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4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604.000 KB
  • 2024-09-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2 已有4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5)页,604.0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287bfe38f18e3044b5483c28a7284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入学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C12O16N14Na23Mg24Al27S32Cl35.5第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我国城市近年来已发布“空气质量

日报”。下列物质中不列入首要污染物的是A.NO2B.SO2C.CO2D.可吸入颗粒物【答案】C【解析】【详解】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都是空气主要污染物,对人体有害,列入空气污染指数中,虽然二氧化碳可导致温室效应,但不列入污染指数;故答案选

C。2.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B.锂离子电池C.太阳能集热器D.燃气灶【答案】D【解析】【详解】A.硅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B.锂离子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错误;C.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

热能,C错误;D.燃气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正确,答案选D。3.146C原子含有的中子数是A.6B.8C.14D.20【答案】B【解析】【详解】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4-6=8,故选:B。4.下列金属的冶炼原理错误的是A.

2Al2O3电解冰晶石4Al+3O2↑B.2Na+CuSO4=Cu+Na2SO4C.Fe2O3+3CO高温2Fe+3CO2D.2HgOΔ2Hg+O2↑【答案】B【解析】【分析】金属的冶炼一般是依据金属的活泼性选择相应的方法,活泼金属利用电解法,较活泼金属采用还原法,不活泼的金属采用热分解法,由此分

析。【详解】A.铝是活泼的金属,工业上用电解法得到铝,电解熔融氧化铝可以得到铝和氧气,加入冰晶石可以降低氧化铝的熔点,化学反应为:2Al2O3电解冰晶石4Al+3O2↑,故A不符合题意;B.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

硫酸钠,不能得到铜,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Na2SO4,故B符合题意;C.工业上利用热还原法得到铁,利用高温下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高温2Fe+3

CO2,故C不符合题意;D.工业上采用热分解法得到汞,化学方程式为:2HgOΔ2Hg+O2↑,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除第一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C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答案】C【解析】【详解】A.除零族元素及氧、氟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A错误;B.第4、5周期均有18个元素,B错误;C.副族元素中均为过渡金属,没有非金属元素,C正确;D.碱金属元素

是指ⅠA族中除氢外的所有元素,D错误;答案为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③Fe2O3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④使用氯气对自

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⑤SiO2可用于制太阳能电池。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答案】C【解析】【详解】①正常雨水的pH为5.6,酸雨的pH小于5.6,①错误;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

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②正确;③Fe2O3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③正确;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④正确;⑤二氧化硅为绝缘体,不导电,而Si导电,可用于制太阳能电池,⑤错误,答案选C。7.化学在

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物质性质与对应用途错误的是A.明矾易水解生成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作芯片C.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作织物漂白剂D.硅胶具有优良的吸附性,且无毒,可作袋装食品和瓶装药品的干燥剂【答案】B【解析】

【详解】A.明矾中铝离子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用作净水剂,A正确;B.晶体硅导电,可用作芯片,与熔点高硬度大无关系,B错误;C.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作织物漂白剂,C正确;D.硅胶具有优良的吸附性,且无毒,可作袋装食品

和瓶装药品的干燥剂,D正确;故答案选B。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从碘水中分离碘单质B.萃取溴C.分离酒精与水D.检查气密性【答案】D【解析】【详解】A、从碘水中分离出碘,不能用蒸发,由于

碘易升华,A错误;B、不能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由于乙醇溶于水,B错误;C、分离酒精和水,用蒸馏,但是温度计测的是馏分的温度,温度的水银球应在支管口处;冷凝水应该下口进,上口处,C错误;D、如果气密性良好,乙中水的液面会高于甲中水的液面,可用于检查气密性,D正确;答案选D。9.下列体系中,离

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4MnO、K+、C1-、2-4SO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K+、Na+、-3NO、Cl-C.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4NH、K+、Cl-、OH-D.0.1mol•L-1

NaHCO3溶液:Na+、Ba2+、-3NO、OH-【答案】B【解析】【详解】A.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的离子,而-4MnO为紫红色离子,故A不符合题意;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该组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均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符合

题意;C.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中含Fe3+,Fe3+和+4NH与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D.-3HCO和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有失去标签的NaCl、FeCl2、

FeCl3、MgCl2四种溶液,只需要一种试剂就可以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A.氨水B.硝酸银溶液C.Na2SO4溶液D.KSCN溶液【答案】A【解析】【详解】A、NaCl、FeCl2、FeCl3、MgCl2四种溶液分别与氨水混合的现象为:无现象、白

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为红褐色、红褐色沉淀、白色沉淀,现象不同,可鉴别,故A正确;B、均与盐酸不反应,不能鉴别,故B错误;C、加入硫酸钠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C错误;D、KSCN只能鉴别出FeCl3,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阴离子相同,金属阳离子不同,利用与碱反

应可鉴别,在该题目中,由于FeCl2、FeCl3溶液均有颜色,因此只要区分NaCl和MgCl2即可。11.银在空气中容易发黄变黑的原理是4Ag+2H2S+O2=2Ag2S+2H2O,其中H2S是()A.氧化剂B.还原剂C

.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答案】D【解析】【详解】4Ag+2H2S+O2=2Ag2S+2H2O中,Ag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H、S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H2

S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答案选D。1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B.Na2O2与CO2反应生成0.1molO2时转移电子0.2NAC.常温常压下,7.8gNa2O2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2NAD.高温下,0.2

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答案】B【解析】【详解】A、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A错误;B、2Na2O2+2CO2=2Na2CO3+O2,为歧化反应,Na2

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生成1mol氧气转移2mol电子,则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B正确;C、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1molNa2O2中只含有1molO22-,7.8gNa2O2固体,其物质的量0.1mol,则阴离子数为0.1

NA,C错误;D、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3Fe+4H2O(g)Fe3O4+4H2,则0.2molFe参与反应生成生成83molH2,即H2分子数目为83NA,D错误;答案选B。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钠与水的反应:Na+2H2

O=Na++2OH-+H2↑B.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共热制氨气:+4NH+OH-NH3↑+H2OC.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Cl2+2OH-=Cl-+ClO-+H2OD.铜跟稀硝酸反应:3Cu+2-3NO+8H+=3Cu2++2NO↑+4H2O【答案】D【解析】【详解】A.钠与水的反应:2Na

+2H2O=2Na++2OH-+H2↑,故A错误;B.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共热制氨气,是固体与固体加热的反应,离子方程式即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故B错误;C.石灰乳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C错误;D.该方程式符合客观事实,符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故D

正确;故选:D。14.下列关于碱金属和卤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能力最强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D.溴单质与水反应比氯单质与水反应更剧烈【答案】D【解析】

【详解】A.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则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A说法正确;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半径最小,核内质子对核外最外层电子的作用力最大,失去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半径最小,得电子能力最强,B说法正确;C.钠原子半

径小于钾,失电子能力小于钾,故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C说法正确;D.溴单质非金属性小于氯气,则氯单质与水反应比溴与水反应更剧烈,D说法错误;答案为D。1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FeFeCl2Fe(OH)2B.SSO3H2SO4C.CaC

O3CaOCaSiO3D.【答案】C【解析】【详解】A.铁与氯气反应只能生成氯化铁;B.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C.两步均能实现;D.SiO2不与H2O反应。答案选C。【点睛】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铁反应,且不论铁过量与否,均是生成氯化铁,得不到氯化亚铁。这与铁与硝酸溶液反应不同,铁

与硝酸反应时如果硝酸过量则生成硝酸铁,如果铁不足,则生成硝酸亚铁。16.如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烧杯中的溶液变为蓝色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答案】A【解析】

【详解】A.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B.锌的金属性强于铜,锌失去电子,溶液是无色的,B错误;C.锌是负极,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C错误;D.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答案选A。【点晴】转

化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可以进行有关的判断和计算。17.向50mL18

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反应。则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A.小于0.45molB.等于0.45molC.在0.45mol和0.90mol之间D.大于0.90mol【答案】A【解析】

【详解】根据反应:Cu+2H2SO4(浓)加热CuSO4+SO2↑+2H2O,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理论上应是参加反应的硫酸的一半,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降低,而铜与稀硫酸并不反应,因此,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应小于一半,则50mL18mol/LH2SO4溶液

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应小于0.45mol,答案选A。18.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吸收560体积氨气所得氨水的密度是0.91g/mL,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约是A.4mol/LB.8mol/LC.10mol/LD.16mol/L【答案】D【解析】【详解】标况

下560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560L22.4L/mol=25mol,氨气的质量为25mol×17g/mol=425g,1L水的质量为1000mL×1g/mL=1000g,故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425g,溶液的体积为1425g0.91g/m

L=1.56L,故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mol1.56L=16mol。第II卷二.非选择题19.(1)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NaHCO3应加入_____(填化学式)溶液。(2)中国的瓷器驰名世界,制备陶瓷是以黏土[主要成分Al2Si2O5(OH)4]为原

料,经高温烧结而成。若以氧化物形式表示黏土的组成,应写为:____。(3)______是制造光导纤维重要原料。(4)漂白粉或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5)NO2是___色有毒气体,NO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为___,标准状况下67.2LNO2与水反应转移电子为__mol。(6)蔗糖与浓硫酸发生反应,形成“黑面包”,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性。【答案】(1).NaOH(2).Al2O3·2SiO2·2H2O(3).SiO2(或二氧化硅)(4).Ca(ClO)2(

5).红棕(6).3NO2+H2O=2HNO3+NO(7).2(8).脱水性、强氧化性【解析】【详解】(1)Na2CO3溶液中混有的NaHCO3可加入氢氧化钠,发生反应:NaHCO3+NaOH=Na2CO3+

H2O,将碳酸氢钠转化为碳酸钠,故答案为:NaOH;(2)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时,书写的顺序为: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的氧化物-SiO2-H2O,各原子要满足原化学式中的比例,Al2Si2O5(OH)4改写成氧化物形式为:Al2O3·2SiO2·2H2O,故答案为:Al2O3·2S

iO2·2H2O;(3)制造光导纤维重要原料是二氧化硅,故答案为:SiO2(或二氧化硅);(4)漂白粉是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得的,发生的反应为:222222Cl+2Ca(OH)=CaCl+Ca(ClO)+2HO,其中主要成分为CaCl2;Ca(ClO)2,有效成分为:Ca(C

lO)2;故答案为:Ca(ClO)2;(5)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为:3NO2+H2O=2HNO3+NO,该反应中每3molNO2反应转移2mol电子,则67.2LNO2为3mol,转移电子2mol,故答

案为:红棕;3NO2+H2O=2HNO3+NO;2;(4)蔗糖与浓硫酸发生反应时,浓硫酸将蔗糖中的H、O以水的形式脱除,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同时产生的C单质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故答案为

:脱水性、强氧化性;20.下列框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C均为常见的金属单质;A、C在冷的H的浓溶液中均会发生钝化;E为淡黄色的非金属单质。B为红棕色固体氧化物,X为常见无色液体。L焰色为黄色,且能使酚酞变红(部分反应条件、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及其他

产物略去)。(1)F的化学式为______。(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I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4)K与氨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5)D与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6

)检验“黄色溶液”中阳离子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SO2(2).2Al+Fe2O3高温===Al2O3+2Fe(3).2Fe2++Cl2===2Fe3++2Cl-(4).Al2(SO4)3+6NH3▪

H2O===2Al(OH)3↓+3(NH4)2SO4(5).Al2O3+2OH-===2AlO2-+H2O(6).取样,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则黄色溶液中阳离子为Fe3+;【解析】【分析】A、C均为常见的金属单

质,A、C在冷的H的浓溶液中均会发生钝化,则A、C为Fe、Al,H可能为浓硫酸或浓硝酸,A、B之间的反应为铝热反应,由于B为红色固体氧化物,则B为Fe2O3,A为Al,C为Fe,D为A12O3.E为固体非金属单质,连续氧化得到G,G与常见无色液体X反应得到H,则E为S,F为SO

2,G为SO3,H为H2SO4,X为H2O,I为FeSO4;L焰色为黄色,且能使酚酞变红,且能与Al2O3反应,则L为NaOH,与Al2O3反应生成J为NaAlO2,A12O3与硫酸反应生成K为Al2(SO4)3,则M为Al(OH)3,据此解答。【详解】(1)由以上

分析可知,F的化学式为SO2,故答案为:SO2;(2)A与B反应是Al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与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高温Al2O3+2Fe,故答案为:2Al+Fe2O3高温Al2O3+2Fe;(3)Fe2+具有还原性,与具有强氧化性的Cl2反应生成Fe3+,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答案为:2Fe2++Cl2=2Fe3++2Cl-;(4)K为Al2(SO4)3,与足量的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答案为:Al3++3NH3•H2O

=Al(OH)3↓+3NH4+;(5)D与L的反应为Al2O3和NaOH的反应,生成NaAlO2和水,反应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故答案为:Al2O3+2OH-=

2AlO2-+H2O.(6)黄色溶液中阳离子为Fe3+,其检验方法为:取样,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则黄色溶液中阳离子为Fe3+;【点睛】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要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抓住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

中间推断,逐一导出其他结论。21.实验室中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制取较为纯净、干燥的氯气,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欲除去Cl2中的HCl,装置B应选用的试

剂为___________。a.饱和食盐水b.饱和氢氧化钠溶液c.饱和碳酸钠溶液(3)进入装置B中的Cl2中含有的杂质,除HCl外还有______,欲除去该杂质,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_______。(4)装置E中的试剂为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答案】(1).圆底烧瓶(2).MnO2+4HCl(浓)MnCl2+Cl2↑+2H2O(3).a(4).水蒸气(5).浓硫酸(6).氢氧化钠溶液(7).Cl2+2NaOH=NaCl+NaClO+H2O【解析】【分析】在X中Mn

O2与浓盐酸共热反应制取Cl2,在B中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杂质HCl,在C中用浓硫酸进行干燥,然后用向上排空气方法收集,多余的Cl2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详解】(1)根据装置图

可知图中仪器X为圆底烧瓶;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2的反应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2)a.因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而杂质HCl易溶于饱和食盐水中,故可先将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a正确;b.Cl2、HCl都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达到除杂净化的目

的,b错误;c.杂质HCl与NaCO3反应产生CO2气体,又引入新的杂质,不能达到除杂净化的目的,c错误;故答案为a;(3)水蒸气受热挥发,所以氯气中除了杂质HCl外还含含有水蒸气,可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不能与氯气反应的性质,用

浓硫酸吸收氯气中的水蒸气;(4)氯气有毒,直接排放引起空气污染,可根据Cl2能够与NaOH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物质的性质,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氯气,反应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点睛】本题以氯气的制备净化为线索,考查了气体的制取、净化、吸

收、尾气处理等知识。熟悉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物质的性质、可能混有的杂质等是解题关键。注意只有浓盐酸与加热时才能与二氧化锰反应,在气体净化时,要求除杂试剂只与杂质反应,而与被提纯的气体本身不能反应。22.已知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化

学反应。(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用下图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中导管口的编号):____接___

_,____接____,____接____。(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中的溶液褪色,C瓶中的溶液不褪色。B瓶中的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C瓶中所加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中所加固体药品是无水硫酸铜,装置③中所加试剂是_____________;装置④中带活塞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答案】(1).2H2SO4(浓)+C2H2O+CO2↑+2SO2↑(2).g(3).c(或d

)(4).d(或c)(5).a(6).b(7).f(8).除去SO2气体,避免对CO2的检验产生干扰(9).品红溶液(10).澄清石灰水(11).分液漏斗【解析】【分析】(1)木炭粉与浓硫酸发生反应产生SO2和CO2气体;(2)检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时用到的溶液中

均含有水,所以先检验水的存在,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先检验二氧化硫,再除去,最后检验二氧化碳;(3)根据实验目的和装置图考虑操作步骤和试剂的作用及发生反应;从整体考虑,A为检验二氧化硫装置,B、C为除去二氧化硫并检验是否除尽二氧化硫的装置;(4)无水硫酸铜为白

色固体,遇水可变为五水硫酸铜(CuSO4•5H2O)为蓝色固体,用于检验水的存在,装置③中所加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产生。【详解】(1)木炭粉与浓硫酸发生反应产生SO2和CO2气体,反应的方程

式为2H2SO4(浓)+C2H2O+CO2↑+2SO2↑,故答案为:2H2SO4(浓)+C2H2O+CO2↑+2SO2↑;(2)检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时用到的溶液中均含有水,所以先检验水的存在,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先检验二氧化硫

,再除去,最后检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g;c(或d);d(或c);a;b;f;(3)A为检验二氧化硫装置,B、C为除去二氧化硫并检验是否除尽二氧化硫的装置,常用品红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硫,故答案为:除去SO2气体,避免对CO2的检验产生干扰

;品红溶液;(4)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可变为五水硫酸铜(CuSO4•5H2O)为蓝色固体,用于检验水的存在,装置③中所加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产生,装置④中带活塞的玻璃仪器名称分液漏斗,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分液漏斗。【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浓硫酸的性质中

的和碳单质的反应,注意产物检验所用的试剂以及检验的先后顺序知识,综合性较强。23.把10.2g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过量的烧碱中,得到6.72L标准状况下的H2。试计算:(1)该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2)该合金中镁与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3)该合

金溶于足量的盐酸溶液中,产生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答案】(1).52.9%(2).1∶1(3).11.2L【解析】【分析】将镁铝合金的混合物溶于过量的烧碱中,只有铝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根据反应的方程式以及生成氢气的

物质的量就能得出铝的物质的量,从而镁的质量,物质的量都能一一解出,据此答题。【详解】(1)把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过量的烧碱中,镁与NaOH溶液不反应,只有Al能与NaOH溶液反应,设Al的物质的量为n(Al),则

2Al+2NaOH+2H2O=2NaAlO2+3H2↑2mol3×22.4Ln(Al)6.72L解得n(Al)=0.2molm(Al)=0.2mol×27g/mol=5.4g铝的质量分数为5.4g÷10.2g×100%=52.9%故答案为52.9%。(2)m

(Mg)=10.2g-5.4g=4.8gn(Mg)=4.8g÷24g/mol=0.2moln(Mg):n(Al)=0.2mol:0.2mol=1∶1故答案为1∶1。(3)设由镁生成的氢气为V1(H2),由铝生成的氢气为V2

(H2),根据镁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1mol22.4L2mol3×22.4L0.2molV1(H2)0.2molV2(H2)解得V1(H2)=4.48LV2(H2)=6.72L所以产生H2的体积(标

准状况下)是V总=V1(H2)+V2(H2)=4.48L+6.72L=11.2L故答案为11.2L。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