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实验联盟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273.053 KB
  • 2025-02-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实验联盟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实验联盟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实验联盟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实验联盟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doc,共(15)页,273.05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59a85361904aa818e8d78e1b5101d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射中实验校教育联盟2020年下期初2019级半期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

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了,它还要侵略中国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人是东亚病夫B.林则徐虎门销烟C.清朝闭关锁国D.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

所学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迫切需要开辟国外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就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因此英国侵略中国的根本原因是D,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均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故选D。2.下列关于《南京条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签订

时间为1842年B.割让香港岛给英国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青岛、上海为通商口岸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的内容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不包括青岛

,其他选项表述正确。故选C。3.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日本2D.俄国【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第

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在英法联军以武力对中国侵略之际,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是强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4.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的不平

等条约是()A.《北京条约》B.《瑷珲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中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增开南京、汉口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C符合题意;AB

D项条约的内容没有涉及“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排除。故选择C。5.“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B.鸦片战争

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运动爆发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宗旨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

发,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851—1864年,而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1842年,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清政府为宗旨,排除;D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是阶级矛盾的激化,排除。故选B。6.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

,并吸取其争取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3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太平天国的反对清朝统治给辛亥革命提供正面的影响,内部

的分裂给辛亥革命提供反面的教训,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给后来的革命探索活动提供经验教训,是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的,C项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提到思想领域的内容,A项排除;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B项说法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没有激起国内反清的高

潮,D项说法错误。故选C。【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太平天国的反对清朝统治给辛亥革命提供正面的影响,内部的分裂给辛亥革命提供反面的教训,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给后来的革命探索活动提供经验教训,是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的,C符合题

意;题干没有提到思想领域的内容,A项排除;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B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没有激起国内反清的高潮,D项错误。故选C。7.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请问在洋

务运动创办的企业中,属于民用企业的是()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湖北汉阳铁厂D.福州船政局【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们先后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军事

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后期创办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因此属于民用企业的是C,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8.“中国文武制度,事实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

习外国利器。”为此,洋务派创办了()A.近代军事工业B.近代民用工业C.近代海军D.新式学堂【答案】A【解析】4【分析】【详解】题文中的“利器”指的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以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等为代表的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洋务

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故答案选A。9.洋务运动虽然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但它仍然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只重

视军事技术的引进,忽视人才的培养B.没有兴办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C.没有触动封建制度D.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三支近代海军,并开办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但他们只是学

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未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故而失败,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10.某班级召开的历史故事会上,一位同学讲到“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诗句赞颂的是()A.关天培B.左宗棠C.邓世昌D.林则徐【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邓世昌是中国的民族英雄。“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邓世昌追悼会上的挽联,所以正确答案是C。11.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涓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割台湾”是出自下列哪个条约内

容?()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95年4月的《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故选C。12.(2015年随州市)《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

的不同之处在于()A.割地B.开设工厂C.赔款D.划使馆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条约内容的理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签订的《南京条约》和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它们的共同点是割地、赔款、开放通

商口岸,最主要的区别是《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从此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故正确答案是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13.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A.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B.第一次鸦

片战争爆发后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

的半殖民地化。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A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14.“我们常说科举制度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悲剧,但1895年就是那群举子揭开了一场延续数年的救亡运动的序幕。”该文中的“那群举子”的举动

是6A.颁布《定国是诏》B.成立保国会C.公车上书D.创办《中外纪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公车上书的相关内容。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后,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数千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请求变法

。公车上书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政治运动的开端。故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15.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唯

一成果是()A.京师同文馆B.强学会C.兴中会D.京师大学堂【答案】D【解析】【详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期间,作为“新政”,创立了京师大学堂,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D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京师同文馆,A排除;强学会是维新变法

时期创办的学会,B排除;兴中会是辛亥革命时期创办的革命团体,C排除。故选择D。16.某一历史网站上展开了关于“百日维新”的大讨论,下面四种观点中最恰当的是A.变法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B.变法阻碍了资产阶级思想的

传播C.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D.巩固了清政府的根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的倡导者们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在社会上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故C项正确。变法得到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和爱

国知识分子的支持,但是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A项错误;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B项错误;变法提倡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所以不会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根基,D项错误。故本题选C。17.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

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7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中,列强曾经攻入北京城的有两次,其中

一次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次则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②④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列强没有侵入到北京,①③不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8.如果把中国由完全主权的封建国家转变为“两半”社会的过程,看作是一个人从山崖上下坠的过程,那么你认为《辛丑条

约》的签订使中国处于的位置是:A.崖边B.悬崖上半部C.崖底D.悬崖的下半部【答案】C【解析】【详解】《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C。19.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

.兴中会B.光复会C.国民党D.中国同盟会【答案】D【解析】【详解】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选D;AB是资产阶级革命

团体,不是政党,排除;国民党不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排除C。20.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主张A.驱除鞑虏8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民主义

的相关内容。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内容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民族主义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故选D。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辛亥革命·三民主义21.李大爷2008年时92

岁了,请问他出生于民国哪一年()A.民国二年B.民国三年C.民国四年D.民国五年【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辛亥革命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采用民国纪年法,1912年

为民国元年,1913年为民国二年,公元年份换算为民国年份的公式是公元年份减去1911,李大爷2008年92岁,说明他出生于2008-92=1916年,1916-1911=5,因此应出生于民国五年,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22.《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

有:“林则徐说:我销;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的认识是()A.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B.都不同程度的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C.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D.三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答案】A【解析】试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不属于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斗争的对象9是英国人;康有为的戊戌变法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属于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但斗争对象不同。因此三者都是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

张,故此题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23.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是()A.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结果虽然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但是由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建立

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所以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重要一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发展;AB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24.“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

体验之词。它说明辛亥革命①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②使社会习俗发生了极大变化③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④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A10【解析】【详解】“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它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一是革了皇帝的命,一是革了辫子的命。前者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后者是指辛亥革命以后,一些社会陋

习发生了变化,如剪掉辫子、禁止缠足等等,故选A项。25.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临时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A.《中华民国约法》B.《定国是诏》C.《钦定宪法大纲》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

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袁世凯颁布的,B项是戊戌变法中光绪帝颁布的,C项是1908年晚清政府颁布的。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

合题意,排除,故选D。26.从宋教仁被刺案的本质上反映了()A.权力之争B.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C.国民党与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D.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宋教仁被刺案的本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因为袁世凯代表了封建大

地主的利益,而宋教仁代表了新型资产阶级的利益,这是矛盾冲突的根源。由于宋教仁改组了国民党,想通过组织责任内阁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阻止其专制独裁,袁世凯极端仇恨,派人刺杀了宋教仁,由此可见,宋案的发生实质上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27.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A

.封建军阀垮台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资产阶级共和制度适合中国D.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答案】B11【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在开历史的倒车,逆历史潮流

而动,违背民意,必定会被推翻。因此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独裁和复辟不得人心,说明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符合题意。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没有使封建军阀垮台,此后中国出现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A不符合题意。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资产

阶级共和制度并不适合在中国长期实行,C不符合题意。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没有使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此后帝国主义列强又各自支持一派军阀,分而治之,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28.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

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都反对清朝统治B.都要求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C.都主张向西方学习D.都要求实行民主,反对专制【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

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所以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不是共同点,排除。故选C。29.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看……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请你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

科学,反对愚昧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答案】D【解析】【详解】从题干“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看出,题目反映的是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

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综上所述,故选D。【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以《狂人日记》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狂人日记》的认识和理解。考查细致入微,特别提醒我们在学

习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更要求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深度的把握。30.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12本人(三人年长幼,但都属兔)。”这三个“兔子”最早发起的运动是A.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C.一次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D.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是洋务运动;选项C是戊戌变法;选项D是五四运动;所以选项

A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B。第II卷(非选择题)二、读图和材料分析。(共40分)31.“民族的独立与发展”是近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梦想。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追梦史。·惊梦·沉睡中的晚清中国在西方的枪炮声中惊醒......材料一: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

依据材料按“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三个项目设计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老师发现各项目均有一处知识错误,请你找出图中错误并加以改正。(1)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三: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材料二:13(2)材料二中两幅图片见证或刻画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图一的“废墟”是哪次侵华战争造成的?主凶是谁?哪一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的图二“扯线木偶”?该条约中哪一条款最能表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你认为近代中国遭受深重苦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逐梦·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为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一直在逐梦的路上......(4)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思想领域进行了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结构图:A________B___

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5)近代先进中国人的逐梦过程有什么特点?(6)回首中国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答案】(1)“进一步”改为“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改为“甲午中日战争”;“《北京条约》”改为“《辛丑条约》”。(2)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主凶:英法联军;条约:《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14(3)根源: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清政府腐败无能);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或者改变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等;(4)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变法图

强D民主与科学E制度(5)特点:中国近代化探索由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社会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6)启示: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等等。(回答一点即可)【解析】【详解】(1)

依据所学可知,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1895

年李鸿章和日本的伊藤博文在日本的马关签订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把“进一步”改为“开始

”;把“第二次鸦片战争”改为“甲午中日战争”;把《北京条约》改《辛丑条约》。(2)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两幅图片见证或刻画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图一的“废墟”是圆明园废墟,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1856

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十二生肖丢失,为了掩人耳目,英法联军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1901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表明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的图二“扯线木偶”。该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最能表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

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遭受深重苦难的根本原因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清政府腐败无能);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落后就要挨打或者改变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等。(4)依据所学可知,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是指

洋务运动;以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洋务派以“自强”的口号创办了许多军事工业,后来以“求富”的口号创办了许多民用工业。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学

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是指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倡导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是指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为

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故结构图填: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变法图15强;D民主与科学;E制度。(5)依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工业,最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技术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意识到中国制度的落后,开始学习西方的制度,新文化运动时期,打着“民主”与“科学”的旗号,主要学习西方的思想,故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由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社会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6)回首中国近代化历程,带给我们的感悟是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

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等等。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