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3年北京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2(解析版).docx,共(30)页,1.117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6898533aa24ac110cbe1464bb4a3dc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年北京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2(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本试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35个小题(
共5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8个小题(共50分)。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
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35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多糖、蛋白质
、核酸等大分子构成了细胞的基本框架,构成这些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A.HB.PC.CD.O【答案】C【分析】碳元素具有4个共价键,易形成碳链,是构成细胞中所有有机化合物的基本骨架;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化合物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有机化合物,
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详解】碳原子在组成生物大分子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常把碳称为生命的核心元素,因此,构成多糖、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为碳,C正确。故选C。2.沙漠中的仙人掌中,占细胞质量50%以上的物质是()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水【答案】D【分析】细胞内各类化合
物及含量:化合物质量分数/%水占85~90蛋白质占7~10脂质占1~2无机盐占1~1.5糖类和核酸占1~1.5【详解】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占85%,其次是蛋白质,占7%~10%.因此,在仙人掌中,占细胞重量的50%以上的物质是水.故选D。3.下列对生物体中有关化合物的鉴定实验
不正确的是()选项鉴定对象试剂颜色水浴加热生物材料A变性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不需要煮熟的鸡蛋B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需要含糖量高的白色植物组织C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不需要豆浆、牛奶D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需要花生油A.AB.BC.CD.D【答案】D【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
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用苏丹Ⅲ染液检验呈橘黄色,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详解】A、煮熟的鸡蛋空间结构构象被破坏,但是肽键还在,仍然能和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A正确;B、含糖量高的白色植物组织如梨匀浆等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反应实验,B正确;C、豆浆、牛奶中的蛋白质与双
缩脲试剂反生反应,不需要水浴加热,C正确;D、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的实验不需要水浴加热,另外花生油的颜色会与苏丹Ⅲ染液和脂肪反应的橘黄色发生干扰,D错误。故选D。4.在植物细胞膜的成分中含量最丰富的物质是A.纤维素B.蛋白质C.脂肪D.磷脂【答案】D【分析】细胞膜
中,脂质占50%左右,蛋白质占40左右。【详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其中磷脂含量最多。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注意识记:细胞膜中磷脂最多,其次是蛋白质。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或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
线粒体,不能合成ATPB.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不参与有机物的合成C.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包装和运输紧密相关D.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及其单体都以碳链为骨架【答案】D【分析】1、生物大分子指的是作为生物体内
主要活性成分的各种分子量达到上万或更多的有机分子。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2、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3、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也参与有机物的合成,如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叶
绿素中含有镁。【详解】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缺乏线粒体,不能通过有氧呼吸合成ATP,但是可以通过无氧呼吸合成ATP,A错误;B、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也参与有机物的合成,如镁参与构成叶绿素,B错误;C、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包装和运输紧密相关,蛋白质在
核糖体中合成,C错误;D、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及其单体都以碳链为骨架,D正确。故选D。6.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盐析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其成为白色絮状物B.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C.鸡蛋清煮熟后破坏了蛋白质中的肽键D.干旱环境生长的仙人掌细胞中结合水的含量多
于自由水【答案】B【分析】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
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蛋白质的变性改变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没有断裂肽键。【详解】A、盐析是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度,而蛋白质空间结构并没有被破坏,A错误;B、核酸的合成过程中需要酶的催化,而酶的化学
本质多数是蛋白质,B正确;C、鸡蛋清煮熟后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肽键没有被破坏,C错误;D、在干旱环境生长的仙人掌,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多于结合水,D错误。故选B。7.下列关于在人体内起重要作用的一些物质叙述,正确的是()A.酶、抗体、激素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
键连接而成的B.激素、糖原、脂肪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C.酶、抗体、核酸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D.糖原、脂肪、核酸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答案】C【分析】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的
单体分别是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等单体都以碳元素为核心元素,因此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详解】A、大多数酶的本质为蛋白质,少数酶的本质为RNA,RNA的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激素分为蛋白质类激素、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及类固醇类激素,所
以激素的基本单位也不都是氨基酸,A错误;B、激素的种类很多,如性激素为固醇类,不是生物大分子,脂肪也不属于生物大分子,B错误;C、大多数酶的本质为蛋白质,少数酶的本质为RNA,抗体的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核酸的
单体分别是氨基酸、核苷酸,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所以酶、抗体、核酸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C正确;D、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葡萄糖,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核酸不是能源物质,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C。8.在“天宫
课堂”第一课,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进行了“太空细胞学”实验,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B.细胞生物不一定含有脂质C.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只有ATP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答案
】A【分析】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A、只有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
A,细胞生物遗传物质是DNA,A正确;B、细胞膜含有磷脂双分子,又因细胞生物都含有细胞膜,因此一定含有磷脂,磷脂属于脂质,B错误;C、除ATP外,GTP、CTP、UTP等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D、蛋白质合成
场所一定是细胞内的核糖体,D错误。故选A。9.在细胞分裂后期,一种特异蛋白降解酶(APC)可通过消除姐妹染色单体间着丝粒的粘连而促进细胞的分裂进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过程中APC的含量
可发生周期性变化B.APC可作用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APC可作用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温度变化可通过影响APC的活性影响细胞的分裂进程【答案】C【解析】APC可以消除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故作用的时期是着丝点分离的时期,即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二
次分裂的后期。【详解】A、APC可以消除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故作用的时期是着丝粒分离的时期,即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如在有丝分裂过程中,APC的含量在后期会增加,其他时期会下降,会出现周期性变
化,A正确;B、APC可作用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着丝粒分裂的时期,B正确;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不发生着丝粒的分裂,故APC不能作用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D、APC是蛋白质,温度变化会影响APC的活性,故温度变化可通过影响APC的活性影响
细胞的分裂进程,D正确。故选C。【点睛】10.雄蛙和雌蛙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和XX,由于外界温度过高,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的蝌蚪发育成了能生育的雄蛙,让这只雄蛙在正常环境中和正常雌蛙交配(抱对),其子代中的雌蛙(♀)和雄蛙(♂)的比例是()A.♀:♂=1:1
B.♀:♂=2:1C.♀:♂=1:0D.♀:♂=0:1【答案】C【分析】性状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决定的,本题中一只正常的雌蛙的染色体组成是XX,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变成了雄蛙♂,但是染色体没有改变,所以这只雄蛙的遗传物质仍然是XX。【详解】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的蝌蚪发育成了能生育的雄
蛙,但染色体不变,性染色体组成仍为XX,正常雌蛙性染色体组成为XX,二者交配后,后代的染色体组成全部是XX,正常环境中染色体组成为XX的蝌蚪都发育成雌蛙,所以后代雌:雄=1:0,故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11.羊的毛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白毛羊产生的后代
中出现了黑毛羊,这种现象的遗传学名称以及产生的原因依次是A.性状分离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性状分离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受精的随机性C.性状重组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突变D.性状重组伴性遗传和减数分裂【答案】B【
详解】一对白毛羊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黑毛羊,这种现象叫做性状分离,同时说明该对白毛羊均为杂合子。该对杂合子的白毛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各产生了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在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导致
后代中出现了黑毛羊,即后代中黑毛羊产生的原因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受精的随机性,B正确,A、C、D均错误。故选B。12.如图C、H、O、N、P等元素构成大分子物质甲~丙及结构丁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图中丁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则单体1为氨基酸B.若图中物质丙能降低反应所需活
化能,则单体2为脱氧核苷酸C.若图中丁为原核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场所,则单体1为氨基酸,单体2为核糖核苷酸D.若图中物质甲是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储能物质,则单体3为甘油和脂肪酸【答案】B【分析】分析题图:单体1由C、H
、O、N构成,应是氨基酸,物质乙是蛋白质,单体2由C、H、O、N、P构成,为核苷酸,物质丙是核酸;单体3由C、H、O组成,应该是单糖,物质甲是多糖。【详解】A、若图中丁能被碱性物质染成深色,则丁为染色体,则物质乙为蛋
白质,单体1为氨基酸,A正确;B、若图中物质丙能降低活化能,丙是酶,酶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则丙可以表示RNA,单体2为核糖核苷酸,B错误;C、若图中丁是一种细胞器,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应该是核糖体,则单体1为氨基酸,单体2为核糖核苷酸,C正确;D、若图中物质甲是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储能物质
,且元素组成是C、H、O,表示脂肪,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D正确。故选B。1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只存在于DNA分子的一条链上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染色体、DNA、基因都是遗传物质D.一个DNA分子中只有一个
基因【答案】B【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详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可见基因存
在于DNA分子的两条链上,A错误;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C、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D、一个DNA分子中有多个基因,D错误。故选B。14.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0.
25,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A.0.25B.4C.1D.0.75【答案】A【详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T)/(G+C)的比值在两条单链以及双链中是相等的,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G+C
)=0.25,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也是0.25,故选A。15.下图是人类某遗传病的家系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
Ⅱ-1和Ⅱ-2若再生一个女儿,患该病的概率为1/2D.Ⅲ-1和某正常女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3【答案】A【详解】根据Ⅱ-1和Ⅱ-2均为患者,后代女儿正常,则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项正确,B项错误;Ⅱ-1和Ⅱ-2若再生一个女儿,患该病的概率为3/4,C项错误;Ⅲ-1
的基因型为1/3AA、2/3Aa,和某正常女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3)×(1/2)=1/3,D项错误。【点睛】根据系谱常见特征快速判断遗传病性质:(1)双亲正常,女儿患病,则该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双亲患病,女儿正常,
则该病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6.已知部分密码子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GUA—缬氨酸;AUG—甲硫氨酸;CAU—组氨酸;UAC—酪氨酸。下图中tRNA可携带的氨基酸是()A.缬氨酸B.甲硫氨酸C.组氨酸D.酪氨酸【答案
】D【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tRNA分子的结构图,其一端的3个碱基为反密码子,其读取方向为“3′端→5′端”即AUG,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详解】由图可知该tRNA的反密码子是AUG,则mRNA上密码子应为UAC,对应的是酪氨酸。故选D。17
.下列有关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倍体无子西瓜是用生长素处理单倍体西瓜幼苗获得的B.三倍体无子西瓜因其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而无法产生种子C.秋水仙素可以促进三倍体无子西瓜果实的发育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大量三倍体
无子西瓜幼苗【答案】D【详解】A.三倍体无子西瓜是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得到的种子种下去是三倍体植株,A错误;B.三倍体无子西瓜因同源染色体有3条,联会时出现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而无法产生种子,B错误;C.秋水仙素处理可使细胞中染色体数
加倍,生长素能促进三倍体无子西瓜果实的发育,C错误;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三倍体无籽西瓜的细胞,可获得大量幼苗,D正确;答案选D。18.用多培体育种获无子西瓜和用生长素处理获无子番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无子西瓜属于单倍体植株B.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变异属于不
能遗传的变异C.生长素处理获得番茄无子的变异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D.无子番茄植株扞插后长出的植株仍结无子果实【答案】C【分析】三倍体因为原始生殖细胞中有三套非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出现联会紊乱,因此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详解】A、无子西瓜属
于三倍体植株,A错误;B、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变异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错误;C、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功能制成,而生长素不会改变番茄的遗传物质,所以不能遗传,C正确;D、无
子番茄植株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扞插后长出的植株不能结无子果实,D错误;故选C。19.一种植物只开红花,但在红花中偶然出现了一朵白花,若将白花种子种下去,它的后代都开白花,其原因是()A.自然杂交B.基因突变C.基因重组D
.染色体变异【答案】B【分析】开红花的植物偶然出现了一朵白花,即这一植物在花的颜色上出现了差异,即变异。变异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可以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详
解】A、一种植物只开红花(为纯合子),自然杂交只能开红花,A错误;B、根据题意,一株红花植株上开满红花,其中仅出现一朵白花,最可能的情况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结果,从而导致性状改变,B正确;C、基因重组是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C
错误;D、染色体变异使得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但并不会使得形成等位基因,从而出现新性状,D错误。故选B。20.关于生态系统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
率也会发生改变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长期使用农药,害虫的抗药基因频率会定向增大【答案】C【分析】1、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详解】A、人工鱼塘生态系统可以人工投喂饲料,流经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含的化学能,因此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A正确;B、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基因突变、个体迁移、
自然选择等,因此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B正确;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所以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仅仅是新物种的形成过程,C错误;D、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农药对变
异进行定向选择,导致抗药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逐步升高,D正确。故选C。2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他们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C
.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答案】B【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
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详解】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他们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
的有机体,A正确;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B错误;C、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正确;D、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正确。故选B。22.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质和细胞膜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DNAC.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乳酸菌和酵母菌都是原核生物【答案】D【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型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
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质和细胞膜,A正确;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属于细胞生物,都含有DNA,B正确;C、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C正确;D、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D错误。故选D。23.人的横纹肌中有球状蛋白、味蕾上有味觉蛋白、红细胞里有血红蛋白,这些蛋白质在不同细胞中发挥着不同作用,这是因为()A.组成这些蛋白质的单体结构通式不同B.连接氨基酸的化学键不同C.这些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不同D.这些蛋白质有各自独特的结构【答案
】D【分析】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详解】A、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相同,A错误;B、氨基酸之间都是通过肽键相连,B错误;C、氨基酸
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再盘曲折叠形成蛋白质,C错误;D、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造成这些蛋白质有各自独特的结构,D正确;故选D。24.下列物质由3种元素组成的是()A.磷脂B.核酶C.麦芽糖
D.ATP【答案】C【分析】磷脂、核酶、ATP均由C、H、O、N、P元素组成,麦芽糖由C、H、O组成。【详解】A、磷脂由C、H、O、N、P元素组成,A错误;B、核酶是RNA分子,RNA的组成元素为C、H、O、N、P,B错误;C、麦芽糖属于糖类,元素组成是C、H、O,C正确;D
、ATP的组成元素是C、H、O、N、P,D错误。故选C。25.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错误的是()A.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透气B.储藏水果、粮食的仓库需要适当降低温度C.利用葡萄、麦芽和酵母在通空气的条件下可酿酒D.皮肤
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需要打破伤风疫苗【答案】C【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
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
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详解】A、花盆松土透气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有利于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系生长,并能促进其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同时可避免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导致植物烂根,A正确;B、储藏水果、粮食的
仓库适当降低温度,可通过降低呼吸酶的活性而降低呼吸作用,进而降低有机物的损耗,利于储存,B正确;C、利用葡萄、麦芽和酵母酿酒是利用了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原理,故不能一直通空气,C错误;D、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为避免破伤风杆菌的大量繁殖造成感染,要及时清理伤口并打破伤风疫苗,D正确
。故选C。26.下列实验中,既需要使用显微镜又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的是A.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和蛋白质B.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C.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答案】B【分析】由于染色体是无色的,需经碱性染料
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详解】A、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中的还原糖含量需要加入斐林试剂,并进行水浴加热,检测蛋白质需要加入双缩脲试剂染色,但二者均不需要显微镜观察,A错误;B、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
分裂的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B正确;C、叶绿体色素的提取需要进行研磨,而分离时需要用层析液,既不需要使用显微镜又不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C错误;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
复原实验,选择的是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液泡中含有色素,因而不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D错误。故选B。27.下列关于蓝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发生基因突变B.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C.可以进行有丝分裂D.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C【分析】原核
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详解】A、蓝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可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B、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B正确;C、原核生物不能
进行有丝分裂,进行二分裂,C错误;D、蓝细菌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D正确。故选C。28.如图所示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A.有丝分裂中期B.有丝分裂前期C.减数分裂Ⅰ后期D.减数分裂Ⅱ后期【答
案】D【分析】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经历减数分裂Ⅰ后,染色体减半。在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初级和
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都是不均等分裂,第一极体均等分裂。【详解】据图可知,图中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着丝点)分裂,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分裂Ⅱ后期),D正确,ABC错误。故选D。29.同源染色体是指()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2条染色体B.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
任意两条染色体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染色体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2条染色体【答案】D【分析】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
做联会。由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详解】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是连接在同一个着丝点上2条姐妹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形成两条相同染色体,A错误;B、一
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只有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能够配对的才是同源染色体,B错误;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是相同染色体,
C错误;D、联会是指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因此减数分裂中配对的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D。30.下列实验中需要始终保持细胞的活性和结构完整性的是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噬菌体侵
染细菌的实验C.肺炎双球菌由R型转化为S型D.探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答案】C【分析】观察DNA和RNA的分布,用盐酸水解时细胞已经死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可以裂解细菌,使细菌死亡;只有活的肺炎双球菌才可能发生转化。
【详解】A、观察DNA和RNA的分布,用盐酸水解时细胞已经死亡,A错误;B、噬菌体可以裂解细菌,使细菌死亡,B错误;C、肺炎双球菌由R型转化为S型,必须保持细胞的活性和结构完整性,C正确;D、探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需要DNA分子做模板,满足DNA复制的条件即可,不需要
活细胞,D错误。故选C。31.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脱氧核糖核苷酸B.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中,解旋和复制是同时进行的C.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会发生DNA分子复制D.DNA分
子复制的过程中,不需要消耗能量【答案】B【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
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详解】A、DNA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将双链之间的氢键打开,在DNA酶的作用下可以将DNA分解成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B、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中是边解旋边复制,即解旋和复制是同时进行的,B正确;C、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的间期会发生DNA分子复制,C错误;D、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中,需要消耗ATP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B。3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男性色盲患者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其外祖父B.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则无耳垂为隐性性状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D.杂合子测交的后
代都是杂合子【答案】B【分析】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患红绿色盲的男性体内的致病基因来自于母亲,而母亲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外祖父,也可能来自外祖母。【详解】A、患红绿色盲的男性体内的致病基因来自于母亲,而母亲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外祖父,也可能来自外祖母,A
错误;B、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表明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这时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产生的性状为隐性性状,B正确;C、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会出现纯合子,例如Aa自交,后代为AA:Aa:aa=1:2:1,纯合子概率为1/2,C错误;D、杂合子的测交后代有杂合子,也有纯合
子,例如Aa测交,后代Aa:aa=1:1,D错误。故选B。33.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形态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Ⅰ片段上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B.Ⅱ片段的存在决定了X
、Y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联会行为C.由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D.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Ⅰ片段是X染色体特有的区域,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分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片段是X和Y染色体
的同源区,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男女患病率不一定相等;Ⅲ片段是Y染色体特有的区域,其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而且Ⅲ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即伴Y遗传。【详解】A、Ⅰ片段上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属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A正确;B、Ⅱ
片段是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减数分裂时该区段存在联会行为,B正确;C、Ⅲ片段是Y染色体特有的区域,其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Y遗传病,所以Ⅲ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C正确;D、X、Y染色体为同源
染色体,D错误。故选D。34.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高产青霉菌的培育方法是诱变育种B.常规杂交育种是培育新品种的有效手段C.单倍体育种获得的个体不一定是纯合子D.三倍体西瓜无籽的原因是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答案】D【分析】1、杂交育种:杂交→自交→选优,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诱变育种:利用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3、单倍体育种:通过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获得,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4、多倍体育种: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详解】A、高产青霉菌的培育属于诱变育种,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A正确;B、杂交育种能够将同种生物不同的优良性状组合到一个新品种上来,所以杂交育种仍然是培育新品种的有效手段,B正确;C、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得到的不一定
是纯合子,例如AAaa获取的单倍体可以是Aa,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是AAaa,是杂合子,C正确;D、三倍体西瓜由于体细胞中具有三个染色体组,即同源染色体有3条,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由于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因此所结西瓜中没有种子,D错误。故选D。35.下列不能体现生物进化中细胞和
分子水平的证据的是()A.古细菌中都含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B.细胞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C.人与黑猩猩的基因组差异仅为3%D.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答案】D【
分析】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看,生物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如都能进行新城代谢,细胞都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揭示了当今生物种类亲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它们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
,从而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但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详解】A、古细菌中都含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这是细胞水平的证据,A正确;B、细胞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这揭示了细胞生物都有共同的起源,属于细胞学证据,B正确;C、人与黑猩猩的基因组差异仅为
3%,这是分子生物学在进化方面的证据,C正确;D、化石的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D错误。故选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8小题,共50分。36.下图1为细胞合成与分泌淀粉酶的过程示意图,图2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细胞结
构或物质。请回答问题:(1)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控制该酶合成的遗传物质存在于[4]_________中。(2)图1中,淀粉酶先在核糖体合成,再经[2]_________运输到[1]_________加工,最后由小泡运到细胞膜外,整个过程均需
[3]_________提供能量。(3)图2中,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的是图中[5]_______,帮助某些离子进入细胞的是________(填图中序号)。【答案】蛋白质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糖蛋白6【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1表示高尔基体,2
表示内质网,3表示线粒体,4表示细胞核。图2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5表示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6表示通道蛋白。【详解】(1)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其是由4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控制合成的。(2
)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先在核糖体合成,然后先后经过2内质网和1高尔基体的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的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且整个过程需要3线粒体提供能量。(3)图2中5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间的
识别有关;6是通道蛋白,可以帮助某些离子进入细胞。【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泌蛋白的形成与分泌过程、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点,准确判断图1和图2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的名称,进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37.如图所示为洋葱表皮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细胞吸水力和原生质体相对体积(正常状态为1.0)的相互关系图解。据图回答问题(涉及要用的试剂从供选择试剂中选择)。材料和用具:紫色洋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滴管等。供选择试剂:清水、
质量浓度为0.1g/mL的KNO3溶液、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质量浓度为0.5g/mL的蔗糖溶液。(1)由B→C的过程中,细胞应处于哪种试剂中?______。细胞液的浓度变化是______。(2)若B→A过程发生后可自动发生A→B过程,应怎样完成实验
操作?第一步:将一小块紫色洋葱表皮平展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中,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______紧紧地贴着细胞壁。第二步:在盖玻片一侧滴入质量浓度为______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
重复几次,使洋葱表皮完全浸没,用显微镜观察。说明选择该试剂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选择一种试剂在完成B→A过程后,无论再用哪种试剂,A→B过程都不能发生
,则所选择的试剂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清水逐渐变小(2)原生质层0.1g/mL的KNO3K+和NO3-会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使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从而使外界的水自动进入细胞,质
壁分离自动复原(3)0.5g/mL的蔗糖溶液该溶液浓度过高,在该溶液内细胞过度失水死亡,质壁分离不能复原【分析】根据图文分析,当细胞相对体积高于1.0时,细胞内的水较多,相对于正常情况下为吸水;当细胞相对体积低于1.0时,细胞内的水较少,相对于正常情况下为失水.置于质量浓度为0
.3g/mL的蔗糖溶液时,细胞可质壁分离,再换低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时,细胞可复原;置于质量浓度为0.1g/mL的KNO3溶液时,细胞可先质壁分离再自动复原;置于质量浓度为0.5g/mL的蔗糖溶液时,细胞
先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详解】(1)由B→C的过程中,细胞相对体积高于1,则细胞处于清水中,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小。(2)第一步:将一小块紫色洋葱表皮平展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中,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原生质层紧紧地贴着细胞壁等现象。第二步:在盖玻片一
侧滴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KNO3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洋葱表皮浸入到KNO3溶液中。选择该试剂的原因是K+和NO3-会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使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从而使外界的水自动进入细胞,质壁分离自动复原。(3)选
择质量浓度为0.5g/mL的蔗糖溶液可以使细胞分生质壁分离,但由于该溶液浓度过高,细胞会由于失水过度而死亡,不能发生复原过程。【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条件,对题图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提升学生理
解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相关实验内容以及应用。38.酵母菌是制作马奶酒的重要发酵菌种之一,科研人员对马奶酒中的酵母菌菌株进行研究。请回答问题:(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大量___
______,为其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_________。(2)马奶中含有的糖类主要为乳糖。某些微生物可将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酵母菌可利用这些单糖发酵产生酒精,从而制成马奶酒。科研人员研究野生型酵母菌和马奶酒
酵母菌的发酵情况,结果分别如下图所示。①据图可知,野生型酵母菌首先利用_________进行发酵,当这种糖耗尽时,酒精产量的增加停滞一段时间,才开始利用_________进行发酵。②分析图中曲线,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马奶酒酵母菌在利用葡萄糖、半乳糖或产生酒精等方面
的不同点:_________。(3)马奶酒酵母菌不同于野生型酵母菌的营养利用方式,使其种群数量增加更快,这一优势使马奶酒酵母菌更好地_________富含乳糖的生活环境。【答案】能量CO2葡萄糖;半乳糖马奶酒酵母菌先利用的是半乳糖发酵产生酒精速度快酒精浓度高峰出现早适应【分析】1
.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酶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
酶20[H]+6CO2+少量能量(2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反应式:24[H]+6O2→酶12H2O+大量能量(34ATP)2.无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
: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酶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4[H]→酶2C2H5OH(酒精)+2CO2【详解】
(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为其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2)①据图可知,葡萄糖的浓度先于半乳糖下降,
可推知野生型酵母菌首先利用葡萄糖进行发酵,当这种糖耗尽时,酒精产量趋于平稳,不再增加,一段时间后随着半乳糖的浓度下降酒精产量再次上升,可推测葡萄糖消耗完后,野生型酵母菌才开始利用半乳糖发酵。②比较两图中的实验结果推测,与
野生型酵母菌相比,马奶酒酵母菌在利用葡萄糖、半乳糖方面显示的是马奶酵母菌先利用的是半乳糖,随之同时利用半乳糖和葡萄糖,在产生酒精方面马奶酒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速度快,由此导致了酒精浓度高峰出现早。(3)由实验结果可知,马奶酒酵母菌与野生型酵母菌的营养利用方式有所不同,即马奶酒酵母菌能够利用半
乳糖进行快速发酵,故此可推测马奶酒酵母菌比野生酵母菌能更好地适应富含乳糖的生活环境。【点睛】熟知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9.黄瓜种植范围广,营养丰富。选取生理状况良好的成熟黄瓜绿叶,用打孔器打出小圆叶片若干,倒入装有N
aHCO3溶液的大试管中,使用真空泵抽气使小圆叶片沉降到试管底部。适宜光照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每一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并计算平均时长。改变NaHCO3溶液浓度,重复上述操作,所得结果如图2。图1为黄瓜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图中
a~g为物质,①~⑥为反应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1中过程③为___,物质d是____。(2)若其他培养条件不变,降低图1中光照强度,则叶绿体中C3的含量变化情况为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上述实验目的是____。以每组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
的平均时长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相对值大小,合理的解释是____。(4)图2中C~D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叶圆片上浮至液面的时间延长,可能的原因是____。【答案】水的光解ADP增加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净光合作用速率越
大,叶肉细胞释放O2速率越快,叶片因叶肉间隙填充气体而上浮所需时间也越短。溶液浓度过高导致叶肉细胞失水,光合作用速率降低,氧气释放速率减慢,上浮时间延长。【解析】分析图1:a为吸收光能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泪囊体薄膜上,b代表氧气,c代表AT
P,d代表ADP,e为NADPH,即[H],f为NADP+,g为二氧化碳;①表示水分的吸收,②表示吸收的光能一部分用来形成ATP的过程,③表示水的光解,④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⑤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⑥表示暗反应过程中糖类等有机物的形成。分析图2:图示是叶圆片沉浮法测定光合作用的相
关曲线,图示结果表明随着碳酸氢钠浓度的增加,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先缩短后延长。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反应物,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增强,产生的氧气增多,叶片浮起来的时间变短。【详解】(1)由分析可知,图1中过程③为水的
光解,物质d是ADP。(2)若其他培养条件不变,降低图1中光照强度,光反应减弱,三碳化合物还原受阻,C3的消耗减少,短时间内其生成不变,最终C3的含量增加。(3)该实验中NaHCO3溶液可为黄瓜提供二氧化碳
进行光合作用,其自变量为二氧化碳的浓度,即纵坐标为上浮到液面的时间,可用来反应因变量净光合速率大小,故实验目的是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净光合作用速率越大,叶肉细胞释放O2速率越快,叶片因叶肉间隙填充气体而上浮所需时间也越短,故可用每
组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的平均时长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相对值大小。(4)NaHCO3溶液可为黄瓜提供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又作为黄瓜的外界溶液,图2中C~D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叶圆片上浮至液面的时间
延长,可能的原因是溶液浓度过高导致叶肉细胞失水,光合作用速率降低,氧气释放速率减慢,上浮时间延长。【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因素和叶圆片沉浮法测定光合作用的速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0.当你在做这份试题的时候,你身体内就有许多细胞在进行分裂,有些细胞在生长,有些细胞在衰老,有些细胞刚刚结束自己生命。请思考并完成以下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问题:(1)对于真核生物来说,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2)细胞分化是个
体发育的基础,就同一个个体来说,乳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的遗传信息__________,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3)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关于细胞
衰老机制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是自由基学说和____________学说。(4)若新冠病毒入侵人体,我们的免疫细胞会立刻启动对这些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清除,这个过程属于细胞生命历程中的____________,此过程对生物体是有____
______(填“积极”或“消极”)意义的。【答案】(1)有丝分裂(2)相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细胞的衰老,酶活性降低端粒(4)细胞凋亡/凋亡积极【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
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1)对于真核生物来说,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对于维持亲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2)就同一个个体来说,乳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的遗传信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乳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的遗传信息相同;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即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君
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细胞衰老,细胞中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关于细胞衰老,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是自由基学说和和端粒学说。(4)新冠病毒入侵人体,我们的免疫细胞会立刻启动对这些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清除,这个过程属于细胞生
命历程中的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具有积极意义。41.从4月17日起,一群由15头亚洲象所组成的象群从云南西双版纳出发“一路向北”迁徙,目前已经活动到云南玉溪市境内,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亚洲象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中国境内只有300头左
右,只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请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境内有300头亚洲象,这些大象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象群的_____;这15头象组成的象群属于_____。(2)据生物学家研究记载,亚洲象与非洲象杂交产生的后代无法存活,属于两个物种。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两种大象形成的基本环节包
含突变和基因重组、_____以及_____等三个基本环节。(3)早在两千多年前,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曾有亚洲象分布,但随着时间推移,已经看不到亚洲象的踪迹,导致其消失的原因不可能有_____(单选)A.某些类型的亚洲象不适应逐渐改变的环境B.环境导致亚洲象的基因发生定向突变C.突变产生了新的致
胚胎早亡的基因D.人类砍伐森林的面积大规模增加(4)我国环境保护组织与东南亚各国紧密保持联系,共同保护亚洲象,使得亚洲象近些年来的数量有所增加。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除了在物种这一层次展开外,还应该在_____和_____两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措施。【答案】(1
)基因库种群(2)自然选择隔离(3)B(4)基因生态系统【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2
、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详解】(1)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这15头象组成的象群属于一个种群。(2)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包含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及隔离,因此亚洲
象与非洲象这两个物种的形成,就经过了上述三个过程。(3)造成亚洲象绝迹的原因有:某些类型的亚洲象不适应逐渐改变的环境、突变产生了新的致胚胎早亡的基因、人类砍伐森林的面积大规模增加等,但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性向,因此环境导致亚洲象的基因发生定向突
变是错误的。故选B。(4)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除了在物种这一层次展开外,还应该在基因和生态系统两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措施。42.下图中编号A~F的图像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2n=2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
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取该植物解离后的花药,捣碎后置于载玻片上,滴加___________染色1~2min,压片后制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分布,以此作为判断该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依据。(2)上述细胞分裂图像中,图A所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___
________体,并且___________间发生交换。图E所示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3)图C所示的细胞处于减数第___________次分裂,该细胞中染色体、核DNA和染
色单体的数目用柱形图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4)请将上述观察到的细胞图像按减数分裂的时序进行排序:A→___________→F(填图中英文字母)。【答案】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或醋酸洋红)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自由组合一C→E→D→B【分析】图A是减数第一次
分裂前期,染色体发生联会,图B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图C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图D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2个子细胞,图E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F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形成四个子
细胞。【详解】(1)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中,需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或醋酸洋红)对染色体进行染色,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确定细胞所处的时期。(2)图A所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发生交叉交换。
图E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图C所示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该图所示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核DNA和染色单体的数目分别为24、48、48
。对应的柱形图如下:(4)根据分析可知,减数分裂的时序为:A→C→E→D→B→F。【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象,考查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根据图中染色体行为准确判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识记
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的步骤,明确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43.阅读科普短文,请回答问题。当iPSC“遇到”CRISPR/Cas9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在当今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分别于2012年和2020年获得诺贝尔奖,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当iPSC“遇到”CRISPR/Cas9能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呢?1958年,科学家利用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培养出胡萝卜植株,此项工作完美地诠释了“高度
分化的植物细胞依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然而,对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而言,类似过程却不那么容易。2006年,科学家将细胞干性基因转入小鼠体细胞,诱导其成为多能干细胞,即iPSC。该技术突破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难以实现重新分裂、分化的瓶颈,为
进一步定向诱导奠定了基础,也为那些依赖于胚胎干细胞而进行的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但是,这种技术需通过病毒介导,且转入的细胞干性基因可能使iPS细胞癌变。直到2012年,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源自细菌的CRISPR/Cas9系统可
作为基因编辑的工具,能对基因进行定向改造。例如,研究者将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病小鼠的体细胞诱导成iPS细胞,再利用CRISPR/Cas9对该细胞的β-珠蛋白基因进行矫正,并诱导该细胞分化为造血干细胞,然后再移植到障碍性
贫血小鼠体内,发现该小鼠能够正常表达β-珠蛋白。两大技术的“联手”,将在疾病治疗方面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1)由于细胞干性基因的转入,使体细胞恢复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成为iPS细胞,进而可以定向诱导成
多种体细胞。诱导成的多种体细胞具有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遗传信息。(2)iPS细胞诱导产生的造血干细胞向红细胞分化过程中,β-珠蛋白基因可以通过_______和_______过程形成β-珠蛋白。(
3)结合文中信息,概述iPSC和CRISPR/Cas9技术“联手”用于疾病治疗的优势_________。【答案】分裂、分化相同转录翻译CRISPR/Cas9技术可解决利用iPSC治疗过程中致病基因需要矫正的问题;CRISPR/Cas9技术可解决利用iPSC
治疗过程中的细胞癌变问题;iPSC使CRISPR/Cas9技术在疾病的治疗方面应用范围更广【分析】细胞分裂可使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均不会导致遗传物质改变。【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科学家将细胞干性基因转入小鼠体细胞,
诱导其成为多能干细胞,即iPSC”,可知由于细胞干性基因的转入,使体细胞恢复了分裂、分化的能力,成为iPS细胞,进而可以定向诱导成多种体细胞。该过程包括的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均不会导致遗传物质改变,故诱导成的多种体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2)iPS细胞诱导产生的造血干细胞向红细胞分化过程中,
β-珠蛋白基因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形成β-珠蛋白。(3)根据题干信息“研究者将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病小鼠的体细胞诱导成iPS细胞,再利用CRISPR/Cas9对该细胞的β-珠蛋白基因进行矫正,并诱导该细胞分化为造血干细胞,然后再移植到障碍性贫血小鼠体内,发现该
小鼠能够正常表达β-珠蛋白”,可知CRISPR/Cas9技术可解决利用iPSC治疗过程中致病基因需要矫正的问题;CRISPR/Cas9技术可解决利用iPSC治疗过程中的细胞癌变问题;iPSC使CRISPR/Cas9技术在疾病的治疗方面应用范围更广。【点睛】本题考查
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根据题文含义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