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3(解析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0 页
  • 大小 1.119 MB
  • 2024-09-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3年北京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3(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年北京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3(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年北京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3(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7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3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3年北京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3(解析版).docx,共(30)页,1.11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832a2ad6fd9cac7e6818740b70c64b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年北京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3(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本试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35个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8个小题(共

50分)。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

共35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以下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由沃森和克里克提出B.细胞学说指出生命结构的统一性C

.细胞学说指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D.细胞学说的诞生依赖于显微镜的发明和改进【答案】A【分析】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

物细胞)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3)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涉及德国的魏尔肖。2、细胞学说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

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详解】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A错误;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B正确;C、细胞学说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C正确;D、显微镜的发明帮助科学

家观察到细胞,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D正确。故选A。2.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参与细胞间传递信息的物质是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分析】分析题图,①是糖蛋白,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分子的亲水头部,④是磷脂分子的疏水尾部,⑤是蛋白质。【

详解】A、①是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密切相关,A正确;B、②是蛋白质,在物质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B错误;C、③是磷脂分子的亲水头部,不具有识别功能,C错误;D、④是磷脂分子的疏水尾部,不具

有识别功能,D错误。故选A。3.以下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水浴加热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砖红色B.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探究植物细胞

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应用了对比实验的科学方法【答案】A【分析】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详解】A、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水浴加热后溶液由蓝色变为砖红色,A错误;B、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

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原因是: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B正确;C、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过程中观察的指标可以是液泡体积的大小,由于液泡体积较大,因此只需要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即可,

C正确;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即将通入氧气进行有氧呼吸的一组与密封进行无氧呼吸的一组进行对比,D正确。故选A。4.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和ATP的合成均在细胞器内进行B.酶和A

TP均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C.ATP可为酶的合成提供能量或原料D.冬季人体内酶活性和ATP产量会降低【答案】C【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详解】A、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蛋白质的合成在核糖体,RNA的

合成主要是细胞核,ATP的合成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B、ATP不具有专一性,B错误;C、酶的合成需要ATP水解供能,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某些酶的化学本质

是RNA,C正确;D、人是恒温动物,故冬季人体内酶的活性不会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降低,D错误。故选C。5.下列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细胞内重要的贮能物质B.构成半胱氨酸的S只能位于R基上C.蛋白

质的变性是由于肽键断裂造成的D.不同细胞器膜上不可能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答案】B【分析】蛋白质是生活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详解】A、蛋白质不是储能物质,细胞中的重要储能物质是糖类,A错

误;B、氨基酸不考虑R基由C、H、O、N元素构成,若氨基酸含有S,则其一定位于R基上,B正确;C、蛋白质的变性是指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C错误;D、不同细胞器膜上可能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比如,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和线粒体内膜上均具有ATP合成酶,D错误。故选B。6.细胞呼吸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

实践中,下表中有关措施与目的均正确的是选项应用措施主要目的A蔬菜保鲜零下低温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B水稻生长定期排水避免无氧呼吸产物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C包扎伤口透气纱布促进伤口细胞的有氧呼吸D有氧运动提倡慢跑防

止无氧呼吸产生过多的酒精A.AB.BC.CD.D【答案】B【分析】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内部因素(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和环境因素(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等)。【详解】A、蔬菜保鲜应该在零上低温,A错误;B、水稻定期排水,可以避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毒害作

用,B正确;C、包扎伤口用透气纱布,可以避免厌氧菌的繁殖,C错误;D、提倡慢跑是为了避免无氧呼吸产生乳酸,D错误。故选B。【点睛】动物无氧呼吸不产生酒精,其产物是乳酸。大多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7.下图为“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①~④分别代表四条色素带。下

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中的色素为叶绿素bB.③的颜色呈现黄色C.②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D.④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小【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

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①胡萝卜素(橙黄色)、②叶黄素(黄色)、③叶绿素a(蓝绿色)、④叶绿素b(黄绿色)。【详解】A、色带①的色素含量最少,为胡萝卜素,A错误;B、色带②表示叶黄素,颜色是黄色,③为叶绿素a(蓝

绿色),B错误;C、色带②表示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C错误;D、色带④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扩散最慢,在滤纸条的最下面,D正确。故选D。【点睛】层析后在滤纸上通过扩散的速度可判断色素的溶解度,通过色素条带的宽窄可判断色素的含量。8.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

作用原理的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乳酸菌制酸奶时,应先通气后密封,利于乳酸菌发酵B.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可以抑制破伤风杆菌的繁殖C.增施农家肥可提高CO2浓度,以增强光合作用强度,提高作物产量D.连续阴雨,白天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答案】A【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乳酸菌是厌氧菌,在有氧存在时,会抑制乳酸菌发酵,A错误;由于氧气的存在能抑制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的繁殖,所以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

扎,可以抑制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的繁殖,有利于伤口的痊愈,B正确;增施农家肥,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农家肥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CO2等无机物,而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增施农家肥可提高CO2浓度,以增强光合作用强度,提高作

物产量,C正确;连续阴雨,白天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强度较弱,合成的有机物减少,此时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可通过降低酶的活性来减少呼吸作用强度,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D正确。9.下列关于酵母菌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

是A.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总是长于M期B.细胞周期包括细胞核分裂和胞质分裂C.细胞周期由分裂间隙期和分裂期组成D.各种酵母菌的细胞周期时间相同【答案】A【详解】A、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间期的时间长于M期,A正确;B、细胞周期中,细胞的分裂包括两个阶段即细胞核分裂和胞质分裂,B错误;C、

每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一个分裂期和一个分裂间期,分裂间期又包括一个合成期和合成期前后的两个间隙期,C错误;D、不同类型的酵母菌的细胞周期时间不同,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周期的概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特点,对细胞周期概念和分裂间期与分裂期特点的理解与运用是解

题的关键。1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不发生DNA的复制B.分化后的细胞中某些细胞器的数量会有差异C.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D.一般来说,细胞

的分化程度越高,其全能性越大【答案】B【分析】1、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2、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多个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一系列稳定性差异的

过程。【详解】A、细胞增殖过程中发生DNA的复制,A错误;B、分化后的细胞中某些细胞器的数量会有差异,如耗能多的细胞中线粒体多,B正确;C、人是多细胞生物,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不一定将使个体衰老死亡,但是个体衰老一定是由细胞衰老引起的,C错误;D、一般来说

,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其全能性难以表达,D错误。故选B。1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间期,细胞核内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B.前期,一对中心粒分开,有纺锤丝相连C.中期,染色体排列在垂直于纺锤体的中轴的平

面上D.末期,细胞中央出现许多小囊泡聚集成一个细胞板【答案】C【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

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间期在细胞核中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分子合成的转录过程,而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A错误;B、前期时,在间期复

制产生的一对中心体不是中心粒,移向细胞两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错误;C、中期着丝粒排列在垂直于纺锤体的中轴的平面上,C正确;D、植物细胞在分裂末期,在两个新细胞赤道板的位置会出现许多囊泡,形成细胞板,最终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动物细胞不形成细胞板,D错误。故选C。12.下列人体结构或

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A.一个四分体B.次级卵母细胞C.受精卵D.初级卵母细胞【答案】B【分析】1、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联会配对的一对染色体。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同

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详解】A、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A错误;B、次级卵母细胞是由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的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次级卵母细胞中

不含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C、受精卵相当于正常体细胞,存在同源染色体,C错误;D、初级卵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还没分离,所以存在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13.埃博拉病毒(EBOV)的遗传物质是RNA,如果埃博拉病毒(EBOV)的遗传物质在

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有()A.碱基、脱氧核糖、磷酸B.碱基、核糖、磷酸C.脱氧核糖核苷酸D.核糖核苷酸【答案】B【分析】核酸彻底水解后形成的产物是组成核苷酸的小分子物质,分别是五碳糖、碱基和磷酸。【详解】埃博拉病毒(EBOV

)的遗传物质是RNA,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一个核糖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所以如果埃博拉病毒(EBOV)的遗传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有碱基、核糖、磷酸,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核酸的组成。14.下列关

于真核生物中基因、染色体和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生物体性状的表现不受环境影响C.染色体分布在细胞核中D.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答案】B【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作用的物

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不进行分裂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详解】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A正确;B、生物体性状的表现受环境和基因的共同影响,B错误;CD、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作用的物质,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CD正确。故选B。15.双链DNA分子中,与鸟嘌呤配对的碱基是()A.腺嘌呤B

.胞嘧啶C.尿嘧啶D.胸腺嘧啶【答案】B【分析】双链DNA分子中,碱基遵循互补配对原则,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详解】A、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A错误;B、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B正确;C、DNA分子碱基中无尿嘧啶,C错误;D、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D错误。故

选B。【点睛】答题关键在于识记DNA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6.在下列生物的遗传中,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生物是()A.病毒B.大猩猩C.大肠杆菌D.支原体【答案】B【分析】孟德尔遗传规律描述的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遗传因子的变化规

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详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不进行有性生殖,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A错误;B、大猩猩是灵长类生物,进行有性生殖,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B正确;CD、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是原核生物,不进行有性生殖,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CD错误。故选B。17.

图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中可以看出,果蝇一个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B.该图表示雄性果蝇的染色体组型图C.Ⅱ、Ⅲ、Ⅳ表示果蝇的常染色体D.该果蝇产生的生殖细胞中,一半含有X染色体,一半含有Y染色体【答案】B

【分析】果蝇为二倍体生物,图中细胞含有X和Y染色体,应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图。染色体组型又称染色体核型。将某种生物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按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构成的图像,称为该生物的染色体组型。它体现了该生物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特征的全貌。【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果蝇一个体

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A正确;B、图中细胞含有X和Y染色体,该图应表示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B错误;C、Ⅱ、Ⅲ、Ⅳ与性别决定无关,为常染色体,C正确;D、该果蝇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生殖细胞中一半含有X染色体,一半含有Y染色体,D正

确。故选B。18.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基因重组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产生多种基因型C.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答案】D【详解】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

本来源,故A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基因重组的结果是出现多种基因型,故B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导致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故C正确;基因突变的特点具有害多利少性,故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

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9.六倍体普通小麦的染色体组成为AABBDD(A、B、D表示不同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一个Mlo基因。为获得具有广谱抗白粉病的普通小麦,科研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删除Mlo基因中的部分碱基,并通过杂交育

种获得一系列Mlo基因功能缺失的纯合突变体,发现只有每个染色体组Mlo基因功能均缺失的突变体才具有广谱抗白粉病的特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基因编辑技术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Mlo基因功能缺失的纯合突变体有8种C.该技术获得的广谱抗白粉病性状可以稳定遗传D.不同的纯合突变体杂交,子一代中均不具有

广谱抗白粉病的特性【答案】B【详解】,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编辑技术是删除Mlo基因中的部分碱基,属于碱基对的缺失,故该基因编辑技术依据的原理

是基因突变,A正确;设此小麦的基因型为AABBDD,设删除每个染色体组的一个Mlo基因中的部分碱基,得到的突变体的基因型为A1A1B1B1D1D1,二者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为AA1BB1DD1,F1自交,到的的F2中基因功能缺失的纯合突变体有A1A1B

BDD、AAB1B1DD、AABBD1D1、A1A1B1B1DD、A1A1BBD1D1、AAB1B1D1D1、A1A1B1B1D1D17种,B错误;广谱抗白粉病性状的个体为纯合子,因此可以稳定遗传,C正确;不同的纯合突变体杂交,后代均为杂合子

,而具有广谱抗白粉病的特性的个体是每个染色体组Mlo基因功能均缺失的纯合子突变体,因此不同的纯合突变体杂交,子一代中均不具有广谱抗白粉病的特性,D正确。20.化石记录显示:形成越早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的特点是()A.结构越简单,种类越多B.结构越复杂,种类越多C.结构越复杂,种类越少D.

结构越简单,种类越少【答案】D【分析】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根据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可以判定生物的进化顺序,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越古老,生物进化程度低,化石生物便越简单、低等。【详解】一般来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越多,种类相对越少;在

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越多,种类相对越多。D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化石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1.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再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麦芽糖和葡萄糖是淀粉的单体B.葡萄糖可以被人体

直接吸收C.该过程是水解反应D.淀粉是一种多聚体【答案】A【分析】淀粉属于多糖,淀粉初步水解产物是麦芽糖,彻底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详解】A、淀粉是生物大分子,其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因此葡萄糖是淀粉的单体,A错误,B、葡萄糖是单糖,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B正确;C、该过程是在酶参与催化下的水解反应,

C正确;D、淀粉是一种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的多聚体,D正确。故选A。22.将鸡蛋清稀释后,取2mL稀释液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中,振荡后混合均匀,再加入5滴双缩脲试剂B,振荡,观察溶液发生的变化。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用鸡蛋清稀释液检测蛋白

质时,需要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完成B.由于鸡蛋清稀释液中有蛋白质,所以鸡蛋清稀释液变成紫色C.用双缩脲试检测鸡蛋清稀释液产生了砖红色沉淀,说明鸡蛋清稀释液中有还原糖D.煮熟的鸡蛋清稀释液释液不会变成紫色,因为高温加热后,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

了改变【答案】B【分析】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详解】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A错误;B、鸡蛋清稀释液加入双缩脲试

剂后变成紫色,说明鸡蛋清稀释液中含有蛋白质,B正确;C、鉴定还原糖的试剂是斐林试剂,不是双缩脲试剂,所以鸡蛋清稀释液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且斐林试剂的用法需要水浴加热,本实验未加热,C错误;D、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

构,但不会破坏蛋白质中的肽键,所以高温加热的蛋白质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故选B。【点睛】识记与理解还原糖与蛋白质的检测试剂及检测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3.可以用于区别菠菜的叶片细胞和根毛细胞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B

.叶绿体C.液泡D.高尔基体【答案】B【详解】植物根毛细胞没有叶绿体,线粒体、液泡、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在菠菜的叶片细胞和根毛细胞中均含有,故选B。24.选择正确的方法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使用差速离心法可从细

胞匀浆中分离出各种细胞器B.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追踪光合作用中碳的转化途径C.构建物理模型能够概括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共同特征D.根据假说进行合理的演绎推理就能证明该假说是否正确【答案】D【分析】细胞器的分离方法:差速离心法;光合作用过程中,探究C的转移途径:同位

素标记法;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假说演绎法的内容:根据实验提出问题→提出假说解释问题→按照假说演绎推理→进行实验验证推理→分析实验结果获取结论。【详解】A、不同细胞器的比重不同,可以运用差速离心法分离不同细胞器,A正确;B、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光合作用过程中碳的转移途径

,B正确;C、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概括了DNA分子的结构的共同特征,C正确;D、证明假说成立,在演绎推理的基础上,要通过实验验证,D错误。故选D。25.下图是DNA和RNA组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DNA

和RNA中的N元素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B.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核酸全部分布于细胞核中C.RNA和DNA均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D.ATP水解后的产物可以作为RNA合成的原料【答案】D【分析】1、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DN

A;一类是R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

团,这个侧链基团用R表示。【详解】A、DNA和RNA中的N元素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其中N原子主要存在于氨基中,在蛋白质中氨基主要参与形成肽键,所以蛋白质中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A错误;B、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核酸即DNA主要存在于细胞

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少量的DNA,B错误;C、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某些大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核孔而进入细胞质内,比如细胞核内的RNA,但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C错误;D、ATP由一个腺苷(腺嘌呤+核糖)和三个磷酸基团构成,ATP水解掉2个磷

酸基团后,剩余的结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以作为RNA合成的原料,D正确。故选D。26.酵母菌、蓝藻、病毒的细胞都有的结构或物质是()A.叶绿体B.核酸C.核糖体D.细胞核【答案】B【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一种核酸组成。2、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一般1~10um)较大(1~100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

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增殖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共性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核酸等【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含叶绿体;蓝藻属于

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也不含叶绿体,A错误;B、所有生物都含有核酸,B正确;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C错误;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细胞核;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也不含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27.ATP中大量的化学能

储存在()A.腺苷内B.磷酸基团内C.腺苷和磷酸基团连接的键内D.高能磷酸键内【答案】D【分析】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其中储存了大量化学能。【详解】由分析可知,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ATP

的组成,需要学生牢记知识点。28.真核细胞中,葡萄糖可经需氧呼吸彻底氧化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糖酵解阶段葡萄糖中的化学能大部分以热能形式释放B.丙酮酸分解形成CO2,产生[H]和少量ATP,CO2可释放到细

胞外C.电子传递链阶段H2O分解成O2、H+和电子D.糖酵解和柠檬酸循环为电子传递链提供[H]和ATP【答案】B【解析】1、需氧呼吸的过程:(1)C6H12O6→酶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2)2丙酮酸+6H2O→酶

6CO2+20[H]+能量(线粒体基质);(3)24[H]+6O2→酶12H2O+能量(线粒体内膜)。2、厌氧呼吸的过程:(1)C6H12O6→酶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2)2丙酮酸+4[H]→酶2酒精+2CO2(细

胞质基质)或2丙酮酸+4[H]→酶2乳酸(细胞质基质)。【详解】A、糖酵解阶段葡萄糖中的化学能大部分储存在丙酮酸中,只释放少量能量,A错误;B、需氧呼吸中丙酮酸分解形成CO2的过程(即需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H]和少量的ATP,

B正确;C、电子传递链阶段[H]跟氧气结合生成H2O,释放大量能量,C错误;D、糖酵解和柠檬酸循环为电子传递链提供[H],但不需要提供ATP,D错误。故选B。【点睛】29.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乙→甲时期B.秋水仙素发

挥作用的时期是甲→乙时期(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C.乙→甲时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活动旺盛D.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答案】B【分析】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细胞分裂间期和

分裂期。特点: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题图分析,乙是起点又是终点。乙→甲是分裂间期、甲→乙是分裂期。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详解】A、乙→甲表示分裂间期,甲→乙表示分裂期。DNA加

倍发生在分裂间期,染色体加倍发生在分裂期,A错误;B、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在分裂期(甲→乙)的前期起作用,B正确;C、分裂间期,核糖体活动旺盛,分裂期高尔基体活动旺盛,因为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个,C错误;D、减数分裂时发生等

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图示的分裂为有丝分裂,D错误。故选B。30.关于细胞分裂,不正确的叙述是()A.蛙的红细胞分裂方式是无丝分裂,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B.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

此C.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答案】B【分析】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的基本形式;减数分裂是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中导致生殖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的分裂过程,它是有丝分裂的一种变形,由相继的两次分裂组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且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是由于同源染色体体分离所致。无丝分裂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详解】

A、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A正确;B、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B错误;C、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三种,C正确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而着丝点没有分裂,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正确。故选B。【点睛】31.将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与

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S型肺炎双球菌出现说明了DNA是“转化因子”B.转化产生的S型肺炎双球菌具有自然界中S型细菌所有特征C.肺炎双球菌遗传信息

的传递和表达过程都发生在拟核中D.图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直接转化而来【答案】A【分析】分析曲线图:S型细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随着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以及S型细菌的繁殖,S型细菌的数量

呈现S型曲线的变化。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随着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R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详解】A、该实验将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与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结果得到了S型细菌和R型细菌,S型肺炎双球菌出现说明了DNA是“转化因子”,A正确;B、在肺炎双球菌

转化实验中,转化产生的S型细菌与原S型细菌的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故不具备自然界中S型细菌所有特征,B错误;C、肺炎双球菌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如翻译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C错误;D、图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成的S型细菌繁殖而来,D错误。故选A。32.能使DNA

转录与复制过程同时进行的一组酶是()A.DNA酶、解旋酶、聚合酶B.解旋酶、连接酶、蛋白酶C.解旋酶、RNA聚合酶、DNA聚合酶D.肽酶、淀粉酶、连接酶【答案】C【分析】DNA的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DNA转录

需要RNA聚合酶;DNA连接酶连接的是DNA片段,DNA聚合酶是把脱氧核苷酸连接到DNA片段上;蛋白酶是将蛋白质水解为多肽的酶;肽酶将多肽水解为氨基酸,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详解】DNA转录需要RN

A聚合酶,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能使DNA转录与复制过程同时进行的一组酶是解旋酶、RNA聚合酶、DNA聚合酶,C正确。故选C。33.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豆荚绿色和饱满B.豌豆子叶黄色和豌豆花红色C.马栗色毛和羊黑色毛D.人的双眼皮和单眼

皮【答案】D【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详解】A、豌豆豆荚绿色和饱满是不同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豌豆子叶和豌豆花是同一生物的不同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马和羊是不同生

物,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D、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满足相对性状的概念,是相对性状,D正确。故选D。34.下列有关色盲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母亲正常,父亲色盲,女儿一定色盲B.父亲正常,母亲色盲,儿子不一定色盲C.双亲均正常,儿子有可能色盲D.双亲均正常,女儿有可能色盲

【答案】C【分析】色盲遗传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色盲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一定会传给女儿,据此可分析色盲遗传的特点。【详解】A、母亲正常,父亲色盲,女儿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来自母亲,不一定色盲,A错误;B、父亲

正常,母亲色盲,儿子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一定色盲,B错误;C、双亲均正常,母亲可能含有色盲基因,儿子有可能色盲,C正确;D、父亲正常,女儿不可能患色盲,D错误。故选C。35.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显微观察可以诊断镰刀型

细胞贫血症B.通过基因诊断可以确定某男性胎儿是否患血友病C.通过遗传咨询可以分析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D.通过B超检查可以检测胎儿是否患21三体综合征【答案】D【分析】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状,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2、通过基因检测可以确定基因的类型。3、通

过遗传咨询可以得出遗传系谱图,可以分析出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4、在B超下看不到染色体的情况。【详解】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状,可以通过显微观察红细胞的形状进行诊断,A正确;B、血友病属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通过

基因诊断来确定男孩体细胞内有无血友病基因,B正确;C、遗通过遗传咨询可以得出遗传系谱图,从而可以分析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并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C正确;D、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遗传病,在B超下看不到染色体变异的情况,

通过染色体检查才能判断胎儿是否患21三体综合征,D错误。故选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8小题,共50分。36.如图甲所示为生物体内细胞中某种大分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图乙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

的结构简式。据图回答:(1)若图甲中的物质B表示核酸分子,下列哪项不是它的功能_____。A.贮藏遗传信息B.控制着细胞的所有活动C.在合成蛋白质时是必需的D.是生物体和细胞的建筑材料(2)若图甲中的物质B表示纤维素,则单体A的中文名称是_____;

某物质由2个A参与合成,则该物质可以是_____,可以用_____试剂进行鉴定;以A为单位还可以合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3)若图甲中的物质B表示图乙所示化合物,则单体A的种类约为_____种,单体A的不同取决于_____。(4)图乙所示化合物为_____肽,利用单体A合成一分子该物质

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若一分子该化合物彻底水解,需要外界提供_____分子水,若要鉴定该物质,则需选择_____试剂。(5)若图甲中的B是鸟的羽毛,则它是一种_____状的蛋白质,它的名称叫_____。【答案】D葡萄糖麦芽糖本

尼迪特糖元淀粉20R基五724双缩脲纤维角蛋白【分析】分析甲图:甲所示为细胞内某种大分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化学元素组成单体A,单体A再脱水缩合形成大分子化合物B。分子乙图:乙图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该化合物含有4个肽键,是由

5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详解】(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若图甲中的物质B表示核酸分子,则其不是生物体和细胞的建筑材料。故选D。(2)若图甲

中的物质B表示纤维素,则其单体A是葡萄糖;某物质由2个A参与合成,则该物质可以是麦芽糖,麦芽糖属于还原性糖,可以用本尼迪特试剂进行鉴定;以A葡萄糖为单位还可以合成的物质有糖元、淀粉等多糖。(3)若图甲中的物质B表示图乙所示化合物,则单体A

为氨基酸,其种类约为20种,单体A的不同取决于R基团。(4)图乙所示化合物中含有4个肽键,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为五肽。利用单体A合成一分子该物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8×(5﹣1)=72;若一分子该化合物彻底水解,需要外界提供4分子水;若要鉴定

该物质,则需选择双缩脲试剂。(5)若图甲中的B是鸟的羽毛,则它是一种纤维状的蛋白质,它的名称叫角蛋白。【点睛】本题结合图解和多肽链结构示意图,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蛋白质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几种主要的化

合物及其基本组成单位和相关组成元素;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能分析乙图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37.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研究人员利用线虫和小鼠作为模型进行的研究发现,一种负责转运脂肪的卵黄脂蛋白可降低生物体的寿命。在线虫中,卵黄脂蛋白主要的作用是参与脂肪从肠道向机体细胞内

转移。研究人员通过遗传的办法减少线虫的卵黄脂蛋白,发现线虫的寿命会延长40%。研究人员推测,卵黄脂蛋白会抑制由于脂肪消耗所带来的延长寿命效应。细胞中的溶酶体脂解(脂肪降解)是脂肪代谢的重要途径,若发生①(1

)的现象,则表明卵黄脂蛋白通过抑制溶酶体脂解来降低延长寿命的效应。研究人员的进一步的实验证实了这一推测。随后,研究人员联想到另外一种寿命增加的模型——饮食限制。大量研究表明,吃得越少,活得越久。载脂蛋白B(小鼠的卵黄脂蛋白)的作用就是将肠道中摄入的脂肪

转移到生物体利用或储藏脂肪的组织中。研究人员发现,饮食限制的小鼠载脂蛋白B水平②(2),表明饮食限制也会调控小鼠的卵黄脂蛋白的合成。综合上述结果,研究者人员认为,生物体可以通过控制卵黄脂蛋白的合成来调节肠道中的脂肪运输,同时通过卵黄脂蛋白调节溶酶体脂解来影

响个体寿命。请依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脂肪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__________物质,检测脂肪可以用苏丹Ⅲ染液来染色,用__________洗去多余的染料,如果细胞中含有脂

肪可以被染成__________。(2)卵黄脂蛋白负责转运脂肪,体现了蛋白质的__________功能。结合脂肪后,卵黄脂蛋白一般呈球形,存在于球形外表面的是__________(填写“蛋白质”或者“脂肪”)。(3)完成文中空①:若发生__________的现象,则表明卵黄生成素通

过抑制溶酶体脂解来降低寿命。(4)完成文中空②:饮食限制的小鼠载脂蛋白B水平②__________(填写“较高”或者“较低”),表明饮食限制也会调控小鼠的卵黄脂蛋白的合成。【答案】(1)储能酒精橘黄色(2)运输蛋白质(3)溶酶体脂解减少(脂肪积累或脂肪分解少)(4)降低【

分析】研究发现,一种负责转运脂肪的卵黄脂蛋白可降低生物体的寿命。在线虫中,卵黄脂蛋白主要的作用是参与脂肪从肠道向机体细胞内转移。研究人员通过遗传的办法减少线虫的卵黄脂蛋白,发现线虫的寿命会延长40%.研究人员推测,卵黄脂蛋白会抑制由于脂肪消耗所带来的延长

寿命效应。溶酶体脂解(脂肪降解)是脂肪代谢的重要途径,若发生溶酶体脂解减少(脂肪积累或脂肪分解少)的现象,则表明卵黄脂蛋白通过抑制溶酶体脂解来降低延长寿命的效应。载脂蛋白B(小鼠的卵黄脂蛋白)的作用就是将肠道中摄入的脂肪转移到生物体利用或储藏

脂肪的组织中。研究人员发现,饮食限制的小鼠载脂蛋白B水平降低,表明饮食限制也会调控小鼠的卵黄脂蛋白的合成。据此答题。(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检测脂肪可以用苏丹Ⅲ染液来染色,用酒精洗去多余的染料,如果细胞中含有脂肪可以被染成橘黄色。(2)蛋

白质具有结构物质、运输、免疫、调节以及催化等功能,其中卵黄脂蛋白负责转运脂肪,体现了蛋白质的运输功能。结合脂肪后,卵黄脂蛋白一般呈球形,存在于球形外表面的是蛋白质(蛋白质是亲水物质,脂肪是疏水物质,卵黄脂蛋白外部是水环境

)。(3)研究发现,一种负责转运脂肪的卵黄脂蛋白可降低生物体的寿命。在线虫中,卵黄脂蛋白主要的作用是参与脂肪从肠道向机体细胞内转移。研究人员通过遗传的办法减少线虫的卵黄脂蛋白,发现线虫的寿命会延长40%。研究人员推测,卵黄脂蛋白会抑制由于脂肪消耗所带来的延长寿命效应。溶酶体脂解(脂肪降解)

是脂肪代谢的重要途径,若发生①溶酶体脂解减少(脂肪积累或脂肪分解少)的现象,则表明卵黄脂蛋白通过抑制溶酶体脂解来降低延长寿命的效应。(4)载脂蛋白B(小鼠的卵黄脂蛋白)的作用就是将肠道中摄入的脂肪转移

到生物体利用或储藏脂肪的组织中。研究人员发现,饮食限制的小鼠载脂蛋白B水平②降低,表明饮食限制也会调控小鼠的卵黄脂蛋白的合成。【点睛】本题考查了脂类的代谢,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38.色素缺失会严重影响叶绿体的功能,造

成玉米减产。科研人员诱变得到叶色突变体玉米,并检测突变体与野生型玉米叶片中的色素含量,结果如图1。请回答问题:(1)据图1可知,与野生型相比,叶色突变体色素含量均降低,其中_______的含量变化最大。(2)结合图2分析,叶

色突变体色素含量降低会影响光反应,使光反应产物[①]_________和NADPH减少,导致叶绿体_______中进行的暗反应减弱,合成的[②]_________减少,使玉米产量降低。(3)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叶色突变体的叶肉细胞

,其叶绿体可能出现_______等变化,从而导致色素含量降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答案】叶绿素aATP基质有机物数量、形态、结构【分析】图1描述的是野生型和叶色突变体中各种色素含量的比较,据图可知,叶色突变

体的各种色素含量均少于野生型,其中叶绿素a的含量减少的比例最大。图2为叶绿体结构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可进行水的光解形成氧气,同时光反应还能形成NADPH和ATP。暗反应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最终形成有机物。【详解】(1)据图1可知,与野

生型相比,叶色突变体色素含量均降低,其中叶绿素a的含量变化最大。(2)光合色素可捕获光能,用于光反应形成NADPH和ATP,叶色突变体色素含量降低会导致捕获光能减少,进而影响光反应,使光反应产物[①]ATP和NADPH减少,导致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减弱,合成的[②]有机物减少,使玉

米产量降低。(3)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叶色突变体的叶肉细胞,其叶绿体可能出现数量、形态、结构等变化,从而导致色素含量降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39.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1)甲图表示的是有丝分裂的_____期,此期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______条,DNA分子____________个。(2)乙图表示的是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__期,乙图有丝分裂过程相当于图丙中曲线的哪一段?________

____;乙图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____________。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时最好选择____________图进行观察。【答案】(1)中612(2)后DE1:1甲【分析】分析甲图: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

丝分裂中期;分析乙图:着丝点(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析丙图: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曲线,其中AB表示间期,BC表示前期,CD表示中期,DE表示后期,EF表示末期。【详解】(1)由于图甲细胞中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表示的

是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中期图;该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12个DNA分子。(2)乙细胞着丝点(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相当于图丙中DE段。由于着丝点(粒)分裂,染色体加倍后为8条,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1,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的形态最稳定,因此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应选择甲图进行观察。40.为选育光反应效率高、抗逆性强的甜瓜品种,科研人员用正常叶色甜瓜和黄绿叶色甜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正常叶色为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2)实验二为______

实验,可检测实验一产生子代个体的_________。(3)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的结果,推测控制该性状的基因遗传符合_________定律,如果用G、g代表控制叶色的基因,则实验一的亲本中,正常叶色甜瓜的基因型为______

___。【答案】显性正常叶色甜瓜和黄绿叶色甜瓜杂交后代全部为正常叶色(实验一的子代全部为正常叶色)测交基因组成(配子类型及比例)分离GG【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

独立遗传给后代,按照基因分离定律,杂合子产生的配子是2种基因型,比例是1:1;可以用测交实验进行验证。【详解】(1)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题目中正常叶色甜瓜与黄绿叶色甜瓜杂交后代全表现正常叶色,据此可知正常叶色为显性性状。(2)实验二为测交实验,该测交检测实

验一产生子代个体的基因型和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3)实验二的结果为正常叶色与黄绿叶色的比例近似为1:1,可推测控制该性状的基因遗传符合分离定律,若控制叶色的基因用G、g代表,则实验一的亲本中,正常叶色甜瓜的基因型为GG。【点睛】熟知分离定律的实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能够用相关概念解答本题中的问题是必备的知识运用能力。41.B型血友病是编码凝血因子9的F9基因突变所致的一种遗传病。我国科学家构建了B型血友病模型小鼠,并尝试对模型鼠进行基因治疗,以探索治疗该病的新途径。请回答问题:(1)图1表示该病的发病机理。其

中①过程所需要的酶是________,②过程称为________,③过程表示F9基因发生碱基的________而引起碱基序列的改变,④代表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2)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B型血友病模型鼠的突变基因进行定点“修改”,并测

定凝血时间,结果如图2。结果表明小鼠的凝血能力得到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答案】(1)RNA聚合酶翻译替换GAC(2)部分恢复(提高)与血友病模型鼠相比,基因治疗的模型鼠的凝血时间显著缩短,但略长

于健康鼠的凝血时间【分析】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2、基因突变的类型: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3、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

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4、基因突变是点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在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5、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详解】(1)分析题图:图1中,①过程表示转录,所需的酶为RNA聚合酶,原料为四种

核糖核苷酸,模板是DNA的一条链;②过程表示翻译,原料为各种氨基酸,模板是mRNA;③过程表示F9基因发生碱基替换,A与T替换为C与G,而引起碱基序列的改变;F9基因相应碱基为CTG,转录时mRNA互补配对对应的碱基为GAC。(2)分析题图:图2中,基因治疗的模型鼠与

血友病模型鼠相比,基因治疗的模型鼠的凝血时间显著缩短,但略长于健康鼠的凝血时间,表明小鼠的凝血能力得到了部分恢复(提高),但未全部恢复。【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突变的相关应用,重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42.如图

是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果蝇是___性果蝇,体细胞中有___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有___对常染色体。(2)该细胞中有___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有染色体数___条。(3)一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染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答案】雌4324Ⅱ、Ⅲ、Ⅳ、Х【分析】果蝇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据图可知,图中共有8条染色体,该果蝇的性染色体为XX,则该果蝇应为雌性。【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该果蝇是雌性果蝇,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体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有3对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属于常染

色体。(2)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中有4条染色体。(3)一个染色体组包含三条非同源的常染色体和一条性染色体,即Ⅱ、Ⅲ、Ⅳ、X。【点睛】染色体组特点:①从染色体来源看,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②从形态

、大小和功能看,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各不相同。③从所含的基因看,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本物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43.请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20世纪60年代,有人提出:在生命起源之初,地球

上可能存在一个RNA世界。在原始生命中,RNA既承担着遗传信息载体的功能,又具有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现有很多证据支持“RNA世界论”的观点。例如,RNA能自我复制,满足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的要求;RNA既可作为核糖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能在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中作为DNA与蛋白质之间的信息纽带;科学家在原生动物四膜虫等生物中发现了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后,又陆续发现在蛋白质合成过程和mRNA的加工过程中均有核酶参与。蛋白质有更复杂的氨基酸序列

,更多样的空间结构,催化特定的底物发生化学反应,而RNA在催化反应的多样性及效率上均不如蛋白质。所以,RNA的催化功能逐渐被蛋白质代替。RNA结构不稳定,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突变。RNA还能发生自身催化的水解反应,不易产生更长的多核苷酸链,携带的遗传信息量有限。所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

功能逐渐被DNA代替。现今的绝大多数生物均以DNA为遗传物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DNA不含碱基U。研究发现碱基C容易自发脱氨基而转变为U,若DNA含碱基U,与DNA复制相关的“修复系统”就无法区分并切除突变而来的U,导致DNA携带遗传信息的

准确性降低。地球生命共同传承着几十亿年来原始RNA演绎的生命之树,生命演化之初的RNA世界已转变为当今由RNA、DNA和蛋白质共同组成的生命世界。(1)核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2)RNA病毒的遗传信息蕴藏在_________的排列顺序中。(3

)在“RNA世界”以后的亿万年进化过程中,RNA作为_________的功能分别被蛋白质和DNA代替。(4)在进化过程中,绝大多数生物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原因是:与RNA相比,DNA分子_________。a.结构简单b.碱基种类

多c.结构相对稳定d.复制的准确性高(5)有人认为“生命都是一家”。结合上文,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说明理由:_________。【答案】RNA碱基(核糖核苷酸)酶和遗传物质cd不认同:有的生物以DNA作为遗传物质,有的生物以RNA作为遗传物质认同:所有生物均以核酸

作为遗传物质【分析】1.RNA分为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tRNA(运载氨基酸)、rRNA(组成核糖体的重要成分),此外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2.RNA结构不稳定,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突变。RNA还能发生自身催化的水解反应,不易产

生更长的多核苷酸链,携带的遗传信息量有限,而且DNA携带遗传信息的复制准确性高。3.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DNA是细胞生物和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核酶的化学本质是RNA。(2)RNA病

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中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代表了遗传信息。(3)在“RNA世界”以后的亿万年进化过程中,RNA作为酶和遗传物质的功能分别被蛋白质和DNA代替,逐渐形成了由RNA、DNA和蛋白质共同组成的生命世界。(4

)a.DNA分子的结构比RNA相比更复杂,而且具有双螺旋结构,含有更多的核苷酸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a错误b.组成DNA的碱基种类与组成RNA的碱基种类数一样多,b错误;c.DNA的双螺旋结构比RNA的单链结构相对稳定,这是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原因之一,c正确;d.

题意显示DNA复制的准确性更高,更适合作为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cd。(5)这种开放性的试题只是要求学生写出对生命的看法,哪一种看法都行,只要自己提供的生物学的论据(必须是正确的)能够支持自己的论点就行,学生可围绕以下论点回答即可。如:不认同:有的生物以DNA作为遗传物质,有的生

物以RNA作为遗传物质认同:所有生物均以核酸作为遗传物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认真读题并能提取有用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知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回答相关的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

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