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8)页,5.52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5ecdaaea2cc3e167bdc1e77b8aa2cd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西华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2022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2021年7月21日,郑州24小时降雨量达到624.1毫米。其中,20日16时至17时,一小时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持续强降雨造成郑州城市内涝,交通、通信、供
水等系统受到严重影响。1.北斗导航系统在郑州救灾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A.提供灾情实时影像B.统计受灾人口数量C.分析雨区移动轨迹D.确定救灾人员位置2.为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下列做法合理的有()①灾前
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②洪水来临时及时向地势低平的地方转移③室内进水前,及时拉断电源,以防引发触电事故④灾后不吃洪水泡过的食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1.D2.C【解析】【1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北斗导航系统主要在于定位导航,可以
确定救灾人员位置,D正确;提供灾情实时影像,需要利用遥感技术,排除A;统计受灾人口数量和分析雨区移动轨迹依赖,地理信息系统,排除BC。故选D。【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为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可以从灾前、灾时和灾后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灾前需要注意及时关注天气预报以及灾害
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预防,①符合题意;洪水来临时应及时向高处移动,避免被洪水淹没,②不符合题意;如果发生室内进水,应及时拉断电源,避免对人身安全产生伤害,③符合题意;灾后重建和恢复过程中,要注意不吃洪水泡过的食物,避免对人体
产生伤害,④符合题意。因此C正确,排除ABD。故选C【点睛】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至关重要。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为灾情统计、灾
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利用信号接收设备可以进行精确定位,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或面临灾害风险时,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在防灾减灾领域,地理信
息系统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提供的地理数据,进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下图是某不稳定地区的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地最容易出现的地质灾害是()A.泥石流B.洪水C.地震D.滑坡4.对该地区的开发活动中,最不易造成负面影响的是()A.发展林业B.房屋附近修建鱼塘或小水库C.开采山坡上的矿藏D.山坡处的房地产开发5.对灾情的汇总分析评估,为制定减轻灾害方案提供依据,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
术是()A.RSB.GPSC.GISD.VAR【答案】3D4.A5.C【解析】【3题详解】结合图示信息可以看出,该地质灾害发生在破坏面以上,故为滑坡,D对;泥石流必须要有水的参与,A错;洪水属于气象灾害,B错
;地震一般发生在板块的交界处,C错。综上,本题选D。【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在图示不稳定的山区修建水库、开采矿产、修筑房屋都有可能导致该地地质结构受到进一步的破坏,从而引发地质灾害等负面影响,故B、C、D不合题意;发展林业有利于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减少灾害的发生,不易造成负面影响,A符合题意。根据题意,本题选A。【5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RS用于获取影像信息、监测灾情,A错;GPS用于定位,B错;GIS可用于分析、处理数据,提供方案,故C对;VAR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D
错。综上,本题选C。【点睛】滑坡的危害:1.摧毁农田、房舍;2.伤害人畜,造成生命财产损失;3.毁坏森林、道路以及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是我国频繁发生和重点防御的四大地
质灾害。如图为我国2009~2019年地质灾害年内发生数量百分比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我国地质灾害年内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植被B.岩层C.地形D.气候7.防御与减轻地质灾害的可行性措施有()①加强气象监测,及时发布天气预报②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③实施工程措施,完善水利设施④恢复
植被,修建预防滑坡、泥石流的护坡工程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6.D7.D【解析】【6题详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和秋季,且多暴雨,雨水对地表的冲刷作用强;我国大部分河流以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春末、夏秋季节河流进入汛期,河
流侵蚀、搬运作用增强,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5—9月,7、8月最为突出,D正确;植被在夏半年茂盛,不是地质灾害年内变化的影响因素,A错误;岩层、地形的年内变化较小,BC错误。故选D。【7题详解】加强气象监测
,及时发布天气预报;恢复植被,修建预防滑坡、泥石流的护坡工程等都是可行的预防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①④正确;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和实施工程措施,完善水利设施,与防御地质灾害无直接的关联性,②③错误。故
选D。【点睛】目前,从事地质灾害研究防治的专业人员已经可以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的背景条件划分出灾害的危险区,使人类活动避开危险区;并通过对灾害点的监测,及时捕捉灾害发生前出现的异常征兆,对灾害进行预测和预报,迅速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将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危害减
小到最低程度;在工程建设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工程勘测、设计、建设和营运等阶段,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现有的地质灾害,预防可能产生新的地质灾害;对危害较大,有治理条件和治理经费的地质灾害点进行治理,或为处于地质灾害危害区内的重要建筑物建设防护工程;将处于地质灾害规模大,又难以治理的地质灾害危险区
的人员和设施搬迁至安全地带。花蛤适宜生长于海水温度23~28℃、海水盐度3~3.5%的环境。每年3月后,中国北方的养殖户在潮间带投放花蛤苗种进行养殖。2016年9月初,T巿接连受到多个台风影响。台风过境后,当地养殖的花蛤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现象。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8.中国北方养殖的花蛤苗种主要投放至图中的()A.Ⅰ区域B.Ⅱ区域C.Ⅲ区域D.Ⅳ区域9.2016年9月初T市出现的花蛤死亡现象,主要是由于()A.海水盐度异常降低B.海水温度异常升高C.海水水质急剧恶化D.沿海风浪急剧增强【答案】8.B9.A【解析】【8题详解】平均
高潮位与平均低潮位之间的区域为潮间带,根据材料,中国北方的养殖户在潮间带投放花蛤苗种进行养殖。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9题详解】根据材料,花蛤适宜生长于海水温度23~28℃、海水盐度3~3.5%的环境。台风过境会带来
大量降水,稀释海水盐度,导致海水盐度异常降低,A正确,台风影响不会导致海水温度异常升高,B错误;台风过境,降水增加,风力大,海水流动性增强,不会导致水质急剧恶化,C错误;风浪增强不会导致花蛤死亡,D错误,所以选A。【点睛】潮间带,是指平均最高
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也就是,从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到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的水面,之间的范围。潮间带以上,海浪的水滴可以达到的海岸,称为潮上带。潮间带以下,向海延伸至约三十公尺深的地带,称为亚潮带。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0.
从地理位置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①南半球②北半球③高纬度地区④中低纬度地区⑤高海拔地区⑥低海拔地区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11.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A.寒冷干燥B.高温多雨C.温暖湿润D.炎热干燥12.依据人口分布的特征,可知下列四大地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A.亚马孙平原B.撒哈拉沙漠C.青藏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10.D11.C12.D【解析】【10题详解】由左图可知,200米以内的区域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大,说明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低海拔地区。由右图可以看出,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大的纬度带是北纬20°~60°,该区大部分是北
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因此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低海拔地区,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题详解】根据上题可知,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低海拔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
合人类居住,C正确,气候过于寒冷、炎热、潮湿、干燥都不利于人口居住,人口稀疏,A、B、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交通便利,人口稠密,D正确;亚马孙雨林纬度低,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合人们居住,人口稀疏,
A错误;撒哈拉沙漠气候过于干旱,不适合人们居住,人口稀疏,B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属高寒气候,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不适合人们居住,人口稀疏,C错误。故选D。【点睛】世界人口地区分布不均匀,中低纬度的临海、200米以下平原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下图示意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后,部分省级行
政区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流动比率(正值为流入,负值为.流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生育政策调整初期,经济增长可能面临人口增长与人才外流双重压力的省级行政区是()A.上海市B.江西省C.天津市D.浙江省14.从长期来看,人口因素对区域经济产出最有利的
省级行政区是()A.海南省B.辽宁省C.北京市D.广东省【答案】13.B14.D【解析】【13题详解】图中横坐标表示出生率,纵坐标表示流动比率,人口增长压力说明出生率高,人才外流压力说明人口流动率小于0,因此
应在图的第四象限(出生率的正轴、人才流动的负轴)中找,四个省中只有江西(简称赣)位于第四象限,B正确;上海(简称沪)位于第三象限,天津市(简称津)位于第二象限,浙江省(简称浙)位于第一象限,ACD错。故选B。【14题详解】人口出生率高增加快,人口流动率高,对经济发展最有利,应在图中的第一象限;
从图中看,辽宁省(简称辽)位于第二象限,北京市(简称京)位于第二象限,BC错;海南省(简称琼)位于第一象限,广东省(简称粵)位于第一象限,但广东省人口流动率高于海南,人口出生率较海南低,说明广东较海南更能吸引人口流动,更有利于经济产出,A错、D正确。故选D。【点睛】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利:1、
有利于迁入地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的迁入带来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经验,加快了生产方式的交流和发展。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外来人口迁入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3、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外来人口的迁入使人口的流动成为常态,有利于人员之间的交流。弊:1、外来人口的迁入给当地的各种基础建设带来压力,人口密度的增大,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来满足,如学校、住房等。近年来,在日本人口连续几年接近零增长甚至
负增长的情况下,东京都的人口数却一直保持着正增长状态。日本总务省的人口迁移报告(含外国人)显示,东京都2019~2021年净迁入人口数分别为8.3万、3.1万、0.5万人,2022年1月至5月累计净迁入人口约3.9万人,而总人口已达1400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东京都人口一直保持着正
增长状态,主要影响因素()A.医疗B.教育C.经济D.地形16.近几年来东京都人口迁移状况带来的影响有()①住房资源紧张②经济发展停滞③就业环境改善④基础设施压力增大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17.为应对现人口迁移状况,东京都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完善交通运输
网络B.完善社会养老体系C.严格控制城市房价上涨D.加强新城、卫星城建设【答案】15.C16.B17.D【解析】【15题详解】东京都人口一直保持着正增长状态主要是因为该地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大量人口迁入,使得人口正增长,C正确;医疗和教育水平高,不是最
主要的因素,AB错误;地形对人口的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根据上题,近几年来东京都人口迁移以人口迁入为主,人口增加会导致住房资源紧张,①正确;迁入人口带来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②错误;劳动力增加,导致就业竞争压力加大,③错误
;人口增加,基础设施压力加大,④正确;排除ACD,故选B。【17题详解】东京都现人口迁移以人口迁入为主,人口正增长,会导致交通拥堵、住房拥挤、环境压力和治安管理压力增大,加强新城、卫星城建设,可以缓解人口正增长带来的以上问题,D正确;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只能暂时缓解交通问题,A错误;迁入东京都的
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会减轻人口老龄化,完善社会养老体系不是有效的措施,B错误;严格控制城市房价上涨也不是东京都缓解问题的有效措施,C错误;故选D。是【点睛】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1)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
要原因。(2)A.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土壤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B.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讯发展;C.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中心改变;D.社会文化:文化教育的发展、家庭和婚姻、宗教信仰、种族差
异。读蒙古国某年人口国际迁移迁入国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8.蒙古国以学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的人口迁往的国家分别是()A.中国、美国B.中国、韩国C.中国、捷克D.美国、捷克19.蒙古国的国际人口迁
移,将()A.促使蒙古国人口数量减少B.缓解捷克和中国芳动力不足的问题C.促使蒙古国社会经济发展D.促进韩国和美国的文化交流【答案】18.C19.C【解析】【18题详解】读图可知,蒙古人口迁入到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主要以委派学习为主,迁入到捷克和韩国以就业为主,
其目的是提高经济收入,故蒙古国以学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的人口迁往的国家分别是中国、捷克,C选项描述正确,排除ABD,故选C。【19题详解】蒙古委派人口迁往国外学习,能提高其文化知识水平和科技素质,促使蒙古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蒙古向知识型社会迈进起
重要作用,C正确,从迁移原因可知,蒙古国的国际人口迁移还会回国,不会导致人口数量减少,A错误;蒙古国的国际人口迁移到捷克以就业为主,到中国以学习为主,不能缓解中国劳动力不足的问题,B错误;能够促进蒙古国与韩国、美国等国的文化交流,D错误,
故选C。【点睛】国际人口迁移是跨越国界或特定地域的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从其动机来分析归纳为政治原因的国际人口迁移和经济原因的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社会经济越发达,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但是,在
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对比城市与农村区域,发现许多国家普遍地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下图是中国未来10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图。根据材料信息,完成下面小题。20.中国结束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时间大约是()A.200
1年B.2018年C.2040年D.2070年21.出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直接原因是()A.经济发展水平B.人口城乡迁移C.人口自然增长率D.城乡二元体制制约22.为缩短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持续的时间,
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放宽农村人口生育政策B.通过政策,控制人口城乡迁移C.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文化事业D.大量吸纳境外移民【答案】20.C21.B22.C【解析】【20题详解】根据人口老龄化曲线,中国结束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时间大约是2035年左右,之
后城市老龄化水平高于农村,C正确,A、B、D错误,故选C。【21题详解】出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直接原因是人口城乡迁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务工,导致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市,B正确;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城乡二元体制制约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
。故选B。【22题详解】为缩短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持续的时间,放宽农村人口生育政策,不能改变劳动力迁移到城市的状况,A错误;我国目前人口迁移是自发性的,B错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文化事业,可以减少劳动力人口迁出,C正确;我国的人口数量较多,
环境人口容量有限,不适宜大量吸纳境外移民,D错误。故选C。【点睛】人口老龄化的原因:(1)人的预期寿命延长:长寿就是人的寿命增长,经济越来越发达、社会福利越来越好、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种
种因素共同作用后使得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2)出生率持续下降:受工作压力、生活水平、文化变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总人口出生持续下降,新生人口越来越少老龄人口越来越多,使得老龄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从而加剧了老龄化的速度。(3)劳动力人口迁移: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出务工成了大多数人改变生活现状
的途径。由于外出务工的都是青壮年人口,因此人口流出地的老龄化加剧,流入城市老龄化得到缓解。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3.有关该地区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①时期人口数量最大B
.③时期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C.④时期当地人口数量达最小值D.⑤时期老年人口比例很小24.④时期以后人口净迁入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变化B.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人口迁入量减小C.经济落后,大量人才外流D.留守儿童问题使父母返乡务工【答案】23.B2
4.A【解析】【23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①时期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之和大于0,人口仍在继续增长,人口总量不是最大,故A错。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故B正确。④时期人口迁移率与人口自
然增长率之和大于0,说明该地人口数量为增加状态,当地人口数量不是最小值,故C错。⑤时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说明人口出生率低,且经历了④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时期,说明该地区青少年人口比例较小、老年人口比例较大,故
D错。所以选B。【24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④时期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说明该地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进而说明该地经济发达,劳动力短缺,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外迁,就业机会减少,导致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少,故A正确,不是生态环境恶
化导致迁入量减小,故B错,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才,故C错,就业机会少,生活成本提高等原因,使农民工返乡务工,故D错。综上所述,故选A。【点睛】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
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兰州市位于陇西黄土高原的西部,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是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区。下表为兰州市人口容量(单位:万人)表。据
表完成下面小题。测算方法适宜人口容量最大人口容量基于国内生产总值311338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207344基于生态环境标准22734525.兰州市的适宜人口容量是()A.345万B.227万C.311万D
.207万26.由上表可知,制约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的关键因素是()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经济因素D.生态环境27.下列可能导致兰州市人口容量下降的是()A.社会经济水平提高B.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C.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D.丰富的自然资源【答案】25.D26.A27.
C【解析】【25题详解】根据人口容量的“短板”原理,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基于国内生产总值测算为311万人,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测算为207万人,基地生态环境标准指标测算为227万人,最小的是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测算的207万人,因此兰州市的适宜人口容量是207万人,D正确,
ABC错误。故选D。【26题详解】由上表可知,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测算为207万人,基于国内生产总值测算的适宜的人口容量为311万人,基于生态环境标准测算的为227万人,其中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最
少,因此制约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的关键因素是土地资源,A正确,CD错误;兰州市东西有黄河穿城而过,且没有给出水资源为指标测算的适宜人口容量,因此水资源不是制约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的关键因素,B错误。故选A。【27题详解】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中资源丰富程度、经济发展水
平、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ABD错误;消费水平和人口容量呈负相关,消费水平提高会使人口容量下降,C正确。故选C。【点睛】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发达
程度;资源丰富程度;消费水平。其中资源、经济、教育、对外开发及科技因素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截至2019年12月,叙利亚因战争约500万人出逃沦为难民,约旦政府已接纳叙难民50万,将其搬迁到城镇周边、中心村附近或其他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影响叙利亚环境承载力的
主要因素是()A.自然资源B.科学技术C.消费水平D.开放程度29.促成此次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A.矿产枯竭B.经济落后C.政策扶持D.教育需求【答案】28.A29.C【解析】【28题详解】结合已学知识,叙利亚北
部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南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干旱缺水,可见影响其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自然资源,A对;环境承载力也受到科技水平、消费水平和开放程度的影响,但对于叙利亚来说,不是主要因素,BCD错。故选A。【29题详解】据材料可知,约旦政府已接纳叙难民50万,将他们搬迁到城镇周边
、中心村附近或其他城市,说明促成此次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政府组织人口迁移,C对;和矿产枯竭、经济落后、教育需求关系不大,ABD错。故选C。【点睛】根据已学知识,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以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
的重要指标。为了估算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科学家们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环境人口容量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0.关
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②P'资源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④P为资源环境承载力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31.图示反映了()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③当人口规模低
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増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30.A31.D【解析】【30题详解】由图可知,P和P'表示的是当人口规模处于最佳人口规模时生活质量
最高,故P和P'表示的是人口合理容量,而不是资源环境承载力,②④错误;与P'相比,P点人口规模较小时是最佳人口规模,此时最佳生活质量较低,故P点的最佳人口规模是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①正确;与P相比,P'人口规模较大时是最佳人口规模,此时最佳生活质量较高,故P'点的最佳人口规模是
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③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①③正确,②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31题详解】由图可知,当人口规模小于人口最佳规模时,人口增长,生活质量会相应提高;当人口规模超过人口最佳规模时,人口继续增长,生活质量就会下降;即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
人口规模时,人口增长与生活质量呈为正相关;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增长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①②错误,③④正确,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
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与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而各自然地理要素又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图为“土壤
有机质含量随温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2.下列关于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有机质含量越高B.温度越高,有机质含量越低C.南方红壤贫瘠是因为气温较高,微生物对有机质分解作用
弱D.东北黑土肥沃是因为气温较低,有利于有机质积累33.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C.光热条件太差D.水分条件太差【答案】32.D33.A【解析】【32题
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有机质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先增后减,AB错误;南方红壤贫瘠是因为气温较高,微生物对有机质分解作用强,有机质含量低,C错误;东北黑土肥沃是因为气温较低,微生物对有机质分解作用弱,有利于有机质
积累,D正确;故选D。【33题详解】陡峭的山坡上,坡度较大,地表疏松物质易被外力侵蚀搬运,同时地表疏松物质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落,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快,所以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A正确,B错;不同位置的陡峭山坡光热水分条件不同,CD错。故选A。【点睛】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而干旱、高温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中国东北地区四季分明,夏秋多雨,植物繁茂,地上和地下均有大量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冬季漫长寒冷,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并转化成大量腐殖质累积于土体上部,形成土质肥沃的黑土。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34.
东北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低山丘陵区最主要的原因是()A.植被生长迅速B.地形平坦,土层深厚C.微生物分解缓慢D.成土母质矿物质多35.在适宜的日照和温度条件下,岩石表面发育为“年幼”土壤的主要原因是()A
.流水的沉积作用B.风力的侵蚀作用C.苔藓类生物活动D.高等植物的生长【答案】34.C35.C【解析】【34题详解】东北平原气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所以其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低山丘陵区,C正确;土层深厚不是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B错误;东北平原植物生长量低于南方低山丘陵,A错误;成土母质矿物是土壤中矿物质的来源,但不是有机质的来源,D错误。故选C。【35题详解】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岩石发育成土壤需要经
过外力的风化作用形成成土母质,并可以为生物生长提供少量的营养物质,从而排除A、B选项。题中指出“年幼”土壤,主要指土壤发育的初期,土壤中的养分较少,肥力较低。高等植物的生长要求的肥力条件较高,难以在岩石表面上直接生长,而苔藓类等低等生物生长对养分要求较低,岩石表
面及风化物中,只有少量的营养物质,只能满足苔藓类生物生长的需要,苔藓类的生物活动不仅会促进岩石的风化,还可以为成土母质提供一定的有机质,促进土壤向成熟方向发展,所以在岩石表面苔藓类等低等生物的出现是成土过程开始的
标志,高等植物的生长,是成熟土壤形成的标志,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土壤形成影响因素:生物因素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的最活跃因素;气候因素是土壤系统发展变化的主要推动力;地形因素一般只是引起地表能量和物质的再分配;母质因素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二、综合题(共30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由于世界各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造成世界人口地理分布不平衡。南极洲因气候因素,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无定居居民的大洲,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图1
为2010年世界各洲人口分布示意图,图2为2050年世界各洲人口预测分布示意图。(1)据图1描述2010年世界人口分布特点。(2)说明影响世界各大洲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3)指出2010~2050年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并简述该大洲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带来的主要问题。【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
,亚洲、非洲、欧洲人口较多,其中亚洲最多,大洋洲最少;北半球多于南半球。(2)自然因素:气候适宜、地形平坦的平原和盆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区人口多。(3)非洲,资源短缺,就业紧张,社会治安差,环境压力大
等。【解析】【分析】本题以世界各大洲的人口数量变化图为背景,涉及人口的大洲分布特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人口增长的情况等相关知识,考查图表信息的阅读及获取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等。【小问1详解】由图1可知,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欧洲及美洲,亚洲人口最多,人口最少的是
大洋洲;从南北半球来看,北半球明显多于南半球。【小问2详解】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就是气候、淡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
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小问3详解】由图1和图2人口对比,可知非洲人口增长的数量最多,人口增长最快。人口增长过快会造成劳动力过多,造成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社会治安差等问题。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
边陲,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充足(年日照时间达2500~3500小时),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在“三山”和“两盆”周围有大量的优良牧场,牧草地总面积7.7亿亩,仅次于内蒙古、西藏,居全国第三。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
。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6,常住人口约为两千多万人,人口密度约为全国的1/10。(1)简述影响新疆人口容量的因素。(2)结合材料从限制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角度,说出新疆为提高人口容量可采取的措施。(3)新疆面积166
万km2,与新疆相比,日本面积小、矿产资源贫乏,所以日本环境人口容量更小,这种说法正确吗?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资源数量,尤其是水资源不足;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等。(2)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完善
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源输入;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等。(3)这种说法错误。相对新疆,日本面积小、矿产资源贫乏,但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环境人口容量更大。【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新疆为材料
设置试题,涉及人口容量及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位于我国西北边陲,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水资源不足,地理环境脆弱,社会经济
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稀少,人均消费水平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等。【小问2详解】新疆地区水资源短缺,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外联系,增加人才、资金等资源输入
,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等,实现可持续发展。【小问3详解】这种说法错误。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科技、资源、对外开发程度等,相对新疆,日本面积小、矿产资源贫乏,但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资源利用率高,可发展空间更大,环境人口容量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