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2)页,46.53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51500147b4c350ede1a63716a44fa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郑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月考试卷语文(150分钟150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
的目的。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
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日臻完善。从这种意义上说,逻辑是
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逻辑不仅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表达出
人类对臻至完善的理论所应当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其中,逻辑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的结论而对推论施加的严苛条件。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从公理出发,一些简单的定理立刻就能得到证明,这些定理进
而成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石。这样,一座精美的大厦就严密地建立起来了。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理论将其中所有的论证一一抽出,那么这一理论就会因只剩下一堆描述性语句而坍塌,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由此丧失殆尽。而一个确立了逻辑有效性的理
论则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品行。它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逻辑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这种能力是通过对世界的领悟内化而成
的潜在逻辑,因此它具有某种“自然习得”甚至“与生俱来”的性质。但它同时也具有模糊性、直觉性和不确定性,要使这种潜在的逻辑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深刻性、确定性、批判性和反思性,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清晰性、规范性、一致性和相干性的显逻辑,就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强
化逻辑训练。(摘自朱建平《逻辑:一种文化和精神》,有删改)材料二:语言和逻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运用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逻辑的制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
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早在梁朝,刘勰在谈到“夸张”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其“无理而妙”的效果:“辞虽已甚,其义无害。”宋人严羽云:“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些都说明在某种场合,“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
更有力量,而诗人的语言往往是新鲜奇特的,不能用常理来衡量。鲁迅说,“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值得注意的是,“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同样得到了逻辑学界的认可和重视。“无理而妙”是反逻辑的,而创造、赏析它,
却又离不开正确运用逻辑思维的智慧和能力。《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写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从事理上说,“晓来谁染霜林醉”问得稀奇,“总是离人泪”答得更是不近
情理。然而,从艺术上说,这一问一答,是最近乎情,是最合乎理的。因为它把人情移用于事物,形象逼真地表达了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这段文字,堪称“无理而妙”的上品。不过,我们细想一下,这“无理”之中,也仍然有“有理”之处。“眼泪”是液体,故可用
之“染”物;“霜林”是“红”的,故是被“染”的。假如无此二者,这里要表现的离情别绪,恐怕也就失去了必要的依托,或者竟一变而为“无理而不妙”了。可见“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归根到底是有其深邃的逻辑基础的,只不过是在逻辑的基础上加上感情的色彩、想象的因素
,离开了这种深邃的逻辑基础,人们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也就无从发挥了。(摘自张炼强《修辞艺术探新》,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某种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
目的,必须在逻辑同时是科学和艺术时,这一目的才能实现。B.理性推演活动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使推理出现瑕疵。C.具有逻辑有效性的理论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外和美。D.语言和逻辑密不可分,语言运用的艺术,既受到逻辑的制约,又可以
突破逻辑的拘囿。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的人具有较强的逻辑能力,因为他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潜在的逻辑能力,这种能力具有“自然习得”甚至“与生俱来”的性质。B.所谓“无理而妙”,就是指语言运用艺术在某些情况下,突破了逻辑规律的框框,使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
效果。C.材料二中写鲁迅的话是为了正面证明“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已经得到了学者的认可和重视。D.人们要发挥出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需要在逻辑的基础上加上感情的色彩、想象的因素。3.下列选项中的诗句,不能体现“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的一项是(3分)A.春风知别意,不遣柳条青。(
唐•李白《劳劳亭》)B.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唐•李端《闺情》)C.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宋•张先《天仙子》)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五代•李煜《浪淘沙令》)4.文本一和文本二对逻辑的理解各有侧重,请结合文本进行简要分析。(4分)5.材料二认为,语言和逻辑有密不
可分的关系。中国一些古诗词作品作为一种语言表达艺术,也因为蕴含着逻辑推理而别有理趣,如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第三、四句就包含着一个省略三
段论推理。请仿照下面示例,将这个省略三段论推理完整表达出来。(3分)示例:文中的“‘眼泪’是液体,故可用之‘染’物”。大前提:所有的液体,都是可以用之染物的。小前提:离人泪是液体。结论:离人泪是可用之染物的。仿写: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二、
古代诗文阅读(51分)(一)文言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亡妻王氏墓志铭苏轼①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
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②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
知其敏而.静也。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复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
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而先君没
。轼谨以遗令葬之。③铭曰:君得从先大人于九原,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眉之A青神人B乡贡进士C方之女D生
十有六年E而归于轼F有子迈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讳:旧时可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在死者名前称讳,表尊重。B.“类有识者”的“类”和“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的“若”意思相同。C.“其敏而静也”中的“而”与“人而不仁,如礼何”中的“而”意思相同。D.姑:本义为旧时妻子称丈夫的母亲。文中指“苏轼的母亲”,文中作本义。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①段起笔,苏轼用通常惯用的志文笔法,详细叙述了亡妻王弗丧葬事宜。精心雕琢,哀思尽显
。B.苏轼以先君一句“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从侧面再写王弗对苏轼的德重情厚。C.第②段苏轼略述妻子嫁入苏家前后的情景,言语间可见他在妻子嫁过来后才慢慢了解她。D.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怀妻之语寄寓着的伤婉痛情,与本文异曲同工,情深意长。9.《江城子•十年生死
两茫茫》中写尽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根据《亡妻王氏墓志铭》的内容,请简要概括苏轼认为王弗在哪些方面对自己有所助益。(3分)(二)文言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9分)一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
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
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节选自《史
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二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
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我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节选自《庄子•外物》,有删改)三庄子
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
涂中。”(节选自《庄子•秋水》,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吾失我常A与B我无所C处D我E得斗升之水然活耳F君G乃言此1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子亟.去(迅速,赶快)其言洸洋自恣.
.(放纵自己,无拘无束)故.往贷粟于监河侯(以前)用剽剥..儒、墨(攻击,指斥)B.《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类)然善属.书离辞(缀缉,撰著)物.或恶之(事物)企.者不立(踮起脚)C.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难道)庄周忿然作色.
(面部表情,脸色)自伐.者无功(夸耀)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求取)D.天下兼相爱则治.(安定、太平)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店铺)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初、刚)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于是)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庄周撰写的书籍,
大都是寓言之类。庄周在著书时善于运用叙事寓情的手法;用语一点儿也不拘束,汪洋恣肆,然而都是空话,没有实事。B.楚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送给他丰厚的礼物,并请他做卿相。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了自己不愿意为官的立场。C.“涸辙之鲋
”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这个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周对监河侯之流不能急人所急的言行的不满。D.在楚王派遣两位大臣请庄周出仕时,庄周说宁愿拖着尾巴生活在泥巴里,也不愿意做死后被珍藏在宗庙里让人供奉的神龟。13.把文中画横线和教材课文中
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2分)(2)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4分)(3)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3分)(4)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Ⅰ(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题。(9分)雪杜荀鹤风搅长空寒骨生,光于晓色报窗明。江湖不见飞禽影,岩谷时闻折竹声。巢穴几多相似处,路岐兼得一般平。拥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从触觉、视觉、听觉、嗅觉等
多感官,描述了下雪前后的景色。B.颔联通过飞禽无影、竹枝折断,从侧面烘托雪之大、雪之厚。C.颈联写景由高到低,写出了雪后大地白茫茫一片的情景。D.本诗没有一个“雪”字,但雪又无处不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文学功力。15.诗歌尾联体现了儒家怎样的思想?请结合所学课文《〈论语〉十二章》《人
皆有不忍人之心》简要分析。(6分)(四)古代诗歌阅读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6--17题目。(9分)致酒行[唐]李贺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①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②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注①主父:《汉书》记载,“主父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省。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②马周:《旧唐书》记载,马周投宿新丰被旅店主人轻视,后至长安做中郎
将常何的门客。贞观五年,马周代常何条陈多事皆合上意,后被授任监察御史。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二句总写劝酒场面,客人对酒兴怀,主人举杯劝酒。寥寥数语奠定了全诗感伤不平的基调。B.“主父”两句与“吾闻”两句借用典故。前者从对面落笔,通过家人望眼欲穿突出久
羁异乡之苦,后者则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困守的狼狈。C.“空将”两句中的“空”与“雪上空留马行处”的“空”不同,前者写出了诗人对马周那种凭借几行文字就得到皇帝恩泽的行为不屑一顾。D.“我有”两句一语双关,写出了诗人心情的变化。虽然灵魂无所归依但仍执着不改,对个人志向能够受到皇帝赏识
充满希望。17.李贺《致酒行》和李白《将进酒》两首劝酒歌都寄寓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但又有所不同。请对比两诗结尾两句,简要分析。(6分)(五)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18.名句名篇默写(12分)(1)
君子是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的中国人的理想形象,君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做君子要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在《将进酒》中,“,”告诉我们作为君子虽人生失意依然要潇洒自信。总之,要想成为谦谦君子,正如《大学之
道》中“”所言,人人都要以修身为根本。(2)古人善于用典。《春江花月夜》中“,”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表达相思之苦。(3)荀子在《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老子》中也有类似的表述:“,。”这些名言都启发我们做事要从点滴做起
。(4)进入高二以来,学业繁重、压力变大,李思贤给自己的好朋友赵轩昂发微信表达了面对繁重学业压力的苦恼,赵轩昂在回复时说:《礼记•中庸》有言:“,;,。只要我们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持久行动与困难作战,我们总能战胜困难、迎来胜利。”三
、语言文字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6分)“当、当、当……”黄鹤楼重新开门迎客,钟声,传递的是信心,是希望,是一座城市渡尽劫波再出发的精气神。从“九省通衢”武汉看神州大地,马路和街道逐渐变得喧闹,嘈杂市井升腾起熟悉的烟火气,工厂机器再度轰
鸣,校园里又响起琅琅的读书声……一个有声的中国,一个流动的中国,一个重焕生机的中国,令人感慨,也引发深思——180年前的庚子年,西方的坚船利炮击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120年前的庚子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践踏在紫禁城苍凉的地面上。10
0多年的历史记忆,仿佛一部《时间简史》,告诉我们和我们的子孙——“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我们从哪里来?从深重的苦难与磨砺中来。我们向何处去?向着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任何磨难都只能激发我们奋斗的力量。任何困难都不能阻
挡我们前进的步伐!19.下列句子中的“仿佛”与文中“仿佛一部《时间简史》”的“仿佛”,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桃树林尽头是溪水的源头,旁边有一座大山,山上有个小口,口中仿佛若有光。B.果园里果实成熟了,一个个柿子笑红了脸颊,仿佛一个个小红灯笼悬挂在枝头。C
.但赋文只叙述文姬在匈奴时情况的一些仿佛而止,没有详细叙述她归汉的经历。D.他停住脚回过头,看见一个和他年岁仿佛的男子正从崭新的雪佛兰车中走出来。20.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画横线部分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请简要分析。(3分)21.请依据
归谬法的推理逻辑,仿照例句在情境中补写恰当的句子。(3分)例:唐代诗人李贺因避父亲名讳,而不得参加进士考试。对此韩愈批驳道:“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1)1945年漫画家廖冰兄在重庆展出漫
画《猫国春秋》。《人物杂志》的田海燕请郭沫若等人吃饭。席间,郭沫若问廖冰兄:“你的名字为什么这么古怪,自称为兄?”版画家王琦代为解释说:“她妹名冰,故用此名。”郭老听后笑着说:“啊,我明白了,那么①一定名郁达,邵力子的父亲一定叫邵力。”郭老此话一出,
众人大笑。郭老在这里巧妙运用归谬法,指出了王琦的错误。(2)辩论中运用归谬法,能让攻辩语言顿时刀剑生辉,使对方不攻自破。在关于“钱是否是万恶之源”的辩论中,正方辩手说道:“‘贪’字下面有个‘贝’字,不就是表示对钱的贪欲
吗?”反方辩手马上反驳道:“如果有一个‘贝’字,就是为了钱,那么,②?”22.班级召开“家乡的英雄”人物通讯写作分享会,以致敬英雄、传承精神,请你拟写150字左右的发言稿,开头已给出,要求:事迹简括、细节鲜活、精神
提炼准确、评议恰切。(6分)同学们,大家好,我调研的家乡英雄是(不得选择焦裕禄)。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君子不器。(《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
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上面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从所给语句中任选其一,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阐述你的认识和
思考。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郑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月考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6分)1.【答案】B【解析】“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使推理出现瑕疵”错,材料一第一段
“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可看出原文是“可能会”。故选:B。2.【答案】C【
解析】“为了正面证明‘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已经得到了学者的认可和重视”错。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从反面论证单靠逻辑和理性不能正确有效地品读鉴赏诗歌的语言,即“诗人的语言不能用常理来衡量”。故选:C。3.【答案】D【解析】先看“无理而妙”。材料二第一段“语言运
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A.“春风”不知离别之苦,也不能决定柳条是否发青。李白却赋予
春风以人的情感,春风不让柳条发青,怕离别之人又饱受别离的苦楚,从物的角度表现“无理而妙”。B.不忿:恼恨、嫌恶。思妇久盼归人,出门眺望,未见亲人,把失望迁怒于啼叫的喜鹊,表现其盼归之苦,无理而妙。C.花不能“弄”影,此处用拟人手法,暗示有风。一个“弄”字,生动细致地写出晚风吹拂时
花影晃动之态,无理而妙。D.是现实主义表达,没有突破思维逻辑的语言表达,不能体现“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故选:D。4.【答案】①材料一从逻辑内涵的角度强调逻辑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理性精神。②材料二从逻辑运用的角度强调语言艺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达到“无理而妙
”的效果,而“无理而妙”是建立在深邃的逻辑基础上的智慧和能力。5.【答案】大前提:一个身在最高层的人是不害怕浮云挡住视线的。小前提:我是一个身在最高层的人。结论:我是不害怕浮云挡住视线的。二、古代诗文阅读(51分)(一)文言
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0分)6.【答案】BDF【解析】句意:是眉州青神县人,是乡贡进士王方的女儿,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我苏轼,为我生了儿子叫苏迈。“眉之”为“青神人”的定语,不能断开,“眉之青神人”是判断句的谓语部分,其后B
处断开;“乡贡进士”为“方”的定语,不能断开,“乡贡进士方之女”是判断句,主语省略,其后D处断开;“于轼”是“归”的后置状语,“有子迈”前省略主语“弗”,故F处断开。故选BDF。7.【答案】C【解析】A.正确。
B.正确。“类”和“若”都是“好像”的意思。C.错误。表并列/表假设。D.正确。故选C。8.【答案】A【解析】“详细叙述了亡妻王弗丧葬事宜。精心雕琢,哀思尽显”错误,文本略述王弗丧葬事宜,不事雕琢。故选A。9.【答案】①读书
:博闻强识,助益苏轼读书。②做官(做事):详细询问苏轼办事的情况,告诫苏轼办事要谨慎。③人际交往:有识人之明,提醒苏轼远离那些奉承之人,帮助苏轼辨别出急功近利可能背弃朋友的人。【参考译文】亡妻王氏墓志
铭苏轼①在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这一天,赵郡苏轼的妻子王氏在京师开封因病辞世,六月甲午将灵柩停在京城的西门外,于次年的六月壬午在眉州城东北彭山县的安镇乡可龙里把妻子下葬了,妻子的坟墓位于父亲和母亲墓葬的西北约有八步远的地方,我现在为她做墓志铭如下:②死去的妻子叫王弗,是眉州青
神县人、乡贡进士王方的女儿,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我苏轼,为我生了儿子叫苏迈。未嫁之前,在家里她很孝顺父母。嫁给我之后,侍奉我的父母。她的端庄、严肃在当地是很有名声的。刚嫁来的时候,她没有告诉我自己认字。她见我读书,
就整天不离开,我不明白她是否懂得我读的书。后来,我读过的书会有忘记的地方,她都会记得这些地方的内容。我问她一些其他的书籍,她也大略了解,自这件事以后我才知道她聪敏且文静。她陪同我苏轼去凤翔府做了签书判官,我经常外出办公事,每次回来她都详细询问我办事的
情况。她还经常告诉我:“你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办事一定要处处小心啊。”每天她拿我父亲用来告诫我的话来告诫我。我在外和朋友们说话的时候,她常常站在屏风后面仔细地听,等我回来她还能复述出来我们曾经说的话。还说:“某某人啊,所说的话,总是
模棱两可,只是顺着您的心思,您为什么跟这种人说那么多话?”凡是有事情来求我办且和我走得很近的人,她总告诫我:“这种人恐怕不能长久做朋友的,这个人与人交上朋友这么快,他背弃朋友也一定很快。”不久,她的看法果然被证实了。在快要失去她的时候,她的话很
多都是值得一听的良言,像一个很有见识的人。我失去她的时候,她仅仅二十七岁。刚失去她,我父亲吩咐我说:“你媳妇是和你一起同甘共苦的人,你不能忘了她啊。以后有机会,千万把她埋葬在你母亲墓旁。”不到一年,我的父亲也去世了。
我郑重地按照父亲的遗嘱安葬了她。③我给她做铭文,内容如下:你能在九泉之下跟随着咱们的母亲,我却没有这种机会。真是可悲啊!失去了你我就失去了永远的依靠。你虽然离开了我,但今生我能有幸娶你做妻子,我也没有什么值得
悲伤的了。真是可悲啊!(三)文言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9分)10.【答案】BDF【解析】句意:我失去了我所依赖的水,没有安身的地方。(现在,)我只要得到斗升水就能活下去,您竟然说这种话,还不如早点儿到干鱼店里去找我!11.【答案】C【解析】A.故:因此。B.物.或恶之物:人。C.正确。D.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乍:忽然。12.【答案】A【解析】“都是空话,没有实事”错误。原文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并不是庄子所有的书都是空话,没有实事。故选A。13.【答案】(1)您有一斗水让我活下来吗?(2分)“岂”,表疑问,有没有、是否有;“活”,使动用法。(2)(
请问)这只神龟是宁愿死了以后留下骨头被人们供奉,被人尊重呢?还是愿意活着在烂泥里拖着它的尾巴爬行呢?(4分)“其……其……”,表选择,是……还是……;“贵”,重视,尊重;“曳”,拉,拖;“涂”,泥,泥巴。(3)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种子,我种植它成熟之后能
容纳五石的物品。(3分)“贻”,赠送,“树”种植,“实”容纳、填塞。(4)不是为了和小孩子的父母结交。(3分)“所以”为了,“内交”结交,状语后置。【参考译文】材料一庄子是蒙地人,名叫周。他曾经做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人。他的学说涉猎广泛、无所不包,
然而其核心思想却归宗于老子的学说。因此他撰写的十多万字的著作,大多是寓言。他写《渔父》《盗跖》《胠箧》用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阐发老子的学说。《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都是空泛的言论,没有事实依据。可是庄子善于著书分析词句,阐述事理,譬喻情状,
用来指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世博学之士,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他的话汪洋恣肆,随心所欲,所以那些王公大人都无法重用他。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许诺让他出任相国。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确实是厚礼;卿相,确实是尊位。
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时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去当祭品。在这个时候,即使它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在浅而小的水沟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执政者束缚。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使我
的心情愉快。”材料二庄周家境贫寒,因此去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我将要收到百姓交来的税粮,到时候借给你价值三百金的粮食,好吗?”庄周听了脸色骤变,愤愤地说:“我昨天来的时候,有人在半道上呼唤我。我回头看看路上车轮碾过的小坑洼里,有
条鲫鱼。我问它:‘鲫鱼,你在这里干什么呢?’鲫鱼回答:‘我是东海的水官。你能用斗升之水使我活下来吗?’我对它说:‘行啊。我将到南方去游历吴、越两地、引西江之水来迎接你,可以吗?’鲫鱼变了脸色,生气地说:‘我失去了我所依赖的水,没有安身的地方。(现在,)我只要
得到斗升水就能活下去,您竟然说这种话,还不如早点儿到干鱼店里去找我!’”材料三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威王派两个大夫先去(想请庄子出仕),说:“希望把楚国的政务托付给先生!”庄子拿着渔竿,头也不回,说:“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巾布把它包起来装进竹器里,
藏在庙堂之上。(请问)这个神龟,愿意死了以后留下骨头(被人们供奉)让人尊重呢,还是宁愿活着在烂泥里拖着它的尾巴爬行呢?”两个大夫回答说:“(它)更愿意活着在烂泥里拖着它的尾巴爬行。”庄子说:“请回吧!我将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
行。”(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8分)14.【答案】A【解析】本诗没有涉及嗅觉。15.【答案】①推己及人。《〈论语〉十二章》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本诗中劝说穿着棉袍的公子不要说冷,因为路上还有光脚的樵夫,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②怜悯之心。孟子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说人人都有恻隐之心,看到樵夫在寒冷的冬天光着脚心生怜悯,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各3分)16.【答案】C【解析】“与‘雪上空留马行处’的‘空’不同”错,两处“空”都是“只是”的意思,句意是“只凭纸上几行字”;“前者写
出了诗人对马周那种凭借几行文字就得到皇帝恩泽的行为不屑一顾”错,诗人说马周只凭“两行书”即得皇帝赏识,言外之意似乎是“政治出路不止一种途径,‘囊锥’终有出头之日,科场受阻也不能悲观”,并不是对马周行为的不屑一顾。17.【答案】①《致酒行》最后两句写年少之人当有凌云
壮志,不会有人怜惜你处于困境,悲叹也是徒然,表达了诗人的自勉——面对困境应立凌云之志积极进取不应一味悲叹。(结合诗句1分,“立凌云之志”和“一味悲叹”各1分,共3分)②《将进酒》中最后两句“呼儿”“与尔”,显示出诗人的豪迈。“万
古愁”与开篇之“悲”照应,显示出李白在豪迈乐观掩饰下对自己韶华已逝、怀才不遇的悲愤。(结合诗句1分,“豪迈乐观”“悲愤”各1分,共3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18.名句名篇默写(12分)(1)士不可以不弘毅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壹是皆
以修身为本(重点字:弘、壹)(2)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重点字:文)(3)九层之台,起于累土。(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19.【答案】B【解析】B项和文中的“仿佛”均指“好像”。A项指“似有似无,隐隐约约”。C项指“梗概
,大概”。D项指“相似,相仿”。20.【答案】①逗号将主语“钟声”独立出来,起强调作用,突出“钟声”正常响起的重要意义;②又将“传递”的宾语“信心、希望、精气神”分别独立出来,既解释了“钟声”的内涵,又构成短句,读起来铿锵有力,传达出生活恢复正常后人们的喜悦心情。21.【答案】
①郁达夫的妻子。(1分)②答案示例:我们今天‘辩论员的’‘员’字下面也有一个‘贝’字,你是说我们大家都是贪钱的人喽?‘赠送’的‘赠’字中也有一个‘贝’字,朋友之间的馈赠也都是出于贪婪吗?用任何一个‘贝’字旁的字写一个符合归谬逻
辑的句子即可,句子通顺、归谬逻辑正确得2分。【解析】(1)第一处,根据王琦的解释,廖冰兄的妹妹名“冰”,廖冰兄为妹妹的兄长,所以名“冰兄”。郭沫若是在据此推断谁名“郁达”,由“郁达”可想到“郁达夫”,按照上文逻辑,即“郁达”的丈夫,所以此处为郁达夫的妻子。(2)第二、三处,根据
“‘贪’字下面有个‘贝’字,不就是表示对钱的贪欲吗?”可知,这一逻辑认为含“贝”偏旁的字,就有对钱的贪欲的意思,那么考生可以举含有“贝”偏旁却和贪欲没有关系的字来反驳,如“员”“贤”“赠”等,然后按照例句的反驳方式,依据归谬法的逻辑推理,使用
反问句来表达即可。如:我们今天‘辩论员的’‘员’字下面也有一个‘贝’字,你是说我们大家都是贪钱的人喽?‘赠送’的‘赠’字中也有一个‘贝’字,朋友之间的馈赠也都是出于贪婪吗?22.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