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五)历史试卷答案.docx,共(4)页,24.65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5b80e7cac63e712c7398d0580ce433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五)历史参考答案元和文化屏障的强力冲击波可得出“中国”是地域与文化结合的复合概念,C项正确;材料说明华夏王朝文明的开启在二里头时代,而非二里头时代是华夏文明的最早形成期,排除A项;“中国王朝不借助于武力征服
实现统一”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华夏文明和周边其他文明的比较,排除D项。故选C项。2.D【解析】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孟子主张推动国家统一,墨子主张加强君主权力,管仲提出统一文字、车轨、度量衡,这是因为传统秩序遭到破坏,在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国家分裂、各国规制各异的情况
下,统一和集权成为迫切要求,D项正确;材料中诸子的主张反映了传统秩序遭到破坏的时代背景和要求统一的历史趋势,奴隶制度的瓦解仅仅是传统秩序遭到破坏的表现之一,A项不如D项符合题意,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世袭特权尚未完全丧失,排除B项;材料只能体现诸子百家中有人主张中央集权,不能得出中央
集权制已经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3.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由于儒、佛、道三教思想并存及政治因素的影响,土人群体出现分化现象,儒教讲现实人伦秩序,道教和佛教告诉人们功名利禄如浮云,毋须贪恋,生命重于一切,士人群体对社会多元化思想的不同态度,致使他们分化为不
同的群体,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魏晋时期,佛道虽有发展,但不是社会发展主流,排除B项;魏晋时期社会的动荡导致文化融合,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变革,排除D项。故选A项。4.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认
为以当时中国国民的素质水平,暂时没有行使作为国家主人权力的能力,因此需要由中国国民党领导国民政府对国民的素质进行训练、教导,以开化民心,为此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党政府在地方严密基层统治网,加强对国民党、国民政府和军队的控制,强化对民众的统治,从而王安石变法的保甲制受到重视,因为王
安石的保甲法是政府把农村住户组织起来,十家编为一保。保丁平时种田,闲时练兵,战时编入军队作战,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又增强了抵御辽和西夏进攻的军事力量,减少了军费开支,符合当时国民政府的需要,B项正确;里甲制是明朝
的地方基层管理方法,排除A项;十家牌法也是明朝的措施,排除C项;邻保制度是隋唐五代时期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5.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延续西汉以来的屯垦戍边传统”“保留了维吾尔族的社会统治制度一伯克制度,并进行了一定的修正”等信息可以得出,清朝的治疆政策具有很
强的历史继承性,B项正确「'因俗治边”的政策早在汉唐时期就曾施行,并非清政府开创,排除A项;先完成对新疆的统一后才有对新疆的统治方略,C项因果颠倒,排除;题干材料未涉及“华夷观念”,“华夷观念被打破”更是无从谈起,排除D项。故选B项。6.A【
解析】据题意可知,在留美幼童出国后不久,清政府就因为国内的批评而逐步将留学生撤回,由此可知清政府无法引领近代教育的纵深发展,A项正确「彻底失败”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项;批评留美幼童的群体不一定就是官僚群体,排除C项;
材料体现的不是西学东渐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7.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洋派和革命党的相互斗争,实质上属于民主与专制的斗争,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主题是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而不是现代性国家的构建和宪政体制的实践,排除A、B两项;材料未体现社会共识的崩解,排除D项。故选C项。
8.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时期延安地区私有制存在及商业贸易活跃,主栗是因为受到民族矛盾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政策来维护统一战线,B项正确;此时并未进行土地改革,排除A项;此时
国民党并未放弃反共宣传,排除C项;D项是在解放战争爆发前夕,排除。故选B项。1.B【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954年”“参加互助合作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和所学知识可知,宣传画反映的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支持,B项正确;土地改革于1952年
底就已经完成,排除A项;人民公社化开始于1958年,排除C项;材料与加紧生产率先致富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0.D【解析】根据材料中“人民币兑美元的官方汇价从5.7:1调整为8.7:1,同时实行单一浮动
汇率制''可知,1994年,通过汇率改革,中央统一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价,并提高了人民市兑换美元汇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数据体现了人民市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这刺激了出口,从而助推了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D项正确「有利于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夸大了我国汇率改革的作用,排除A项;提高人民币
兑换美元的汇价,能推动我国商品出口,缩小对外贸易的逆差,排除B项;我国于21世纪初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故选D项。11.A【解析】本题考查中世纪欧洲庄园的政治。材料中封建主与农奴和农民之间的纠纷通过庄园法
庭进行协调处理,并非完全由封建主自身决定,农奴和农民有维权途径,而且也可以实现维权。这说明封建主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主要是封建主与农奴和农民间的纠纷解决机制,并未涉及经济发展状况,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与近代法律的关系,而且一个案例记录不
能作为近代法律制度发展的主要原因和条件,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西欧封建庄园内部等级森严,排除D项。故选A项。12.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
进行选举,诺斯辞职是正当行为,D项正确;材料与议会改革没有关系,排除A项;根据英国内阁与议会的关系,首相可以辞职,排除B项;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13.B【解析】提拉克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认为只有推进自
产运动才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进而获得公民权,这体现了当时的印度民族民主意识觉醒,B项正确;提拉克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排除A项;甘地主张非暴力不合作,排除C项;这一时期印度尚未走上独立发展道路,排除D项。故选B项。14.B【解析】材料''连一普特余越都不剩”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
余根收集制,取消商品贸易,“单个地换根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指的是新经济政策,征收粮食税,允许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这种变化反映当时苏俄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材料中没反
映,排除A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苏俄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新经济政策没有优先发展工业,排除D项。故选B项。15.D【解析】本题考查二战。材料反映了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实际上仍然奉行绥靖政策宣而不战,导致战争的进一步扩大,说
明二战爆发和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D项正确;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西方国家并未从《慕尼黑协定》中吸取教训,排除B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于1942年,德军入侵波兰
时尚未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排除C项。故选D项。16.C【解析】根据材料中“多样化的双边、三角、多角关系有所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C项正确;美国至今仍
然是超级大国,排除A项;材料没有第三世界影响力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当今世界仍然存在强权政治,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1)原因:①
新航路开辟,西方与中国的联系加强;②欧洲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与中国文化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而瓷绘中的吉祥画面正体现着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③瓷器是中国传统的外销产品,为西方人所喜爱;④中国制瓷业,能适应欧洲市场的需求,改进技术与工艺。(每点
2分,任答3点,6分)(2)影响:①丰富了欧洲人的物质生活,促进了中欧文化交流,一方面,中国瓷绘承载的中国文化有益于丰富发展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兴起的人文主义的内涵,另一方面,欧洲的一些手工艺被应用于中国的瓷器生产,促进了制瓷工艺的发展;②促进中国民窑制瓷业的快速发
展,在提高技艺与产量的同时,生产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一进入到工场手工业时期;③大量瓷器外销,使欧洲白银流入中国。(如答其他内容言之有理亦可给分)(每点2分,6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世界魅力、时代魅力,其中有许多有利于促进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因素,就如同文艺复兴借用古希腊、罗马文化成果
一样,其西传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迈进;中国此时吸收西方文化,主要表现在技艺方面,其对中国社会进步与转型的影响较小。(2分)18.(D不同:梁启超主张改良,经君主立宪逐步过渡到民主共和;邹容主张反清革命,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国家;(2分)邹容还提出民族独立、民主选
举、保障人民权利等。(2分)现实: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人对腐朽的清王朝彻底失望;民主、平等、自由等西方政治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每点1分,2分)(2)内涵: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
人民解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2分)史实参考及评分说明:结合革命形势(具体国情),紧扣“革命策略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进行史实分析,有小结提升。(4分,阐述任答一点即可)阐述一: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反映出对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对象、革命动
力等的具体分析,促进了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发展。阐述二:国民革命失败后,提出建立工农民主苏维埃共和国,保障工农群众的政治经济权利,有利于调动工农革命积极性、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的新
形势,提出建立“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华民主共和国“,有利于各阶级阶层团结抗战,促进了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阐述三: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提出,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前途等重大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是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19.Q)①纳粹德国推行极端民族主义的恐怖政策、法西斯势力的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大批难民经海路或经苏联辗转抵达中国;②西方国家奉行的绥靖政
策以及对流亡难民的漠视,加剧了人道主义危机;③中国的进步团体谴责法西斯暴行,中国民众克服困难接纳大批犹太难民,体现了兼济天下的人道主义情怀和中华民族友善的优秀品质;④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的胜利,二战期间的难民问题得以初步解决。(每点2分,任答3点,6分)(2)①九一八事
变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②七七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③德军以“闪击战”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④德军入侵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化;⑤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⑥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⑦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结束;⑧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⑨联合国成立,一二战后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诞生。(每点0.5分,任答8点,4分)现实意义: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立
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世界和平安宁、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立场;③树立正确的二战史观,坚决反对任何美化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行径和任何篡改历史的图谋;④人类命运休戚与共
,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分)20.示例:论题: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2分)阐述:公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佛教逐渐融合进中华文化;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器物、制度、思想以挽救民族危机;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拯救中国的新方案,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
中历久弥新,不断发展丰富。中国文明也在交往中不断外传,日本在古代积极学习隋唐文化,促成自身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四大发明外传欧洲,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思想解放,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8分)
综上所述,文明具有多样性,只有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