体楷书“国”本来写作“國”,是形声字,小篆从“囗”部,或声(声母相近,韵母相同)。表示国家。义项例句①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③登

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④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诸侯国,封国国家国都,京城地域,乡土古代的“国”本义是“国都、首都”。“国都”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所以又引申出“国家”的意义,并成为后来的主要意义。【识记方法】[解释加颜色字]苏轼左迁于杭州,去国()怀乡

,然其生性豁达,未几,自谓此为乐国()。筑堤浚池,于国()于民有大利。【迁移小练】国都地方国家(3)请請請请小篆隶书繁体楷书简体楷书“请”本来写作“請”,是形声字,小篆从“言”部(即讠),青声。表示请求。义项例句①王好战,请以战喻②寡人窃闻赵王好音,

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谒见,谒问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魏公子列传》)④邀请,约请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魏公子列传》)⑤请示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墓碑记》)⑥慰问,看望公子往数请之(《魏公子

列传》)有“请允许我”的意思请人做某事“请”的本义是“请,请求”,后又引申出“请求给予”之义。【识记方法】[解释加颜色字]外敌来犯,曹刿请()见,曰:“吾虽山野之人,尚能效力,请()从军战。”王许之。及凯旋,有司以其功请()于朝,王设宴,为其庆功。其后,王时时前往请

()之。【迁移小练】请求请让我请示看望(4)数數數数小篆隶书繁体楷书简体楷书“数”本来写作“數”,是形声字,小篆从“攴”部,婁(即娄)声(古音相近)。表示计算。密,与“疏”相对几,几个,表示约数定数屡次算术义项例句①数罟不入洿池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③识盈虚之有

数(《滕王阁序》)④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礼》)⑥数目,数量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触龙说赵太后》)⑦计算珠可历历数也(魏学洢《核舟记》)⑧列举罪状,加以斥责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数”的本义是“计算”。“数目”是

“计算”出来的;计算成为一门技术就叫“算术”,并引申出一般意义上的“技艺”。“占卜”计算“命运、规律”等,故又有“占卜”“命运”等义。列举罪状,加以斥责当然就需要“计算”,一项一项指出;数目多了,就可引申出“几”

“屡次,多次”“密”等义。【识记方法】[解释加颜色字]伶人之技,雕虫小技也。而庄宗即位,独喜伶人。欲战,令伶人察国之财,方知钱财之数()少矣,于是休养生息,令数()罟不入洿池。国力渐富,出征,兵卒百万,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久攻不下

,而军心思归,庄宗数()令伶人压之。且重征百姓之税,每需百姓数()年之产,终败北。后人叹曰:“事皆有其数(),然庄宗未知。若庄宗知之,则胜负之数(),未能易量。”【迁移小练】数目密,细密计算屡次几规律

定数2.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毋”,不要通“斑”,花白通“途”,道路3.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①河河内凶古义:______今义:天然的或

人工的大水道②凶河东凶亦然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凶恶,厉害③斤斧斤以时入山林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质量或重量单位④养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义:___

___________今义:保养身体黄河谷物收成不好,荒年锛子,古时砍伐树木的工具供养活着的人4.多义实词词语例句义项(1)发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③发闾左谪戍渔阳(《陈涉世家》)④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⑤今太

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荆轲刺秦王》)⑥使人发书至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发射征发,派遣开放出发发送(2)夺①百亩之田,勿夺其时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③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错过,失去强取,夺取强行改变5.词类活用

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①填然鼓之②树之以桑③七十者衣帛食肉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⑤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⑥谨庠序之教名词作动词,敲鼓名词作动词,种植名词作动词,穿名词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动词作名词,生,活着的人/死,死去的人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6.成语解释成语释义①作战时后退

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一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②丢掉铠甲,拖着兵器,形容打败仗逃跑时十分狼狈的样子。五十步笑百步弃甲曳兵7.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①申之以孝悌之义②未之有也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以宾语前置句标志词:未(否定副词)、

之(代词)8.文化常识(1)《孟子》为记述孟子言行的著作,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成。该书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孟子》与《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四书”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

士的初级标准书。(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内,今河南境内______以北的地方。河东,______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论语大学

中庸黄河黄河(3)谨庠序之教庠序:古代的__________,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史记·儒林列传》:“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汉书·董仲舒传》:“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地方学校【特别

小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节选自《列女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B.孟子之少/也嬉/

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C.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D.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孟子之少也”是时间状语,“也”字用于句末,一般其后应断

开,排除A、B两项。“为墓间之事”是“嬉游”的具体内容,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选C。2.下列对文中加颜色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舍近墓”与“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两句中的“舍”字含义相同。B.

“复徙舍学宫之傍”与“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两句中的“徙”字含义不同。C.“乃设俎豆揖让进退”与“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两句中的“让”字含义不同。D.“卒成大儒之名”与“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

王》)两句中的“卒”字含义不同。√A项房舍/筑舍定居。B项迁移/调动官职。C项谦让/责备。D项最终/通“猝”,突然。【参考译文】鲁国邹邑人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当初她的家靠近一片墓地。因此孟子小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那一类的事,特爱学造墓埋坟。孟母见了说:“这里

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带着孟子搬家住在了一个集市的旁边。孟子又学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那一类的事。孟母又说:“这里也不是我应该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再次把家迁到了一个学校的旁边。这时孟子所学玩的,才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等仪礼方面的学问了。孟母说:“这里才是真正可

以让我带着儿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把家安在了这里。等孟子长大成人,便很顺利地学精了六艺,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名声。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