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56.326 KB
  • 2024-10-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9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共(12)页,56.32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453551d614d7118096104d366da017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0至2021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二语文注意: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意大利学者克罗齐的这句名言常被引用,其所要表明的是,人们的历史认识受到现实社会生活的强烈影响,一切历史认识都会打上现实社会的烙印。但学界诸多论者在引述这句话时,均将“真”字去掉而成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笔者以

为或有所不妥。克罗齐称:“人们称作或想称作‘非当代史’或‘过去史’的历史,若真是历史……则也是当代史”,“在历史著作的实际中,这一命题的正确性很容易证实,并获得丰富和清晰的例证”,而他所做的是要“改变‘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命题的荒谬外观”。实际上,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人们历史认识的发展

趋势无疑是在不断地进步与深化,逐渐趋于“真”。如果引述克罗齐此语时将“真”字去掉,改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中所蕴涵着的意思就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不再是克罗齐的原意。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西方学界对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作如是观者不乏其人。卡尔曾

谈到,历史上的一些伟人,“他们的言行远远地超越了他那个时代,只是后人才认识他们的伟大”,并宣称“我们只有根据现在,才能理解过去”。中国学者亦有类似的认识。对现实生活的体验、观察,确有助于人们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在人们认识历史的活动中,这种情况是

普遍存在的。以笔者陋见,现实社会对史学的“要求和影响”,虽然肯定不“都是正当的”,但却是难以摆脱的,因为史学家作为现实社会中活生生的人,无力、无法拒绝“当代”的影响。以美国史的研究为例,如前所述,正是由于现实对美国史研究的介入

,“带来美国史学的空前繁荣……在美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问题上,都出现了从正统解释、修正解释、后修正解释到新综合解释的演变……”这太好了!若仅仅如此,没有任何问题了,都“真”了,“真”到此为止了,那下一个“当代”的历史学家还有什么事情可做呢?难道“当代”的史学家们就真是“真”得不肯给

后来的同行们留下一些什么可继续做的事情吗?其实,史学家们不断地对过往的历史作出新的、“当代”的、“真”的解释。之后,人们又将意识到历史书写中存在或出现的新的问题了,又不“真”了,怎么办?这个任务自有下一个“当代”

来完成。还是卡尔说得好:“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需要指出的是,根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真实的,也是客观的,过去发生过

的历史事实是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意识的一种客观存在,所以“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克罗齐命题中所蕴含着的历史认识论方面的合理性虽然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西方学界的历史相对主义,在阐明了人们认识历史真相过程中存在着巨大困难这一事实之后,进而否认历史真相的客观性

,这就走过头了,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选自李学智《“历史”与“真历史”》,有删改)材料二:历史是真实界的生命过程。前一刻的生命演变到现一刻的生命,这现一刻的生命,就超越了前一刻的生命,包涵了前一刻的生命。因此,前一刻的生命

并未过去,它生了现一刻的生命,就没入现一刻的生命里面。至此,我们也就可以明白克罗齐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一切历史都是“现时底”,没有所谓“过去史”。和现在史一样,过去史的条件是:它所叙底事必须在它的作者的心灵中回荡;作者须有证据在面前,而那些证据必须是可理解底。显然只有现时生活中某一种兴趣才能发动

一个历史家研讨过去底事实。这过去底事实并不针对着一种过去底兴趣,而是针对着一种现时底兴趣,因为它与现时生活的一种兴趣打成一片。比如说古希腊内战史,墨西哥艺术史,或是阿拉伯哲学史,在现时它们对于我毫无兴趣,所以在现时它们对于我并非历史

,至多只是一些历史著作的名称。在曾经思索或将要思索它们底人们的心中,它们曾经是,或将会是历史。总之,没有一个过去史真正是历史,如果它不引起现时底思索,打动现时底兴趣,和现时底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所以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选自朱光潜《克罗齐

的历史学》,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卡尔宣称“我们只有根据现在,才能理解过去”,意思是说现在的我们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历史资料,因而更加准确而清楚地把握历史。B.对于过往历史的“真”的解

释,很难画上休止符,因为随着“当代”的不断出现,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之间必将进行一场场新的对话。C.西方学界的历史相对主义,基于认识历史真相的巨大困难,否认历史真相的客观性,这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D.“古希腊内战史,墨西哥艺术史,或是阿拉伯哲学史”,

因为研究者对它们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思考而以历史而非历史著作的名称存在。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克罗齐称自己要“改变‘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命题的荒谬外观”可知,克罗齐坚信这一命题的正确性。B.既然现实社会对史学的“要求和影响”是难以摆脱的,那

么克罗齐所说的“真历史”必然是具有相对性的。C.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强调历史事实是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意识的一种客观存在,所以“当代”的史学家只能对之进行解释而非改变。D.按照“历史是真实界的生命过程”这一说法,倘若没有“现时”的历史学家

对过去史进行观照,过去史就将不复存在。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关于孙中山思想及革命活动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在茅家琦等

著的《孙中山评传》中有了专门的论述。B.基于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现状及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景,近年来关于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作用与贡献的评价发生了重大变化。C.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和在世界政治格局

中地位的提高,关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命题的提出与确立更符合历史的真相。D.基于民族大团结的政治要求和社会现实,关于岳飞、文天祥等人是否应该继续冠以“民族英雄”这一光荣称号的讨论确实具有现实的必要性。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5.两则材料

对“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现时史)”这一论点都予以认同,但又有所区别。试对二者不同之处作说明。(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流淌的秋虫清音付秀宏中秋是一个丰收的时令,听秋虫在秋夜里声声鸣

叫,仿佛是听孔子讲不舍昼夜,听峨眉山的法师讲解禅心,让我的内心变得阔远,因着秋凉的沉静被洗涤,像似秋空和秋水一样。中年的我,有几年很是热衷法布尔的《昆虫记》,可惜此后,除了听到秋光里蟋蟀的凄清呜叫,闻到蜻蜓飞过头顶的草色醇香,对那些细小的生

灵,我几近相忘。虽然很长时间没有读法布尔,但我还是记得那个法国长寿老头的昆虫王国。秋虫,就像秋天一样,辽阔中交融着丰富与淡然、喜悦与凄凉,那种难以言明的情绪总在心头萦绕。一位朋友曾捉到蹲伏在厨房角落里的一只瘦小的蟋蟀,因为

惊惧,它的清脆而响亮的声音戛然而止。朋友和我提起此事,我笑着说,你打扰蟋蟀作诗了。蟋蟀是唐朝的李白,黑夜是它饮不完的酒。噫!秋虫与秋夜之相悦,是把深情写在纸上的那种感觉。前两天去母亲家,住在那里。窗外的一棵小樱桃

树下,秋虫不停歇地吟唱,我不知道哪一声呜叫是海子的,哪一声又是北岛的,密密匝匝的樱桃叶子看过去——是无数沉醉的耳朵。还曾读过一首有关秋虫的诗歌,题目叫《为何不带秋虫回家》,我臆测这里的“家”是人的心灵的家园。你想

啊,秋虫的诗会多像李清照的诗词专场,它可以把人们一颗颗浊躁的心变得一点一点清澈起来。难怪有人说,彻夜的虫鸣好比山顶银河倾泻的水,洗涤着那些仰望天空的人们……秋虫就是禅修的一种,虽然细微,但非常沉醉迷人,即便有些冷寂,但那种专注、那种深情,

可以让人的身心澄明起来,那是秋的暗语与玄机。一鸣三千里,都写在一个人又一个人的心弦上,恰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境界。秋虫有清音,它们不嘲笑什么,只是把生命里低沉的基音和高亮的泛音用断续的咏叹表达出来。秋虫清音的高与

低,唱与停,融汇在秋空的高渺与周遭的宁静里……的确,只有这种微小的生命才能发出这样的声音,那是一群执着灵魂的美妙合唱。记得,幼时对静寂之声敏感。那秋虫、那鸣叫、那声韵,还有那种说不清的凄凄切切,每晚悠扬动人地响着,令我异常着迷。从立秋开始,秋虫们日复

一日踩着灼热夏季的尾巴,把秋意谱成深夜里长长的弦歌;在明耀的新月下或徐缓的凉风中,有意无意地靠着枕,听虫儿们的合奏,足以撼动泪湿的心情。这种种心迹,现在回忆起来,那份亲切似乎与年俱增了。对秋虫的声音,何以如此钟爱呢?难道说它们的演奏是一

川清凌凌的融水?是啊,秋虫的清音,在自然中汇入了无尽的神妙,于是众妙毕集,各抒灵趣,我自己也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反正,每当没听到秋虫之声,便会莫名地想流泪,生出难于言说的慰藉与寂寥。我的心情,仿佛远离了床榻,沉浸在思慕与怀恋之中。这些虫声里会有李的感叹、杜甫的伤怀、李商隐的微唱、李煜的低泣,

酸酸麻麻的,却有非常永恒的心境。夜沉沉地睡了,只有往昔真挚而柔韧的声音,宛若秋水的微澜一般颤动不已。我不能忘怀于秋虫之鸣,任由秋虫是先哲心声余韵那般缭绕着,似动不动,似淌非淌,用它不懈的努力——融化我敏感多愁的心。听得久了,我如同羁旅返乡的游子

终于踏上故土,又似忆起与诗心碰撞那一刻的会心之笑,既有几分陌生,又感到舒畅和亲切。因有秋虫在耳,自己的情感得以恢复本来的纯净。不知多少次,半夜从睡梦中醒来,听见秋虫的哨子还在奏响,只是有一点儿瑟瑟的冷意。当这凉意微逗之时,我心中总是疑惑:这是不是“纷披灿烂”的《广陵散》遗篇?是不是唐

末黄巢《不第后赋菊》的“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时,我的心——像夏日河面上的巨蜻蜓时停时飞,惊骇般地睁大了眸子。从一个文化记忆驶向了另一个桥头,犹如驶入了梦境;夜半秋虫清音——于我,仿佛是一个个的新发现,引发深切的共鸣。秋天气温日渐

降低,虫音那冷静而又清澈的质感,如秋月般洁纯净,如月光般水银泻地,如秋风般凉意深沉,亦如秋风般了无痕迹。听秋虫之声,最有情味,如同古老编钟一样传来的悠远的音。那悠悠的声音仿佛有了倒影似的,一身静气地走着,值得我们去用心细细品味。如果有雅兴,不妨披一件夹袄,一个人走进这秋野之夜

,此间月光清亮、露水清凉,虫鸣清越而密集,蟋蟀、蝈蝈、金铃子的清音一起倾倒而来,却丝毫不纷乱,婉转缠绵,喃语不尽。我甚至能察觉到,家中秋虫的低吟浅唱,已与明月之下田野里的噪噪天籁,交相共鸣,合成了一处旋律。我不禁潸然泪下,

倘若此时有人问我:“秋虫的声音如何迷人?”我会静静地说:“在这声音中,不仅领悟到各种美妙的声音,而且可以听懂你自己。”因声声不息的秋虫清音,能把自己的那颗心读懂、读透,该是身为人最幸福的事情了!(摘编《人民周刊》2020年18期,有删减)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A.作者开篇写庆祝丰收的中秋时令的秋虫鸣叫,并将听清音的感觉等同于聆听圣贤的教导和法师的禅语,让读者对秋虫清音有了非常美妙的第一印象。B.作者笔下的秋虫,是在辽阔的背景下将“丰富与淡然、喜悦与凄凉”自然融合在一起的,而这也正是作

者在文中要向读者传达的无法说得清楚的情绪。C.“我”之所以会臆测《为何不带秋虫回家》中“家”是人的心灵的家园,是因为诗歌作者将秋虫的诗会比作李清照的诗词专场,能让读者浊躁的心逐渐清澈。D.文中写《广陵散》遗篇的“纷披灿烂”,引用黄巢的诗句,意在以自我困惑引出对秋日夜半时分由瑟瑟冷意中

听到的秋虫清音引发的内心深切的共鸣。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在写自己去母亲家居住,听到樱桃树下的秋虫鸣叫声时,插叙了朋友捉蟋蟀的事,“打扰”一词在幽默调侃的口味中引发了对秋虫和文化的相似联想。B.文中写秋虫并不嘲笑什么,而只是将

自己声音的高低、唱停自然地表达出来,意在突出作者对微小秋虫的执着及其清音的美妙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C.作者在文中解释了自己钟爱秋虫声音的原因后,先写自己听不到秋虫之声后的寂寥感受,再写听到秋虫清音后的巨大震撼和纯净内心,对比鲜明,描写细腻。D.本文既联想、

想象丰富,又借助了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将秋虫清音写得清新脱俗,使得整篇文章意境优美,读来极富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之美。8.本文的主要写作对象是“秋虫清音”,但第二段却为什么要详写自己对法布尔的昆虫王国的难以忘却?(4分)9.作者说秋

虫清音是“流淌的”,而这种“流淌”在文中体现为多个层面,请结合全文分别简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林瀚,字亨大,闽人。父元

美,永乐末进士,抚州知府。瀚举成化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弘治..初,召修《宪宗实录》。充经筵讲官。稍迁国子监祭酒..,进礼部右侍郎,掌监事如故。典国学垂十年,馔银岁以百数计,悉贮之官,以次营立署舍。师儒免僦居,由瀚始。历吏部左、右侍

郎。十三年拜南京吏部尚书。以灾异率群僚陈十二事。御史王献臣自辽东逮下诏狱,儒士孙伯坚等夤缘为中书舍人。瀚疏争,忤旨。乞罢,不许。已,奏请重根本:曰保固南京,曰佑启皇储,曰抚绥百姓,曰增进贤才。正德元年四

月,吏部..尚书马文升去位,言官丘俊、石介等荐瀚。帝用侍郎焦芳,乃改瀚南京兵部,参赞机务。命未至,瀚引疾乞休,因陈养正心、崇正道、务正学、亲正人四事。优诏慰留。时灾异数见,瀚及南京诸臣条时政十二事。语涉近幸,多格不行。瀚素刚方与守备中官不合他内臣进贡道其地者瀚

每裁抑之遂交谮于刘瑾。会刘健、谢迁罢政,瀚闻太息。言官戴铣等以留健、迁被征,瀚独赆送,瑾闻益恨。明年二月假铣等狱词,谪瀚浙江参政。致仕。旋指为奸党。瑾诛,复官,致仕。予月廪岁隶如故事。寻命有司岁时存问。瀚为人谦厚,而自守介然。卒年八十六。赠太子太保,谥文安..。庭㭿,字利瞻。瀚

次子也。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历职方郎中。吏部尚书张彩欲改为御史,固谢之,乃以为苏州知府。频岁大水,疏请停织造,罢繁征,割关课备振。再上,始报可。迁云南左参政。正德九年,以父老乞侍养。时子炫已成进士,官礼部主事,亦谒假归

。三世一堂,乡人称盛事。《明史·列传第五十一》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瀚素刚方/与守备中官/不合他内臣进贡道其地者/瀚每裁抑之/遂交/谮于刘瑾B.瀚素刚方/与守备中官不合/他内臣进贡道其地者/瀚每裁抑之/遂交谮于刘瑾C.瀚素刚方/与守备中官/不

合他内臣进贡道其地者/瀚每裁抑之/遂交谮于刘瑾D.瀚素刚方/与守备中官不合/他内臣进贡道其地者/瀚每裁抑之/遂交/谮于刘瑾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弘治,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汉武

帝首创。以后各朝代的历任新君即位,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B.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C.吏部,“六部”之一,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下设司勋司、考功司、

武选清吏司等部门。D.文安,谥号。谥号是帝王、贵族、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及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御史

王献臣从辽东被逮捕下诏狱,儒士孙伯坚等通过攀附关系成为中书舍人。林瀚上疏争辩,违抗旨意。祈求罢职,不被允许。B.正德元年四月,吏部尚书马文升去职,谏官丘俊、石介等人推荐林瀚担任。皇帝没有采纳,任用侍郎焦芳为吏部尚书,改派林瀚

到南京兵部任职。C.异常的自然灾害多次出现,林瀚和南京诸大臣陈奏十二件时弊,涉及皇帝亲近宠幸的臣子,虽然意见多被搁置没有实行,但皇帝还是下诏抚慰他。D.林瀚的儿子庭㭿做官颇有政绩,因为父亲年老乞求回家奉养。林瀚的孙子林

炫当时已担任礼部主事,也请假回去。可见林家良好的家风。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典国学垂十年,馔银岁以百数计,悉贮之官,以次营立署舍。(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刺客列

传》)14.对刘健、谢迁以及戴铣等人的遭遇,林瀚有哪些反应?(3分)(二)古代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东溪注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

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注:皇祐五年(1053),梅尧臣居母丧回到家乡。他徜徉于家乡秀丽的景色中,写了不少诗,寄托对山水及人生的情趣。这首诗作于至和二年(1055)乡居时。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专门乘舟到东溪去看水,

一是说明东溪水好,二是诗人自己“爱闲”。B.坐临孤屿,野鸭眠岸,老树着花,诗人推己及物,物我两忘,由此想到了闲意。C.岸旁老树,春深着花,诗人说它“无丑枝”,洋溢着作者人老心红的青春气息。D.本诗意新语工,

结构严密,边叙边议,写景抒情结合,充满着强烈的喜悦之情。16.尾联写“情虽不厌住不得”,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中,▲一句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情意;又以▲一句生动表现了临别时的依恋与怅惘。(2)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忘却时间的句子是:▲,▲!(3)刘克庄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两句,以“北风”暗喻,将

敌人大军压境的危急形势生动地描绘出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同里最吸引人的去处无疑是退思园了。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见过的中国古典园林中最

让我难以忘怀的一个。在▲的拥挤中游古典园林是令人伤心的事。如有一个偶然的机会,或许是大雨刚歇,或许是时值黄昏,你有幸走在这样的园林中就会觉得走进了一种境界。在一切古典园林都变成公众游观处的现代,这种审美嗜好无疑是一种奢侈愿望了,但有时竟然也能▲。就这样,我们

从西首的大门进入,向着东面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观赏过来。总以为看完这一进就差不多了,没想到一个月洞门又引出一个新的空间,而且一进比一进美,一层比一层奇。心中早已绷着悬念,却又时时为意外发现而一次次惊叹,这让我想到中国古典园林和古典戏曲的近似。难怪古代曲论家李渔

会把编曲与工师营建宅院苑榭▲。不管依傍何种建筑流派,园林都要有自己的韵律。正是因为有了“韵律”,全部构建才会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应接不暇心驰神往相提并论B.摩肩接踵心满意足相提并论C.摩肩接踵心驰神往一概而

论D.应接不暇心满意足一概而论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清词丽句必为邻”,追求好的语言表达是每个人毕生的功课,我们有责任让语言越来越美好。B.造船场内遗留了不少机器设备,作为文物它们都被认为毫无价值,但我们从中仍感悟到工业的“设计

”力量。C.想到藤野先生,鲁迅就感觉增加了勇气,于是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D.从“庄生梦蝶”的故事,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蝶的凄美神话,无不勾起人们浪漫的遐想。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没想到发现了更多的新空间,而且

越来越漂亮。”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5分)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①青少年的发育性近视的原因是眼轴增长造成的。②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③近视度数会随之增长。④如果孩子很小就近视,⑤成年后很可

能发展为高度近视。⑥而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者,⑦发生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疾病要比普通人高很多。⑧因此,如果发现孩子有近视倾向,⑨一定要尽早带孩子治疗、检查,⑩正确佩戴合适的眼镜能够有效延缓近视的发展。22.请对下

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5分)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8月13日发布《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2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覆盖,其中50万人口以

上城市高铁通达。全国1、2、3小时高铁出行圈和全国1、2、3天快货物流圈全面形成。国铁集团发展和改革部副主任丁亮表示,纲要提出了新时代中国铁路的发展目标,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目标推进。到2035

年,率先建成服务安全优质、保障坚强有力、实力国际领先的现代化铁路强国。到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现代化铁路强国,全面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掀开了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新篇章。1949年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奋力开拓,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197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阔步前进,书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壮丽诗篇。2021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百岁华诞,向新的征程挺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

际遇,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校团委举行“忆百年荣光,谱青春华章”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0-2021-2江苏省苏州实

验中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高二语文1.B解析:A项,卡尔强调的是现实对历史研究的影响;C项,“基本一致”错误,西方学界的历史相对主义是“走过头了”;D项,“古希腊内战史,墨西哥艺术史,或是阿拉伯哲学史”也可能是历史著作的名称。2.D解析:根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过去史就将不复存在”这一说法是错误的。3

.D解析:这种讨论割断历史,属于历史相对主义的悖论。4.①引用论证,例如引用了历史学家卡尔的话来证明中西方学者都认为现实对历史研究有很大影响;②举例论证,例如文中举美国史的研究为例,证明随着“当代”的演进,历史的“真”也不断被赋予新的解释;③对比论证,例如将马克思的唯物史

观和西方学界的历史相对主义进行对比,证明克罗齐观点的合理性。(每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5.①分析角度不同:材料一从现实社会对史学的“要求和影响”,从史学家的“当代”属性进行分析;材料二则从现时的“思索”

“兴趣”“心灵生活”进行分析。②认同度不同:材料一在认同的同时,指出这一论点与克罗齐观点并非完全一致;材料二则以之为克罗齐的观点并予以完全认同。(每点3分,角度1分,分析2分)6.C(从原文“你想啊,秋虫的诗会多像李清照的诗词专场”看,这里应该是“我”认为秋虫的会很像李清照的诗词专场,并非诗歌的作

者在诗中认为的。)7.A(此处不是插叙,因为插叙是指在记叙某件事的过程中暂时放下正在记叙的内容而插入必要的情节或材料,这里作者先写自己朋友的事,后写己去母亲家住发生的事,故此处“插叙”手法表述不正确。)8.①借助听觉

及嗅觉,强调自己对于秋天时光里蟋蟀、蜻蜓等的无比喜爱之情,奠定全篇的情感基调。②写自己难以忘却法布尔的昆虫王国,是为了引出对秋虫及秋虫清音的具体叙写。(评分细则: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答案虽有具体分析但分析不全面的,酌情扣1分;只笼统地答一些鉴赏术语

,而不作具体分析的,该要点不得分。)9.①听到的“秋虫清音”是动态的“流淌”。作者对秋虫清音感受细腻,当它“交相共鸣”“倾倒而来”时,自己有“月光般水银泻地”的动态感受。②对“秋虫清音”喜爱之情的“流淌”。由幼时对静寂之声的敏感写到随年龄的增长对秋虫声音

的愈来愈亲切。③“秋虫清音”蕴含的文化韵味的“流淌”。由秋虫清音联想到李、杜甫、李清照等古代文人及其作品的文化意蕴,又联想到当代诗人海子和北岛等的思想。④“秋虫清音”于人生历程的“流淌”。由秋虫的各种迷

人的声音,逐渐地读懂、读透自己的心、自己的心路历程,让自己有幸福感。(评分细则:每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的三个要点即可。每个要点中,对“流淌”层面的概括得1分,具体解析得1分。意思对,言之有理即可。)10.B11.

C“下设司勋司、考功司、武选清吏司等部门”错,武选清吏司是兵部的。12.C皇帝下诏抚慰的是前面林瀚引疾乞休的事。13(1)掌管国子监将近十年,每年俸禄用百计算(数以百计),都储藏在官衙,按照次序建造官署的房屋。(典,垂,贮,营立,各1分)(2)“诚”“逆”“比”各1分,“给贡职如郡县”是介

宾短语后置句1分。14.为刘健、谢迁叹息伤心。(1分)赠送财物为戴铣等人送行。(2分)【文言文翻译】林瀚,字亨大,福建人。父亲元美,永乐末进士,任抚州知府。瀚考中成化二年进士。改任庶吉士,被授予编修之职。弘治初年,被征召修

撰《宪宗实录》。担任经筵讲官。逐渐升迁为国子监祭酒,进任礼部右侍郎,像以前一样执掌国子监事务。掌管国子监将近十年,每年俸禄用百计算(数以百计),都储藏在官衙,按照次序建造官署的房屋。儒师免于租房居住,从林瀚开始。先后连续担任吏部左、右侍郎。十三年被任命为南京吏部尚书。因异常的自然灾害率领群僚

陈奏十二件事。御史王献臣从辽东被逮捕下诏狱,儒士孙伯坚等通过攀附关系成为中书舍人。林瀚上疏争辩,违抗旨意。祈求罢职,不被允许。随后,奏请重视国家根本:曰保卫巩固南京,曰佑助启发皇储,曰安抚百姓,曰增进贤才。正德元年四

月,吏部尚书马文升卸职,谏官丘俊、石介等推荐林瀚。皇帝任用了侍郎焦芳,于是改派林瀚到南京兵部任职,参与机密要务。任命未到,林瀚托病自请辞去官职,并陈奏养正心、崇正道、务正学、亲正人四件事。皇帝以嘉奖褒美的诏书抚

慰挽留他。异常的自然灾害多次出现,林瀚和南京诸大臣分条陈奏十二件时弊,涉及皇帝亲近宠幸的臣子,意见多被搁置没有实行。林瀚向来刚正方直,与担任守备的宦官不合,对进贡经过他辖地的其他宦官,林瀚也经常遏止他们,宦官们于是交相到刘瑾面前诬陷中伤林瀚。恰逢刘健、谢迁被免除宰相之职,瀚听说

叹息不已。谏官戴铣等人因为挽留刘健、谢迁被贬谪流放,只有林瀚赠送财物为他们送行,刘瑾听说更加憎恨林瀚。第二年二月假借戴铣等人在狱中供词,贬谪林瀚任浙江参政。林瀚辞去官职。不久被指为奸党。瑾被诛杀,林瀚恢复官职,但自请辞官。朝廷按照旧例给予每月的廪食、每年的隶仆。不久命令主

管的官吏每年按时慰问。林瀚为人谦和朴实,而且自我恪守耿介的品性。去世时年八十六。赠太子太保,谥号文安。庭㭿,字利瞻。是林瀚的次子。弘治十二年进士。被授予兵部主事。历任职方郎中。吏部尚书张彩想要改任他为御史,他坚决推辞,于是任命他为苏州知府。苏州几年频发大水,庭㭿上疏请求停止进贡丝织品,免去

繁重的赋税,截下关税以备救济百姓。两次上疏,朝廷才回复可以。庭㭿升迁为云南左参政。正德九年,因为父亲年老乞求回家奉养。庭㭿的儿子林炫当时已担任礼部主事,也请假回去。三代同堂,乡人称为美事。15.D“充满着强烈的喜悦之情”错,应

该是有所节制的喜悦。16.①“情虽不厌住不得”,风景好,也让人迷恋,但终究不是自己的久居之地。②“情虽不厌”回应首联所写对此处景物的喜爱之情,但天色已晚、车马也已疲劳,只好回去。③“住不得”说出了心中的无奈和

不舍,其实也是写出了对此处的喜爱。④看似矛盾,其实还是写了对东溪之景的喜爱,因而并不矛盾。17.(1)柔情似水,忍顾鹊桥归路(2)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3)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18.B19.B20.改句只是交代新空

间漂亮;原句重在表现游者发现奇美新空间的惊讶感,更符合游览的现场感受。(3分)改句只是简单陈述;原句“一进”“一层”等词语与前义表述相照应,体现出表述的连贯性(2分)。21.(1)①改“原因是眼轴增长造成的”为“原因是眼轴增

长”或“近视是眼轴增长造成的”。(2)④将“如果”调至“孩子”后。(3)⑦在“疾病”后加上“的风险”或“的机率”。(4)⑨将“治疗、检查”改为“检查、治疗”。22.①《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发布,②提出新时代中国铁路发展目标,

③目标分两阶段推进,④2035年率先建成现代化铁路强国,⑤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现代化铁路强国。(5分。1点1分)23.作文参考相关评分标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562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