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第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0)页,43.77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2f60a7ec21b8d72a0efb7296088859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市第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度下期高2024届2月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作为情感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人的情感是自然
天生的还是后天习俗培养的,换言之,基于生命科学的情感自然说或基于社会人类学的情感建构说,给情感学研究打开了广阔的视野。正是借鉴了这样的研究视野,使得我们面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关于从“礼仪之家”的人物身上延伸出的“大旨
谈情”的主题,有了新的思考。在《红楼梦》中,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人的情感关系,常被视为木石姻缘与金玉姻缘的象征性对峙。木石表示质朴,金玉表示富贵。但让人觉得奇怪的是,金项圈之于薛宝钗、通灵宝玉之于贾宝玉,是摆在故事主体的明
面中,而金与玉的相配,又是被薛宝钗的大丫鬟莺儿在小说中直接提及的。但草木之于林黛玉、顽石之于贾宝玉的关系,却并没有在贾宝玉和林黛玉出生后的人间直接提及,也并不为世人所知晓,毋宁说,这是作为两人的前世传说,发生在一个神秘的世界里。这样,贾宝玉最多也只能在梦中,以自己对木石
姻缘的认同,来抗争世人熟悉的金玉姻缘。同样,当我们解释贾宝玉对林黛玉倾情相许时,固然可以从理性角度,来分析林黛玉不说让贾宝玉追求功名富贵的混账话,以说明叛逆者的共同志趣是感情的基础。但他们第一次见面,彼此都有久别重逢的熟悉感,似乎又不是理性所能解释得清楚的,从而让这种近乎神秘的感觉,给男女情感
互生爱慕的非理性留出了空间。男女之情在《红楼梦》中虽然占有最大的比重,但没有缺席的亲情、友情,在《红楼梦》中同样有着耐人寻味的呈现。王熙凤与秦可卿虽是亲戚关系,但感情之深,又非比寻常。当秦可卿不幸夭折时,王熙凤
为宁国府协办丧事,其中有一段写早起进宁国府而先到可卿灵前祭拜,极为传神:凤姐缓缓走入会芳园中登仙阁灵前,一见了棺材,那眼泪恰似断线之珠滚将下来。院中许多小厮垂手伺候烧纸。凤姐吩咐得一声:“供茶烧纸。”只听一棒锣鸣,诸乐齐奏。早有人端过一张大圈椅来,放在灵前,凤姐坐了,放
声大哭。于是里外男女上下,见凤姐出声,都忙忙接声嚎哭。一时贾珍尤氏遣人来劝,凤姐方才止住。当凤姐看见棺材,眼泪如断线之珠滚落下来时,这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而当她吩咐烧纸,丧乐奏响时,她开始发声哭泣,这可以说依然有真情的宣泄,
但也是礼仪的呈现,并以这种外现的礼仪,给了周边人一个暗示,需要有相应的礼仪来配合。于是接下来写一句“里外男女上下,都忙忙接声嚎哭”,注意,“忙忙”还有“接声”,加上重在声音而非泪水的“嚎哭”,似乎也暗示了周边
之人的哭,似乎在礼仪的实践中,已经缺少了相应的情感内核。与此相对照的是,探春对自己的生身母亲赵姨娘包括舅舅赵国基等并不流露出丝毫的同情,那种基于主子立场而对本质上是奴才身份的人自觉划清界限,完全恪守了礼仪规范的言行,是否也有着对内心自然情感的压
抑?而抄检大观园事件发生时,探春又以主子身份保护自己的丫鬟,这里仅仅是考虑了礼仪要求的主奴互相支撑,还是有情感因素在?类似的问题,成了《红楼梦》对主要人物的人伦情感关系的基本思考。其实,人的恰当言行出于生命的
自然还是外在礼仪的建构,或者如何让情感与礼仪两者没有违和感,也是早期儒家学派创立者所思考的。《礼记·檀弓》中记录下一个生动的事例:鲁人有朝祥(“祥”指服丧期满)而莫(暮)歌者,子路笑之。夫子曰:‘由(即子路)!尔责于人,终无已夫!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子路出,夫子曰:“又多乎哉!瑜(
超过)月则其善也。”据史书记载,子路是一个自觉恪守礼仪之人,这种恪守是那么彻底,也许已经跟他内心的情感没有任何违和感,所以他会讥笑一个早晨刚刚服丧期满的人,晚上就急不可耐地去唱歌娱乐了。既然相距时间这么短,那么守制服丧,似乎就成
了一种纯然外在的强迫,其内心的悲伤情绪,应该已经荡然,由此不得不让人怀疑其服丧的虚伪性。但孔子对待此事的态度十分微妙,他一方面批评子路对别人的苛责,认为一个人能够坚持服丧三年,已经很不容易。但同时,他又希望人们能够在服丧期满和娱乐活动间
,有一个更长的时间间隔,因为只有娱乐的时间延宕,才多少说明了,不但其悲伤的情感是真实的,就是对服丧礼仪的执行,也是真诚的,是丝毫不勉强的。正是早期儒家倡导的礼仪与情感的二元组合,那种在现实的对峙紧张乃至断裂中依然思考可能的和
谐关系,经过文化历史的递相嬗变,成为《红楼梦》小说展开的基本命题,并呈现为丰富多彩的人物谱系,形塑成传统社会晚期的礼仪文化,也是情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摘编自詹丹《“情感学转向”与对〈红楼梦〉的再认识》)材料二:在情感
社会学看来,人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形成社会纽带和建构复杂社会结构时对情感的依赖”。情感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有些作家关闭了文学与现实火热生活同频共振的情感通道,关闭了文学与广大世界相连接的情感通道,关闭了文学与人民群众喜怒哀乐共鸣的情感通道
,而是一味沉溺于“技术主义”营造的精致套盒中,以“冷酷到底”的模式,追求“零度情感写作”,或者干脆背向情感世界,放弃了情感的温润与热度,从而使得一些创作陷入空洞生硬的境地。正如文学评论家孟繁华所说:“文学最终是处理人的情感事务的,如果不在人的情感领域深入探索,如果对人的情感
没有诚恳的体会,技术无论怎样先进或奇异,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主张重提“诗缘情”的创作理念,就是期待当下的文学创作尊重内在基本规律,辩证处理好理、事、情之间的关系,充分描摹现实世界中的情感脉动,不煽情,不滥情,更不冷酷无情,而是以激情面对时代,以深情面对人民,以热情面对生活,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文
质兼美、情理兼备的优秀作品,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摘编自米彦青《开掘更为饱满的情感世界——“诗缘情”理念的当下启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情感自然说是基于生命科学的,而情感建构说是基于社会人类
学的,这两者是作为情感学研究的主要问题。B.《红楼梦》中宝黛的木石姻缘未直接提及,是因为这是两人的前世传说,发生在一个神秘的世界里。C.凤姐见到秦可卿的棺材,泪如断线之珠,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而当她吩咐烧纸,丧乐奏响时,则是礼仪的呈现。D.作家关闭了文学与广大世界相连接的情感通道,一味沉
溺于“技术主义”会使得一些创作陷入空洞生硬的境地。2.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于宝黛倾情相许,可以从理性角度来分析,也可以从他们初见时久违的熟悉感的非理性角度分析。B.抄检大观园事件发生时,探春以主子身份保护自己的丫鬟,这是深厚的主仆之情的情感因素体现。
C.孔子认为服丧期满和娱乐间隔时间的长短,多少说明其悲伤的真实性,及对服丧礼仪的执行的真诚性。D.情感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红楼梦》在人的情感领域进行的深入探索,使其意义更为重要。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
开篇提出中心论点,辩证地看待“人的情感是自然天生的还是后天习俗培养的”的这一观点。B.材料一在论证“亲情、友情在《红楼梦》中同样有着耐人寻味的呈现”时,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C.“诗缘情”创作理念的重申,就是期待当下的文学创作尊重内在
基本规律,辩证处理好理、事、情之间的关系D.材料二中得出了创作的目标,即以丰富的情感,创造出文质兼美、情理兼备的优秀作品,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4.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推断当下的文学创作存在怎样的现象。5.如何
理解“《红楼梦》是传统社会晚期的礼仪文化,也是情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D2.B3.B4.作家一味沉溺于艺术创作手法,忽略了作品的情感营造,忽略与读者的情感共鸣,创作内容空洞生硬,作品缺少情感。5.(1)《红楼梦》中充斥
着大量的传统社会晚期的礼仪文化,大家族的繁文缛节,礼仪规律,是构成这部作品的枝枝叶叶。人物的言行很多是出于外在礼仪的建构。(2)《红楼梦》也是情感文化的集合体。不仅是作为主线的爱情,还有主仆情、亲情、友情。在情感社会学看来,情感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红楼梦》中
众多人物,也是靠情感联结在一起。(3)《红楼梦》的内容也体现了儒家倡导的礼仪与情感的二元组合,和在现实的对峙紧张中依然思考可能的和谐关系。【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主要问题”错。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作为情
感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人的情感是自然天生的还是后天习俗培养的,换言之,基于生命科学的情感自然说或基于社会人类学的情感建构说”,这两者只是情感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选项以偏概全。B.“是因为”错,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但草木之于林黛玉、顽石之于贾宝玉的
关系,却并没有在贾宝玉和林黛玉出生后的人间直接提及,也并不为世人所知晓,毋宁说,这是作为两人的前世传说,发生在一个神秘的世界里”,可见两者未构成因果。C.“而当她吩咐烧纸,丧乐奏响时,则是礼仪的呈现”错。材料一第一段“当凤姐看见棺材,眼泪如断线之珠滚落下来时,这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而当她吩咐
烧纸,丧乐奏响时,她开始发声哭泣,这可以说依然有真情的宣泄,但也是礼仪的呈现”,可见当她吩咐烧纸,丧乐奏响时同样也有真情在内。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这是深厚的主仆之情的情感因素体现”错。材料一第七
段“而抄检大观园事件发生时,探春又以主子身份保护自己的丫鬟,这里仅仅是考虑了礼仪要求的主奴互相支撑,还是有情感因素在?类似的问题,成了《红楼梦》对主要人物的人伦情感关系的基本思考”,说明有无情感因素未有定论,是阅读时的思考方向。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
力。B.未使用对比论证。“男女之情在《红楼梦》中虽然占有最大的比重,但没有缺席的亲情、友情,在《红楼梦》中同样有着耐人寻味的呈现”,“同样”表明应该是类比。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由
材料二第二段“有些作家关闭了文学与现实火热生活同频共振的情感通道,关闭了文学与广大世界相连接的情感通道,关闭了文学与人民群众喜怒哀乐共鸣的情感通道,而是一味沉溺于‘技术主义’营造的精致套盒中,以‘冷酷到底’的模式,追求‘零度情感写作’,或者干脆背向情感世界,放弃了
情感的温润与热度,从而使得一些创作陷入空洞生硬的境地”可推知:作家“一味沉溺于‘技术主义’营造的精致套盒中”,表明他们一味沉溺于艺术创作手法;“以‘冷酷到底’的模式,追求‘零度情感写作’”“放弃了情感的温润与热度”可见他们忽略了作品的情感营造,忽略与读者的情感共鸣;“使得一些创作陷入空
洞生硬的境地”,是创作内容空洞生硬,作品缺少情感。【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1)先理解“是传统社会晚期的礼仪文化”。《红楼梦》中充斥着大量的传统社会晚期的礼仪文化,材料一中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王熙凤哭秦可卿,尽管她们感情
很好,但王熙凤在吊唁时却不能不顾礼仪放任情感,如“凤姐吩咐得一声:‘供茶烧纸。’只听一棒锣鸣,诸乐齐奏。早有人端过一张大圈椅来,放在灵前,凤姐坐了,放声大哭”,她吩咐烧纸,丧乐奏响时,开始发声哭泣,这就是礼仪的外现,“并以这种外现的礼
仪,给了周边人一个暗示,需要有相应的礼仪来配合”;其次是探春对生母赵姨娘和娘舅赵国基的态度,她是以主子的身份看待身为奴仆的他们,“基于主子立场而对本质上是奴才身份的人自觉划清界限,完全恪守了礼仪规范的言行”。除文中所写之外,《林
黛玉进贾府》中关于拜见、吃饭等诸多礼仪,也写得十分详尽。总之,《红楼梦》中各种大家族的繁文缛节,礼仪规律,是构成这部作品的枝枝叶叶。人物的言行很多是出于外在礼仪的建构。(2)再看“也是情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红楼梦》也是情感文化的集合体。材
料一先介绍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情感线索,然后过渡“男女之情在《红楼梦》中虽然占有最大的比重,但没有缺席的亲情、友情,在《红楼梦》中同样有着耐人寻味的呈现”,并以王熙凤和秦可卿、探春对待赵姨娘
和赵国基为例进行论证,可见《红楼梦》中的情感丰富,不仅是作为主线的爱情,还有主仆情、亲情、友情。在情感社会学看来,“人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形成社会纽带和建构复杂社会结构时对情感的依赖’。情感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情感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红楼梦》中众
多人物,也是靠情感联结在一起。(3)最后看二者的结合。“正是早期儒家倡导的礼仪与情感的二元组合,那种在现实的对峙紧张乃至断裂中依然思考可能的和谐关系,经过文化历史的递相嬗变,成为《红楼梦》小说展开的基本命题,并呈现为丰富多彩的人物谱系,形塑成传统社会晚期的礼仪文化,也是情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
,《红楼梦》的内容也体现了儒家倡导的礼仪与情感的二元组合,和在现实的对峙紧张中依然思考可能的和谐关系。(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诗人(英)毛姆我对名人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有太多人都被一种强烈的冲动所扰,就是想要亲
近这个星球上的伟大人物,这每每让我不以为然。当别人提议,我可以见一见某些地位或成就高人一等之辈,这样的机会我总会寻觅得体的借口避开。所以当我的朋友迭戈·托雷表示可以将我引见给卡利斯托·德·圣阿纳时,我婉拒了。但难得一次我的
理由是真诚的:圣阿纳不但是个了不起的诗人,还是个被人们寄托了很多想象的人物,他的各种历险已经是传奇了,能在他的衰朽之年看一看这个人,会很有意思;但他年岁已经太大,这时候接见一个陌生人、外国人,对他来说只能是种烦扰。记得我第一次读他的诗是二十三岁,当时迷恋得手不释卷:他诗句中有种激情,有种英雄的
孤傲和斑斓的生命力,一下让我神魂颠倒。因为那些掷地有声的诗句和绕梁不止的韵律已经和我美好的青春记忆交缠在一起,所以一直到今天,我读起它们来依然会心跳加速。我一向认为卡利斯托先生在读者中的声望是他应得的。当年每个年轻人都能脱口而出他的诗句,而我的朋友会无休无止地跟我讨论他疯狂的举动、狂热的演说(
诗人之外他也是个政治家)。但这些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卡利斯托先生一直隐居在他的家乡埃西哈,不屑和这个再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兴趣的世界为伍。“他现在看上去怎么样?”我问。“神采不凡。”“你有他的照片吗?”“有就好了。他三十五岁之后就拒绝面对镜头。他说他只想让后世见到他年轻时
的样子。”我知道他年轻时极为俊美,当他意识到青春一去不返时创作了一首感人的十四行诗,从中你可以清楚读到曾经被如此爱慕的容颜终于逝去,所领受的那阵刺痛是多么苦涩,多么冷酷。但我还是拒绝了朋友的好意。再读一遍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我就已经很满足了,而我也更喜欢在埃
西哈那些阳光扫过的安静街巷自顾自漫行。所以,当我到达埃西哈的当晚就拿到那位大人物留给我的字条时,我是大为惊异的。他说,如果我能第二天上午十一点登门一见,会让他非常高兴。事已至此,除了第二天在指定时间登门造访,我好像也没有其他选择了。埃西哈是教堂之镇,随便走几步便能看到断壁残垣
,或者是有鹳鸟筑巢的石塔。埃西哈也曾有过辉煌,很多这些白色的房子,石头大门上都有气势雄伟的纹章,卡利斯托先生就住在这样一栋房子里,拉了门铃之后我站在栏杆外,虽然我听见铃声穿透了屋子,但无人应答,我摇了第二次,第三次,终于一个老妇来到了门口。“你要干吗?”她问。她的黑眼睛倒好看,但情绪不
佳,我猜她是在这里照顾老诗人的。我把名片递给她。“我跟你们主人有约。”她把大门打开,让我进去。告诉我在那里等着之后,她便丢下我上楼去了。这个建筑的各种比例都很大气,但油漆已经黯淡,地上的瓷砖多有碎裂,还可见到多处灰泥大
块大块地剥落。这里每样东西都散发着贫寒的气息,却见不出邋遢。我知道卡利斯托先生穷。对他来说,有不少时候钱其实来得很容易,只是他从来不觉得这是件要紧的东西,总花钱如流水。现在你也很容易看出来他对自己生活的拮据
根本不屑一顾。院子中间有张桌子,两侧各放一张摇椅,桌上的报纸已经是半个月之前的了。我开始猜想在温暖的夏夜,坐在这里抽烟时,是怎样的梦幻充斥着他的思绪。柱廊之下,墙上挂着一些西班牙的绘画,颜色暗沉,画艺也拙劣。这个场景,再加上我朦胧勾勒的种种联想,和这位浪漫
诗人的形象太过相称,我几乎要被这个地方的气魄所压倒。我之前对于这次会面一直很冷淡,甚至不知为何略觉得无聊,但现在开始有些局促起来,点了一支烟。我是照着时间来的,不知老先生是给什么耽搁了。这种寂静让人有些不安。我听见有声响,心跳快了起来。我现在有些激动了,
等到看见他走下楼梯时,我屏住了呼吸。他一只手里有我的名片。这是位个子很高的老人,花白的头发依然很茂密,而浓密的眉毛依然是乌黑的,这让他的黑眼珠里闪过的火焰更添了一分严峻的气势。在他的年纪,眼神依然保有那样的光芒让人赞叹。他不带笑意的眼神落在我的身上,冷静地审视着我。他的衣服从上到下
是黑色的,一只手中拿着一只宽边帽。在他的仪态中有种自在和高贵。他完全是我希望的样子,他身上没有一寸不像个诗人。他缓缓向我走来。他的眼睛也绝对像是鹰的眼睛。这对我来说,似乎是个重大的时刻,因为他就站在那里。莫名地在我心里,唱起了卡利斯托先生最有名的情诗,轻柔而动人。我很不好意思
。还好我之前准备了该如何跟他打招呼。“大师,我这样一个外国人能和您结识真是万分荣幸。”他犀利的眼神中突然有笑意摇曳了一下,严厉的嘴唇也有那么一瞬被微笑弯成弧线。“我不是诗人,先生,我是卖猪鬃刷子的。你弄错了,卡利斯托先生在隔壁。”我找错了一幢房子。(有删改)文本二: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
英国著名现代小说家和剧作家,因其短篇小说成就最高,被称为“英国莫泊桑”和“短篇小说大师”。毛姆的短篇小说,故事性强,极具可读性。在创作小说时,他要精心地编织故事情节,继而对故事情节进行巧妙设计。在长期的写作中毛姆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他又被人称为“20世纪最会讲故事
的人”。(节选自《毛姆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愿给年岁已高的诗人带来生活烦扰,这是“我”拒绝朋友将我引见给伟大诗人卡利斯托先生的根本原因。B.“诗人”年轻时极为俊美,三十
五岁后不再拍照,“我”从他的十四行诗中可以读出了其原因。C.当收到诗人的字条时,“我”大为惊异,既惊异于诗人对“我”登门时间安排的具体,更惊异于诗人竟然会主动邀约。D.在“我”的想象中,诗人的样子最好是穿着黑色的
衣服,手中拿着宽边帽,具有自在和高贵的仪态。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写“埃西哈”白色的房子、石头大门上气势雄伟的纹章等,都在暗示这个地方曾经的不平凡。B.文中两次写到“我”的心跳加快,前后
呼应,生动地突出了“我”对“诗人”的崇敬和仰慕之情。C.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叙事,讲述“我”拜访诗人卡利斯托先生,却找错房子认错人的经过,增强了文章真实性。D.小说题为《诗人》但“诗人”在小说中并未真的出现,体现作者重在写故事,简化人物塑造的意
图。8.小说中诗人卡利斯托虽未真正出场,但形象依然鲜明,请概括其形象。9.结合文本二,分析小说在情节安排的技巧上是如何体现“最会讲故事”的。【答案】6.A7.C8.(1)外貌:年轻时形象俊美(2)身份:诗人、政治家、隐者、传奇人物(3)性格:浪漫
(4)精神品质:清贫9.(1)伏笔的安排,在结尾得到了强烈的呼应,使得结局虽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如35岁之后不照相,隐居不为人所见,为后文认错人埋伏笔,结局出人意料,使得情节曲折有波澜。(2)故事开端发展阶段的大量铺垫蓄势:年轻时读诗的感受
,突出“我”对“诗人”的着迷;等待会见时,“我”对“诗人”的处境做出种种联想;初见时,对“诗人”外貌的描写,突出“我”对“诗人”的迷恋,为后面我的期待、激动的心情以及“诗人”出场做铺垫,使故事性增强,吸引读者。(3)巧合误会:走错的人家环境正符合我对诗人
的想象,认为眼前人在他的仪态中有种自在和高贵。他完全是我希望的样子,他身上没有一寸不像个诗人等使情节富于波澜,充满戏剧性。(4)结尾的情节突转,满心认为见到了大诗人,却找错屋子,认错了人。【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A.
“不愿给年岁已高的诗人带来生活烦扰,这是……根本原因”错,原文开头说“我对名人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有太多人都被一种强烈的冲动所扰,就是想要亲近这个星球上的伟大人物,这每每让我不以为然……所以当我的朋友迭戈·托雷表示可以将我引见给卡利斯
托·德·圣阿纳时,我婉拒了”,可见对名人不感兴趣才是“我”拒绝朋友将我引见给伟大诗人卡利斯托先生的根本原因。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叙事”错误,不是全知视角。全知视角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本文为第一人称“我”。故选C。【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由“‘他现在看上去怎么样?’我问。‘神采不凡。’‘你有他的照片吗?’‘有就好了。他三十五岁之后就拒绝面对镜头。他说他只想让后世见到他年轻时的样子’”可知,年轻时形象俊美。由“圣阿纳不但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记得我第一次读他的诗是二十三岁,当时迷恋得手不释卷”可知,是作品被广为喜爱的了不起的诗人。由“还是个被人们寄托了很多想象的人物,他的各种历险已经是传奇了”可知,是经历丰富的传奇人物。由“狂热的演说(诗人之外他也是个政治家)”可知,是
一位政治家。由“但这些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卡利斯托先生一直隐居在他的家乡埃西哈,不屑和这个再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兴趣的世界为伍”可知,老年时是位隐者。圣阿纳年轻时长相俊美、才华横溢,三十五岁之后就拒绝留下照片,“他说他只想让后世见到他年轻时的样子”
,并且一直隐居,“不屑和这个再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兴趣的世界为伍”,可知他性格浪漫。由“我知道卡利斯托先生穷。对他来说,有不少时候钱其实来得很容易,只是他从来不觉得这是件要紧的东西,总花钱如流水”可知,他生活清贫。【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写作技巧的能力。(1)因为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安排
了充分的伏笔,让结尾的陡转合情合理,比如“有就好了。他三十五岁之后就拒绝面对镜头。他说他只想让后世见到他年轻时的样子”,作者难得见到诗人真面,为后文认错人埋伏笔,结局出人意料,使得情节曲折有波澜。(2)故事开端发展阶段的大量铺垫蓄势:年轻时读诗的感受,“记得我第一次读他的诗是二十三
岁,当时迷恋得手不释卷:他诗句中有种激情。有种英雄的孤傲和斑斓的生命力,一下让我神魂颠倒。因为那些掷地有声的诗句和绕梁不止的韵律已经和我美好的青春记忆交缠在一起,所以一直到今天,我读起它们来依然会心跳加速”突出“我”对“诗人”的着迷;等待会见时,“我”对
“诗人”的处境做出种种联想,“我知道卡利斯托先生穷。对他来说,有不少时候钱其实来得很容易,只是他从来不觉得这是件要紧的东西,总花钱如流水。现在你也很容易看出来他对自己生活的拮据根本不屑一顾”;初见时,对“诗人”外貌的描写
,“他一只手里有我的名片。这是位个子很高的老人,花白的头发依然很茂密,而浓密的眉毛依然是乌黑的,这让他的黑眼珠里闪过的火焰更添了一分严峻的气势。在他的年纪,眼神依然保有那样的光芒让人赞叹”“他的衣服从上到下是黑色的
,一只手中拿着一只宽边帽。在他的仪态中有种自在和高贵。他完全是我希望的样子,他身上没有一寸不像个诗人”,突出“我”对“诗人”的迷恋,为后面我的期待、激动的心情以及“诗人”出场做铺垫,“他缓缓向我走来。他的眼睛
也绝对像是鹰的眼睛。这对我来说,似乎是个重大的时刻,因为他就站在那里。莫名地在我心里,唱起了卡利斯托先生最有名的情诗,轻柔而动人。我很不好意思。还好我之前准备了该如何跟他打招呼”“大师,我这样一个外国人能和您结识真是万分荣幸”,使故事性增强,吸引读者。(3)巧合误会,“埃西哈是教堂之镇
,随便走几步便能看到断壁残垣,或者是有鹳鸟筑巢的石塔。埃西哈也曾有过辉煌,很多这些白色的房子,石头大门上都有气势雄伟的纹章,卡利斯托先生就住在这样一栋房子里,拉了门铃之后我站在栏杆外”,走错的人家环境正符合我对诗人的想象,“他
完全是我希望的样子,他身上没有一寸不像个诗人”,认为眼前人在他的仪态中有种自在和高贵,“他的衣服从上到下是黑色的,一只手中拿着一只宽边帽。在他的仪态中有种自在和高贵”,使情节富于波澜,充满戏剧性。(4)“我不是诗人,先生,我是卖猪鬃刷子的。你弄错了,卡利斯托先生在隔壁”
,结尾的情节突转,满心认为见到了大诗人,却找错屋子,认错了人。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
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尤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终身无天下之患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于败乱危辱。又或以谓吾之爵禄贵
富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吾可以坐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者。又或不求所以养育取用之道,而諰諰然①以为天下实无材。此三蔽者,其为患则同。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犹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治国而国安利,此其所以异于人也。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稷、契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其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驽骥杂处
,饮水食刍,嘶鸣蹄啮,求其所以异者蔑也。及其引重车,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虽不舍昼夜而追之,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古之人君,于是铢量其能而审
处之,使长者、短者、强者、弱者无不适其任者焉。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呜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坐.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噫!今天下盖尝患无材。吾闻之,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
而筹画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此数辈者,方此数君未出之时,盖未尝有也。人君苟欲之,斯至矣。今亦患上之不求之、不用之耳。天下之广,人物之众,而曰果无材可用者,吾不信也。(《王荆公文集笺注》卷二十七)【注】①諰諰然
:担心害怕的样子。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其尤蔽者A以为B吾之位可以去C辱绝危D终E身无天下之患F材之得失G无补H于治乱之数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肆,放纵,与
《烛之武退秦师》中“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的“肆”意思不同。B.特,只是,与《陈情表》中“况臣孤苦,特为尤甚”的“特”意思相同。C.审,慎重地,与《归去来兮辞》中“审容膝之易安”的“审”意思不同。D.坐,徒然,空,与《蜀道难》中“以手抚膺坐长叹”的“
坐”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对于人才使用的三种偏见危害相同,其中“认为天下没有人才”的观点存在讨论价值,因此本文论证围绕此点展开。B.作者认为,天下贤才众多并且想有所作为,但是有上位者却不想让他们发挥作用,表明
作者对统治者用人态度的批评。C.文章第四段列举六国合纵、楚汉争霸、唐太宗时期的三个例子,旨在表明雄才大略的君主没有出现,济世佐国的人才就不存在。D.文章中“世之蔽者方曰”“今天下盖尝患无材”两处采用引入虚拟论敌的方式,增强了论证的严谨性,更将论证引
向深入。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惟其遇事而事治,治国而国安利,此其所以异于人也。(2)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14.请具体分析第二段中划横线的几句是如何论证“对人才要用尽办法寻找、考察,并且考察的方法不过是让他们承担力所
能及的工作”这一观点的。【答案】10.ADF11.B12.C13.(1)只有他遇到事情就能解决好事情,治理国家,国家就安定获利,这就是贤才与普通人不同的地方。(2)像这样,那么愚昧浅陋的人,都能发扬他所知道的(
发挥他们的智慧),在小事上奉献力量。14.①使用类比推理证明了“对人才要用尽办法寻找、考察,并且考察的方法不过是让他们承担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一观点。②用千里马和劣马类比贤才和普通人;千里马和劣马在生活中并无差异,就像贤才和普通人在生活中并无差别一样;千里马和
劣马只有在拉车过程中才能判别他们的区别,就像贤才和普通人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判别高下。【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句意:其中最突出的错误想法(偏见)是,认为自己所处的地位,可以排除耻辱,杜绝危害,一生不会遇到天下大乱,人才的得失与国家命运安危无关。
“其尤蔽者”中“者”表示判断,故在“者”后A处断开;“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中“危”作动词“绝”的宾语,故在“绝”后D处断开;“终身无天下之患”中“天下之患”作动词“无”的宾语,故在“天下之患”后F处断开。故选A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
理解能力。A.正确。放纵;/扩张。句意:因此任意放纵自己的心志。/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界,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B.“意思相同”错。只是;/特别。句意:只是不知道其中的原因罢了。/何况我的孤苦尤其严重呢。C.正确。慎重地;/明白。句意:审慎使用。/深知这狭小之
地容易使我心安。D.正确。“坐”,均为“徒然、空”的意思。句意:却空说天下果然没有人才。/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旨在表明雄才大略的君主没有出现,济
世佐国的人才就不存在”错。即使没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济世佐国的人才也依然存在;雄才大略的君主文本中未有体现。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第一个“治”,治理得好;第二个“治”
,治理;“利”,获利;“异于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人异”;“此其所以异于人也”,判断句。的(2)“士之愚蒙鄙陋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愚蒙鄙陋之士”;“奋”,发扬;“以效小事”,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小事效”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①使用类比推理证明了“对人才要用尽办法寻找、考察,并且考察的方法不过是让他们承担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一观点。②作者以“骐骥”和“驽马”作对比,说明“骐骥”和“驽马”在一起时,二者没有区别,前者并不显示其“材能”;只有
在“引重车”时,前者才能“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这时才显示出“骐骥”与“驽马”的区别。这表明“材”和“不材”之间,在未经考察之前,难以区别,经过考察,才能让“材”发挥其作用。参考译文:天下需要忧虑的事,不是人才不多,而是在上之人不希望
人才众多;不是士人不想作为,而是在上之人不让他们有所作为。任用人才,就像为国家挑选栋梁,得到他们,国家就会安定而繁荣,失去他们,国家就会灭亡而受辱。然而在上之人不希望人才众多,不让人才有所作为,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三种偏见。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认为自己的地位可以远离耻辱、断绝危害,一辈子都不会有天下危亡的祸患,人才的得失无关国家治乱,因此任意放纵自己的心志,最终也陷入了失败、动乱、危亡和耻辱之中。又或者认为我所赋予的高官位厚俸禄足够可以吸引国家的能
人,他们的光荣耻辱担心悲伤都是我说了算,我可以骄傲地看着国内的能人,而他们都将依附到我身边。还有人不探求培养、教育和选用人才的方法,而是满怀忧虑地认为天下确实没有人才。这三种偏见,带来的危害是相同的。然而用心并非不好,还可以讨论失误原因的,只是认为天下没有人才罢了。大概他们心中并非
不想任用天下的人才,只是不知道其中的原因罢了。何况有才能的人,外表与他人有什么不同呢?只是他遇到事情,就能解决好事情;治理国家,能使国家就安定富强,这是有才能的人和普通人不同的地方。在上之人如果不能精心考察,审慎使用,那么有才能之人即使拥有后稷、契那样的才智,也不可能从常人中脱颖而出,何况
才智低于他们的人呢?有偏见的人说:“人们身上具备特殊才能,就像锥子放在口袋里,尖端立刻就会显露出来,因此没有具备才能却未被发现的人。”这种人只是看见锥子在口袋中的情形,却没有看到马匹在马厩里的状况。劣马、骏马混杂
相处,喝水吃草,嘶叫踢咬,它们的不同之处是很少的。等到骏马拉重车,一拉缰绳,千里的路程立刻到达。而这个时候,让几匹劣马并驾齐驱,即使昼夜不停地追赶骏马,还是远远赶不上,这之后好马劣马才能加以区别。古代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不会认为天下没有有才之人,他们用尽办法寻找、考察人才,考察
的方法,不过是让他们承担力所能及的工作罢了。古代君主懂得这个道理,于是精心衡量一个人的才能,慎重对待,使长短、强弱之才都担任他们适合的工作。像这样,那么愚昧浅陋的人,都能发扬他所知道的(发挥他们的智慧),在小事上奉献力量。何况那些德才兼备、智力超群的人呢?唉!后
世在位的君主,大概没有懂得这个道理并实际运用,却空说天下果然没有人才,这是没有好好想过罢了。唉!如今天下大概还担心没有人才可用。我听说,战国时六国合纵,辩论、游说的人才就出现了;刘邦、项羽并起争雄,出谋划策、勇武善战的人才就涌现了;唐太宗想要治理天下,谋略运筹、敢于直谏的辅臣就投奔而来了
。这些人才,在那几位君主没有出现时,大概也不会显露出来。君主们想要得到他们,他们就纷纷前来了。现在忧虑的是在上之人不愿寻求人才,不愿使用人才。天下如此广大,人物如此众多,却偏要说果真无人才可用,我是不相信的。(《
王荆公文集笺注》卷二十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从军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无衣诗经·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
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15.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军北征》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把地域、季节、气候交代清楚,有力地展现这次行军的环境特点。B.《行路难
》这一首哀怨之曲,不是声音微弱的独奏,而是“遍吹”,把读者带入笛声响彻夜空的悲壮境界。C.“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反映了真实的大漠行军情景,荒凉悲怆,有“境界全出”的艺术效果。D.《秦风·无衣》质朴诗句中
蕴含真挚的情感,体现秦人“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的气魄和“欢爱之心”。16.这两首诗歌都以战争为题材,但抒发的情感和使用的艺术手法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15.A16.《从军北征》小着情语,却处处达情,以形传神,借景抒情,景象凄凉,如“天山雪后海风寒”,笛
声幽咽,如“横笛遍吹《行路难》”,令人神驰意伤,将征人望乡思归衷怨,表现得淋漓的尽致。《秦风·无衣》这首诗描绘出战士们齐心备战同仇敌忾的场景,并以“赋”的表现手法加以强调,更渲染出了威武雄壮的气势,“同袍”“
同泽”“同裳”凸显了战友之间淳朴真挚的情感,表现出将士们齐心协力,奋勇杀敌的精神。【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有力地展现这次行军的环境特点”表述错误,应该是“有力地烘
托出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从军北征》的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烘托出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横笛遍吹”一句折射征
人的心情。《行路难》是一个声情哀怨的笛曲,这里用了“遍吹”两字,更点明这时传来的不是孤孤单单、声音微弱的独奏,而是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合鸣,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在哀怨的笛声中传递出深沉悲凉的征人思乡情,诗
人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法,表现了征人望月思归的惆怅之情。《秦风·无衣》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矫健爽朗的战歌,这首诗描绘出战士们齐心备战同仇敌忾的场景。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以一句“岂曰无衣”发端,
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慨,渲染出一种即便生活贫困以至于“无衣”,也要义无反顾奔赴疆场的爱国主义激情;接下来对问句的回答“与子同袍”“与子后泽”“与子同裳”,则有力地表现出在大敌当前的危急时刻,秦国军民不分你我、同心应敌战友之间淳朴真挚的情感的质朴民风和战友之间淳朴真挚的情感。“修
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的诗句,富有强烈的动作性和形象性,使人想象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形象地表现出主人公乐于为国效力的无私品质和浓郁的家国情怀,并以“赋”的表现手法加以强调,更渲染出了威武雄壮的气势。“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的誓言,则表达
了主人公们在战场上共进退、同生死、御外辱、卫家国的坚定决心和将士们齐心协力,奋勇杀敌的精神。(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
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的(3)小刚在他创作的
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②.请其矢③.小楼一夜听春雨④.深巷明朝卖杏花⑤.星垂平野阔⑥.月涌大江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书写:“遣”“巷”“垂”“皎”。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①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
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城市,开始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②。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一笔画山,
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湾清溪。③,闭目细听,一股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更是说不出的爽朗。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会儿被浓荫掩翠,一会儿环佩
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细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女儿悬挂于颈间的玉璞?押着唐韵,携着汉风,一点点地走近,走近,将心清凉成一片温润的水域。这真是“人间仙境”,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人间仙境”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
一些菜叶,给工人做饭吃。D.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20.第3段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描写了宁静的清溪,请结合材料简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①熙熙攘攘②豁然开朗③屏气凝神(凝神敛息)19.A20.①运用比喻和比拟(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清溪之水比作多羞的少女,“琵琶半
遮面”和“躲”字运用拟人,写出清溪之水藏在细叶下时隐时现的情态,想象丰富,形象生动,表达了作者对溪流和自然的喜爱。②运用排比和视听结合的方式。连用四句描绘清溪之“羞”,溪水的捉摸不着,最后将溪水比作美
玉,极写溪水之平静无波,将人的心境也感染得宁静下来。【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此处修饰“人群”,指人很多,可填“熙熙攘攘”或“川流不息”。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第二空,此处指从城市来到山村,眼前变得开阔,可填
“豁然开朗”。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开阔光亮,或比喻对某一问题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第三空,此处与“闭目细听”搭配,指仔细认真地听,可填“屏气凝神”“凝神敛息”。屏气凝神(凝神敛息):形容注
意力高度集中。【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人间仙境”引号表强调。A.表强调。B.表示特殊含义。C.表示反语。D.表示直接引用。故选A。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
犹抱琵琶半遮面”运用比喻手法,将清溪之水比作多羞的少女;“多羞”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清溪半遮半掩的特点。结合“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湾清溪”可知,这里运用比喻,以琵琶遮面写出清溪藏在细叶下的情态。“一会被浓荫掩翠,一会儿环佩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
,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这四个“一会儿”具体写出了清溪的“多羞”,又构成排比,写出溪水的多变和捉摸不着;“浓荫掩翠”“碧玉”是视觉,“环佩叮当”是听觉,视听结合,写出溪水的美好和动感;“弯成一枚碧玉”“柔润如美玉”,运用比喻手法,将溪水比作碧玉、美玉,
极写溪水之色泽和平静无波,将人的心境也感染得宁静下来。描写形象生动,表达了作者对溪流和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不仅色彩本身,关于色彩的观念也是被建构的。
在社交媒体上总能看到各路穿搭博主的指点,他们认为好的衣品一大重要标准就是配色和谐。色彩和谐究竟是什么?美术理论家约翰内斯·伊顿认为,每种颜色都有其特定的明度,不同量的光在一个完美的构图中应当能够实现平衡,A。比如互补色,既富有哲学意
味的平衡,又在明度上有数学般精确的度量,所以它是一种和谐。伊顿有一系列色彩对比理论:明暗对比、纯色对比、质量对比、互补色对比等。尽管这些理论今天仍然影响着主流审美,但也有过度简化的风险。当时就有人指出:“如果人们遵循某种规则而总结出某种美学理论,那我们最终会放弃精神或者创
造的丰富性。”这些搭配并不是本质性的、决定性的、天经地义的。B,①只是不同文化的喜好不同,②比如在印度服装中常见红色与紫色搭配,③在英国服装传统中并不受欢迎。④配色和谐,⑤还会受使用环境的影响,⑥好看的服装配色不一定吻合家居环境,⑦一幅画的色彩也不一定适用于电子游戏界面。2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2.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1.A“从而达到和谐境界”B“其实任何颜色都可以搭配”
22.序号②:比如“在印度服装中常见红色与紫色搭配”改为“常见的”。序号④:“配色和谐”改为“配色是否和谐”。序号⑥:“吻合”改为“适合”。【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从后文“所以它是一种和谐”可知,填入内容应与“和谐”有关,再联系前文“
不同量的光在一个完美的构图中应当能够实现平衡”的后文“比如互补色,既富有哲学意味的平衡,又在明度上有数学般精确的度量”,可知是要达到和谐境界。故可以填入“从而达到和谐境界”。第二空,从前文“这些搭配并不是本质性的、决定性的、天经地义的”
可知,色彩本身并不受搭配规则的限制;由后文“只是不同文化的喜好不同”可知,这里要说的是任何颜色都可以搭配,因此也可填入“其实任何颜色都可以搭配”。【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②成分残缺。根据后文“在英国服装传统中并不受欢迎”可知,不受欢迎的是
“红色与紫色搭配”的方式,故应在“红色”前加上“的”。④搭配不当。“不同文化的喜好不同”是造成颜色搭配方式不同的原因之一,“使用环境”影响颜色搭配是否和谐,故应将“配色和谐”改为“配色是否和谐”。⑥搭配不当。“吻
合”与“环境”搭配不当,应将“吻合”改为“适合”。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清朝著名学者俞樾科场诗作首句“花落春仍在”,得到了主考官曾国藩的高度赞扬,俞樾后来给自己书房起名“春在堂”;苏东坡晚年写了一首诗有“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之句
,意即“我”年老眼昏了,看出去浮在空中都是模糊的云雾,但是“我”感到无数桃李花发,开放在心里。对这些诗句,叶嘉莹先生评论道:“你要把春天留在你的心里,而不是向外去追求。”以上材料又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
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俞樾“花落春仍在”为何能够得到主考官曾国藩的高度赞扬?“花落”是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春仍在”是内在美好的永恒;苏东坡虽然看不
清空中的东西,但他心中却“看”到了桃李花发;而叶嘉莹先生的话则明确告诉我们,要向内心探求美好,而不必向外去追求。三个事例或者名言都强调了内在的美好、诗意比外在的东西更重要。这是因为外在的东西,比如环境、时间等总在变换,我们很难把握或者改变,但内心、内在却是我们自己可以把握的,与其去外在
寻找、探求美好、诗意,寻求理想、获得安慰,不如把握好内心,只要你的心中留有春天,那么无论四季风云如何变换,你都能够保有永恒的美好。本次作文意在引导我们修养内在,在心中修篱种菊,才能收获内心的诗意。人生不只要活外在的物质和环境的层次,更要活在心灵
层次、精神层次,要让精神丰盈,境界高尚的人,生活中最大的一笔财富,就是无论外界如何风雨交加,内心始终云淡风轻。写作时注意不要空喊口号,应该把思考具体化。比如材料中提到的清朝学者俞樾,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
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苏轼一生数次被贬,还差点丧命御史台,在黄州团练副使这个闲职上蹉跎数载,但却留下
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文,还有很多美食。叶嘉莹幼年丧母,由伯父教养长大;1948年,叶嘉莹随丈夫到了台湾,不久后,由于丈夫没了工作,她便靠着辛苦教书,承担起养活家中老小的重担,生活不易,是诗词给了她面对人生坎坷的力量。由此我们发现,越是面对外界环
境的风云变幻,或者遭遇人生的坎坷不幸,越能够体现出心中有春天的价值和意义。具体写作时,我们要结合材料中人物的经历和他们的观点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论证时可以从“为什么”和“怎么做”的角度将论证引向深入。比如,外界总在变化,而且很难把握,因此我们要在心中留有属于自己的春天,
从而对抗外界的风雨;或者从陶渊明、林徽因、钱锺书、史铁生、路遥、江梦南等人物身上发现心中保有春天的“诀窍”。最后可以结合青年身份,结合时代特点,告诫青年,应该早早在心中种下春天的种子,用心浇灌,让它长出绿荫,永存诗意。立意:1.情不随事迁,心不随境
转。2.美好实存心间,无需外求。3.心有诗意则青春永驻。4.环境和时间并不能带走心中的阳光与美好。5.永葆内心芳华,无惧外在凋零。6.外界总是迁幻,内心方唯永恒。7.内心若明亮,外界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