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646.506 KB
  • 2024-10-2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5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精准解析】.docx,共(18)页,646.50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5bf37ee693b08b8b20aea085e0afa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其中带“*”的为选做题)1.美国学者克拉默(1897-1990)于1956年发表《历史发轫于苏美尔人》一书,列举这个民族最早发明

、发现或创造的事物,达27项,如最早的学校、最早的两院制议会、最早的历史学家、最早的爱情歌曲、最早的图书目录等等。如果再列举一组迄今为止所知最早或现存最早的发明创造是()①象形文字②楔形文字③阿拉伯数字④《

汉漠拉比法典》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苏美尔人创造了两河流域文明,发明了楔形文字,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故②和③是苏美尔人的发明;象形文字、阿拉伯数字分别是古埃及人、古印度人的发明,排除

。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2.认识历史必须借助史料。《石刻贝希斯敦铭文》记载了古代波斯国王大流士镇压起义的功绩:“伟大的神阿胡拉马兹达,他创造了这大地、天空。他创造了人类和人类的幸福。他立大流士为王,使之成为众王之王,众号令者之号令者。”以上材料反映古代波斯①宣扬君

权神授的观念②存在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③国王是政权最高主宰④实行等级严格的种姓制度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A【解析】【详解】《石刻贝希斯敦铭文》中宣称创造人类和人类幸福的“神”“立大流士为王,使之成为众王之王”,反映出古代波斯宣扬君权神授的观念,国王是政权最高主宰,说法①③符合题意

,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波斯王国存在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实行等级严格种姓制度的是南亚国家并非西亚的波斯,说法②④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BCD三项错误。3.9世纪时,英法等国国王为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自治特许证书,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因此选

择支持国王;12世纪末,城市培养的法学家逐渐成为国王统治机构的重要成员,教士已不再国家文官的唯一来源了。西欧城市的这一变化A.导致了封建国家的分裂B.得益于宗教改革的兴起C.有利于封建王权的加强D.制约了代议制民主发展

【答案】C【解析】【详解】9世纪时,英法等国的国王的做法获得了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强化王权。而12世纪时,城市培养的法学家取代教士成为国王统治机构的重要成员,这说明封建王权得到强化,教会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这些变化都有利于王权的加强,故C

正确;这些变化有利于加强王权,从而巩固国家统治,故排除A;宗教改革始于16世纪,与题目时间不符,故排除B;此时的西欧国家基本都是封建制度,不是代议制,故排除D。4.下列左侧为始铸于日本元明天皇和铜元年(公元708年)的“和同开珎”,仿照唐朝开元通宝铸造;右侧为朝鲜的“乾元重宝

”,仿造的是唐朝的乾元重宝。这些钱币能够印证①朝鲜和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②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③币制改革是大化改新的重点④儒家经典在朝鲜广为传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日本和朝鲜仿照唐朝的货币形制铸造本国货币,说明朝鲜和日本效仿中国的制度,同时也意味

着当时的唐朝实行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A正确;通过题干无法得出大化改新的重点是币制改革,而且题干信息并没有儒家思想的相关材料,排除B、C、D。5.在桑海帝国,穆罕默德·杜尔统治时期,把帝国分成十个省,各省均委派自己的亲信治理。他还指定一些

长官负责全国各个方面的行政管理,在廷巴克图和杰内等重要城市还派有总督。材料表明当时桑海帝国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B.城市治理日益凸显C.已经确立中央集权D.政治秩序逐渐稳定【答案】C【解析】【详解】桑海帝国通过行

省管理地方,同时在行政管理方面实行专人负责,这种举措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说明当时的桑海帝国已经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C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皇权的信息,排除A;题干主旨是国家管理而非城市治理,排除B;题干只罗列了桑海帝国的管理制度,并未提及管理效果,排除D。6.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

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由此可以得出A.新航路开辟经济和社会根源B.新航路开辟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动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答案

】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伊比利亚半岛”可排除D,材料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欧洲货币短缺,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这是从经济和社会根源方面解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材料没有体现;材料说的是新航路开辟,不

是工业革命,C不选。考点: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背景【名师点睛】对新航路的开辟的掌握需抓住“三个条件,四个人物,四大影响”:“三个条件”即西、葡王室的支持、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进步。“四个人物”

即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四大影响”即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发展。7.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

金和白银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

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现美洲新大陆后在此进行了疯狂地掠夺,给殖民地带来深重的灾难,也加剧了美洲殖民地和欧洲的差距,故“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故本题选A项。B项错误,应该是美洲和欧洲;C

项错在“阻碍”,应该是黄金和白银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向西航行,发现了新大陆,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

·发现美洲新大陆8.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的的的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D.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文艺复兴中肯定人的价值和欲望,宗教改革中主张因信称义,都是对人的重新审视,冲破了传统的束缚,故选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思想解放运动,没有能够提升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排除B;文艺复兴

和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天主教会,而非神学,排除C;文艺复兴中没有沉重打击罗马教会的统治,排除D。9.美国总统林肯在当选前的19世纪50年代说过“我很高兴看到一个劳动制度盛行于新英格兰,在这个制度下,劳动者当他愿意的时候就可以罢工,在这里他不被强迫在一切环境下工作,而且也不被束缚住和被强制去劳

动”。材料反映的实质是林肯A.支持工人运动争取合法的权益B.通过暴力方式废除黑人奴隶制度C.打击南方奴隶主确立北方优势D.完善资本主义制度促进社会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林肯所说的劳动制度下,劳动者不被强迫,

不被约束,是自由的劳动力,这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的结果,D正确;林肯是资产阶级代言人,其不可能支持工人运动,排除A;B与题无关,排除;林肯在当选后打击南方奴隶主,题干是其当选前的言论,排除C。10.如表摘自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

部分统计数据。从总体上看,此时法国工业化采煤业生铁蒸汽机农业人口1812—1831年1818—1828年1820—1828年1826年60万吨增加到176万吨11万吨增加到22万吨65台增加到625台全国总人

口31,850,000;从事农业人口有2225000人A.取得一定进展B.得到政府支持C.冲击农业发展D.侧重于重工业【答案】A【解析】【详解】从法国工业化的行业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采煤业、生铁、机器生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有一半的非农人口

,说明法国的工业有所发展,A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政府态度,排除B;仅从农业人口不能得出农业受到冲击,排除C;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是轻还是重工业是重点,排除D。11.19世纪中叶,两位年轻德国思想家撰写了国际

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文中写道:“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该

纲领①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②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③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④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是对《共产党宣言》的描述,该纲领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①③符合题意,B正确;②是《神圣家族》的内容,不符合题意;④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内容,不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错误。故选B。12.1602年,荷兰的大商人集股组成海外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公司

从政府那里得到了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广阔区域的贸易垄断权。公司有权代表国会对外宣战、签订条约、招募军队、在殖民地发行货币和任命官员等。这个公司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得了非洲的好望角,南亚的锡兰和马拉巴海岸,以及东南亚的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地。依据以上材料,关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介绍,正确的是A.荷兰建立东

印度公司旨在与英国争夺殖民地B.东印度公司有权在控制区域内制定合理的法律C.东印度公司推动了控制区域的工业化发展D.东印度公司利用国家给予的特权垄断对外贸易【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公司从政府那里得到了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广阔区域的贸易垄断权。公司有权代表

国会对外宣战、签订条约、招募军队、在殖民地发行货币和任命官员等”可知,荷兰东印度公司利用国家给予的特权垄断对外贸易,故D正确;由材料信息“这个公司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得了非洲的好望角,南亚的锡兰和马拉巴海岸,以及东南亚的

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地”可知,荷兰建立东印度公司旨在与葡萄牙争夺殖民地,故A错误;由材料信息“有权代表国会对外宣战、签订条约、招募军队、在殖民地发行货币和任命官员等”可知,东印度公司无权在控制区域内制定合理的法律,故B错误;此时还未到工业化发展阶段,故C错误。13.拉丁美洲人民经过艰苦

斗争,于19世纪20年代基本获得独立。如果从世界全局角度来观察,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改变了拉丁美洲的政治格局,而且也猛烈冲击了欧洲和美洲的封建制度。这表明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A.与世界各地革命运动相配合B.提高了拉美地区的国际地位C.有利于世界向近代社会转型

D.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彻底完成【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据材料“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改变了拉丁美洲的政治格局,而且也猛烈冲击了欧洲和美洲的封建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有利于世界向近

代社会转型,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故选C项。材料体现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但没有涉及它与世界各地革命运动相配合,排除A项;B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彻底”过于绝对,排除D项。1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库登霍夫—

卡莱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并发起了“泛欧运动”,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回响。这是因为A.战争削弱了欧洲的国际地位B.凡尔赛体系缓和了欧洲各国矛盾C.美国联邦制为欧洲提供了借鉴D.国际联盟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础【答案】A【解析】

【详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在欧洲进行,战争削弱了英法德等西欧国家实力,而美国在战争中实力大增,成为战后世界经济霸主,国际格局发生了变化,欧洲国际地位遭受挑战,正是在此背景下,库登霍夫—卡来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A正确;凡尔赛体系激化了法德矛盾

,排除B;美国联邦制确立时间是在1787年,与库登霍夫—卡来基的倡议提出时间相隔久远,而且“欧洲合众国”的构建模式不是联邦制模式,排除C;国际联盟中不仅仅有欧洲国家,而且德国在1926年才加入国联,排除D

。15.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俄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B.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C.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D.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答案】C【解析】【详解】

由材料“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可知,战时经济政策存在一定的弊端,中央政府的指令并未完全得到地方政府的推行,而是采取了相应的变通,故选C;材料只是提及

了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苏维埃政权的做法变通,没有提及这一做法施行后的效果,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国内战争时期,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在国家层面取消了自由贸易,故自由贸易不可能成为当时经济活动的常态,排除B

;粮食税完全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做法发生于国内战争结束后推行的新经济政策中,D项说法不符史实,排除。16.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是A.布尔什维

克党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B.工人武装控制了全国各大中心城市C.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重新分配土地D.前线士兵支持退出帝国主义大战【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在此时期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进行广泛的政治宣传,即使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在短时间壮大起来,也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提供了

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所以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是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武装起义首先在彼得格勒取得胜利,然后才扩展到其他地区,在此之前工人武装并未控制全国各大中心城市;农民的支持和士兵的要求是完成这一

转变的重要的外部因素,不是具有决定作用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内部因素,C、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7.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认为,争取权利的最佳方式“不是对罪恶的消极的不抵抗”,而是“对罪恶的积极的非暴力抵抗”。下列历史人物与他有类似主张的是A.华盛顿B.孙中山C.凯末尔D.甘地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比较基础,注意抓住题目的关键信息“非暴力抵抗”即可。甘地主张的“非暴力不合作”与“对罪恶的积极的非暴力抵抗”类似,D正确。A、B、C三项人物的思想主张没有符合题意的。【考点定位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民族解放运动革命家•甘地点睛:题目的核心是“非暴力抵抗”。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圣雄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其特点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这场运动一方面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鼓舞了人民士气

,而另一方面其妥协性也使得取得的成果并不彻底,不利于人民真正的觉醒。但总之,从这时开始,印度向着独立国家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18.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一张宣传海报:一只挣脱锁链的高举的手。这根“锁链”指A.德意志的四分五裂B.

缺少广大的海外殖民地C.经济大危机的打击D.《凡尔赛和约》的束缚【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时间“20世纪30年代”和德国海报的内容“一只挣脱锁链的高举的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德国法西斯宣扬摆脱

和冲破凡尔赛束缚的鼓动宣传,D项符合题意;德意志的四分五裂局面在19世纪70年代已经结束,A项错误;材料不是表明德国的殖民地的状况的,B项排除;经济大危机的打击是促使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不符合材料信息,C项排除。故选D。19.二战结束不久,美国总统顾问艾奇逊在讲话中暗中攻击苏联,被人们嘘下了台。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后,美国纽约市很多街区贴满了反对丘吉尔的各种标语,甚至群众还举行了大规模的抗议示威。这反映了A.英美对苏联的遏制失败B.苏联在二战后国际威望提高C.美苏两国人民都热爱和

平D.冷战遭到美国人反对【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艾奇逊暗中攻击苏联,被人们嘘下了台;“铁幕演说”遭到群众抗议示威,说明敌视苏联没有得到各界支持,反映苏联在二战后国际威望提高,故选B项;材料不

能证明失败,排除A;材料只涉及到美国,没有涉及到苏联,排除C;根据所学,冷战还没有开始,排除D。20.一战后,法国总理白里安第一次把实现欧洲统一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但最终被束之高阁。1946年丘吉尔号召建立欧洲合众国,敲响了

战后西欧联合运动的开场锣鼓;1950年春,英国提出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方案,为法国外交部长舒曼赏识,成为欧洲共同体历史的起点。这表明欧洲联合的主要目的是A.完成区域统一大业B.建立区域性经济集团C.追求资源分配的平衡D.大国追求区域的和

平【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中三次欧联合倡议背景是两次世界大战结束,核心是英法等大国试图解决德国问题,化解德国对欧洲安全的威胁,谋求欧洲的和平,故D项正确;欧洲一体化的目的并不是完成欧的統一大业,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建立区域经济集团

是战后的现象,实际上一战后法国总理白里安已经提出了欧洲联合的建议,故B项错误;资源分配只是欧洲联合的次要目的,而非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21.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

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

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共中央这一措施的目的在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与城乡差别无关,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并未改变苏联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排除;D项依

据材料时间“1953”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联已经实行农业集体化,排除。22.米尔斯海默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提到:“苏联领导人希望通过减少在欧洲的东西方安全竞赛、国内的政治体系自由化,来获得使用西方技术的权

利。但是这个方法却产生了事与愿违的结果。”上述方法A.直接导致了美苏两极格局瓦解B.加速了苏联解体进程C.使苏联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D.开始冲击斯大林模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国内的政治体系自由化”并结合所学可判断这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戈尔巴乔夫改革加速的的了苏联的解体,故选B;戈

尔巴乔夫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导致了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所以A项不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导致的结果,排除;戈尔巴乔夫改革加速了苏联解体,而不是使苏联经济进入停滞,排除C;赫鲁晓夫改革开始冲击斯大林模式,排除D。故选B。23.

二战后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例如印度的统治精英既接受西方基本的价值观,又注重发扬传统文化,崇尚甘地思想;新加坡、韩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又注重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华,这促使了A.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

的发展B.促进了本国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C.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D.中国儒家文化的发扬【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如印度、新加坡、韩国等国,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当地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使民族文化得以发展,故A项正

确;民族民主运动兴起是新兴的民族国家独立的前提,而材料强调的是新兴的民族国家独立后的建设,故B项错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是民族民主运动的结果,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儒家文化的发扬与印度无关,故D项错误。24.20世纪80年代末,

在世界技术贸易中,发达国家约占80%,发展中国家约占10%,苏联东欧国家亦占10%。这反映出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B.世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C.技术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主体D.科技领域内国际分工明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末,在世界技术贸易中,发

达国家约占80%,发展中国家约占10%,苏联东欧国家亦占10%”,可知,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苏联东欧国家在世界技术贸易中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发达国家占据了绝大多数,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

强”,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与其他方面进行比较,所以无法得出“技术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主体”,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科技领域内国际分工明显”,故D项错误。25.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5

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名外宾应邀而来。“一带一路”倡议赢得肯定和支持是因为A.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B.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C.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D.全球化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答案】A【解析】【详解】“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肯定与支持,说明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排除B;目前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确立,排除C;D不是主要原因。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亚历山大远征之前,对希腊人的经济活动来说,地中海东部是一个死胡同,由埃及人、腓尼基人和波斯人互相猜忌地把守着。在远征之后,希腊

人的经济活动找到了一条通往中亚、印度、阿拉伯和非洲东岸各市场的康庄大道。——【法】杜丹《古代世界经济生活》材料二(1)综合上述材料,评价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地位。材料三(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今伊朗呼罗瑚地

区)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缯彩(丝织品)与之交市,故遮阂(阻碍)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

日南(汉朝郡名)微外(塞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后汉书·西域传》材料四罗马帝国与汉朝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2)阅读并分析材料三,简述罗马国家的社会经济状

况。(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朝与西亚(安息)欧洲(大秦)发展通商关系的主要条件。【答案】(1)亚历山大帝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亚历山大的向东扩张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使东西方文明交流不断扩大和深入,促进了东西

方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东西方自然科学、宗教、艺术的交流,推广了希腊文化。(2)经济繁荣,物产丰饶(“谷食常贱,国用富饶”);使用金银货币,市场管理规范(“市无二,价”),商品经济发达;交通发达(“乘驿至王都");对外贸易频繁

(“与安息、天竺交市”)。任答3点,言之有理即可。(3)汉朝丝织业等的发展;丝绸之路的畅通;汉朝、波斯、罗马对道路开通的贡献(重点是张骞通西域);汉朝在西域设西域都护(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大国间交往的愿望等。【解析】【详解】(1)根

据材料一“在远征之后,希腊人的经济活动找到了一条通往中亚、印度、阿拉伯和非洲东岸各市场的康庄大道”、材料二“亚历山大图书馆”“带有明显希腊风格的帕尔米兰拉古城遗址”结合所学就可以从亚历山大帝国经过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在扩张中是东西方文件的交流,促进贸易好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回答。(2)根据材料三“

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市无二价”可知使用金银货币,市场管理规范;根据材料三“谷食常贱,国用富饶”可知经济繁荣,物产丰饶;根据材料三“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可知交通发达。(3)根据材料三“至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汉

朝郡名)微外(塞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结合所学可知大秦王派遣使者到汉朝,表明大国之间交往的愿望;根据材料四“罗马帝国与汉朝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客观上对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丝织品在西方受欢迎的客观事实;设立西

域都护府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代的棉花种植起源于南亚、中美洲和东部非洲,无论是种植、纺织生产还是使用,都是在相互隔绝的环境之中进行的,没有产生跨区域的影响力。即便在种棉技术于12到14世纪传入

欧洲之后,棉花也没有成为“全球商品”。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跨大西洋贸易网络的建立改变了棉花的命运。在随后的两个世纪中,欧洲帝国在美洲开启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土地掠夺”,用暴力强占印第安人土地,准允和保护跨大西洋的贩奴贸易,凭借对远洋航行技术的掌握和武装航运的暴力,建立起一个全新的

连接美洲、欧洲和非洲以支撑棉花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网络,即“棉花帝国”。由此,世界完成了经济分工的第一步,非洲被锁定在为美洲种植园提供廉价劳动力的位置上,英国人则将自己从种植原棉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摘编自王希《评<棉花帝国:一部

资本主义全球史>》材料二“棉花帝国”不仅改变了非洲的命运,也改变了美国的命运,并将其变成了“棉花帝国”网络中的关键一环。1787年英国从美国进口的棉花仅2200万磅,到19世纪40年代后期,英国甚至要仰仗美国南部供给

其所用棉花的80%以上。而美国北部的棉纺织业对南方的原棉需求,1815年为54000包(每包500磅),到1860年达到845000包。1793年和1850年,在南方各州的要求下,联邦政府通过了“逃奴法”,

强制把逃亡到北方各州的奴隶遣返送回南方奴隶主手中。19世纪60年代前,美国领土得以迅速扩张。在新获的领土上美国不断增建蓄奴州,美国联邦宪法生效时,南部只有6个蓄奴州,至美国内战前夕,蓄奴州达到了15个……19世纪上半叶,成为美国南部棉花种植园奴隶制

经济大发展的半个世纪。——摘编自邓俊康《19世纪上半叶美国南部棉花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大发展的原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棉花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变化,并说明推动其变化的历史因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

评价“棉花帝国”的建立,并分析促使19世纪上半叶美国棉花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大发展的主要原因。【答案】(1)变化:①由区域商品发展为全球商品;②全球棉花贸易网络逐渐建立;③对世界经济影响不断增强。历史因素:①新航路开辟;②欧洲列强早期殖民扩张;③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与传播;④

世界市场的拓展。(2)评价:①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②促进国际分工,推动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渐形成(或导致美国被卷入棉花贸易的全球网络之中);③其过程充斥着抢掠、欺诈甚至是殖民屠杀和奴役等卑劣手段,给遭受殖民侵略的地

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的破坏和灾难。主要原因:①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棉纺织工业迅速发展,棉花需求量剧增;②美国宪法、法律对南部奴隶制的保护;③随着领土的扩张,美国蓄奴州不断增加。【解析】【详解】(1)变化:根据“用暴力强占印第安人土地,准允和保护跨大西洋的贩奴贸易,凭借对远洋航行技术的掌握和武装航运的暴力

,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连接美洲、欧洲和非洲以支撑棉花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网络,即‘棉花帝国’。由此,世界完成了经济分工的第一步”等信息可知主要是由区域商品发展为全球商品;全球棉花贸易网络逐渐建立;对世界经济影响不断增强。历史因素:根据“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跨大西洋贸易网

络的建立改变了棉花的命运”得出新航路开辟;欧洲列强早期殖民扩张;根据“世界完成了经济分工的第一步,非洲被锁定在为美洲种植园提供廉价劳动力的位置上,英国人则将自己从种植原棉的负担中解脱出来”并结合所学可知还有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与传播和世

界市场的拓展。(2)评价:根据“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连接美洲、欧洲和非洲以支撑棉花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网络”得出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根据“世界完成了经济分工的第一步”得出促进国际分工,推动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渐形成;根据“非洲被锁定在为美洲种植园提供廉价

劳动力的位置上”得出其过程充斥着抢掠、欺诈甚至是殖民屠杀和奴役等卑劣手段,给遭受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的破坏和灾难。主要原因:根据“到19世纪40年代后期,英国甚至要仰仗美国南部供给其所用棉花的80%以上”可知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棉纺织工业迅速发

展,棉花需求量剧增;根据“联邦政府通过了‘逃奴法’,强制把逃亡到北方各州的奴隶遣返送回南方奴隶主手中”得出美国宪法、法律对南部奴隶制的保护;根据“在新获的领土上美国不断增建蓄奴州,美国联邦宪法生效时,南部只有6个蓄奴州,至美国内战前夕,蓄奴州达到了15个”得出随着领土的扩张,美国蓄奴州不断增

加。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917年年底,法国境内已有20万美军,对于厌战的法国人来说,那些生气勃勃的美国军队是鼓舞人心的。1917年下半年,德国发起攻势击溃了意军和俄军。11月俄国发生布尔什维克革命并宣布退出战争,致使数十万德军得以转调西线。1918年春,在德军的大举进

攻面前,协约国战线溃不成军,此时威尔逊总统才同意给养运输立即给部队运送让路,新建造的运输船舰赶紧投入使用,美国士兵不久就大批投入战斗。1918年6月3日,德军再次进攻到离巴黎只有56英里的地方——马恩河。法军向美国远征军司令潘兴将军求救,美军第二师展开短兵相接的血战,制止了德军的进攻。在随后的

反攻中,美国第二师及其所属海战队向德军层层设防、重兵把守的贝莱奥森林发起进攻,经过3周血战把德军赶出了森林。6月德军又在兰斯与苏松之间的马恩河扇形地区发动进攻。8个美军师及时增援法国,8月上旬法美联军肃清了扇形地区的全部德军。此次战役

的胜利,为停战谈判准备了条件。——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马恩河战役中美国陆军作战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马恩河战役中美国陆军作战的影响。【答案】(1)背景:十月革命后,

俄国退出一战;协约国急需大批美军增援;威尔逊总统同意提供给养运输;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国军事工业的发展;德国击溃了意军和俄军,西线德军在人数上占有优势。(2)影响:加大对法军增援,推动了第二次马恩河战役的胜利;极大鼓舞

了法国作战胜利的信心,为确保协约国作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扭转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作战的形势;增强了战后美国参与国际秩序重建的能力。【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11月俄国发生布尔什维克革命并宣布退出战争,致使数十万德军得以转调西线”可知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一

战;根据材料“1918年春,在德军的大举进攻面前,协约国战线溃不成军,此时威尔逊总统才同意给养运输立即给部队运送让路,新建造的运输船舰赶紧投入使用,美国士兵不久就大批投入战斗”可知协约国急需大批美军增援;威尔逊总统同意提供给养运输;根据材料“1917年

下半年,德国发起攻势击溃了意军和俄军”可知德国击溃了意军和俄军,西线德军在人数上占有优势;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国军事工业的发展。(2)根据材料“法军向美国远征军司令潘兴将军求救,美军第二师展开短兵相接的血战,制止了德军的进攻”可知加大对法军增援,推动了第二次马恩河战役的胜利;

极大鼓舞了法国作战胜利的信心,为确保协约国作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材料“经过3周血战把德军赶出了森林”“8月上旬法美联军肃清了扇形地区的全部德军”可知扭转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作战的形势;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增强了战后美国参与国际秩序重建的能力方

面回答。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十世纪的百年是迄今人类历史上变革最大、斗争最激烈、折腾最多的一个世纪,有人称之为“人类流血最多和怨恨最深的世纪”。有人概括道: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发生巨变、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世纪;也是人类历史上社会震荡最激烈、最不

稳定的一个世纪;还是人类历史上意识形态斗争最激烈、思潮变化巨大、技术知识猛增、信息传播速度最快的一个世纪。对20世纪而言,自由主义历史观的预言是“自由而繁荣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激进主义历史观的预言是“社会主义新纪元新时代的到来”。

——摘编自罗荣渠《二十世纪回顾与二十一世纪前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选择一个角度,对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答案】看法:二十世纪是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说明:借助第二次工业革

命的成果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进,在二十世纪人类相继经历了电气化时代和信息时代,电子技术与信息工程、核能技术、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等科学成果及生产技术得到突破性发展。世界多数国家的国民经济都获得长足进步,世界发达国家迅速从大战的破坏中发展起来,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崛起.发展速度大大

超过前一世纪,所创造的生产力远远超过有史以来生产力的总和。各类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人们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当然,在二十世纪,冷战、民族矛盾和局部冲突也时有发生.生态平衡也屡遭破坏,这些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破坏,但整体上二十世纪是世界

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解析】【详解】根据“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发生巨变、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世纪”可得出看法为二十世纪是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说明时,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的角度进行理解概括。同时从二十

世纪的经济、政治等方面概括。还可以从战争和局部冲突、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冷战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对抗和中苏论战、对两种有关二十世纪进程预见的评价等角度回答。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6416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